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大力中刺桐碱的分离鉴定和含量测定
王不留行中刺桐碱的分离鉴定及抗炎活性研究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 ,30:616'20文章编号:1〇〇1'880(2018)4'616'5王不留行中刺桐碱的分离鉴定及抗炎活性研究蔡维维,侯豹,陈旭红,孙海建,邱丽颖!江南大学医学院,无锡214122摘要:利用有机溶剂萃取、制备型薄层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三步分离法从王不留行中分离出生物碱物质,鉴定并探讨其抗炎活性。
王不留行种子经石油醚脱脂、乙醇回流提取,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依次萃取,获得水饱和正丁醇相(组分A3)。
组分A3经制备型薄层层析分离,展开剂为正丁醇-乙酸乙酯-水(4:1: 5,上层),于紫外灯254 n m、365 n m下检视,分为7个组分(组分B1 ~ B7)。
含量高且峰形简单的组分B2经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甲醇-水作为流动相,获得1个单体化合物(样品I)。
经H P L C分析,样品I纯度高于98%。
通过化学反应、■^、1?、1@1>3、1<=>?、13@=>?多种波谱分析方法对该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确定其分子式为C MH18=2〇2,化学名称为=,=,=三甲基色氨酸,中文名为刺桐碱(C y p a p h o rin e),属于卩弓陳类生物碱。
再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炎症模型,观察刺桐碱的抗炎效果。
连续给药6 d后,刺桐碱剂量为25 mg • k g1时,可显著抑制小鼠耳廓肿胀,肿胀抑制率为52. 02%。
与阿司匹林(200mg • k g1)的肿胀抑制率(67. 48%)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本研究首次采用一条新工艺路线获得王不留行刺桐碱,并发现其在整体水平上具有抗炎活性,有望成为化学一类新药的候选分子。
关键词:王不留行;刺桐碱;H P LC%抗炎活性中图分类号:R284. 1;R965.1文献标识码:A D0I : 10. 16333/j. 1001 -6880.2018.4. 014Is o la tio n,Id e n tific a tio n a n d Its A n ti-in fla m m a to r yA c t iv it y o f H y p a p h o rin e fr o mCAI Wei-wei,H0U Bao,CHEN Xu-hong,SUNHai-jia n,Q IU Li-ying*W u x i M e d ic a l S c h o o l,J ia n g n a n U n iv e r s it y,W u x i 214122,C h in aA b s tr a c t :B y solvent e x tra c tio n,preparative th in-la y e r chrom atography and sem i-prepared hig h perform ance liq u id chrom atography successively,a k in d o f all^aloicd was isolated fro m v a c c a r ic i se/getalis and its an ti-in fla m m a to ry a c tiv ity was explored. V a c c a r ia se/getalis seeds were defatted w itli petroleum e tlie r fo llo w in g the re flu x extraction resid ual was fu rth e r extracted w ith m ethylene c h lo rid e,e th yl a ce tate,n-b u ta n o l saturated w ith water. The tio n( c on stituen t A3 ) was isolated by preparative th in la ye r chrom atography w ith fo llo w in g acetate: w ater =4: 1: 5 as d e ve lo p e r,review ing u n der the U V lig h t at 254 and 365 n m,and(con stituen t B1 〜B7).C onstituent B2 o f high content and sim ple com position was perform ance liq u id chrom atography using an ethano l-w ater gradient system to get a com pound (sa m p le I).Sample I occup ie d the content o f 0. 215y in the raw seeds,and i ts p u rity was h ig h e r than and spectroscopic m e thod s,the fo rm u la o f sam ple I was d e n tifie d as C14H18N2〇2. The che m ical name was N,N,N-trim e-th y l-try p to p h a n,and the Chinese name was hypaphorine belonging to indo le a lka lo id s. The a n ti-in fla m m a to ry effect o f hy-pa phorine was evaluated by the m odel o f xylene-ind uced mouse ear edema after continuous a d m in istra study showed that hypaphorine cou ld s ig n ific a n tly in h ib it mouse ear sw elling w ith andose o f 25 mg • k g1. Compared w ith a s p irin,hyp aphorine had a h igh er b io lo g ica l a c tiv ity. In this re search,a new processroute was studied to isolate the hypaphorine fro m V accarica se^getalis.I t was also founde t d had the a c tiv ity of an ti-in fla m m a to ry at thie overall le v e l,thus hyp aphorine was expected to be a candidate m oleculeto become a new drug.收稿日期:2017-09-01 接受日期:2018-01-16基金项目:江南大学公共卫生研究中心资助(-PH201504)!通信作者Tel:86-510-85917007 ;E-mail:qiulydoc@sina. comVol.30蔡维维等:王不留行中刺桐碱的分离鉴定及抗炎活性研究617 K e y w o rd s:V a c c a r ia se^^etalis % hypaphorine ; H P LC; a n ti-in fla m m a to ry a c tiv ity王不留行#)是一种传统中药,双子叶物石竹科植物菜的 成熟种子。
中药牛大力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中药牛大力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李移;陈杰;李尚德
【期刊名称】《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年(卷),期】2008(015)002
【摘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 测定了湛江地区产的中药牛大力微量元素的含量, 发现其Ca、Mg、Fe、Zn等元素的含量都比较丰富, 相对标准偏差为0.32%~7.05%,回收率为93.0%~101%,结果令人满意.
【总页数】3页(P56-58)
【作者】李移;陈杰;李尚德
【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化学教研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化学教研室;广东湛江;广东湛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3;O657.31
【相关文献】
1.ICP-AES法测定牛大力中的微量元素含量 [J], 徐晓铭;赖志辉;管艳艳;金广庆;钟燕珠
2.扶正固本类中药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及药效关系研究 [J], 张柯瑶;郭惠;王媚;王昌利;左振宇;李娜
3.ICP-MS法测定6种矿物类中药中微量元素含量 [J], 周杰;黄群莲;胡莲
4.ICP-MS测定中药萝芙木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形态分析 [J], 俞芳;方树桔;李桂镇;叶艳青;王红斌;杨敏
5.9种中药材中25种微量元素含量的ICP-MS法测定及统计分析 [J], 方文清;郭娜;董昌平;黄凤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牛大力糖蛋白的分离、鉴定及抗氧化活性

第43卷第11期 2015年11月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V o l.43N o. 11N o v e m b e r 2015文章编号:l〇〇〇-565X(2015)11-0008-08牛大力糖蛋白的分离、鉴定及抗氧化活性赵强忠冯梦萤林恋竹赵谋明1(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0)摘要:为深入了解牛大力糖蛋白的结构组成、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根据牛大力粗糖蛋 白(MSCG)的分子质量分布情况,采用超滤、凝胶柱层析(Sephadex G-75)、反相C-18色谱 柱层析(0DS)方法,对牛大力粗糖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两种组分MSCG-1和MSCG-2.通过0?1£:、0[、0^1^、红外光谱等方法对两种组分的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MSCG-11A B9C j&62.0ku,MSCG-2 1A B9C j&1.94ku;MSCG-l k50.22%1蛋白质和38. 07%的糖,糖链主要由—4,6)-GalP-(l4和Ara/-(1—构成;MSCG-2含 69.37%的蛋白质和6.70%的糖,糖链由—6)-Glcp-(1—构成主链,糖链分支度高;MSCG-1和MSCG-2中都含有0-糖肽键.MSCG-2中含有的可能对抗氧化有贡献的氨基酸总量比 MSCG-1中的高31.3%;MSCG-1和MSCG-2的氧自由基吸收能力分别为(56. 10 ±18.49) 和(1077.19 ±60.82)叫1〇1^;1^〔0-2的抗氧化活性明显高于厘3〔0和厘3〔0-1,说明糖 蛋白的分子组成、分子质量大小及结构特性决定了其抗氧化活性.关键词:牛大力;糖蛋白;分离;纯化;结构鉴定;抗氧化剂中图分类号:Q513 +.2 doi: 10.3969/j.issn.1000-565X.2015.11.002牛大力(M iW ettia Speciosa C/iamp.)为蝶形花科 鸡血藤属,其干燥根可入药,性味甘、平,具有补虚润 肺、强筋活络等功用,药用历史悠久,临床上证明其 对多种慢性疾病(如腰痛、肾虚带下、风湿性关节 炎、腰肌劳损、慢性肝炎、病后体虚等)有治疗作 用[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牛大力具有提高免疫、抗 氧化、祛痰、镇咳、平喘及保肝作用[2].目前对牛大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植、培养等 方面,对其含有的有效成分的结构、活性研究则较 少.对牛大力水提物的研究主要包括牛大力多糖的 提取、部分活性探讨及初步的结构鉴定,对牛大力醇 提物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结构鉴定方面.糖蛋白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复杂的结构,目前尚未见有关牛大力糖蛋白的研究报道.文中重点 研究牛大力糖蛋白的分离纯化方法,进一步对其结 构进行了鉴定,并初步探讨了其抗氧化活性,以期为 牛大力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1实验1.1原料与试剂以海南野生牛大力块根为原料.主要试剂如下:水溶性维生素E(Trdox)、2,2- 偶氮二(2-甲基丙基咪)二盐酸盐(AAPH)、荧光黄 (Fluorescein)、各单糖标准品、肌醇,购于美国Sigma-Aldrich公司;Sephadex G-75 凝胶、十八焼基硅胶 (0DS),购于 GE Healthcare Life Science公司;三氣收稿日期:2015甲4-0*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12B090600025)Foundation item:Supported by the P ro d u c tio n,E duca tion and Research Cooperative P roject o f Guangdong P rovince and the M in is try o f E duca tion (2012B090600025)作者简介:赵强忠(1976-),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食品生物技术研究.E-m a l: qZZha〇@s u . ct通信作者:赵谋明(164-),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食品生物技术研究.E-m a il: fe m m z h a o@s u 第11期赵强忠等:牛大力糖蛋白的分离、鉴定及抗氧化活性9乙酸、冰乙酸、盐酸、氢氧化钠、苯酚、三氯甲烷、正丁、无水乙醇、盐酸羟胺、吡啶、二氯甲烷、醋酸酐、二亚砜、碘甲烷、硼氢化钠、无水硫酸钠,均为分析;甲醇,色谱纯.1.2实验方法1.2. 1牛大力粗糖蛋白的制备工艺牛大力块根干燥后,切片粉碎,过60目筛.粉末按照1:6的料液比(质量(g)与体积(mL)的比例)加入95%乙醇微沸回流 3 h以脱脂、脱色.趁热过滤,留下残渣,置烘箱中于50 °C干燥并除去残留乙醇.经脱脂脱色后的牛大力块根粉末用超声辅助热 ,条件 :超声时间30min,料液比1:2,超声功率800 W,提取温度55 C.经抽滤得 到牛大力 液,提取液经5C减压浓缩至 体积后,用S e v g e法除去游 质.将除去游 :后的 液加入4倍体积的无水乙醇,置后得到 ,离心除去上清液,经 干燥得到色粗糖蛋白粉末,命名为MSCG.1.2.2牛大力糖蛋白的分离纯化工艺使用截留分子质量为1k u的超滤膜分离MSCG,得到截留液与透过液.截留液经Sephadex G-75凝胶柱层析,将去 洗脱的第一个峰命名为MSCG-1;透过液经反相C-18色谱柱层析(0DS)分离,将10%乙醇洗脱组分命名为MSCG甲.1.2.3 纯度鉴定参 [3 ]方法,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胺凝胶 (SDS甲AGE)对牛大力 白度.其 胶和浓缩胶的含量 为150和50g/L,采用 色.1.2.4分子质量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 质量.色谱柱为TSK-G2000SWXL,,为 ,流动相为加1知T F A的液(20mmol/L),进样量为10^L,流速为1mL/min.以蛋白标准品分子质量 对数(1/M)及保留时间⑴),如图1所示. 1.2.5基本成分测定蛋白含量测定参照GB 5009. 5—2003[4],采用 .量测定采用苯酚-硫[],为 品.1.2.6氨基酸分析用 A300 析 品组成[6].样品经6mol/L10C后用HPLC i析.测定条件为:membrePmreT259钠 柱,反 温度为15°C,流动相速度为160^^!!^,茚三酮溶液流速为80^L/min,进样体 积为20 ^L;采用双可 度 ,在570和440 nm.1.2.7 单糖组成分析参照Guerent等[]报道的 乙酸酯衍生物气相色谱法,并稍作 ,来分析 .取50 mg样品加入10m L4mol/L的三氟乙 ,110°C下水解2h后用 洗涤3次,减压浓缩干燥.再加入10 mg 盐酸羟胺、1mg〗2m L吡啶,90 °C下反应30min 后继续加入2 m L醋酸酐,90 °C下反应30 min,最后加 入2m L反应.用二氯甲烷 反应液,取二氯甲烷相,加入无水硫酸钠除水,用0.2jjum微孔 滤膜过滤后使用7890A气相色谱 .测定条件为:HP甲石英毛细管柱(30 m x0.32 mmx0.25 jjim);用20 P S I恒压;用 流模式,温度为250 °C;氢气、 流 为30、400和25m Lm in;进样体积为1^L.1.2.8糖苷键连接方式分析的分析参照D o g等[]的作修改.取50 m g样品,加入5 mL.亚砜(DMS0)超声处理30 min.继续加入200 mgNaOH,超声处理30 min.加入3 m L碘甲烷,避光反应12 h.反应结束后 用氯 反应液,取氯仿相,减压浓缩至干.加入5mL4m〇l/L的三氟乙酸,110°C2h后,用洗涤3次,旋干.物中加入4m L;,用Na0H调节pH至10〜12.加入20 mg硼氢化钠,室 温下反应8〜12 h.反应结束后用乙 p H至性,减压浓缩至干,再用 洗涤3次.加入2m L吡啶和2 m L醋酸酐,90 C下反应30 min后,加人2 m L蒸 反应.用二氯甲烷 反应液,取二氯甲烷相,加入无水硫酸钠除水,用0.2pm微孔滤膜过滤 后,使用Trec DSQ甲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测定条件如下:TR-M S 30 m x0.25 mmx0.25 jjim规格10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3卷超滤截留液图2M S C G 及其超滤液的H P L C 图谱Fig. 2 H P LC profiles o f MSCG and its u ltra filtra te的弹性 柱; 温度为20 °C ;载气为氦气,流量为1 mL/min ,分流比为10 : 1.质谱条件如下:|温度为280°C ;离子源温度为250°C ; 量为70eV ;质量扫描范围为30〜650;进样体积为1卟.1.2.9 糖肽键分析过,消去反 牛大力糖蛋白中的0-糖肽键[9 .称取1.5 m g 样品 于0. 2 mol /L 氢 t 钠溶液中,另取1.5 mg 样品于作为对照,在45 C 水浴锅中反应30 min .用全波长扫描仪测品在220〜300 nm 波段的吸收值•1.2. 10 红外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参照Kumar 等[10]的溴化钾压片 .将2〜4 m g 冷冻干燥后的品与适量溴钾混匀、研磨,将粉末装入压片机压成薄片.薄片 用红外光谱 ,扫描波长为400〜4000cm -1.1.2.11 氧自由基吸收能力(0RAC )测定0R A C 参 [1]的 作适当修改.在96孔板各微 加入20 jjl L 0. 05 mg/mL的品、20^^01=7.4的液和20斗7 nmol /L 的液,在37 〇C 下孵育15 min后,再用多道移液器迅 加入140 jxL12 mmol /L 的AAPH 启动反应,维持温度为37 °C ,于 酶反应2h ,每2min ; 强度.荧光的激发波长为485 nm ,发射波长为538 nm .2 结果与讨论2.1牛大力糖蛋白的分离纯化结果2.1. 1牛大力粗糖蛋白的超滤分离结果由图2所示的H PLC 图谱可以看出,牛大力粗〇-3「>10 k u 1 〜3 k u0.0MSCG 主要由两部,分别是质量大于10k u 的质量为1〜3k u 的 .由于两的质量差异较大,因此选用超滤法进第 的 工作.经超滤后,透过液部均为 质量在1〜3k u 之间的 ;而截留液保留了全部的 质量大于10k u 的,但有少量1〜3ku 的 残留.因此,超滤法对牛大力的 起到 好的效果.2.1.2截留液的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结果由超滤实验结果可知,牛大力留液仍有一些小 物质,需 除去.经填料筛选后,采用Sephadex G -75进行柱层析,洗脱液为去.由洗脱(如图3)可知,蛋白峰与峰基本重合,推 品是 质与糖的结合物.第一个峰为 质量大于1k u 的 ,峰的对称性好,说明物质较为均一.收集此峰,减压浓缩后冷 冻干燥,命名为MSCG -1.colum n2.1.3 透过液的反相色谱柱层析分离纯化结果牛大力过液用0D S 柱层析,分别用2%、%、0%、15%、0%、25%、0% 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其中1%乙醇洗脱 HPLC(检测条件见1.2.4节)中呈 对称峰,说明•,故 为MSCG 糖,供后续研究.2.2糖蛋白纯度鉴定与分子质量测定结果2.2.1 电泳结果分析图4为MSCG 后的牛大力糖蛋白组分MSCG 糖、MSCG 糖的电泳条带图.可以看出,MSCG,主要凝胶中上部和凝胶部,说明其中既含有 质量较大的物质,又含有 质量小的物质.MSCG -1在凝胶中部形 个明显的条带,在其余部 本不显色,说明MSCG 糖在凝胶下部形成一个明显的条带,说明J0.:.第1期赵强忠等:牛大力糖蛋白的分离、鉴定及抗氧化活性11MSCG糖富 M SCG中小 的,组分也比.电泳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好地纯化牛大力 .图4 M S C G、M SCG糖和M SCG糖的SDS糖A G E图谱Fig. 4 SDS糖A G E pattern o f M S C G,M SCG糖and M SCG糖A—M S C G;B—M S C G-1;C—M S C G-22.2.2分子质量测定结果用 液相色谱 析MSCG-1和MSCG糖的质量.. 品质量 留时间做,将样品的出峰时间代入 即可得到样品的 质量.计算得到MSCG-1的质量约为62.0ku,MSCG糖的 质量约为1.94 ku.由5所示牛大力 的质量分布图可以看出,MSCG糖与MSCG糖都是较为对称的单峰.此 结果与 结果一致,表明牛大力 经纯化后得到的两种组分都是 为均一的物质.2.3基本成分分析表1列出了 MSCG、MSCG糖和MSCG糖的蛋白 与 量.分析 结果可知:MSCG-1是一种量相对 的,量为50.22%,总糖含量为38.07%,二者之比为1.32: 1;而MSCG糖中 的主要 是 质,含量为6.37%,,量为6.0%,二者之比为10.35: 1.可见,这两种蛋白除 质量差异较大外,异也较大.表1M S C G、M SCG糖和M SCG糖的蛋白与总糖含量 Table 1P rotein and carbohydrate contents o f M S C G, MSCG-1 and MSCG-2A|=r/y含量/%myr M S C G M S C G糖M S C G-2蛋白质 51.10±1.5350.22±1.8269.37±1.55总糖 15.58±0.5338.07±0.806.70±0.74 2.4氨基酸组成分析用 析仪对 品中的氨基行分析,结果 2 ,.可以看出,MSCG-1与 MSCG糖的 异很大.MSCG-1中天冬氨量 ,占量的12.9%,其次是谷氨 、丝 、 、脯氨酸、缬 苏 ,在总 的占比均在7%〜9%之间.M SCG糖中含量 的是脯 ,其 的占比高 达26.1%,其次是半胱 ,占比为20.7%,这两种氨基酸几乎占总氨基酸的50%.表2 M S C G、M SCG糖和M SCG糖的氨基酸组成Table 2 A m i no a ci d co m p ositio n o f M S C G, MSCG-1 and M SCG-2量 /(m g-g-)氣巷阪名称M S C G M S C G-1M S C G-2酪氨酸21.326.031.6苯丙氨酸17.637.23.2组氨酸17.316.99.4半胱氨酸102.0—155.0丙氨酸48.837.586.8缬氨酸17.746.01.1亮氨酸30.152.628.2天冬氨酸70.675.422.8谷氨酸64.454.0116.0赖氨酸16.324.71.6精氨酸16.317.635.4脯氨酸103.247.9195.0苏氨酸19.144.813.9丝氨酸39.653.846.5甘氨酸8.324.8—异亮氨酸15.525.10.7总氣基酸608.1584.3747.1抗氧化氨基酸158.280.1199.2疏水性氨基酸96.6136.1116.1酸性氨基酸135.0129.4138.8可能对抗氧化有贡献的氨基酸389.8345.6454.112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3卷研究表明,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与连接方式直 接决定肽的生物活性.对于抗氧化活性肽来说,氨基酸组成极大地影响其抗氧化活性.不同的氨基酸抗 氧化机理也不相同,有些氨基酸本身就具有抗氧化 活性,可充当亲核试剂或螯合金属离子,如组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等[12];有些氨基酸具有疏水性,其 分子结构与表面活性剂类似,在水溶性和油溶性体 系中起抗氧化作用,如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酸性氨基酸(如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也有抗氧化活 性,这可能与其侧链羧基螯合金属离子有关[14].由表2分析可知,MSCG糖中含有的可能对抗氧化有 贡献的氨基酸总量比MSCG-1中高31.3%,尤其是 其中的抗氧化氨基酸含量约为MSCG-1的2. 5倍. 2.5单糖组成分析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各糖蛋白样品的单糖组成,结果列于表3.由表3可知,MSCG糖和MSCG糖中均含有自然界中常见的7种单糖.但是岩藻糖在 M SCG中未被检测到,在MSCG糖和MSCG糖中的含量(以摩尔分数表示,下同)也很低,均不到2%.分 析其原因,有可能是在分离纯化过程中,M SCG中的 岩藻糖被富集,因而在纯化糖蛋白中被检出.显然,MSCG糖和MSCG糖的单糖组成差异很大.MSCG糖中阿拉伯糖含量最高,达到41. 13%,其次是半乳 糖,为34.77%,其余单糖含量均不高,鼠李糖、阿拉 伯糖、岩藻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的摩尔 比为 1.27: 25. 55: 1. 16: 1.00: 4. 12: 7. 42: 21. 60; MSCG糖则主要由葡萄糖构成,含量高达75.84%,其余单糖含量均低于1%,鼠李糖、阿拉伯糖、岩藻 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的摩尔比为1.84:5.35:1.17:1.00:3.13: 48.62: 3.00.郑元升[15]和陈蓉蓉等[16]对牛大力多糖的单糖 组成进行了检测,发现牛大力多糖主要由葡萄糖和表3 M S C G、M SCG-1和M SC G糖的单糖组成分析Table 3 M onosaccharide com position o f M S C G,M SCG-1and MSCG 糖摩尔分数/%你准早循MSCG MSCG-1MSCG氨鼠李糖12.67 2.05 2.87阿拉伯糖13.5841138.34岩藻糖— 1.86 1.83木糖 1.35 1.61 1.56甘露糖8.76 6.64 4.88葡萄糖56.8811.9475.84半乳糖 6.7734.77 4.68果 ,有 量的半 、甘 .文中并未从牛大力糖蛋白中检测到果糖,但是检测 到了阿拉伯糖、岩藻糖和木糖,可能是因为牛大力糖 的 与牛大力多 的异.2.6糖苷键连接方式分析由表4结果可知,MSCG-1中主要糖苷键类型 是—4,6)-Ga/- (1—和A k/- (1—•,主要的结构单元 是 Ga/(占 42.4%)和 A i/(占 31.3%)残基.1—4,6 连接的半乳糖占比高达33. 9%,说明MSCG-1可能 是以半乳糖为主链,并且支链较多.末端残基阿拉伯 糖含量高达25. 2%,说明支链可能主要由阿拉伯糖 构成.此外,葡萄糖和甘露糖残基含量也较高.综上 所述,MSCG-1中的糖链由1—4,连接的半乳糖构 成主要骨架,大量阿拉伯糖分布在支链中,并含有一 定比例的—6) -Manp-(1—和—6) -Glcp-(1—.表4 M S C G-1和M SCG糖的甲基化分析 T able 4 M e th yla tio n analysis o f MSCG-1 and MSCG-2保留时间/min糖苷键类型摩尔分数/%MSCG-1MSCG-25.22Ar/- -1—25.211.55.66Glcc_-1— 2.310.65.72—5)糖r e/--1 —6.1 3.57.08—6) -Manp-(1—11.38.47.65—6) -Glcp-(1—12.724.88.73—4,6)糖l c_-1——16.28.92—4,6) -Gal/- (1 —33.97.09.15—3,6)-Glcc-(2——9.79.50—3,6)-Gal/--1 —8.5—9.78—2,3,6)-Glcc-(1 ——8.3不同于MSCG糖,MSCG糖中最主要的结构单元 是G l c残基,总含量高达69.6%,远高于其他结构 单元.主要的糖苷键类型为—6)糖lcp-(1—和—4, 6)糖l c-(1—.葡萄糖连接方式多样,并且从键型来 看,糖链分支度很高.综合分析,MSCG-2中的糖链 很有可能是由1—6连接的葡萄糖构成主链,分支度 高,且含有一定的Are/、Manp与Gal/结构单元.2.7糖肽键分析当糖链以〇-糖肽键的形式与丝氨酸和苏氨酸 结合时,经稀碱处理(/?-消去反应)后,糖肽键发生解 离,解离后的丝氨酸和苏氨酸会形成a氨基丙烯酸和 a氨基丁燦酸,这两种氨基酸在紫外240 nm处有特 征吸收.因此测定样品在稀碱处理前后240 nm处吸 收的变化就可判断该样品中是否含有〇-糖肽键.第1期赵强忠等:牛大力糖蛋白的分离、鉴定及抗氧化活性13图 6 为 MSCG 、MSCG -1 和 MSCG -2 ; 理前后的紫外 谱,碱处理后3个样品在240 nm 处都有明显的吸收,说明3个样品中都含有0-糖肽键.、亚 等烷基C —H 的伸缩振动峰,这两处吸收峰则是 物质的 吸收峰;1412 c T 1处是甲、亚 的 峰;1107 cm — 1附近相对强的吸收峰表明了卩比的;881cm _1的吸收峰是泽氨的吸收峰.MSCG -1也含有质类的 吸收峰.其中:1650(^1-1处是乙 的伸缩 昨对称伸缩 峰,以及N —H 的 ;1538 cm — 1处是肽链上酰胺基NH2的特征吸收峰;3291 c T 1处 的峰为0—H 的伸缩 峰;2962CHT 1处是 、亚 等烷基C —H 的伸缩振动峰;处是甲、亚甲基的 峰.与MSCG 的红外光谱,MSCG -1在1029、1079C m _1处有两个明显而尖 的吸收峰,这是吡喃环的特征峰;881 cnT 1 的吸收峰是,氨 的特征吸收峰.MSCG -2也含有 质类的 吸收峰.其中:1650cm — 1处是乙 的伸缩 昨对称伸缩 峰,以及N —H 的 丨^如。
牛大力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牛大力茎的化学成分研究王茂媛;赖富丽;王建荣;晏小霞;王祝年【摘要】从牛大力(Milettia speciosa Champ.)茎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及与文献数据对照鉴定其结构为:4,2’,4’-三羟基查耳酮(1)、高丽槐素(2)、4’-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3)、谷甾-5-烯-3,7-二醇(4)、β-谷甾醇(5)、豆甾醇(6)和β-胡萝卜苷(7).其中化合物3和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Sev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the vinestems of Millettia speciosa Champ.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as:4,2',4'-trihydroxychalcone (1) , (-)-maackiain (2) ,4'-hydroxy-7-methoxy flava-none (3) ,stigmast-5-ene-3,7-diol (4) ,β-sitosterol(5) ,stigmas terol (6) and β-daucoster (7) using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pectroscopic data. Compounds 3 and 4 were isolated from this plant for the first time.【期刊名称】《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3(025)001【总页数】4页(P53-55,91)【关键词】牛大力;茎;化学成分【作者】王茂媛;赖富丽;王建荣;晏小霞;王祝年【作者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华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开放实验室,儋州5717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6.91;R284.2牛大力(Millettia speciosa Champ.)为豆科(Leguminosae)崖豆藤属(Millettia Wight et Arn.)植物,又名美丽崖豆藤、大力牛、山莲藕等[1]。
牛大力中刺桐碱的分离鉴定和含量测定

— 1024 —
药物分析杂志 Chin J Pharm Anal 2011,31( 6)
牛大力中刺桐碱的分离鉴定和含量测定*
张宏武1 ,丁刚1 ,李榕涛2 ,魏建和1 ,邹忠梅1**
(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 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万宁 571533)
表 1 刺桐碱加样回收率 ( n = 3) Tab 1 Recovery of Hypaphorine
牛大力为豆科崖豆藤属植物美丽崖豆藤 Millettia speciosa Champ. 的根[1],又名猪脚笠、山莲藕、大 力薯等,具补虚润肺、强筋活络之功效,可用于治疗 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肺虚咳嗽等病症。现代药 理研究表明: 牛大力具有祛痰、镇咳、平喘[2],保护 肝损伤[3]及 免 疫 调 节 作 用[4]。 牛 大 力 为 岭 南 地 区 药食两用植 物,常 用 于 煲 汤,具 有 补 骨 强 筋 保 健 作 用,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含有三萜皂苷、黄酮类化学成 分[5,6]。为了建 立 评 价 其 质 量 的 含 量 测 定 方 法,我 们选择提取物中主要特征性成分,进行了分离制备 和结构测定,得吲哚类生物碱刺桐碱对照品,并对海
牛大力精油成分测定及其作用机制预测分析

牛大力精油成分测定及其作用机制预测分析作者:李程勋李爱萍徐晓俞郑开斌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第10期摘要:研究牛大力精油成分,并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分析其活性物质的作用机制。
通过回流法提取牛大力精油,并利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对样品进行采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样品成分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谱库和人工谱图解析对样品成分进行鉴定,然后进一步利用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结合类药五原则和口服生物利用度筛选出牛大力精油活性成分,通过PharmMapper数据库对活性成分的靶位点进行匹配,筛选出关键靶位点,通过DAVID数据平台对关键靶位点进行KEGG(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KEGG通路网络。
共测得牛大力精油化学成分65种,包括醛类、醇类、酸类、烃类、酮类和酯类等化合物,筛选出13种活性成分,主要作用于16个靶位点上,通过KEGG分析得到6条通路。
牛大力精油中的活性成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水杨酸甲酯等有可能作用于GSK3B、PPP1CC等基因编码的靶位点上,参与调控胰岛素、多巴胺受体、蛋白聚糖等信号通路,从而对糖尿病、神经系统、肿瘤和癌症等进行调控。
关键词:牛大力;精油成分;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活性成分;靶位点;信号通路中图分类号: R28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0)10-0217-07收稿日期:2019-05-16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8NZ0003-2)。
作者简介:李程勋(1991—),男,福建南安人,硕士,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作物品质育种与天然产物提取研究。
E-mail:1219513539@。
通信作者:李爱萍,研究员,主要从事作物遗传品质育种及农产品天然产物提取研究,E-mail:apl909@;郑开斌,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作物遗传品质育种及农产品天然产物提取研究,E-mail:k03163@。
HPLC法同时测定牛大力中豆甾醇和β-谷甾醇含量

HPLC法同时测定牛大力中豆甾醇和β-谷甾醇含量石敏;黄少军;郭静婕;孙钦菊;黄林华【期刊名称】《广西农学报》【年(卷),期】2024(39)1【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牛大力中豆甾醇和β-谷甾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方法】采取超声提取法,提取溶剂为100%甲醇,提取料液比为1∶20g/mL,提取时间为60 min;检测色谱柱为CAPCELL PAK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97∶3),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为20μL。
【结果】豆甾醇、β-谷甾醇分别在0.0202~1.0120 mg/mL(r=0.9997)、0.0202~1.0075 mg/mL(r=0.9998)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96.8%,RSD分别为1.20%、1.64%,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均良好。
【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稳定、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适用于牛大力中豆甾醇和β-谷甾醇含量的测定;该方法可为牛大力进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可为牛大力进行深入开发提供科学借鉴。
【总页数】10页(P72-81)【作者】石敏;黄少军;郭静婕;孙钦菊;黄林华【作者单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广西标准化协会;广西兴桂质量标准化认证咨询服务事务所(有限合伙)【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相关文献】1.HPLC-ELSD法同时测定红丝线中的豆甾醇和β-谷甾醇2.HPLC同时测定大豆甾醇提取物中β-谷甾醇和豆甾醇的含量3.混合甾醇中β-谷甾醇和豆甾醇的红外光谱法分析测定4.HPLC法测定叶下珠中豆甾醇、β-谷甾醇和羽扇豆醇5.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西瓜藤中豆甾醇和β-谷甾醇含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牛大力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论)

文章编号:10062446X(2008)022*******中药牛大力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李 移1 陈 杰2 李尚德3(1.广东医学院化学教研室,广东 湛江 524023;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广东 湛江 524023)摘 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测定了湛江地区产的中药牛大力微量元素的含量,发现其Ca、Mg、Fe、Zn等元素的含量都比较丰富,相对标准偏差为0132%~7105%,回收率为9310%~101%,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牛大力;微量元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直读光谱中图分类号:R2843;O657131 文献标识码:A牛大力(Mi l let ti a s peciosa Cha mp),为蝶形花科植物美丽崖豆藤的干燥块根,别名猪脚笠、山莲藕、金钟根、倒吊金钟、大力薯等。
原植物美丽崖豆藤为藤状灌木,高通常为115~215m,有时达3m;根肥壮,肠状或不规则念珠状,近肉质而多纤维,生于山谷、路旁、疏林及灌丛中,分布广东、广西、海南以及越南北部。
药材性状,块根圆柱状或几个纺锤状体连成一串,浅黄色或土黄色,稍粗糙,有环纹。
商品多切成长4~9cm,宽2~3cm、厚约015~1cm的块片,横切面皮部近白色,其内侧为一层不很明显的棕色环纹,中间部分近白色,粉质,略疏松。
老根近木质,坚韧,嫩根质脆,易折断。
气微,味微甜,以片大、色白、粉质、味甜者为佳。
牛大力药性甘平,归肺、肾经。
其药性功效显著:可补虚润肺,强筋活络,可治肺热、肺虚咳嗽、肺结核,也可用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配制壮腰健肾丸、强力健身胶囊等。
因此,牛大力集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于一身,对人体健康具有良好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遭受滥采滥挖,野生资源几近灭绝,牛大力在市场上供不应求[1],种植牛大力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为此作者对牛大力的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为牛大力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实验部分111 样品、仪器与试剂牛大力采自湛江市廉江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为 99. 6% 。结论: 本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牛大力药材中刺桐碱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 中药材; 牛大力; 豆科; 崖豆藤属; 刺桐碱; 分离; 鉴定; 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图分类号: R9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4 - 1793( 2011) 06 - 1024 - 03
药物分析杂志 Chin J Pharm Anal 2011,31( 6)
— 1025 —
2 对照品制备 2. 1 提取与分离 牛大力药材细粉 1 kg,95% 乙醇 提取 2 次,每次 2 h。得浸膏 100 g,加适量水混悬 后,分别 用 乙 酸 乙 酯 和 正 丁 醇 萃 取。正 丁 醇 部 分 ( 约 25 g) 溶于水中经 D - 101 大孔树脂分离( 10% 乙醇、30% 乙醇、60% 乙醇、95% 乙醇梯度洗脱) ,将 30% 乙醇部分再经反相硅胶色谱分离,甲醇和水梯 度洗脱。甲醇 - 水( 1∶ 9) 流分,经 Sephadex LH - 20 凝胶柱分离,甲醇洗脱,再经制备高效液相纯化,得 化合物 1( 9 mg) 。 2. 2 结构鉴定 刺桐碱: 无色结晶,mp 246 ℃ ,溶 于水,碘化铋钾反应阳性,UV ( MeOH) λmax ( log ε) 289,281,274 nm; IR ( KBr) νmax 1640,1360; EI - MS m / z( % ) 187 ( M + - 59 ) ,143 ( 187 - COO - ) ,130, 115 ( 吲 哚 环 ) ,59 [N + ( CH3 ) 3 ],58 ( 100% ) ; 1 H NMR( D2 O) δ 3. 30[9H,s,N + ( CH3 ) 3 ],3. 37 ( 1H, dd,J = 13. 2,12. 0 Hz,H - 10a) ,3. 44( 1H,br. d J = 12. 6 Hz,H - 10b) ,3. 95( 1H,br. d,J = 11. 4 Hz,H - 11) ,7. 25( 1H,t,J = 7. 2 Hz,H - 7) ,7. 32( 1H,t,J = 7. 2 Hz,H - 6 ) ,7. 56 ( 1H,d,J = 7. 8 Hz,H - 8 ) , 7. 70( 1H,d,J = 7. 8 Hz,H - 5 ) ; 13 C NMR ( D2 O) δ 22. 8( C - 10 ) ,52. 0[N + ( CH3 ) 3 ],78. 9 ( C - 11 ) , 107. 1( C - 3) ,112. 0 ( C - 8) ,118. 1 ( C - 5) ,119. 4 ( C - 7) ,122. 0 ( C - 6) ,124. 7 ( C - 2 ) ,126. 4 ( C - 4) ,136. 1( C - 9 ) ,171. 5 ( - COO - ) 。以上数据与 文献报道从 Ptercarous officinalis[7]种子分离得到的 N,N,N - 三甲基色氨酸( hypaphorine) 一致,中文名 为刺 桐 碱[8]。 为 首 次 在 牛 大 力 中 分 离 得 到,经 HPLC 归一化法测定其纯度大于 95% 。 3 色谱条件
样品: 10 批海南产牛大力样品分别采自海南儋 州、琼中县及五指山市,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 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李榕涛助理研究员 鉴定为崖豆藤属植物美丽崖豆藤 Millettia speciosa Champ. 的根。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007BAI27B06) ** 通讯作者 Tel: ( 010) 57833290; E - mail: zmzou@ implad. ac. cn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rstly report the isolation of hypaphorine from the roots of Millettia speciosa Champ. and establish an HPLC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hypaphorine in the root of Millettia speciosa Champ. Method: A SB - C18 ( 5 μm,4. 6 mm × 150 mm) column was adopted with a mobile phase of acetonitrile - water ( 1∶ 9) at the flow rate of 0. 8 mL·min - 1 and 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set at 30 ℃ .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280 nm. Results: The linear range of hypaphorine was 0. 0113 - 2. 825 mg·mL - 1 ( r = 0. 9996,n = 5) and the average recovery ( n = 9) was 99. 6% . 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accurate,simple,reproducible,and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hypaphorine in Millettia speciosa Champ.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illettia speciosa; Leguminosae; Millettia; hypaphorine;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content; HPLC
( 1.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Beijing 100193,China; 2. Hainan Branch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Wanning 571533,China)
表 1 刺桐碱加样回收率 ( n = 3) Tab 1 Recovery of Hypaphorine
4. 3 线性及定量限的测定 精密称取刺桐碱对照 品配 制 成 2. 825,2. 26,1. 13,0. 565,0. 0113 mg · mL - 1 系列对照品溶液,以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积 分值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 Y = 1. 000 × 107 X - 5. 110 × 105 r = 0. 9996 结果表明: 刺桐碱在 0. 0113 ~ 2. 825 mg·mL - 1 范围 内呈良好 的 线 性 关 系。最 低 定 量 限 为 2. 26 ng · mL - 1 ( S / N≥10) 。 4. 4 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同一批牛大力药材粉 末 5 份,按“4. 1 ”项 下 方 法 制 备 供 试 品 溶 液,按 照 “3”项下色谱条件测定,平均含量为 0. 16% ,RSD 为 0. 21% 。 4. 5 精密度试验 取同一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 5 次,测得峰面积,其日间精密度 RSD 为 0. 72% ,日间 精密度为 1. 2% 。 4. 6 稳定性试验 取同 1 份供试品溶液,在 0,4, 8,24,48 h 分别按照“3”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 录峰面积,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 48 h 内基本稳 定,其峰面积 RSD 为 1. 0% 。 4. 7 回收率试验 精取同一已知含量的牛大力药 材粉末 9 份( 1. 0 g) ,分别置三角瓶中,每 3 份为 1 组,按 样 品 中 刺 桐 碱 含 有 量 的 120% ,100% ,80% ( 即 1. 2 g,1. 0 g,0. 8 g) ,分别加入适量刺桐碱对照 品溶液( 0. 786 mg·mL - 1 ) ,然后按“4. 1”项下方法 制备供试溶液,进样测定,结果平均加样回收率( n = 9) 为 99. 6% ,见表 1。
Agilent ( SB - C18 ) 色谱柱 ( 5 μm,4. 6 mm × 150
mm) ; 乙腈 - 水( 1 ∶ 9) 为流动相; 流速为 0. 8 mL· min - 1 ; 检测波长为 280 nm; 柱温 30 ℃ 。色谱分离 见图 1。 4 实验方法及方法学考察 4. 1 供试 品 溶 液 的 制 备 称 取 牛 大 力 样 品 细 粉 ( 过 60 目筛) 2. 0 g,用 70% 乙醇 50 mL 超声提取 2 次( 功率: 200 W; 频率 40 kHz) ,每次 20 min。合并 滤液,蒸干,甲醇 - 水 ( 1 ∶ 1 ) 定容于 5 mL 量瓶中, 0. 45 μm 微孔滤膜过滤,即得。 4. 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刺桐碱对照品约 1. 0 mg,甲醇 - 水( 1∶ 1) 定容于 1 mL 量瓶中,即得。
牛大力为豆科崖豆藤属植物美丽崖豆藤 Millettia speciosa Champ. 的根[1],又名猪脚笠、山莲藕、大 力薯等,具补虚润肺、强筋活络之功效,可用于治疗 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肺虚咳嗽等病症。现代药 理研究表明: 牛大力具有祛痰、镇咳、平喘[2],保护 肝损伤[3]及 免 疫 调 节 作 用[4]。 牛 大 力 为 岭 南 地 区 药食两用植 物,常 用 于 煲 汤,具 有 补 骨 强 筋 保 健 作 用,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含有三萜皂苷、黄酮类化学成 分[5,6]。为了建 立 评 价 其 质 量 的 含 量 测 定 方 法,我 们选择提取物中主要特征性成分,进行了分离制备 和结构测定,得吲哚类生物碱刺桐碱对照品,并对海
南产牛大力药材中刺桐碱含量进行了测定。 1 仪器与试药
高效液相色谱仪( 美国 Waters 公司) : 600 泵; PDA 紫外检测器; 半制备液相色谱仪( 日本岛津公 司) : LC - 6AD 泵; SPD - 20A 检测器; 试剂: 色谱甲 醇( 天津西华试剂) ,重蒸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