中国大气环境现状与对策
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和综合防治对策

减少对人类及环境 的危 害 , 提 高资源利用率 , 降低 成本和处 理处 置费用 , 使经济效益最 大化 , 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实现污
染物 总量控制 目标的重要手段 。
2 . 5优 化 能源 结构 防 治 煤 烟污 染
然而, 依然存在管 理落 后 、 监管不严 、 地方政府 干预执法 , 地 方政策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 不严格执 行环评制度 , 盲 目建 设重污
第 二差 、 第 三差 _ l l 。
因此 , 必须加大资金投入 , 在大气 污染 防治基础理论 、 空气质
欧美发达 国家通过各项措 施 , 经过几 十年努力 , 环境 空气质 量监测预警技术 、 模型 、 评估和决 策系统 、 开发清洁能 源 、 燃 煤烟 量已经得 到很大改善 , 城市大气中的硫 污染 和烟尘污染基本得到 气控制 、 工业生产污染控制 、 提升燃油 品质 、 机动车排放控制等方 解 决 。实践证 明 , 大气污染并非不能控制 , 因此 , 根据我国国情 , 面, 培养人才 队伍 , 建设创新平 台 , 加大研发力度 , 加强科技协作 , 制定相应 的大气污染 防治措施刻不容缓。
提 升 技 术 水 平
我 国大气污染 防治起 步晚 , 2 0 世纪 7 0年代初在周 恩来 总理
中国社科 院报告 , 中国的空气质量在 1 3 3 个 国家 中, 排名全 的直接关怀 与指示 下 , 北 京市开始采取 消烟除尘 、 改造锅 炉等措 球倒数第二 。反映空气污染 程度的三项关键 指标——细颗粒物 施治理大气污染[ 5 1 。在技术装备研发 、 推广 、 应用等方面 , 我 国与发 ( P M2 . 5 ) 、 氮氧化物和二 氧化硫 排放量 , 中国分别 为全球第 四差 、 达 国 家差 距 大 , 影 响 了治 理 效 果 。
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的水平。支持研发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推广节能环保技术与设备,培育环保产业。
加强政策执行力度,建立健全的环保法规和监管体系,推进企业和居民环保意识的普及,增强全社会环保意识,实现环保法规全面落地,加强环保检查力度,严厉打击污染环境行为。
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气污染的问题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同难题。尤其是在中国,大气污染成为了最为紧迫的环境问题之一。要全面解决大气污染问题,需要面临很多挑战,同时也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
一、挑战
1. 产业结构问题
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以重工业为主,排放的污染物也更多。这是制约大气污染防治的根本问题,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重污染产业占比,加快绿色产业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4. 强化大气污染源头治理
综上所述,要全面解决大气污染问题,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加强政策执行,强化大气污染源头治理。只有全面、系统性地推进这些措施,才能真正实现大气污染防治。
4. 排放源头难以管控
大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系统,涉及的行业、领域非常广泛。很多污染源是分散、小规模的,难以监控和治理。需要通过加强企业监管、实施排污许可证等手段,从源头上治理大气污染。
二、对策
中国需要用减少重污染产业占比、加快绿色产业发展的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鼓励高科技产业、服务业的发展,减少燃煤、燃油等能源的使用,从而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2. 治理技术滞后
由于大气污染的复杂性和上下游产业链的复杂度,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相对滞后。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提高治理技术的水平,推广治理技法律已经颁布多年,但执行情况不容乐观。由于相关部门监管不力,许多企业仍然存在污染排放等违法行为。需要加强政策执行力度,建立更加严密的监管体系,确保环保政策得到切实执行。
中国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原因及对策大气污染

中国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原因及对策大气污染当前,中国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分析中国大气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中国大气环境污染的现状中国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气中的PM2.5污染严重。
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其细小粒径使其容易进入人体呼吸道并对健康造成危害。
根据相关数据,中国主要城市的PM2.5浓度普遍偏高,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安全标准。
其次,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较大。
这些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燃煤和汽车尾气排放,它们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还会造成酸雨等环境问题。
另外,工业排放和农村散乱污染也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工业企业普遍存在废气排放不达标的问题,造成了大量污染物的释放。
而农村地区由于缺乏规范的污染治理手段,农村散乱污染现象比较严重。
综上所述,中国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二、中国大气环境污染的原因中国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较快。
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较大,尤其是重工业和能源消耗较高的行业,使得污染物排放难以控制。
其次,传统能源的过度使用导致了大气污染。
煤炭作为主要能源之一,在我国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其燃烧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直接导致了大气环境污染的加剧。
另外,交通运输尾气排放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机动车尾气排放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也快速增加。
此外,农村地区农业生产和散乱污染问题严重。
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以及农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弃物等的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了农村地区大气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
三、对策措施为了改善中国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措施:首先,加强工业和能源结构调整。
通过推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比重,可以有效降低工业排放。
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主要危害

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主要危害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出现的各种有害气体、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和影响。
近年来,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极大困扰,也成为了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就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以及主要危害进行探讨。
一、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1.1 主要污染物在我国的大气污染中,主要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2.5和PM10)、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
这些污染物来自于燃煤、汽车尾气排放、工业生产等多个方面。
1.2 地区差异大气污染在我国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
以北方的大城市为例,由于工业活动集中、能源消耗大,大气污染情况相对较为严重;而南方的一些地区,由于燃煤比例较低,大气污染相对较轻。
1.3 季节影响大气污染还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
冬季由于采暖需求增加,以燃煤为主要能源的地区大气污染情况进一步恶化;夏季则受到台风、雷雨等气象因素的影响,大气污染总体有所减轻。
二、大气污染的主要危害2.1 健康影响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巨大。
细颗粒物(PM2.5)能够进入人体肺部并悬浮在肺泡中,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引发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另外,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等也会导致人体中毒。
2.2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还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
酸雨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它对土壤、植被、水源等造成损害,破坏生态平衡。
2.3 经济损失大气污染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由于大气污染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增多,医疗资源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其次,由于大气污染造成地区形象下降,旅游业、服务业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三、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对策3.1 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有效应对大气污染的必要措施。
加强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清洁利用,推广新能源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其对策

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其对策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快速的国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的现状,并提
出相应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来减少大气污染。
首先,要加强能源
结构调整和减少燃煤污染。
政府应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支持,推动清洁能源
的利用,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同时,对高污染的老旧燃煤电厂进行淘汰和
更新,推动燃煤电厂实施脱硫、脱硝、降尘等减排措施。
其次,要控制机动车排放。
政府应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管,推
行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并加强对车辆的检测和管理。
同时,鼓励和支持电
动车的发展,减少传统燃油车的使用。
再次,要加强工业污染治理。
政府应对工业企业进行严格监管,推行
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并对不达标的企业进行处罚。
同时,鼓励企业进行技
术改造,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气排放。
最后,要加强建筑施工扬尘治理。
政府应加大对建筑工地的监管力度,要求建筑企业采取措施减少扬尘污染。
同时,要加强建筑垃圾的处理,推
动建筑废弃物的分类和回收利用。
除了以上措施,还可以加强大气污染监测和信息公开,提高公众的环
境意识,推动环保法律的执行和相关政策的制定。
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问题。
总之,中国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严峻,但只要各界共同努力,采取多方
面的对策,就一定能够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人民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
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其对策

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其对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大气污染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还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中国正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应对城市大气污染。
首先,了解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根据中国环境保护部的数据,中国的部分城市仍然面临着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颗粒物、臭氧、二氧化氮等。
其中,细颗粒物(PM2.5)的浓度超过了国际标准。
这是由于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原因导致的。
此外,天气条件和地理环境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
其次,减少工业和交通尾气排放可以有效改善城市大气污染。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采取了多项措施。
首先,加强对工业企事业单位的监管,推行严格的排污标准和治理要求。
企业必须安装污染物减排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逐步淘汰老旧的高污染、高能耗产能,推动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
其次,要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管理。
中国推广清洁能源车辆、实施车辆限行政策、提高油品质量等来减少尾气污染。
此外,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技术创新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中国正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和研发。
清洁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等。
通过发展清洁能源,我们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另外,中国还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包括建筑节能、工业锅炉超低排放、城市燃煤锅炉改造等。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减少大气污染。
除了技术创新,提高大众环保意识也是解决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的重要环节。
中国政府通过教育、宣传和法律手段,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鼓励居民采取环保行为。
例如,推行分类垃圾处理、兴建公共自行车系统、促进低碳出行等。
同时,政府也需要鼓励企业和居民使用清洁能源,如推广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热水器等。
在解决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上,国际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
国际合作可以分享经验、共享技术和资源,加速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我国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但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
由于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日益显著,治理大气污染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任务。
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问题包括:PM2.5污染、臭氧污染、酸雨等。
其中,PM2.5是细颗粒物污染,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呼吸道有很强的渗透性,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治理大气污染的对策主要包括: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目标管理、推进污染源减排、改善工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等。
首先,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目标管理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政府需要制定出明确的目标和指标,建立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
其次,推进污染源减排是重要的治理手段之一、具体措施包括对工业企业进行排放标准的强制性要求,同时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重点监督煤炭、钢铁、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污染排放情况。
再次,改善工业结构也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高污染企业的综合治理水平,推动工业向清洁、低碳、高效的方向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是治理大气污染的关键措施之一、减少能源浪费,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有效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也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
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发展清洁能源技术,探索新的能源消费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最后,推动生态环境建设也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
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可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降低污染物浓度。
总之,我国大气污染问题严重,但通过加强政府管理、推进污染源减排、改善工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等综合措施并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可以有效改善我国大气环境质量,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中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对策

中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对策:自从工业快速发展以来,全球的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大气污染成为全球所共同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并且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雾霾等大气污染所造成的现象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还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状况。
因此,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大气环境的污染现状并进行综合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中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大气污染产生原因等进行探讨,并对如何防治大气污染提出对策。
:大气污染;现状;防治对策1. 引言大气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环境要素之一,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发展,当它们对大气产生的影响超过其自净能力时,就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但是,在传统模式下的生产力的提高,在驱动经济增长和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也使得我们的家园不堪重负,产生了许多污染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环境问题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
这不仅危害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我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治理大气污染任务艰巨,任重道远。
2.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根据《20__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的大气环境报告,对京津翼、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按照新标准开展监测,对SO2、NO2、PM10、PM2.5年均值,CO日均值和O3日最大8小时均值进行评价,74个城市中仅海口、舟山和拉萨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占4.1%;超标城市比例为95.9%。
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位城市是海口、舟山、拉萨、福州、惠州、珠海、深圳、厦门、丽水和贵阳,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位城市是邢台、石家庄、邯郸、唐山、保定、济南、衡水、西安、廊坊和郑州。
全国酸雨污染总体稳定,但程度仍然较重。
20__年,473个监测降水的城市中,出现酸雨的城市比例为44.4%,酸雨频率在25%以上的城市比例为27.5%,酸雨频率在75%以上的城市比例为9.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人民代表大会
确保遵守和执行大气污染防治法规
县级层次
县环境保护局
执行国家级、省级、市级大气污染防治法规
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发展历程
《大气污染防治法(1988)》
1987年9月5日,第六届全国人大第22次会议通过, 1988年6月1日起施行
《大气污染防治法(1995)》
1995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十五次会议作出修正
Cutpoint Particle aerodynamic diameter(μm)
严重灰霾期间不仅积聚态粒子比例大大增加,而且粒径向大方向 偏移,大大增加了颗粒物的消光性 (段菁春等 2006)
>18
3.2
1.8
5.6
0.1
10
0%
1
1%
1
颗粒物中的毒害组份:多环芳烃
PM2.5
苯并[ a ]芘
广州市 (新垦、五山、荔湾)13种多环芳烃的总浓度范围39~154ng/m3. 其中苯并 [a]芘浓度最高可达19 ng/ m3 ,远超出了我国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0ng/m3),与新 标准日均2.5ng/m3相比,差距更大.
• 上海市死亡人数为 2980人,占当年总死亡人数的1.6%, 对上海市造 成的经济损失近23.7亿元人民币。
• 广州市死亡人数为 1715人,占当年总死亡人数的2.2%, 对广州市造 成的经济损失近13.6亿元人民币。 • 西安市死亡人数为 726人,占当年总死亡人数的1.6%, 对西安市造成 的经济损失约5.8亿元人民币
④ 根据相关国际条约履约制定了相关规定,如:第四 十五条、五十九条规定了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管理
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后的主要作用与效果
• 完善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体系
建立了较完善的国家和地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 建立了大气污染监测制度,组织监测网络,制定统一的监测方法。
• 完善了环境管理制度
11.62%
我国中东部氮氧化物污染上升最快
两个区域重合部分 中国中东部地区排放清单 全中国排放清单 卫星观测结果
2005
2011
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酸雨污染格局没有明显改变
2009 年,酸雨分布未发生明显变化。全国酸雨污染仍然较重,酸雨 (pH<5.6)发生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
检测研究表明,北京 PM2.5 中重金属砷浓度达到 日均浓度中位数为23.08纳克/立方米。根据2012 年 2 月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砷的年平 均参考浓度限值为6纳克/立方米,此次研究检测 浓度为该限值的3.85倍。
颗粒物中的毒害组份:重金属
主要毒害重金属元素均 富集于 PM2.5 中。以北京为 例,PM2.5中重金属占PM10 中重金属的比例分别为: Pb (88.5%) > Cd (81.8%) > Zn (81.5%) > As (77.1%) > Cu (75.9%) > Cr (71.7%) > Ni (67.9%) > Mn (63.3%) > V (46.8%).
《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
2000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第十五次会议进行修订, 2000年9月1日起施行
大气污染防治法 (1988)
第一章总则 8条 第二章大气污染防治 的监督管理 8条 第三章防治烟尘污染 5条
大气污染防治法 (1995)
第一章总则 9条
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
第一章总则 10条
全球大气汞排放的空间分布图
污染物跨境引国际关注
从以传统酸性物质、沙尘输送为主向二次污染传输转化 日、韩、美国等将大气污染元凶直指中国
报告内容
我国大气环境状况和特征
我国大气环境管理政策 未来科技及政策趋势
我国大气环境管理政策
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工作 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我国典型地区大气氧化性持续增强
O3
城市群臭氧(高健 等)
华北平原(丁爱军 等)
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典型区域臭氧污染均呈加重趋势 近地面臭氧增加较快,但其控制途径尚不明确
城市群大气O3污染处于高水平
ppb
平均最大值
区域最大值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北京 珠三角 香港 长三角 EMEP SCAQMD 数据来源:北京 (2000年);香港(2006年);珠三角(2007年); 长三角(2005年),SCAQMD(2005年);EMEP(2003年)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
6
0.025
5
2012
500
1000
6.6a 6 6
150
25a 20 20
0.25a
5 5
2000 2004 2009
表2 中国、WHO及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重金属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 •concentrations corresponding to an excess lifetime risk of 1:100,000. WHO, 200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uidelines for Air Quality Geneva.
在我国西南、华南地区出现的区域性的酸雨污染由原来的硫酸型酸雨 逐渐向硫氮混合型酸雨转变,且呈加剧趋势。
酸沉降当量超临界负荷区域(2006)
我国成为PM2.5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北非撒哈拉沙漠
中国沿海地区
2001-2006年PM2.5浓度平均值 (Source:NASA,2010年)
PM2.5环境影响:人体健康
(段菁春,2006)
颗粒物中的毒害组份:重金属
• 我国近年来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据 环境保护部统计,2009年环保部接报 的12起重金属、类金属污染事件,致 使4035人血铅超标,182人镉超标, 引发32起群体事件。其中大气重金属 污染也是主要来源之一.
2012年6月6日晚,清远市处置工作领 导小组及专家组召开联席会议,与会人员 一致认为:造成清远连州市星子镇儿童血 铅超标的主要污染源是连州发电厂,首要 污染物是电厂烟尘。
中国大气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 (AE: Duan and Tan, 201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重金属)
Hg 环境空气质 量标准 GB3095-1996 50 新标准 GB3095-2012 WHO 欧盟 印度 500 1000 Pb 1000 V As Mn Ni Cr(VI) Cd 发布时 间 1996
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不断蔓延
二 氧 化 氮 柱 浓 度
NO2
CO
一 氧 化 碳 柱 浓 度
臭 氧 地 面 浓 度
O3
AOD
颗 粒 物 光 学 厚 度
大气能见度下降
灰霾发生频率居高不下
灰霾生消过程气溶胶粒径分布变化
Mass Percentage in TSP(%)
Mass Percentage in TSP(%)
25% 20% 15% 10% 5%
<0.056
严重污染期间 2003.11.1-11.2
25% 21% 17% 13% 9% 5%
灰霾消失2003.11.3-11.4
可见光范围
<0.056
>18
0.056
0.18
0.32
0.056
0.56
10
1.8
3.2
5.6
0.18
0.32
0.56
0.1
-3%
Cutpoint Particle aerodynamic diameter(μm)
人为源SO2污染分布最广的区域
二氧化硫(万吨)
8.60%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0.51% 2.82% 46.07% 5.26% 5.61% 9.5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其他工业行业
生活污染源源 (Richter, Wittrock and Burrows IUP/IFE-UB)
仅按GB3095-1996以SO2、PM10、NO2三项指标衡量
2010年,在监测的471个城市中,81个城市(其中30个为重点 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8个城市空气质量劣于三级。 劣三级城市与上年持平,表明重污染城市达标难度加大.
与世界其他国家城市的比较
WHO 公布了来自全球91个国家1100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浓度及排名状况。中国 的32个省会城市包含其中,这些城市的PM10浓度介于38-150μg/m3 ,排名位 于812-1058之间。
第五章法律责任10条 第六章法律责任 20 条 第六章附则 2条 第七章附则 1条
《大气污染防治法(1995)》的修正
① 总则中增加若干原则性规定 ② 增加了若干具体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如:“酸雨控 制区或者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管理制度(第二十七条)”
③ 扩充了第三章“防治烟尘污染”的条款数量和内容,并将
燃煤排放 , 钢铁工业 , 机 动车排放是重要大气重金属 污染源.
大气重金属的粒径分布特征(AE: Duan and Tan, 2013)
颗粒物中的毒害组份:重金属
我国总体重金属污染高于美 欧等发达国家城市水平,与印度 和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城市相 近或略低。与WHO的参考限值相 比,As和Cd超标较严重,其次是 Ni和Mn,Pb超标率较低,V未发 现超标现象。整体上看,我国大 气重金属污染形势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