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三亚落日》ppt课件

《三亚落日》ppt课件

02
海天一线
展现落日时海天相接,形成一道金色线条的视觉效果。
03
晚霞绚烂
描绘夕阳余晖中,天空出现的五彩斑斓的晚霞。
课件目标与内容
01
02
03
知识与能力
通过课件学习,使学生了 解三亚落日的美景及其形 成原理,培养学生的审美 能力和观察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 手段展示三亚落日的美景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 较和归纳。
加强环境监管
1.B 建立健全旅游环境监管机制,加强对旅游
活动的环境监管和评估。
推广环保理念
1.C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游客和当地居民的 环保意识,推广环保理念和行为。
政策扶持
1.D 加大对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
业投资开发环保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业可持 续发展。
05 旅游产品创新与推广策略
《三亚落日》ppt课 件
汇报人: 2023-12-28
目录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三亚落日自然景观 • 人文历史背景及民俗风情 •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策略探讨 • 旅游产品创新与推广策略 • 实践经验分享:如何欣赏和拍摄三
亚落日美景
课程介绍与背景
01
三亚落日美景概述
01
落日余晖
描述三亚落日时分,夕阳余晖洒在海面上的壮丽景象。
个人心得体会分享
感受与体验
在三亚观赏落日,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中。随着 太阳缓缓落下,天空的颜色由金黄变为橙红,再到深紫,整个过程充满了梦幻般的美感。
拍摄心得
在拍摄过程中,我发现使用慢速快门可以捕捉到海浪的细腻纹理和落日的柔和光线。同时 ,通过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和构图方式,可以让照片更具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

《落日》ppt课件

《落日》ppt课件
的语言表达,包括用词、句式和修辞手 法等。
结构美
理解文章的布局和结构,包括段落、层次和过渡 等。
意境美
感受文章所营造的意境和氛围,理解其情感和思 想内涵。
感悟与思考
1 2
主题思考
思考文章的主题和意义,探讨其对社会和人生的 启示。
人生感悟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 情感和思想。
03
促进二战历史研究
该课件提供了大量关于二战末期日本投降的历史资料,为学者和研究者
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素材,促进了二战历史的研究和学术交流。
当代评价
内容详实
该课件内容详实,包含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资料,充分展示 了二战末期日本投降的历史场景,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评价。
制作精良
该课件制作精良,采用了高质量的图片和动画效果,使得历史事件 更加生动形象,易于观众理解,受到了广泛赞誉。
《落日》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28
目录
• 《落日》的创作背景 • 《落日》的主题内容 • 《落日》的艺术特色 • 《落日》的影响与评价 • 《落日》的阅读与欣赏
01
《落日》的创作背景
创作时间与地点
创作时间:1945年 创作地点:日本东京
创作灵感来源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 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 束。
教育意义
该课件具有极高的教育意义,通过展示真实的历史事件,能够增强观 众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05
《落日》的阅读与欣赏
阅读方法
快速阅读
通过快速浏览全文,了解 文章的大意和结构。
细读
对文章进行逐句、逐段的 深入阅读,理解作者的用 词、句式和表达方式。

落日PPT教学课件

落日PPT教学课件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代表团由外相重光葵和日 军大将梅津美治郎率领到达密苏里号甲板上进行签 署降书仪式
日本投降代表团由外相重光葵在密苏里号甲板 上签署投降文书
拓展延伸,指导写作
1、思考:细节描写有什么好处? 2、如何才能写好细节? [明确] ①真实,符合生活的逻辑;
②符合人物的个性; ③精心锤炼词语; ④巧妙运用修辞。
1、《落日》这篇通讯报道了什么新闻事 件?(用一句话概括) 2、从课文时间线索来看,日本的签字投 降仪式分明在上午,为什么题目是“落 日”呢?是否文不对题?有独特的含义 吗? 3、通讯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 每段材料各自侧重写了什么内容?
精读课文,思考问题
通讯的生动性主要是通过细节描写来体 现的。在这篇通讯中,你觉得印象异常 深刻的细节内容是什么?
布置作业
1.从当天报纸上选择一篇通讯,针对该 通讯的细节描写进行评价。 2.试写一篇关于近期学校活动的通讯, 注意运用细节描写。
生物的适应性
仔细观察过生物界的同学,或 者是看过“动物世界”之类的电视 节目的同学,都会对生物适应环境 的能力惊叹不已,你还能举几个例 子吗?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
距今约1亿8千万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时期就十分繁茂。它和恐龙 同生共荣,成为生物界在远古时代地球上的重要标志。经过第四 纪冰川的侵袭,桫椤仅在一些低纬度的适宜生态环境里残存并繁
衍至今,被国家确定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
吉林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贵州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水杉 落叶乔木。高达35至41米,。为世界珍稀的孑遗植物。
20世纪40年代在湖北、四川交界处发现了幸存的水杉巨树,后陆 续有所发现。天然分布于湖北、四川、湖南三省交界处。为喜光 性树种,根系发达。水杉有“活化石”之称,它对古植物、古气候、 古地理和地质学及裸子植物系统发育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落日》ppt课件

《落日》ppt课件

日本侵华年表


Leabharlann 1871年 日本要求仿效西方列强,与中国签 订不平等条约,被中国拒绝。 1874年 日本以琉球船民在台湾遇害为借口, 出兵台湾。签订《北京条约》。 1875年 日本占领琉球。 1880年 日本向中国提出琉球“分岛改约方 案”。 1885年 中日签订《天津会议专条》。



《落日》



朱启平(1915-1993),浙江嘉兴人,燕 京大学高才生。1945年9月2日,在“密 苏里”号上举行的日本向联合国投降的签 字仪式中,朱启平他亲眼目睹中、英、法 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接 受日本政府投降的仪式。朱启平是其中的 三名中国记者之一,发回的长篇通讯《落 日》传诵一时,被公认为“状元之作”, 后来还被列入大学新闻教材。


1894—1895年 甲午战争。中日签订《马 关条约》。 1896年 中日签订《通商行船条约》、《通 商口岸日本租界条约》。 1900—1901年 日本参加八国联军。《辛 丑条约》签订。 1904—1905年 日俄战争。《中日会议东 三省事宜正约及附约》。 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侵占青 岛。
思考:
1、通讯以“落日”为题,潜藏着 哪些含义和情愫? 2、《落日》有一组小标题,主标 题和小标题各有什么特点?小标题 有什么作用?

虽然签字投降发生在上午,但这里 有象征意义,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 者今天终于在世界人民面前低头签字投 降,如同日落西山一样;日本侵略者以 太阳旗为其标志,插遍了东南亚国家的 土地,今天,它终于“坠落”,向世界 人民投降。 情愫:辛酸,快慰;又含对侵略者 嘲讽之意。



1915年 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 1919年 巴黎和约,“五四运动”爆发。 1928年 “济南惨案”。“皇姑屯”事件。 1931年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 1937年 全面抗战爆发。 193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41年 日军袭击珍珠港,对美英开战,太 平洋战争爆发。 1945年 抗战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

浙美版美术四下第10课《落日》课件2

浙美版美术四下第10课《落日》课件2

3 画笔的运用
利用不同种类和质地的画 笔,创造出独特的纹理和 效果。
学习与欣赏落日的图片和作品
1
学习色彩运用
通过观察落日的图片和作品,学习如何运用颜色表达美丽而温暖的夕阳。
2
体验纸上之美
尝试在纸上描绘落日,通过艺术的方式感受夕阳的魅力。
3
欣赏名家作品
欣赏大师们创作的落日作品,领略不同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
日落的现象和原因
日落的颜色
日落时,太阳光路径变长,蓝色 光被散射,红色光则趋向于直线 传播。
地球自转
因为地球自转,我们可以看到太 阳在地平线上的下降和消失。
大气折射
大气层对太阳光的折射,使太阳 变形并呈现出各种美丽的景色。
太阳的特点和作用
光明之源
太阳提供了地球上所有生物所需的光明和热量。
调节气候
日落:美丽的景观
绚丽的云彩
日落时,云彩会变得绚丽多彩, 犹如绘画中的艺术品。
沉默的海洋
海洋在日落时都会变得宁静,呈 现出迷人的色彩。
夜幕的降临
城市在日落后变得熠熠生辉,美 不胜收。
描绘落日的方法和技巧
1 颜色的运用
运用适合的色彩和色调描 绘落日的美丽和温暖。
2 层次感的构建
通过层层叠加的元素,给 人以开阔和深度的感觉。
放松身心
欣赏落日是一种愉悦和放松身心的方式, 让我们远离喧嚣,享受宁静的时刻。
太阳的辐射和能量交换影响了全球的气候和季节 变化。

支撑生命
太阳能量的存在使得地球上的生命得以繁衍和生 存。
光合作用
植物通过太阳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并 释放能量。
学习和欣赏落日的意义
1
感受大自然

《落日》课件

《落日》课件

靖国神社中有一座被称为灵玺簿奉安 殿的大殿。它建于昭和47年,供奉有 明治维新以来250万军人的灵位,包括 日本历次对外侵略战争中死亡的军人 的灵位。其中,有戊辰战争中阵亡的 将士,有为创建新政权而死于“佐贺 之乱”、“西南战争”等日本国内动 乱的人士,但更多的是在甲午战争、 日俄战争、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等 侵略战争中阵亡的军人。
另外,还有被押期间因病死去的甲级战犯松冈洋右、永野修身;有被 判处无期徒刑的白鸟敏夫、平沼骐一郎、小矶国昭、梅津美治郎;还 有被判处有期徒刑 20年的东乡茂德。他们均犯有破坏和平罪、违反 战争法规惯例及违反人道罪,是双手沾满了亚洲人民鲜血的刽子手。 另外,在甲午战争后侵略台湾战争中死的北白川亲王和侵华战争中死 于内蒙的北白川宫永久的灵位也于1959年10月被安放了进去。这些 人以及原先就祭祀在靖国神社的乙级、丙级战犯,合计1000余人。
1904—1905年 日俄战争。《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及附约》。
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侵占青岛。
1915年 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 1919年 巴黎和约,“五四运动”爆发。
1928年 “济南惨案”。“皇姑屯”事件。
1931年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 1937年 全面抗战爆发。
正是由于靖国神社的军国主义性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占领军 总司令部在1945年12月15日发出 “神道指令”,切断了靖国神社与 国家的特殊关系。进而,根据宪法 的政教分离的原则,1952年9月, 靖国神社改为独立的宗教法人,渐 次失去昔日的显赫地位。
但是,在宗教法人“靖国神社规则” 和“靖国神社社宪”中,仍明确写着 靖国神社是根据明治天皇“安国”圣 旨,“为使阵亡者流芳万代”而创设, 目的是“宏扬神德”,教化遗族。日 本遗族会、自民党遗族议员协议会等 团体也打出靖国神社“非宗教论”的 幌子,主张通过立法将靖国神社由宗 教法人变为特殊法人,以实现国家守

【高中语文】落日ppt精品课件30

【高中语文】落日ppt精品课件30

2.辨析正误 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不可一世 的黑社会老大最终落 .... .... 入法网,锒铛入狱。曾几何时 才能出狱获自由啊! ....
那段历史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悲痛欲绝的哀伤、洗刷不
尽的血泪、永志追思的英烈和伟岸壮阔的史诗,更是追求 和平的渴望、永不再战的期盼、强国富民的决心。 ——《铭记历史,振兴中华》
随军记者朱启平 朱启平(1915-1993),原名朱祥麟,浙江嘉兴人。 1933年南京金陵中学毕业后,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医学预科。 “一二·九”运动爆发后,改读新闻。1944年受《大公报》
散,历史仿佛已经远去。但是,从卢沟桥头卷起的那场战
争留下的教训却是刻骨铭心的。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那是 永远的国耻,永远的奋争,也是永远的追思。
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 科书。将那段历史仅仅理解为灾难与愤怒,而不从中寻找 其内在逻辑,理解其复杂性,则同样辜负了那些身经灾难 的一代人的流血付出。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日本在泊于东京湾内的美舰“密 苏里”号上签字投降。当天,《大公报》战地记者朱启平和黎 秀石就在舰上,距签字桌不过两三丈远,目睹了历时18分钟的 受降仪式。 朱启平在采访结束之后,马上转到停泊在日本横须贺港的 中军舰上,着手撰写著名的长篇通讯《落日》。这篇记述日本 侵略者签字投降新闻的通讯,在《大公报》重庆版的重要位置 刊登出来。读者们争相阅读,轰动一时。他所发出的“深感到 日本目前的投降是临时的休战,盟国对日必须严厉公正,以永 绝战祸,中国对日尤须谨防万一”的呼吁,给读者留下了难以 磨灭的印象。该文为作者赢得了“状元之作”的美誉。
填 一 填
乐 场所 成了不夜天,大量球迷聚集在公共 场合 看
球、论球,大小商家的晚间收入均成倍增长,省会正 着力打造的夜经济因世界杯而再添一把柴。

2024版三亚落日课件

2024版三亚落日课件

安全注意事项
注意防晒
落日时分紫外线依然强 烈,需涂抹防晒霜、戴
遮阳帽等。
防蚊虫叮咬
在户外活动时,注意防 蚊虫叮咬,可穿长袖长
裤、使用驱蚊液等。
注意安全警示
在观赏地点遵守安全规 定,注意警示标识,确
保人身安全。
保持环境整洁
不乱扔垃圾,保护自然 环境,共同维护美丽的
落日观赏地。
04
落日文化内涵及象征意义
加强旅游安全监管
建立健全旅游安全监管机制,加强旅游安全检查和应急救援工作, 确保游客的安全。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01
在旅游资源开发中,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
坏。
推行绿色旅游
02
倡导绿色旅游理念,推广环保旅游产品和服务,引导游客进行
低碳、环保的旅游消费。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
文学作品中的落日描写
落日余晖
在文学作品中,落日常被 描绘为余晖洒满大地,象 征着一天的结束和新的开 始。
落日与情感表达
落日作为自然景象,常被 用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 变化,如离别、思念等。
落日与诗歌创作
古代诗人常将落日作为诗 歌创作的主题,通过描绘 落日的美丽和壮观来表达 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
艺术作品中的落日元素
03
落日观赏技巧与注意事项
观赏时间选择
黄金时刻
日落前后大约20分钟,此时光线柔和,色 彩丰富,是拍摄和观赏的最佳时刻。
VS
蓝调时刻
日落后短暂的一段时间,天空呈现深蓝色 调,适合拍摄剪影效果。
Hale Waihona Puke 观赏地点推荐0102
03
天涯海角
三亚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拥有宽广的海景和浪漫的 日落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苏里”号上 why(何故):纪念停止流血、呼吁和平
为了停止流血、实现和平(何故), 1945年9月 2日上午 (何时),美舰“密苏里”号上(何 地)中国和其他反法西斯同盟国(何人)接受 日本国投降(何事)。
.
9
.
10
.
11
.
12
.
13
内容结构
第一部分:开头——“代表到来” 写“签字”的环境、场面布设, 以及人物的面貌和言行举止。 第二部分:“仪式开始” 写签字的经过。 第三部分:“投降书脏了” 写签字后的余波。
文中除了顺叙外,还用了什么顺序?有什 么作用?
插叙。如“重光一腿之失”、“九一八” 等。充实内容,联系历史,感动人心。
.
15
艺术手法“ຫໍສະໝຸດ 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 空。这天天阴,灰云四罩,海风轻拂。海面上舰船如林, 飘扬着美国国旗。舱面上人影密集,都在向密苏里号舰 注视着。小艇往来疾驶如奔马,艇后白浪如练,摩托声 如猛兽怒吼,几乎都是载着各国官兵来密苏里号舰参加 典礼的。陆地看不清楚,躺在远远的早雾中。”
铺垫渐进 重点部分 余波延续
小标题 作者像是在用一个个生动、感人的镜头来展现签字的
过程,使整篇文章条理清晰。 每个片段既有机相连,又自成体系。
.
14
美国国旗的来历和“白马故事”多余吗?
选材应围绕中心。美国国旗的来历和“白马 故事”看似貌不相干,实则写出了日本投降后, 胜利者发自内心的喜悦与自豪,英武和威严, 这些和“落日”相互对应,密不可分。
现场感和真实感是新闻侧记尤为注重的。“我” 出现在文中,成为整个事件的亲历人、见证人。 这样,将“我”于当时当地所见、所闻、所感与 报道融为一体,不仅不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公 正,反而更增强了真实性。
.
18
消息和通讯的相同点: 1、真实性2、及时性3、新鲜性
不同点:
从叙事上看:消息概括、通讯详细。
从写作上看:写作技法。
从表达方式上看:消息以叙述为主,通讯有叙述描写议论
抒情。
从语言上看:消息语言简洁,平实质朴,通讯比较讲究文
.
8
采。
who(何人):盟国代表、士兵、摄影记者、日
本代表 what(何事):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when(何时): 1945年9月2日 上午9时10分至9 时18分 where(何地):日本东京湾内的美国超级战舰
《落日》
朱启平
.
1
• 朱启平,出身江南世家,燕京大学高才生。
• “一二•九运动”中,燕大“洋气冲天,红光 满园”,其中就有朱启平叱咤风云的身影。
• 太平洋战争中,他成为活跃一时的随军记者 ;1945年8月19日在“密苏里”号上举行的 日本向联合国投降的签字仪式中,朱启平是 其中的三名中国记者之一,发回的长篇通讯 《落日》传诵一时,被公认为“状元之作” ,还被列入大学新闻教材。
“麦克阿瑟读到最后,昂首向日本代表团说”,“重光
葵挣扎上前行近签字桌,除帽放在桌上,斜身入椅,倚
杖椅边”,“他签字时没有入坐,右手除手套,立着欠
身执笔签字”。
.
17
无论是消息、通讯、特写,还是报告文学,一 般都不出现记者的身份“我”,而本文不仅出 现了“我”,而且不断写出“我”的感受,甚 至评述。这样写会不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公 正?
“看表是九点十八分。我猛然一震,‘九一八’!一九 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 一九三三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 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九点十八分。”
.
16
艺术手法
“满脸笑容的水兵,往来互相招呼的军官”,“这时他 正笑吟吟地站在出入口,和登舰的高级将领们一个个握 手寒暄”,“都是美国高级将领,他们满脸欢笑,说说 笑笑”,“一时间,中国话、英国话、发音语调略有不 同的美国英语以及法国话、荷兰话、俄国话,起伏交流, 笑声不绝”,“军舰上传来一声轻快的笑声,原来是几 个毛头小伙子水兵,其中一个正伸臂点着下面的梅津, 在又说又笑”。
百年来,《大公报》坚持真理、 讲真话、说实事,以国家和民族大 义为重,在中国的新闻史上留下了 精彩的篇章。
.
3
.
4
北京青年报总编辑: 一名80岁的老翁向您提一个
要求:贵报最好在8月15日这 一天,重登56年前《大公报》 上的一篇通讯《落日》——记 日本签字投降的一幕。这是当 年朱启平写的,已成为新闻界 的传世之作。
现在,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 拼命要祭鬼祭神,右翼分子篡 改日本侵略史——在此时刻, 请你们把当年日本投降签字的 通讯,重新刊登,以唤起人民 群众,用历史事实驳斥侵略者 的谎言。
我感谢你们。 李庆云敬上
.
5
.
6
本文为何用《落日》为题?有何深意?
这里有象征意义,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今天终 于在世界人民面前低头签字投降,如同日落西山一样; 日本侵略者当年侵略他国,其以“旭日东升”自喻的 国旗,令人望而生恶,今天,它的“坠落”不仅大快 人心,且透出作者的嘲讽之意。
• 其后他又任驻美特派员兼联合国记者,赴朝 鲜战地采访,通讯享誉海内外。
.
2
《大公报》创刊于1902年6月 17日(清朝光绪二十八年)是我国 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报纸,堪称中国 百年历史的见证。
《大公报》最初在天津法租界出 版。 随着中国历史的变迁,先后移 址上海、武汉、桂林、重庆、香港 等地,后来行销香港、内地以及五 大洲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
7
消息:即狭义的新闻,是报纸最常用的文章样式。它是用简 洁的语言,迅速及时地对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进行报道 的一种新闻体裁。
通讯:即通讯报道,它是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比较详细地报 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工作、风貌的一种新闻体裁。 特点:具有真实、新鲜、及时的特征。 种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