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务员联考冲刺复习 资料分析必背30条公式

合集下载

行测公式汇总pdf

行测公式汇总pdf

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主要考察考生对数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这一部分,以下是资料分析中常用的公式汇总,以及每个公式的详细说明。

一、单一数据1. 基期值:指的是对比的参照时期的具体数值。

2. 现期值:相对于基期量的当前数值。

3. 增长量: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量。

4. 增长率:增长量与基期值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二、两数之比1. 比重:部分数值与整体数值的比值。

2. 平均数:一组数值的总和除以数值的个数。

3. 倍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三、年均增长1. 年均增长量:一段时间内平均每期的增长量。

2. 年均增长率:年均增长量与基期值的比例。

四、隔年增长1. 隔年基期量:在间隔年之前的基期量。

2. 隔年增长率:间隔年的年均增长率。

五、多公式结合这一类题目通常涉及多个公式的组合使用,核心是围绕上述各类型的基本公式展开,相互组合,进行灵活考查。

六、数字推理公式1. 分数比例形式整除:若`a/b = m/n`(m、n互质),则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

2. 尾数法:在选项尾数不同,且运算法则为加、减、乘、乘方运算时,优先使用尾数进行判定。

3. 等差数列相关公式:涉及和、项数、平均数、中位数等计算。

七、几何边端问题相关公式1. 单边线型植树公式:棵树= 总长÷间隔。

2. 植树不移动公式:在一条路的一侧等距离栽种m棵树,然后要调整为种n棵树,则不需要移动的树木棵树为`(m, n)` 的最大公约数。

3. 单边环型植树公式:棵树= 总长÷间隔。

4. 单边楼间植树公式:(同上,根据具体情境调整)八、其他1. 截位直除法:在资料分析中快速计算的一种方法,通过四舍五入保留几位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以上就是对行测资料分析中常用公式的详细介绍。

希望对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大全2.百分点表示相对指标的变化幅度,可直接相加减。

例如,从10%增长到20%,增长了10个百分点,而不是10%。

基期、现期、增长量、增长率基期量是对比参照时期的具体数值,现期量是相对于基期量的数值,增长量是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量。

平均增长量是一段时间内平均每期的变化量,而增长率是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指标。

年均增长率和间隔增长率年均增长率是基期量经过n个周期变为末期量B的情况下,计算出的平均增长率。

但当|x|>10%时,利用公式计算存在一定误差。

间隔增长率是已知第二期和第三期的增长率,求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

混合增长率混合增长率是已知部分的增长率,求整体的增长率。

例如,A的增长率是a,B的增长率是b,而“A+B”的增长率是r,其中r介于a、b之间,且偏向于基数较大一方的增长率。

同比增长和环比增长同比增长是与历史同期相比的增长情况,而环比增长是与相邻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的增长情况。

平均数、比重、倍数、翻番和指数平均数包括现期平均数和基期平均数,其中A为现期总量,a为对应增长率,B为现期份数,b为对应增长率。

比重指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用个百分数或者“几成”表示。

倍数是A是B的多少倍,A÷B;而翻番是翻几番变为原来数值的倍。

指数是描述某种事物相对变化的指标值,假设基数为100,其他值与基期相比得到的数值。

删除有问题的段落。

1.修改每段话:算法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各种数值的变化。

例如,如果现在比过去增长了20%,那么我们可以用算法100×(1+20%)=120来计算。

同样地,如果现在比过去降低了20%,那么我们可以用算法100×(1-20%)=80来计算。

如果我们想知道某个数是原来的多少倍,我们可以用倍数进行计算。

例如,某城市2000年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4.8平方米,比1978年的3.8平方米高出3.9倍。

另外,我们也可以用翻番来计算数量加倍的情况。

资料分析公式汇总

资料分析公式汇总

资料分析公式汇总在进行资料分析时,掌握一些关键的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准确地处理数据和得出结论。

下面就为大家汇总一些常用的资料分析公式。

一、增长类公式1、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增长量是指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增加量。

2、增长量=基期量 ×增长率这个公式用于在已知基期量和增长率的情况下,计算增长量。

3、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100%增长率反映了数据的增长速度。

4、年均增长量=(末期量初期量)÷间隔年份用于计算一段时间内平均每年的增长量。

5、年均增长率=\(\sqrtn{\frac{末期量}{初期量}} 1 \)(n 为间隔年份)用来衡量在若干年中平均每年的增长幅度。

二、比重类公式1、比重=部分量÷整体量 × 100%比重表示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2、整体量=部分量÷比重通过已知部分量和比重,求出整体量。

3、部分量=整体量×比重已知整体量和比重,计算部分量。

三、平均数类公式1、平均数=总数÷个数这是最基本的平均数计算方式。

2、平均增长量=(末期平均数初期平均数)÷间隔年份用于计算一段时间内平均每年的增长情况。

3、平均增长率=\(\sqrtn{\frac{末期平均数}{初期平均数}}1 \)(n 为间隔年份)衡量平均数在若干年中的平均增长幅度。

四、倍数类公式1、倍数= A÷BA 是B 的多少倍,用 A 除以 B 即可得出。

2、基期倍数=\(\frac{A}{B} ×\frac{1 + b\%}{1 +a\%}\)A、B 分别为现期量,a%、b%分别为对应的增长率。

五、隔年增长类公式1、隔年增长率=当年增长率+上年增长率+当年增长率×上年增长率用于计算间隔一年的增长率。

2、隔年基期量=现期量÷(1 +隔年增长率)通过现期量和隔年增长率,求出隔年的基期量。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需要背诵的全部公式汇总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需要背诵的全部公式汇总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需要背诵的全部公式汇总1单一数据一、求基期值1.已知现期值和增长量:基期值=现期值一增长量2.已知现期值和增长率:基期值=现期值÷(1+增长率)3.已知增长量和增长率:基期值=增长量÷增长率二、求现期值1.已知基期值和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增长量2.已知基期值和增长率:现期值=基期值x(1+增长率)3.已知增长量和增长率:现期值=增长量÷增长率x(1+增长率)三、求增长率1.已知基期值和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量÷基期值2.已知基期值和现期值:增长率=(现期值-基期值)÷基期值3.已知增长量和现期值:增长率=增长量÷(现期值-增长量)四、求增长量1.已知现期值和基期值: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2.已知现期值和增长率:增长量=现期值÷(1+增长率)x增长率3.已知基期值和增长率:增长量=基期值x增长率五、年均公式1.已知初期值和末期值,求年均增长量:年均增长量=(末期值-初期值)÷年份差2.已知初期值和末期值,求年均增长率:六、隔年公式1.已知现期值、现期增长率、基期增长率,求隔年基期值:隔年基期值=现期值÷(1+现期增长率)÷(1+基期增长率)2.已知现期增长率、基期增长率,求隔年增长率:隔年增长率=(1+现期增长率)x(1+基期增长率)-12两数之比一、比重为了简化记忆,我们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不同的量:现期部分(用a表示),现期整体(用b表示),现期部分的增长率(用qa表示),现期整体的增长率(用qb表示)。

1.已知a、b,求现期比重:2.已知a、b、qa、qb,求基期比重:3.已知a、b、qa、qb,求比重的变化量:二、平均数为了简化记忆,我们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不同的量:现期总量(用a表示),现期份数(用b表示),现期总量的增长率(用qa表示),现期份数的增长率(用qb表示)。

1.已知a、b,求现期平均数:2.已知a、b、qa、qb,求基期平均数:3.已知a、b、qa、qb,求平均数的变化量:4.已知a、b、qa、qb,求平均数的变化率:三、倍数为了简化记忆,我们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不同的量:现期A(用a表示),现期B(用b表示),现期A的增长率(用qa表示),现期B的增长率(用qb表示)。

资料分析高频考点与公式必背

资料分析高频考点与公式必背
在工作中,我发现很多考生有一个共同的困惑,就是觉得使用方法特别麻烦,甚至还不 如不使用方法。这就是因为练习太少。其实方法是很容易掌握的,但是“知道了”这种方法, 并不能代表“掌握了”。方法的意义在于迅速地做出题目,因此,也一定不要孤立地学习方 法,而要将方法与题目相结合,通过题目,判断该使用哪种方法能迅速地解出试题。复习的 时候,一定不要仅仅局限于教材与讲义。在“看懂了”的基础上,还需要“做会了”,大量 练习,才能慢慢摸索出规律,熟能生巧。
对于资料分析而言,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是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并且了解清楚各种题型 涉及的基本公式;另外,还需要掌握一些简化做题过程的基本方法。剩下的,就需要大量做 题,在做题当中不断强化各种题型、公式的记忆,最重要的是,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 各种做题技巧。一定要注意,资料分析是“速算”,而不是精确计算。
放缩法放缩法是指在数字的比较计算当中如果精度要求并不高或数字相差比较大通8过对中间结果进行适当地放或缩从而迅速得到待比较数字大小关系的速算方式
目录
前言..................................................................................................................................................... 3 第一堂 资料分析必背知识点.........................................................................................................5
知识点一 统计术语...............................................................................................................5 知识点二 速算技巧...............................................................................................................6 知识点三 其他重要方法及公式.........................................................................................13 第二堂 题型精讲.........................................................................................................................17 考点一 基期、现期量、增长量....................................................................................................................................................................................................... 63 第三堂 综合分析.........................................................................................................................68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中的常用公式.doc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中的常用公式.doc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中的常用公式资料分析一直是2020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必攻堡垒,4篇资料分析20道题目,在保证准确率的情况下必须在30分钟内做完,所以提升做题速度一直是广大考生很头疼的一件事,时间总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溜走,那接下来华图教育就带大家一起来分析下应该如何提升资料分析的做题速度。

一、先看材料后看题,时间才能省下去有很多考生在做资料分析时选择先看题目再看材料,每做一题都逐一返回查找数据,这样在无形中我们会反复看四五次材料,而且每次几乎都是通读材料。

【例题】2009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7995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了2170万人。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增强,促进了乡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

2005年到2009年,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由27331万人增加到31120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从36.0%上升到39.9%,乡村就业人员总量由48494万人减少到46875万人。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33970万人,2009年减少到29708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18084万人,2009年增加到2168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23771万人,2009年增加到26603万人。

2009年末,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

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解析】虽然这篇资料篇幅不长,但做题的时候若从头读到尾,也会浪费很多时间。

因此在资料分析中需要考生们先读材料后读题干。

阅读材料不需要大家逐字通读,只需读出时间和段落大意即可,不需要大家阅读数据。

例如刚才这篇资料的第一段,时间是2009年末,讲的内容是我国就业人员总数情况,以及城镇乡村的分布情况;第二段内容是三大产业就业人员情况;第三段是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情况。

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公式大汇总

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公式大汇总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公式大汇总很多同学第一次备战公考不知该从何下手,不妨从行测中容易提分的资料分析学起。

资料分析一共考察大家三大能力:阅读能力、列式能力、估算能力,而要想学好资料分析,首先要做的就是记住公式。

一听记公式大家就头大,大家不用怕,其实我们要记的公式并不多,经过我们研究你只需要记住19个公式就可以。

那么今天就由中公教育专家带大家来学习一下资料分析公式。

一、单一数据(4个)现期值=基期值+增长量=基期值×(1+增长率)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同学们,这就是我们资料分析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的总结,虽然看着不多,但还是要学会在题目中灵活运用。

希望大家能下来结合题目熟练掌握,祝大家考取得一个好成绩!二、基层工作经历概念界定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

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具有在县级及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

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报考中央机关的人员,曾在市(地)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部分单位需要有相关的劳动合同和社保证明,来证明基层工作经历。

例如,商务部工作人员介绍,商务部2012年将招考85人,其中外语类职位不受基层工作经验限制。

商务部工作人员:凡是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考生必须具备相应的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同时在资格复审时,要提版权所有翻印必究交劳动合同和社保证明,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定您有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

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能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可按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如果符合职位规定的基层工作年限,也可以报考要求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职位。

三、2019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为便于报考者充分了解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9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特制定本大纲。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

1、
2、
3、
4、
5、隔年增长率:第二期与第三期增长率分别为与,那么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
1、(实际数值比估算值小)
2、
现期整体为,增长率为,部分为,增长率为,则:
1、现期比重
2、基期比重
3、现期比重较基期比重变化
(1)若,则现期比重较基期比重下降;
(2)若,则现期比重较基期比重上升。

现期总量为、总数为,其增长率分别为、,则:1、现期平均数
2、基期平均数
3、现期平均数增长率
(1)若,则现期平均数高于基期;
(2)若,则现期平均数低于基期。

1、倍数:是的倍
2、翻番:翻番
3、现期量比基期量增加了,增长了倍,则基期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