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疗效观察
阿卡波糖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阿卡波糖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分析阿卡波糖是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而二甲双胍则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就阿卡波糖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展开分析。
1.1 更好的降糖效果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口服降糖药物,它们在降糖机制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降糖效果。
研究表明,联合使用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改善血糖控制,减少餐后血糖波动,从而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的病情。
1.2 减轻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着胰岛素抵抗现象,导致血糖无法有效利用。
阿卡波糖联用二甲双胍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利用率,从而改善血糖代谢和胰岛素分泌,达到更好的降糖效果。
1.3 降低血脂和血压除了降糖效果,阿卡波糖联用二甲双胍还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脂和血压,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研究表明,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血脂代谢,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同时还可以降低血压,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1.4 减轻肥胖和改善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随着肥胖和代谢综合征,而阿卡波糖联用二甲双胍可以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促进葡萄糖利用,减少脂肪合成和提高脂肪氧化,从而达到减轻肥胖和改善代谢综合征的效果。
阿卡波糖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显著,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还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脂和血压、减轻肥胖和改善代谢综合征,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全面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2.1 胃肠道不适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都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的不良反应,如恶心、腹泻、腹胀等。
而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可能会加重胃肠道不适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上; ③ 通 过 口服 葡 萄 糖 耐 量 试 验 测 得 的 2 h血 糖 量 为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采 用阿卡 波糖 、 二 甲双胍联合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 法 通过数 字表法随机选取 2 0 1 5 年 4月 ~ 2 0 1 6年 4
月期 间内就诊 阿卡 波糖 、 二 甲双胍联合 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6 0 例, 纳入观察组 , 另随机选取阿卡波糖单一用药治疗患者 5 8 例, 纳入对照组 , 比较
行统计 分析 , 计量资料 的表示 方式为 X ±s , 用 x 检验计 数资 料, 用t 检验 比较组 间 , 当 P< 0 . 0 5表示差 异在统计学 上有意
义。
± 4 . 5 ) 岁, 患病 时间 1 ~ 9年 , 平均 ( 4 . 8±1 . 3 ) 年。在性别 、 年 龄、 病程等资料方面 , 两组 患者 资料具有 可 比性 , 差 异在 统计 学上是无 意义 的( P>0 . 0 5 ) 。同时 , 所 有患 者全 部符 合 以下 人选 标 准 : ① 患 者 的 糖 尿 病 症 状 和 随 机 葡 萄 糖 总 和 为 1 1 . 1 m m o | ・ L 以上 ; ② 患 者的空腹 血糖 在 7 . 0 mm o l ・L 以
( 4 5 . 8± 4 . 9 ) 岁, 患病时间 1 —8年 , 平均 ( 4 . 6±1 . 2 ) 年; 对 照 组5 8例 , 男2 8例 , 女 3 0例 , 患 病年 龄 3 5— 5 9岁 , 平均( 4 3 . 6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及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阿卡波糖片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
结果观察组显效33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7.78%。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满意,故值得推广。
标签:2型糖尿病;阿卡波糖;二甲双胍;疗效观察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点的常见代谢性疾病,临床中可分为3类,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及其它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其中尤以2型糖尿病在临床中最为常见[1]。
据有研究报道显示,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变化,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已达9.7%,且呈逐年上升态势,而且有一定的年轻化趋势,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积极治疗。
近年来笔者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3月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东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每组各54例,观察组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47~71岁,平均年龄(55.3±4.6)岁,病程1年~6年,平均(3.8±1.4)年,体重指数21.5~29.6kg/m2,平均(25.1±1.7)kg/m2;对照组中男31例,女23例,年龄46~70岁,平均年龄(55.1±4.5)岁,病程1.5年~7年,平均(4.0±1.3)年,体重指数21.6~29.0kg/m2,平均(25.5±1.5)kg/m2。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用于糖尿病治疗的效果观察与评估

2023《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用于糖尿病治疗的效果观察与评估》•研究背景与目的•研究方法与对象•研究结果与分析•结论与讨论•参考文献目录01研究背景与目的研究背景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是两种常用的降糖药物,但关于两者联合使用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仍存在争议。
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单药治疗效果,对于联合用药的研究较少。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患病率不断上升。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分析联合用药对患者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的影响。
评估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研究目的02研究方法与对象试验流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仅接受阿卡波糖治疗。
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血压等生化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
临床试验设计本试验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标签的设计方法,旨在评估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的效果。
诊断标准入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在18-65岁之间,病程在1-10年之间。
排除标准具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以及近3个月内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患者。
03研究结果与分析血糖控制情况联合用药方案使血糖控制更稳定,减少血糖波动。
相较于单一用药,联合用药方案能更有效地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联合用药方案能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长期血糖控制。
010203胰岛素抵抗情况联合用药方案能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与单一用药相比,联合用药方案能更有效地降低胰岛素抵抗的风险。
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联合用药方案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血脂水平变化联合用药方案能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与单一用药相比,联合用药方案能更有效地降低血脂水平,改善心血管疾病风险。
联合用药方案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没有明显影响。
安全性评价联合用药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一用药相似,没有明显增加。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探讨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探讨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急剧增加。
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主要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注射。
阿卡波糖是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能够延缓肠道中的糖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二甲双胍则是一种促进糖原合成和抑制葡萄糖生成的药物。
研究方法:选择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组和单用阿卡波糖组。
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HbA1c水平、体重、血脂水平等指标进行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
结果:治疗16周后,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组的HbA1c水平显著低于单用阿卡波糖组(P<0.05)。
同时,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组的血糖水平、体重和血脂水平均出现了显著下降(P<0.05)。
此外,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组的药物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讨论: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阿卡波糖抑制肠道中的α-葡萄糖苷酶,降低了肠道对糖分的吸收,从而减少了血糖水平的升高。
二甲双胍则促进了糖原的合成和抑制了葡萄糖的合成,能够进一步降低血糖水平。
因此,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可以协同作用,发挥更好的降糖作用。
此外,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优点还包括降低了患者的体重和血脂水平等附加效果。
阿卡波糖可以减缓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降低卡路里的摄入量,而二甲双胍则可以降低血脂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显著。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法,可以显著降低血糖水平、体重和血脂水平,同时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较低。
因此,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可以考虑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的联合疗法,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
盐酸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盐酸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盐酸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在临床中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到我院接收治疗的14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72例。
给予对照组行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给予观察组行盐酸二甲双胍以及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数指标情况。
结果:经过不同药物治疗之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若选择盐酸二甲双胍以及阿卡波糖联合治疗,能够有效对其血糖进行控制,尽快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价值。
关键词:阿卡波糖;2型糖尿病;盐酸二甲双胍糖尿病不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特征),也是一种终生性疾病,通常是由于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等导致,且多发于老年人群,而我国人口又具有老龄化特点,因此发病率较高[1]。
临床多选择药物进行治疗,控制血糖。
本文选择我院14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旨在分析盐酸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治疗此疾病的临床效果,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到我院接收治疗的14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72例。
对照组中男38例,女34例,年龄46~80岁,平均年龄(63.56±5.86)岁,病程3~15年,平均病程(7.41±2.85)年;观察组中男40例,女32例,年龄47~80岁,平均年龄(64.86±6.42)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7.55±2.93)年。
经过多项检查,所选择研究对象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组间性别、病程以及年龄等多项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行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由上海北杰集团关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21373,使用方式:口服,通常初始计量为0.25g,每日服用2~3次,之后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调整剂量,最大剂量每日不得超过2g,均于饭前30min服用。
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疗效探讨

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疗效探讨1. 引言1.1 糖尿病的背景和治疗挑战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有超过4亿人受到糖尿病的困扰。
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两种,其中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类型,占糖尿病患者的约90%。
2型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给医疗卫生系统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压力。
治疗2型糖尿病的挑战在于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特别是餐后高血糖的控制。
餐后高血糖是指饮食后血糖水平升高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易导致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控制饮食、运动和口服药物,但效果有限并且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耐药等问题。
寻找有效的药物治疗餐后高血糖成为2型糖尿病管理的重要课题。
在这种背景下,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作为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各自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价值,成为治疗餐后高血糖的热点研究领域。
2. 正文2.1 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降血糖药物,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
其主要作用机制包括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肝糖异生以及降低肝脏对葡萄糖的输出。
二甲双胍通过激活AMPK途径,抑制葡萄糖的产生和提高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从而有效降低血糖水平。
临床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在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方面具有明显的疗效。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二甲双胍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并且在减轻体重和改善血脂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二甲双胍在长期使用中并未发现明显的肝毒性和心血管风险,因此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
二甲双胍通过多种途径发挥降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被认为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药物之一。
2.2 阿卡波糖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阿卡波糖是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延缓小肠内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来降低血糖水平。
阿卡波糖配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阿卡波糖配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目的:本次主要对阿卡波糖配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探讨,帮助患者减少并发症和控制病情。
方法:选取就诊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格列齐特片配合二甲双胍,实验组给予二甲双胍肠配合阿卡波糖片。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对于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采用阿卡波糖配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此方法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标签:2型糖尿病;阿卡波糖;二甲双胍【Abstract】Objective:to the mainly of acarbose with metformin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help patients to reduce complications and control of the disease.Methods:select treatment of 80 cases of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gliclazide tablets combined with metformin,the experimental group give metformin enteric combined with Acarbose Tablets.Results:th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reatment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the control effect of blood glucose in the two groups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Conclusion:for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can use of acarbose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treatment,the treatment effect significantly,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Keywords】type 2 diabetes mellitus;acarbose;metformin糖尿病是一种发病慢,患者患病之后难以进行治愈的疾病,糖尿病容易引发患者血糖升高以及代谢紊乱,对患者的健康与生活都带来很大影响[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9-07-15T11:21:40.530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9期作者:邓典峰
[导读] 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均具有较好的降糖降脂效果,二甲双胍在空腹血糖方面的改善效果优于阿卡波糖,而阿卡波糖在餐后2h血糖方面的改善效果要由于二甲双胍,因此可以推广阿卡波糖治疗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2型糖尿病。
锡山人民医院鹅湖分院214116
【摘要】:目的: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疗效及对餐后高血糖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116例医院收治首次诊断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58例)与对照组(58例)。
观察组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使用阿卡波糖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变化。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对照组治疗后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
结论: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均具有较好的降糖降脂效果,二甲双胍在空腹血糖方面的改善效果优于阿卡波糖,而阿卡波糖在餐后2h血糖方面的改善效果要由于二甲双胍,因此可以推广阿卡波糖治疗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2型糖尿病。
【关键词】:二甲双胍;阿卡波糖;2型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长,对社会造成了较大的负担[1]。
WHO指出,我国成为糖尿病高发国家,糖尿病患者数量超过9000万人。
但是由于我国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发病特征与欧美国家有较大的不同,因此欧美国家的研究对我国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并不高[2]。
国内临床研究指出,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以餐后血糖升高为特征,尤其是我国饮食主要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因此需要寻找能够有效控制患者餐后血糖水平的药物[3]。
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是临床常用的降糖药物,为了进一步分析这两种药物对餐后2h血糖的影响,文章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116例医院收治首次诊断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
观察,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116例医院收治首次诊断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58例)与对照组(58例)。
116例患者中有男性62例,女性54例;年龄为38~76岁,平均为(46.6±4.6)岁。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使用二甲双胍(生产单位:北京市永康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072)治疗,每次口服0.5g,1天3次。
对照组使用阿卡波糖(生产单位: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202)治疗,每次口服100mg,1天3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变化。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值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对照组治疗后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1。
3.讨论
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多,但糖尿病防控效果不够理想,这主要是由于患者血糖控制不合格。
胰岛素抵抗以及β细胞功能下降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因此在控制血糖的时候需要关注胰岛功能的保护。
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是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的常用药物,二甲双胍是糖尿病临床治疗的一线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肝糖分泌,从而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但是由于很多外国文献是基于西方糖尿病患者所得到的结论,而我国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特点与饮食特征与西方人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同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可能存在差异。
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以餐后血糖升高伴或不伴空腹血糖升高,且饮食结构中碳水化合物所占比重较大,因此需要针对餐后血糖升高进行控制。
阿卡波糖是一种α-糖苷酶抑制剂,能够有效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
从而降低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水平。
同时,有研究[4]指出阿卡波糖在糖尿病患者中的降糖效果与二甲双胍相近,因此可以作为糖尿病治疗的其他选择。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但对照组治疗后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这说明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均具有较好的降糖降脂效果,二甲双胍在空腹血糖方面的改善效果优于阿卡波糖,而阿卡波糖在餐后2h血糖方面的改善效果要由于二甲双胍,因此可以推广阿卡波糖治疗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2型糖尿病。
综上所述,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以餐后血糖升高为特征,因此控制餐后血糖水平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环节,阿卡波糖在控制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效果要优于二甲双胍,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华,王述进,左红等.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8,29(10):1442-1444.
[2]吕旭艳,谢敏,陈小丽等.阿卡波糖与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效果观察[J].中国药师,2016,19(6):1113-1115.
[3]戚仁娟,撒小军,宋洁等.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分别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对比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8,15(12):709-712.
[4]吴秉司.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和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1):16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