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文献Meta分析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学效果分析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学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2型糖尿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的药学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的具体实施中,纳入7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参与实验,对其基本资料进行了简单探析,确认患者符合研究入组条件,患者自愿参与;同时将采取“摸球法”对患者分组,最终将其分配为两个小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在前一组中继续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中则采用阿卡波糖配合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比较其具体疗效。
结果:分别围绕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了统计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更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联合治疗有良好疗效,可快速改善血糖、血脂水平,同时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药学效果引言:糖尿病在近年来有比较高的发病率,属于一种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病因复杂多样,临床上将其分为1型和2型,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比高达90%。
因糖尿病的长期影响,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脂质代谢紊乱、糖代谢异常等情况,进而会引起代谢紊乱综合征,治疗难度高,很多患者需终身服用降糖药物。
阿卡波糖、二甲双胍均是临床上常用的降糖药物,其中二甲双胍的应用范围广泛,但据实际情况看,单一的二甲双胍无法达到良好疗效,现阶段,一般将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应用,本次研究中便围绕两种药物联合治疗下的药学效果进行了探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共计7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参与本次实验,时间为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并采用“摸球法”对患者分组,最终将其分配为两个小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7例,经过对对照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分析来看,其中包括21例男性和16例女性,年龄41~76岁,平均(63.5±4.7)岁;观察组中则包括19例男性和18例女性,年龄介于44~75岁,平均(61.9±5.3)岁,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可行性分析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可行性分析目的研究与分析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可行性。
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43例。
其中对照组单纯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而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阿卡波糖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FBG(空腹血糖)、2 hPG(餐后2 h血糖)、血脂指标TC(血清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以及BMI指标(体重指数)等变化水平。
结果两组治疗前血糖指标FBG、2 hPG、血脂指标TC、TG以及BMI指标等对比差异不显著,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指标FBG、2 hPG、血脂指标TC、TG 以及BMI指标等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既能显著改善其血糖指标,还能降低其血脂指标,并改善其体重指数,因而可行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2型糖尿病;阿卡波糖;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可行性近几年,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饮食结构的转变,临床上发生2型糖尿病的患者不断增多,这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造成了影响。
而据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该病症的发生于患者年龄、生活习惯、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但其具体发病机制临床尚未明确。
此类患者发病原因主要为胰岛素细胞分泌缺陷,或胰岛素敏感性减弱,而造成蛋白质、血脂、血糖等紊乱的疾病。
在临床治疗该病症时,主要采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其能对肝脏输出葡萄糖的能力产生一定抑制,并能促使肝脏、脂肪、肌肉等的细胞从血液中摄取更多葡萄糖,进而达到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的目的。
而作为一种新型降糖药物,阿卡波糖在治疗此类患者方面的效果更为显著[1]。
因此2014年7月—2017年6月期间该文即对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可行性做了研究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盐酸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

盐酸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摘要】本研究探讨了盐酸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
在药物介绍中,分析了两种药物的特点和作用机制。
临床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明显降低了患者的血糖水平。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盐酸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组在血糖控制方面表现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的治疗组。
副作用分析显示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较轻。
治疗效果比较表明联合治疗可提高治疗成功率。
盐酸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优势在于降低血糖稳定、减轻胰岛负担。
未来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可望成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方向。
总结指出该联合治疗方案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盐酸二甲双胍、阿卡波糖、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临床试验、副作用、联合治疗、优势、应用前景、总结。
1. 引言1.1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盐酸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通过对比两种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试验结果,分析二者在降血糖、改善胰岛功能、减少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本研究还可以进一步探讨盐酸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副作用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安全性参考。
1.2 研究背景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胰岛功能减退和胰岛素抵抗。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增加,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目前,2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干预。
药物治疗中,盐酸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都是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具有降低血糖、改善胰岛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等作用。
单一药物治疗在一些患者中效果不佳,需要联合应用多种药物以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水平。
本研究旨在探讨盐酸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通过临床试验设计和结果分析,评估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优势和临床应用前景,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疗策略,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文献Meta分析

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文献Meta分析【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和分析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按照预定的检索策略用计算机检索1966年至2013年的pubmed与中国知网以及维普,万方数据库等,并采用手工检索等方法收集文献,纳入所有相关的研究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
根据RCT设计的标准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级,评价指标主要是疗效作用,有效率,采用revMan5.0来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RCT 共有7篇,一共纳入2型糖尿病例数255,Meta 分析结果显示阿卡波糖明显优于二甲双胍,但总的比较的话,两者并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总的说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较显著。
结论:二甲双胍较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没有有明显效果,空腹时基本没有什么统计学意义,但是餐后2小时后时发现阿卡波糖显现出明显的控制血糖的能力,总结来说,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更有效。
因病例数较少,上述结论有待更多大样本RCT加以验证。
【关键词】二甲双胍阿卡波糖 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循证医学2型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
患者其主要特征为胰岛素抵抗,相对胰岛素缺乏和高血糖。
常需要药物和胰岛素治疗(特别是随着疾病进展)。
而目前现在2型糖尿病的口服药物种类很多,包括双胍类(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类,磺脲类药,格列奈类药,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DDP-4抑制剂,选择性SGLT-2(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等。
二甲双胍是肥胖或超重糖尿病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
二甲双胍是很多临床诊疗指南推荐的首选药物,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控制体重,减少心血管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用药。
阿卡波糖是一种新型口服降糖药。
在肠道内竞争性抑制葡萄糖甙水解酶。
降低多糖及蔗糖分解成葡萄糖,使糖的吸收相应减缓,因此可具有使饭后血糖降低的作用。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型) 及非 IDDM( NIDDMꎬ2 型) 两种ꎬ以 2 型为主ꎬ占
胍” 、“ 阿卡波糖” 、“2 型糖尿病” 、“ 拜糖平” ꎬ英文检
疾病ꎬ临床主要分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IDDMꎬ1
到患者总数 90% 以上
〔1〕
ꎮ 近年来ꎬ随着人们生活水
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变化ꎬ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
的所有相 关 RCT 实 验ꎬ 中 文 检 索 词 包 括 “ 二 甲 双
在安全性方面ꎬMeta 分析结果显示ꎬ试验组的总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 RR = 0 53ꎬ95% CI(0 37 ~ 0 76) ꎬP = 0 05〕 ꎬ根据年龄
和文献质量进行亚组分析ꎬ结果一致ꎮ 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能有效提高对 2 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ꎬ且安全
性尿病ꎻMeta 分析
〔 摘 要〕 目的 对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 2 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ꎮ 方法 计算机检索
PubMed、Cochrane 图书馆、CNKI、Informa 双胍联合阿卡波
糖治疗 2 型糖尿病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 RCTs) ꎬ采用 RevMan5 2 软件进行 Meta 分析ꎬ比较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 试验组)
南» 进 行 疗 效 评 价: ① 治 疗 后ꎬ 空 腹 血 糖 水 平 在
反应ꎬ影响到疗效ꎮ 美国糖尿病学会( ADA) 和美国
6 39 mmol / L及以下ꎬ餐后 2 h 血糖在7 8 mmol / L及
数经生活方式调整后血糖控制仍不理想的 2 型糖尿
7 8 mmol / L及以下ꎬ餐后 2 h 血糖在 11 1 mmol / L
药ꎮ 本研究采用 Meta 分析方法ꎬ对比二甲双胍联合
2 h 血糖水平均不满足上述条件ꎬ 则判定为无效ꎮ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评价二甲双胍片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
方法:选取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疗程为12周。
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糖尿病健康宣传教育以及体育锻炼等基础治疗。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下降程度也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
结论:二甲双胍片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标签:二甲双胍;阿卡波糖;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2型糖尿病是复杂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病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缺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增加,使血糖达标、减少心血管事件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主要问题。
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数首选的药物仍是二甲双胍,但单用二甲双胍治疗后,部分患者的疗效并不理想,因此,常需选用其他药物配合使用。
本研究对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合观察组,每组34例。
入选研究对象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且排除了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消化和吸收障碍、大肠狭窄或肠梗阻史、严重感染等疾病。
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56.4±8.4)岁;体重指数(BMI)(24.9±4.2)kg/m2;观察组男21例,女13例;平均年龄(57.1±8.2)岁;体重指数(BMI)(25.2±3.8)kg/m2。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DOI:10.16658/ki.1672-4062.2023.23.081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信英平潭综合实验区中医院,福建福州350400[摘要]目的研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T2DM)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经平潭综合实验区中医院确诊为T2DM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均等纳入2组,各60例。
对照组单纯予以二甲双胍降糖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用药条件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糖脂代谢指标、血胰岛素、机体氧化应激状况以及治疗安全性。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三酰甘油检测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空腹及餐后2 h胰岛素检测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脂质过氧化氢、丙二醛检测值较对照组更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检测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
两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占比(10.00% vs 6.6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6,P= 0.508)。
结论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配伍用药能够更好地调节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及血胰岛素水平,有效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 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糖脂代谢[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12(a)-0081-04Effect of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Acarbo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FANG XinyingPingtan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Area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ingtan, Fujian Province, 3504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acarbo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T2DM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Pingtan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Area from April 2022 to April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equally included in the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tformin alon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arbose based on the medication condition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indexes, blood insulin, oxidative stress and treatment safe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indexes fasting blood glucose, 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and triglycerid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fasting and 2 h postprandial insulin valu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lipid hydrogen peroxide and malondialdehyd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etection value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was higher,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01).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adverse drug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0.00% vs 6.67%) (χ2=0.436, P=0.508).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metformin and acarbose can better regulate the glucose and [作者简介]方信英(1977-),女,本科,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为2型糖尿病。
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前期疗效的Meta分析

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前期疗效的Meta分析郑壮辉
【期刊名称】《北方药学》
【年(卷),期】2016(013)003
【摘要】目的:分析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检索与本文讨论的问题相关的文献,经精心筛选,将接受阿卡波糖治疗的患者列为观察组,将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列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糖尿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PD控制率为94.0%,对照组的PD 控制率为80.0%,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二甲双胍在处理FPG及血压等问题上更为理想,但为更有效阻止PD向糖尿病过渡,建议服用阿卡波糖.
【总页数】1页(P184)
【作者】郑壮辉
【作者单位】东莞市黄江镇田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莞 5237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
【相关文献】
1.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前期疗效探究 [J], 顾学芳
2.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前期疗效探究 [J], 顾学芳;
3.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前期的疗效探讨 [J], 王志军
4.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前期的疗效探讨 [J], 王志军
5.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前期疗效的探讨 [J], 杨金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文献Meta分析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和分析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按照预定的检索策略用计算机检索1966年至2013年的pubmed与中国知网以及维普,万方数据库等,并采用手工检索等方法收集文献,纳入所有相关的研究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
根据RCT设计的标准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级,评价指标主要是疗效作用,有效率,采用revMan5.0来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RCT 共有7篇,一共纳入2型糖尿病例数255,Meta 分析结果显示阿卡波糖明显优于二甲双胍,但总的比较的话,两者并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总的说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较显著。
结论:二甲双胍较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没有有明显效果,空腹时基本没有什么统计学意义,但是餐后2小时后时发现阿卡波糖显现出明显的控制血糖的能力,总结来说,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更有效。
因病例数较少,上述结论有待更多大样本RCT加以验证。
【关键词】二甲双胍阿卡波糖 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循证医学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
患者其主要特征为胰岛素抵抗,相对胰岛素缺乏和高血糖。
常需要药物和胰岛素治疗(特别是随着疾病进展)。
而目前现在2型糖尿病的口服药物种类很多,包括双胍类(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类,磺脲类药,格列奈类药,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DDP-4抑制剂,选择性SGLT-2(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等。
二甲双胍是肥胖或超重糖尿病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
二甲双胍是很多临床诊疗指南推荐的首选药物,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控制体重,减少心血管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用药。
阿卡波糖是一种新型口服降糖药。
在肠道内竞争性抑制葡萄糖甙水解酶。
降低多糖及蔗糖分解成葡萄糖,使糖的吸收相应减缓,因此可具有使饭后血糖降低的作用。
一般单用,或与其它口服降血糖药,或胰岛素合用。
配合餐饮,治疗胰岛素依赖型或非依赖型糖尿病。
而目前国内一直都在比较这两种药物的治疗疗效,但是哪种药物更加安全可靠,有效尚缺少循证医学的证据。
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就目前发表的中英文文献,对着两种药物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循证医学评价,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较为可靠的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1.1 研究设计纳入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无论是否采用盲法。
排除数据不全、无原始数据、重复发表的低质量研究。
研究类型包括所有国内的1966年至2013年已发表的单纯性比较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所有RCT研究。
1.1.2 一般资料经仪器检查有糖尿病症状,并且随机血糖≥11.1mmol/L。
随机血糖是指就任意时间的血糖值,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包括多尿、烦渴和无其他诱因的体重下降的无其他病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性别、国籍和种族不限。
1.1.3 干预措施运用二甲双胍组与运用阿卡波糖组分别治疗2型糖尿病降低血糖。
1.1.4 结局指标降低血糖的效果,不良反应
1.2 文献检索策略
检索中国知网,检索词包括“阿卡波糖”“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12,306篇)检索维普网,检索词包括“阿卡波糖”“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10,571篇)。
检索时间为建库至现在。
1.3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临床试验的质量评价标准包括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盲法及基线情况4个方面。
按照标准将质量从高到低分为A、B、C三级。
A级:低度偏倚,完全满足4条质量标准,发生各种偏倚的可能性极小。
B级:中度偏倚,其中一条或一条以上的标准为部分满足,又发生偏倚的中度可能性。
C级:高度偏倚,其中一条或一条以上的标准完全不满足,有发生偏倚的高度可能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对降血糖的疗效进行95%的可信区间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研究各数据间的异质性。
通过比较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的合并结果进行
敏感性分析,分析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2、结果
2.1 文献检索流程与结果
检索获得符合条件的相关文献500篇。
经阅读文题、摘要和全文后,最终纳入7个RCT研究,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检索文献500篇,初筛出20篇进一步阅读全文,排除13篇文献,最终7篇文献符合标准,共511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
多数为老年患者,病史大约在3年左右。
2.3 纳入研究质量评估
因纳入研究较少,故未进行发表偏倚分析。
纳入的研究均对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变化等基线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疗效评价
2.4.1口服降糖药后血糖变化情况纳入的7篇文献均报道了口服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共511例,其中口服二甲双胍253例,口服阿卡波糖258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26% CI:0.13~0.38,P=0.23),口服阿卡波糖的降血压效果略高于口服二甲双胍。
见下表。
漏斗图见下表。
3.讨论
2型糖尿病是我国乃至世界一个发病率高,发病人数多的一种疾病。
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
但到后期仍有一些病人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所以在早期,一般使用药物来控制,而近年来降糖药层出不穷,那么怎样运用药物,以及运用何种药物,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却有待评价。
目前,就2型糖尿病怎么合理用药的选择,尚无统一的标准,现有的研究都是基于临床用药经验或者回顾性研究的结果。
因此,本研究希望通过Meta分析对这一问题提供基于循证医学和RCT为基础的系统。
本研究纳入7篇关于口服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RCT文献,共511例,其中口服二甲双胍一共253例,口服阿卡波糖一共255例,所有入选的患者年龄,性别都做过相同的处理,尽量保持一致。
通过Meta分析表明,与口服二甲双胍相比,口服阿卡波糖降血糖的幅度要大于口服二甲双胍,两种药物血糖降值平均相差较大,其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评价,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甲双胍通过减少肝糖原
的异生以及葡萄糖的输出来增加肌肉等外围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增加胰岛素的受体亲和力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而阿卡波糖为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存在于小肠上皮组织刷状缘上的α-葡萄糖苷酶而延缓餐后糖形式,也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主要刺激物之一。
且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较阿卡波糖明显,阿卡波糖的不良反应可以随时间的推移耐受,反应逐渐变小。
所以在安全性上,阿卡波糖较二甲双胍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
4.结论
从安全性以及疗效上,阿卡波糖较二甲双胍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
【参考文献】
[1] 冯继明,余燕敏,张敏,二甲双胍治疗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比较.中国新药与临床 [J]. 2001年7月,20(4):280-282.
[2] 梁镜海,陈丽珍,龚志准, 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广东医学院学报[J].2010年2月,30(4):019-021
[3] 王海斌,邓兴臣,冯愉态, 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现代医院[J].2012年12月5(12):25
[4] 吴晓梅, 2型糖尿病的诊治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降糖作用的临床疗效评价.华西医学[J].2011.26(6):23
[5] 张秋兰.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治疗Ⅱ型糖尿病疗效分析[J].现代医
院,2004,4(6):20.
[6]张明红,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吉林医学[J],2011年6月32(18):43
[7]周侠,姚作进,田晓云,2型糖尿病三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实用临床医学[J]2006年3月4(7):56
[8] Tankova T.Current indications for metformin therapy[J].Rom J Intern Med,2003,4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