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同步算法
能量有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算法

同 步 , 让 尽 可 能 多 的 节 点 只 需 监 听 数 据 包 就 能达 到 同步 。 而
1 同步协 议 比较
影 响 时 间 同 步 算 法 精 度 的重 要 因 素 就 是 时 间 的 不 确 定
性 , 种 不 确 定 性 是 由很 多 环 节 共 同作 用 的 结 果 , 这 些 时 间 此 把 环 节 分 为 以 下 6个 阶 段 : () 1 发送 时 间 : 段 时 间 主 要 是 发 送 节 点 用 于 构 建 脉冲 包 这 或 是 同步 包 , 括 内核 和 协 议 处 理 以及 操 作 系 统 的 延 迟 , 送 包 发 时 间 也 可 认 为 是把 信 息 从 发 送 节 点 发送 到 网 络 接 口的 时 间 。 () 问 时 间 : 待 访 问 传输 信道 的 延 迟 时 间 。基 于争 用 2访 等
L U J n WA a — ig DAI oz u Z ANG h a g I u , NG Qinpn , —h , H Ka S un
( c o l f o ue ce c n e h oo y S h o C mp tr in ea dT c n lg ,Chn ies yo Miiga dT c n lg ,Xu h u2 1 1 , C ia o S ia v ri f nn n e h oo y Un t z o 2 1 6 hn )
器网络: 张爽 (9 5 ,女,山东菏泽人 ,硕士研究生 ,研 究方 向为无线传感器网络。Emal i u cmts 6 . r 18 一) - i u n u c@13c n :lj o
刘俊 ,王潜平,戴靠柱 ,等:能量有效 的无 线传感 器网络 时间同步算法
() 送 时 间 : 要 是 发 送 节 点 把 包 传 送 给 接 收 节 点 所 3传 主
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方法研究

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方法研究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s)已经成为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和联网化的重要要素之一。
在WSNs中,时间同步是一项关键技术,它可以确保网络节点之间的时间一致性,从而实现数据的准确收集和处理。
本文将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方法的研究,包括时钟同步协议和时间误差补偿方法。
一、时钟同步协议时钟同步协议旨在使WSNs中的节点能够在一个全局共享的时间轴上保持一致。
常见的时钟同步协议包括以下几种。
1.1 Berkeley算法Berkeley算法是一种分布式时钟同步算法,它通过选举一个特殊节点作为时间服务器来实现同步。
该算法将网络节点分为两类:时间服务器和普通节点。
时间服务器通过周期性地向所有普通节点广播时间信息来同步网络。
普通节点根据接收到的时间信息调整自己的时钟。
由于该算法采用分布式的方式,节点之间的通信开销相对较小,适用于大规模的WSNs。
1.2 RBS算法RBS(Reference Broadcast Synchronization)算法是一种基于参考广播的时钟同步算法,通过以广播方式将时间信息传播给其他节点来实现同步。
该算法先选举一个特殊节点作为参考节点,该节点拥有一个精确的时钟源。
参考节点周期性地广播时间信息,并且其他节点在接收到广播后根据参考节点的时间信息进行时钟的调整。
RBS算法适用于小规模的WSNs,但对网络中的通信开销较大。
1.3 FTSP算法FTSP(Flooding Time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算法是一种基于洪泛方式的时钟同步算法,它通过广播方式将时间信息传播给所有其他节点。
FTSP算法基于对跳数的计算来估计节点之间的时钟差,并通过协调函数来调整时钟。
由于该算法采用全节点通信的方式,能够实现较高的同步精度。
二、时间误差补偿方法时间误差是指节点自身时钟与参考时间的差值,由于节点硬件等原因,时钟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层时戳比较同步法

材料 的限制 , 存在一定 的偏移和漂移 , 某些信息也要 求一个统一、 精确的时戳 , 因此时间同步技术成为 了 WS N的关 键技 术 之一 。 现有的典型时间同步算法大致分为三类 : 基于 接 收 者 —— 接 收 者 同 步 , R S 和 A ate 如 B¨ dpi v
摘
要 :时 间同步技 术是 无 线传 感 器 网络 的 关键 技 术 。针 对 无 线 传 感 器 网络 的低 功耗 、资 源有
限的特性 ,在分析 一种 时戳 比较 同步 法 的基 础 上 ,提 出 了一种 侧 重 于 节 点 时钟 自准 的 分 层 时戳
比较 同步 法。具 体 阐述 了点 点 同步和 层 与层 之 间的 同 步机 制 ,同 时提 出通 过 估 计 时钟 漂 移 参 数 从 而降低 同步 次数 ,减 少功耗 和 流量 消耗 。 关键 词 :无线 传感 器 网络 ;时间 同步 ;功耗 ;时戳 比较
R S2; 于成 对 同步 , T S ; 于发 送者 —— BL 基 如 PN 基 接 收者 同步 , D S 和 F S 算 法 。纵 观 这些 如 MT TP
算 法 , 发 现这 些算 法 中 的 同步 发 起 方 大 多按 照一 会
sa t mps
0 引言
无线传感器 网络在信息 的采集 、 传递、 交换 、 处
理 的环节 中 , 间是个 必 不可 少 的信息 要素 。但 是 , 时
这 个过 程实 际上 浪 费 了不 少 能量 , 些 能 量 从 量 上 由于工艺 和
2 1 年第4 00 期
中图分类 号 :P 9 T 3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9—25 (0 0 0 0 0 0 10 5 2 2 1 )4— 0 7— 4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层次时间同步算法

修改或重新设计时间同步机制来满足传感器 网络 的
需要。
通常在传感器网络 中, 了非常少量的传感器 除
节 点携带 如 G S的硬 件 时间 同步 部件 外 , 大 多数 P 绝
—
一
型低值传感器 , 这些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 网络互连 ,
网络 中的部分 ( 全部 节 点 ) 以移 动 , 或 可 网络 拓扑 结 构也 随着节点 的移 动不 断动态 变化 , 节点 间 以 Ad —
传感器 网络的节点造价不能太高, 节点 的微小 体积 不能 安装 除本地 振荡 器和 无线通 讯模 块外 更多 的用于同步的器件 , 因此 , 价格和体积成为传感器网
J n .0 7 u .20
文章编号 :0 0 8 3 20 }2 1 8 3 10 —9 3 {0 70 —0 1 —0
无 线 传 感 器 网络 中基 于层 次 时 间 同步算 法
金 虎
( 黑龙江大学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 哈尔滨 10 8 ) 50 0
摘
要: 介绍 了时钟 同步算法在无线传感器 网络 中的应用及需求 , 分析了性 能参数 和时间 同步的误差 。阐述 了基于层次的传感 并 器网络时间 同步算法 。
等现有 的 时间 同步 机 制不 适 用 于 传 感器 网络 , 要 需
项重要支撑技术 , 传感器网络 自身协议 的运行及基 于其上的应用 , 如标记数据采集 时间、 时分多址 接 人、 协同休眠 、 定位 、 数据融合等都需要 网络中节 点 的时钟保 持 同步 。 J
收稿 日期 :0 7一O 20 3—2 l
点, 可被广 泛应用 于 国防 、 保 、 环 交通 、 医疗 以及制 造 业等 多个领 域 …。时钟 同步是 无线 传感 器 网络 的一
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

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许多分布式传感器节点组成的,这些节点能够自组织通信,以收集数据和感知环境。
由于这些节点必须协作,因此它们必须具有准确的时钟以便能够对数据或事件进行同步。
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旨在协调网络中的每个节点以确保它们具有相同的时间参考。
它是网络内数据可靠性和完整性的基础,因为许多应用程序需要使用时间戳和顺序号来正确处理数据。
但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实现时间同步是具有挑战性的,因为节点的时钟精度可能受到环境条件和硬件偏差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目前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的主要协议和技术:1. 基于发送时间戳的时间同步协议基于发送时间戳的时间同步协议是最常见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协议。
在这种协议中,每个节点在发送消息时将当前时间戳附加到消息中。
接收方使用其本地时钟的当前值与时间戳比较以计算往返时延,并校准它的时钟。
该协议的优点是它的实现简单易用;缺点是由于时间戳的传输,它无法在所有情况下达到足够准确的时间同步。
2. 基于跳数的时间同步协议基于跳数的时间同步协议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跳数来进行时间同步。
假设网络中的所有节点都具有相同的无线电发射时间,并且在发出时间信号后,将该信号转发到所有相邻节点。
通过测量传输时间和跳数,节点可以确定其当前时间偏差,并进行时间同步。
该协议需要更高的能量消耗以维护节点之间的同步。
3. 时钟插值算法时钟插值算法是一种通用的时间同步方法,它使用数学插值来改进节点时钟的准确性。
它的基本思想是,每个节点保留它在本地的最后一次时间同步,然后通过使用两个时间同步点之间的本地振荡分组来估计其本地钟差。
这种方法需要节点能够记录更多的历史时间同步信息,并需要更复杂的算法来计算时钟偏差。
4. 时间同步协议中的校准方法为了提高时间同步协议的准确性,一些校准方法被加入其中,例如跨层反馈校准、以及基于信号速率不变性原则的校准方法。
这些校准方法可以帮助减少噪声和误差,提高时间同步协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无线传感器网络同步算法的研究与探讨

, ●
无 线 传 感 器 网络 同 步 算 法 的 研 究 与 探 讨
徐雄伟 , 平 。 王 徐世 武 。 唏 黄
( 建 师 范 大 学 物 理 与 光 电 信 息科 技 学 院 , 州 3 0 0 ) 福 福 5 0 7
*
摘 要 :时 间 同步 是 无 线 传 感 器 网络 进 行 数 据 融 合 、 DMA 调 度 、 位 等 基 本 应 用 的基 础 。 从 时 间 同 步 的 概 念 和 定 义 出 T 定 发 , 先 对 几 种 经 典 的 常 用 的 时 间 同 步 算 法及 新 型 的 萤 火 虫 同步 和 梯 度 同步 算 法 进 行 了介 绍 , 首 然后 主要 分析 分 布 式 的 时
引 言
无 线 传 感 器 网络 技 术 融合 了传 感 器 、 功 耗 嵌 入 式 计 低 算 器 、 线 网络 和 通信 、 布式 信 息 处 理 等 技 术 , 用 传 感 无 分 利
节 点 通 过 自组 网 络 对 监 测 对 象 进 行 实 时 监 测 、 知 和 采 感
际上 引发 了广 泛 的关 注 和 思 考 , 引 了 许 多 大 学 和研 究 机 吸 构 参 与研 究 , 经 提 出 许 多 种 不 同 的 实 现 算 法 及 改 进 算 已
法 , 型 的有 R S 典 B 算 法 、 P N T S Ⅲ算 法 、 有 T P 还 D Ⅲ算 法 、 F S 算 法 、 MT 算 法 、 T 算 法 、 S MS。 法 、 T P。 D S L S T / E算 HR S 法 、 F C 算 法 、 HT 算 法 、 R T 算 法 T c算 。 O D … C S C IE
是
由此 可 知 , 时钟 c() C ( ) 间 应 该 存 在 如 下 的 线 .t 和 t 之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多跳时间同步算法研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 网络 ; : 时间同步;多跳
1引言 .
F S ( l dn Tm S nho i t n rtc1算 法 f1是 rP Fo i i e ycrn a o Pooo) o g zi 5
无 线传 感器 网络 ( N) 由分 布 在 物 理 空 间 上 大 量 传 感 器 V n ebh大 学 B aia uy提 出 的 。该 算 法 假 定 每 个 节 点都 WS 是 a dri r svKs nl 节 点通 过 自组 织 的方 式构 成 网络 , 点 协 作 完 成 数 据 采 集 , 节 融合 有一 个 本 地 时 钟 。它 利 用 单个 广播 实 现 发送 者 与 多 个 接 收 者 的 处 理 , 信 发 送 等 任 务 。作 为分 布 式 系统 , 线 传 感 器 网络 具 有 时 钟 同 步 采 用 同步 时 间 数 据 的 线 性 回 归 方 法 估 计 时 钟 漂 移 和 通 无 针 拓 高灵活性 。 鲁棒性等优点 , 广泛应 用于国防 , 保 , 通 , 强 被 环 交 医 偏 差 。设 计 了一 套 根 节 点 选举 制度 , 对 根 节 点 失 败 , 扑 结 构 疗 以及 制造 业 等 多 个 领 域『1 】 1f 。时 间 同 步 已经 成 为 无 线 传 感 器 变 化 . 节 点 的 加 入一 些 情 况 进 行 了 优 化 。 多跳 的 P采 用层 2 新 次 结 构 . 节 点 属 于级 别 O 根 节 点 广 播 域 内 的 节 点属 于级 别 l 根 。 , 网络 应用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级 的节 点 同 步 到 ( 1 的节 点 , 终 网络 叶 节 点 同 i ) — 最 由于 传 感 器 节 点 的 能 量 资 源 。 算 能 力 . 信 带 宽 , 储 容 以此 类 推 . 别 i 计 通 存 量 有 限 的 特 点 使 得 传 统 网络 时 间 同步 算 法 G S和 N P已 经 不 步 。 P T 适 用于 无 线 传 感 器 网 络 。 目前 已有 针 对 无 线 传 感 器 网 络 的 一 些 24 E . 算 法 基本 时 间 同 步算 法 . 跳 同 步 已经 趋 于成 熟 , 度 可 达 到 1 单 精 s, 而 多跳 的 同步 研 究 相 对 薄 弱 。 现有 的 大 多 时 间 同 步 算 法 集 中 于 关 注提 高单 跳 的 时 间 同 步 精度 。 后 扩 展 到 多 跳 网络 中 , 忽 略 然 而
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算法研究

() 3传输时间(a s si me t nmi o t ) r sni 发送节点在无线链路 的物理层 上按位 (i传输 消息所需 bt ) 的时间。这个时 间取决于消息的长度 和无线传输速率。 () 4传播 时间(rpg t nt ) po a a o me i i 消息在 发送 节点和接 收节 点之 间传输介 质 中的传播 时 间。 这个 时间取决于 2个节点间的距离( 电磁波在空气 中传播
w ihi a d ac dvrino eFo dn i y c rnzt nPoo o(T P. e o cp f ir cyi ao td a dteheac ycn e t hc nav ne es fh lo igTmeS n ho ia o rtc l S )T ne t ea h d pe , n i rh cp s o t i F h c oh r s h r o
的速率是一 定的) 。与其他时延 相比这个时延可 以忽 略。
成本 的微型传感器 节点能够通过 无线链路 自 组织相互通信 , 产 生无 线传 感器 网络( rls Sno ew r, N 。 Wi es e srN t ok WS ) J e WS N的应用前景 非常广泛 , 例如 , 军事应 用领域 中的目标跟 踪 、环境检测应用领域( 如大鸭岛 ) 以及在 生物 医疗、智能
[ src ]T i pp r rp ssa de autsanw mesn ho i t npoo o al eac ia TmeS nho ia o rtc l S ) Abta t hs ae o oe n v lae e t y cr nz i rtc l l dHirrhcl i y crnzt nPoo o( P p i ao c e i H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WW.cismag.com.cn54引 言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被称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一般来说,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的传感器节点组成,这些节点能够感知周围的环境,具有数据采集、处理、无线通信和自动组网的能力,能协作完成大型或复杂的监测任务。
无线传感器网络有监测精度高、容错性好、覆盖区域大等显著优点,在军事、环境监测、工业控制和城市交通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适合部署在恶劣环境和人不宜到达的场所。
时间同步是WSNs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许多应用和关键技术中都离不开时间同步,例如,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中,网络中的节点必须以一定的精度保持时间同步,否则根本无法实现数据融合。
在低能耗MAC协议的设计中,为减少能量的消耗,通常是通过调节占空比来实现TMDA调度算法的,但需要参与通信的双方首先实现时间同步,并且同步精度越高,防护频带越小,相应的功耗也越低。
定位技术也依赖于时间同步,在声波测距定位中,如果网络中的节点保持时间同步,则声波在节点间的传输时间很容易被确定,反之亦然。
节点间的数据处理也离不开时间同步,通信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最主要的能耗单元,传统分布式系统中的集中式数据处理模式需要频繁交换原始数据,不适合无线传感器网络;利用节点上的独立处理能力,发挥节点间的协同作用,对原始采样数据进行加工与萃取,以减小网络传输开销是延长网络生命周期的有效途径。
另外,进行数据压缩和剔除冗余数据等也是减小网络传输的手段,但进行这些处理需要目标附近的节点具有统一的时标来判定不同的原始监测数据是对同一事件的刻画,还是不同事件的描述。
更重要的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一些独特的特性:对于能量、带宽等的限制等,使得现有网络的同步技术不再适合于这种新型的网络,因而有必要研究WSN中的时间同步。
同步算法分析1. 时间同步的基本原理要设计网络中的时间同步算法,必须要了解同步的原理。
图1通过一对节点的双向信息交换,介绍了两个节点是如何同步的。
如图1所示,在T1时刻,节点A向节点B发送一个包含A的标识和T1值的synchronization_pulse信息包,要求与节点B同步;在T2时刻,节点B收到节点A发送的包,此时T2=T1+dr+de,其中dr表示时钟漂移,de表示传播时延;在T3时刻,节点B向节点A返回一个acknowl-edgment信息包,该包包含B的标识以及T1、T2、T3的值;在T4时刻,节点A接收到节点B返回的ac-knowledgment信息包,此时T4=T3-dr+de。
假定,在T1到T4这么短的时间内,时钟漂移和传播时延不会发生变化,则可以算出时钟漂移dr=[(T2-T1)-(T4-T3)]/2,传播时延de=[(T2-T1)+(T4-T3)]/2。
知道了时钟漂移,则节点A就能纠正其时钟,从而与节点B的时钟达到同步,即发送方把其时钟与接收方的时钟同步,这就是发送方-接收方同步的基本原理。
在传统计算机网络中,时间同步基本上都是采用这种发送方-接收方的同步算法,那么在传感器网络中能不能采用这种方法呢?通信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同步算法 摘 要:无线传感器网络由于其自身的独特性,使得传统网络的时间同步算法不适合于这种网络。
本文分析了当前传感器网络中两种典型的同步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设想。
韩翠红 李立宏 赵尔沅/文图1 节点间双向消息交换的时间线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5.555通信技术2. 发送方-接收方同步算法传感器网络中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同步算法—TPSN就是遵循了发送方-接收方的同步原理。
其主要思想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层的寻找阶段(level discov-ery phase),即建立网络体系结构,第二阶段是同步阶段。
在建立网络体系阶段可以采用最小生成树法,也可以采用简单泛洪机制。
采用简单泛洪机制的步骤如下:首先确定一个根节点(root node),这种节点在一个体系中只能有一个,并把它定为0层;然后该根节点向直接的邻居节点发送一个携带其层号和标识的信息包,邻居节点接收到该包后会自动把层号加1作为自己的层号;层1节点再向其邻居节点发送类似的信息包,依此类推,直到网络中的所有节点都有了确定的标识和层次。
在同步阶段,由根节点广播一个time_sync信息包来通知网络中的节点将开始同步操作。
层1的节点接收到time_sync信息包后,会等待一段时间,等待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竞争,然后开始与根节点进行消息交换。
在接收到根节点的acknowledgment信息包后,层1的节点就调整其本地时钟与根节点的时钟同步。
层2的节点在监听到层1节点收到确认信息后,也会等待一段时间,这里等待的目的是确保层1的节点与根节点已经同步,然后才开始与层1的节点进行消息交换。
依此类推,直到最后网络中的所有节点都与根节点同步。
这种算法虽然采用的是传统的发送方-接收方的同步原理,但是相对于传统网络时间同步的毫秒级精度而言,TPSN可以达到微秒级的精度,精确性大大提高。
3. 接收方-接收方同步算法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新型的网络,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网络,因而可以抛开传统时间同步算法的束缚,创建一种别具一格的算法。
参考广播同步算法(RBS)就是这种接收方-接收方同步算法的典型代表。
其主要思想是:节点(作为发送方)通过物理层广播周期性的向其邻居节点(作为接收方)发送信标消息。
邻居节点记录下广播信标达到的时间,并把这个时间作为参考点与时钟的读数相比较。
为了计算时钟偏移,要交换对等邻居节点间的时间戳,从而使它们的时钟同步。
假如该算法在网络中有n 个接收节点m 个参考广播包,则n 个节点中任意一个节点接收到m 个参考包后,会拿这些参考包到达的时间与其它n -1个接收节点接收到的参考包到达的时间进行比较,然后进行信息交换。
其计算的公式如下:其中n 表示接收方的数量,m 表示参考包的数量,T r ,b 表示接收到参考b 时的时钟。
这种算法也可以达到微秒级的精度,但是从上式可以看出,随着参考广播包与网络中接收节点的增多,其计算量也会加大,算法的复杂性增加。
4. 误差分析精确的网络时间同步最大的敌人就是不确定性,而造成这种不确定的主要因素就是消息从发送方传递到接收方的时延。
为了减少这种时延的影响,发送方-接收方的同步算法和接收方-接收方的同步算法都对这种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由于算法的不同,二者分析的角度也有差异。
在RBS中,是把整个时间分成四个时间段来考虑,与传统时间同步相比,在其关键路径(critical path)中去掉了发送时间和访问时间(如图2所示),而这两个时间是造成不确定时延的主要因素,接收时间往往比发送时间要小得多,它和传播时间对时延的影响不是很大。
在TPSN中,是把无线链路中的包时延分解为如图3所示的六个时间段。
可以看出,对时间影响最大的就是发送方的时延。
在仍然参照图1的两个节点同步的情况下,可以得出二者的误差公式如下:它们分别表示发送时间、传播时间、接收时间等的不确定性以及在两个节点间消息交换时的时钟漂移。
可以看出,虽然RBS算法中忽略掉了接收时间的不确定性,但总的来说TPSN的误差还是小。
这也说明发送方-接收方的同步算法比接收方-接图2 传统时间同步(左)与RBS(右)的关键路径分析图3 无线链路中的包时延分解WWW.cismag.com.cn通信技术56引 言无线传感器网络将代替或提高传统有线传感器技术,特别是在灾区、领土保卫、制造业等应用中将越来越突出。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节点一般是静止的,如果对于已经部署好的网络,这时有移动节点加入,将会大大扩充网络的功能。
移动节点的接入,可以扩大网络空间的采样范围,当数据采集到后可以充当信息源或者接收器,而且有可能两个移动节点通过静态网络进行通信。
同时对于传感器网络而言,如何减少能量的损耗是设计该网络首要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当移动节点接入,其维持与网络的连接和建立路由都将消耗能量受限的静态网络。
针对该网络的特点和要求,有人提出了窃听登记EAR(Eavesdrop andRegister)算法,该算法能较好地实现移动节点接入网络,但仍存在着一些缺点,本文首先将简单地介绍EAR原理,然后针对EAR存在的缺点,提出改进方案,最后对所提出的方案进行仿真和分析。
EAR算法在提出算法前,首先假定无线传感器网络已达到稳态,即此时静止节点已分布好,链路层结构已形成,从任何节点到槽节点的路由已建立,每个静止节点周期的发送导频信号要求周围邻居节点加入网络协同工作,最重要的是,静止节点是高度能量受限的。
EAR协议采用三种信息方案,假如与静态MAC协议相关的导频信号也假定为一种信息,那么将使用四种信息,算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广播邀请(BI):静止节点邀请其它节点加入。
通过该信息,移动节点登记相应的静止节点,提取出发送节点的ID、接收信号质量以及发送功率,通过对多个静止节点的连续登记,移动节点能够判断其离哪个节点更近。
这有两种情况:一是若接收到的BI是一个新的静止节点,在登记表未满的情况下,继续加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移动节点接入的实现 摘 要:当无线传感器网络引入移动节点时,将会大大拓宽网络的功能。
窃听登记EAR算法是基于MAC层的,即实现移动节点从进入网络到维持网络连接,最后离开网络这一过程。
本文基于EAR算法,在实现该算法的基础上就EAR存在的不足做出改进,通过仿真验证改进后的方案在减少网络能量损耗的同时可以提高移动节点与网络的连接质量。
项 丽 段哲民/文收方的同步算法的性能要好得多。
未来研究方向通过对上述两种典型方法的分析与研究,我们认为未来传感器网络中同步技术的研究应该是一个更全面的过程。
为此,我们设想了一种比较灵活、全面的算法,即双向同步算法。
我们的大致构思是这样:把同步过程分成上行和下行来完成。
在下行同步中,指定一个参考节点(把它当作基站)来发送信标,该参考节点的邻居节点或子节点接到信标后会产生回应,然后由参考节点计算时钟偏移并向其周围的邻居节点广播这一信标,最后这些邻居节点就会达到同步,在上行同步中,允许每个节点独立地获取时间或根据其所处的环境来同步。
由某个要同步的节点先发送一个请求,其父节点接到这个请求后把它转发给上一级父节点,一直这样转发直到到达基站,然后基站会转换到这条路径上,发送相应的信息给要求同步的节点,最后使该节点同步。
我们这样考虑算法可以减少同步的成本,并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既可以实现网络内所有节点的同步,也可以仅考虑单个节点的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