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探究实验题集.doc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科学探究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生物科学探究练习题(含答案)

科学探究考点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1、在设计对照组实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A、所有实验因素都相同B、所有实验因素都不同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不同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相同2、下列探究实验与其依据的生物学原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B、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C、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D、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散失到大气中3、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用具,是保证实验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下列实验选用的材料、用具合适的是()A、用碘液检验是否含淀粉B、用显微镜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C、用蝗虫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D、用沸水对天竺葵叶片进行脱色处理4、某校生物学兴趣小组探究“甜度对蚂蚁取食的影响”。

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选项是()5、以下是实验证明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的步骤,错误的是()A、找两种树的落叶,各为一组B、两组树叶都进行灭菌C、一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一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D、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落叶潮湿6、我们在进行实验探究时,为了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常需要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但有些实验却是例外。

下列实验不需要测平均值的是()A、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B、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C、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D、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7、小明问妈妈:“为什么蚂蚁总是排成一队向前爬?”妈妈说:“可能是前面的蚂蚁留下了气味信号。

”妈妈的回答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制定计划D、得出结论8、下面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小组讨论中,对有关实验中选择实验试剂及用具的叙述。

请你仔细想一想,请将错误的一项找出来()A、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时要使用放大镜B、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测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C、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可用碘液检测淀粉的存在D、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考点2: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1、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为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二胎”的看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调查法B、实验法C、资料分析法D、观察法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有光”和“无光”两种环境条件,探究“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初中生物小课题研究题目大全

初中生物小课题研究题目大全

初中生物小课题研究题目大全
以下是一些初中生物小课题研究的题目,仅供参考:
1. 植物的向光性研究
2. 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观察和比较不同种类的细胞
4. 探究不同水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5. 探究不同光照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6. 探究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7. 观察和比较不同种类的昆虫
8. 探究不同土壤质地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9. 探究不同食物对动物生长和健康的影响
10. 观察和比较不同种类的细菌和真菌
这些题目只是一个参考,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

在进行小课题研究时,记得遵循科学方法,进行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并得出结论。

这样的研究经历将有助于培养你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精题集锦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精题集锦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精题集锦1. 下图是验证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时用黑布将整个实验装置用黑布罩起来,不让光线透入,其目的是________(2)第二天揭开黑布,发现装置内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大钟罩内_________的浓度大大增加。

(3)将燃烧着的火柴伸入到大钟罩内,火柴立即熄灭,说明大钟罩内_______________浓度大大降低。

(4)这个实验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放出_________,吸收________________。

(5)植物每时每刻都进行呼吸作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还能释放能量,除一部分转化为热能散失以外,其余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图所示为一科学家所做实验,把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只小鼠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不久蜡烛熄灭(A图),小鼠死亡(B图),将一株植物单独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不久植物死亡(C图)。

把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到同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植物能长时间活着。

蜡烛也没有熄灭(D图)。

把一盆植物和一只小鼠放到同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植物和小鼠都能活着(E图)。

A B C D E(1)图A、B实验中,蜡烛熄灭。

小鼠死亡的原因是玻璃罩里________。

(2)图C中植物死亡的原因是密闭玻璃罩里缺少________,植物无法进行________而死亡。

(3)图D、E实验现象说明,密闭玻璃罩内有满足蜡烛燃烧和动植物生活所需要的________。

(4)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由以上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________。

4. 某同学对“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哪部分运输的”这个问题进行如下探究:作出假设: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木质部运输的。

制订和实施探究方案:①取一段柳树的枝条,将其下部处理成只有木质部后,插入装有土壤浸出液(无色透明,其成分为水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的广口瓶中;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专题复习(已整理)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专题复习(已整理)

初中中考生物实验探究专题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小明家的车库里比较潮湿,经常有鼠妇爬来爬去,而车库外的水泥路上却不见鼠妇的踪影。

小明决定进行探究,请帮助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1)提出问题: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做出假设: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实验步骤:①准备材料用具:20只鼠妇,铁盘,纸板,干土,湿土(潮湿程度相当)。

②设计实验装置:在铁盘中以横线为界,一侧放干土,另一侧放。

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

③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各放入相同的鼠妇,这样设计是为了。

④观察与记录:仔细观察,每分钟统计一次干土与湿土鼠妇的数量,共统计10次。

(4)实验结果:。

(5)实验结论: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土壤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甘薯(俗称地瓜)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做了如下实验:花盆编号环境因素1 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2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3 低温(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4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①取一样大小的4个花盆,分别装入同种、等量的土壤,并编号。

②将4棵同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带芽甘薯分别种入4个花盆中。

③再将4个花盆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中(见上表),观察记录甘薯的生长状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1)①号花盆和②号花盆是一组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①号花盆和③号花盆的变量是___________。

(2)本实验探究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影响甘薯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

(3)请预测一段时间后,生长状况最佳的是___________号花盆的甘薯。

(4)这个实验在设计上还存在一些缺陷,请你提出改进建议(至少两条)答:建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实验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小河中几种不同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进行分析,并请环保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的主要污染物含量进行了测定。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常考实验探究汇总(考试命中率高)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常考实验探究汇总(考试命中率高)

八年级生物上册常考实验探究1、蚯蚓的实验如图是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的实验,请结合实验步骤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取一条活蚯蚓,可发现其身体是有许多环形的体节构成,这使它的躯体运动灵活.如图所示 B 端时蚯蚓身体的前段.理由是肥厚且无节间沟的环带靠近身体的该端.(2)用手指触摸蚯蚓身体颜色较淡的腹面处,会感觉有小的突起,这些小突起叫刚毛.用放大镜观察这些小突起,可发现它们朝身体的后方,具有辅助运动功能.(3)用手触摸蚯蚓,能感觉到它的体表有黏液,故实验中要不断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这样做是为了使其体表保持湿润,有利于蚯蚓用湿润的体壁来呼吸.(4)实验完毕后,应将蚯蚓如图处理?把蚯蚓放回适合它生存的自然环境.2、鲫鱼的实验根据观察鲫鱼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鲫鱼的身体呈梭形,有利于减少水的阻力.(2)用吸管吸取一些墨汁,慢慢滴在鱼口的前方,会看到墨汁从鱼的鳃盖后缘(或鳃孔)流出.轻轻掀起鳃盖发现鱼鳃的颜色是鲜红色,原因是鳃丝上布满了毛细血管.鳃的这种特点有利于鲫鱼完成呼吸(或气体交换).3、鸟的探究实验通过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你发现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有:(1)鸟类的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对它的阻力;(2)鸟的体表覆盖着羽毛,用于飞行的羽毛主要是正羽;(3)前肢变成翼,呈扇形;(4)鸟的胸部肌肉发达;(5)鸟的骨很轻,长骨都是中空的;(6)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食物残渣形成后在体内不停留;(7)鸟的心率比人快,血液运输能力强;(8)鸟呼吸时,除了有肺这一器官外,还有许多与肺相连的气囊.4、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某组同学的设计方案如图所示:在迷宫的出口处放一些小白鼠喜爱的食物,将小白鼠放进迷宫入口,记录小白鼠“尝试与错误”次数。

据此回答:(1)与蚯蚓走“T”形迷宫相比,小白鼠“尝试与错误”次数要少得多,因为小白鼠的学习能力比蚯蚓强,这种这种差异主要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2)实验结论: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是学习行为。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

生物实验探究1、探究实验题:(1)是获取科学知识和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途径。

(2分)A、调查B、分类C、实验探究D、观察(2)(4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发现生活现象:夏天馒头或面包保存不当很容易长霉菌,在冬天或在冰箱里的馒头或面包比较不容易长霉菌。

①提出问题:霉菌的生活受到的影响吗?②作用假设:。

③设计对照实验:一组是温暖潮湿,另一对照组是潮湿④实验结论:。

2、请你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原因。

(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

(3)设置实验:先在甲乙两块萎蔫的萝卜中间挖洞,然后,往甲洞倒入蒸馏水,往乙洞倒入20%的食盐水,经过30分钟后测得甲洞的蒸馏水减少,乙洞的食盐水增多了。

设计的变量的值是和。

(4)得出结论:。

3、将饱满、活力旺盛的玉米种子随机分成甲、乙两组,两组种子所处温度、空气条件相同,甲组种在肥沃、潮湿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潮湿的土壤中,你认为两组种子是否会同时萌发__________。

而若将空瘪或煮熟玉米粒种在上述两种环境中,你认为会不会萌发__________。

该探究实验表明:种子萌发所需的自身条件是__________ __________,外界条件是适量(一定的)________,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4分)4、某小组在“探究环境条件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的活动中,作出的假设是:光照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

据此假设该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6分)(1)的假设进行探究,因为该实验方案中变量有_______个。

(2)请根据“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写出你的实验方案:①环境条件的设计:甲组_______ ,乙组_______。

②实验材料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支持假设的实验结果预期:甲组植株_________ ,乙组植株___________。

5.实验探究题:1.有同学在养金鱼时,发现金鱼的体色变浅了。

他想证明:金鱼的体色是否会随鱼缸内壁颜色深浅的改变而改变。

初中生物实验中考探究题(附答案)

初中生物实验中考探究题(附答案)

初中生物实验中考探究题(附答案)1.下图表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与观察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1)②是盖盖玻片操作。

正确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这样做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________而影响观察。

(2)________(填序号)表示染色的步骤。

(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第一次看到的物像如⑤所示,应将装片向________移动后才能达到⑥的效果。

此时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读数分别是“10×”和“10×”,这些细胞被放大了________倍。

(4)绘制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机构图时,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________来表示。

2.实验探究为了验证某个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同学们曾做过如下实验:①实验选材: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盆栽银边天竺葵。

备注:银边天竺葵由于叶片边缘部分没有叶绿素,所以呈现出黄白色,所以称为“银边”。

②黑暗处理:实验前2-3天,把盆载银边天竺葵放于暗处。

③光照处理:将盆栽银边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

④水浴加热:取其中一张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

⑤清水漂洗:待叶片由绿色变成黄白色后,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

⑥滴加碘液:将漂洗后的叶片平铺在培养皿中滴加碘液,片刻后,用清水洗去碘液,观察叶片的变化。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2)该实验是否有对照?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3)该实验选用酒精来溶解________,因此,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酒精将变为________色。

(4)“将漂洗后的叶片平铺在培养皿中滴加碘液”是利用了________遇到碘液会变蓝色的原理。

(5)如果该实验正常进行,可以观察到叶片银边的部分遇碘液________,绿色的部分遇碘液________。

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

(6)某小组进行实验时,发现滴加碘液后,叶片银边部分和绿色部分都未变蓝色,请推测一下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3.科学探究是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中考生物探究实验专题训练

中考生物探究实验专题训练
2020-2021学年度初中生物探究实验专题训练
组稿人:戴雄文2021、6、3
5.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清晨,不少市民到绿树成萌的公园散步、晨跑。最近,有报道称清晨到林间锻炼身体对健康不利。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探究一: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同一植株上大小、长势相似的两片叶子,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装置:
取小白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分别放入A、B、C、D四只鼠笼,每组10只,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
组别
饲喂剂量(mL/d)
生长条件
出现炎症小鼠数量
A组

每天在相同时间饲喂一次,其余生长条件②
1
B组
灌胃100%霉变甘蔗汁0.2mL
8
C组
灌胃75%霉变甘蔗汁0.2mL
5
D组
灌胃50%霉变甘蔗汁0.2mL
10
20
30
光照强度/lx
435
375
280
新鲜菹草叶圆片上浮数量/枚
10
5
1
(1)实验中除三个容器与白炽灯的水平距离不同外,其他条件(如加入等量的清水,10枚形状。
(1)桃树所结的桃子和银杏所结的白果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
(2)若甲图所示装置中,光照强度由0增强到20KLX的过程中红色液滴的移动方向是____,引起红色液滴移动的气体为____________。
(3)对叶片来说,光照强度为10KLX时对应图丙中存在的箭头有________(填字母)。
(4)每组实验材料选用20粒而不是1粒绿豆种子主要目的是:______。此外,还可以通过在相同条件下进行______实验的方法达到这一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探究实验题精选1.(5分)下面是某合作小组的同学探
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过程。

①取两个玻璃缸,分别标记A、B
②在A缸中加入500ml池塘水,B缸中加入500ml自来水
③在A、B两缸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蝌蚪资料
④在A、B两缸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蝌蚪各一只
⑤在A缸中加入少量甲状腺激素制剂,B缸不加入
⑥保持A、B两缸水温20℃——25℃
⑦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请回答:
(1)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有两个环节不够严谨,请你指出来,并加以补
充完善。

(2)第⑤步中,设置B缸的目的是什么?。

(3)如果实验如能按照你所修改的方案进行(假如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
长发育的影响不清楚)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

②。

③。

2(7分)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人设计了如下实
验:
①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锥型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另外向C、D瓶中
加入等量的河泥;
②向B、C、D中放入等量的水藻;
③向四个瓶中放入大小形状和生长状况相近的小鱼各两条;
④把A、C、B瓶置于阳光下,D瓶放在黑暗的环境中。

实验装置如下
图所示:
(1)实验装置A、B、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
;比较A、B、C的实验
结果可知,小鱼存活的时间与
有关;
(2)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水藻的作用是

(3)D装置中,小鱼存活的时间比A装置中的存活时间短,最可能的原因是
;(4)比较C、D的实验结果可说明,水藻在有
的条件下,才能释放氧气;
(5)若将以上四个锥型瓶全部置于阳光下,存活时间最短的金鱼应是中的金鱼,原因是。

3(5分)甲、乙两同学对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分别进行了如下探究:(1)甲同学将盆栽的天竺葵进行24小时暗处理(即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乙同学对盆栽的带银边的天竺葵不进行暗处理。

(2)甲、乙两同学将各自盆栽的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

(3)几小时后,甲、乙两同学各自从自己盆栽的天竺葵上摘下叶片。

(4)甲、乙两同学把各自摘下的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两个小烧杯里隔水加热10——15分钟(甲摘取的叶片放入A烧杯,乙摘取的叶片放入B 烧杯)
(5)二者都用清水漂洗叶片,然后再把各自摘取的叶片放到两个培养皿里(甲摘取的叶片放入A培养皿,乙摘取的叶片放入B培养皿),向叶
片滴加碘液。

(6)稍停片刻,再用清水冲掉碘液。

实验现象:甲摘取的叶片除银边不变蓝外,其余部分都变蓝;乙摘取的叶片全部变成蓝色。

请回答:
(1)甲、乙两同学分别对光合作用所需的
等条件进行了探究
(2)实验结论:
(3)你认为甲、乙两同学所得到的实验结论可靠吗?并说明理由(对实验结论不可靠的进行说明)
(2分)
(4)如果让你做该实验,提出你的改进意见。

4(4分)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A、B两只烧杯中装入适量的土壤,各种上一粒小麦种子,然后定期在A烧杯中浇清水,在B烧杯中浇配置的完全培养液,观察两只烧杯中种子的萌发情况。

(1)本实验的变量是
(2)你认为该同学设计的A、B两组实验能起到对照作用吗?为什么?
(2分)
(3)如果你认为该实验方案还可以改进,请你提出你的改进意见。

5.(4分)某中学“爱科学”实验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四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④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4号试管中不搅拌(以上试管中的馒头碎屑与馒头块、唾液与清水都是等量的)。

其中第①种处理是模拟了口腔中的牙齿、舌、唾液的作用,第②③④种处理都是①的对照实验,利用你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