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抗日根据地的各种政策
抗战时期晋西北地区中共减息政策的变迁

抗战时期晋西北地区中共减息政策的变迁摘要: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在抵抗外来侵略为主要任务的特殊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政策的一部分。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认真贯彻执行了这一政策。
可以说,为打破私人借贷停滞局面、活跃乡村借贷关系、改善农民生产生活,中共做出了一系列努力:由禁止高利贷、规定低利息额到取消利率限制、民间自由商定;由新旧债务一起处理到分时期分等级处理;由不限清债回赎币制到规范回赎币制折合规定等。
针对减息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实际问题,中国共产党逐步调整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私人借贷;减息政策;晋西北地区私人借贷曾经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乡村主要经济关系之一。
抗战爆发后,为了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经济基础,调剂各阶级关系,与土地革命时期激进的政策不同,中共采取了较为温和的减租减息政策作为战时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之一。
随着减租减息法令的深入执行,晋绥边区长期以来的借贷形态发生了变化,私人借贷关系发生停滞现象,“抗战后,过去的借贷关系完全处在不正常的状态中。
债权人不要,债务人不还,既无减息,又无交息”、“新的借贷关系除少数亲朋间的临时挪借,不取利息者外,完全停顿”[1]119,“现在相当普遍的现象是农民借不到钱的困难”[2]136,为改善这种情况,中共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渐次调整减息政策,打破私人借贷停滞局面,活跃乡村借贷关系。
借贷形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钱的借贷,一种是粮的借贷,即钱债或粟债(粮债),这两种借贷都要履行一定的手续。
①抗战爆发后,减租减息成为战时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
随着减租减息政策法令的深入执行,各种问题凸显,中国共产党渐次调整政策,为解决问题做了不懈努力。
作为减租减息政策的一个方面,中共的减息政策由过去彻底废除封建债务剥削转变为削弱封建剥削债务。
大体有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40 年4 月—1941 年12 月):禁止高利贷,利率由1分提高到1.5分,不限清债回赎币制折合晋西北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为了发动广大群众,巩固发展农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于1940 年4 月20 日颁布了《减租减息条例》,“重申‘普遍实行减租25%,并取消一切附加’,而且‘剥皮利’、‘臭虫利’、‘印子钱’等高利贷一律禁止。
抗战时期中共土地政策的制定_实施和作用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2003年第4期(总第123期)抗战时期中共土地政策的制定、实施和作用Ξ龚大明(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贵州贵阳 550001)摘 要:抗战时期,中共土地政策的制定经过了从没收地主土地、不分田给地主到没收地主土地、分田给地主再到不没收地主土地,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过程。
而且,在八年抗战中,中共一边坚决实施该土地政策,一边不断完善它,纠正实施中发生的偏差,终使该政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抗战时期;中共;土地政策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3X(2003)04-0064-04On the Land Polic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uringthe W ar of R esistance Against JapanGON G Da2ming(Dept.of History,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550001,China)Abstract:The reg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nd polic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experiences three stages:a)to expropriate the landlords from their land and distribute it to the peasants,b)to ex2 propriate the landlords from their land but render an appropriate amount of land back to them while distributing it to the peas2 ants,and c)to leave the possession of the land to the landlords but they must reduce the land rent and the interest considerably. This policy is rightly modified during the resolute implementation and plays a great role in Chinese revolution.K ey w ords:the Period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Land Policy一抗战时期中共土地政策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但这一政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制定经过了一个过程:从没收地主土地、不分田给地主到没收地主土地、分田给地主再到不没收地主土地,而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简析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土地政策

简析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土地政策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抗战时期,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晋察冀边区实行了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本文利用搜集到的一些史料,经过爬梳剔抉、分析筛选,就晋察冀边区土地政策贯彻实施的现实背景、具体过程、社会效果和历史经验等四个方面略陈管见,并拟刊诸枣梨,以求教于方家同好。
一、土地政策贯彻实施的现实背景抗战之前,晋察冀边区的农村形势是,大部分土地集中在地主手中,租佃关系依旧是封建土地制度下的一种基本剥削关系和主要社会经济关系,造成了佃户朝不保夕的艰困生活,地主和佃农的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据对北岳区28个县中的88个村庄的调查表明,当时占农村人口总数%的贫农、雇农,每户占有土地只有亩;占%的富农,每户平均占有土地27亩;而仅占人口总数%的地主,每户平均占有土地则在97亩以上。
由于土地占有高度集中,分配极不合理,广大无地和少地的农民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向地主租佃,其租额一般占总收获量的50% -70%用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这种高额地租使地主占有了佃农的大部或全部剩余劳动,有时甚至包括佃农的部分必要劳动。
这只是正租,还有“背租’川杂租’川小租”等各种各样的额外榨取团。
此外,还普遍存在超经济剥削,如高利贷、小斗出大斗进,佃户代地主承担差役、赋税等。
同时,在有些地区,地租剥削与封建性高利贷剥削如同孪生兄弟,形影不离地纠结在一起,对贫苦农民实施更为残酷的剥削,其主要形式是呈日益增长趋势的预租制和押租制。
预租是佃农预先交纳钱粮作为地租。
有时佃农为了得到土地的佃种权,不得不预交相当于一年或几年地租额的保证金作为押租。
随着押租额的不断增长和押租率的持续升高,押租的性质也由最初的地租保证蜕变为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的高利贷剥削,以至于成为地主对佃农任意役使的工具和把柄、敲诈勒索的本钱和手段。
抗日战争期间的中国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期间的中国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段重要历史时期,这段时期中形成了中国的抗日根据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回顾和探究抗日根据地在中国战争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一、抗日根据地的定义和意义抗日根据地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游击战争中,为了进行游击战争而建立的抗日武装控制的区域。
这些根据地不仅提供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阵地,更重要的是为抗日军队提供了战略转移的基地,同时也为中国抗战提供了各种资源和支持。
抗日根据地的意义不仅在于战略上的地理位置,还在于它为中国的抗日斗争提供了基层组织和人员。
在这些根据地中,中国共产党发展了自己的领导机构,培养了一大批抗日志愿者,形成了共产党在游击战争中的主导地位。
同时,抗日根据地也成为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希望所在。
二、抗日根据地的分布和发展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期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发展。
这些根据地分布在中国的边远山区以及一些广袤的农村地区。
山区根据地比较著名的有山西的晋察冀边区,陕西的延安根据地,以及湖南、江西等地的苏南根据地。
随着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共产党在这些地区建立了临时政权,组织了人民武装,开展了大规模农村改革和土地革命,同时也实施了土地农民革命的政策。
这些措施不仅加强了人民的信心和力量,也为抗日斗争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支持。
三、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和文化建设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不仅仅局限于战争方面,同时也注重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根据地为了保持自给自足,发展了农业和实施了农村改革,使得农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此外,根据地也鼓励工业的发展,并积极开办学校,加强文化教育事业。
在根据地中,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了文化宣传和教育,推动了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以鼓舞人民斗志。
例如文艺工作者主要通过文学、电影和戏剧等方式表达抗日情感,并传递出正能量。
四、抗日根据地的问题与挑战抗日根据地虽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面临着众多问题和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日本的围剿战略。
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一九四二年一月二十八日中央政治局通过)抗战以来,我党在各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土地政策,也就是一方面减租减息一方面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这一政策,在各根据地实行以后,曾经获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团结了各阶层的人民,支持了敌后的抗战。
凡在比较普遍比较认真比较澈底的实行了减租减息,同时又保障交租交息的地方,当地群众参加抗日斗争与民主建设的积极性就比较高,而且能够保持工作的经常状态,安定社会的生活秩序,那里的根据地就比较巩固。
但是这一政策,在许多根据地内还没有普遍的认真的澈底的实行。
在有些根据地内,还只在一部分地方实行了减租减息,而在另一部分地方,或则还只把减租减息当作一种宣传口号,既未发布法令,更未动手实行。
或则虽已由政府发布了法令,形式上减了租息,实际并未认真去做,发生了明减暗不减的现象。
在这些地方,群众的积极性不能发扬,也就不能真正将群众组织起来,造成热烈抗日的基础。
在这些地方,抗日根据地就无法巩固,经不起敌人的扫荡,变成软弱无力的地区。
但是在另外若干地方,则又犯了某些“左”的错误,虽然这种错误只发生在一部分地方,并且经过中央指示后已经大体上纠正了,但是还有引起各地同志加以注意之必要。
当此抗战进入更加艰苦的时期,要求各根据地更加发动广大群众的抗日与生产的积极性,更加团结一切抗日阶层来坚持敌后的长期斗争。
中央在详细研究各地经验之后,特将我党土地政策作一总结的决定。
另有关于执行土地政策的具体办法,作为附件,随此决定一并发下,以供各地采用。
务望各地同志加以研究,认真执行。
(一)承认农民(雇农包括在内)是抗日与生产的基本力量。
故党的政策是扶助农民,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实行减租减息,保证农民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借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抗日的与生产的积极性。
(二)承认地主的大多数是有抗日要求的,一部分开明绅士并是赞成民主改革的。
故党的政策仅是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而不是消灭封建剥削,更不是打击赞成民主改革的开明绅士。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

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
他在论述新民主主义政治时指出:“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政体——民主集中制。
这就是新民主主义政治,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这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共和国,这就是三大政策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
”3月6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抗日报据地的政权问题》的党内指示。
《指示》对政权的性质,人员分配原则,政权选举的原则,政权的组织形式,政权的施政方针等做了明确规定:“抗日时期,我们所建立的政权的性质,是民族统一战线的。
”“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原则,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共产党员占1/3,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1/3,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1/3。
”“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选举政策,应是凡满十八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男女、信仰、党派、文化程度,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产生,应经过人民选举。
其组织形式,应是民主集中制。
”“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施政方针,应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保护抗日的人民,调节各抗日阶层的利益,改良工农的生活和镇压汉奸、反动派为基本出发点。
”这是中共中央对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的第一个系统的指示。
就在这个指示中,毛泽东关注着敌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他指出:“目前正在开始的召集河北参议会和选举河北行政委员会,是一件具有严重意义的事。
同样,在晋西北,在山东,在淮河以北,在绥德、富县、陇东等地建立的政权,也具有严重的意义。
”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一系列指示,山东党组织加强了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工作。
1940年2月,山东分局决定设政府工作部,以统一领导抗日民主政权工作;规定各区行政机构依次为主任公署,专员公署,县政府,区、村公所;要求各级政权的成立,应尽一切可能发动群众民主选举产生。
在中共中央发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后,6月8日,山东分局作出了《关于政权问题的新决定》,要求各级党委充分认识政权工作的重要性,经常关心政权工作,选派优秀干部做政权工作;在各级政府中建立党团组织,以保证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委不能直接干涉、包办、代替政府工作;各级政府、参议会要实行“三三制”原则。
形势与政策有关抗战的论文2000字

形势与政策有关抗战的论文2000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
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使民族团结的力量空前激发,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厚底蕴,见证了无比坚韧的中国人民的意志。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形势与政策有关抗战的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形势与政策有关抗战的论文2000字篇一《浅析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内涵》【摘要】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自此,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浴血奋战。
在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斗争中,中华儿女培育出的全民奋起、共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于斗争、血战到底的英雄主义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主义精神和同仇敌忾,相互协作的国际主义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
在这种精神的支撑和鼓舞下,中华民族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关键词】中华民族;抗战精神;内涵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中华民族在继往开来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这种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同样体现在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并形成了集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为一体的“抗战精神”。
(一)全民奋起,共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深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每当遇到外敌入侵时,中华儿女都能够万众一心,共赴国难。
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基于它“如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1]的狂妄计划,加紧侵略中国,妄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从而激化了中华民族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并改变了中国国内各阶级各党派之间的关系。
中华儿女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认识到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只有整个民族都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对日本侵略者“以坚决的抵抗”,[2]才能挽救亡国灭种的危险。
国共两党尽弃前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全民族抗战的必要前提,同时也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抗日战 争期间的重要经济政策有哪些

抗日战争期间的重要经济政策有哪些抗日战争期间,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在这艰难的时期,为了支持长期抗战并保障后方的经济稳定,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政策应运而生。
首先,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这一政策旨在减轻农民的负担,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在当时,地主对农民的剥削较为严重,高额的地租和利息让农民生活困苦,生产热情低落。
减租减息政策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租税负担,使得他们能够有更多的剩余用于自身的生产和生活。
农民的生活得到改善,生产积极性提高,从而为抗战提供了更多的粮食和物资。
其次,发展合作社经济。
合作社是一种集体互助的经济组织形式。
通过合作社,农民可以联合起来,共同采购生产资料、销售农产品,提高了在市场中的议价能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同时,工业合作社也得到了发展,工人们集中起来生产军需品和民用必需品,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物资供应。
再者,实行统制经济政策。
在战争时期,对重要的物资和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对粮食、棉花、煤炭等重要物资实行严格的统购统销,以确保有限的资源能够优先满足抗战的需要。
对于工业生产,也进行了统一规划和调控,集中力量生产军工产品和急需的民用物资。
还有大生产运动。
由于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和国民党的封锁,抗日根据地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
为了克服困难,根据地开展了大规模的生产运动。
广大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军队开荒种地,发展农业生产;工厂开展劳动竞赛,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大生产运动,不仅实现了物资的自给自足,还增强了根据地的经济实力和军民的抗战信心。
在税收方面,实施合理的税收政策。
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阶层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差别化的税收标准。
对于富裕阶层和商业经营者适当增加税收,而对于贫困农民则减轻税收负担。
通过合理的税收调节,既保障了抗战经费的来源,又避免了过度加重人民的负担。
金融领域也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加强货币管理,稳定货币价值,防止通货膨胀。
在根据地发行自己的货币,并建立了相对独立的金融体系,以保障金融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正常运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
论抗日根据地的各种政策
(一九四一年一月十五日《解放》周刊社论)
敌后抗日根据地,被敌寇、汉奸认为是他们的“心腹之大患”,而对于我们民族则是坚持抗战实行建国的重要的基础。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敌我战略相持阶段中,敌寇调动了差不多在华半数的兵力,来不断地残酷“扫荡”这些根据地,而投降分子则秉承日寇意志,也来加紧破坏与捣乱这些根据地。
在敌寇残酷“扫荡”与投降分子加紧破坏的情况之下,敌后各抗日根据地的环境,现在无疑地是极其困难的。
为着克服当前困难,巩固抗日根据地以坚持敌后抗战并争取全国抗战胜利起见,抗日根据地的工作者,一方面须要不屈不挠地反对敌寇的“扫荡”与投降分子的破坏,同时须要精致细密地实行各方面的政策。
敌后各抗日根据地,在各种政策的实行上,虽然存在有颇大的不平衡性,可是各地所有的光辉成绩,却是不能否认的。
我们应当重视这些成绩,但我们决不能以这些成绩来自满,而且在指出成绩时,我们也不能不详细检查我们的缺点。
我们的缺点,当然是有的,其中主要的,则是:对于坚持抗日根据地的长期性,还估计得不够充分;对于各阶级关系的调整,还规定得不够明确;对于根据地的各种政策,还实行得不够细密。
为着进一步巩固抗日根据地以便更有力地反对敌寇的“扫荡”与投降深反共派的破坏起见,我们必须改变过去各根据地实行各方面政策时的一般的粗枝大叶的状态。
这种粗枝大叶的状态,在抗日根据地的创造时期,曾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现在已经到了必须为精致细密的实行所代替的时候了。
抗日根据地是以实现抗战建国纲领与实行三民主义政纲为自己底政治方针的。
这一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我们以后还是遵循着这一方针前进。
估计到现在敌后的斗争环境的艰苦、日寇的挑拨阴谋的加紧和投降派的捣乱破坏的加厉,抗日根据地的工作者,以后必须更加注意下列三点:第一,应当时时刻刻仔细注意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与发展,确切照顾统一战线内各阶级各队层的利益。
所以在清楚顾及人民大众利益的条件下,必须使不反对抗日的地主资本家能够保有一定的利益与地位,以便适当地调整各阶级的关系,以打击日寇诱引地主资本家的阴谋,打击投降派鼓煽地主资本家的活动,并巩固敌后的团结抗战。
第二,必须更广大地更深入地推行民主,坚决执行政权组织的三三制。
抗战建国是伟大的事业,非群策群力不为功,因之对于各党各派无党无派的忠实抗战建国的各种人才,必须善为团结,珍惜爱护,推心相与,共同合作;而对于狭隘的胸怀与包办的作风,则必须加以反对。
第三,抗战建国是长期的斗争,所以抗日根据地的一切工作,必须从能够长期坚持的观点出发。
因之,适合于现在斗争条件的一定正规制度的建立,是完全必要的,而且在现阶段上已是充分可能的。
根据三年余以来敌后抗日根据地实现抗战建国纲领实行三民主义政纲的伟大成绩与丰富经验,共产党中央现正准备拟定各种成文的条例,而其一般的原则(已经实行或正在实行的),则是:
在民族主义方面:我们主张,对日坚决抗战到底,反对向日屈膝投降。
我们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联合一切真正抗日的友军农党人士共同抗敌作战,反对勾结日宜危害抗战的投降分子(如石友三九类),反对亲日派的一切投降阴谋,反对汉奸伪组织。
在抗日根据地上,对于各种汉奸,分别具体处理。
坚决的汉奸,坚决的加以镇压,对于胁从分子,则争取其回头为祖国工作。
对于敌军伪军的俘虏,则采取释放政策,不加以侮辱,对于其中多少带有抗日性的分子,则争取其为抗战服务。
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武装力量上,我们于坚持敌后艰苦抗战的过程中,锻炼了五十万人的坚决抗日的武装。
我们现在向全国宣布,我们欢迎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的真正抗日的人士来八路军新四军共同抗战,并给以优于一般共产党员的特别待遇,对于少数民族,则我们给以平等的待遇,尊重民族自决的原则,在目前则主要争取他们与汉族巩固团结共同抗日,反对大汉族主义对于他们的歧视与压迫。
对于日本以外其他国家,则我们由张亲密联合社会主义的苏联(如孙中山先生死前所曾再三嘱咐的),亲密联合各国劳动人民与彼压迫的民族,同时在独立自主抗战建国的原则下正确运用各帝国主义间的矛盾(如两大帝国主义阵线间的矛
盾,与同一帝国主义阵线各国间的矛盾),但同时反对类身投靠于任何帝国主义国家。
所有以上这一切,都是完全符合于孙中山先生的民族主义的,是民族主义在现在的正确的具休的实行。
在民权主义方面:我们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上,主张实行三三制的政权组织,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或甚至少于三分之一),其他友党及无党的抗日人士占三分之二。
我们不仅不排斥而且欢迎愿意团结抗日的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小资产阶级的代表参加。
我们既不赞成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我们也决不主张共产党的一党包办。
在抗日根据地的人民民主权利问题上,我们主张一切不反对抗日的中国人,都有同等的人权,以及言论集会出版结社思想信仰的自由权,任何不反对抗日的地主资本家,都可以安全地享有自己的财产。
抗日根据地上的民主政府,仅仅干涉在抗日根据地内真实进行阴谋活动破坏抗战的分子,其余则一律不加干涉,并加以切实保护。
所有以上这一切,都是完全符合于孙中山先生的民权主义,并是民权主义在现在的真正的具体的实行。
在民生主义方面:我们在抗日根据地的经济政策上,主张积极发展工业农业的生产与商品的流通。
我们欢迎他地的资本家到抗日根据地上开办实业,并切实保护他们的营业。
我们奖励民营企业,而把地方抗日民主政府所经营的企业,只当作整个生产贸易事业的一部分,我们主张以发展生产事业调剂货物流通来达到根据地各区域经济上的自给自足。
我们主张抗日根据地上的贸易自由,而对于敌寇破坏我抗日经济力量,掠取我被占区资财来实行“以战养战”的阴谋,则坚决予以打击。
在抗日根据地的财政政策上,我们主张按照收入的多少,来规定纳税的多少。
除少数最贫困的人民免税外,其余的公民,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资本家、地主均在内,都须负担纳税义务,而不将税款完全放在地主资本家身上。
我们反对对工农采取拘押罚款的办法,我们也反对对地主资本家采取这样的办法。
我们主张实行适于团结抗战建国的合理的税收。
在抗日根据地的劳动政策上,我们主张为着发动工人的抗战积极性,必须实行适当的改良。
但增加工资与减少工作时间,均有一定限度,不能过多。
在目前为着增加,抗战生产的需要,在某些生产部门,可以酌量采取十小时工作制。
劳资间订立劳动契约,在订约后,资本家国须遵行,工人亦应遵守劳动纪律,以便使生产可以正常地进行。
对于劳资间的关系,必须站在团结抗战各国的立场上随时加以适当的调节。
在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政策。
上,我们坚决驳斥“现在华北已实行土地革命”的无稽论调。
现在我们只是主张适当减轻农民负担,来发动农民的抗日积极性。
为了这点,我们主张在地中债主方匪适当地减租减息,地租一般地以实行二五减租为原则,按照具体情况,可以高至倒四六分制倒三十分制(即农民得六成或七成,地主得四应式三成),而不要超过这一限度。
利息一般的减到社会借贷关系所允许的程度,但亦不要超过这一限度,使农民借不到债款,地主及债主享有土地财产的所有权。
至于农民方而,则在减租减息后应继续交租交息,这是坚持团结抗战对农民与地主关系所应当进行的调节工作。
在抗日根据地的人民文化生活上,则我们主张应当普及和提高民众的抗日知识、技能和民族自尊心。
我们欢迎自由主义的文化工作者、新闻记者、教育家、学者、专门家来抗日根据地共同进行文化建设与各方面的抗战建国工作,我们欢迎一切抗日青年来抗日根据地入学。
我们主张在抗日根据地内实行正规的国民教育制度,大大发展各方面的文化事业(学校、出版事业以及其他文化事业)。
所有这一切,都是符合于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的,是民生上义在现在的确当的具体的实行。
上述这些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各方面的原则,都不仅是我们所主张的,而且是已经实行了的或正在实行中的。
敌后抗日根据地在三年余来的工作中已经建立了三民主义新中国的雏形,以后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来精致细密地实现各方面的政策。
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三民主义政纲的显著功绩,是值得为其他尚未实行三民主义的地区所效法的。
可是现在却竟有人将功作罪,责难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实行三民主义的努力,责难抗日根据地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建设,企图使积极建立建国基础、实行三民主义的地区后退为“建国基础还没有建立,三民主义还没有实现”的地区。
这种企图,不正是直接有利于敌寇吗?
我们希望全国抗日人士,在认识了抗日根据地的各种政策之后,能够清楚揭破种种污蔑抗日根据地的无耻谣言,并给在敌后艰苦奋斗的抗日根据地以多方的帮助与有益的指教。
一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