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知能提升: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2020届高考历史课标版二轮通史课件:第九讲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创新与调整

思想和社会生活 (1)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毛泽东思想形成,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2)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物质生活、交通和通讯事业、影视事业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发展迟缓
特征概览 栏目索引
2.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的历史,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 制度的建立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历史时期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政治 经济
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奠定了基础
十月革命后,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成功也有失误;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 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考点一 栏目索引
答案 B 题干中的“4年以后”,即1932年以后,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正处于 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期间,美国深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而当时苏联正在实施五
高考导航
年计划,工业化取得了重大成就,所以苏联吸引美国人,故答案为B项。A项与 史实不符,C、D两项均与题干材料信息主旨不符。
考点一 栏目索引
核心提炼 栏目索引
(2)现代主义美术 ①特征: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
高考导航
②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代表作是《格尔尼卡》。 (3)现代音乐 ①“一战”后至二战前:流行音乐的主流是爵士乐。 ②二战后:流行摇滚乐、蓝调乐、爵士乐,其中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1)十月革命后,苏俄(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逐步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改革成效不大并最终解体 (2)20世纪30年代,为了克服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确立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现代化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此模式被普遍采纳,资本 主义现代化模式也在不断调整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
高考历史题型讲解——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文明(15世纪至18世纪60年代)

第10讲走向整体的世界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4—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新航路开辟至20世纪初,是人类社会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共分两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从新航路的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5世纪末至18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是人类社会开始从传统社会迈向近代社会的前奏。
第二阶段从工业革命到俄国十月革命前(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至1917年),是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科技文艺等方面向纵深方向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确立,工业文明时代到来。
1.政治:在英、美等国,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继续在欧洲大陆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大大推动了人类的民主化进程。
2.经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逐步发展到工场手工业时期;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得到拓展。
两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工业文明向纵深方向发展,将人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批判封建思想,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欧洲近代科学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蕴含人文精神的文学艺术逐渐兴起。
近代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文学艺术出现了新的成就。
阶段一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文明(15世纪至18世纪60年代)政治方面(1)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此后,逐步出现了责任制内阁和两党制,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发展。
(2)北美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颁布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确立联邦共和制度,成为历史上伟大的创新。
2020届新高考二轮复习通史版 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学案

第9讲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时空定位】【线索提炼】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5世纪末—18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壮大,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治上:欧美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进程启动,英、美分别确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经济上:伴随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欧洲封建制度迅速解体,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发展。
思想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高举人文主义大旗,批判封建思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猛烈批判封建专制制度,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科技上:牛顿经典力学理论的提出,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阶段一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一、新航路开辟1.原因(1)主观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欧洲人对黄金的渴求;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2)客观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兴起,传统商路受阻;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支持;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增加,地圆学说的流行。
2.过程(1)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2)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
(3)达·伽马:开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路。
(4)麦哲伦船队:欧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
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3.影响(1)引起“商业革命”,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引起“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给亚、非、拉人民带来灾难,但大量白银流入亚洲,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4)人类由各民族相对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二、早期殖民扩张1.荷兰: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香料贸易,17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海上马车夫”。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必背知识点(九)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必背知识点(九)高考历史知识点: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时代,或者叫做手工工场时代。
包括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又称为原始积累时代。
1、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标志、途径和影响(瓦解封建制度、推动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促使阶级分化、推动新兴资产阶级展开反封建的斗争:文艺复兴,促使自然科学的突破)。
2、开辟新航路的原因,三大航海家和三条航线,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新航路开辟后对西、葡,英、法、荷、意大利、欧洲、东方、世界的不同影响。
3、文艺复兴:自然科学的突破,和日心说有关的科学家的贡献。
艺术和文学的着名人物及贡献。
说明:是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
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欧洲兴起,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促使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起来,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采取了宗教异端形式取决于当时资封的力量对比。
4、理解圈地运动对英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5、熟练掌握革命前英国的经济,阶级,政治,宗教状况,对比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对英国资本主义的不同影响。
6、如何重新正确理解和辨证评价英国革命的保守性(是必然)。
并从经济、阶级、思想、旧势力等方面分析原因。
7、掌握君主立宪制、两党制在英国的形成。
8、从经济,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革命领导的革命性,人民群众的参与性,思想发动、国际环境等方面理解法国大革命比之于英国革命彻底的原因。
并正确评价之。
9、熟练掌握法国大革命中三个派别的活动贡献和垮台原因。
正确评价雅各宾派及其恐怖政策的两面性。
10、结合史实正确评价拿破仑的内外活动。
(内外活动均具有阶段性和两面性)11、启蒙思想家提出了那些政治学说,这些政治学说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12、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以推翻封建统治,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为任务,早期资。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第10讲 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10讲 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空定位】【线索提炼】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人类从农耕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理性化、科学化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政治上: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制度在欧洲大陆及世界范围内逐步确立;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大大推动了民主化进程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完善。
经济上: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工业文明向纵深方向发展,将人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思想文化上: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盛行。
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成为推动人类思想解放的重要因素。
文艺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艺术作品生动展现了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风貌。
阶段一 两次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1.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2)资金:殖民掠夺等资本原始积累。
(3)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4)市场: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2.成就(1)纺织领域: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2)动力机器: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
(3)交通工具: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蒸汽机车。
3.影响(1)生产力: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
(2)生产组织形式: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3)阶级结构: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4)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欧美列强成为机器工业生产中心,亚、非、拉地区成为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
(5)经济结构:工业取代农业成为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期)1.条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2.成就(1)电力的应用: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同时,电动机也被制造出来。
【复习指导】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通史专题突破模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5工场手工业时期的

课时作业5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第二次联考]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对于国王的存废,英国人经历了反抗国王、处死国王、请回国王和“进口”国王的不同选择。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出英国政治缺乏民主传统B.英国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C.反映英国代议制不断完善过程D.反映了君权神授被君权民授取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
题目中的信息“反抗国王”、“处死国王”、“请回国王”“‘进口’国王”分别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议会军与王军间的战争、议会处死国王查理一世、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光荣革命”的史实。
反映了君权至上逐渐演变为君权受到法律严格限制的发展趋势,即君权神授被君权民授取代。
故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A项及发生于“光荣革命”后的B、C两项;故选D。
答案:D2.[2016·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1840年英国诞生世界上最早的“黑便士”邮票,以维多利亚女王登基时的侧面肖像为画面。
1878年(光绪四年)中国首枚邮票大清“龙票”诞生。
观察这两幅邮票的画面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英国政体对晚清产生重要影响B.中国的专制制度已经开始衰落C.两国都存在着王权思想的影响D.两国的政治民主化水平相近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英国政体对晚清产生重要影响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龙票”诞生体现不出专制制度已经开始衰落,故B项错误;英国以维多利亚女王登基时的侧面肖像为画面、中国的大清“龙票”都体现了受王权思想的影响,故C项正确;中国为封建专制制度,英国为君主立宪制,政治民主化水平相近明显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答案:C3.[2016·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在英国的历史中,国王乔治三世以权力欲望旺盛而著称,到1770年,随着被讥称为“国王之友”的宫诺斯勋爵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事实上的首相)后,乔治三世的个人统治达到顶峰。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1讲《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

知识概览
拓展深化 习题导练
限时训练
返回目录
(1)对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 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 体系,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 (2)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 影响 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殖民地: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的落后; 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殖 民地的发展进步 (4)对国际关系: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
知识概览
拓展深化 习题导练
限时训练
返回目录
2.英美民主政治中体现的妥协艺术 (1)英国:国王的权力并没有被彻底摒弃,而是被限制于议会两院之中,英 国的议会主权并非单一的人民主权,而是一种妥协,即国王在议会,这个议会 主权的权力也同样为国王所分享。所以,英国的政治权力是由三部分构成的, 国王在议会、人民在议会,而人民又分为上下两个等级层次,即贵族院与平民 院。
知识概览
拓展深化 习题导练
限时训练
返回目录
(1)兴起原因
经济 原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需要科技知识,这在客观上刺激了技术的发展,同时 也为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因此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是近代 自然科学创立发展的社会前提
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科技进步开辟了道路。三次科技革命贯穿于
政治 原因
影响
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知识概览
拓展深化 习题导练
限时训练
返回目录
思想文化层面
6.四个历史时期人文精神内涵的丰富与演变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1讲《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限时训练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1讲《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限时训练(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9·四川绵阳一模)近代早期英国政府常常为战争债务所困扰。
光荣革命后百年,英国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对外战争(见下表),政府财政却从未崩溃,而且民众对购买国债欣喜若狂。
这主要得益于()1688—1697年,九年战争1701—1713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1718—1720年,四国同盟战争1740—1748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1756—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1775—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A.宪政制度确立了政府的信用B.殖民掠夺扩张积累大量财富C.工业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D.议会改革使民众获得普选权解析材料“政府财政却从未崩溃,而且民众对购买国债欣喜若狂”体现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故A项正确;殖民掠夺扩张积累大量财富不是政府财政从未崩溃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工业资产阶级”上台和民众获得普选权都是在1832年议会改革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D两项。
答案 A2.(2019·山东德州期中)乔治三世继承王位后,培植亲信,用封官许愿、收买贿赂等方法在议会中造成一个“国王之友”派以打击辉格党势力,并在1770年起用诺斯勋爵,组成清一色的“国王之友”政府。
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A.国王仍是国家权力中心B.议会失去制约国王权力C.两党制左右了国家政治D.君主立宪制度尚不完善解析光荣革命后,国家权力中心是议会,故A项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权力受控于议会,故B项错误;题干反映了国王打击辉格党,故C项错误;君主立宪制的完全确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题干表明国王还未达到“统而不治”,故D项正确。
答案 D3.(2019·河南开封调研)制宪会议的大多数代表关心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
既想建立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权力;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北京朝阳区期末)符合上图空白处的内容是()A.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进取精神B.研究基督教原始教义形成新教教义C.人文主义者谴责天主教教会的腐败D.西欧民族国家和君主专制制度形成解析:选A。
由材料地理大发现可知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开始改变,新航路的开辟促使人们为追求现世的幸福而奋斗,故选A项;宗教改革强调研究基督教教义,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开辟新航路的影响而非文艺复兴的内容,排除C项;宗教改革促使西欧民族国家和君主专制制度形成,排除D项。
2.(2019·泰安一模)下表是部分物种在亚、欧、美洲传播、种植情况表。
据此可知() 品种原产地传入欧洲时间传入中国时间产量烟草墨西哥哥伦布航行后17世纪初中国产量世界第一辣椒墨西哥15世纪末17世纪初中国产量世界第一番茄秘鲁16世纪20年代17世纪初中国产量世界第二花生巴西、玻利维亚16世纪初16世纪30年代中国产量世界第一向日葵北美1510年16、17世纪之交中国产量世界第一B.其传播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C.17世纪中国闭关锁国不可信D.中国农业生产发达世界领先解析:选B。
由表格信息传入欧洲和中国的时间可以判断,这些物种的传播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故选B项;“部分物种”的传播和种植情况,不能说明美洲是世界农业物种的中心,排除A项;17世纪中国闭关锁国,但不是禁止一切对外交往,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排除C项;仅由“中国产量世界第一”的信息,不能直接得出中国农业生产发达世界领先,也有可能是种植面积大的原因,排除D项。
3.(2019·青岛二模)1544年,英国商人威廉·彻斯特与其他商人一起开创了英国的炼糖业;同一时期,商人托马斯·奥弗曼大量投资制皂业,后来成为伦敦最大的制皂业主。
这说明近代英国商人()A.热衷于投资新兴的行业B.推动了英国生产成本外部化C.不断扩大海外市场范围D.具有商人和生产者双重身份解析:选D。
从材料可以看出,英国处于早期殖民扩张时期,材料中的商人既是商人又开创炼糖业、制皂业,由此可以看出近代英国商人既是商人又是生产者的双重身份,故选D项;材料没有体现英国商人热衷于投资新兴行业,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英国商人推动了英国生产成本外部化,且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近代英国商人不断扩大海外市场范围,排除C项。
4.(2019·泸州一模)从16世纪中期开始,法国使用的货币图尔里佛(货币名称)的含银量不断下降,1541年时该货币的含银量是50%,到了1571年则只有17%,1591年则仅有5%。
对该现象影响分析正确的是()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使法国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C.推动了商业中心的转移D.实现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解析:选A。
16世纪随着法国的不断向外殖民扩张,法国用含银量越来越少的货币进行海外贸易,含银量不断下降说明货币价值下降,这是价格革命的表现,促进了法国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的原始积累,故选A项;法国先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后出现货币含银量不断下降的现象,因果颠倒,排除B项;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商业中心的转移,排除C项;西欧封建制度解体的是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以及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排除D 项。
5.(2019·宣城二模)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一方面对天主教腐败与黑暗及其经院哲学强烈不满,另一方面又对整个基督教基本教义深信不疑。
这反映出() A.资产阶级强烈的革命性B.人文主义与基督教基本教义的同一性C.宗教改革运动的必然性D.人文主义者摆脱了封建神学思想束缚解析:选B。
材料“一方面对天主教腐败与黑暗及其经院哲学强烈不满,另一方面又对整个基督教基本教义深信不疑”表明人文主义与基督教基本教义是相一致的,故选B项;文艺复兴运动是借助文学艺术等形式进行的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没有体现强烈的革命性,排除A项;宗教改革运动的倡导者也是对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深信不疑,故无法体现宗教改革运动的必然性,排除C项;材料“另一方面又对整个基督教基本教义深信不疑”表明人文主义者没有摆脱封建神学思想束缚,排除D项。
6.(2019·湖南省长郡中学调研)1689年1月召开的英国“民会国会”以詹姆士“已经退位”和“王位虚悬”为由,决定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继承王位,前者为国王,后者为女王。
议会的这一做法()A.冲击了传统的“王权神授”观念B.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C.意在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解决了英国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解析:选A。
根据材料“英国‘民会国会’……决定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继承王位,前者为国王,后者为女王”可知,该做法冲击了传统的“君权神授”,故A项正确;《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王依旧拥有行政权,故B项错误;这一做法,更多是为了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故C项错误;议会的这一做法并不能彻底解决国王与议会的矛盾,故D项错误。
7.(2019·郴州一模)1702年某国国王即位。
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国王厌恶占多数席位的某党派,于是解除了某党派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另一党派人。
这种情况发生在()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解析:选A。
材料“国王即位”说明该国实行君主制,材料“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说明该国实行两党制,1702年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符合题意,故选A项;法国当时处于波旁王朝统治之下,属于君主专制,排除B项;德国当时处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国家四分五裂,尚未统一,排除C项;美国此时尚未独立,仍是英国的殖民地,排除D项。
8.(2019·滨州二模)恩格尔曼对英国不同时期贩卖黑奴所获得的利润进行了估算,具体情况见下表。
据此可知,奴隶贸易()年份西非(价格:英镑) 牙买加(价格:英镑) 每个奴隶平均利润估算(英镑)1651-1675 2.68 23.12 14.681701-1720 10.28 24.98 8.461761-1780 16.08 37.73(31.25) 12.22(1.58)B.增加了美洲地区的劳动力C.为英国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D.缓解了非洲地区人口压力解析:选C。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英国从奴隶贸易中获利颇丰,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故选C项;材料仅涉及英国从奴隶贸易中获取利润,未涉及各地人口分布、美洲地区的劳动力、非洲地区的人口情况,排除A、B、D三项。
9.18世纪的欧洲,法国人在反对教会和国家、争取言论自由和人道的斗争中获取快乐;英国的文人则对本国的社会政治体制比较满意;德国的启蒙学者则几乎完全回避政治。
这表明()A.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的传播B.政治环境影响启蒙思想发展C.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文化差异D.制度构想与政治实践相背离解析:选B。
材料中反映是在18世纪启蒙运动中,法、英、德三国的思想家们对本国政治的不同态度,体现了政治环境对启蒙思想的影响,故B项正确。
10.中世纪罗马教皇炮制了所谓《君士坦丁赠礼》文件,宣称4世纪时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曾把帝国西部政权“赠与”教皇。
长期以来人们信以为真,1440年学者瓦拉利用《圣经》等文献证明该文件是伪造的。
这一事件()A.打击了教会的权威B.动摇了对上帝的信仰C.推动了各国的革命D.体现了新教徒的诉求解析:选A。
材料中中世纪教皇以《君士坦丁赠礼》作为其权力的凭证,而学者瓦拉证明该文件是伪造的,否定了教皇权威,否定了教权主义,故选A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反对教会精神独裁,但没有要求取消宗教,仍然信仰上帝,排除B项;材料强调对教皇权威的否定,不能体现推动了各国革命,排除C项;16世纪的宗教改革中才出现新教和新教徒,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11.(2019·临沂期中)小铁片也有大文化,相较“蓝底白字”的中国车牌照,美国各州的汽车牌照设计(下图)色彩纷呈,五花八门。
这从侧面反映出美国()A.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特点B.邦联制下的松散无序状态C.交通管理没有规范的秩序D.联邦政府分权与制衡原则解析:选A。
根据材料“美国各州的汽车牌照设计色彩纷呈,五花八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美国的联邦制原则,地方拥有较大自主权,故选A项;牌照本身体现的就是一种交通秩序,排除B、C两项;材料中牌照各具特色,但不能反映相互制衡的一面,排除D 项。
12.(2019·昆明摸底)南北战争后,美国制定并通过了第14条宪法修正案,宣布:全体美国人不仅是他们那几个州的公民,也是美国的公民。
这一修正案()A.维护了美国的共和体制B.解放了美国的黑人奴隶C.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D.保障了美国公民的权利解析:选C。
材料强调美国联邦制而非民主共和政体,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美国公民而非黑人奴隶,故B项错误;由材料“全体美国人不仅是他们那几个州的公民,也是美国的公民”可知,扩大了政府的权力,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美国联邦制而非公民的权利,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3.(2019·湖南省长郡中学三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什么是现代国家?近代以来,人们根据源于西方的各种观念,或将建立单一民族国家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或将建立联邦制、地方自治制度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或将建立普选制议会制、两党制多党制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
这些理解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基本上都是从政体即政治运作方式来认识现代国家的。
——摘编自(英)克里斯·皮尔森《论现代国家》材料二英国是一个面向海洋的国家,又是欧洲的一部分,它必须关注欧洲大陆战略格局对它产生的任何有利或不利影响。
在漫长的中世纪和近代初期,英国曾经历了多次的辉煌,但奇怪的是,它在每一次辉煌之后总会跌入衰落的低谷,沦为二流国家。
改变英国这种虚弱状态的是1688年的光荣革命。
之后,英国工业生产能力遥遥领先于其他欧洲国家。
因此,光荣革命后英国的壮大呈现出连续性和加速性。
18世纪,英国的外交和战略方案总是随着内政环境、外交猜测和战略机遇的变化,时而偏向于“大陆趋向”,时而偏向于“海洋趋向”。
——摘编自计秋枫《近代前期英国崛起的历史逻辑》(1)根据材料一的标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美国是如何成为一个“现代国家”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崛起的特点并分析其崛起的原因。
解析:(1)根据材料一“或将建立单一民族国家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或将建立联邦制、地方自治制度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或将建立普选制议会制、两党制多党制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信息归纳。
(2)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二“在每一次辉煌之后总会跌入衰落的低谷”“光荣革命后英国的壮大呈现出连续性和加速性”得出从波浪式发展到“光荣革命”后连续加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