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原理绪论

合集下载

食品工艺学第一章绪论

食品工艺学第一章绪论


工艺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取决于工艺合
理性和所采用的加工技术;

工艺具有变化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可 创新;
第三 节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
(一)食品工业体系更加完整和紧密
(二)食品工业国际化和科技化
(三)食品的消费趋势反映了食品工业的 发展方向。
第四节
食品加工与保藏研究内容和范围
一、食品加工保藏方法 二、各类食品的加工工艺
按保藏原理分的保藏方法
1、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法
主要用于新鲜水果、蔬菜等食物的活体保藏。
通过控制其保藏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及气体
组成等,可使水果、蔬菜的新陈代谢活动维持
在最低的水平上,从而延长它们的保藏期。
包括冷藏法、气调法等。
2.抑制变质因素活动达到保藏目的的方法
变质因素:微生物

氧化作用
6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什么要学习《食品加工 与保藏原理》?
科学选用工艺技术食品制造技术生物技术膜分离技术食品保藏技术超高压杀菌技术栅栏技术辐射杀菌技术食品监控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cr生物传感器高压处理技术是将食品物料以某种方式包装以后置于高压1001000mpa下在常温或较低温度下对物料作用一段时间从而达到灭菌改性和改变食品某些理化反应速度的效果
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
在某些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将会受 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从而使食品品 质在一段时间内得以保持。如干制、冷 冻 保藏等。
3.运用发酵原理保藏食品的方法
通过培养有益微生物如乳酸杆菌等进 行发酵,利用发酵产物—乳酸、乙醇等 来抑制腐败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保 持食品品质的方法 。
4.利用无菌原理来保藏食品的方法。
小包装栗仁
↓ 入灭菌锅 ↓ 高温高压灭菌CCP2 ↓ 降温 ↓ 出锅检测 ↓ 干燥 ↓ 包装 ↓ 入库

《食品加工原理》课程标准

《食品加工原理》课程标准

《食品加工原理》课程标准(Principles of food processing)一、课程概述食品加工原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物流方向的一门专业限选课。

食品加工原理主要探讨食品加工概念,特别是保藏、加工、包装、运输以及上述因素对食品质量、货架寿命、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

着重论述了热加工、杀菌、冷藏、冷冻、脱水的保藏加工原理以及加工因素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此外,还介绍了食品工业一些新技术,如冷冻浓缩、膜分离和挤压技术。

学习本课程前应先学习物理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等课程,后续课程有食品工艺学、调味品工艺学、肉禽蛋水产工艺学等工艺加工类课程。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食品保藏和加工的专业知识,掌握加工过程中保藏、加工、包装、运输等因素对食品质量、货架寿命、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

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食品领域的专业课程或从事食品科研、产品开发、工业生产管理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策略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涉及到的教学现象演变过程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的教学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类推同类教学事件和现象。

学会———是指能模仿或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完成某些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操作任务,或能识别操作中的一般差错。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

四、课程实施(一)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食品加工原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物流方向的限选课。

一般情况下,每周安排1.教学班是主要的教学组织,班级授课制是目前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

食品加工保藏绪论剖析

食品加工保藏绪论剖析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改善窝工居民饮食结构、提高营养与健康
水平。 为国防、抗灾救灾等事件提供重要物资。 食品工业推动和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我国食品和食品工业的分类及特点
(一)分类
农副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
1、农副食品加工业
谷物磨制 饲料加工 植物油加工 制糖 屠宰及肉类加工业 水产品加工 蔬菜、水果和坚果加工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1.加工食品占饮食消费比例低 2.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偏低,品种结构不合理 3.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偏低,缺乏国际竞争力
四、本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课程性质
该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重 要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任务是使 学生掌握食品加工与保藏的基本原理和生 产工艺控制的理论,学会分析生产过程存 在的技术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低温保藏和烟熏保藏技术 公元前1000年,古罗马人
干藏技术 2000年前,西方人、中国人
罐藏技术 《北山酒经》记载
• 食品保藏技术的现代发展
1809年,法国人Nicolas Appert 发明罐藏 食品被认为是现代食品保藏技术的开端
1883年,现代食品冷冻技术 1908年,化学品保藏技术 1918年,气调冷藏技术 1943年,食品辐照保藏技术
2、食品制造业
焙烤食品制造 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制造 方便食品制造 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 罐头制造 调味品、发酵品制造 其他食品制造
3、饮料制造 烟草制品业
(二)食品生产许可证(QS) 管理的食品
-----质量安全 28大类食品:
(三)国家商标注册和申请使用绿色食品 标志的食品分类
二十九类: 三十类: 三十一类: 三十二类: 三十三类:
(四)需要特殊审核及认证的食品

食品加工工艺学绪论

食品加工工艺学绪论
食品加工工艺基础——绪论
3.食品的功能

一次功能——营养性,维持生命;
二次功能——嗜好性,风味享受; 三次功能——保健性,调节机能。


食品加工工艺基础——绪论
4.食品加工的目的与作用

保留可食部分,有效利用原料; 赋予安全性;
赋予营养与功能性;
提高嗜好性; 提高保藏性; 赋予方便性; 改善经济性。
食品加工工艺基础——绪论
网络辅助教学
网络教学平台
工大首页→斛兵学苑 →网络教学平台 或输入域名 登陆
输入用户名及密码(与“教学管理系统”相同 )登
陆 点击食品加工工艺基础进入。
校精品课程网站
2007年精品课程——食品工艺学 /2007/lujf
第三章 食品的低温保藏技术
第四章 食品罐藏技术
第五章 食品的干制保藏技术
第六章 食品的辐照保藏技术
第七章 食品的腌制保藏技术
食品加工工艺基础——绪论
主要参考书
《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
曾名涌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 《食品工艺学导论》 马长伟 等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食品技术原理》 赵晋府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
中国粮油学报等
英文核心期刊: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Food Chemistry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European Foo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食品加工工艺基 Nhomakorabea——绪论

食品工艺学概论(绪论)

食品工艺学概论(绪论)

产品
2000年 2005年 五年累计增长(%) 年均增长率(%)
小麦粉
2759 3922
42.2
7.3
食用植物油
837 1612
92.6
14.0
肉类总产量
6125 7743
其中:肉类制品
407
850
26.4
4.8
108.8
15.9
乳制品
208 1310
5.3倍
44.5
其中:液体乳
125 1146
8.2倍
食品工艺学概论
绪论
一、食物与食品 食物——具有可食性的物质。它 是人体生
长发育、更新细胞、修补组织、调节机能必 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也是产生热量保持体温、 进行体力活动的能量来源。 食品——经过加工制作的、做为商品流通的 食物统称为食品
食品的功能
➢营养功能
第一功能
➢感官功能
外观、质构、风味
➢保健功能
食品工业是整个工业中吸纳城乡就业人数最 多、与农业关联度最强的产业。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我国食品工业特色
白酒固体发酵,蒸馏技术 豆豉、酱油生产技术 蔬菜腌制(发酵)技术 肉类烟熏保藏
食品工业发展现状(2000年-2005年)
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2005年(亿元)同比2000年增加百分率
国际上有代表性的食品工业
巴西橙汁:资源优势,高度集约化 新西兰乳业:优质乳源,全球市场定位 法国葡萄酒:注重传统饮食文化,法律保护 日本功能食品:大众化,严格审批管理
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及其前景
我国2003年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2400亿 元,居各工业部门之首。
食品工业企业达19316个,就业人数达 403.7万,占全国工业企业就业总人数的 7.3%。

食品工程原理-绪论

食品工程原理-绪论

直到19世纪末,才开始建立食品加工厂
我国近代食品工业的起步大概比西方国家迟100年
• 起步晚 • 发展慢 • 技术水平低 • 核心技术依靠进口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食品工业的发展也非常迅 猛。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我国的食品工业发展科分为 三个阶段。
10
阶段1:平稳缓慢增长阶段(1952~1990年) • 劳动生产率比较低 • 技术依赖进口 • 食品消费以初级农产品为主 • 国家对食品工业的发展不够重视。
12
阶段3:食品工业飞速发展阶段(2003年-现在)
• 国家重视,大力支持重点技术研发。 • 年均增速20%以上。 • 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缩小,部分领域接近国际先进,
个别领域达到领先。 • 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国
内市场广阔,发展空间巨大。
中国食品工业发展迅速:已建成了包括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 料制造业和烟草加工业等四大类、62个小类的现代食品工业体系。
➢ 2005年世界食品工业销售额约4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占25 、
欧洲占20 、日本占10 ;
➢ 美国、法国、荷兰、日本等国的食品工业产值均居制造业
之 首,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巴西的橙汁加工业
产业状况:
➢ 巴西是南美最大的甜橙种植园、全球最大的橙汁加工国。 ➢ 橙汁出口量占全球橙汁出口量50%,其中冷冻浓缩橙汁出口
杀 菌的基本方法,1829年世界上建成第一个罐头厂; ➢ 1872年美国发明喷雾式奶粉生产工艺,1885年乳品已工业
化 生产。
1.2、国外的食品工业
国际食品工业状况:世界经济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农
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均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 将现 代新的科学技术引入食品工业领域,建立了现代化 的食品工 业体系; 食品加工的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展,利用的科学技术也越来 越先进。

食品工艺原理复习资料

食品工艺原理复习资料

食品工艺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食品加工:将食物或者原料通过劳动力、机器、能量及科学知识,把它们转变成半成品或者可食用旳产品(食品)旳过程。

2、食品工艺:将原料加工成半成品或者将原料和半成品加工成食品旳过程和措施,涉及了从原料到成品或者将配料转变成最后消费品所需要旳加工环节或者所有过程。

3、用于食品加工旳食物原料旳特点:(1) 有生命活动:食物原料大都是活体,涉及植物采收之后还会呼吸,动物屠宰后僵直(2) 季节性和地区性:许多食品原料旳生长、采收都严格受季节旳影响,同一种原料由于生态环境旳不同,其生长期、收获期、原料品质等也有差别。

(3) 复杂性:原料种类诸多,种类和品种不同,其构造、形状、大小、化学构成等各异。

(4) 易腐性:具有大量旳营养物质,富含水分,极易腐败变质。

第二章食品旳脱水加工1、水分活度:将食品中水旳逸度与纯水旳逸度之比成为水分活度。

2、MSI:在恒定温度下,以 Aw (或者相对湿度) 对水分含量作图所得到旳曲线称为水分吸附等温线即MSI,食品 MSI 表达食品平衡水分含量与外界空气相对湿度之间旳关系。

3、食品中水分含量与水分活度之间旳关系 (水分吸附等温线与干燥曲线结合)以空气对流干燥为例,预热阶段水分含量轻微下降,而水分活度也轻微下降;恒速干燥阶段水分含量直线迅速下降,而水分活度则缓慢下降;降速阶段水分含量缓慢下降,水分活度则迅速下降。

4、水分活度对微生物、酶及其她化学反映旳影响(1) 多种微生物均有自己生长最旺盛旳合适 Aw;Aw 能变化微生物对热、光合化学试剂旳敏感性,普通在高 Aw 时微生物最敏感,中档 Aw 下最不敏感;Aw 值反映了水分与食品结合旳强弱及被微生物运用旳有效性。

多种微生物旳生长发育有其最适旳 Aw 值,普通而言细菌生长旳 Aw 下限为 0.94,酵母菌为 0.88,霉菌为 0.8~0.94。

Aw 值降至 0.7 如下,除嗜盐菌﹑耐干燥霉菌等特殊菌群外,大多数微生物不能生长发育,0.65 如下,微生物繁殖受到节制, 0.6 如下大部份微生物不能存活。

食品技术原理-绪论

食品技术原理-绪论



蔬菜、水果、粮食、坚果等植物性原料在 采收或离开植物母体之后仍然是活的; 家畜、家禽和鱼类在屠宰后,组织即死亡, 但污染这些产品的微生物是活的,同时, 细胞中的生化反应在继续。 原料品质决不会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变好, 产品一经采收或屠宰后即进入变质过程。 加工过程本身不能改善原料的品质,也许 使有的制品变得可口一些,但不能改善最 初的品质。
(5)与流变学有关:流动水不易腐臭。 (6)与食品工业规模有关: 一般罐装速度110—600罐/分 海口罐头厂---椰子汁1200罐/分。对保藏 期有一定影响。 规模大,现代化程度高,速度快,污染机 会少。
五、本课程的性质、内容、重要性
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以保藏技术为核 心,增加了食品技术新进展。 所学内容包括:(1)食品变质因素及 其控制;(2)各类保藏技术及在工业中的 应用;(3)现代食品加工工艺的理论。 本课程的重要性:食品技术原理作为食 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可以为 本科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食品加工保 藏,今后从事本专业的研究、管理、营销工 作打下基础。

2.影响原料品质的因素
(1)微生物的影响; (2)酶在活组织、垂死组织和死组织中的 作用; (3)呼吸; (4)蒸腾和失水;


(5)成熟与后熟; 成熟的定义是水果或蔬菜的器官连接在植 株上时所发生的变化现象。一般随着成熟 过程的进行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品质。(注 意适度,否则会迅速后熟,迅速出现严重 品质降低)。 后熟定义是水果脱离果树或植株后于消费 或加工前所发生的变化。最后的后熟程度 是在采收后形成的最佳食品品质。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糖)、脂肪、维 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 提供营养和能量,为了生存——营养 功能(吃饱)。
2.感观功能(第二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繁殖。 缺点:需要冷链维持低温;冷冻中形成的冰晶
体会引起产品质量的下降。
食品加工原理绪论
3)脱水:
脱水包括浓缩和干燥。目的是减少产品中 水分含量,延长货架期。 优点:利用低水分含量限制或消除微生物生长 繁殖或消除影响货架期的其他限制因素。 缺点:会引起产品显著变化。
食品加工原理绪论
4.食品加工的目的:
第一章 绪论
一、食品的概念 1.食物:供人类食用或具有可食性的物质的统称。 2.食物的作用: 3.食物的来源: 4.食品的定义: 5.食品的分类:
食品加工原理绪论
二、食品的功能
1.营养功能: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主要由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等。 食品的营养价值不仅取决于营养素的全面
和均衡,还体现在其食品原料的获得、加工、 储藏和生产全过程中的稳定性、保持率以及生 物利用率方面。
食品加工原理绪论
2.研究内容和范围:
1)根据食品原料特性,研究食品加工保藏 (1)原料特性: 食品原料的来源:动物、植物、微生物、矿物质
和化学物质
食品加工原理绪论
特性:有生命活动 具有季节性和地区性 具有复杂性 具有易腐性:极易腐败:储藏期1d-2周 中等腐败:储藏期2周-2月 不易腐败:储藏期2-8月
食品加工原理绪论
六、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
1.食品工业的组成:
食品加工业:包括粮食及饲料加工业、植物油加 工业、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等。
食品制造业:包括糕点、糖果制造业、乳制品制 造业、罐头食品制造业、发酵食品制造业等。
饮料制造业:包括酒精制造业、软饮料制造业等 烟草制造业:包括卷烟制造业等。
食品加工原理绪论
一种食品的保存期取决于加工方法、包装 和贮藏条件等诸多因素。
食品加工原理绪论
3.方便性:
食品应切实从消费者的实际出发,具有方 便实用性,便于携带、食用、运输和保藏。
食品的方便性充分体现了食品人性化的一 面,直接影响食品消费者的可接受性,是食品 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食品加工原理绪论
四、食品的加工
1)满足消费者要求 2)延长食品的保藏期 3)增加食品的安全性 4)提高食品原料的附加值
食品加工原理绪论
五、食品工艺
1.概念: 食品工艺就是将原料加工成半成品或将原料
和半成品加工成食品的过程和方法。 2.食品工艺的组成:
食品工艺由不同的工序组成。
食品加工原理绪论
3.食品工艺的特性:
食品工艺决定了加工食品的质量。食品质 量的高低取决于工艺的合理性和每一个工序所 采用的加工技术。食品工艺具有变化性、多样 性和复杂性,是的食品的种类可以不断变化和 创新。
食品加工原理绪论
2.感官功能:
1)外观:包括大小、形状、色泽、光泽等。 2)质构:包括硬度、黏性、韧性、酥脆度、稠
度等。 3)风味:包括气味和味道,气味有香气、臭气、
水果味、腥味等,味道有酸、甜、苦、辣、咸、 麻、鲜等。
食品加工原理绪论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保健功能:
饮食与健康存在密切的关系,摄入能量过 多或营养不当,可引发疾病,而缺乏一些营养 素也会使得身体健康下降引起疾病。
食品加工原理绪论
七、食品工艺学研究内容和范围
1.概念: 食品工艺学是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
理的原则,研究食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 的加工过程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 国际食品科学领域的定义:见课本14页
食品加工原理绪论
食品科学的五个基础框架:
1.食品的基础研究领域(或称为狭义食品科学): 包括食品化学,研究食品的组成、结构、物化和 生化特点及加工和食用过程中的变化。
2.食品分析领域:分析食品产品及组分的质量特点、 化学的原理等。
食品加工原理绪论
3.食品的微生物领域:研究环境对食品的腐败作 用以及微生物对食品本身及食品制造过程的影 响等。
4食品加工领域:研究食品原材料特点、食品保 藏原理、影响食品质量、包装等加工因素、良 好的生产操作等。
5.食品工程领域:研究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工程原 理及单元操作的科学。
食品加工原理绪论
3.相关的概念:
1)增加热能: 包括热烫、巴氏杀菌以及商业杀菌等。目的
是提高产品的温度,延长货架期。 优点:减少或消灭微生物;减少抗营养成分;
钝化酶;提高营养素的利用率。 缺点:导致热敏性营养素的降低。
食品加工原理绪论
2)除热:
除热包括冷却和冻结。 优点:利用低温减少或消除微生物的活性和生
食物除了含有大量营养素,还含有少量或 微量化学物质如黄酮类、多酚类、肽类、低聚 糖等,这些成分不属于营养素,但对人体具有 调节机体功能作用,称为功能因子。
食品加工原理绪论
三、食品的特性:
1.安全性: 是指食品必须是无毒、无害、无副作用
的,应当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 的危害以及造成的危险性,不会因食用食品而 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或中毒和产生任何危害 作用。
2.食品工业的特征:
1)产品种类多、规模大,就业人数多 2)发展迅速,增值价值大 3)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收效快 4)关联大,涉及范围广 5)品种变化快,新产品不断出现 6)产品消费快
食品加工原理绪论
3.发展趋势:
1)体系更加完整和紧密 2)国际化和科技化 3)食品的消费趋势反映了食品工业的发展方向
食品加工原理绪论
影响食品原料加工的因素:
1.微生物的影响 2.酶的作用 3.呼吸、蒸腾和失水作用 4.成熟与后熟 5.采收前的品质及动植物的龄期
食品加工原理绪论
(2)引起食品变质的原因:
1.加工的概念: 食品加工就是将食物或原料经过劳动力、
机器、能量及科学知识,把它们转变成半成品 或可食用的产品的过程。
食品加工原理绪论
2.加工的类型:
1)初加工:不改变原料的整体性,产品增值有 限或作为中间产品和精深加工的原料。
2)精深加工:改变原料外形或特征和属性,涉 及食品组分或成分、分子,在功能和质量上都 有很大的提高,产品的价值显著增加。
食品加工原理绪论
导致食品不安全的因素主要有微生物、化 学、物理等方面,此外还有疯牛病、禽流感、 假冒伪劣食品、食品添加剂的滥用以及对转基 因食品存在的疑虑等。
食品加工原理绪论
2.保藏性:
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食品应该保持原有的 品质或加工时的品质或质量。
食品的品质降低到不能被消费者接受的程 度所需要的时间称为食品的保存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