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上; ③ 通 过 口服 葡 萄 糖 耐 量 试 验 测 得 的 2 h血 糖 量 为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采 用阿卡 波糖 、 二 甲双胍联合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 法 通过数 字表法随机选取 2 0 1 5 年 4月 ~ 2 0 1 6年 4
月期 间内就诊 阿卡 波糖 、 二 甲双胍联合 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6 0 例, 纳入观察组 , 另随机选取阿卡波糖单一用药治疗患者 5 8 例, 纳入对照组 , 比较
行统计 分析 , 计量资料 的表示 方式为 X ±s , 用 x 检验计 数资 料, 用t 检验 比较组 间 , 当 P< 0 . 0 5表示差 异在统计学 上有意
义。
± 4 . 5 ) 岁, 患病 时间 1 ~ 9年 , 平均 ( 4 . 8±1 . 3 ) 年。在性别 、 年 龄、 病程等资料方面 , 两组 患者 资料具有 可 比性 , 差 异在 统计 学上是无 意义 的( P>0 . 0 5 ) 。同时 , 所 有患 者全 部符 合 以下 人选 标 准 : ① 患 者 的 糖 尿 病 症 状 和 随 机 葡 萄 糖 总 和 为 1 1 . 1 m m o | ・ L 以上 ; ② 患 者的空腹 血糖 在 7 . 0 mm o l ・L 以
( 4 5 . 8± 4 . 9 ) 岁, 患病时间 1 —8年 , 平均 ( 4 . 6±1 . 2 ) 年; 对 照 组5 8例 , 男2 8例 , 女 3 0例 , 患 病年 龄 3 5— 5 9岁 , 平均( 4 3 . 6
阿卡波糖+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阿卡波糖 +二甲双胍对 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该院于2018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组,每组34例,对照组为二甲双胍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阿卡波糖,分析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血糖指标不存在较大差异,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指标数据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不存在较大差异。
结论阿卡波糖+二甲双胍药物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效果比较明显,改善血糖指标,要重视。
[关键词]阿卡波糖;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carbose plus metformi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a total of 68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August 2020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3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metform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acarbos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ood glucose indexes before treatment. After treatment,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index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in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acarbose and metformin ar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Key words] acarbose; Metform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2型糖尿病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的疾病类型,属于慢性疾病一种,导致疾病出现的原因为胰岛素相对或者绝对分泌不足导致【1】,身体中的糖分、蛋白质、脂肪代谢出现紊乱,对身体产生的负面影响非常明显。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学效果分析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学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2型糖尿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的药学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的具体实施中,纳入7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参与实验,对其基本资料进行了简单探析,确认患者符合研究入组条件,患者自愿参与;同时将采取“摸球法”对患者分组,最终将其分配为两个小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在前一组中继续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中则采用阿卡波糖配合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比较其具体疗效。
结果:分别围绕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了统计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更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联合治疗有良好疗效,可快速改善血糖、血脂水平,同时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药学效果引言:糖尿病在近年来有比较高的发病率,属于一种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病因复杂多样,临床上将其分为1型和2型,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比高达90%。
因糖尿病的长期影响,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脂质代谢紊乱、糖代谢异常等情况,进而会引起代谢紊乱综合征,治疗难度高,很多患者需终身服用降糖药物。
阿卡波糖、二甲双胍均是临床上常用的降糖药物,其中二甲双胍的应用范围广泛,但据实际情况看,单一的二甲双胍无法达到良好疗效,现阶段,一般将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应用,本次研究中便围绕两种药物联合治疗下的药学效果进行了探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共计7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参与本次实验,时间为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并采用“摸球法”对患者分组,最终将其分配为两个小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7例,经过对对照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分析来看,其中包括21例男性和16例女性,年龄41~76岁,平均(63.5±4.7)岁;观察组中则包括19例男性和18例女性,年龄介于44~75岁,平均(61.9±5.3)岁,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
观察使用格列齐特缓释片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的降糖作用和对胰岛素的影响

观察使用格列齐特缓释片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的降糖作用和对胰岛素的影响【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使用格列齐特缓释片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的降糖作用和对胰岛素的影响。
在药物治疗的展望部分,将探讨联合治疗的前景。
治疗方法将解析使用格列齐特缓释片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的具体操作。
药物的降糖作用和对胰岛素的影响将分别进行观察和分析。
通过临床观察结果的呈现,评估联合治疗的效果。
结论部分将总结联合治疗的优势,分析对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意义,并探讨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将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关键词:格列齐特缓释片,二甲双胍,阿卡波糖,2型糖尿病,降糖作用,胰岛素,联合治疗,糖尿病患者,临床观察,药物治疗,未来研究。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影响着数百万人的健康。
据统计,2型糖尿病占据了糖尿病患者的绝大多数,而其发病率还在逐年增加。
2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两种方式,其中药物治疗在临床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目前对于观察使用格列齐特缓释片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的降糖作用和对胰岛素的影响的研究还相对有限,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验证。
深入研究这一治疗方案对于优化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究观察使用格列齐特缓释片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的降糖作用和对胰岛素的影响。
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深入了解这种联合治疗方案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的结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我们也希望通过对联合治疗的观察和分析,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有效的药物治疗选择。
通过本研究,我们将全面评估这种联合治疗方案的优势,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新的思路和方法。
盐酸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

盐酸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类型。
过去,饮食控制和运动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手段。
但是,现在广泛应用的口服降糖药物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患者的治疗。
盐酸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两种口服药物,下面将介绍它们的效果及副作用。
盐酸二甲双胍(以下简称二甲双胍),是最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之一。
二甲双胍作用于肝脏来减少胰岛素的分泌并降低血糖水平。
此外,二甲双胍还可以抑制肝脏中的糖原合成,减慢小肠中食物的吸收,促进组织细胞的糖代谢。
与其他口服降糖药不同的是,二甲双胍并不增加体重,还可以降低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研究证明,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血脂水平都有明显的改善。
另外,二甲双胍还可以改善很多代谢综合征相关的症状。
但是,二甲双胍并不适合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并且有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
阿卡波糖则是另外一种口服降糖药物,主要的作用是抑制肠道中的α-糖苷酶的活性,减缓碳水化合物消化与吸收,从而延缓血糖的上升。
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物相比,阿卡波糖对患者的体重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较小。
研究也证明了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
然而,由于阿卡波糖有肠胃反应的副作用,一些患者可能难以接受。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的使用是有一定的限制的。
二甲双胍会增加乳酸酸中毒以及肾功能不全等风险,并且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阿卡波糖也有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等反应。
因此,在两者之间选择时,患者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决定。
总之,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都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药物,且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优点。
但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应该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并遵医嘱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探讨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探讨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急剧增加。
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主要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注射。
阿卡波糖是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能够延缓肠道中的糖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二甲双胍则是一种促进糖原合成和抑制葡萄糖生成的药物。
研究方法:选择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组和单用阿卡波糖组。
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HbA1c水平、体重、血脂水平等指标进行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
结果:治疗16周后,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组的HbA1c水平显著低于单用阿卡波糖组(P<0.05)。
同时,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组的血糖水平、体重和血脂水平均出现了显著下降(P<0.05)。
此外,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组的药物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讨论: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阿卡波糖抑制肠道中的α-葡萄糖苷酶,降低了肠道对糖分的吸收,从而减少了血糖水平的升高。
二甲双胍则促进了糖原的合成和抑制了葡萄糖的合成,能够进一步降低血糖水平。
因此,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可以协同作用,发挥更好的降糖作用。
此外,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优点还包括降低了患者的体重和血脂水平等附加效果。
阿卡波糖可以减缓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降低卡路里的摄入量,而二甲双胍则可以降低血脂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显著。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法,可以显著降低血糖水平、体重和血脂水平,同时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较低。
因此,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可以考虑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的联合疗法,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探讨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探讨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功能失调导致血糖升高,长期而言,高血糖会损害各种器官,如眼、心脑血管、神经系统、皮肤、肾脏等。
现代医学中,针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多种多样,其中利用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进行联合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具有各自独特的降糖机制,它们联合应用能够取长补短,配合完成多重降糖的效果。
二甲双胍对于降低早期胰岛素抵抗和降低胰岛素分泌有一定的作用,而阿卡波糖则能够对不良的饮食习惯进行调节,降低食物的热量吸收,进一步控制血糖的水平。
二者联合使用不仅能够缩短药物的治疗时间,也能够帮助病人更好的控制病情。
总的来说,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是非常明显的。
许多临床试验已经证明联合治疗可以达到更好的降糖效果,并可以降低糖尿病患处的心血管疾病、肾功能的恶化和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风险。
常规下,病人在服用药物后,糖化血红蛋白可以稳定在6.5%左右,同时也可以减轻不良反应的风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虽然安全性较高,但并非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适用。
在具体使用的时候需要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合并症情况,针对不同的病情确定使用方法和剂量。
此外,还应该遵循医生的指导,遵守药物的使用说明和用药周期。
综上所述,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2型糖尿病的病情,减轻患者的痛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可以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魏巧【期刊名称】《当代医药论丛》【年(卷),期】2014(000)005【摘要】目的:探讨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我们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
我们给对照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给治疗组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给其加用阿卡波糖进行治疗。
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的水平。
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其中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
此联合用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总页数】2页(P122-123)【作者】魏巧【作者单位】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广东惠州 51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及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J], 李寒梅2.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戴蕾3.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并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J], 邢春丽4.阿卡波糖、盐酸二甲双胍与消渴丸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J], 陈晓芳5.阿卡波糖、盐酸二甲双胍与消渴丸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J], 陈晓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针对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7例进行观察,收治时间为2014年1月—2017年10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8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针对常规组43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单纯二甲双胍治疗,针对治疗组44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阿卡波糖治疗,对比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
结果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指标水平、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5.91%)与常规组2型糖尿病患者(13.9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8)。
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阿卡波糖;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效果
2型糖尿病又称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主要发生在35~40岁以后的群体中,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糖尿病现象,部分患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产生过多,但效果较差或体内胰岛素相对缺乏导致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肥胖、轻度乏力、口渴、多尿、头晕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1]。
2型糖尿病患者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将会导致微血管并发症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不利于患者预后,因此有效的治疗方式尤为重要,临床中一般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药物控制,维持患者血糖水平的正常与稳定[2],该院针对2014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治疗分析,分别实施单纯二甲双胍治疗及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旨在分析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7例进行观察,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8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常规组4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3:20例,年龄分布在36~76岁之间,均值为(55.26±5.10)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为(4.63±2.14)年;治疗组4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5:19例,年龄分布在35~78岁之间,均值为(55.59±5.26)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为(4.50±2.27)年。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该次观察均在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该次观察均已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肝肾功能障碍、妊娠及哺乳期患者及严重药物过敏症状的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血糖测量、临床诊断后确诊
为2型糖尿病及同意进行此次观察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实施相应的运动控制、饮食控制及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治疗;针对常规组43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单纯二甲双胍治疗,餐后给予0.5 g二甲双胍(国药准字H20050510,商品名威能,名称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片(Ⅰ),片剂化学药品,规格为每片含盐酸二甲双胍250 mg与格列本脲1.25 mg)进行口服治疗,3次/d,连续治疗3个月;针对治疗组44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阿卡波糖治疗,治疗组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治疗方式、剂量及治疗时间与常规组2型糖尿病患者一致,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50 mg阿卡波糖(国药准字H20020201,名称阿卡波糖,原料药化学药品)进行餐时与食物共同嚼服治疗,3次/d,连续治疗3个月。
1.3 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指标水平、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之间的差异;①治疗总有效率标准[3]:显效: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 h血糖水平下降至6.1~7.8 mmol/L范围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有效: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 h血糖水平下降至7.0~11.10 mmol/L范围内,临床症状改善,生活受影响较小;无效: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未能达到以上标准,患者临床症状严重影响生活。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00%。
②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腹胀、排气异常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水平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对比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2型糖尿病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终身性代谢性基础性疾病,目前,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及饮食习惯的变化,现阶段的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且糖尿病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4],因此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临床中主要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药物控制,维持患者血糖水平的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二甲双胍属于临床中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较为常见的一种药物,具有加强胰岛素与受体结合效果的作用,能进一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5],减轻胰岛素的抵抗,对于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不产生刺激作用,能显著改善高脂血、高血压、血小板聚集等现象,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阿卡波糖属于临床中一种生物合成糖,对于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具有延缓作用,控制及阻碍患者餐后血糖现象的异常,降低患者空腹时的血糖水平,减轻胰岛素的抵抗作用,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能一定程度上抑制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延迟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降血糖效果较为显著[6]。
单纯一种药物实施治疗无法达到显著的治療效果,将阿卡波糖及二甲双胍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药物控制血糖的水平,进一步改善患者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两种药物具有协同性,因此实施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改善及控制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且两种药物的使用安全性较高,不会对患者产生严重不良反应,药物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在停药后不良反应均逐渐消失[7]。
该次观察的结果数据显示,实施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治疗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指标水平、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实施单纯二甲双胍治疗的常规组2型糖尿病患者,说明联合用药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利于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曾碧菲.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6,36(2):159-160.
[2] 庞宁,陈科,彭皓均,等.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7,28(27):3774-3777.
[3] 吴晓华.2型糖尿病应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1):99-100.
[4] 贾伟平.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初始治疗的疗效
对比——项开放性、非劣效的随机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1):62.
[5] 于丹,拾倩.3种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22):120-123.
[6] 郑壮辉.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前期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5,13(3):184.
[7] 张银波.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3):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