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中微博用户的行为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应用初探

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应用初探

2013年第·1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总第138期Jan2013[摘要]微博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快速获取多方信息、及时发布权威消息、实现官民及时沟通的平台,然而微博同样给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带来巨大挑战,如加速事态升级,加大辟谣难度,加剧“群体极化”倾向。

基于此,提出政府应用微博策略,具体包括:重视“微力量”,建立快速联动反应机制;建立完善的微博信息传播把关制度;加强政务微博建设,畅通民意诉求渠道。

[关键词]微博;突发事件;应用策略[中图分类号]G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3)1-0080-03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应用初探杨靖云(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0)突发事件以“突发性”为首要特征,对政府的应急反应能力提出极高要求,政府在处置突发事件时,必须快速把握事态走向,迅速做出应对决策,及时公开事件信息,即刻落实应对行动。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刚传入中国不久的微博,以其便捷、快速、即时分享的优点迅速获得中国网民的青睐。

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微博用户已增至2.7亿,网民使用率高达50.9%。

微博的广泛应用对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给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突发事件中微博应用的价值蕴含微博是一个可实现即时分享、传播、获取信息的互动平台,用户通过WEB、WAP等方式,可随时随地向个人微博发布简短文本(字数少于140)、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其他用户则可通过转发、收藏、评论、私信等方式实现信息的即时分享与互动。

突发事件中微博的信息传播具有几个显著特征:一是可实现零时间零距离报道事件信息;二是信息来源于亲历者或目击者,还原事实真相;三是与事件相关的微博关注度短时间内激增;四是碎片化信息,传播迅速,呈几何式扩散;五是微博评论呈爆发式增长,事件舆情快速形成。

突发事件下的政务微博角色探析

突发事件下的政务微博角色探析

突发事件下的政务微博角色探析陈靓,汪青云(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22)摘要:近年来,政务微博渐渐走入人们视野,受到政府关注。

在目前的政务微博发展中,政务微博起到了一定的角色作用。

本文对“成都发布”微博在应对“420雅安地震”时呈现出来的角色进行分析,以此来观察政务微博在突发事件中扮演的角色现状,以期对政务微博在角色方面的建设有所借鉴。

关■诩:政务微博角色建设2011年12月12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2011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报告显示,2009年微博兴起,徼博用户呈狂飙式增长,每年增长超1亿,截至2011年11月初,通过新浪微博认证的各领域政府机构及公务人员徼博总数近2万,约是一年前的3倍,其中政府机构徼博超过1万家,个人公务人员微博近9000个。

111政务微博的传播优势在于它融合了最新媒介——微博的新特性以及政府的权威性,因此,在徼博带来大规模媒介革新的同时也向政府的参政议政方式提出了挑战。

近年来,通过微博带来巨大影响力的众多新闻事件,引来政府及社会公众的极大关注。

从2011年开始,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开始意识到徼博对政府的重要性,他们主动开通官方微博,并积极进行政务管理、直接面对公众需求,在众多的公共事件中发挥着搜集民意、快速传播、议题设置等功能。

在目前的政务微博发展中,政务微博起到了一定的角色作用,然而,政务微博若对自身角色不明确将会使自身发展受到限制,如果能结合实际情况对徼博角色进行优化,将能使政务微博的功效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

一、突发事件下的政务蠢博角色分析本文以“420雅安地震”为例,梳理了“成都发布”徼博针对地震黄金72小时发布的所有微博作为样本,以此来观察政务微博在突发事件中扮演的角色现状,以期对政务微博在角色方面的建设有所借鉴。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

作为四川省第一发声筒——“成都发布”徼博在应对此突发事件时展示了良好的状态。

试论微博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传播功能

试论微博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传播功能

事 件 的 当 事 人 , 发 布 的 信 息 尽 管 比较 粗 糙 , 往 往 更 有 说 其 但
服 力 和 感 染 力 。 同 时 ,微 博 可 以 随 时 随 地 迅 速 发 布 文 字 、 图
候 , 应 忽 略 它 本 身 作 为 一 个 信 息 交 流 的 自 由 平 台 , 身 承 片 、 频 等 信 息 , 使 微 博 具 有 强 烈 的现 场 感 。[ 不 本 视 这 6 1 载 了突发 事件 的潜 在信 息 ,预 示某 些危 机发 生 的可 能性 。
即 时性 的特 点 , 电脑 毕 竟 不具 备 像 手 机 一 样 随 时 、 但 随地 、 随
造 成 3 5人 死 亡 , 1 4 4 O人 受 伤 , 引起 全 世 界 的 关注 。河 北 省 公 身 携 带 的便 捷 性 , 而 与 微 博 相 比 较 , 突 发 事 件 爆 发 期 的 因 在
信 息 发 布 中 , 时 效 性 、 捷 性 等 来 看 也 逊 于 可 通 过 手 机 接 从 便
入的微博。
布 了题 为 “ 踏 事 件 必 须 要 学 会 ” 微 博 , 条 微 博 图 文 并 踩 的 这
发 出后 就 引 起 了 网友 的广 泛 关 注 。[ 这 个 案 例 可 以看 出 , 4 1 从 在
微 博 作 为 一 种 新 型 的信 息 传 播 工 具 , 合 多 种 媒 介 形 态 博 作 为 一 个 开 放 的信 息 平 台 , 有 信 息 传 播 及 时 和 信 息 传 播 融 具
的传播特 点 , 以其信息传 播的 即时 性、 便捷 、 超 原创性 , 传播 裂 变式的特征 , 使信 息经 由微博平 台可 以达 到迅速 、 泛的 广 主体 的广泛性等优势在突发事件传播 中的作用 日益凸显。美 传播。

基于突发事件的微博集群行为舆情感知实验

基于突发事件的微博集群行为舆情感知实验

e me r g e n c i e s ,a s we l l a s a ma i n s o u r c e o f s o c i a l p u b l i c o p i n i o n a n d a p u s h - h nd a o f i t s s p r e a d i n g . I n hi t s s t u d y,t h r o u g h mi c r o — b l o g e x p e i— r
i t o n a l t r i g g e r s o f mi c r o — b l o g u s e s r i s a pt t o or f m t h e h i g h i nt e n s i t y i f e l d i n he t e v e n t .I t i s he t p o we r s o u r c e o f p u b l i c o p i n i o n c is r i s ,a n d
的动力源 , 也是舆情预警的重要 参考指标 ; 网民情绪热度和情绪分布在事件 引爆点周 围形成 小幅周期 性波动。掌握
它们的演变规律 , 可以帮助危机管理者根 据突发事件传播 的 内在机理 , 有效 消除或化 解舆情 危机 , 为后期 网民集群
行 为 引 导 策 略 的 制 定提 供 一 定 的理 论 和 实践 指 引 。
第3 2卷 第 5期 2 0 1 3年 5月




J OURNAL OF I NTEL L I GE NC E
V0 1 . 3 2 No . 5 M. d v . 201 3
基于突发事件的微博集群行为舆情感知实验
王 林 时 勘 赵 杨 张跃先

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传播特征的实证分析--以新浪微博温州“7·23”动车事故为例

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传播特征的实证分析--以新浪微博温州“7·23”动车事故为例
国红 河 洪灾事 件 ” 的T w i t t e r 微博数据 , 并 对 微 博
独特的传播机 制和重大 的影 响力 吸引 了人们 的 关注 。同时 微 博 也 逐 渐 成 为 学 者 研 究 的热 点 。
国内的研 究 中 , 吴 文 苑 结合 2 0 1 0年 “ 宜 黄 强拆 事 件” 说 明 了微博 的使 用 和信 息广 泛 传播 对 网络 舆 情 的形 成 和 发 展 产 生 了 重 要 影 响 ; 朱 爱 菊 以
Vo 1 . 31 No . 2 Ap r . 2 01 3
2 0 1 3年 4月
突发 公 共 事件 中微 博传 播 特征 的实证 分 析
一一
以新浪微博温州 “ 7・ 2 3 ” 动车事故为例
雷 挺, 何 跃
( 四川大学 商学院 , 四川 成都 6 1 0 0 6 4 )

跃, 男, 重庆人 , 教授 , 博士 , 研究 方向为信息管理 、 数据挖掘 、 决策支 持系统 。
郑 州 航 空 工 业 管 理 学 院 学 报
第3 1卷
大交 通 事 故 。本 文 采 集 和统 计 事 故 在 新 浪微 博
第3 1卷
第 2期
郑 州 航 空 工 业 管 理 学 院 学 报
J o u ma l o f Z h e n g z h o u I n s t i t u t e o f Ae r o n a u t i c a l I n d u s t r y Ma n a g e me n t
内容和用户等信息进行分析 , 提 出与主流媒体报 道相 比 , 突发 事件 中微博 的 自组 织信 息 传 播 更 有 利 于危 机 应 对 J 。上 述 研 究 更 多 地 进 行 了 定 性

社会热点事件中微博舆情特征分析

社会热点事件中微博舆情特征分析

|RADIO &TV JOURNAL 2020.06据CNNIC 发布的第44次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普及率超过总人口一半。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中的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11.39万亿元,社交软件为活跃用户应用领域TOP1。

网络社交平台移动性、互动性、碎片化、发布便捷的产品特征,恰好契合当今用户的偏好和接收方式,满足自媒体时代下广大网民的互联网社交和内容消费需要。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态,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公开表达意见的平台,能够在短时间内聚合民意,使舆论迅速发酵,微博逐渐成为公众叙事、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

研究当前微博舆情的特征,对于把控我国舆论格局、社交平台发展方向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网络舆情舆情是指民意的状况,即民众对于公共生活中各种热点事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意见或情绪,这种情绪既可能是公开表达出来的,也可能是潜藏在心底的。

网络舆情是指人们借助互联网这一渠道来传播其情绪或意见的总体状况。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传播速度的即时性、交流互动的共享性、时间空间的开放性等。

网络舆情有利有弊,既能拓宽公众发表意见的渠道,又因其匿名性、突发性的特点易导致舆情危机。

把握网络舆情能全面获知公众意愿及诉求,反映当前社会形势,从而推动社会稳定发展。

二、微博中社会热点事件回顾及产生原因(一)2019年国内微博平台社会热点事件回顾根据微博中社会热点事件所针对的问题,可以将其分类为曝光型、抗争型、公共安全型、娱乐型,如表所示。

(二)微博中社会热点事件产生原因1.片面信息容易导致舆情反转微博所传播的信息具有“碎片化”特征,所以微博发布的内容往往是一些事件琐碎的细节或片段,每条微博表达信息是有限的,但每个事件都在动态地向前发展、变化,后续的演变、结果能否被及时发布、告知受众,都不能被保证,因此受众往往只能接受到部分事实,断章取义和片面信息被广泛传播便成为了可能。

微博对突发事件报道的影响

微博对突发事件报道的影响
指 随着 全球 化 进 程 的加 快 ,使得 危 机 的发 生 影 响超 出 了发 生地 微博的 “ 门槛 低 ” ,许 多一 手新 闻甚至 猛 料 均来 自草 根 , 的 范围 ,成 为地 区和 全球 共 同面临 的严峻 考验 】 。 而且 缺 少 实 时 的监 测 机 构 ,严 重 降低 了信 息 的可 信度 ,在 一定 程度 上 为 谣 言和 虚 假信 息 的产 生 、传 播 提供 了便 利 条件 ,一些
为 发 布 者 ,在 微 博上 发 布 内容供 别 人 浏 览 。微 博最 大的 特 点就 再思 考 ,进而 加快 了突 发事件 的传 播速度 ,拓 宽 了突发 事件 的影
2 、突 发 事 件 的 定 义 及 特 点
害 ,需 要采 取 应 急 处置 措 施 予 以应 对 的 自然 灾 害 、事 故 灾难 、 公 共卫 生事件 和社 会 安全 事件 。
l 、微 博 简 介
微 博 ,即微 型博 客 ( Mi c r o B I o g) 的简 称 ,是 一个 基于 用户 关 系信 息 分 享、 传播 以及 获 取平 台 ,是 一种 通 过 关注 机 制 分 享 简 短 实 时信 息 的广 播 式 的社 交 网络平 台。 用户 可 以通 过W E B 、 WA P 等各 种 客 户端 组 建 个 人社 区 ,以 1 4 0 字 左 右 的 文字 更 新信 息 ,并 实现 即时信 息 分享 。微 博 平 台 上 ,你 既 可 以作 为 观 众 , 在 微 博 上 浏览 你 感兴 趣 的文 字 、 图片 、视 频 等 信 息 ;也 可 以作 是 :发 布信 息快 速 ,信 息 传播 的速 度快 。
视角
微博对突发事件报道 的影响
摘要 :随着互联 网 的高速 发展 与普及 ,微博 成为 信息传 播 、 竟 记者采 访和 新 闻写作都 需 要一定 的 时间 ,而微博 最大 的特 点就 交 流 、互 动 的重要 载体 和途径 。结 合 突发事 件定 义 、特点及 报道 是 发布信 息快 速 ,此外 ,微博 还 具有 更新速 度快 的特点 ( 这 也符 应遵 循 的原则 和基 本要 求 ,本文 阐述 了微博 对 突发事 件报 道的利 合 突发 事件 报道④ 深度 开发 ,注 意连续 性 的要求 ),所 以 ,微 博 弊影 响 。希望 微博 能在 今后 报道 突发 事件 时 ,发 挥其 优势 、杜绝 不仅 能在 事发 第一 时 间发布信 息 ,而且还 能 及时 更新最 新动 态 , 其 劣势 ,实现 对突发 事件 快速 、真实 、全 面的报 道 。 关键 词 :微博 ;突 发事 件 ;突发 事件 报道 ;影 响 其 速度之 快、 时效 之新是传 统媒 体望 尘莫及 的。 微 博 可 以发 布 丰 富 多 样 的 文 字 、 图 片 、 视 频 等 信 息 ,使 突 发 事 件 的 细 节 更 加 具 体 化 ,能 够 栩 栩 如 生 的展 现 在 粉 丝 面 前 ,粉 丝能 够 在最 短 的 时 间 内接 收信 息 ,同 时 ,也 会 给粉 丝 以

突发事件中的微博与传统主流媒体

突发事件中的微博与传统主流媒体
温 州动 车 追尾 事件 发 生于 今年 7
月 2 3日 2 0点 3 8分 。事 故 发 生 前 t 分 钟 , 温 州 当 地 居 民 “ mm一苗 ” 发 @S
事 故 现 场 等 候 的 记 者 就 已 经 通 过 徽 博
将 记 者 入 场 、布 置 温 总 理 讲 话 地 点 和
直 源 源 不 断 地 被 传 到 网 上 。 网 民 对
用 微 博 发 布 出 第 一 条 消 息 , 称 动 车 紧
急 停车 并 停 电,有两 次 强 烈的撞 击 ; 事故发生 1 钟 后 ,乘客 “ 羊 圈 圈 3分 @ 羊 ” 发 出 第 一 条 求 助 微 博 , 转 发 突 破 十 万 , 两 小 时 后 该 名 网 友 获 救 ; 故 事
网 的 使 用 者 与 日俱 增 。 今 年 以 来 , 微 博 传 播 效 应 尤 为 引 人 注 目 。徽 博 是 微
博 客 的 简 称 , 是 一 个 基 于 用 户 关 系 的
1 2亿 人 ,增 长 率 高 达 2 89 ,在 网 . 3 0. %
民中的使 用率从 1. 提升 到 4 . 。 38 % 02 %
徽 博 服 务 的 网 站 ,微 博 正 式 进 入 中文
上 网主 流 人 群 视 野 。
出 动 车 行 驶 缓 慢 的 消 息 ; 故 发 生 四 事 分 钟 后 ,车 厢 内 的 乘 客 “ 袁 小 芫 ” @
于 现 场 救 援 、 死 难 者 善 后 、 医 院 伤 员
的 救 冶 等 等 关 于 事 件 进 展 的 微 博 , 也
发 生 两 小 时 后 ,官 方 在 微 博 上 发 布 献
血 号 召 ,短 时 间 内 上 干 名 微 博 网友 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发事件中微博用户的行为特征分析摘要:文章采集新浪微博上有关“甘肃庆阳校车”这一突发事件的微博数据,根据数据中粉丝数、关注数和博文数的特点来分别分析用户特征,并按照地域的不同分类分析用户特征。

结果发现,低活跃度、低影响力和获取信息范围小的用户都对突发事件进行了积极的发言。

关键词:突发事件;用户行为特征
引言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登录到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突发事件[1],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近年来由于气候的变化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变革转型期,不稳定因素比较多,所以突发事件频繁,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微博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重要作用引起了众多新闻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例如荣婷[2]、冯俨[3]等研究突发事件在微博中的传播特点、传播作用和管理,这些研究主要是新闻传播的价值角度分析微博的作用,没有深入具体对信息传播中起重要作用的用户进行分析。

国内对于微博用户的特征分析主要是对一般状态下的微博用户
特征分析,如王晓光[4]以“新浪微博”为研究样本,较为系统地研究微博的基本结构、信息传播一般模式,随机采集数据考察微博用户特征,并建立了影响力回归方程,目前分析突发事件状态中的微博用户的特征的文章很少。

1.研究设计
1.1样本数据来源和预处理
本文研究样本来自“新浪微博”的“微话题”中的“大事件”板块。

“新浪微博”是由新浪公司开发的一款国内主流的微博产品,作为样本具有一定代表性。

收集甘肃校车事件发生后8天的数据,从2011年11月16日至2011年11月23日,我们首先通过新浪微博上的高级搜索功能搜出每天有关该话题的微博总量,然后计算出这8天中每天微博总量的比例,再按比例从每天的微博总量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微博(每天抽取微博数如表1)。

对每条微博内容的处理过程为:提取发布者、发布者性别、发布者所属省市、发博途径、博文内容、博文转发数、博文评论数、博文中是否有图片、博文中是否有上传视频九项数据,再通过“发布者”连接至其个人主页,提取个人的关注数、粉丝数和博文数三项数据,上述十二项数据组成一条记录。

最终得到2001条记录作为样本,将样本记录保存为excel文件。

2.用户特性分析
本文就所收集记录中用户的关注数、粉丝数、博文数和地区进
行统计分析。

2.1博文数
博文数是某用户发布微博次数的数量特征,是用户主动发表意见的体现,是衡量用户在微博中活跃程度的重要因素。

单个散点代表的意思是博文数是a个的用户有b个。

经统计发现,用户博文数总体上有长尾现象,所采集用户的博文平均数是981.35,而发布博文数为1至50的用户占了总用户的23.58%,这说明一些活跃度比较低的用户对“甘肃校车事件”进行了积极发言。

从散点图中我们也能看出高频数的博文数集中在博文数为1至10的用户,博文数很少说明这个用户可能是一个新用户,说明了人们在遭遇突发事件时,借助于微博这一工具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另一角度来看,突发事件也刺激了人们对微博注册使用。

2.2粉丝数
粉丝数是是某用户被微博网络上其他用户关注的数量特征,是衡量用户在微博中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进一步统计分析发现,50个粉丝以下的用户占总用户的43.52%,但是它们的粉丝数之和占总粉丝数的比例仅为0.6%,处在图形长尾区的用户虽然频数较低,但他们的粉丝数比较大,贡献了总粉丝数的主要部分。

说明突发事件在微博中的信息扩散主要是通过粉丝数比较大(微博中有重要影响力)的用户来实现的。

这表明粉丝数越大的用户出现的频率越小,但他们的影响范围
却很广。

这与新浪微博中少数具有超高人气的明星用户特性相符合。

由于粉丝数是用户影响力的体现,那些拥有很高粉丝数的用户发布信息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自我需求,而体现了一定规模的媒体作用。

2.3关注数
关注数是某用户关注微博网络上其他用户的数量特征,体现了用户获取信息的广泛程度。

例如某位用户的关注数是47,说明该用户自注册微博账号起到笔者抓取数据当日止,共关注了47位其他的微博用户。

本文利用spss软件对关注数进行自然数e的对数处理(ln处理),然后绘制出关注数和关注数频率的散点图。

经过统计分析,所收集用户的平均关注数是223,在有20个关注以下的用户占据了总用户的16.23%,这表明突发事件影响程度比较大,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争相报道中,人们收到了信息,所以获取信息范围比较小的微博用户也通过传统媒体或其他途径知道了这件事。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在突发事件中,低粉丝数、关注数和博文数的用户占据了用户的一定比例,说明突发事件中活跃度低、影响力小和获取信息范围小的用户进行积极发言。

3.结束语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变革转型期,不稳定因素比较多,突发事件频繁,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微博在传播信息中具有方便简单、现
场感强、裂变式传播速度的特点,微博的以上特点使其成为传播突发事件的最好载体,通过微博这一载体突发事件得到快速传播。

为了能够掌握突发事件在微博传播过程中的特征,本文通过对突发事件中微博用户特征和微博内容的分析我们发现:微博用户中低粉丝数、低关注数和低博文数的用户占据了用户的一定比例,说明突发事件中活跃度低、影响力小和获取信息范围小的用户进行积极发言。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庆利等.spss宝典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239-241.
[2]荣婷.简论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作用[j].中外文
艺.2011(3):76-77.
[3]冯俨.微博在突发事件中信息传播的作用与管理[j].人文论坛.2010(35):189-190.
[4]王晓光.微博客用户行为特征与关系特征实证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4):66-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