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传染病预防和控制

合集下载

常见传染病识别与预防【60页】

常见传染病识别与预防【60页】
由于水痘皮疹分批出现,故 各期皮疹同时出现为本病特征。
防治重点
早期发现、隔离、治疗患者是预防关键, 应避免接触水痘和带状疱疹患者;
预防接种: 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的方法; 常开门窗通风换气; 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
7.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是由痢疾杆 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污染水和食物经粪口传播。好发于夏秋季。
1.15/10万(总人口中)。其中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 263.52/10万,死亡率1.12/10万。 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和甲型H1N1流感,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 病总数的91.55%。 病死率居前五位的是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病毒性肝炎和甲 型H1N1流感,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5.50%。
病原体
细菌 病毒 立克次体 支原体 衣原体 螺旋体 霉菌 寄生虫
破伤风 脊髓灰质炎 恙虫热 非淋菌性尿道炎 沙眼 梅毒 脚气 血吸虫病
3.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条件
① 传染源:病人、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和昆虫。 ②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传染给其他易
感者所经过的途径。例如:空气飞沫、血液。 ③ 易感人群:即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
人。例如:未接种过麻疹疫苗、也未感染过麻疹 的儿童。
传播途径分类
直接或间接 空气或飞沫 经水传播 食物传播 接触传播 血液或体液 昆虫或动物 土壤传播 医源性传播 围产期传播 多途径传播
水痘、结膜炎(红眼病) 水痘、流感、肺结核 霍乱、血吸虫 痢疾、伤寒 淋病、疥疮、艾滋病 乙肝、艾滋病 乙脑、疟疾、狂犬 炭疽、破伤风 丙肝、艾滋病 风疹、梅毒、艾滋病 艾滋病
治疗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利福喷丁、 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等;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3篇)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3篇)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是学校为保障学生身体健康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旨在预防和控制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的传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症以及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1. 感冒:指导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在打喷嚏、咳嗽后立即洗手。

避免与感冒病人密切接触,保持室内通风。

2. 水痘:学校应在发现水痘患者后及时通知其他家长,并参照卫生部门的指导,采取隔离措施,减少患病人员之间的接触。

3. 流感:学校应定期进行流感疫苗接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免疫力。

在发现流感病例后,应及时通报,采取隔离治疗和消毒措施。

4. 肠胃炎:加强学生个人卫生教育,提醒学生勤洗手,不食用生食。

对于有肠胃炎症状的学生,应及时就医,并采取离校治疗措施。

5. 结膜炎:加强学生个人卫生管理,不与结膜炎患者共用毛巾、洗脸盆等物品。

发现病例后,及时派遣学生就医治疗,并对宿舍和教室进行消毒。

此外,学校还应制定健康检查制度,定期对学生进行身体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开展卫生教育活动,普及疾病预防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对于病例的报告、隔离、治疗和消毒工作,应密切配合卫生部门的要求,严格执行预防控制措施,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校园环境的卫生安全。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2)一、学校对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

二、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安全联络员任副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组成的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三、学校按照国家规定,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健康查体并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并负责将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医生的建议及时通知学生家长。

四、学校不断加强学校校医,保健教师的配备和培训,加强学校卫生基础设施,按照课程方案规定,对学生进行有关专题性教育。

五、学生或教职工在家中发生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学、上班。

在校内出生传染性疾病要立即到隔离室休息,需转院的立即转传染病医院。

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

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

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
一、常见传染病预防措施
1、加强个体防护:加强个体预防,减少行为和环境暴露,保持个人
卫生,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发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预防病毒传播;
2、加强社会防护: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引导人们重视传染病的防控,正确对待流行病,提高社会防疫意识;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
对基层登记统计、服务管理及早期发现等工作的宣传和加强;
3、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卫生技术服务水平,完善公共卫生监测
预警能力,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加强临床检测能力,完善防疫体系,加强
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4、加强检测诊断:健全检测体系,建立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应急机制,加强检测系统建设,提高检测诊断的能力;
5、及时控制传染源:健全传染源控制与流行病学调查体系,及时发
现和分析疫情,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疫情扩大,严格控制传染源;
6、提高健康教育和宣传:加强对基层和老百姓的疫病预防知识宣传,加强对学校的疫病宣传,改变少数人视而不见的现状,引导大众多关注传
染病防控工作;
7、科学预防控制: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

健康教案——常见传染病防治(精选8篇

健康教案——常见传染病防治(精选8篇

健康教案——常见传染病防治(精选8篇教案:健康教案——常见传染病防治一、教学内容1. 传染病的概念与特点2.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3. 个人卫生与健康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以及传播途径。

2. 使学生掌握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方法。

难点:理解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预防传染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传染病宣传册。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介绍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如流感、手足口病等,让学生了解这些疾病对生活和学习的困扰。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疾病?我们应该如何预防?2. 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利用黑板、粉笔,详细讲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流行规律,掌握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

3. 案例分析(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例如,分析案例中个人卫生习惯是否良好,是否做到了勤洗手、勤通风等。

4. 小组讨论(10分钟)6. 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传染病预防措施2. 加强体育锻炼3. 接种疫苗4. 注意饮食安全5. 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六、作业设计1.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传染病,并说明它们的传播途径。

2. 结合所学内容,制定一个月的个人卫生计划。

3. 家长签字:我已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并会督促孩子做好个人卫生。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拓展延伸方面,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实践活动,如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竞赛、制作传染病预防宣传海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防护意识。

还可以邀请专业医生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染病防治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中,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方法。

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

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

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传染病是指由感染源(包括人体、动物、环境等)传播给易感人群并引起感染的疾病。

常见传染病有流感、肺结核、手足口病等。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是保障公共健康的重要工作之一、下面是一个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工作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加强监测和报告1.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系统,定期收集、统计和分析传染病信息。

2.建立传染病报告制度,明确医疗机构和社会单位的报告责任和渠道。

3.加强传染病病原学研究,分离和鉴定病菌,为疫苗研发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支持。

二、加强疫情监测与预警1.建立健全传染病预警机制,通过监测指标、人群行为和大数据分析等方式,预测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趋势。

2.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掌握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等相关信息,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3.加强与国内外疫情通报和信息共享,及时获取和传递疫情信息,做出及时反应。

三、加强传染病预防宣教1.加强对公众和从业人员的传染病常识宣传,提高公众的传染病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运用多种宣传方式,包括媒体、网络、社区、学校等,向公众传达传染病防控知识和行为规范。

3.加强对学校和托幼机构的传染病预防教育,提高师生的防控水平。

四、加强医疗机构感染控制1.制定医疗机构感染控制方案,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职责和工作标准。

2.加强医疗机构感染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源。

3.组织开展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能力。

4.加强医疗废物的处理和消毒,防止废物成为传播途径。

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1.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和抽检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置食品中的病原体。

2.加强食品加工、储存和销售环节的卫生管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3.加强对食品经营者的培训和监管,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

六、推动疫苗接种和药物保护1.鼓励公众按时接种疫苗,建立完善的疫苗接种制度,提高疫苗覆盖率。

2.加强疫苗生产和供应管理,保障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

3.推广并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防止药物滥用和抗药性的产生。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一、概述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一类通过接触、飞沫、空气传播等途径传播的疾病。

对于常见的传染病,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和控制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方法。

二、疾病一、流感1、流感的病原体和传播途径流感主要由流感引起,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飞沫和空气传播。

2、流感的预防措施- 注射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

- 勤洗手,尤其是接触公共场所后。

- 穿戴口罩,特别是在与患者接触时或者前往流感高发地区时。

-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

3、流感的控制措施- 发现疑似或确诊流感患者,应及时隔离治疗。

- 对疑似患者进行流感检测,确诊后进行治疗,同时追踪密切接触者。

- 强化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特别是经常接触的物体和表面。

三、疾病二、肺结核1、肺结核的病原体和传播途径肺结核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

2、肺结核的预防措施- 接种卡介苗是预防肺结核的重要手段。

- 勤洗手,尤其是与结核病患者接触后。

- 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避免密闭空间的长时间暴露。

- 饮食均衡,增强身体免疫力。

3、肺结核的控制措施- 对疑似肺结核患者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和胸部X光检查,确诊后进行治疗。

- 提供充足的治疗药物,并监测患者的治疗进展。

-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和胸部X光检查,并提供相应的保健指导。

四、疾病三、流行性感冒1、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和传播途径流行性感冒主要由流感引起,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

2、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措施- 注射流感疫苗是预防流行性感冒的重要手段。

- 勤洗手,尤其是接触公共场所后。

- 避免去人员拥挤的场所,特别是流行性感冒高发地区。

- 提高个人免疫力,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

3、流行性感冒的控制措施- 发现疑似或确诊流行性感冒患者,应及时隔离治疗。

-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并给予必要的防控指导。

- 提高公众对流行性感冒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

吸道疾病监测、夏秋季消化道疾病监测等。
紧急情况报告
03
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启动紧急报告程序,进行流行病学调
查和处置。
报告制度与责任人
报告制度
建立完善的报告制度,包括疫情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等,要求相关 人员及时上报疑似病例和异常情况。
责任人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教职员工的责任,要求他们积极参与预防控制工作,如 班主任负责班级疫情报告等。
感谢观看
营养不良预防控制
总结词
学生营养不良问题依然存在,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详细描述
营养不良往往是由于饮食不合理、偏食或者挑食所导致的。为了预防和控制营养不良的发生,学校和 家庭应当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增加水果、蔬菜、蛋白质的摄入,同时注意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饮食教育,提高他们的营养意识。
每学期至少进行两次常见病和传染病宣传教育活动,确保学 生充分了解相关知识。
效果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知识测试等方式评估宣传效果,及时反馈并 改进宣传策略。
04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监测与报告
监测方式与流程
日常监测
01
通过学生健康档案、定期体检等方式,对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
进行日常监测。
季节性监测
02
针对特定季节和疫情流行趋势,进行针对性监测,如冬春季呼
龋齿预防控制
总结词
龋齿是学生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 控制措施。
详细描述
龋齿是由于口腔卫生不良、饮食中糖分过多等原因导致 的。为了预防和控制龋齿的发生,需要保持口腔卫生、 定期检查口腔状况、限制糖分的摄入等。此外,学校应 当提供口腔卫生保健教育,加强学生对口腔卫生的重视 。

护理中的三个常见传染病如何预防与控制

护理中的三个常见传染病如何预防与控制

护理中的三个常见传染病如何预防与控制一、引言护理工作中,我们常常面临着各种传染病的威胁,其中有些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护理中的三个常见传染病,包括流感、感冒和肺结核,并探讨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

二、流感的预防与控制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于秋冬季节。

其传播方式主要包括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

为了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传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病毒源和用手触摸眼睛、口鼻,是防止流感传播的重要措施。

3.加强环境消毒:定期清洁和消毒办公场所、医院的公共区域,减少流感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

4.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戴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减少接触病毒的机会。

三、感冒的预防与控制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播途径主要有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以下是预防和控制感冒传播的一些措施:1.勤洗手、勤通风: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后;保持室内通风,减少病毒滞留在空气中的时间。

2.远离感染源:避免亲密接触感冒患者,尤其是在其发病初期。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风险。

4.常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打喷嚏或咳嗽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挡口鼻,以减少飞沫传播的机会。

四、肺结核的预防与控制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以下是预防和控制肺结核传播的一些措施:1.及早发现和隔离患者:对于疑似肺结核患者,应及早进行相关检测,并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以防止病原体传播。

2.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室内通风可以有效地降低肺结核病原体的浓度,减少传播的风险。

3.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接种卡介苗可以增强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抵抗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3
44
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约占50%以上,其中宫内 感染约占4.54%,其余为分娩时的感 染;
分娩时母亲的血液、阴道分泌物通 过胎儿的破损皮肤、粘膜而传染;
胎盘剥离时微量血液漏至胎循环中 ;
产前或产程中胎儿吸入母亲的血液 、羊水、 阴道分泌物而感染;
2020/11/3
45
父婴传播
26
2020/11/3
27
2020/11/3
28
2020/11/3
29
2020/11/3
30
2020/11/3
31
2020/11/3
32
2020/11/3
33
2020/11/3
34
2020/11/3
35
2020/11/3
36
二、常见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 肺结核 流行性感冒 细菌性痢疾 麻疹 风疹 伤寒 霍乱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父婴传播发生率不清,但比例不高, 有报告父亲HBsAg阳性时,其子女的HBsAg阳性率为
17.99%。
2020/11/3
46
医源性感染
因消毒不严格的医疗器械而传播, 如多次使用的注射器、各种介入性穿刺、 内镜检查、牙科治疗、手术等。该方式 以农村地区较高,医务人员(意外暴露) 较高。
2020/11/3
39
单纯的病毒复制并不损伤肝脏
2020/11/3
40
慢性乙肝的本质是由病毒引发的 免疫清除给肝细胞带来的损伤
免 疫 系 统
2020/11/3
41
免疫清除不彻底是乙肝治疗的困难所在
乙肝的自然演变史
复发
母婴传播
免疫耐受期 •不识别 •不攻击
免疫清除期:
清除与病毒的 较力
2020/11/3
治愈成功
42
8
打击传染病
为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预防措施:
●个人防疫方面
1.妥善处理病人的排泄 物及所使用的物品, 例如:加热煮沸病人 使用过的餐具。
2020/11/3
9
2.养成個人良好的卫生习惯, 例如:饭前、便后洗手。
3.定期接受预防接种,例如:接种流感疫苗。
2020/11/3
10
4.传染病期间,尽量少去 公共场所,以減少患病 机会。
2020/11/3
13
另外,当传染病发生时,在机場或港口也會利用检疫
和隔离的方法将病人或疑似带原者和健康的人隔开,以避 免扩大疫情。其实,传染病一点都不可怕,只要我们平時 多加留意,在个人与环境方面做好防疫措施,以实际行动 来打击、消减传染病,便可建立一张坚固的防疫网。
「检疫」是将曾经和传染病原接触过的健康人或 动物,收容在一定场所,经过潜伏期后没有发病, 才可以离开。「隔离」则是将处于传染期的病人或 疑似带原者安置在指定的传染病院或隔离单位, 与健康的人分隔开来,以免健康的人被传染, 直到消除传染病传播的危险。
性传播疾病:
梅毒
淋病
尖锐湿疣
艾滋病
2020/11/3
37
乙肝防治
2020/11/3
38
慢性乙肝的全球性负担
3.5亿慢性乙肝病人 我国HBsAg阳性率 为9.09% 每年1百万人死于肝 衰或肝癌 全球第9位死亡原因
2020/11/3
8% - High(高) )2-7% - Intermediate(中) <2% - Low(低)
細菌
2020/11/3
病毒
霉菌
5
适当的传染途径 一般传染病的传染途径可分为下列4种。
1.接触传染:接触病人或带原 者的血液、体液(身体分泌 物),或是接触其使用过的盥 洗用具而感染,例如:沙眼、 香港脚。
2020/11/3
6
2.飞沫传染:病人或带原者在咳 嗽或打喷嚏时,将病原体散布 在空气中,然后在相当近的距 离内,传给另外一个人而感 染,
2020/11/3
14
2020/11/3
15
2020/11/3
Hale Waihona Puke 162020/11/3
17
2020/11/3
18
2020/11/3
19
2020/11/3
20
2020/11/3
21
2020/11/3
22
2020/11/3
23
2020/11/3
24
2020/11/3
25
2020/11/3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认识传染病
某天,阿宏看到新闻报告流 行性感冒的消息……你知道为什么 流行性感冒会造成流行吗?因为 它是一种传染病。
最近天候不佳,日夜 溫差大,出現大量感 染流行性感冒而就医 的民众……。
2020/11/3
2
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一种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 疾病,由带原者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传染给別人,或经由动 物或昆虫传染给人的疾病。
例如:流行性感冒。
3.食物和水的传染:食物或水受 到病人或带原者的排泄物所污
染而感染,例如:霍乱。
2020/11/3
7
4.昆虫或动物的传染:被昆虫或 动物而传染,例如:登革热是由 白线斑蚊或者埃及斑蚊叮咬所传 染。
抵抗力较弱的人体
2020/11/3
病原体利用适当的传染途径侵入 人体后,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生病, 通常当人体抵抗力较弱的时候才 会发病。而抵抗力和个人的体质、 性别、年龄、生活习惯及健康状 况有很密切的关系。
47
性传播
乙肝病毒感染的自然史
代偿期肝硬化
5年病死率14-20%
青少年和成人期
急性 HBV感染
5-10%
25-30%
慢性乙肝
5年 12-25%
肝硬化
5年 6-15%
肝癌
婴幼儿期
新生儿期90%
2020/11/3
失代偿期肝硬化
5年病死率70-86%
43
乙肝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血液传播 医源性传播
母婴传播
密切接触、性传播
5.注意饮食及生活作息, 例如:均衡飲食,每天 维持适当的睡眠和运动。
2020/11/3
11
● 社区防疫方面 1.注意环境卫生和通风。
2.适时进行环境消毒,扑灭 病媒。
2020/11/3
12
3.出现疑似症狀时,应立即就医。如果是法定传染病, 医师需报告当地卫生机构并继续追踪。而个人应该遵
守相关法令规定,做好健康自主管理。
传染病必须在下列3个因素同时存在的情況下才会发生,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
病原 体的 存在
适当的 传染途 传染病 径
2020/11/3
抵抗力弱 的人体
●传染病的三角模式
3
宿主
侵入
结局
病原体
2020/11/3
病原体与机 体相互作用
与斗争
病原体被清除 隐性感染 病原携带 显性感染 死亡
4
病原体的存在
病原体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细菌、病 毒、真菌等,例如:结核病是由结核杆 菌所引起的; 乙型肝炎、爱滋病是由病 毒所引起的;而香港脚则是由霉菌所引 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