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计费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出租车计费系统的设计

出租车计费系统的设计

设计目的随着出租车行业的发展,对出租车计费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户不仅要求计费器性能稳定,计费准确,有防作弊功能;同时还要求其具有车票资料打印、IC卡付费和电脑串行通信功能。

不同国家和地址的计费方式存在差异,如有些地区有夜间收费及郊区收费等,而有些地区则无夜间收费和郊区收费。

本次设计采用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方法,以单片机为核心,从圈脉冲信号的产生到营业信息的打印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对MAX813L看门狗、复位电路、行车里程检测电路、掉电存储电路、IC卡读写电路、分屏显示电路以及操作面板进行了详细的设计。

该系统还具有防止干扰和防死机的功能,系统的电源是专门为出租车设计的,具有相当强的稳压效果,系统采用了EEPROM存储器,可以方便且安全的记录顾客和车主的信息。

关键词: 89C51;里程检测;分屏显示;EEPROM;设计背景随着出租车行业的发展,对出租车计费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十世纪后半期,随着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系统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其实现方法经历了由分立元件、SSI、MSI到LSI、VLSI以及UVLSI的过程。

同时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与通用性,微处理器和专业集成电路(ASIC)逐渐取代了通用全硬件LSI电路,而ASIC以其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速度快、成本低、保密性好而脱颖而出。

目前,业界大量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尤其是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FPLD)被大量地应用在ASIC的制作当中。

在可编程集成电路的开发过程中,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融合了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智能化技术最新成果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主要能辅助进行三方面的设计工作:IC设计,电子电路设计以及PCB设计。

理想的可编程逻辑开发系统能符合大量的设计要求:它能够支持不同结构的器件,在多种平台运行,提供易于使用的界面,并且有广泛的特征。

此外,一个设计系统应该能给设计师提供充分自由的设计输入方法和设计工具选择。

出租车计费系统的设计

出租车计费系统的设计

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 (3)二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 (3)2.1设计内容 (3)1 设计过程 (3)2 所用器件简介 (3)3 设计所需器件归纳 (6)2.2 设计要求 (6)三设计方案 (6)3.1设计思路 (6)3.2工作原理及硬件框图 (7)3.3硬件电路原理图 (8)3.4 PCB版图设计 (8)四课程设计总结 (10)五参考文献 (10)1、课程设计目的1 掌握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2 学习使用NI Multisim10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及PROTEL软件绘制印刷板图;3 掌握应用NI Multisim10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通过仿真结果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2、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2.1、设计内容1 设计过程1)使用NI Multisim10软件绘制原理图。

2)使用PROTEL制作PCB版图。

3)应用NI Multisim10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

2 所用器件简介(1) 74LS160计数器的功能图1 74LS160芯片图74LS160 是一个具有异步清零、同步置数、可以保持状态不变的十进制上升沿计数器,共有54/74160 和54/74LS160 两种线路结构型式。

74LS160异步清零端/MR1 为低电平时,不管时钟端CP信号状态如何,都可以完成清零功能。

74LS160的预置是同步的。

当置入控制器/PE为低电平时,在CP上升沿作用下,输出端Q0-Q3与数据输入端P0-P3一致。

对于54/74160,当CP由低至高跳变或跳变前,如果计数器控制端CEP、CET为高电平,则/PE应避免由低至高电平的跳变,而54/74LS160无此种限制。

74LS160的计数是同步的,靠CP同时加在四个触发器上而实现的。

当CEP、CET均为高电平时,在CP上升沿作用下Q0-Q3同时变化,从而消除了异步计数器中出现的计数尖峰。

对于54/74LS160的CEP、CET跳变与CP无关。

74LS160有超前进位功能。

出租车计价器系统设计

出租车计价器系统设计

出租车计价器系统设计一、引言二、系统需求1.实时计算乘客的费用,包括起步价、里程费和时间费。

2.支持现金和电子支付两种支付方式。

3.集成GPS导航功能,方便司机找到目的地。

4.提供乘客和司机的行程记录,以便后续查询和管理。

5.具备车辆运营数据统计和分析功能,方便管理者监控业务运营情况。

6.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方便。

三、系统设计1.架构设计出租车计价器系统可以采用分布式架构,主要由计价器终端设备、服务器和后台管理系统组成。

计价器终端设备负责实时计算费用,接收用户支付信息并提供导航功能。

服务器将终端设备上的数据上传到后台管理系统,并处理支付信息。

后台管理系统负责行程记录的存储和查询,车辆运营数据统计等功能。

2.功能设计计价器终端设备的主要功能包括:-实时显示乘客的费用,包括起步费、里程费和时间费。

-支持现金和电子支付两种支付方式。

对于现金支付,可以提供找零功能。

-集成GPS导航功能,显示乘客的目的地并为司机提供导航指引。

-提供乘客和司机的行程记录,包括乘车地点、目的地、起步时间、到达时间等信息。

后台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存储和查询行程记录,方便乘客和司机进行查询,也方便管理者进行统计和分析。

-处理支付信息,包括验证支付的有效性和进行支付结果的记录。

-根据行程记录和支付信息生成报表,进行车辆运营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3.数据库设计系统需要至少设计以下几个数据库表:-行程记录表,包含乘车地点、目的地、起步时间、到达时间等信息。

-支付记录表,包含支付方式、支付金额、支付结果等信息。

-车辆表,包含车辆的基本信息,如车牌号、品牌、颜色等。

-用户表,包含乘客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手机号等。

四、系统流程1.乘客叫车并上车后,司机启动计价器终端设备。

2.计价器显示乘客的起步费和当前费用,并启动计时和记录起步时间。

3.计价器终端设备显示乘客的目的地,并提供导航指引。

4.司机按照导航指引将乘客送到目的地。

5.到达目的地后,计价器停止计时,显示乘客的总费用。

出租车计价系统的设计要求与设计方案

出租车计价系统的设计要求与设计方案

第一章出租车计价系统的设计要求与设计方案一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出租车计价器的模拟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如图1 出租车计价器示意图二要求1 基本要求(1)8位数码管显示器的前4位数码管用于实时显示行车里程数(000.0),单位为公里;后4位数码管用于实时显示金额数(000.0),单位为元。

(2)规定出租车单程价格为2元/公里,往返则价格为1.5元/公里。

单程与往返分别由“单程”按键和“往返”按键设定。

行车里程可用一按键模拟,规定每按一次键,行车里程加0.1公里。

(3)起步公里数为3公里,价格为8元,若实际运行大于3公里,按“基本要求2”计算价格。

(4)到达目的地后,按“暂停”键,计价器可暂停计价;反复按“查询”键,计价器能依次显示总等待时间,里程数和金额数;按“清除”键,能将记录的数据(里程、等待时间与价格等)清0。

2 发挥部分(1)再增加8位数码管显示器,前4位数码管用于实时显示车速(000.0),单位为公里/小时;后4位数码管用于实时显示累计等待时间(00:00),单位为分:秒。

(2)设计并制作一个能模拟出租车车速的装置。

要求采用单片机控制电机使转盘转动,用光电传感器检测转盘转动,车速与转数成正比。

规定转盘转速为5转/分对应车速5公里/小时,转盘转速为50转/分对应车速50公里/小时,依此类推。

转速可以通过键盘预置,(3)能按上述模拟装置的转数计算行车里程,并依此作为计价依据,计价误差的绝对值小于10%。

(4)增加等待时间计价功能。

规定总等待时间为车速<5公里/小时的累积时间,总等待时间每增加5分钟,相当于里程数增加1公里进行计价。

(5)增加起步价、起步价里程和每公里价格的预置功能。

价格预置功能要求密码确认,价格的默认值与基本要求一致。

三、方案论证与比较方案一:采用数字电路控制。

采用传感器件,输出脉冲信号过放大整形作为移位寄存器的脉冲,实现计价,但是考虑到这种电路过于简单,性能不稳定,而且不能调节单价,也不能根据天气调节计费标准,电路不够实用。

出租车计费系统的设计 设计

出租车计费系统的设计 设计

目录摘要 (1)第1章绪论 (2)第2章系统设计 (3)2.1系统组成 (3)2.1.1 计费及显示 (3)2.1.2 时钟及显示 (3)2.1.3 计费开始提示 (1)2.2功能模块设计 (1)第3章硬件及软件实现 (3)3.1传感器 (3)3.1.1 光电传感器电路设计 (3)3.1.2车轮光电开关检测电路 (4)3.2单片机 (4)3.2.1 8051 单片机功能方块图 (5)3.2.2 AT89S51单片机简介 (7)3.2.3 AT89S5l与51系列单片机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8)3.2.4 89S51的内部框图 (9)3.2.5 中断控制 (11)3.2.6 单片机控制程序设计 (12)3.2.7 单片机汇编语言源程序 (16)3.3显示及按键控制系统 (31)3.3.1 LED数码管 (31)3.3.2 数据显示电路的设计 (32)第4章系统检测及分析 (34)4.1系统仿真/硬件验证 (34)4.1.1 系统的调试方法 (34)4.1.2 系统的硬件验证 (34)4.2设计技巧分析 (35)结论 (36)附录A: FPGA芯片引脚 (37)摘要本系统电源电压为+16V,速度传感器具有汽车每运行1㎞提供1000个脉冲信号的特性。

显示器可以采用LED数码管。

系统采用单片机和FPGA的结合进行系统的主体设计,测控FPGA芯片通过采集传感器脉冲信号WCLK进行里程计算,里程计费,利用外部脉冲信号SCLK产生标准时钟信号,以计算等待时间,等待费用,并产生里程标志(LCBZ),等待标志(DDBZ),熄灯标志(XDBZ)等有关控制标志信号,同时根据单片机发出的开始信号(START),时段标志(SDBZ),传输数据选择(SEL)等控制信号将有关计算结果传送给FPGA芯片。

单片机MCU除了完成键盘扫描,显示控制外,还通过P0口与FPGA进行数据交换,并向测控FPGA芯片发出有关控制信号。

本设计方案利用单片机和FPGA的结合,发挥它们各自的长处,分工清晰,实际使用和操作符合大众逻辑,容易被人接受。

出租车计费系统设计

出租车计费系统设计

河南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EDA综合设计题目__出租车计费系统设计__学院______班级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指导教师日期2015年6月26日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名称EDA综合设计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设计题目出租车计费系统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1、综合运用EDA技术,独立完成一个课题的设计,考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结合理论知识,考察阅读参考资料、文献、手册的能力;3、进一步熟悉EDA技术的开发流程,掌握文件编辑、编译、仿真、下载验证等环节的实现方法和应用技巧;4、锻炼撰写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的能力;5、通过本实践环节,培养科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二、设计内容、技术条件和要求1、能够实现计费功能:费用的计算是按行驶里程收费,设出租车的起价为5.00元,当里程小于3km时,按起价计算收费;当里程大于3km时每公里按1.3元计费。

等待累计时间超过2min,按每分钟1.5元计费。

所以总费用按下式计算:总费用=起价费+(里程-3km)×里程单价+等候时间×等候单价2、能够实现显示功能:①显示汽车行驶里程:用四位数字显示,显示方式为“XXXX”,单位为km。

计程范围为0~99km,计程分辨率为1km。

②显示等候时间:用两位数字显示分钟,显示方式为“XX”。

计时范围为0~59min,计时分辨率为1min。

③显示总费用:用四位数字显示,显示方式为“XXX.X”,单位为元。

计价范围为999.9元,计价分辨率为0.1元。

三、时间进度安排1周:(1) 完成设计准备,确定实施方案;(2) 完成电路文件的输入和编译;(3) 完成功能仿真。

2周:((1) 完成文件至器件的下载,并进行硬件验证;(2) 撰写设计说明书。

四、主要参考文献(1)谭会生、瞿遂春,《EDA技术综合应用实例与分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2)曹昕燕、周凤臣等,《EDA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指导教师签字:2015年6月15日出租车计费系统设计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作者:指导老师:摘要:本次课程设计应用EDA技术来实现出租车计费系统的设计。

出租车计费系统设计

出租车计费系统设计

4.8 出租车计费系统的设计4.8.1 设计要求设计出租车计费系统,实现出租车按照行驶里程计费,行驶里程在3公里以 内,预置起步费为7元,3公里以上以1.6元/公里计费,当计费总额超过30元, 以 2.4 元/公里计费,车停止结束计费。

车费总额可显示最大值为 99.9 元,能同 步显示对应行驶里程。

模拟出租车启动、暂停、停止等状态,通过动态扫描显示 电路,显示行驶里程和车费总额。

4.8.2 设计过程1.出租车计费系统的设计原理出租车计费系统整体设计框图如图 4.8.1 所示,主要模块包括车轮脉冲计数 模块、里程计数模块、计费模块、动态扫描模块及译码模块。

图 4.8.1 出租车计费系统整体设计框图车轮脉冲计数模块接收来自车轮传感器的脉冲信号, 以及出租车运营过程的 启动、暂停、停止等信号,根据车轮的型号,转换得到百米行驶信号。

里程计数 模块负责统计百米行驶信号,得到行驶里程数据信号,计费模块根据行驶里程以 车轮脉冲计数模块计费模块 里程计数模块动态扫 描及译 码模块车轮脉冲 信号 启动/暂停 停 止 时钟信号及车费规则,得到车费总金额数据信号,将行驶里程和车费总金额数据信号,送 入动态扫描模块及译码模块,供外部数码管显示。

2.车轮脉冲计数模块车路脉冲计数模块接收来自车轮传感器的脉冲信号,经过计数分频,产生出 租车行驶100米的输出信号。

由于不同型号的车轮,直径大小不同,行驶100米车轮转的圈数不同,即车 轮传感器发出的脉冲信号个数不同,对不同车轮应区别对待。

如表4­8­1所示, 车轮直径与每公里所转圈数对应表。

表 4­8­1 车轮直径与每公里所转圈数对应表车轮直径 500mm 520mm 540mm 560mm 580mm圈数/公里 637 612 590 569 549本设计中我们选取车轮直径为520mm进行讨论,设计程序如下: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count ISPORT(clk, reset, start : IN STD_LOGIC;clk_out : OUT STD_LOGIC);END count;ARCHITECTURE behave OF count ISSIGNAL mode : STD_LOGIC_VECTOR(5 DOWNTO 0);SIGNAL temp : STD_LOGIC_VECTOR(5 DOWNTO 0);TYPE states IS (s0, s1);SIGNAL s_state : states;BEGINmode <= "111101";PROCESS(clk, start, reset)BEGINIF reset = '1' THEN s_state <= s0;temp <= "000000";ELSIF (clk'EVENT AND clk = '1') THENCASE s_state ISWHEN s0 => temp <= "000000";IF start = '1' THENs_state <= s1;ELSE s_state <= s0;END IF;WHEN s1 => IF start = '1' THENIF temp = mode THENtemp <= "000000"; s_state <= s1;ELSE temp <= temp + 1; s_state <= s1;END IF;ELSE s_state <= s0;END IF;END CASE;END IF;END PROCESS;clk_out <= '1' WHEN temp = mode ELSE '0';END behave;以上程序中,当停止键 reset 设为高电平,模块进入停止计数状态(s0);停止键 reset 设为低电平,同时启动/暂停键设为启动状态(start 高电平),进入;设置为暂停(start 低电平),回到s0状态,停止分频计数。

出租车计费系统课程设计

出租车计费系统课程设计

出租车计费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出租车计费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原理;2. 学生能掌握出租车起步价、里程价和等候时间的计算方法;3. 学生了解并掌握实际出租车计费中的分段计费和优惠策略。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出租车计费系统;2.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机编程语言,编写出计费系统的核心算法;3.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 学生通过了解计费系统的实际应用,认识到数学和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信息技术学科,结合数学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

学生特点分析: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他们对计算机编程有一定的基础,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2. 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3. 教学评价以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标准。

二、教学内容1. 出租车计费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出租车计费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出租车计费的基本原则与标准。

2. 出租车计费算法:- 起步价、里程价和等候时间的计算方法;- 分段计费和优惠策略的应用;- 计费算法的编写与实现。

3. 编程实践:- 利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如Python)设计出租车计费系统;- 编写计费系统核心算法;- 调试、优化和测试计费系统。

4.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进度:- 第一课时:介绍出租车计费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原理,让学生了解计费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第二课时:讲解出租车计费算法,引导学生学习起步价、里程价和等候时间的计算方法;- 第三课时:学习分段计费和优惠策略,分析实际案例;- 第四课时:编程实践,指导学生编写计费系统核心算法;- 第五课时:调试、优化和测试计费系统,总结学习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设计)电信学院2009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题目出租车计费系统设计学生宋雷学号 200907301151指导教师周尚万2013年6月1日摘要随着测量还有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生活中对汽车测速水平的控制。

本文通过红外线测速测量车轮的转速,将所测量得到的信息传输到单片机AT89C51进行计数,从而判断出租车的行驶,停止,倒车等运行状态。

最后的结果经过译码器译码然后通过4位键盘的切换,最终在8位LCD显示出相应的速度,路程,费用等有用信息。

本文硬件包括红外线传感器及信号放大电路按键接入电路,显示电路;软件上采用C51语言编程。

本文设计的系统基本能满足的出租车计费需要。

关键词:at89c51单片机,红外线测速,放大电路,显示电路,出租车计费系统。

SummaryWith the measure,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ontrol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controller as the core control system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production life of the vehicle speed level control. By infrared gun to measure the speed of the wheel, as measured by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to the microcontroller AT89C51 count,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taxi driving, stop, reversing running. The final result decoder decodes and then through four keyboard toswitch the final 8-bit LCD shows the corresponding speed, distance, fees and other useful information. This article hardware including infrared sensor and signal amplifier circuit button access circuit, display circuit; C51 programming language software. This design of the system to meet the basic needs of taxi meter.: AT89C51 microcontroller infrared speed amplifier circuit, display circuit, taxi billing system.目录:第一部分实验目的,设计要求,单片机介绍1.1实验目的1.2 设计要求1.3 单片机介绍1.3.1.主要特性:1.3.2.管脚说明:第二部分硬件设计2.1.1测速模块2.1.2显示模块2.1.3复位模块2.1.4cpu及外设模块2.1.4.1存储器2.1.4.2输入输出端口2.1.4.3中断系统2.1.4.4定时器/计数器2.1.5A/D模块D/A模块2.1.6键盘模块2.1.7系统总图第三部分软件设计附录:软件设计第一部分实验目的,设计要求,单片机介绍1.1实验目的利用主控制单片机at89c51,红外线传感器,led数码管,外围电路,信号放大器及数模还有模数转换电路设计出出租车计费系统。

使用的器件:89c51单片机一块、8155接口芯片一片,74LS245驱动器一片,八段显示器若干、电阻若干、晶振一个、74LS164移位寄存器若干。

1.2 设计要求1.2.1该系统的红外线测速部分能够在一般天气状况下正常运转;1.2.2该系统的单片机部分能够在一般的情况下正常显示出租车的时间,价钱,路程,速度等参数。

1.3单片机介绍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FPEROM—Fal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

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

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

1.3.1.主要特性:·与MCS-51 兼容·4K字节可编程闪烁存储器寿命:1000写/擦循环数据保留时间:10年·全静态工作:0Hz-24Hz·三级程序存储器锁定·128*8位内部RAM·32可编程I/O线·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5个中断源·可编程串行通道·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1.3.2.管脚说明:VCC:供电电压。

GND:接地。

P0口:P0口为一个8位漏极开路双向I/O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电流。

当P1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

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

在FIASH ,p0 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IASH进行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部必须被拉高。

P1口: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 门电流。

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

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

P2口:P2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2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

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

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

P2口当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时,P2口输出地址的高八位。

在给出地址“1”时,它利用内部上拉优势,当对外部八位地址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写时,P2口输出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

P2口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

P3口:P3口管脚是8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双向I/O口,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

当P3口写入“1”后,它们被内部上拉为高电平,并用作输入。

作为输入,由于外部下拉为低电平,P3口将输出电流(ILL)这是由于上拉的缘故。

P3口也可作为AT89C51的一些特殊功能口,如下表所示:口管脚备选功能P3.0 RXD(串行输入口)P3.1 TXD(串行输出口)P3.2 /INT0(外部中断0)P3.3 /INT1(外部中断1)P3.4 T0(记时器0外部输入)P3.5 T1(记时器1外部输入)P3.6 /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P3.7 /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P3口同时为闪烁编程和编程校验接收一些控制信号。

RST:复位输入。

当震荡器复位器件时,要保持RST脚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时间。

ALE/PROG: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地址锁存允许的输出电平用于锁存地址的地位字节。

在FLASH 编程期间,此引脚用于输入编程脉冲。

在平时,ALE端以不变的频率周期输出正脉冲信号,此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1/6。

因此它可用作对外部输出的脉冲或用于定时目的。

然而要注意的是:每当用作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脉冲。

如想禁止ALE的输出可在SFR8EH地址上置0。

此时, ALE只有在执行MOVX,MOVC指令是ALE才起作用。

另外,该引脚被略微拉高。

如果微处理器在外部执行状态ALE禁止,置位无效。

/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通信号。

在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期间,每个机器周期两次/PSEN有效。

但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的/PSEN信号将不出现。

/EA/VPP:当/EA保持低电平时,则在此期间外部程序存储器(0000H-FFFFH),不管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

注意加密方式1时,/EA将内部锁定为RESET;当/EA端保持高电平时,此间内部程序存储器。

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也用于施加12V编程电源(VPP)。

XTAL1:反向振荡放大器的输入及内部时钟工作电路的输入。

XTAL2:来自反向振荡器的输出。

第二部分硬件设计2.1.1测速模块该模块主要应用了红外线测速的原理现代转速的测量有3个发展阶段1将反射纸贴在装置的测速盘上进行测量。

2频闪式侧转速利用了频闪效应原理,首先,在需要测速的装置上做出明显的标记,档标准的装置转轴的转速与被测转速表的闪光频率相等或成一定的倍数关系时,转轴上的额将呈现停留不动的状态,此时,转速表的显示值将与频闪停留序数的乘积即为转速表的实测值。

3磁电式转速表利用的是非电量电测的原理,它包括磁感应式,电脉冲式和电动式。

该测量方法分为两类: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

红外线侧转速属于非接触式,测速原理如下:红外线转速表采用的红外线探头分为直射式和反射式两种。

直射式探头、发光管和受光管分别被放在被测物体的两边。

发光管射出的光线直接照射到受光管上面,被测物体运动时会阻挡光线产生计数信号,这种探头经常用做光电计数器。

反射式的探头、发光管和受光管被放在被测物体的同一侧。

当探头接近物体时会接收到脉冲的红外线信号这样测量转速比较方便。

测量转速的探头,根据测量距离可以采用透镜系统,也可以不用透镜系统。

当被测物体离开探头距离在15cm以内时,无须采用透镜。

探头设计时可采用小功率发光管5GL和光敏受光管3DU5C。

如图3-20所示的组装电路,其两管并排放置,两个管子的中心线夹角很小,使它们在10~15cm远处相交。

这种探头靠接近物体上漫反射回来的光线工作,对全黑色物体时,接收灵敏度很低,对白色物体和镜面反射体接收最灵敏,也能接收到其他颜色物体的反射光,但相应的探测距离要近些。

测量转速的探头经常用透镜系统。

根据光学的折射反射原理,发光管和接收管都固定在探测架上,通过透镜聚焦。

在探测架中间用半透腆使发射的红外线折射向转动体,又能使转动的物体反射回来的红外线通过半透膜射向接收管。

半透膜上最好涂一层只能透过某个单色波长的物质,或用单色性很好的滤色玻璃制作,使它只能透过固定波长的红外线(例如0.93μm),这样对抗杂散光的干扰更有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