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文化

合集下载

古都文化:内涵特征与时代价值

古都文化:内涵特征与时代价值

古都文化:内涵特征与时代价值
古都文化是指一座城市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文化系统,它以古代帝王的政治、经
济和文化中心为代表,通过数百甚至上千年的时间发展演变,形成独特的内涵特征和时代
价值。

以下是关于古都文化的一些内涵特征和时代价值的探讨。

古都文化还具有广泛的时代价值。

古都文化是一种宝贵的历史资料和文化遗产,它记
录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和发展轨迹。

通过研究古都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地
方的历史和文化演变,有利于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播历史文化。


都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它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文化特色和民
族精神。

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兵马俑等文化遗产,都代表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伟大的文化
传统,成为了国家形象的重要象征和窗口。

古都文化还是城市发展和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古都文化作为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特征和广泛的时代价值。

通过保护和传承古都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的脉络和文化的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塑造城市形象,促进城市的发展和文化交流。

古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将永远吸引着人
们的关注和研究。

古都文化:内涵特征与时代价值

古都文化:内涵特征与时代价值

古都文化:内涵特征与时代价值1. 引言1.1 古都文化的定义古都文化是指一个地区或城市在历史上曾经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文化传统和遗产。

古都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的内涵,涵盖了历史、建筑、艺术、风俗等方面,代表了一个地区或城市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价值。

古都文化的定义不仅包括了历史意义上的古都地位,还强调了其作为文化载体所承载的丰富内容和独特魅力。

古都文化不仅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化现象,更是一种具有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文化体系,通过其独特的符号和象征来传达对过去的尊重和对未来的寄托,是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古都文化的定义既是对历史地位和文化传统的一种概括,也是对一个地区或城市独特文化遗产的诠释和传承。

1.2 古都文化的内涵古都文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其源远流长、独特韵味和历史积淀等方面。

古都文化是指在某一历史时期曾经是国家政治中心或文化中心的城市所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

这种文化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传统的底蕴,更体现了人们对历史、对文化、对生活的理解和审美。

古都文化内在地传承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情感,外在地展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建筑风貌。

古都文化的内涵还包括了对于人文精神、品德修养、礼仪观念等方面的强调,这其中蕴含着对于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尊重和传承。

古都文化的内涵也体现了对于文化传统的珍视和传承,这种传承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是对历史文明的再创造和再生。

古都文化的内涵丰富多样,既包括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也体现了对人文精神与价值观念的珍视和传承。

古都文化内涵的深厚与丰富性,不仅反映了城市历史的底蕴和文化传统的延续,更展示了人类文明共同的记忆和情感。

1.3 古都文化的时代背景古都文化的时代背景可以追溯至古代,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演变,各个朝代的古都都曾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些古都在不同历史时期展现出了各自独特的文化风貌。

如秦朝的咸阳、汉朝的长安、唐朝的长安洛阳、明清的北京、南京等,这些古都都曾是当时政治中心,也是文化繁荣的象征。

古都文化:内涵特征与时代价值

古都文化:内涵特征与时代价值

古都文化:内涵特征与时代价值古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历史、风貌和特色,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

古都文化的内涵特征包括历史积淀、独特景观、传统风俗、精神文化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丰富的时代价值。

本文将从历史、风貌、特色、风俗、精神文化、时代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展现古都文化的魅力。

古都文化的内涵特征首先体现在历史积淀方面。

古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城市的发展演变和历史记忆。

北京作为中国的四大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这里的建筑、古迹、文物等都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的遗产,呈现出历史的变迁和沧桑。

古都的历史积淀不仅是城市的独特魅力,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通过这些历史遗迹和文物,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内涵。

古都文化的内涵特征还体现在独特景观方面。

古都的建筑风格、城市布局、自然风光等都呈现出独特的景观特色,反映了当地的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

西安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墙、大雁塔、华清池等景点都展现出了古都的独特景观和历史风貌,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古都的独特景观不仅是城市的标志,更是当地文化的生动表现,通过这些景观,人们可以感受到古都的古老韵味和文化底蕴。

古都文化的内涵特征还体现在传统风俗方面。

古都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地,这里保存着丰富的习俗和传统活动,杭州的西湖龙井茶、成都的火锅文化、苏州的园林艺术等都代表了当地的传统风俗和文化特色。

古都的传统风俗不仅是城市的文化符号,更是民俗文化的载体,通过参与和体验这些传统风俗,人们可以感受到古都的魅力和人文气息。

古都文化的时代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古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过对古都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古都文化是城市的软实力和文化符号,可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城市的文化旅游和经济发展。

古都文化是当地的文化遗产和精神家园,可以激发人们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和谐发展。

从古至今的中国古都文化与城市史

从古至今的中国古都文化与城市史

从古至今的中国古都文化与城市史中国古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城市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至今,中国古都文化随着历史的变迁不断发展壮大,中国城市史也因此不断演绎着自己的历史篇章。

本文将从古至今,从城市文化和城市发展两个角度,带您了解中国古都文化与城市史的演变历程。

一、城市文化的演变历程1. 商代文化的萌芽商代是中国史前文化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都文化的开始。

商代文化萌芽于黄河中下游的繁荣城市,这些城市因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富而迅速发展。

商代人民在城市生活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包括商代的祭祀文化、商代青铜器文化等等。

2. 周代文化的鼎盛周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高峰时期,也是中国古都文化的蓬勃发展时期。

周代王朝的兴起推动了中国城市的发展,特别是在国都洛阳、齐国临淄、晋国晋阳等城市。

周代文化包括周礼制度、音乐艺术、书法等等,这些文化在周代的城市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3. 秦汉文化的大发展秦汉时期,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和统一货币制度的建立,中国城市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秦汉时期的文化发展也异常活跃,著名的南北朝文学、汉代墓葬艺术等等都是中国古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秦汉时期对城市规划和建筑工程的重视,也为城市文化的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

4. 唐代文化的繁荣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时期,也是中国古都文化的鼎盛时期。

唐代城市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唐代文化包括唐代诗词、绘画、雕塑等等,这些文化及其代表作品,为中国古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5. 各朝文化的交融从宋代到元代,中国城市文化的发展主要依托于钦定的都城。

各朝的文化在城市里交融融合,形成了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底蕴。

宋代的士人文化、元代的蒙古文化、明代的文风文化等等,都是中国古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6. 现代城市文化的多元化随着现代城市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城市文化开始走向多元化和跨界融合。

现代城市文化包括建筑艺术、音乐、电影、时尚等等,这些文化在现代城市中无处不在,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古都文化:内涵特征与时代价值

古都文化:内涵特征与时代价值

古都文化:内涵特征与时代价值古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历史上很多著名的古都,如北京、南京、西安等。

古都文化所包含的内涵特征丰富多样,但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历史传承。

古都文化的历史悠久,代表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

在这些古都中,历史名胜古迹和古代文化遗产透露出强烈的文化气息,充满着传承的力量。

古都文化的历史传承,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历史的沉淀,更让人们珍惜历史的文化遗产。

第二,文化交融。

古都文化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

在古代,这些古都曾经是各个朝代的政治、文化、军事、经济中心之一。

这使得不同朝代留下来的过往历史与文化相互熔合,形成了丰富多彩、后人所继承的古都文化。

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古都文化既吸取了中原文化的精华,也吸收了西方文化的思想和技术成果。

第三,文化景观。

古都文化的文化景观是最典型也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从北京的紫禁城到西安的兵马俑,再到南京的明孝陵,这些古迹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景观的重要特征,是古代文化建筑的瑰宝。

每个世纪都留下了杰出的文化成果,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景观,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

第四,传统文化符号。

古都文化的符号具有强大的代表性。

在古代,这些符号是为各个朝代所固有,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变迁。

例如北京的鼓楼和钟楼,南京的城墙、城门和水掘池,西安的古城墙和碑林,这些以及其他的符号都体现了古代中国文化符号的特征。

古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认识和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之一。

它具有广泛的时代价值,具体表现在:首先,古都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人文精神。

它们是中国文化宝库的组成部分,对于弘扬中国文化,树立中国文化自信心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古都文化是未来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和文化价值。

在全球化的时代,古都文化所代表的传统价值与时代相似,可以为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丰富的资源,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古都文化:内涵特征与时代价值

古都文化:内涵特征与时代价值

古都文化:内涵特征与时代价值古都文化是指在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中形成的独特文化体系。

这些城市往往是古代王朝的都城或重要的商业中心,经历了数百甚至数千年的发展,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古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特征和时代价值。

古都文化的内涵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传统文化传承:古都文化传承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儒家思想、道教文化、佛教文化、民间艺术等。

这些传统文化元素贯穿于古都的各个方面,包括建筑风格、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等,成为古都文化的重要内涵。

3. 文化交融交汇:古都文化是不同文化交融交汇的产物。

古代都城往往是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吸引了各种不同文化的渗透和融合。

古都文化通常融合了多种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形成独特的文化风貌和特色。

4. 优秀文化传统:古都文化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代表。

在古都文化中,常常能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元素,如儒家文化的理念、道教文化的气息、佛教文化的底蕴等。

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为古都文化赋予了深厚的内涵。

5. 时代变迁的见证:古都文化是时代变迁的见证。

古都城市经历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历史变迁,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和时代的变迁。

古都文化中的建筑、文物、传统习俗等,都是历史的见证和时代的痕迹,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时代价值。

1.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古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保护与传承价值。

古都文化的传承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中国传统文化,发挥其正面影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 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古都文化具有重要的旅游与文化产业开发价值。

古都城市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景点,也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发展基地。

4. 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古都文化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价值。

发挥古都文化的软实力,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化态度,促进城市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古都文化》教案

《古都文化》教案

《古都文化》教案古都文化教案1. 教案背景古都文化是指古代城市所包含的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独特特征和价值。

古都文化不仅代表着过去的辉煌和文化积淀,也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古都文化,学生们能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对历史的认知和文化自信。

本教案将围绕古都文化展开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辉煌文明。

2. 教学目标- 了解古都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掌握中国古代某一具体古都的历史演变和文化遗产- 培养学生对古都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研究动力-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造力3. 教学内容3.1 古都文化概述- 古都文化定义和特点- 古都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意义3.2 选定古都的历史和文化- 介绍选定古都的地理位置和历史- 着重介绍该古都的建筑风格、文化遗产和历史事件3.3 古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古都文化的保护意义和难题- 探讨如何传承和发展古都文化4. 教学方法- 知识讲授:通过教师授课的方式,介绍古都文化的定义、特点和历史。

- 视频观看:选取相关的古都文化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感受古都的魅力。

- 群体合作: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古都文化的探究任务,共同发现和分享知识。

-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并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

- 参观实地: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古都,亲身感受古都文化的魅力。

5. 教学评估- 小组探究任务报告: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关于选定古都的探究任务,并撰写报告。

- 课堂互动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度、问题提出能力和互动交流能力。

- 填空测试:设置一定数量的填空题,考查学生对古都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

6. 教学资源- 教材:提供与古都文化相关的教材作为教学依据。

- 视频资源:选取与古都文化相关的优质视频资源供学生观看。

- 图片资料:收集选定古都的图片资料,用于展示和讲解。

7. 教学时间安排本教案共分为4个课时,每个课时约45分钟。

长安三万里 千年古都的文化传承

 长安三万里 千年古都的文化传承

长安三万里千年古都的文化传承长安三万里千年古都的文化传承长安,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最繁荣的都城之一。

它地处中原腹地,历代帝王都选择在此建立首都,见证了中国文化的辉煌传统。

作为千年古都,长安不仅是政治、经济和科技中心,更是培育了丰富而多样的文化遗产。

一、历史遗迹的珍藏长安留存着丰富的历史遗迹,这些遗迹见证了古代文化的辉煌。

首先,我们可以回顾唐朝的辉煌盛世。

大唐帝国的繁荣以及盛唐文化的熏陶,使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灯塔。

大明宫、小雁塔、大雁塔、韦曲虎台等建筑,展示了唐朝建筑艺术和工艺的精湛。

除此之外,汉朝、隋朝和宋朝的建筑遗迹,如西安城墙、陕西历史博物馆等,也为我们展示了当时的辉煌与壮丽。

二、文学艺术的繁荣传承长安作为文化中心,不仅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还孕育了无数文学和艺术的杰作。

杜牧、白居易、王之涣等唐代文人,为长安赋予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诗仙杜甫以《登高》之作让后世传诵,他的诗字字珠玉、意境深远,展示了长安盛世的美。

同时,唐代的画家张择端以“五牛图”闻名,他的艺术作品不仅考虑到细节的精确,还注重展现当时社会和自然的和谐之美。

除了杜甫和张择端,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学也在长安繁荣。

《花间集》、《秋水集》等脍炙人口的诗作,传达了五代时期特有的文化精神。

这些文化遗产为长安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三、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除文化遗产外,长安还以其科技创新而著称。

陶瓷、纸张、火药和指南针等不可或缺的现代科技基础,都在长安这片土地上孕育而生。

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旅行者。

他们带来了不同文化的思想和科技成果,使长安成为当时最重要的知识和经济交流中心。

四、文化传承的现代挑战如何将千年古都的文化传承下去,是当代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长安的城市规划和保护工作,需要更多的投入和专业知识。

政府、学者、专家以及居民都需要共同努力,制定合适的保护政策,保护和传承长安的独特文化遗产。

同时,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也需要新的表达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都文化
中国古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中国古都资源的学术研究是植根于中国古都学会原会长史念海先生等同仁的坚实的学术研究之上,尽管相关问题还有待深入,但由于这种文化的特殊性,在现实应用上更需要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论思考与研究。

笔者认为,中国古都文化的展示与利用,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其本身得以光大的关键所在。

一、中国古都资源的三大特性
(一)数量多:中国所特有的古都群体
中国古都资源的学术界定,在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一书中有专门的标准,其一是旧史所说的统一王朝和政权的都城;其二是旧史所说割据分裂时期诸政权的都城;其三是两大王朝交替之际称雄诸国的都城;其四是农民及流民建立的政权的都城;其五是周边各族所建立的政权的都城。

依据以上标准,古都资源可分作两种类型。

一种是内地的都城。

可以确定为由古都积年千年以上至十五年的都城共有53 处,分属于172 个王朝或政权,还有古都积年不足百年的都城79 处,分属于90 个政权,以及未知古都积年的都城2处,涉及4个政权。

因此,在周边各族政权之外所涉及的内地都城总量为147处,涉及266 个王朝与政权;另一种是周边的都城。

据文献可证确切的古都年代的都城47 处。

(二)分布广:中国所特有的古都网络
古都从地理分布而言,其单个表现为点,但是由于历史的丰厚与复杂性,中国古都呈现分布广的特点。

一方面仅周边各族所建立政权的47处都城,便涉及当今10个省区38个市县,如新疆达17处;另一方面,在对古都资源进行针对性研究后所确定的重要的古都为65处,这些在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重要古都亦分布在全国的27个省市区,其中河南8处,新疆7处,几乎除江西之外均有涉及。

因此,中国古都资源分布的广泛性,是以中国历史的丰富多彩和中国国土的广袤为基础的。

它们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地理背景,也决定了它们最具有代表性。

(三)集约性:中国所特有的古都轴线
中国古都资源虽然具备了数量多与分布广两个特点,但是中国古都资源是有重点的。

中国古都资源的核心是大古都,是最能体现中国古都文化典型性和重要性的古都,是中国古都资源的精华,也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载体。

中国古都资源的集约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大古都中的重量级古都积年数量可以达到数以百年甚至上千年,如西安历时达1077年,北京达903年,洛阳885 年,南京455年,开封366年,安阳351年,大古都中累积建都年代最短的杭州,也有210年。

而新近加入大古都行列的郑州,古都积年也达355年。

古都累积积年较长的这些古都,既是中国历史上的大王朝的都城,也是当时甚至是一定时期的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

二是大古都排列呈轴线型,如中国大古都位移基本上形成了自西向东、自南向北的方向,并以东南轴线(南京、杭州)为补充。

因此,从古都展示与利用的角度来考察,东西轴线的西安、洛阳、郑州、开封序列与南北轴线的郑州、安阳、北京序列的交叉点在郑州,并可形成一个与旅游相关联的线路组合。

二、中国古都文化展示与利用应更新三大理念
(一)保护利用古都资源不能只停留在宣传上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地的经济水平和实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文化对地方社会发展的作用已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

在对古都资源的挖掘利用上,最先加强了研究,着手组织机构和人员进行专门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利于地方的与古都和名人相关的观点,这些研究成果也得到了中国古都学会及其他学术组织的学术确认。

而且在学术确认的基础上,地方加强了宣传的力度,不过仅此而已,这使得古都文化的链条由此而中断,实际上,古都文化的展示与利用的链条还要更长。

研究与宣传的投入是值得高兴的,但如果仅此而已,则不仅达不到宣传的目的,而且使这种特殊资源的利用的最终效能大打折扣。

(二)保护利用古都资源不能只停留在保护上
古都资源除了无形的历史文献所反映的信息外,还有更多的物质的遗存,并成为古都记忆的永久的符号。

在一个古都或大古都中,类似的符号,如古老的名人故居、传统街区、历史的公用建筑等古迹的保护,是体现古都的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痕迹,加大保护力度是所有工作,如保存———利用———传承的前提。

但是从古都文化展示的链条看,如果仅仅停留在保护上,显然是不够的。

保护是古都文化存留的手段,而不应该成为最终目的,最终的目的应该是将这种历史的积淀形成一种时尚、风格、文脉,形成一个古都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底气,并在城市的物质形体上与城市居民的精神气
质上体现出来的大度与风格。

因此保护是前提与必需,但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结合,才会更加完美,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永恒目标。

(三)保护利用古都资源不能只停留在古代层面上
古都的气质最直观的体现为历史的厚重。

古都的风貌与气质上的这种表现,只是古都文化的最直接的体现。

但从更深层次的分析来看,古都的居民,所表达的最为浓重的人文传统以及相关信息,古都建筑风貌对当代城市建筑文化的影响,这些都是古都文化展示和利用的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这种形式应该体现的是古代与现代的融合,传统与当代理念的融合。

因此,古都的风貌应该是在对古代传承的基础上,古代先进风尚对当代城市先进文化的最深刻的体现,这也应该是古都文化现代化所无法回避的问题之一。

三、中国古都文化展示与利用的三大核心问题
(一)加大对古都中现存文物古迹的保护,形成古都文化展示中的亮点
中国古都文化的核心依存是文物古迹。

古都中的文物古迹是古都物质表现的最直接的形式。

在北京,故宫、长城、颐和园、北海、天坛等,是人们对古都体验的首选目标。

西安的钟楼、大雁塔、小雁塔、碑林等;郑州的商城遗址、城隍庙;开封的龙亭、铁塔、禹王台、相国寺、繁塔等;洛阳的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南京的中山陵、明孝陵、总统府、夫子庙等,均可以作为古都的符号,也可以成为古都的亮点。

古都所存留的文物遗存,是古都历史悠久的见证,必须下大力气进行保护并在保护的基础上形成古都风貌的展示。

古都的文物古迹在古都的展示与利用上,其重要性表现为两点:其一,古都的文物古迹是古都历史丰厚的体现,也是古都文化的活化石。

因此,保护好这些文物遗存,实际上是保护了古都的文脉,而这些古都文脉的有效保护,实际上也为展示与利用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其二,古都的文物古迹,实际上有可能也应该可以成为古都的标志性景观。

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北京的天安门、英国的大本钟等,这些古都的文物遗存,实际上也成了古都的象征,成为特定古都的代名词,也是古都有形的物质的代表。

(二)加大对现存古都风貌的保护,形成古都文化展示的氛围
古都的氛围形成,是与古都内在的历史传统街区的成片保留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但是,历史街区肯定是古都风貌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惟一的内容。

古都风貌,包括古都所在的地理的文化特点,也即与古都选址相关的风水形胜、构成成片历史街区的数量较多的各式典型的建筑群落,与古都同样悠久的古树名木等古都的物质体现;古都的地名的保留,相关的传说,特定的文化活动以及人文气质,构成了古都的精神体现。

古都风貌的保护,是为了构造相关的文化氛围,没有这种氛围,大气的古都将显得苍白无力。

古都风貌保护的前提是古都文物古迹的保护,但古都风貌的保护难度更大,因此从中国古都文化的整体架构的展示而言,一方面要加大对单个古老建筑的古都风貌的保护,形成最能体现古都特色的成片街区,以及与这种街区相适宜的人群的特定的文化活动,从而为旅游者提供一种古都的文化体验与心灵震撼;另一方面,如有可能要实施对具备条件的古都的整体保护,古都整体保护的前提是要实现新城与古都的区分,实现新城向旧城的战略转移,就当前八大古都而言,开封最具备这种条件。

因此,古都的整体展示,从古都文化而言更具有震撼力和轰动性,我们期待着古都文化展示大手笔的出现。

(三)加强对古都人文积淀的挖掘与传承,形成古都文化展示的灵魂
文化是有灵魂的,古都文化的灵魂主要体现在古都的人文气质上。

古都的人文积淀一方面体现在特定的文化活动为载体的文化传承上,这些文化活动可以包含特别的文艺活动、民俗风情、饮食习惯。

如老北京的庙会、特殊的叫卖、冰糖葫芦等,老开封的斗鸡表演,老南京的夫子庙会等,都构成了古都特有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称号。

至于古都的人文气质,则是古都居民长期形成并积淀在较深层次的人们的价值导向、习惯爱好,由此可以上升为古都所特有的精神气质。

在当代,这种文化上的趋同,在某些方面淡化了城市的精神气质,因此有意识地挖掘与传承古都的优秀人文传统,也是塑造城市个性的关键所在。

总之,中国古都文化的展示与利用,不仅深层次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科技文化的对接,也是再造以古都为代表的中国城市风格,培育中国城市精神的关键所在。

要以先进的古都文化展示中国城市的魅力,并以此扩展与影响世界,形成新世纪的中国城市文化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