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第三章建筑总平面设计课件

合集下载

《房屋建筑学》课件-建筑平面设计

《房屋建筑学》课件-建筑平面设计

1.4.2平面组合形式
1.4.3基地环境对平面组合的影响
基地大小、形状 基地地形、地貌 基地朝向、风向 基地周边建筑间距 ……
本章结束
1.3交通联系部分平面设计
1.3.1走道的平面设计
1.走道概念、分类
2.走道宽度
走道宽度要根据使用和疏散要求确定。常用的 走道定位轴线宽度有1500、1800、2100、 2400、2700、3000㎜
3.走道长度
4.走道形式
走到单面布置房间---房间朝向好 走道两侧布置房间---布置紧凑联系方便
3.4.3 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 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和厨房的上层。 可布置在本套内的卧室、起居室(厅)和厨房的上层; 并均应有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措施。
3.4.4 套内应设置洗衣机的位置。
2.设备尺寸
1.2.3厨房平面设计
1.设备 灶台、案台、洗菜池、排烟装置、储藏柜等; 2.布置方式 单排布置;双排布置;L型U型布置 3.设计要求 地面做防水 灶台、案台、洗菜池组合后最小尺寸2100
厨房
3.3.1 厨房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 一、一类和二类住宅为4m²;二、三类和四类住宅为5m²。
3.3.2 厨房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 并布置在套内近入口处。
3.3.3 厨房应设置洗涤池、案台、炉灶及排油烟机等设施 或预留位置,按炊事操作流程排列, 操作面净长不应小于2.10m²。
3.3.4 单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净宽不应小于1.50m; 双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其两排设置的净距不应小于0.90m。
Ⅱ、基本空间设计:卧室
3.1.1 住宅应按套型设计,每套应设卧室、 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空间。
3.2.1 卧室之间不应穿越,卧室应有直接采光、 自然通风,其面积不宜小于下列规定: 1 双人卧室为10m²; 2 单人卧室为6m²;3 兼起居的卧室为12m²。

房屋建筑学-第三章建筑总平面设计课件

房屋建筑学-第三章建筑总平面设计课件
总平面设计要考虑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及当地经济 发展条件相适应,力求发挥建设投资的最大经济效益 并尽量多保留一些绿化用地和发展空间,使场地的生 态环境和建设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房屋建筑学-第三章建筑总平面设计
(4)环境的整体性 任何建筑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中,并与环境
保持着某种联系。总平面设计只有从整体关系 出发,使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基地环 境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才有可能创造便利、舒 适优美的空间环境。
房屋建筑学-第三章建筑总平面设计
房屋建筑学-第三章建筑总平面设计
3.2 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任何一幢建筑物都必须处于具体的环境中 因此周围的环境状况必然影响着建筑的布局。 在建筑总平面设计时,要深入了解周围环境状 况,处理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达到整体环 境的和谐有序。
美国建筑师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是建筑与 环境完美结合的典范。它的成功在于建筑与环 境的浑然一体,分不出是先有山林、溪水,后 由别墅;还是先有别墅,后有溪水、山林。
米,以二层(主入口层)的起居室为中心,其余
房间向左右铺展开来,别墅外形强调块体组合,
使建筑带有明显的雕塑感。两层巨大的平台高低
错落,一层平台向左右延伸,二层平台向前方挑
出,几片高耸的片石墙交错着插在平台之间,很
有力度。溪水由平台下怡然流出,建筑与溪水、
山石、树木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象是由地下生长
出来似的。 别墅的室内空间处理也堪称典范,室
房屋建筑学-第三章建筑总平面设计
房屋建筑学-第三章建筑总平面设计
2)建筑物垂直或斜交于等高线的布置
当基地坡度大于25% 时,房屋平行于等高 线布置对朝向不利时, 常采用垂直或斜交于 等高线的布置方式。 这种布置方式,在坡 度较大时,房屋的通 风、排水问题比平行 于等高线布置较容易 解决,但基础处理和 道路布置比平行于等 高线布置时复杂得多。

第3章建筑平面设计尚晓峰房屋建筑学

第3章建筑平面设计尚晓峰房屋建筑学

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和设计资料的积累,结合当前社 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各地实际情况,国家及 各地区 的相关部门编制出一系列的面积定额指标,在实际 工作中,房间面积的确定主要是依据这些 面积定额 指标。
表3-1是部分民用建筑房间使用面积定额参考指标。
有些建筑的房间面积指标未作规定,其房间使用面 积大小的确定并不像教室等房间的面积确定那样简 单,如展览室、营业厅等,使用人数不固定,家具、 设备的数量和布臵方式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设计 人员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同类型、规模相近 的建筑进行调查研究,结合使用要求和经济条件, 通过分析合理确定房间面积。
3.1平面设计的内容
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和平面组合设 计两个方面。 单个房间平面设计是在整体建筑合理而适用的基础 上,确定房间的面面积、形状、尺寸及门窗大小和 位臵,平面组合设计是根捃各类建筑的功能要求, 确定建筑平面各组成部分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使用 要求,综合基地环境和其他条件,采取不同的组合 方式将各单个房间合理地组织起来。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民用建筑平面设计的 内容,并能运用平面设计的基本原理进行一般民用 建筑的平面设计。
建筑物通常是由若干个单体空间有机地组合起来的 整体空间。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人们常从平面、剖 面和立面三个角度去表现建筑整体和各个空间的 组 合关系。
建筑的平面、剖面和立面设计三者是密切联系而又 相互制约的。建筑平面表达的是建筑物在水平投影 方向的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并集中反映建筑物 的使用功能关系,这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因 此,建筑设计往往最先从 平面设计着手。建筑平面 图也同时反映了围合建筑空间垂直构件之间的位臵 关系,所以在平面设计过程中,还是需要从建筑三 维空间的整体来考虑,紧密联系建筑剖面和立面, 调整修改平面设计,最终达到平面、立面剖面的协 调统一。

房屋建筑学教学课件PPT建筑平面设计

房屋建筑学教学课件PPT建筑平面设计

§2.1 建筑平面设计的内容
从空间的使用性质来分析,主要可以分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两部分
指满足主要使用功能和辅助使用功 能的那部分空间。例如住宅中的起 居室、卧室等起主要功能作用的空 间和卫生间、厨房等起次要功能作 用的空间,工业厂房中的生产车间 等起主要功能作用的空间和仓库、 更衣室、办公室等起次要功能作用 的空间
房间的面积
室内使用面积组成
※家具或设备所占面积 ※人在室内的使用活动面积(包括使用家具及设备时,
近旁所需面积) ※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
考虑因素:容纳人数、家具设备及人们的使用活动面积
房间的形状
房间形状的确定,取决于 功能、结构和施工条件,也 要考虑房间的空间艺术效果.
教室中基本满足视听要求的平面范围和形状的几种可能性
特殊功能房间
某小学六角形房间平面组合
房间形状确定
建筑功能 结构特点 施工条件 空间艺术效果
房间的尺寸
设备布置 人员活动 视听要求 良好采光 结构经济合理 符合建筑模数
室内采光
房间的门窗设置——宽度及数量
民用建筑常用门的宽度为
※分户门:1000-1200mm ※住宅卧室:900mm ※卫生间:700mm ※厨房:800mm ※阳台:800mm ※教室、办公室:1000mm ※双扇门1200~1800mm ※四扇门2400~3600mm
门的数量
※人数≥50人,面积≥60m2, 至少设置两个门
房间的门窗设置——窗的面积
窗的面积为获取良好的天然采光,保证房间足够的照度值, 房间必须开窗
窗口面积大小主要根据房间的使用要求、房间面积及当地 日照情况等因素来考虑。
窗地面积比、民用建筑采光等级表
房间的门窗设置——门窗位置

房屋建筑学总平面设计ppt课件

房屋建筑学总平面设计ppt课件

可编辑ppt
4
2.1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原则
一、使用的合理性 合理的功能要求,良好的日照、通风和方便的交通联系是 总平面设计要满足的基本要求。 二、技术的安全性 总平面设计在满足正常情况下的使用要求外,还应当考虑 某些可能发生的灾情,如火灾、地震和空袭等偶然因素, 必须按照有关规定采取技术措施,防止灾害的发生、蔓延, 减少其危害程度。
可编辑ppt
5
2.1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原则
三、建筑的经济性 总平面设计要考虑与国民经济水平及当地经济发展条件相适 应,力求发挥建筑投资的最大经济效益;并尽量多保留一定 的绿化用地和发展空间,使场地的生态环境和建设发展具有 可持续性。 四、环境的整体性 任何建筑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中,并与周围环境保持着某种联 系。总平面设计只有从整体关系出发,使人造环境和自然环 境相协调,才有可能创造便利、舒适、优美的空间环境。
②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地下室面积)÷总用地面积
③建筑密度:(建筑总基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0%
④建筑限高: 平均层数=总建筑面积÷建筑总基地面积
⑤绿地率:(绿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0%
⑥交通出入口限制
⑦停车泊位
其他:建筑形式与色彩等。
可编辑ppt
8
2.2建筑总体布局 (二)自然条件
①地形地貌 ②气象条件:日照(图)、风像、温度、降雨量 ③地质条件 ④水文条件
成内容、分析使用者的需求,这是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基础。 分析场地的使用功能,是抓住主要建筑的功能特性,分析它的组成要求
容之间的及其他内关系,分析使用者的组成情况及其心理、行为要求,
明确场内各类使用状况及为之服务的各部分功能组成。
可编辑ppt
11
建筑总体布局

房屋建筑学第三章 (1)

房屋建筑学第三章 (1)

1、地面坡度的确定
地面的升起坡度与设计视点的选择、座位排 列方式(即前排与后排对位或错位排列)、排距、视 线升高值c(即后排与前徘的视线升高差)等因素有关。 设计视点是指按设计要求所能看到的极限位 置,以此作为视线设计的主要依据。
各类建筑由于功能不同,观看对象性质不同, 设计视点的选择也不一致。如电影院定在银幕底边 的中点,这样可保证观众看清银幕的全部;体育馆 定在篮球场边线或边线上空300一500mm处,阶梯 教室视点常选在教师的讲台桌面上方,大约距地 1100mm,等等。体育馆视点最底,所以阶梯较陡。
顶棚有足够的高度,同时为避免灯光直接投射到演
讲人的视野范围而引起严重眩光,灯光源距演讲人 头顶至少有2.0——2.5m的距离,这样,演播室的 净高不应小于4.5m;医院手术室净高应考虑手术 台、无影灯以及手术操作所必要的空间;游泳馆比
赛大厅,房间净高应考虑跳水台的高度、跳水台至
顶棚的最小高度;对于有空调要求的房间,通常在
设计视点选择是否合理,是衡量视觉质量 好坏的重要标准,直接经响到地面升起的坡度 和经济性。设计视点愈低,视觉范围愈大,但 房间地面升起坡度愈大;设计视点愈高,视野 范围愈小,地面升起坡度就平缓。一般说来, 当观察对象低于人的眼睛时,地面起坡大,反 之则起坡小。
上图表示电影院和体育馆设计视点与地面
不同类型的房间,由于使用人数不同、房间面 积大小不同,对房间的净高要求也不相同。卧室使 用人数少、面积不大,又无特殊要求,故净高较低, 常取2.8—3.0m,但不应小于2.4米,教室使用人数 多,面积相应增大,净高宜高一些,一般常取3.30 一3.60m;公共建筑的门厅是接纳、分配人流及联 系各部分的交通枢纽,也是人们活动的集散地,人 流较多,高度可较其它房间适当提高;商店营业厅 净高受房间面积及客流量多少等因素的影响,国内 大中型营业厅(无空调设备的)底层层高为4.2— 6.0m,二层层高为3.6—5.1m左右。

《建筑总平面设计》课件

《建筑总平面设计》课件

景观元素:运用植 物、水体、建筑等 元素,丰富景观内 容
色彩搭配:运用色 彩对比,增强景观 的视觉效果
光影效果:利用光 影变化,营造独特 的景观氛围
植物配置与绿化设计
植物选择:根据气候、土壤、光照等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 植物布局:根据景观设计风格和功能需求进行合理布局 植物搭配:考虑植物色彩、形态、质感等因素进行搭配,形成丰富的景观效果 植物养护:定期进行浇水、施肥、修剪等养护工作,保证植物生长良好,景观效果持久
景观设计
第五章
景观构成要素
地形地貌:包括山体、水体、植被等自 然要素
建筑布局:包括建筑位置、朝向、间距 等
道路交通:包括道路、停车场、人行道 等
公共设施:包括广场、公园、雕塑等
绿化环境:包括植物配置、绿化覆盖率 等
照明设施:包括路灯、景观灯等
景观设计原则
功能性原则: 满足使用功 能,如交通、 休闲、娱乐 等

建筑覆盖率:建筑物占地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

建筑密度:建筑物占地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

建筑高度:建筑物最高点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建筑层数:建筑物的楼层数

建筑间距:相邻建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建筑覆盖率:建筑物占地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

建筑密度:建筑物占地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

建筑高度:建筑物最高点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立面设计应遵循建筑风格和功能要求 立面设计应考虑建筑所处的环境,如地形、气候、文化等 立面设计应注重比例、尺度、色彩、材质等方面的协调 立面设计应注重细节处理,如门窗、阳台、屋顶等部位的设计
材料与色彩运用
材料选择:根据建筑风格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如石材、木材、金 属等

房屋建筑学课件chp8建筑平面设计

房屋建筑学课件chp8建筑平面设计
详细描述
该案例在流线组织上非常顺畅,各个功能区域之间的联 系便捷,减少了不必要的交通和交叉,提高了建筑的效 率和舒适性。
优秀建筑平面设计案例二总结词:创意独特 总词:艺术性高 总结词:绿色环保
详细描述:该案例在平面设计中融入了独特的创意,使 得建筑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详细描述:该案例在平面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艺术性,通 过巧妙的构思和设计,使得建筑成为一件艺术品,给人 以美的享受。
采光与通风
安全性与无障碍设计
充分考虑住宅的采光和通风需求,合理安 排窗户和通风口的位置,保证室内光线充 足和空气流通。
注重住宅的安全性,合理规划逃生通道和 防火设施,同时考虑无障碍设计,满足特 殊人群的需求。
商业建筑平面设计
商业空间规划
根据商业类型和经营需求,合理规 划商铺、展示区、休息区等功能空 间,注重空间的开放性和流畅性。
详细描述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建筑平面设计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它注重研究人的行为习惯、心理需求和人体工程 学原理,以创造一个舒适、便捷、富有情感的建筑空间。人性化设计理念不仅关注建筑的功能和美观 ,更注重人的感受和体验,让建筑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智能建筑设计理念
总结词
智能建筑设计理念强调利用先进的信息 技术,实现建筑的智能化管理和个性化 服务,提高建筑的效率和舒适度。
详细描述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平面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注重利用可再生能源、采用节能技术、优化建筑布局以 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旨在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为人类创造一个健康、舒适、可持 续的居住环境。
人性化设计理念
总结词
人性化设计理念强调以人的需求和感受为核心,通过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提高建筑的使用舒适 度和满意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三 章 建 筑 总 平 面 设 计
房屋建筑学-第三章建筑总平面设计
建筑总平面设计
• 本章知识点: • 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 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 建筑与场地的关系
房屋建筑学-第三章建筑总平面设计
一幢建筑物或建筑群不是孤立存在的,必 然是处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它在基地上的位 置、朝向、体型的大小和形状、出入口的布置 及建筑造型等都必然受到总体规划和基地条件 的制约。由于基地条件、基地周围环境的影响, 为使建筑物既满足使用需要,又能与基地环境 协调一致,必须做好建筑总平面设计。
绿地率是指基地内绿化用地总面积与基地总用地 面积的百分比。
房屋建筑学-第三章建筑总平面设计
(பைடு நூலகம்)建筑形态
建筑形态的控制是为了保证城市整体的综合环境 质量,创造地域特色、文化特质、和谐统一的城市面 貌而确定的,主要针对文物保护地段、城市重点区段、 风貌街区和特色街道附近的场地,并根据用地功能特 征、区位条件及环境景观状况等因素,提出不同的限 制要求。如:对城市广场周围的场地,侧重于空间尺 度和建筑体形、体量的协调控制;对特色商业街两侧 的场地,主要控制烘托商业气氛的广告、标志物及宜 人的空间尺度;对风貌街区内的场地,则重点控制建 筑体量、艺术风格与色彩的和谐统一等。常见的建筑 形态控制内容有:建筑形体、艺术风格、群体组合、 空间尺度、建筑色彩、装饰构件等。
(3)对用地强度的控制
规划中对基地使用强度的控制是通过容积率、建 筑覆盖率、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来实现的。通 过对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地率的限定将基地的使用 强度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
容积率是指基地内所有建筑物的建筑面积之和与 基地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建筑密度是指基地内所有建筑物基底面积之和与 基地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它表明了场地内土地被建 筑占用的比例,即建筑物的密集程度,从而反映了土 地的使用效率。
因此,建筑总平面设计时,应正确处理建 筑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建筑与周围环境的 关系、建筑与场地的关系,这也是进行总平面 设计的依据和方法。
房屋建筑学-第三章建筑总平面设计
3.1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为保证城市发展的整体利益,同时也为确 保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协调,建筑总平面设计必 须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同时应符合国家和地 方有关部门制定的设计标准、规范、规定,这 是设计的前提条件。
建筑总平面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要求,结合城市规划,场地的地形地质条件、 朝向、绿化及周围环境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 行总体布局,确定主要出入口的位置,进行总 平面功能分区,在功能分区的基础上进一步确 定单体建筑的布置,道路交通系统布置、管线 及绿化系统布置。
房屋建筑学-第三章建筑总平面设计
建筑总平面设计一般应满足一下基本要求:
(1)对用地性质的控制
城市规划对规划区域中的用地性质有明确 限定,规定了它的适用范围,决定了用地内适 建、不适建、有条件可建的建筑类型。对于某 一具体建设项目来说,如果总平面设计中需做 场址选择的工作,那么对用地性质的要求就十 分关键,它限定了这一项目只能在某一允许的 区域内选择其基地地块。对于先取得了用地, 再进行开发的场地设计,用地性质的要求也是 很重要的,它限定了该地块只能做一定性质的 使用,而不能随意开发建设,比如在居住用地 之中就不能建设工业项目。
除了上述要求以外,城市规划对建筑高度、交通 出入口的方位、建筑主要朝向、主入口方位等方面的 要求,在建筑总平面设计中也房屋建应筑学同-第三时章建予筑总以平面设满计 足。
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按城市总体规 划确定长期保留的河道规划线。为保证河网、 水利规划实施和城市河道防洪墙的安全以及防 洪抢险运输要求,沿河道新建建筑物应按规定 退让河道规划蓝线。
城市绿化线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确定的 各种城市绿地的边界线。
房屋建筑学-第三章建筑总平面设计
房屋建筑学-第三章建筑总平面设计
3.1.1城市规划的要求
城市规划对于建筑总平面的设计要求一般 包括:对用地性质和用地范围的控制;对容积 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建筑高 度、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方面指标的控制;以 及对交通出入口的方位规定等。它们对总平面 设计尤其是布局形态的确定起着决定性影响。
房屋建筑学-第三章建筑总平面设计
(1)使用的合理性:合理的功能关系,良好的日照、 通风和方便的交通联系是总平面设计要满足的基本要 求。
(2)技术的安全性
总平面设计在满足正常情况下的使用要求外还应当 考虑某些可能发生的灾害情况,如火灾、地震和空袭 等,必须按照有关规定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灾害的 发生、蔓延,减少其危害程度。
(3)建设的经济性
总平面设计要考虑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及当地经济 发展条件相适应,力求发挥建设投资的最大经济效益 并尽量多保留一些绿化用地和发展空间,使场地的生 态环境和建设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房屋建筑学-第三章建筑总平面设计
(4)环境的整体性 任何建筑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中,并与环境
保持着某种联系。总平面设计只有从整体关系 出发,使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基地环 境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才有可能创造便利、舒 适优美的空间环境。
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边界 线,一般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用地条件 图中标明。
房屋建筑学-第三章建筑总平面设计
房屋建筑学-第三章建筑总平面设计
房屋建筑学-第三章建筑总平面设计
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 位置的控制线,是基地中允许建造建筑物的基 线。一般建筑红线都会从道路红线后退一定距 离,用来安排广场、绿化及地下管道等设施。 当基地与其他场地毗邻时,建筑红线可根据功 能、防火、日照间距等要求,确定是否后退用 地边界线。
房屋建筑学-第三章建筑总平面设计
(2)对用地范围、建筑范围的控制
规划对用地范围的控制多是由建筑红线与 道路红线共同来完成的。另外,限定河流等用 地的蓝线以及限定城市公共绿化用地的绿线, 也可限定用地的边界。红线所限定的用地范围 也就是用地的权属范围,除了某些特殊项目, 比如公益建筑物或构筑物,经规划主管部门批 准可突入道路红线建造之外,其他项目不允许 超越红线布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