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石油事故
人类历史上的化工大爆炸(附件附爆炸威力)

人类历史上的化工大爆炸(附爆炸威力)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8月4日傍晚发生剧烈爆炸,多处建筑损毁,现场升腾巨大的蘑菇云。
目前,爆炸事故死亡人数已超过100人,约有4,000人受伤。
死亡人数很可能还会增长。
爆炸的起因现在基本清晰。
由于电焊操作的不谨慎,引爆了存有炸药的仓库,然后连锁爆炸点燃了另外一个存有2,700吨硝酸铵的仓库。
放眼全球,类似的化工事故屡见不鲜,成为人类挥之不去的梦魇。
1921年9月21日,德国路德维希港的奥堡发生了一场惨烈的化工厂爆炸事故,造成了561人死亡,2,000多人受伤。
爆炸的直接原因,是工厂将硫酸盐和硝酸盐大量囤积于库房内储备,欲待市场旺销时上市。
1947年4月16日清晨,一艘停泊于美国得克萨斯城的货轮Grand Camp号起火,引爆了船上的2,300吨硝酸铵。
爆炸还产生了连锁反应,导致附近的化工厂爆炸。
冲天的大火直插云霄,全城都能看见港口上升起的橙色浓烟。
1984年11月19日,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在圣胡安尼克的储油设施因发生易燃气体泄漏而产生爆炸,整个工厂被摧毁,工厂内当时储有11,000立方米的液化丙烷和丁烷气体。
2001年9月21日,法国西南部工业城市图卢兹化工厂AZF发生强烈爆炸,工厂被炸出一个50多米宽15米深的大坑,两座厂房大楼夷为平地。
事故造成31人死亡,2,500人受伤。
这一爆炸案在诸多层面影响到了法国社会,不仅推动了法国保险赔偿法更改,更使多个大城市勒令“危险企业”立即搬家。
1984年12月3日。
事件: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发生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化工毒气泄漏事故。
其死伤损失之惨重,震惊全世界,以至今天仍令人怵目惊心。
直接致死:2.5万人,间接致死:55万人,永久残废:5万人。
直接原因:610 号储罐进入大量的水(残留物实验分析表明进入了450~900kg水)和产品中氯仿含量过高(标准要求≤0.5%,而实际发生事故时高达12%~16%)。
印度马弗罗炼油厂储罐区爆炸。
安全 血泪教训之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双苯厂“11.13”爆炸事故(连载14)

安全血泪教训之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双苯厂“”爆炸事故(连载14)编者按小7:长期的安逸容易让我们失去危险的嗅觉,如果您身边有工作在一线的朋友,请不要吝啬您的点击分享。
或许,他们正因为看到这篇文章,提高了自身安全意识,将大部分突如其来的事故扼杀于摇篮之中。
事故案例: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双苯厂“”爆炸事故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认定,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
爆炸时冒起的黄烟爆炸后的地面事故经过:2005年11月13日,因苯胺二车间硝基苯精馏塔塔釜蒸发量不足、循环不畅,替休假内操顶岗操作的二班班长徐某组织停硝基苯初馏塔和硝基苯精馏塔进料,排放硝基苯精馏塔塔釜残液,降低塔釜液位。
10时10分,徐某组织人员进行排残液操作。
在进行该项操作前,错误地停止了硝基苯初馏塔T101进料,没有按照规程要求关闭硝基苯进料预热器E102加热蒸汽阀,导致进料温度升高,在15分钟时间内温度超过150℃量程上限。
11时35分左右,徐某回到控制室发现超温,关闭了硝基苯进料预热器蒸汽阀,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温度开始下降至正常值。
13时21分,在组织T101进料时,再一次错误操作,没有按照“先冷后热”的原则进行操作,而是先开启进料预热器的加热蒸汽阀,7分钟后,进料预热器温度再次超过150℃量程上限。
13时34分启动了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泵向进料预热器输送粗硝基苯,当温度较低的26℃粗硝基苯进入超温的进料预热器后,由于温差较大,加之物料急剧气化,造成预热器及进料管线法兰松动,导致系统密封不严,空气被吸入到系统内,与T101塔内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引发硝基苯初馏塔和硝基苯精馏塔相继发生爆炸。
重大化工事故案例分析材料

事故案例分析材料目录一、辽阳石化分公司2002年2月23日聚乙烯装置爆炸事故分析 (1)二、兰州石化分公司2002年8月27日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 (16)三、锦州石化分公司2003年9月12日常减压装置闪爆事故分析 (28)四、大庆石化分公司2004年10月27日硫磺装置酸性水罐爆炸事故分析 (40)五、大庆石油化工总厂2004年10月27日硫磺装置酸性水罐爆炸事故分析 (52)六、吉林石化分公司2004年12月30日合成气装置爆炸事故、2005年11月13日双苯厂爆炸事故分析 (63)辽阳石化分公司2002年2月23日聚乙烯装置爆炸事故分析按照会议的安排,辽阳石化要对2002年2月23日聚乙烯装置爆炸事故案例,进行一次再剖析,再认识,以此来警醒大家,共同汲取以往事故的教训,举一反三,警钟长鸣,强化安全意识,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2.23”事故,对辽阳石化来讲,是一次刻骨铭心、十分惨痛的教训,尽管事过四年之久,但是这次事故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需要我们经常反思,引以为戒。
辽化人一提起“2.23”,至今记忆犹新。
我到辽化工作近半年了,每次参加“2.23”反思日活动,大家都经常回忆起那令人惨不忍睹的场景。
事故的经过是这样的:2002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十二,从凌晨3点左右开始,聚乙烯新线工艺参数不正常,降负荷生产,到早上7点负荷降到了40%。
7时20分,当班班长发现悬浮液接受罐压力急速上升,反应速度下降,于是安排3名操作工到现场关阀门,进行停车处理。
操作工到达现场后发现现场有物料泄漏,立即打电话向装置主控室报告,在班长跑向现场不到1分钟,新线就发生了剧烈爆炸。
结果造成8人死亡,1人重伤,18人轻伤,事后统计,公司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52.78万元。
整个“2.23”事故调查前后历经半年的时间,而事故善后工作一直持续到2006年。
2005年12月,我刚到辽化工作一个月,就组织人员对“2.23”事故中的重伤人员的赔偿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今年才处理完。
钻井作业井喷事故案例分析

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事故
第三次压井
3月31日凌晨3:33分,罗家2井封堵压井施工按照“特殊凝胶堵漏压井技术施工方案”开 始正式实施。注入密度1.6~1.7 g/cm3压井泥浆45m3,接着注入凝胶液235m3,注入 水泥84吨,平均密度1.84 g/cm3,到6:18分替入1.6~1.7 g/cm3泥浆37m3,施工顺 利结束。关井观察,罗家2井油、套压均为零,罗注1井油压5.188MPa,套压0.727 MPa。6个泄漏点的火焰有减小趋势。施工过程顺利,效果比较明显。专家认为,基本 完成了堵漏任务。
○ 此次事故造成万余名群众转移,一万多名学生停课,无人员伤亡。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事故
第二次压井
首先将原有的70多根钻杆全部起出,之后将100多根钻杆下入。 钻杆下端带有两个膨胀球,底端带有一个锥型堵头,堵头中间 有一个注水口,堵头到达套管裂隙下处后,迅速向井底注入速 凝水泥,膨胀球会堵住气体。但由于井下情况复杂,工作难度 大,压井不成功。
事故原因:
一.有关人员对罗家16H井的特高出气量估计不足; 二.高含硫高产天然气水平井的钻井工艺不成熟; 三.在起钻前,钻井液循环时间严重不够; 四.在起钻过程中,违章操作,钻井液灌注不符合规定; 五.未能及时发现溢流征兆,这些都是导致井喷的主要因素。 六.有关人员违章卸掉钻柱上的回压阀,是导致井喷失控的直接原因。 七.没有及时采取放喷管线点火措施,大量含有高浓度硫化氢的天然气喷出扩散,周围群众疏散不及时,导致大量人员中毒伤亡。
卡通风学期汇报
钻
井
作
业
井
喷
事
故
案
例
都是漏油惹的祸_史上最严重的海上石油泄漏事件系列

COVER STORY封面故事都是漏油惹的祸——史上最严重的海上石油泄漏事件系列石油公司引发的此次海上石油泄漏事件影响深远,“深水地平线”泄漏出的石油仍在墨西哥湾蔓延。
2010年4月20日,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东南约82千米处海面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致7人重伤11人死亡。
这一由英国石油公司租赁,属于瑞士越洋钻探公司的平台两天后便沉入墨西哥湾。
它的爆炸冲击力撕裂了连接钻井平台和井口的长5000英尺(约合1524米)的管道,井口本身亦开始泄漏原油。
根据美国专家6月10日公布的调查结果,在6月3日英国石油公司实施“切管盖帽”工程前,估计每天有2万至4万桶(1桶约合159升)原油泄漏到墨西哥湾,大大高于此前估计的每天1.2万到1.9万桶。
人们已经开始担忧,墨西哥湾石油泄漏时间可能会成为史上最严重的一场环境灾难,至于最终泄漏的原油总量,恐怕同样是个天文数字。
由此,我们应该回顾下历史上发生过的形形色色的海上石油泄露事件,来看看海上石油泄露事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是多么的深远。
科威特漏油事故原油泄漏量:136万至150万吨迄今最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发生在第一次海湾战争时期的科威特南部。
1991年1月,萨达姆下令从科威特撤退的伊拉克军队打开石油管道、油井甚至停泊在港口的油轮的阀门,试图为避免军事失败做最后的挣扎。
据估计,从1月23日至27日,至少有2.4亿加仑(最多可能达4.6亿加仑)的原油流入内陆和波斯湾。
美国战机在1月轰炸了石油管线,试图阻止原油外泄。
据估计,这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向波斯湾外泄了800万桶原油。
最后的清理手段是用智能炸弹封闭开启的管道,在战争之后多国动用了25英里的吸油格栅、21台油水分离器,与众多真空吸污卡车,大约从海中收回5880万加仑的油。
但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报告,这件史上最严重漏油事件对珊瑚生态系和地方渔业造成些永久性伤害少于预期,预估有一半的油被蒸发,八分之一被回收,剩下的则多被冲上岸了。
1、中石油川东钻探公司12·23井喷特大事故2003年12月23日2157

1、中石油川东钻探公司“12·23”井喷特大事故2003年12月23日21:57,位于重庆市开县高桥镇,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集团)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钻井二公司川钻12队承钻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股份)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罗家16H井发生井喷事故,造成243人死亡(职工2人,当地群众241人),直接经济损失9262.71万元。
1、事故单位概况四川石油管理局是隶属于中石油集团的国有特大型企业,独立法人单位。
川东钻探公司是四川石油管理局下属的专业化钻井公司,现有在册职工5600余人,资产总额7亿余元;下辖钻井二公司、地质服务公司、泥浆公司、钻具公司等单位。
川钻12队是川东钻探公司钻井二公司下属的钻井队。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是中石油股份下属的非法人分支机构,主要在四川、重庆等地从事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管道运输、营销、炼化等业务。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与四川石油管理局之间的服务关系为关联交易甲乙方关系,并按相关规定,签订年度工程技术服务合同。
罗家16H井为罗家寨气田的开发井,地处重庆市开县高桥镇晓阳村境内。
目的层是三叠系飞仙关段鲕粒溶孔性白云岩,气藏天然气高含硫,中含二氧化碳,其中甲烷82.14%,硫化氢9.02%,二氧化碳6.79%。
2、事故发生及抢救经过2003年12月23日2时52分,罗家16H井钻至井深4049.68米时,因为需更换钻具,经过35分钟的泥浆循环后,开始起钻。
当日12时,起钻至井深1948.84米。
此时,因顶驱滑轨偏移,致使挂卡困难,于是停止起钻,开始检修顶驱。
16时20分检修顶驱完毕,继续起钻。
21时55分,起钻至井深209.31米,录井员发现录井仪显示泥浆密度、电导、出口温度、烃类组分出现异常,泥浆总体积上涨,溢流1.1立方米。
录井员随即向司钻报告发生了井涌。
司钻接到报告后,立即发出井喷警报,并停止起钻,下放钻具,准备抢接顶驱关旋塞。
全球石油石化业风险事故案例

全球石油石化业风险事故案例一、北海石油平台爆炸事故1988年7月6日,Piper Alpha石油公司的石油生产平台在北海发生大爆炸。
当时平台上共有229人,最终167人死亡,62人受伤,保险理赔高达13亿英镑。
这是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石油灾难.由于派珀·阿尔法钻井平台上的机械技术先进,几乎不存在漏油的可能,最先起火的区域装有耐火性极好的防火板。
专家们在分析事故原因时,惊讶地发现:事故起因源于一个接一个的小小疏忽。
一个已拆下安全阀的泵被当作备用泵起动,液化石油气从堵板处泄漏,引起爆炸。
这只是一次小型爆炸,平台上的工作模块防火墙可以隔离大火。
但是,能够承受住高温的工作模块防火墙却不能经住爆炸的冲击力,碎片撞断了一根天然气管道,引发了第二次爆炸,大火的高温熔断了输送管道,导致原油泄露.燃烧的原油淌进网格式潜水平台,本来事故到此可以缩小,着火的原油由此流进大海.却不料工作人员觉得网格平台硌脚,在上面大面积铺设了一层厚厚的脚垫,漏下的原油堆积在脚垫上,着火的原油不能流进大海,上窜的火苗炙烤另一根高压天然气输出管,引起更大的爆炸和火势,灭顶之灾发生了。
那么,最开始的问题泵是如何被当作安全泵起动的呢?原来发生事故当晚,问题泵已拆下安全阀,办理了出口管道安全阀工作票.但这张安全阀工作票是放在柜子中的,当班的人员只找到泵体维修票,并不知道安全阀已拆,于是下令起动了问题泵。
最终的原因不是科技故障,而是简单的一纸文书!许可证制度的不完善最终导致了悲剧。
如果把维修单据放在一起,问题泵就不会起动爆炸;如果防火墙能挡住爆炸,原油就不会泄露;如果原油泄漏时没有被脚垫阻挡起火,高压管道就不会爆炸。
悲剧是环环相扣的,只要有一个环节不成立,灾难就不会发生.二、墨西哥湾漏油事故2010年4月20日,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市东南约80公里处海域的“深水地平线"(Deepwater Horizon)钻井平台于夜间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造成11名工作人员死亡,大约在36小时后沉入墨西哥湾。
“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漏油事故

埃克森·瓦尔迪兹石油泄漏事故1989年3月24日,美国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宝石般美丽的科尔多瓦和瓦尔迪兹水域蒙受玷污。
从瓦尔迪兹港驶出的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为躲避冰山驶离了航道,当绕过冰山应该驶回航道的时候,船长因痛饮伏特加早已昏昏睡去,三副操纵着油船没能及时转弯,一头撞在布莱礁上搁浅,11个油舱破裂了8个,随后共有1100万加仑(约4000万升)从船体裂缝里喷涌而出,造成了美国历史上深海地平线钻平台漏油事故之前最大的环境灾难。
原油污染了225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数据,石油泄漏后短短几天,就有25万只海鸟,4000只海獭,250只秃头鹰,还有超过20只虎鲸被杀死。
徒劳的清污灾难发生后,埃克森公司立刻花巨资弥补。
他们声称雇佣了13000多人参与清污,第一时间他们先设置隔油栅把漏油的瓦尔迪兹号围住。
随后在多处渔类孵化地和鲑鱼溪设置隔油栅,还经过批准进行了分散剂和燃烧油污试验。
埃克森出钱请当地的渔民用高压水管清洗或手工清理海滩上的石油,在有些油层很厚的地方,可以直接用铲子和水桶舀。
在有些平坦的沙滩,用推土机把被石油污染的表面推走。
美国环保局还在两个地点进行了微生物分解油污试点。
军方也动用飞机运输隔油栅,撇油船,拖船等协助清理油污。
同时,大量的志愿者也从各地赶来,他们用温和的肥皂清洗海獭和野鸭,但仍然无济于事,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死去。
然而工人们清洗海滩并没有收到多大效果,虽然,埃克森公司还迅速宣布曾经原始的区域已经大部分恢复,而实际上那里的生物还在不断地死去。
海洋生物学家瑞奇•奥特(Riki Ott)在她的作品里这样描述:到2001年时,在海湾的沙滩上挖一个洞,还是很快就会被渗出的油污填满。
随后的清理工作持续了四个夏天,其中高峰期达到10000多名工人,1000多艘船,还有100架飞机和直升机。
但是,2001年美国联邦一项调查显示,当时威廉王子湾一半以上的海滩表面或者地下仍有油污残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重大环境事故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
2010年4月20日夜间,位于墨西哥
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
并引发大火,大约36小时后沉入墨西哥
湾,11名工作人员死亡。
据悉,这一平
台属于瑞士越洋钻探公司,由英国石油
公司(BP)租赁。
钻井平台底部油井自2010
年4月24日起漏油不止。
事发半个月后,
各种补救措施仍未有明显突破,沉没的
钻井平台每天漏油达到5000桶,并且海
上浮油面积在2010年4月30日统计的
9900平方公里基础上进一步扩张。
此次
漏油事件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和经济损失,同时,也给美国及北极近海油田开发带来巨大变数。
中石油大连漏油门
2010年7月16日,大连新港附近中石油的两条输油管道
先后发生爆炸起火和原油泄漏事故,油管爆炸引发大连中石油
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一油罐起火,并造成1500多吨原油泄漏,百
余平方公里海域受到污染,救援工作历时数日。
7月28日,大
连漏油事件发生已逾半月,官方高调宣布清污工作基本完成,
与此同时,中石油的善后巨款也浮出水面。
虽然事故尚未最后
认定,但事故方中石油为了善后此事,初步核算已花费至少数
亿。
“阿莫科·卡迪兹号”石油污染事故
1978年3月,超级油轮“阿莫科·卡迪兹”号在离布
列塔尼海岸不远处触礁,从而酿成了世界上最严重的石
油污染事件之一。
978年3月2日,超级油轮“阿莫科·卡迪兹”号
失事,造成严重污染。
该次事故,被称为是二十世纪最
有影响的海上污染事故之一。
该船于16日晚21时在
法国布列塔尼亚岸外触礁沉没,所装载的22万吨原油
和4000多吨燃油全部流入海中。
这对海洋生物以及海
鸟来说,称得上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成百万的海洋
动物和软体动物被冲到岸上。
从船上漏出的石油其中大
量被风吹上了岸摊,估计上岸油量达6-6.5万吨,约占总溢油量的30%,其余的70%分散在水体和沉积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