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

合集下载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核心考点(资料分析)【圣才出品】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核心考点(资料分析)【圣才出品】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核心考点第五章资料分析第一节基础知识【考点1】百分数与百分点一、基本概念1.百分数是用来表示相对指标的一种常用形式,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是以100为分母的分数,用符号“%”(百分号)来表示。

资料分析涉及的增长率、比重、普及率、占有率等常用百分数表示。

2.百分点是用以表达不同百分数之间的“算术差距”(即差值)的单位,常用来表示以百分数形式呈现的相对指标的变动幅度。

二、两者的区别1.百分数通常用来描述实际量的变化情况,例如旅游人数、生产总值、产量等,而百分点通常用来描述百分数;2.百分数的计算通常为“先减后除”,即先做末期与基期值的差,再用差值与基期值相除得到;而百分点的计算通常为“只减不除”,也即直接将两个百分数相减并去掉百分号,而不做除法。

三、知识拓展百分点常用于如下两种情况:1.用以表示两个百分数之差在资料分析中,百分数通常为增长率。

例如“某省今年一季度旅游人数同比增长了6.5%,而去年一季度旅游人数则同比下降了3%,那么今年一季度的同比增速比去年一季度提高了9.5个百分点”。

2.用以表述“拉动……增长几个百分点”“拉动……增长几个百分点”是指总体中某个部分的增加值造成总体增长的值。

【考点2】同比与环比一、同比1.概念:指和历史同期相比较,比如今年第n月与去年第n月比。

2.计算公式:同比=(本统计周期数据÷过去某年同期统计周期数据)×100%。

二、同比增长率1.概念:一般指和去年同期相比较的增长率。

2.计算公式: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同期数)÷同期数×100%。

三、环比1.概念:指和上一统计周期相比较,比如2005年7月份与2005年6月份相比较,包括日环比、月环比、年环比。

2.计算公式:环比=(本统计周期数据÷上统计周期数据)×100%。

四、环比增长率1.概念:一般是指和上期相比较的增长率。

2.计算公式:环比增长率=(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

公务员中的资料分析知识点总结与备考方法

公务员中的资料分析知识点总结与备考方法

公务员中的资料分析知识点总结与备考方法公务员考试是国家选拔政府工作人员的一种方式,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竞争性。

在备考过程中,掌握资料分析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章将就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分析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提供备考方法,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考试。

一、资料分析知识点总结在公务员考试中,资料分析是考察考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对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分析进行总结。

1.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资料分析的基础。

在资料分析中,考生需要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对给定的数据进行解读和推理。

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分析、图表分析以及趋势分析等。

考生需熟悉常用的统计指标和数据分析工具,如平均值、中位数、相关系数、回归分析等。

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考生可以发现问题的本质,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政策分析公务员工作与政策密切相关,因此政策分析也是资料分析的重要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国家政策和相关法规,并能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政策的影响和合理性。

在政策分析过程中,考生要善于运用比较分析和评价分析等方法,准确判断政策的实施效果和改进方向。

此外,考生还要关注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和政策动态,及时获取新的政策信息,提高政策分析的能力。

3.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公务员考试中经常遇到的题型之一。

考生需要根据给定的案例,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在案例分析过程中,考生需要全面理解案例背景和相关信息,找出问题的关键点,运用常见的分析工具进行分析。

此外,考生还要提高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备考方法在备考公务员资料分析时,考生需要有系统的学习和复习方法,以下是一些备考方法的建议。

1.系统学习考生要从资料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入手,建立系统的学习框架。

可以通过参考教材、辅导书籍以及相关网站,深入学习数据分析、政策分析和案例分析等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考生可以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实践,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

引言概述:公务员是指在政府机关和公共事业单位中从事国家行政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人员。

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需要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以便顺利通过考试,进入公务员岗位。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分析和解析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正文内容:一、政治理论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商品经济的关系价值和价格的关系剩余价值论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的关系3.党的建设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党的组织原则和党的建设制度4.党和国家机构党的领导核心和核心领导机构国家权力机构和国家行政机构党和国家监督机构5.制度和治理体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二、法律法规知识点1.宪法和行政法律宪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定行政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公务员法和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2.行政管理法规行政机关的组织和职能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和行政奖励3.行政诉讼法律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和程序行政诉讼的当事人权利和义务行政诉讼的审判程序和结果4.司法制度和司法解释司法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原则司法解释的作用和效力司法审判的程序和结果5.公共财政法律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公共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比例代表与总量代表的原则三、经济管理知识点1.宏观经济管理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国内生产总值和经济增长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财务管理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资金的筹集和使用财务报告和财务管理的规范3.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规划和人员选拔培训和发展薪酬管理和绩效考核4.项目管理项目的立项和实施风险管理和绩效评估项目的监督和验收5.经济法规与法律事物处理企业法律关系的法律制度经济合同的订立和履行经济法律责任和法律风险的预防四、行政能力知识点1.决策分析信息收集和分析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决策的实施和评估2.组织管理组织结构和权责清晰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组织文化和员工激励3.沟通协调沟通的目的和方式协调的原则和技巧沟通与协调的效果评估4.领导能力领导风格和能力评估领导与管理的关系基于团队合作的领导方式5.创新与变革创新的动力和途径变革的目标和方法创新与变革的评估和绩效五、社会学知识点1.社会变迁与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的原因和过程社会结构和社会层级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社会心理学个体内心与社会行为的关系群体心理与社会互动社会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案3.社会力量和社会问题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的关系社会问题的产生和解决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维护4.社会工作社会服务的目标和方式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和素质社会工作的机构和方法5.社会调查与研究调查方法和数据分析研究设计和报告撰写社会调查与研究的应用领域与意义总结:本文从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经济管理、行政能力和社会学等五个大点阐述了公务员资料分析的知识点。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必考知识点—段伟出品【公务员考试资料库 】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必考知识点—段伟出品【公务员考试资料库 】

重要性,你懂的--国考资料分析必考知识点押题?这不是押题,是一定及肯定会考的知识点。

明天即进入国考,现在不需要做新题,简单调整心情,简单梳理一下以前的错题及所有模块的知识点。

现就资料分析部分,给大家梳理必考的知识点,同学们查漏补缺。

抓住最应该抓住的模块!以下是这次国考必考的资料分析知识点:必考知识点一:求基期量求基期量:告诉现在的量A,告诉现在的增长率r,求以前的量。

A÷(1+r)例:2012年某省广电总收入为7368亿元,同比增长12.8%,则2011年该省广电总收入为()A.6531B.6698C.6834D.7012式子为:7368÷(1+12.8%)必考知识点二:求增长量求增长量:告诉现在的量A,告诉现在的增长率r,求增长量。

rA÷(1+r)例:2011年5月,某企业产值为2638万元,同比上升11.1%,环比上升13.1%,则2011年5月产值比上月增长了()A.2416B.3056C.4136D.5248式子为:2638×13.1%÷(1+13.1%)必考知识点三:比较增长量大小比较增长量:告诉现在的量A,告诉现在的增长率r,比较增长量大小。

比较rA即可例:2011年中国稻谷产量6241.3万吨,同比增长4.3%;小麦总产量6824.6万吨,同比增长4.8%;玉米总产量5421.1万吨,同比增长4.9%;大豆产量2658.3万吨,同比增长5.2%。

则2011年增长对多的谷物为()A. 稻谷B. 小麦C. 玉米D. 大豆只比较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的现期量×增长率即可。

显然小麦最大。

必考知识点四:求比重比较增长量:告诉第一个量为A,第二个量为B,求第一个量占第二个量的比重。

A÷B例:2012年某省广电总收入为9381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有线网络费用为3213亿元,同比增长19.5%,则2011年该省有线网络费用占广电总收入的比重为()A.25.5%B.32.4%C.38.3%D.45.1%注意:一定要注意求的是现期量的比重还是基期量的比重。

公务员资料分析基础知识点PPT课件

公务员资料分析基础知识点PPT课件
现期量 基期量 (1 r均)(n n为间隔年数)
年均增长率 n
现期量 基期量
1(n为间隔年数)

可编辑
7
百分数与百分点
• 百分数:量A与量B的百分比例称为百分数 • 百分点:百分数之间的比较称为百分点
注意: • 实际量之间的比较一百用“百分数” • 增长率或比例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点”

可编辑
17
恩格尔系数与基尼系数
• 恩格尔系数
• 定义:一个家庭或个人食品支出总额占消费支出总额的百分比例;恩格尔系 数越小,人民生活水平越高,反之人民生活水平越低。

计算方法: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 消费支出总额
100%
• 基尼系数
• 定义: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收入差距的指标;基尼系数介于0~1之 间,基尼系数越小,贫富差距越小,反之贫富差距越大。

可编辑
10
增长类易错点
• 1.增幅、降幅、变化幅度的区别。
• 2.成数的定义,“翻番”与“翻倍”的区别。
• 3.“增长n倍”、“增长了n倍”与“是n倍”、“变化为原来的n倍”的区 别。
• 4.增长率r与斜率k的区别。
r y2 - y1 y1
k y2 y1 x2 x1

可编辑
11
PART2 比重类相关
• 计算方法:定积分求曲面的面积

可编辑
18
历史时期的表述
• 新中国成立初 指"1949年"之后的几年
• 改革开放以来 指"1978"年以后至今
• 十二五 2011年~2015年
• 十三五 2016年~2020年

(完整word版)公务员考试行测笔记

(完整word版)公务员考试行测笔记

行测笔记一、资料分析 (一)基本知识1、增长量、增加值、增加额、增长额 ✧ 增长量、增加值=终值 — 初值✧ 现值为B ,增长率为r,则增长量= B - B / (1+r )✧柱形图中两个柱长短的差值所代表的统计数值,若具体指标数值的曲线成线性,则在相邻时间段内,增加量相等,但增长率不同,即便是该曲线的斜率逐段增加也不能够判断增长率增加了,因为这跟基值大小有关。

【此时可能能用到直尺,量“柱”的长短和“点”的高低】 ✧若表示某一数值的实际指标(一定是数值,不能是百分比之类的)呈线性增长,那么相同时间段的增长量相同,但在曲线上升时它的增长率降低了,在曲线下降时它的增长率的绝对值增大了================================================================================================= 2、增长率、增长了多少(用%表示) ✧ 增长率终值/初值 — 1 ……………………终值大于初值<问增长了百分之多少>1 — 初值/终值 ……………………终值小于初值<问降低了百分之多少>✧ 两年混合增长率:如果第二期与第三期的增长率分别为r1,r2,那么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为 r1 + r2 + r1 * r2 ✧平均增长率:如果n 年间的增长率分别为r1,r2,r3……rn,则平均增长率≈ A (1+r|)n = B ,中的r 就是n 的平均增长率,r= 1-,累计增长率在数值上等于平均增长率。

当n<0.05即5%时,(1+r|)n ≈1+nx 。

✧ “从2004年到2007年的平均增长率”一般不包括2004年的,即共有3年 “2004、2005、2006、2007年的平均增长率”包括2004年的,即共有4年✧等速率增长:中间一项的平方等于两边项的乘积;如果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的量分别为a,b,c ,第二年、第三年的增长率都为r ,则:2bc a=✧ 同增同减或者同减同增,最后降低✧ 前后两期对比时,前一期叫“基期”,后一期叫“现期”这两期的量作对比后得到的“变化率”是属于“现期”的。

2023年公务员考试30条资料分析、数量关系必背公式

2023年公务员考试30条资料分析、数量关系必背公式

资料分析一、增长量和增长率1、已知现期量和基期量,求增长量和增长率1---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增长率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 2、已知基期量和增长量,求增长率和现期量增长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增长量增长率+==3、已知基期量和增长率,求增长量和现期量增长率)(增长率增长量+⨯1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4、已知现期量和增长量,求基期量和增长率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5、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求基期量和增长量增长率增长率现期量增长量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11 6、已知增长率和增长量,求基期量和现期量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量现期量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二、间隔增长率位估算估算或者保留否则转化成近似的分数时,均小于、当是间隔期增长率是现期增长率,210%2121212121212121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三、混合增长率①混合后居中:整体增长率介于两个部分增长率之间②偏向基期较大的:基期指的是基期量,做题中一般用现期量近似代替四、年均增长量、年均增长率年份差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现期量年均增长率年份差基期量现期量年均增长量年份差÷≈==-1-- 五、比重部分的增长率整体的增长率部分的增长率整体部分比重变化量比重不变反之比重下降;等于则增长率,则比重上升;部分的增长率大于整体下降:判断比重上升部分的增长率整体的增长率整体部分基期比重整体部分比重+⨯=++⨯=⨯=1-/11100%六、平均数份数的增长率份数的增长率总量的增长率平均数的增长率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份数总量基期平均数份数平均数总量份数总量平均数+=++⨯=⨯==1-11 一、几何公式1、周长)(、、长方形正方形圆b a 242+===C a C r C π、2、面积lr 21r 360n S h b a 21S ah 21S r S 22==+===ππ扇形梯形三角形圆、)(、、 3、体积h S 31S h R V R 3423底三棱体圆柱球、、===ππV 圆柱 二、行程问题1、流水行船顺水:船行驶的速度和水流的速度是一致的:顺水行船速度=船速+水速逆水:船行驶的速度和水流的速度是相反的:逆水行船速度=船速-水速当已知顺流船速和逆流船速时,可以得到船在静水行驶中的速度和水速:2V -V V 2V V V ÷=÷+=)()(逆顺水顺逆船2、直线相遇相遇时间乙甲路程和)(t V V S ⨯+=3、直线追及追及时间乙甲路程差)(t V -V S ⨯=3、环形相遇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时间4、环形追及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三、数列问题1、平均数na a a a n +++=....21 2、等差数列*1n 1n N n d 21-n n na S dd 1-n a a ∈+=+=,)(求和公式,公差为)(通项公式 3、等比数列),()(求和公式),,(通项公式1q q -1q -1a S 1q 0a q a a n 1n 11-n 1n ≠=≠≠⨯=四、工程问题1、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2、合作效率=多个人的效率之和3、合作总量=合作效率×工作时间4、工程问题常考题型:一般的多人合作、多人轮流工作、多人周期循环式工作、水管累变型问题等五、浓度问题1、溶液=溶质+溶剂2、浓度=溶质/溶液3、混合浓度=混合前溶质的和/%混合前溶液的和=(溶质1+溶质2)/(溶液1+溶液2)4、巧用“十字交叉法”解决混合溶液问题六、经济利润问题1、收入=成本+利润2、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备注:数学运算中,除非题干特意说明,否则利润率均等于利润/成本。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必背公式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必背公式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必背公式1、现期与基期(1)现期量=基期量×(1+r)(2)基期量=现期量1+r,当|r|<5%时,基期量≈现期量—现期量×r(3)基期量的比较:当1+r未出现成倍变化而现期量有明显倍数关系时,则着重比较现期量。

2、增长量与增长率(1)增长率(r)=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现期量基期量—1 = 增长量基期量=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2)增长率的比较:增长率(r) =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现期量基期量—1,因此增长率大小只需比较现期量基期量即可。

(3)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r=现期量×r1+r ,当r≈1n时,增长量≈现期量x1n+1(4)年均增长量=(末期值-初期值)÷n(5)增长量的比较:大大则大,一大一小百化分。

3、特殊增长率(1)间隔增长率:间隔增长率r=r1+r2+r1xr2,当r1xr2<0.01时可忽略,r≈r1+r2。

(2)年均增长率:末期值=初期值(1+r)n,估算技巧,(1+r)n≈1+n·r,当|r|≤5%时,误差较小。

(3)混合增速:混合增速介于部分增长率之间,更加靠近于基数较大的所对应的增长率。

4、比重相关:(1)现期比重:比重=部分÷整体(2)基期比重:BA x1+a1+b,其中部分量为B,部分对应的同比增速为b,整体量为A,整体对应的同比增速为a。

(3)两期比重:现期比重与基期比重的差值为BA x b−a1+b,结论:①b-a的正负决定升降;②上升或下降的具体的数值应该小于|b-a|。

5、平均数与倍数(1)平均数=总数÷总份数(2)倍数,B是A的多少倍,计算公式为:B÷A;如果是多几倍则是B—1;A,其中b代表总数的增长率,a代表总份数的增长率。

(3)平均数的增长率:b−a1+a如人均收入=总收入÷总人数,在计算人均收入的增长率时,b即对应总收入的增长率,a对应总人数的增长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基期与现期:做为对比参照的是基期,而相对于比较的是现期。

2.增长量与增长率:增长量是用来表述变化的绝对量;增长量则表述两者变化的相对
量。

3.年均增长率、年均增长量:现期量
=基期量×(1+年均增长率)n ,其中n为相差年数;年均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n,其中n为相差年数。

4.百分数与百分点:量A占量B的百分比例:A÷B×100%,n个百分点即n%
5.同比与环比:同比:指
和某一相同时期(比如去年同一时期)相比较的情况。

环比:指和与之紧紧相连的上一统计周期相比较的情况。

6.成数与翻番:成数:几
成相当于十分之几。

翻番:翻一番为原来的2倍;翻两番为原来的4倍;以此类推,翻n番为原来的2n倍。

7.倍数:增长n倍(增长了、增长、多了),即增加n00%,就是增长率,现值=原
值×(1+n);是原来的几倍(增长到、是),说的是增长后的结果,现值=原值×n。

8.斜率≠增长率
9.比重:比重是指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率,占、比重、贡献率、利润率、产销率。

主要公式:比重=部分÷总体;利润率=利润÷收入;产销率=销量÷产
量;增长贡献率=部分增量÷整体增量。

10.平均数:均;每;单位。

公式:平均数=后面÷前面,人均
GDP=GDP÷人数;每户
消费=消费÷户数;单位面积产量=产量÷面积。

11.顺差和逆差:顺差:
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大于进口商品额,
叫作对外贸易
顺差(又称出超)。

出口-进口>0 逆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小于进口
商品额,叫作对外贸易逆差(又称入超)。

进口-出口<0
12.三大产业:第一产业:
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二产业:
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
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
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它各业,一般俗称服务业。

13.GDP(国内生产总值):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
位在一定时期内
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
的最佳指标。

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就是三大产业增加值之和。

14.GNP(国民生产总值):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
一定时期内生产
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15.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生活必需品、非奢侈品)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
额的百分比,它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常用指标。

系数越低,一般反应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越高。

16.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

17.特定历史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指“1949年”之后的几年,“改革开放以来”指“1978
年”至今
18.截位直除
19.比较
20.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