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供配电线路用电设备及配电线路的保护
物业供配电系统维修保养方案

物业供配电系统维修保养方案1.实施依据及目的本文主要介绍了物业供配电系统维修保养方案,旨在保障设备正常运行,防止事故发生,延长设备寿命,提高设备效能,降低故障率,保障公共设施用电,提升物业服务品质,提高业主满意度。
实施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国务院《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xx省《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2.供配电系统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方案和标准为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定期维护保养十分必要。
每日巡视保养项目包括查低压母线、检查壳体、观察温度指示、监听变压器声响等。
要求低压母线不发热、无变色,外壳清洁、无染物、无放电痕迹,显示正常、无损坏、温度不超过140℃,发出均匀的“嗡嗡”声,无异常杂音。
同时还需检查门窗、地面、四壁、通风道、通风设施、室内照明设施、室内消防设施、空气开关、闸门开关、操作机构、分闸、合闸指示灯等。
要求设备干净整洁、无锈蚀、开关灯具、消防设施功能正常。
对于电力变压器、低压开关柜、电柜等设备,还需检查仪表指示及运行参数、自动补偿器、各组电容指示灯、电度表、导线及其连接点、柜内温度等。
要求机身清洁,无灰尘、无污迹,仪表工作正常,电流、电压在正常范围,工作状况符合运行要求,指示灯指示正常,连接良好、接点无发热变色,电度表铝盘转动正常,补偿器功能正常,指示灯完好,电无膨胀、无渗漏油,连接导线无过热变色、无热熔现象,柜内温度不超过45℃。
对于柴油发电机,要求机组处于正常备用状态,符合运行规程要求,浮充电压26±1V,浮充电流1~观察充电电流表,确保电池液比重为1.26~1.30(使用吸式比重计),液位不低于极板水位的正常刻度范围。
储油箱至少应储存足够的油以保证机组运行24小时。
润滑油位应在油尺有效刻度范围内。
风机应正常运转,室内通风应良好,房间内应干净整洁,无损坏、杂物和漏水,能够防止小动物进入,开关和灯具功能正常,无损伤、放电痕迹和其他异常。
建筑供配电系统

(四)变配电设备 在一般建筑物中常用的变配电设备包括变压器、配电箱
(盘)、高压开关柜、低压配电柜、直流操作及信号屏、静电 电容器等。变配电设备的选型及使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和地区有关规定以及行业的产品技术标准,并应优先选用技 术先进、经济适用和节能环保的成套设备和定型产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供配电系统与用电负荷计算
对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除要求上述两个电源外,还 应增设应急电源。为保证对特别重要负荷的供电,严禁将其 他负荷接人应急供电系统。常用的应急电源独立于正常电源 的发电机组、干电池、蓄电池以及供电系统中独立于正常电 源的专用供电线路。
2·二级负荷 二级负荷是指中断供电时,将引起主要设备损坏、产品大
3.三级负荷 不属于一、二级的电力负荷,统称为三级负荷。三级负荷
为一般负荷。 三级负荷属于不重要负荷,对供电电源无特殊要求。 (二)电压等级与电压的选择 1.电压等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供配电系统与用电负荷计算
电气设备都是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的。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就 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且能获得最佳经济效果的电压。我国标 准规定的电网和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等级为:低压配电电压应采 用220/380 V,高压供电电压为6, 10, 35, 110 kV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章建筑企业战略管理
第一节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第二节建筑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第三节建筑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实施与 控制
第一节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及特征
室内供配电

室内供配电
• 室内照明配电箱分为:三种 明装; 安装; 半安装。
4.动力配电箱(板) 动力负荷的配电系统需按电价、使用性 质归类,按容量和方位分路。
第三十三页,共72页。
室内供配电
5.总配电装置 照明与动力总配电装置包括: • 低压电源的受电部分; • 配电干线的控制和保护部分。
当负载容量较小时,采用配电箱或配电 板。配电箱一般可设在过道内,但应保 证供电安全。采用配电板时应设在专用 的配电室内或管理性房间内。
第八页,共72页。
室内供配电
5.1.2室内配电系统的基本配电方式
• 组成:
室内低压配电系统由配电装置(配电盘)及配 电线路(干线及分支线路)组成。 • 基本配电方式: 常用配电方式有以下几种形式: 1.放射式: a.优点: 1)各个负荷独立受电,供电可靠性较高; 2)故障时影响面较小,配电设备集中,检修方便;
几个基本定义
a.供电:民用建筑一般从室内高压10KV或 低压380/220V取得电源,称为供电。
b.配电:将电源分配到各个用电负荷,称 为配电。
c.供配电系统:采用各种元件(如开关、 导线)及设备(如配电箱)将电源与负 荷连接起来,即组成了民用建筑的供配 电系统。
第三页,共72页。
室内供配电
d.室内供配电:从建筑物的配电室或配电 箱,至各层分配电箱或各层用户单元开 关箱之间的供配电系统。
第四页,共72页。
室内供配电
5.1室内供配电要求及配电方式
5.1.1室内供配电要求
1.可靠性要求:
供配电线路应当尽可能的满足民用建 筑所必须的供电可靠性要求。所谓可靠性, 是指根据建筑物用电负荷的性质和重要程 度,对供电系统提出的不能中断供电的要 求。
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

二、变配电室运行管理
2、值班制度
变配电室得值班制度有轮班制、在家值班制和无 人值班制。自动化程度高得变配电室一般采用无人 值班制。目前一般变配电室仍以三班轮换得值班制 度为主。 运行值班一般规定: 1)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得变配电室应安排专人全天 值班。每班值班人员不少于2人,且应明确其中一人 为值长(当班负责人); 2)10kV电压等级得变配电室,应安排专人值班。值班 方式可根据变配电室得规模、负荷性质及重要程度 确定。 3)实现自动监控得变配电室,运行值班可在主控室进 行。
下令时间:
年 月 日 时分
受令人:
操作开始:
年 月 日 时分
操作完了:
年 月 日 时分
操作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操作顺序
操作 项 目
操作人:
监护人:
检查人:
注:①填写操作票应清楚整齐,不得使用铅笔,更改处须签章。 ②每项操作完毕后,应立即在格内画“√”标记。 ③操作票执行完毕后,应盖“已执行”戳记,并至少保存一年。
7)做好各种技术管理、技术记录和变(配)电站内安全用具、消防 用具、设备备品及维修工具得管理。
三、设备得巡视检查
1、巡视检查目得
1)检查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运行参 数就是否正常。 2)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就是否发热、震动、放电、 损坏)就是否正常。 3)检查防小动物、消防、防洪等就是否正常。 4)检查建构筑物就是否正常。
五、设备得维护和检修
工作体系:管理体系、技术体系、执行体系
基本流程:设备信息收集、设备状态评价、 风险评估、检修策略、检修计划、检修实 施及绩效评价
建筑电气(6)

b.尽量避免导线有接头,必须有时应压接和焊接。
c.导线穿过楼板时,设钢管或塑料管加以保护。
d.明配线路在建筑物内应水平或竖直敷设。
e.导线穿墙要用瓷管,瓷管两端出线口伸出墙面10mm。
f.导线相互交叉时,导线上套塑料管或其他绝缘管。
g.电气线路和配电设备建筑物、地之间的距离要求。
明布线的距离要求
固定 方式 槽板 卡钉 瓷夹 (塑料夹) 导线 截面 ≤4 ≤10 与地面最小距离 固定点 线间最 最大距离 小距离 水平布线 垂直布线 0.05 2 1.3 0.2 2 1.3
2、上下级均采用自动开关时,上级自动开关脱扣器的 额定 电流大于下级的,一般大于等于1.2倍; 3、电源侧空开,负载侧熔断器,满足熔断器考虑正误 差后熔断特性曲线在自动空气开关保护特性曲线之下;
4、电源侧熔断器,负载侧空开,满足熔断器负误差后
熔断特性曲线在空开考虑正误差后保护特性曲线之上。
二、刀开关
少弯曲;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 在施工图中的标注格式是:
a bc d e f
式中:a-线路编号或线路用途代号;b-导线的型号;
c-导线的根数;d-导线的截面;e-配线方式的符号及穿
线保护管的标称直径;f-敷设部位的代号。
架空线路相序怎样排列?
在同一横担架设时,面向负荷从左起为L1、N、L2、L3、
PE。
动力线在两个横担上分别架设时,上层横担,面向负
荷从左起为L1、L2、L3;下层横担为L1、(L2、L3) N、
PE。在两个横担上架设时最下层横担面向负荷最右
边导线为保护接零线PE。
对于敷设在管内的导线必须进行配管工作;
土建施工过程中留好预留的孔洞;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前言根据原建设住建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开展<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局部修订工作的函》(建标标函[2017]183号)《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7] 125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局部制定修订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供配电系统;4.配变电所;5.自备电源;6.低压配电;7.配电线路布线系统;8.常用设备电气装置;9.电气照明;10.防雷与接地;11.信息设施系统;12.信息化应用系统;13.建筑设备管理系统;14.公共安全系统;15.机房工程。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地址:北京首体南路9号主语国际2号楼,邮编:100048)。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中南工程咨询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孙兰、李立晓、黄祖凯、汪浩、汤威、李俊民、王晖、郭晓岩、杨德才、杜毅威、邵民杰、陈众励、熊江、容浩、李疆、林洪思、粟卫权、万力、刘振良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1 总则1.0.1 为统一住宅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的节能环保政策,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整体美观、维护管理方便,制定本规范。
分析室内供配电线路用电设备及配电线路的保护

分析室内供配电线路用电设备及配电线路的保护一、供配电线路用电设备的保护1. 供电线路的保护室内供电线路是建筑物内部输送和分配电能的重要部分,为了确保供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需要配备相应的保护装置。
常见的供电线路保护装置有过载保护器、短路保护器和漏电保护器。
过载保护器主要用于保护线路和设备免受长时间超负载运行的危害。
当线路或设备负载超过额定值时,过载保护器会自动跳闸,切断电路,以保护线路和设备不受损坏。
短路保护器则是用于保护线路和设备在短路时的安全运行。
一旦线路出现短路故障,短路保护器会迅速跳闸,切断电路,以防止短路故障引发火灾或其他安全事故。
漏电保护器则是用于保护人身安全的重要装置。
当线路或设备发生漏电时,漏电保护器会迅速跳闸,切断电路,以保护人员免受触电危害。
供电线路必须配备过载保护器、短路保护器和漏电保护器,以确保线路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2. 电气设备的保护室内用电设备是供配电线路的终端装置,其安全运行直接影响到室内供配电系统的整体安全性能。
为了保护室内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应该对用电设备进行额定参数的核对,明确其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等参数,确保设备在正常运行范围内。
应该为用电设备配备相应的过载保护器、短路保护器和漏电保护器,以保护设备免受过载、短路和漏电危害。
还需要定期对用电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应该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用电需求,合理设计配电线路的布线方案。
布线方案应该考虑到线路的走向、线路的长度、线路的负荷等因素,确保线路的合理布局和分布,以降低线路的线损和安全风险。
应该选择合适的线缆和电气设备,并根据设计需求进行线路的敷设。
线缆敷设时,应该遵循相关的安全规范,确保敷设的线路符合安全距离要求,避免线路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应该采取必要的绝缘保护措施,确保线路的绝缘性能符合要求。
必要时,还应该为线路配备相应的过载保护器、短路保护器和漏电保护器,以保护线路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室内供配电线路

室内供配电线路
室内供配电线路是指用于室内环境中的电力配送的线路系统,主要由电源送电线路、分配线路、插座电路等组成。
这些线路被设计为安全、有效地分配电力以供运行各种设备和设施,通常需要满足一定的电气安全标准。
一、电源送电线路
电源送电线路是指从电力公司输入室内的进线线路,它们连接到配电箱中的主断路器,并将电能流向各种分配线路和插座电路。
由于其直接负责向室内供电,因此通常会在规划和安装过程中特别关注安全和可靠性。
此外,电源送电线路还必须满足国家电气安全标准,以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任何危险。
二、分配线路
分配线路是从主断路器出发,负责将电能分配到各个用电设备的线路。
这些线路包括照明线路、动力线路、空调线路等。
其中,照明线路用于室内各种灯具的供电,动力线路用于各种设备(如电视、电脑等)的供电,空调线路用于空调设备的供电。
在设计和安装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功率要求来进行分类设计,以确保从配电箱到各个设备的电能传输安全稳定。
三、插座电路
插座电路一般安装在墙面上,被用于连接各种家电、电器或者充电器等设备。
在安装这些线路之前,需要测量和计算供电要求,以确定所需的插座数量和位置。
通常,插座电路还包括一个漏电保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内供配电线路用电设备及配电线路的保护
摘要为了安全地对各类用电设备供电,要对用电设备及其相应的配电线路进行保护。
本文分别对照明用电设备的保护、电力用电设备的保护和低压配电线路的保护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用电设备;配电线路;保护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0)28—0161—01
在民用建筑用电设备中,有些用电设备自身已设有保护装置,在工程设计时不再考虑设单独的保护,可以将配电线路的保护作为它们的后备保护。
而有些电气设备由于结构简单,一般无需设单独的电气保护装置,而把配电线路的保护作为它的保护。
1 照明用电设备的保护
在民用建筑中,照叫电器、风扇、小型排风机、小容量的空调器和电热器等,一般均从照明支路取用电流,通常划归照明负荷用电设备范围,所以都可由照明文路的保护装置作为它们的保护。
照明支路的保护主要考虑对照明用电设备的短路保护。
对于要求不高的场合,可采用熔断器保护;对于要求较高的场合,则采用带短路脱扣器的自动保护开关进行保护,这种保护装置同时可作为照明线路的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一般只使用其中的一种就可以了。
2 电力用电设备的保护
在民用建筑小。
常把负载电流为6a以上或容量在1.2kw以上的较大容量用电设备划归电力用电设备。
对于电力负荷,一般不允许
从照明插座取用电源,需要单独从电力配电箱或照明配电箱中分路供电。
除了本身单独设有保护装置的设备外,其余的设备都在分路供电线路上装设单独的保护装置。
对于电热器类用电设备,一般只考虑短路保护。
容量较大的电热器,在单独回路装设短路保护装置时,可采用熔断器或自动开关作为其短路保护。
对于电动机类用电负荷,在需要单独分路装设保护装置时,除装设短路保护外,还应装设过载保护,可由熔断器和带过载保护的磁力起动器(由交流接触器和热继电器组成)进行保护,或出带短路和过载保护的自动开关进行保护。
3 低压配电线路的保护
对于低压配电线路,一般主要考虑短路和过载两项保护也不能忽视。
3.1 低压配电线路的短路保护
所有的低压配电线路都应装设短路保护,一般可采用熔断器或自动开关保护。
由于线路的导线截面是根据实际负荷选取的,因此,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负荷电流是不会超过导线的长期允许载流量的。
但是为了避开线路中短时间过负荷的影响,当采用熔断器作短路保护时,熔体的额定电流应小于或等于电缆或穿管绝缘导线允许载流量的2.5倍;对于明敷绝缘导线,由于绝缘等级偏低,绝缘容易老化等原因,熔体的额定电流应小于或等于导线允许载流量的1.5倍。
当采用自动开关作短路保护时,由于其过电流脱扣器具有延时
性并且可调,可以避开线路中的短时过负荷电流,所以,过电流脱扣器的整定电流一般成小于或等于绝缘导线或电缆的允许载流量的1.1倍。
短路保护还应考虑线路末端发生短路时保护装置动作的可靠性。
当上述保护装置作为配电线路的短路保护时,要求在被保护线路的末端发生单相接地短路以及两相短路时,其短路电流值应大于或等于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的4倍;如用自动开关保护,则应大于或等于自动开关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的1.5倍。
3.2 低压配电线路的过负荷保护
低压配电线路在下列场合府装设过负荷保护:1)不论在何种房间内,由易燃外层无保护型电线构成的明配线路;2)所有照明配电线路。
对于无火灾危险及无爆炸危险的仓库中的照明线路,可不装设过负荷保护。
过负荷保护一般可由熔断器或自动开关构成,熔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或自动开关过电流脱扣器的整定电流应小于或等于导线允许
载流量的0.8倍。
3.3 低压配电线路的过压保护
对于民用建筑低压配电线路,一般只要求有短路和过载两种保护,但从发展情况来看,还应考虑过电压保护。
这是因为某些低压供电线路有时会意外地出现过电压,如高压架空线断落在低压线路上,
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的零线断落引起中性点偏移,以及雷击低压线路等,都可能使低压供电线路上出现超过正常值的电压,使接在该
低压线路上的用电设备因电压过高而损坏。
为了避免这种意外情况,应在低压配电线路上采取适当分级装设过压保护的措施,如在用户配电盘上装设带过压保护功能的漏电保护开关等。
3.4 上下级保护电器之间的配合
在低压配电线路上,应注意上下级保护电器之间的正确配合,这
是因为当配电系统的某处发生故障时,为了防止事故扩大到非故障部分,要求电源侧、负载侧的保护电器之间具有选择性配合。
1)当上下级均采用熔断器保护时,一般要求上一级熔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比下一级熔体的额定电流大2级~3级(此处的“级”系指同一系列熔断器本身的电流等级)。
2)当上下级保护均采用自动开关时,应使上一级自动开关脱扣器的额定电流大于下一级脱扣器的额定电流,一般大于或等于1.2倍。
3)当电源侧采用自动空气开关,负载侧采用熔断器时,应满足熔
断器在考虑了正误差后的熔断特性曲线在自动空气开关的保护特
性曲线之下。
4)当电源侧采用熔断器,负载侧采用自动空气开关时,应满足熔
断器在考虑了负误差后的熔断特性曲线在自动空气开关考虑了正
误差后的保护特性曲线之上。
参考文献
[1]杨春宇,浅析建筑电气的设计与安装[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
技(下旬刊),2009(5)
[2]常永东,高层建筑电气系统设计与线路安装要点探析[j],中
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