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综合管理(新课件)

合集下载

2024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ppt课件(图文)pptx

2024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ppt课件(图文)pptx

01定义02发病机制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伴随因胰岛素分泌或者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异常。

主要包括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两个方面。

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而胰岛素分泌不足则是指胰腺β细胞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满足机体的需要。

定义与发病机制流行病学及危害程度流行病学糖尿病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发病率逐年上升。

在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呈快速增长趋势,尤其是2型糖尿病。

危害程度糖尿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引起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等。

临床表现与分型临床表现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

但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疲乏无力、皮肤瘙痒等。

分型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其中,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

诊断标准及流程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并伴有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

诊断流程首先进行血糖检测,若血糖异常则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判断。

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随机血糖。

血糖检测通过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测定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评估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反映近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用于评估血糖控制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评估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血脂、血压、尿常规等相关检查实验室检查项目01糖尿病并发症种类包括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02风险评估方法根据年龄、性别、病程、血糖控制情况等因素,结合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糖尿病的全科医学处理PPT课件

糖尿病的全科医学处理PPT课件
详细描述
糖尿病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因素等。其中,遗传因素是指糖尿病 具有家族聚集性,一级亲属患有糖尿病,个体患病风险较高。环境因素包括不良的生活 方式、肥胖、缺乏运动等。免疫因素是指某些特殊类型的糖尿病与自身免疫有关。典型
症状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但不同类型糖尿病的症状也有所不同。
06
CATALOGUE
案例分享与讨论
成功控制血糖的案例分享
患者情况
患者为中年男性,诊断为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 佳。
治疗过程
全科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饮食和 运动计划,并调整了药物治疗方案。
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管理,患者的血糖得到了 有效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与管理案例
心理支持与教育
心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 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缓
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教育内容
向患者传授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自 我监测技巧、饮食和运动等方面的 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教育方式
通过讲座、小组讨论、个别辅导等 方式进行教育,也可以利用网络和 多媒体资源进行远程教育。
04
详细描述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 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导致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 乱。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各种组织器官的损害,如眼、肾、神 经、心血管等。
糖尿病的病因与症状
总结词
糖尿病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因素等。典型症状为多饮 、多尿、多食和消瘦,但不同类型糖尿病的症状也有所不同。
注意事项
运动时应避免低血糖发生 ,注意保护关节和肌肉, 避免运动损伤。
药物治疗

2024版ADA糖尿病诊疗标准PPT课件

2024版ADA糖尿病诊疗标准PPT课件
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肝肾功能、并发症等因素 ,制定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
ABCD
有效性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药物作用机制,选择能够有 效控制血糖的药物。
联合用药
对于单药治疗无法达标的患者,可考虑联合用药 ,以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心血管并发症预防
控制血糖
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运动 等方式,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内,以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综合管理模式
未来糖尿病的诊疗将更加注重综合管理,包括饮食、运动、药物、心 理等多方面的干预和治疗。
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
提高诊疗水平
新版ADA糖尿病诊疗标准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加科学、规范的诊 疗指导,有助于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
优化治疗方案
通过学习和掌握新版诊疗标准,医生可以为患者制定更加优化、个 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 泌相对不足,为最常见的糖尿 病类型。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间首次发现的糖尿病, 通常在生产后可恢复。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包括遗传缺陷、药物或化学品 导致的糖尿病等。
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FPG)≥7.0 mmol/L(126 mg/dL)。
随机血糖≥11.1 mmol/L(200 mg/dL),并伴有糖尿 病症状。
背景
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糖 尿病的诊疗理念和方法不断更新,需要制定相应的诊疗标准以适应临床需求。
适用范围
适用人群
适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包括1型 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 病等。
适用机构
各级医疗机构,包括医院、诊所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2024版《糖尿病健康宣教》PPT课件

2024版《糖尿病健康宣教》PPT课件

01糖尿病定义02糖尿病分类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引起。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糖尿病定义及分类全球及我国糖尿病现状全球糖尿病现状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其中,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者增长迅速,与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有关。

我国糖尿病现状我国是糖尿病大国,患者数量居世界首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年轻化趋势明显。

糖尿病危害及并发症糖尿病危害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多种器官和组织受损,如心、脑、肾、眼、神经等。

同时,糖尿病还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等。

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的并发症可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包括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慢性并发症包括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诊断标准及流程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并伴有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

诊断流程首先进行血糖检测,若血糖值异常,则进一步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明确诊断。

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随机血糖。

血糖检测通过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测定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以评估胰岛功能。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反映过去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用于评估血糖控制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了解患者并发症情况。

血脂、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实验室检查项目风险评估与分层管理风险评估根据患者年龄、病程、并发症情况等因素,评估患者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分层管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层,针对不同层级的患者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治疗方案。

糖尿病健康教育课件PPT(完整版)

糖尿病健康教育课件PPT(完整版)
宣传资料
心理状况分析
糖尿病患者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生活质量。
心理调适方法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心理支持等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调适
参考文献
07
《糖尿病综合管理2版》
《糖尿病护理与康复手册》
《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指导原则与方法》
参考文献
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
格列奈类降糖药
01
02
速效胰岛素
这类胰岛素主要用于控制餐后高血糖,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如诺和锐等。
短效胰岛素
这类胰岛素主要用于控制餐后高血糖和空腹高血糖,起效慢,作用时间长,如诺和灵R等。
中效胰岛素
这类胰岛素主要用于控制空腹高血糖,作用时间比短效胰岛素长,如诺和灵N等。
长效胰岛素
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
高强度运动可能导致血糖骤然升高,应选择适度的有氧运动。
避免高强度运动
热身和拉伸可以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运动效果。
注意运动前热身和运动后拉伸
在运动过程中可能出现低血糖等突发情况,随身携带糖果和急救用品可以及时应对。
随身携带糖果和急救用品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04
双胍类降糖药
这类药物是糖尿病治疗的一线用药,可以有效降低血糖,如二甲双胍等。
05
自我血糖监测是糖尿病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血糖水平,调整治疗方案和饮食。
自我血糖监测
动态血糖监测是一种新型的血糖监测技术,可以实时记录血糖水平,帮助患者了解血糖波动情况。
动态血糖监测
尿液血糖监测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血糖监测方法,可以作为血糖升高的初步判断。
尿液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的方法

糖尿病防治指南PPT课件

糖尿病防治指南PPT课件
>124umol/L,或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
磺脲类药物
☺ 主要药物: 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
☺ 作用机制: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 降糖效力: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2% 不良反应
使用不当可导致低血糖,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和肝肾功 能不全者
体重增加
! 注意事项
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不喝茶及咖啡,不吸烟,不做剧烈运动,但 也无须绝对卧床
血标本应尽早送检 试验前3天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 试验前停用可能影响OGTT的药物如避孕药、利尿剂或苯
妥英钠等3-7天 已达到糖调节受损的的人群均应行OGTT检查 理想的流行病学调查应同时检测空腹和OGTT2小时血糖 OGTT不能用来监测血糖控制的好坏
第四章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老年糖尿病
年龄>60岁的患者,包括60岁以前诊断和60岁以后诊断 的患者 1)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2)老年糖尿病的并发症 3)老年糖尿病的注意事项 4)老年糖尿病的筛查和预防
(一)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 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 • 多数起病缓慢,多无症状,往往由于常规体检或因其他疾
• 血糖控制目标必须个体化,儿童、老年人以及有严重合并 症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不宜太严格,有严重或频发低血糖 史以及生存期在5年以内的患者亦不宜制定严格的控制目 标
2型糖尿病治疗程序图
• ——根据体重选择治疗方案
超 重
/ 肥 胖 患 者
BMI≧24
第一章 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 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 ❖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的快速增长 ❖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1) 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 2)经济发达程度和个人收入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 3) 20岁以下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 4)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 5)表型特点

糖尿病的综合管理及互联网模式课件PPT

糖尿病的综合管理及互联网模式课件PPT
保障医疗质量
建立完善的互联网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 效性。
糖尿病管理技术的创新与展望
智能化监测与预警
01
利用可穿戴设备、移动应用等技术手段,实现血糖、血压等指
标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病情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个性化治疗方案
02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运动
详细描述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导致血糖升高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 高血糖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病变等。根据病因和发病 机制,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有不同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糖尿病的病因与症状
监测运动效果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等 指标,评估运动效果和调整运动计划 。
药物治疗与监测
遵循医生的药物治疗方案
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并 按时按量使用。
记录血糖监测结果
将血糖监测结果记录下来,以便医生根据数 据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监测血糖
定期监测血糖,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个性化管理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方案,提高治 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04
CATALOGUE
糖尿病管理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克服糖尿病管理的难题
1 2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等方式,提高患者对糖 尿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治疗依从性。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02
CATALOGUE
糖尿病的综合管理
饮食管理
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课件PPT

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课件PPT
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糖尿病与体重管理的关联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方法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的注意事项成功案例分享总结与建议
01
CHAPTER
糖尿病与体重管理的关联
肥胖与糖尿病
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尤其是腹型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
体重减轻与糖尿病改善
总结词
患者王先生在医生的建议下,采取了综合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使用降糖药物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疗,他的体重逐渐下降,血糖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他的身体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详细描述
05
CHAPTER
总结与建议
糖尿病患者应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
通过减重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水平,从而控制和预防糖尿病。
体重管理有助于减轻身体脂肪含量,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风险。
控制血糖水平
通过体重管理,糖尿病患者可以改善身体状况,增强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提高生活质量
02
CHAPTER
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方法
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年龄、性别、活动量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热量,并合理分配三餐。
04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糖,控制病情发展。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对控制体重和血糖非常重要。
与家人和朋友分享自己的病情和感受,寻求他们的支持和鼓励。
树立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糖尿病,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09
糖尿病的综合管理
13
糖尿病教育:效果评估
• 病人对与糖尿病有关的知识增加 • 病人治疗糖尿病的行为改善
(饮食控制、监测、执行治疗等)
• 病人心理状态的好转
(糖尿病伴随一生的心态)
• 代谢控制的改善(主要血糖)
2020-12-09
糖尿病的综合管理
14
血糖监测
自我血糖监测( SM目标
血糖*(mmol/L)
*毛细血管血糖
空腹 非空腹
HbA1c(%)
目标值
3.9-7.2 mmol/L ≤10.0 mmol/L
<7.0
2020-12-09
餐时配对
非胰岛素 交替监测
短期强化
已达标
基础 胰岛素
未达标
复诊前一天 测5个时点
预混 胰岛素
已达标 未达标
复诊前一天 测5个时点
多次 已达标 胰岛素 未达标
每周1/3/6分别测2个时点 每日测2个时点 每周3天,每天5-7次 每周3次 每周3天 未达标每2周复诊1次 已达标每月复诊1次 每周3次 每周3天 未达标每2周复诊1次 已达标每月复诊1次 每日2-4次 每日5-7次
• 糖尿病患者也存在明显的 焦虑症状
2004年
我国研 究
我国另
一项研 究
• 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明显 焦虑情绪者占32%
糖尿病的主要情感障碍:抑郁与焦虑
2020-12-09
糖尿病的综合管理
7
糖尿病对情绪的影响来自于
对疾病错误认识所产生的压力
疾病本身及其治疗所产生的压力
生活与经济方面的压力
初发的糖尿病患者,在得知需要改变其生活习惯,包括饮 食、运动及各种日常生活时,会产生情绪波动。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出现慢性并发症, 终日被病痛折磨者更是容易引起情绪多变。
2020-12-09
糖尿病的综合管理
3
团队式管理
家属 运动康复师
患者
最好的糖尿病管理是: 团队式管理
执业医师(基层 医师和/或专科医
师)
糖尿病专科护士
营养学专家
2020-12-09
糖尿病的综合管理
4
团队式管理还需要加入的人员
眼科医生
心理医生
心血管医生
产科医生
在政府和非政府组织 工作的与糖尿病管理
2020-12-09
糖尿病的综合管理
6
糖尿病患者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 患者符合重症抑郁诊断标 准: 8.5%-27.3%(平均 14%)
• 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症:
21.8%-60.0%(平均32.4%)
糖尿病 抑郁症
美国
• 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患病 率是普通人群的3倍
• 糖尿病患者中29%具有明 显抑郁情绪
分别监测早、午、晚餐前后血糖
顺序监测早、午、晚餐前后血糖
空腹 早餐后 午餐后 晚餐前 晚餐后
空腹 早餐后
晚餐后
空腹
空腹 早餐后 午餐后
晚餐后 睡前
空腹 空腹
晚餐前 晚餐后 晚餐前
空腹 早餐后 午餐后
晚餐后 睡前
空腹
晚餐前 晚餐后 睡前
空腹 早餐后 午餐后
晚餐后 睡前
2020-12-09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血糖监糖测尿临病床的应综用合指管南理.中华糖尿病杂志,2011,3(1):13-20.
• 饮食、运动治疗等生活干预的必要性以及根据 血糖控制情况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
• 让护士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2020-12-09
糖尿病的综合管理
12
糖尿病教育的内容 — 诊断1个月 以上的患者
对糖尿病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糖尿病控制的目标 如何制定个体化的饮食、运动方案 自我血糖监测 更多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知识 如何根据血糖结果调整饮食、运动和胰岛素用量 • 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防治 足部、皮肤、口腔护理 妊娠、生病期间的对策
• 自我血糖监测和尿糖监测(当血糖监测无法实施时),血糖结果 的意义和应采取的相应干预措施
• 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如疾病、低血糖、应激和手术时应如何应对 • 糖尿病妇女受孕必须做到有计划,并全程监护
2020-12-09
糖尿病的综合管理
11
糖尿病教育的内容 —— 初诊患 者
• 明确告诉患者的患病情况(包括糖尿病的名称、 分型、疾病特征、并发症的危害等)
2020-12-09
糖尿病的综合管理
8
糖尿病患者需要全方位的心理关 爱
2020-12-09
糖尿病的综合管理
9
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
运动治疗
药物治疗
血糖监测
糖尿病教育
医学营养治疗
2020-12-09
糖尿病的综合管理
10
糖尿病教育:让患者了解相关的 知识
• 糖尿病的症状及自然进程 • 并发症的防治,特别是足部护理 • 个体化的治疗目标 • 个体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和饮食计划 • 规律运动和运动处方 • 饮食、运动与口服药、胰岛素治疗或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延迟效应” • 不能反映低血糖的风险 • 不能反映血糖波动的特征
2020-12-09
糖尿病的综合管理
15
自我血糖监测的使用条件
2020-12-09
糖尿病的综合管理
16
规范化自我血糖监测处方
SMBG
频率
时点
根据SMBG检测结果进行血糖管理的策略
2020-12-09
糖尿病的综合管理
17
自我血糖监测的频率及方案
糖尿病的综合管理
Dr.Feng
2020-12-09
糖尿病的综合管理
1
糖尿病的综合管理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终身疾病 糖尿病的治疗是一项长期并随病程 的进展不断调整的综合管理过程
2020-12-09
糖尿病的综合管理
2
糖尿病团队管理的必要性
• 糖尿病治疗措施的综合性 • 糖尿病管理的长期性 •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 糖尿病患者绝大部分时间在家庭和社会中 •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 能提供即时血糖,评估餐前 及餐后高血糖及生活事件 (锻炼、用餐、运动及情绪 的应激等)和降糖药物对血 糖、心理满足感及生活质量 的影响
• 及时发现低血糖,提高治疗 的安全性和依从性,并通过 及时调整降糖治疗方案优化 治疗。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 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参考 • 对调整治疗后的评估存在
相关的人员
足病医生
血管外科医生
其他医务人员
肾病医生
2020-12-09
糖尿病的综合管理
5
糖尿病管理团队的作用
• 服务的目的
• 维持糖尿病患者最佳的健康状态 • 最大限度的保障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提供便捷、不间断、全程、个体化、专业化的服 务
•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基础服务 • 会诊或转诊机制 • 确保糖尿病患者长期有效的自我管理 • 每年一次的常规并发症检查 • 急诊热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