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四年级语文7册_9.音乐[试题]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期末测试卷(一)(含答案)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期末测试卷(一)(含答案)一、听力测试请仔细听录音,选择正确的答案。
1. 下面哪一个是音乐的一种形式?A. 画画B. 写字C. 唱歌D. 跳舞2. 音乐可以帮助我们表达什么情感?A. 高兴B. 生气C. 难过D. 饿了3. 听音乐时,我们可以做哪些动作?A. 分析B. 吹口哨C. 看电视D. 摔东西4. 哪种乐器是属于弦乐器?A. 钢琴B. 小提琴C. 鼓D. 萨克斯5. 下面哪种声音是高音?A. 拍手声B. 风声C. 响指声D. 蚊子叫声二、选择题根据题目内容选择最合适的答案,并将字母代号填入括号内。
1. 音乐有多少个元素?A. 5B. 7C. 10D. 122. 下面哪个是乐曲?A. 画画B. 故事C. 陈述句D. 钢琴曲3. 音乐能引发出哪些感官?A. 味觉和触觉B. 听觉和嗅觉C. 视觉和听觉D. 触觉和听觉4. 音乐是一门什么样的艺术?A. 雕塑艺术B. 美术艺术C. 舞蹈艺术D. 音乐艺术5. 下面哪个是音乐家的职责?A. 清理乐器B. 研发新药品C. 练写作D. 演奏乐器三、解答题请根据你对音乐的理解回答以下问题。
1. 你最喜欢的音乐是哪一种?请简单描述一下它给你带来的感受。
2. 你认为音乐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重要的作用?3. 你想成为一个音乐家吗?请列举三个原因来支持你的选择。
答案:新北师大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期末测试卷(一)(含答案)一、听力测试请仔细听录音,选择正确的答案。
1. C2. A3. B4. B5. C二、选择题根据题目内容选择最合适的答案,并将字母代号填入括号内。
1. B2. D3. C4. D5. D三、解答题请根据你对音乐的理解回答以下问题。
1. 个人回答2. 个人回答3. 个人回答。
最新精选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9 音乐习题精选第六十五篇

最新精选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9 音乐习题精选第六十五篇
第1题【单选题】
根据课文《月光曲》内容,选择正确的内容。
表达正确的句子是_____
A、盲姑娘看见贝多芬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B、盲姑娘听见贝多芬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答案】:
【解析】:
第2题【填空题】
比一比,组词语。
茵______ 蜡______ 键______
莱______ 猎______ 健______
【答案】:
【解析】:
第3题【填空题】
写出近义词
水天相接—______ 幽静—______ 清秀—______ 苏醒—______ 【答案】:
【解析】:
第4题【填空题】
给下面的名家选择正确的名曲。
贝多芬______ A.《革命练习曲》
约翰·施特劳斯______B.《义勇军进行曲》
肖邦______ C.《月光曲》
聂耳______ D.《蓝色多瑙河》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答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知识单元汇总九单元音乐北师大版

第九单元音乐《中华民族最强音》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
指《义勇军进行曲》《月光曲》是一首著名的钢琴独奏曲,具有清新、激越的意境和优美、和谐的曲调。
贝多芬被后人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交响曲作家。
是按照情节的发展记叙的。
(听曲→弹奏→创作→谱曲)《林中乐队》课文描写了森林里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犹如一支乐队奏出的乐曲,嘈杂而美妙,和谐而喧闹。
作者:(苏联)维塔利•比安基,创作了《森林报》和《少年哥伦布》一、读准字音入场券(quàn)薄(bó)云二、会写词语油然而生万众一心勇往直前振奋人心居安思危倾注自豪鼓舞激动仿佛安详异想天开不折不扣奏乐清脆三、多音字注音、组词弹 dàn (子弹)卷 juàn(卷子)tán (弹琴) juǎn(卷起)薄 bó(薄云)báo(薄饼)bò(薄荷)四、比一比、组词豪(自豪)占(占领)竟(竟然)骄(骄傲)毫(毫米)站(车站)竞(竞赛)娇(娇气)五、近义词激动——感动振奋——振作简陋——简朴鼓舞——鼓励幽静——寂静纯熟——熟练恬静——安静奇怪——奇异纯净——洁净不折不扣——货真价实异想天开——想入非非六、反义词自豪——自卑激动——冷静一往无前——畏缩不前振奋——颓废居安思危——高枕无忧异想天开——脚踏实地著名——无名恬静——嘈杂激动——冷静七、记忆背诵《琵琶行》《凉州词》八、阅读理解1.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位国歌?这首歌高昂激越,催人奋进,反映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
2、体会“中华民族最强音”。
激励着中华儿女同侵略者浴血奋战,成为整这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号角,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唱出民族危亡时的最大呼声、最强的旋律。
3、《林中乐队》的中心句: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
4、《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1、贝多芬被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所感动。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期末试题答案(试卷)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练习卷(一定要认真审题)一、积累•运用(一)、拼音1、这些词语我都会写。
jǐn shèn chōng jǐng diāo zhuÓ dǐcháng lǎn duò ( ) ( ) ( ) ( ) ( ) 2、这些加点的字难不倒我!我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偏僻.(bì、pì)遵.循(zhūn、zūn)着.实(zhuó、zhaó)提供.(gòng、gōng)乘.机(chéng、chèng)差.使(chà 、chāi)(二)、辨字组词。
即() 怜() 陶() 暑()既() 吟() 淘() 著() (三)、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钧()发()()动听()谋()计()然大()()临()境因()施()(四)、丰富的词语1、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字或词()的祖国()地逃跑一()邮票累得()2、试一试你运用语言诉能力怎样吧!请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小女孩的树种不多,()都是她精心挑选的。
(2)()你想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平时()应该下苦功夫。
(五)、巧妙的句子。
1、妙言妙语,请把句子补充完整。
(1)十年树木,__________ 。
插柳之恩,我 __________ !(2)蓝蓝的天空中闪烁的星星就像__________ 。
(3)雪真的好美,我形容它的佳句是:(4 )可怜九月初三夜, 。
(5)给我启发最大的一句名言是。
2、按要求写句子。
(1)、听说要进行跳远比赛,纷纷报名参加。
(在原句修改病句)(2)、我突然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
(缩句)3、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2、月亮悄没声地款款地溜进来。
( )3、走了许久,远远的望见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
( )六、与课文对话。
(1)、孔子被后人称为(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 );中国结带着东方的神韵,渗透了( )的文明,向世界传递着( )。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音乐18月光曲备课教案北师大版

月光曲【教材分析】《月光曲》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七册第九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幽静的莱茵河畔,不期听到了盲姑娘的琴声而受到触动,不请而进的他看到穷兄妹俩又心生感动,便为其弹奏一曲,可他没想到遇上了知音——一位对音乐痴迷且极富音乐理解力、有极高音乐素养的盲姑娘,因此内心激动不已以至不答而弹,在那个月光如水、情感如潮的时刻,即兴创作出了《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本文共有十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总起介绍贝多芬,点明题意;第二部分是二至十自然段,详细介绍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
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展开全文,与此同时,穷兄妹的思想感情与贝多芬的内心创作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
虽然文章这一明两暗三条线索相互渗透,交织并行,但文章有一条主线始终贯穿全文——那就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过程中的情感起伏线。
【学情分析】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四年级的学生阅读量在不断扩大,对文中的情节也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叙述,但是对一些表达方法不善于总结。
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表达方法,以便更好的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学生对于贝多芬的作品或多或少的会在音乐课上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他的生平并不是太熟悉。
3.学生差异分析学生的情感经验不同,阅读水平不同,对文本的理解也不同。
为此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更加关注。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对于本课的教学,我确立了如下的设计理念,即:以情感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书为根本。
紧紧围绕设计理念,我试图实施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策略:1、抓住“三不一谢”(“三不”即不期而听动真情,不请而进遇知音,不答而弹醉知音;“一谢”即《月光曲》的创作究竟是兄妹俩要谢贝多芬,还是贝多芬谢兄妹俩)这一情感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完成知识、能力、情感的主动建构。
2、学科间融合,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借音乐形象解读语言文字,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在读中入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语文7-9试卷

一、双基部分。
(38分)1、选字组词,在正确的字下面画“√”。
(6分)(摧催)促入场(券卷)(竞竟)争节(奏凑)顺(序续)压(仰抑)2、看拼音写词语。
(10分)允许骄傲诱惑教诲抉择喂养推荐仿佛详细自豪3、原文填空。
(8分)(1)不以规矩,。
——《孟子》(2)只有按照生活的人,才不同于动物。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3)我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4)嘈嘈切切错杂弹,。
4、修改下列病句,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6分)(1)、市场的商品特别丰富极了。
(2)、参观自然博物馆,增长了许多知识。
(3)、只有端正学习目标,成绩才能提高。
5、填成语,组地名。
(8分)语重心暖花开金石为官许愿说东道死不屈一步登津有味二、课内阅读。
(20分)(一)、在清晨和黄昏,不光是鸟,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
在森林里可以听到清脆的独唱、拉提声、打鼓、吹笛;可以听到吠声、嗥声、咳嗽声、呻吟声;也可以听到吱吱声、嗡嗡声、呱呱声、咕嘟声。
燕雀、鸢和歌声婉转的鸫鸟,用清脆、纯净的声音唱着。
甲虫和蚱蜢吱吱嘎嘎地拉着提琴。
啄木鸟打着鼓。
黄鸟()地吹着笛子。
母鹿()着。
狼()着。
猫头鹰()着。
蜜蜂()地响着。
青蛙()地吵一阵,又()地叫一阵。
1、这段话中分别写了哪些动物的叫声?(4分)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里。
(7分)嗥叫嗡嗡咕噜咕噜咳嗽呱呱呱哼哼尖声尖气3、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什么意思?(2分)请用“可以······可以······也可以·······”造一个句子。
(2分)(二)、阅读这一节诗歌,并根据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再仿写一节。
(5节)谁说没有规则?明明白白写着:“请按顺序排队!”可他却要插队抢座。
精选2019-2020年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9 音乐北师大版习题精选八十五

精选2019-2020年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9 音乐北师大版习题精选八十五
第1题【单选题】
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_______
A、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B、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C、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选择正确的一项。
银子对金属正如馒头对_____。
A、面粉
B、食物
C、麦子
D、午饭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根据课文《月光曲》内容,选择正确的内容。
表达正确的句子是_____
A、盲姑娘看见贝多芬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B、盲姑娘听见贝多芬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答案】:
【解析】:
第4题【填空题】
辨字组词。
豪______ 尤______ 震______
毫______ 犹______ 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答案】:。
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师恩难忘同步训练

师恩难忘
班级姓名
一、我是拼写小能手!
mào shèng zī rùn chuī yān xiē jiǎo ( ) ( ) ( ) ( )
niàn dao wěi wěi dòng tīng shēn lín qí jìng ( ) ( ) ( )
二、我的收藏夹!(填适合的成语)
1.读了《迷人的张家界》我恍如(),完全陶醉在奇山秀水当中了。
2.演奏会上,音乐(),听众一片茫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3.奶奶摇着葵扇,()地给我讲起了《牛郎织女》的故事。
4.田老师将小诗编成()的故事,事隔连年,我仍然()。
5.“(),()”是说培育人材不容易,也是长久之计。
6.形容口才好,提及话来吸引人的成语有:
7.形容人知识丰硕,才学出众的成语有:
三、回味课文,我能填!
1.本学期咱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适应。
2.“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这是一个句,写出了。
3.“谈起旧事,我深深感激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课外积累,我最棒!
(一)将赞美老师的名言警语写完整。
1.学而不厌,()。
2.春蚕到死丝方尽,()。
3.采得百花成蜜后,()。
4.落红不是无情物,()。
5.随风潜天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音乐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预习提示:
无论走到哪里,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调,每个中国人都会激动起来,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那你知道《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的现实意义吗?用心读读课文,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积累精彩词句。
3.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强烈情感和愿望。
教学重难点
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教学准备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件
2.学生搜集国歌的相关资料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积累精彩词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字词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大家知道我们周一来学校后第一件重要的事是什么吗?我们学校有重要活动时,第一项又是什么?每当我们国家有重要活动时,第一项又是什么呢?
2.可见,国歌在我们国家、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何等的神圣!只要你是个中国人,无论你身处何方,一听到这国歌声都会激动起来,民族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国歌有关的文章。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自己解决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再读课文,找出读懂和不懂的地方,做好批注。
2.小组交流:
(1)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
(2)交流读懂的地方,共同解决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
交流已解决的问题(谈收获),讨论未解决的问题(提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并将重点问题放入下节课解决。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着“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讲了哪些内容?
学生交流汇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强烈情感和愿望。
教学重难点
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
一、细读课文,交流研讨
1.默读全文,思考: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体会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1)从国歌的诞生中体会。
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这首歌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这首歌曲高昂激越……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并指导感情朗读。
教师相机板书:高昂激越
②齐唱国歌的最后一句。
从这铿锵有力的旋律中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学生可能会想到影视中所见的英雄人物或某个战斗场面,引导学生谈感受体会,深入领悟国歌催人奋进的力量和反映出的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从而感悟其内涵。
教师相机板书:催人奋进
(2)从国歌的传唱中体会
①自由读第四、五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里可以体会出国歌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重点结合“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这首歌成为鼓舞人民的战斗号角”来理解。
什么叫“战斗号角”?为什么说这首歌成为鼓舞人民的战斗号角?
②还能从哪些句子里看出这首歌的“战斗号角”作用?
(3)从定为国歌中体会
①默读第六自然段,思考:当有人对国歌词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提出异议时,周总理是怎么说的?你有什么看法?
②齐读周总理的话,谈自己对这句歌词的看法。
“警钟长鸣”是什么意思?事实证明它起到警钟长鸣的作用了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