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课白杨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白杨》

2019/1/4
“白杨”又叫打叶杨,是西北地区 最普通的一种树,树干笔直,生命 力强。能防风固沙。本文以事物的 名称为题,初读文题,你一定会以 为作者要向我们介绍白杨的相关知 识,其实,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 章,借白杨赞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 细细品读,相信你会对白杨、对人 生有更深的认识与理解。
• 小资料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旧中国留
2019/1/4
思考:白杨树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
• 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 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分得 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艰苦的环境、恶劣的环境
2019/1/4
2019/1/4
2019/1/4
2019/1/4
2019/1/4
2019/1/4
2019/1/4
2019/1/4
写了白杨树的哪些特点。
你看那树多高! 高
不,那不是树, 那是大伞。
大
你看它多直!
直(挺)
2019/1/4
你看那树多高! 高
不,那不是树, 那是大伞。
袁鹰:
原名田钟洛,江苏淮安县人,是当 代著名的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散文 家。参加工作以后改名袁鹰。1924年生于 一个破败的地主家庭。之江大学毕业后, 在上海集英中学等校任教。1945年加入中 国共产党,长期在报社当记者、编辑。1954年加入中国作 家协会。四十多年来,写了大量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和 儿童文学作等。另有同名人士大理州文联秘书长,青岛大 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生和《在那遥远的地方》角色。作品 有《白杨》《莘莘》《新生代》《联声》《世界晨报》 《联合晚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散文世界》 《第一个火花》《红河南北》《第十个春天》《江湖集》 《花环》《丁丁游历北京城》《篝火燃烧的时候》等。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10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10篇)》,快快拿去用吧!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读懂句子含着意思的方法,初步培养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着意思的能力。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了解问句的三种类型。
4、初步培养学生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重点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着意思的能力。
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提示课题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自学生字新词,学习第1段。
教学过程一、审题。
1、揭题读题。
你见过的白杨是长在什么地方的?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的白杨是长在戈壁滩的(简介大戈壁)2、设置悬念。
课文围绕白杨写了一件怎样的事呢?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搞清它。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按要求自学课文。
(1)一边读课文,一边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3)划出不懂的地方。
2、检查自学情况。
(1)先指名几个同学说说写了一件什么事。
再进行归纳:爸爸和他的孩子们在去*的列车上谈论白杨的事。
(2)生字新词的检查,重点放在是用什么方法学懂的。
如“浑黄一体”,可联系前面的“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清晰”来理解。
(3)指名读课文,及时进行讲评。
(4)质疑问难。
三、学习第一段。
1、第1自然段:这一段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环境?你是从哪些句子里看出来的?2、第2、3自然段:这是一个“自问自答”从哪儿可以看出白杨树很多?“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指的是什么?3、用“虽然--但是--”来说说这三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白杨》优秀优秀教学案例

4.课后拓展:布置一些与白杨树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观察身边的白杨树,了解其生长过程,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问题导向
1.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白杨树有哪些特点使得它能够在恶劣环境中生存?”、“课文中的白杨树象征着什么?”等。
(二)讲授新知
1.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美感。
2.生字词学习: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3.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例如,解释白杨树代表坚韧精神和顽强意志的象征意义。
4.知识点拓展:结合课文内容,拓展一些相关的知识点,如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生态功能等。
这些亮点体现了本教学案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优秀实践,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素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问题导向:设计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质疑精神。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合理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合作讨论和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同时,小组合作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定一个讨论题目,如“课文中的白杨树象征着什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2.小组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和发表自己的看法。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白杨》

软弱── 消失──
坚强 出现
全文共分成四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主要写大戈壁 的铁路线上长着高大挺秀的白杨。
第二段(第4~13自然段):讲“爸爸”向 “孩子们”介绍白杨的特点,并以此来表达自己 的心意。 第三段(第14~15自然段):讲“孩子们” 虽然不理解爸爸的心意,但他们知道在通往新疆 的路上,有很多白杨树。
课前的话 “白杨”又叫打叶杨,是西北地区 最普通的一种树,树干笔直,生命 力强。能防风固沙。本文以事物的 名称为题,初读文题,你一定会以 为作者要向我们介绍白杨的相关知 识,其实,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 章,借白杨赞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 细细品读,相信你会对白杨、对人 生有更深的认识与理解。
初读课文
从这一句话里你还读懂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不管遇到风沙
还是雨雪
不管遇到干旱
还是洪水
不总 软是 弱那 ,么 也直 不, 动那 摇么 。坚 强 ,
白 杨
同学们展开联想——白杨树还可 能生活在哪?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城市绿化街 道 )需要它,它就在那很快地生根发芽,长 出粗壮的枝干…… • 城市需要白杨树,它就 ;乡村需要白 杨树,它就 ;公园需要它,它 就 ; 需要白杨树,它 就 .
在你认为概括得最准确的中心思想后面画 “ ”。
(1)课文讲的是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 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 ×) (2)课文表达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 设边疆的志向。(× )
(3)课文通过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 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这件事,赞 杨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 √) 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白 杨
袁 鹰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大戈壁吗?(蒙古 语意为难生草木的土地,是一种粗沙、砾石覆 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然而,在这没有 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荒凉大戈壁上,却 生长着一棵棵高大的身影,你知道它们是什么 吗?它们就是挺拔的白杨。今天我们就随着作 者到这荒凉的戈壁滩看一看。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白杨生字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白杨》生字1 【伞】读音:sǎn巧记:全上边,平下边;雨天热天,人在下面。
字义:①挡雨或遮太阳的用具,可张可收②像伞的东西组词:①雨伞遮阳伞②灯伞降落伞造字:象形法造句:太阳火辣辣的,你出门要带一把遮阳伞。
笔顺:上部撇捺伸展,角度协调;下部点、撇呼应,横略长。
2 【抚】读音:fǔ巧记:“无”前有手(扌),安慰在心。
字义:①轻轻地按着②慰问组词:①抚摸②抚恤百般抚慰造字:形声法造句:母亲用温柔的手抚摸着孩子稚嫩的脸庞。
笔顺:左窄右宽。
左部略高;右部竖弯钩圆润有力。
字歌:用手去抚摸有草真荒芜有女真妩媚有广是堂庑3 【晰】读音:xī巧记:分“析”一“日”万事明。
字义:明白,清楚组词:清晰明晰造字:形声法造句:我们家电视的图像很清晰。
笔顺:“日”窄短;“”撇、点协调,“斤”横短竖长。
字歌:雨水淅沥沥有虫是蜥蜴日出看清晰皮肤很白皙4 【疆】读音:jiāng巧记:“土”“弓”射“三”箭,落在二“田”边。
字义:①指新疆②边界,疆界组词:①新疆②边疆疆域疆土疆场造字:会意法造句:解放军战士日夜守卫着祖国的边疆。
笔顺:左窄右宽。
“”的第一笔横不宜长,中间横稍长。
5 【绍】读音:shào巧记:绝(纟)招(召)前后。
字义:①接续,继续②指浙江绍兴组词:①介绍绍介②绍酒绍兴酒造字:会意法造句:通过他的介绍,我知道了这款手机的功能。
笔顺:“召”的“刀”取斜势,“口”形扁,呈倒梯形。
6 【陷】读音:xiàn巧记:阶前(阝)放焰火(臽)。
字义:①掉进,坠入,沉下②凹进③设计害人组词:①陷入②两眼深陷③诬陷造字:形声法造句:读完这个故事,我陷入了沉思。
笔顺:左窄右宽。
“臼”撇短,两横居中略分开。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白杨》生字词解释浑黄一体:都是浑浊的黄色,分不出界限。
文中指戈壁自然环境恶劣,没山没水没人烟,只有漫天黄沙,连天和地的界限也无法分清。
高大挺秀:高大笔直,挺拔秀丽超出一般。
五年级语文下册3白杨

课文内容梳理
描述白杨树的外貌特征
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生命力顽强。
描述白杨树的用途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善环境。
介绍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戈壁沙漠、气候条件恶劣、生活条件艰苦。
介绍白杨树的精神品质
不畏艰难、顽强拼搏、无私奉献。
课文主题思想分析
01
02
03
赞美白杨树
通过对白杨树的描述和赞 美,表达了对边疆建设者 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生长环境
白杨树适应性强,生长在平原、 丘陵、山坡和沙土地区,耐寒、 耐旱、耐盐碱。
白杨的外形特征与特点
外形特征
白杨树高大挺拔,树皮光滑灰绿,叶片宽大,叶形优美。
特点
白杨树具有很强的适应力,生长迅速,抗风能力强,能够抵 御风沙侵蚀。
白杨的生态价值与意义
生态价值
白杨树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能够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环境。
环保意识
在当代文学中,白杨树被用来象征环保意识,因为白杨树是一种对环境有利的植物,能够净化空气、保持水土。
生命力量
白杨树在当代文学中也被用来象征生命力量,因为白杨树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够茁壮成 长。
04
白杨的文化内涵与传承价值
白杨的文化内涵解析
坚韧不拔
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依然 能够顽强生长,这种精神 被赋予了坚韧不拔的文化 内涵。
对白杨意义的思考与感悟
1 2
坚韧不拔的精神
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生长,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 神,这种精神可以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勇 气和毅力。
积极向上的态度
白杨树总是向上生长,追求阳光和雨露,这种积 极向上的态度可以激励人们追求进步和发展。
3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课《白杨》课件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 很 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 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 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 还是洪水,他总是那么直, 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 动摇。
从这一句话里你还读懂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 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 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这句话概括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 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 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爸爸望着窗外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爸 爸会想些什么? (2)为什么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 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区别形近字,然后组词。
抚( ) 洪( ) 埋( ) 介( ) 扶( ) 烘( ) 理( ) 价( ) 缰( ) 茫( ) 辨( ) 挺( ) 疆( ) 芒( ) 辩( ) 廷( ) 弋( ) 析( ) 戈( ) 晰( )
近、反义词
(1)近义词 清晰—(清楚) 表白—(表明) 分辨—(辨别) 粗壮—(健壮) 软弱—(懦弱) 界线—(分界) 分辩—(辩解) 沉思—(深思)
(2)课文表达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
设边疆的志向。(× )
(3)课文通过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 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这件事,赞 杨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
√ 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
(2)反义词 清晰—(模糊) 软弱—(坚强) 动摇—(坚定) 精壮—(细小) 消失—(出现)
第一段(第1至3自然段)主要写大戈壁的铁路 线上长着高大挺秀的白杨.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 白杨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默读课文,讨论: (1)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
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参考答案:白杨的特点:直;适应性强;生长迅速,高 大挺秀,生命力顽强。从爸爸的语言和神情变化中可以体会 到:听到兄妹谈论白杨树时,爸爸微笑地听着;回答儿子的 问题时,爸爸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看到小白杨树时,嘴角 又浮起一丝微笑。
生字学习
xī 清晰
shào 介绍
sǎn fǔ 大伞 抚摸
jiānɡ xiàn 新疆 陷入
戈壁 人烟 界限 清晰 出神 沉思 插嘴 分辩 思路 抚摸 软弱 介绍 表白 陷入 新疆 浑黄一体 高大挺秀
多音字
yāo (要求) 要
yào (重要)
运用 这是一条很重要( yào)的要( yāo)求,你
一定要清楚地转告给厂家。
【软弱】
指地面几乎被粗沙、砾石所覆盖,植物稀少的 【戈壁】 荒漠地带。
卫兵,泛指担任保卫工作的人。文中指白杨树。 【卫士】
小组合作清单: 各组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 1)作者按事情发展顺序,围绕白杨,写了一件什 么事?父亲的神情随之发生些什么变化? 2)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写什么?用一句话概括。
②危险在哪儿,消防官兵就在哪儿出现,他们不管是 火灾还是洪水,不管遇到地震还是塌陷,他们总是 坚强不屈,挺身而出,挽回无数人的生命。
从父亲的话中我们进一步了解到白杨树的顽强、无私。 那么,父亲只是向孩子介绍白杨树吗?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 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有感情地朗读爸爸的话,从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里可 以看出白杨树有哪些特点?
① 高、直、大的外形特点; ② 坚强、不软弱、不动摇的性格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谢下 载
课文词汇解读
什么是白杨树?
白杨树是西北最普通的一种树,只要有草 的地方,就有白杨树的影子。大路边,田埂旁, 哪里有黄土的地方,哪里就有她的生存。她不 追逐雨水,不贪恋阳光,不需要人去施肥,从 不对生长的土地说不。她不枝不蔓,却是最讲 究生存质量的。她的每一片叶子都是努力向上 的,绝不弯腰乞求,更没有媚俗的面孔。她的 性情是平民化的,可又是最富贵的。她可以当 柴烧,打家具,做屋檩栋梁,制作农具,朴实 无华,是伟岸的大丈夫。
年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 他们不知道新疆到底是个 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 怎样的地方?
还要坐几天汽车。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 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 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 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 最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比较一下,上面两句哪一句好?好在哪?
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 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 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联系课文中语句,想想大戈壁 是什么样子的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他只们知只道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 也在新疆工作。
可是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去新疆 工作?做什么工作?
感情朗读
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 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 儿生根了。
这句话概括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 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 起来。
(1)爸爸望着窗外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 爸爸会想些什么? (2)为什么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1)课文讲的是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
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
( (2))课文表达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
建设边疆的志向。×(
)
(3)课文通过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 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这件事,赞 杨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
√ 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
• 城市需要白杨树,它就 ;公园需要它,它就 .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 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 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爸爸表达的是怎样的心?
爸爸就象白杨一样,戈壁需要他,他 就来到戈壁,不怕困难,顽强不屈地建设 戈壁。爸爸决心扎根戈壁,希望孩子们也 象他一样,所以把孩子们也带来。
在你认为概括得最准确的中心思想
后面画“√ ”,错的后面画ד ”。
• 2, 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怎样描绘大戈壁和生长在那里的白杨的。 •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
• 本文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 滩上的白杨,介以表达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同时希望子女也能向白杨一样,哪里需 要就在哪里生根、发芽、生长。文章歌颂了边疆建设者们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的 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晰 (xī)(伞 清晰) (sǎn)(雨伞)
抚
绍
(fǔ)(抚摩) (shào)(介绍)
疆
陷
(jiāng()新疆) (xiàn()陷入)
生字组词
壁 • 戈
界限
清晰
抚摸
• 介绍
表白
新疆
陷
入
• 浑黄一体 生根发芽 高大挺秀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 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 不理解的新词用联系上下文的理解。
当堂检测
画一画:根据你 对白杨树的理解动 手画一画它。
白杨树的外形特点
4-10段
白杨树的精神特点
11-12段
他们只知道什么? 他们不知道什么 ?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 是自愿去的;妈妈也在新建 工作,也是自愿去的。
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 么去新疆?
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 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接他 这里来,是接他们到新疆去 们到新疆去年小学、中学?
戈壁:
在蒙古语中有沙漠、砾石荒漠、、“戈壁滩”、“戈壁沙
漠”。戈壁是世界上巨大的荒漠与半荒漠地区
之一,绵亘在中亚浩瀚的大地,跨越蒙古和中
国广袤的空间。戈壁多数地区不是沙漠而是裸
岩。
白杨与戈壁有什么关系?
由于在我国北方气候干旱,戈壁滩众多, 因此极其缺水,一般植物很难生存。而白杨树又是 能够防风固沙的植物,在恶劣的条件下也能生长, 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就在戈壁滩广泛种植白杨树。
;乡村需要白杨树,它就
;
需要白杨树,它就
( ? )需要它,它就在 ( ? )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 粗壮的枝干。
返回
风沙四起,白杨( 大雪纷飞,白杨( 数月干旱,白杨( 洪水浸泡,白杨(
); ); );
).
返回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 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 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 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 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只他知们道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 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可是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 把他们接到新疆念书?
只他知们道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 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方?
可是他们不知道新疆是个什么样的地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 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 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 弱,也不动摇。
小组分角色朗读课 文4至10自然段,并从 语句中画出白杨的外 形特点。
出声朗读课文11 、和12自然段,并 从中画出让你感受 深刻的词语,并在 组内交流感受。
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 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水、人烟。天和地 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