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历史人教部编版上册课件: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共35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 (共29张PPT)

材料3:美国学者莫里斯认为,聚集在《新青年》周围的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是 很难估价的。他们的著作铸成了一代年轻学生的信仰和和态度,1919年五四 运动后,这些学生是政治上的主力军,并成为现代中国革命的领导者。
影响:(青年觉醒)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女
材料4:陈独秀说:“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鲁迅说:“中医不过 是有意无意的骗子。”钱玄同和刘半农喊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口 号。吴虞提出把旧书籍都丢到茅房里。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新道德和旧道德各指什么?
旧道德: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 新道德: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第一桩西式离婚案
1922年11月8日《新浙江》登载了大诗人 徐志摩和妻子张幼仪的离婚声明。徐志 摩爱上了林徽因,于是选择了和妻子张 幼仪离婚。离婚后的张幼仪开始学习德 语,后担任苏州大学德语教授,并投身 金融界,成为中国银行第一位女总裁。
盘点提升
背景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猖獗一时的尊孔复古逆流
新
兴起
时间、标志、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口号
文
化 运
内容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2.提倡民主与科学
动
3.倡导文学革命
意义 性质、积极性、局限性
达标检测
1.“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 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 社会”。在此背景下( C ) A.义和团运动兴起 B.辛亥革命兴起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国民大革命兴起 2.在20世纪初的《新青年》杂志上,文学革命与守旧派唇枪舌剑,争 论不已,新文化运动也因此风生水起,波澜壮阔。《新青年》的创办者 是( ) A.鲁迅 B.李大钊 C.教 • 压抑人性的“存天理、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共39张PPT)

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 上改造国民的思想。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从第 二卷开始,《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陈独秀
终身以“新 青年”自居
李大钊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胡适
鲁迅
中国自由 主义之父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主要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
北大为什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读 一 本 杂 志 品 一 段 历 史
一、探办刊的缘起,明大师的用心
背景篇
二、观封面和目录,寻杂志的主题 内容篇
三、看杂志的读者,听历史的回音 影响篇
如春雷一般……
惊醒了无数青年……
影响了一代人……
也影响了一个时代……
在师范学校读书的毛泽东说“有很 长一段时间,看书,看《新青年》 ;谈 话,谈《新青年》 ;… 《新青年》上我 很欣赏陈独秀和胡适的文章,他们一度 成为我效仿的榜样” 当时任敬国军旅长的朱德在朋友那 里读到《新青年》,不久他毅然抛弃了 月薪两千大洋的优越生活,决定出国寻 求真理 周恩来在东渡日本留学期间细读《新青 年》,书中新思想新观点强烈吸引了他, 他开始树立一个信念:在“思想”、 “学问”、“事业”上,都要毫不犹豫 地抛弃“旧”的,迫求“新”的。
1919年12月4日记云:“看《新青年》杂志。 ” 1919年12月5日记云:“上午,看《新青年》杂志” 林士及执信。下午,看《新青年》。” 1919年12月7日记云:“看《新青年》,定课程表。” 1919年12月10日记云:“看(《新青年》)易卜生号。” 1920年4月9日记云:“在船中看《新青年》杂志。” 1926年4月21日记云: “上午看《新青年》杂志。” 1926年4月22日记云: “上午看《新青年》。” 1926年5月5日记云: “下午看《新青年》杂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 (共46张PPT)

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的排球活动
1920年春,北大 招收了9名女生入 文科旁听,暑假 又正式招收女生 ,开中国国立大 学男女同校之先 河。
(3)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⒈进步性:
(1)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3)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赛先生——Science——科学
—自然科学、科学精神
西方的学和 科学精神。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 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敬告青年》
民19主12年制南度京+临民时政 府废 倡主止自思读由想经、拜平孔等提
《文学改良刍议》应该视作白话文向文 言文挑战的发难之作。在那个时代掀起了 巨浪狂风,成为白话文运动的第一炮。
(3) 建设新文学推到旧文学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新文学就是白话文; 旧文学就是文言文。
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标点符号很重要 大便当饭小便当菜
大便当饭,小便当菜。
大便当:饭,小便当:菜。
亲们:要正确 使用标点符号 哦!不然后果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回顾先进的中国人如何学习西方的: 首先是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人睁开眼睛看世界,开始 向西方学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接着,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洋务运动学习的是西方先进的生产技 术,但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而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进行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学习的是西方的政治制度,但也以失败告终。 接下来,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上升到思想领域,想从思想文化 层面上进一步学习西方,进行了新文化运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共36张PPT)

《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鲁迅以他坚定清醒的现实 主义立场和坚忍持久的战斗精 神,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流砥 柱和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精神 代表
②提倡民主与科学(口号)
民主
(德先生)
科学
(赛先生)
民主 科学
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也包从西 方传入的社会科学理论
主要阵地
北京大学
北大红楼
新文化运动
主要阵地
1917 年初, 陈独秀 接受 新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聘 请,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新青年》杂志不久也迁 往北京。《新青年》的主要撰 稿人大多任教于北京大学
新文化运动
主要阵地
当时中国第一流的学者纷 纷进入北大,北大拥有了陈独 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辜 鸿铭、刘师培等等一大批优秀 的教师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
代表人物
(1889-1927)
李大钊
李大钊,河北乐亭人,毕业于东 京早稻田大学,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 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 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 创始人之一。
新文化运动
代表人物
胡适,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 者、哲学家、文学史家、诗人。1917 年回国任北大教授,投身新文化运动 ,是该运动早期领导者之一。
新文化运动
主要人物
蔡元培,字鹤卿,中国近代革命家、 教育家, 1916 年至 1927 年任北京大学 校长。他并不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 但却是这场运动最有力的支持者。他秉 持教育救国的理念,希望能通过改造一 所堕落的大学,用教育和启蒙的方式为 中国培养人才。
(1868-1940)
蔡元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2课新文化运动 (共25张PPT)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1卷1号
1915
上海
代表人物:
终身以“新青年” 自居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获有35个博士学位 “横眉冷对千夫指 的“中国自由主义之 俯首甘为孺子牛” 父”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新青年 》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 动最重要的阵地
口号:
西方的资产阶级 民主思想和制度。
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
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 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欢迎。
袁世凯为实现独裁专制,推行孔教,规定“国民 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 ,在思想文化领 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新 旧 思 潮 产 生 了 激 烈 的 冲 突
“国人思想倘未有根本之觉悟,欲使共和 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 ----陈独秀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结合图片,谈谈该如何正确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古为今用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改造 创新,与时俱进
新旧思潮起冲突, 《青年杂志》运动起。 民主科学摇大旗, 陈李胡鲁做代表。 十月革命送曙光, 马克思主义响中国。 新文化运动载史册, 人们思想大解放。
整理反刍
提倡 提倡 提倡 提倡
民主
反对 反对 反对 反对
专制 迷信
科学 新道德
新文学
旧道德
旧文学
思 想 革 命 文 学 革 命
实质:
宣扬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 批判封建的思想道德文化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李大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 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率先举 起社会主义的大旗。
1915
上海
代表人物:
终身以“新青年” 自居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获有35个博士学位 “横眉冷对千夫指 的“中国自由主义之 俯首甘为孺子牛” 父”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新青年 》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 动最重要的阵地
口号:
西方的资产阶级 民主思想和制度。
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
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 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欢迎。
袁世凯为实现独裁专制,推行孔教,规定“国民 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 ,在思想文化领 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新 旧 思 潮 产 生 了 激 烈 的 冲 突
“国人思想倘未有根本之觉悟,欲使共和 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 ----陈独秀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结合图片,谈谈该如何正确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古为今用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改造 创新,与时俱进
新旧思潮起冲突, 《青年杂志》运动起。 民主科学摇大旗, 陈李胡鲁做代表。 十月革命送曙光, 马克思主义响中国。 新文化运动载史册, 人们思想大解放。
整理反刍
提倡 提倡 提倡 提倡
民主
反对 反对 反对 反对
专制 迷信
科学 新道德
新文学
旧道德
旧文学
思 想 革 命 文 学 革 命
实质:
宣扬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 批判封建的思想道德文化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李大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 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率先举 起社会主义的大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24张PPT)

纱锭 资本(百万 )
经济、阶级: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 了短暂的春天,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①政治上:北洋军阀实行专制独裁统治;
②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观察三 20世纪初的思想危机
1913年,袁世凯下令各地学校恢复尊孔读 经。……在袁世凯政府支持下,各地纷纷成立各 种名目的尊孔复古组织。 ——人民版教材
高阁一对法东”、,才西能方避文免化“全中毒面”否,定甚或至肯要“定废灭汉文”、采
用世界语
设问:结合上述二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取新其文精化华运、动去存其在糟怎粕样;
的局限?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辩证取舍、择善而从。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新”表现在 那些方面?
一本新杂志 一批新青年 一种新思潮 一个新时代
化 运 动
1915
上海创办 《新青年》
《青年杂志》,
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创刊号上 北京大学
李大钊 胡适
发表《敬告青
鲁迅
年》一文
蔡元培
口号
民主 科学
抨击
内
提倡
旧道德
容
民主
旧文化
科学
旧文学
新文学
内容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提倡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
号召进行文学形式和内容上的全面革 新。
观察一 20世纪初的政治危机
1915年袁世凯到天坛祭天
政治:1912年建立 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1915年袁世凯承认二十一条
政治:袁世凯妄图复辟 帝制,破坏共和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件第12课新文化运动(共29张PPT)

D
A
D
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李大钊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锋芒指向孔孟之道?
想一想
“孔家店”指的是什么?
以孔子为代表的封建儒家思想与道德体系
孔子是历代专制的护身符
打倒孔家店
民主、自由、平等
三、文学革命
1.标志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代表
胡适、陈独秀、鲁迅。
《狂人日记》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
3.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影响
(1)性质
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思想启蒙的闸门,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影响
近代中国是如何向西方学习的?
新文化运动
1917年初,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提倡学术上“兼容并包”,聘请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来校执教。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北大的教授们
1917年底,北大文、理、法三科分别成立了研究所。
不同思想流派的知识分子展开学术争鸣。
二、民主与科学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他提倡的白话文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同时也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大家,还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陶,是二十世纪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思想家。
八项主张
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公开打出“文学革命”的旗号,主张变革文学内容,倡导通俗易懂、反映现实、抒发真情的新文学,摆脱八股文只顾。
1.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A
D
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李大钊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锋芒指向孔孟之道?
想一想
“孔家店”指的是什么?
以孔子为代表的封建儒家思想与道德体系
孔子是历代专制的护身符
打倒孔家店
民主、自由、平等
三、文学革命
1.标志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代表
胡适、陈独秀、鲁迅。
《狂人日记》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
3.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影响
(1)性质
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思想启蒙的闸门,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影响
近代中国是如何向西方学习的?
新文化运动
1917年初,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提倡学术上“兼容并包”,聘请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来校执教。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北大的教授们
1917年底,北大文、理、法三科分别成立了研究所。
不同思想流派的知识分子展开学术争鸣。
二、民主与科学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他提倡的白话文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同时也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大家,还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陶,是二十世纪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思想家。
八项主张
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公开打出“文学革命”的旗号,主张变革文学内容,倡导通俗易懂、反映现实、抒发真情的新文学,摆脱八股文只顾。
1.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4.12新文化运动课件(2024版新教材)

◆如何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
宣传队:
在哪宣传:
《新青年》
北京大学
宣传什么: 民主与科学
白话文
宣传效果: 解放人们思想,动摇了封建礼教统治地位,
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 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胡适邀请提倡维护文言文的黄侃先生做官,黄侃决定“不去”。 请你文言代拟回电…… 黄侃:“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胡适:“干不了,谢谢。”
提倡白话文,有利于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
1919年 中国
NEWS 1919年 中国
社会花絮 女子逃婚成为时髦
各地离婚成为潮流
政治新闻
学生举行游行示威 五四运动震动全国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
郡沩百科
国人欲脱蒙昧时代,则当 以民主与科学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新文化运动 先进的知识分子
郡沩百科
北大文科学长 北大教授
北大教授
主张: 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抨击封建的旧道德和旧文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北大教授 “民族魂”
《新青年》 和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为什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
以青春之我, 创青春之家庭, 青春之国家, 青春之民族, 青春之人类, 青春之地球, 青春之宇宙。 ——李大钊《青春》
请看青年五四之觉醒
蔡元培—— 新文化运动的支持者
传统国学大师 辜鸿铭
佛教哲学家 梁漱溟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①思想革命 ②文学革命
宣传队:
在哪宣传:
《新青年》
北京大学
宣传什么: 民主与科学
白话文
宣传效果: 解放人们思想,动摇了封建礼教统治地位,
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 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胡适邀请提倡维护文言文的黄侃先生做官,黄侃决定“不去”。 请你文言代拟回电…… 黄侃:“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胡适:“干不了,谢谢。”
提倡白话文,有利于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
1919年 中国
NEWS 1919年 中国
社会花絮 女子逃婚成为时髦
各地离婚成为潮流
政治新闻
学生举行游行示威 五四运动震动全国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
郡沩百科
国人欲脱蒙昧时代,则当 以民主与科学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新文化运动 先进的知识分子
郡沩百科
北大文科学长 北大教授
北大教授
主张: 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抨击封建的旧道德和旧文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北大教授 “民族魂”
《新青年》 和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为什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
以青春之我, 创青春之家庭, 青春之国家, 青春之民族, 青春之人类, 青春之地球, 青春之宇宙。 ——李大钊《青春》
请看青年五四之觉醒
蔡元培—— 新文化运动的支持者
传统国学大师 辜鸿铭
佛教哲学家 梁漱溟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①思想革命 ②文学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