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法律法规知识讲座
消防安全知识讲座课件(优秀8篇)

消防安全知识讲座课件(优秀8篇)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班会教案篇一红彤彤,一大蓬,见风它就逞凶狂,无嘴能吃天下物,单怕雨水不怕风。
(打一自然现象)师生开展猜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谜底:火)师导言:火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可是如果利用不好,它会将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毁于一旦。
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了解“火与火灾”。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在欢乐的活动中掌握防火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防火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减少火灾难事故的发生,促使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活动准备]: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火灾事故的新闻。
2、组织学生排演节目。
3、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4、了解一些防火安全知识。
[活动过程]:班长:亲爱的同学们,火是人类的朋友,它带给我们光明,推动着人类社会走向文明。
但是,火一旦失去控制就会造成灾难,古往今来,多少无情的火灾不胜枚举。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为此我们准备了这次消防安全主题班会。
在这次班会上,我们将通过各种形式来掌握消防安全知识,从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预祝班会圆满成功!主持人:我宣布“消防安全”主题班会现在开始!一、主持人读有关火灾事故的新闻以引入主题。
1、主持A读新闻。
2、主持B:大家听了这则新闻有什么感想呢?3、同学们议论,各抒己见。
4、主持小结。
二、图片的欣赏“美丽的大自然”三、看小品,议一议:1、着火了,怎么办?发生火情,同学们一定要保持镇静。
火灾初起阶段,一般是很小的一个小点,燃烧面积不大,产生的热量不多。
这时只要随手用沙土、干土、浸湿的毛巾、棉被、麻袋等去覆盖,就能使初起的火熄灭。
如果火势十分猛烈,正在或可能蔓延,切勿试图扑救,应该立刻逃离火场,打119火警电话,通知消防队救火。
2、怎样报火警?(1)牢记火警电话119。
没有电话或没有消防队的地方,如农村和边远山区,可以打锣敲钟、吹哨、喊话向四周报警,动员乡邻一齐来灭火。
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一)、消防基础知识消防安全十分重要,消防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火灾的预防;二是扑救火灾。
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放火、电气、违章操作、用火不慎、玩火、吸烟、自燃、雷击以及其它因素如地震、风灾等引起。
(二)、火灾分类1、A类火灾。
普通固体可燃物燃烧而引起的火灾。
固体物质是火灾中最常见的燃烧对象。
2、B类火灾。
油脂及一切可燃液体燃烧引起的火灾。
油脂包括原油、汽油、煤油、重油;可燃液体主要有酒精、苯、乙醚等各种有机溶剂。
3、C类火灾。
可燃气体燃烧引起的火灾。
4、D类火灾。
可燃金属燃烧引起的火灾。
5、带电火灾。
指带电的电气设备及其他物体燃烧的火灾。
预防火灾应该注意什么?预防火灾的措施很多,同学们首先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1.不玩火。
有的同学对火感到新奇,常常做玩火的游戏,这是十分危险的。
玩火时,一旦火势蔓延或者留下未熄灭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
2.不吸烟。
吸烟危害身体健康,又容易诱发火灾。
3.爱护消防设施。
为了预防火灾,防止火灾事故,居民楼、公共场所都设置了消防栓、灭火器、消防沙箱等消防设施,还留有供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的安全通道,要自觉爱护消防设施,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
7.使用发热的电器(如电熨斗)要小心,不可使其引燃易燃物品。
8.电器使用完毕或人离开时,要及时关闭电源,以防电器过热而发生危险。
9.使用煤气器具要防止煤气泄露,使用完毕应关闭气源。
10.煤气罐应远离火源使用;要定期检查,确保煤气设施及用具完好。
在学校如何注意防火?发生火灾应如何报警?1.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木头、纸张、棉布等起火,可以直接用水扑灭。
2.用土、沙子、浸湿的棉被或毛毯等迅速覆盖在起火处,可以有效地灭火。
3.用扫帚、拖把等扑打,也能扑灭小火。
五、报警应注意如下事项:1、匪警电话的号码是110。
这个号码一定要牢记,以便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拨打。
2、拨打110电话,要简明、准确地向公安部门报告案件发生的地点、时间、当事人、案情等内容,以便公安部门及时派员处理。
消防知识讲座(暑期)PPT课件

从案例中吸取的教训和启示
1.A 加强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居民和企业的消防安 全防范意识。
1.B 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
火灾隐患。
1.C 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火灾事故的 能力。
1.D 加强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知
识和自救能力。
谢谢聆听
05 家庭消防安全
家用电器火灾预防
定期检查电线、插头和插座, 确保无破损或老化现象。
不乱拉乱接电线,避免超负 荷使用电器。
使用电器时,不要离开,以 免发生火灾。
不要在电热器上放置衣物等 可燃物。
燃气火灾预防
01
使用燃气灶具时,要确、阀门等设施,确保无漏 气现象。
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要确保安装在通风良好 的地方。
04
发现燃气泄漏时,要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 窗通风。
其他家庭消防安全注意事项
不要私拉乱接电线,使 用合格的电器产品。
不乱丢烟蒂,不私拉乱 接电线,不乱丢烟蒂、 火柴梗等易燃物品。
家中应装备必要的灭火 设备,并定期检查其使 用状态。
熟悉家附近的消防设施 和消防通道,以便在紧 急情况下迅速逃生。
02 火灾基本知识
火灾的形成和分类
总结词
了解火灾的形成和分类是预防和控制火灾的基础。
详细描述
火灾的形成通常需要可燃物、氧气和热量这三个条件,而根据不同的燃烧物质和 特点,火灾可以分为A、B、C、D、E五类。不同类型的火灾在扑救方法和预防措 施上有所不同,因此了解火灾的分类对于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灭火器的使用与维护
灭火器使用方法
首先拔掉安全别针,然后握住喷 嘴对准火源,最后按压把手进行 灭火。
灭火器日常维护
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与法制教育

03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
家庭火灾案例
家庭火灾案例一
某居民楼发生火灾,起火原因是 电线老化短路。
家庭火灾案例二
某家庭厨房油锅起火,原因是无人 看管。
家庭火灾案例三
某住户使用不合格电器引发火灾。
公共场所火灾案例
公共场所火灾案例一
公共场所火灾案例三
某商场发生火灾,原因是电器设备故 障。
某客运站发生火灾,原因是车辆自燃 。
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与法制教 育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4
目录
•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 消防安全法律法规 •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 • 法制教育与消防安全 • 实践操作与演练
01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火灾的起因与预防
总结词
了解火灾的常见起因,如电气、吸烟、厨房火灾等,以及预防措施,如定期检查电气线路、禁止乱丢烟蒂等。
各级政府应当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 ,企事业单位应当落实消防安全主体 责任,公民应当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 规。
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
消防安全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占用消防通道 、私拉乱接电线、违规使用明火等。
对于这些违法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将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等不同程度 的处罚。同时,对于企事业单位的违法行为,还可能面临罚款、停业整顿等行政 处罚。
自觉遵守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不 违规操作、不冒险作业。
开展消防安全培训
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人们的自救 互救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05
实践操作与演练
灭火器实操演练
总结词
掌握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详细描述
组织学员进行灭火器实操演练,指导学员正确识别不同类型的灭火器,掌握其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使用灭火器进行灭 火。
消防法讲座

单位应当把消防安全知识纳入职工教育培训内容。应当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
第四篇 防火管理篇
(一)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确定(二)对明火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三)公众聚集场所的施工管理(四)日常消防安全监督检查(五)对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消防安全管理
(四)日常消防安全监督检查
单位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对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运 输、销售、使用、销毁必须执行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五)对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消防安全管理
第六篇 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和演练篇
(一)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内容(二)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制定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组织机构,包括: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 2、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 3、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4、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5、通信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一)单位消防安全制度主要内容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公安部第61号令)第三十六条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宣传教育和培训内容包括: 1、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2、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3、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4、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公众聚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当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的内容还应当包括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知识和技能。
第二篇 消防工作组织领导篇
(一)消防安全责任制(二)消防安全责任人的确定(三)消防安全责任人的职责(四)消防安全管理人的确定(五)消防安全管理人的工作职责
安全消防知识培训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为了能让您有更直观的字数感受,并进一步方便使用,我们设置了文本的最大限度,当您输入的文字到这里时,已濒临页面容纳内容的上限,若还有更多内容,请酌情缩小字号,但我们不建议您的文本字号小于14磅,请您务必注意。
失火罪 行为人过失引起火灾,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
放火罪 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第五节 《环境法》的相关知识
01
02
03
04
05
06
环境法的概念与特征
环境法的概念
特征
社会公益性
世界共同性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消防法》的基本知识
规定了消防工作的领导体制
明确了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
明确了消防队(站)建设的相关规定
明确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工作要求
01
02
03
04
05
01.
明确了公安消防队在扑救火灾时的特殊决定权
《消防知识讲座》课件

制定火灾应急预案
公司应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并进行演 练,以提高员工应对火灾的能力。
配置灭火器
办公室内应配置灭火器,并确保员工 知道如何正确使用。
公共场所火灾预防
加强消防设施维护
设置安全出口标识
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应定期检查和维护, 确保其正常工作。
公共场所应设置明显的安全出口标识,以 便在紧急情况下指引人们逃生。
不乱丢烟蒂
烟蒂是家庭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应确保烟 蒂熄灭后才丢弃。
制定家庭疏散计划
熟悉逃生路线,并确保每个家庭成员都知道 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和疏散方法。
办公室火灾预防
保持安全通道畅通
确保安全通道没有杂物阻挡,以便在 紧急情况下快速疏散。
定期检查电器设备
办公室内的电器设备应定期检查,确 保没有安全隐患。
加强人员疏散演练
限制易燃物品存放
公共场所应定期进行人员疏散演练,提高 人们的逃生意识和能力。
公共场所应限制易燃物品的存放,以降低 火灾风险。
火灾应急措施
保持冷静
在火灾发生时,保持冷静是非常重要的,以 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
使用灭火器扑灭初起火灾
如果发现火灾,应立即使用灭火器扑灭初起 火灾,以减少火势蔓延。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消防知识讲座》ppt课件
• 消防安全基本知识 • 消防器材及其使用方法 • 火灾预防与应急措施 • 火灾逃生与自救 • 消防安全法律法规与责任
目录
CONTENTS
01
消防安全基本知识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2、禁止乱拉乱接电线和用电设备;
3、办公室、宾馆客房、集体宿舍内禁止 使用电炉、电烙铁、电饭煲等电热器具;
4、天花内的电线要套金属管保护;
5、普通固体物品仓库内不准使用碘钨灯 和超过60瓦以上的白炽灯。
家庭火灾防范
用火管理要求:
1、办公室、宾馆客房、集体宿舍、停车 场内禁止使用明火照明;
“两消”就是要做到消除,控制发生火灾的不 安全因素,消除堵塞扩大火灾的隐患和漏洞。
2、贯彻消防工作方针,落实防火工作的要求:
(1)组织落实 :
要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幻灯片 6
(2)制度健全:
一要抓制度的制定,二要抓制度的
遵守落实;灯片8
(3)思想重视:
这是做好防火工作的关键。据调查90%
消防工作是全社会的一项工作,与每 个单位、家庭和个人都有密切关系。
消防工作包括防火和灭火两个方面。 ‘‘消’’是灭火,‘‘防’’是防火。
1998年9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消防法》第2条规定,消防工作贯彻预 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一、消防工作的方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1、消防工作方针的基本精神:
厂房内设置甲、乙类中间仓库时,其储 量不宜超过一昼夜的需要量。
中间仓库应靠外墙布置,并应采用防火 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 的不燃烧体楼 板与其它部分隔开。
仓库内严禁设置员工宿舍。
甲、乙类仓库内严禁设置办公室、休 息 室等,并不应贴邻建造。
在丙、丁类仓库内设置的办公室、休 息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 的不 燃烧体隔墙和1.00h 的楼板与库房隔开, 并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如隔墙上需开 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促进就业
1、劳动就业原则 1).国家促进就业原则 2).平等就业原则 3).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相互选择原则 4).照顾特殊群体人员就业原则 5).禁止未成年人就业原则
整理ppt
17
(二)促进就业
整理ppt
18
整理ppt
19
山西黑砖窑事件
整理ppt
20
(三)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
整理ppt
21
但下列情况下,劳动合同没有变更,用人单位可以安
排职工从事合同规定以外的工作:(1)发生事故或遇灾
害,需要及时抢修或救灾;(2)因工作需要而临时调动工
作;(3)发生短期停工;(4)法律允许的其他情况 。
整理ppt
23
(三)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 案例2:
小李托亲戚找朋友好不容易进了一家公司,当时没
有签合同,进去后干的活很杂,工作岗位不固定,每
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第八章 职业培训
第九章 社会保险和福利
第十章 劳动争议
第十一章 监督检查
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整理ppt
14
第十三章 附则
二、《劳动法》基本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二十八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1994年7月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三)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
案例1:
王某与1999年12月被某商场录用为合同制工人,合 同期限为5年。按合同规定,王某从事收银工作。 2000年5月,商场以营业员人手不够为由,调换王某 去站柜台,王某不同意,遂发生争议。
整理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2
解析:
商场的调令应撤销,并恢复王某的原工作。
根据《劳动法》第35条规定,变更合同应由双方协商 一致。且这里的变更原因不属法定变更事由,王某可 以不同意。
整理ppt
11
整理ppt
12
(7)规范性劳动法律、法规解释
是指对劳动法律、法规在执行中的问题所作出的
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解释。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
干问题的解释》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
干问题的解释(二)》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诉讼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江泽民 1994年7月5日
整理ppt
15
(一)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 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 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 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 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整理ppt
3
(1)宪法中有关劳动问题的规定
《 宪 法 》
整理ppt
4
(2)法律
《劳动法》:是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准则。
《劳动合同法》:对旧的劳动法律法规在有关事项上作 了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
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
个月领的工资也不一样。一年后,他多次与公司协商
签订劳动合同,想把工作岗位、内容、工资等各方面
固定下来,可公司总是以“我们需要的就是一个能干
杂活的人”,“公司效益不固定工资也不能固定”,
“如果不想干就另谋高就”等各种理由予以推托。结
果,他干了一年多,合同也没签成。后来公司换了个
老板,一上任就把他辞退了。
资企业法》。
整理ppt
5
案例:
整理ppt
6
整理ppt
7
(3)行政法规
国务院颁布的大量的劳动法规,是当前我国调整劳动 关系的主要依据。
• 《企业职工奖惩条例》 • 《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 •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整理ppt
8
(4)部委规章
国务院所属各部委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决定、命令, 有权在本部门范围内发布命令、指示和规章,其中有关劳 动关系的规章,也是《劳动法》的法律渊源。 • 《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 • 《工人考核条例》
问题的批复》
整理ppt
13
二、《劳动法》基本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八号公布 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促进就业
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五章 工资
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
从广义上讲,《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以 及调整与劳动关系密切相隧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 称。
整理ppt
2
一、《劳动法的渊源》
(1)宪法中有关劳动问题的规定 (2)法律 (3)行政法规 (4)部委规章 (5)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 (6)国际劳工条约 (7)规范性劳动法律、法规解释
第七条 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 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第八条 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 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
第九条 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主管全国劳动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整门理p主pt 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工作。16
消防法律法规知识(2)
整理ppt
1
第二节 《劳动法》
《劳动法》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 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而制定颁布的法律。
从狭义上讲,我国《劳动法》是指1994年7月5日八届人 大通过,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 法》;
整理ppt
9
(5)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
在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中有关劳动问题的规 定均属于《劳动法》渊源的范畴。 • 《北京市劳动保护监察条例》 • 《北京市最低工资规定》
整理ppt
10
(6)国际劳工条约
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劳工公约经我国政府批准,在我 国产生了法律效力,则属于《劳动法》渊源的范畴。 • 《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
整理ppt
24
(三)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
解析:
《劳动法》第九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在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 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 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 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