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习题及参考答案-第06章讲解学习
全国自考00054《管理学原理》练习题及答案06【新本】

第六章计划一、单项选择题1、()是管理的核心任务。
A.人员配置最优B.实现组织目标C.工作合理安排D.提高工作效率2、计划的()强调计划是各级管理人员都应履行的一项工作职能,不论是处于哪一层次的管理者和哪个部门的管理者,都需要制定计划。
A.目的性B.首位性C.普遍性D.适应性3、在制定计划时要留有充分的余地,使计划能够灵活地适应变化着的客观环境。
这体现了计划的()。
A.目的性B.首位性C.普遍性D.适应性4、计划工作的经济性指的是()。
A.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B.计划指标既先进又可行C.实现预期目标D.编制计划要诀5、()作为预测未来变化、设法消除变化对组织造成不良影响的一种有效手段。
A.决策B.计划C.组织D.筹划6、计划分为目标、战略、政策等的依据是()。
A.计划的表现形式B.计划所涉及的范围C.计划的内容D.企业职能7、()是为实现组织的长远目标而采取的总计划。
A.宗旨B.目标C.战略D.政策8、()可以帮助组织各级管理者从资金和现金收支的角度,全面、细致地了解管理活动的规模、重点和预期成果。
A.目标B.预算C.决算D.规划9、一般来说,长期计划是指()年以上。
.310、()是应用于整个组织,为组织设立总体的较为长期的目标,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A.战术计划B.战略计划C.长期计划D.中期计划11、总计划的基础是()。
A.评价方案B.选择方案C.辅助计划D.确定目标12、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抓住(),就能实现预期目标。
A.灵活性原理B.许诺原理C.改变航道原理D.限定因素原理13、在下列计划工作的原理中,被形象的称为“木桶原理”的是()。
A.限定因素原理B.许诺原理C.灵活性原理D.改变航道原理14、在计划工作原理中,关于合理的计划期限的确定问题体现在()上。
A.许诺原理B.限定因素原理C.灵活性原理D.改变航道原理15、计划工作中强调在制定计划时要留有余地是指()。
A.限定因素原理B.许诺原理C.灵活性原理D.改变航道原理16、某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应该按照计划时间完成施工任务,但在制订施工进度计划时却要考虑到出现雨季不能进行露天作业的情况,因而对完成任务时间的估计要留有余地,这遵循的是()。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第一题答案: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
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
3:知识性: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
人类活动的上述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也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原因.第二题答案: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调。
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是:1:管理的载体是一个组织2: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3:在管理的资源配置中,人才是第一资源。
4:管理的任务:在一般意义上讲,它是通过采取某些具体的手段和措施,设计、营造、维护一种环境,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使所有管理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做到协调而有序地进行活动.第三题答案: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这就是组织的职能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
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
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了新一轮的管理循环。
管理学原理第六章测试

第六章计划班级姓名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计划基本特点的是A.目的性B. 首位性C适应性D.独特性2.计划制定的程序的第一步是A.确定目标B.评估机会C. 确定前提条件D.拟定可供选择的方案3. 木桶能盛多少水,不取决于桶壁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条,这体现的原理是A.限定因素原理B.许诺原理C灵活性原理 D.改变航道原理4.下列不属于有效的目标应该具备的要素之一的是A.具体B. 可衡量C可达成D.无关性5. 下列不属于目标管理特点的是A.员工参与管理B.以自我管理为中心C.强调他人评价D.重视成果6.对主管人员来说,计划工作中最重要的原理是A.改变航道原理B.限定因素原理C.灵活性原理D.许诺原理7.甲玩具公司通过市场调查和分析,发现某种儿童玩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公司又有能力研发和生产该产品,决定进军该市场。
这体现了计划工作程序中的A评估机会B确定目标C.选择方案D.确定前提条件8.让组织的主管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是A. 组织管理B. 目标管理C协调管理D.分工管理9.从组织的最高主管到组织的基层管理者,都要按照组织总目标的要求,计划自己的活动及要达到的目标,这体现了计划的A. 开放性B.效率性C.创造性D.普遍性10.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仅仅改变某些因素,就可以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这些因素是指A. 相关因素B. 限定因素C.计划因素D.预算因素11.某企业集团决定裁掉盈利水平在平均线以下的业务类型,将财力集中于主营业务的成路调整属于A. 后向一体化战略B.集中战略C. 多元化战略D.前向一体化战略12. 甘特图的横轴表示A.时间C.項目B.活动D.完成情況13.制定计划时要留有余地,执行计划时就要准备严格执行,这是指A.许诺原理B.灵活性原理C计划性原理D.改变航道原理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职位权力的是A. 法定权B. 专长权C.奖赏权D.强制权15.计划实施过程中,在保持计划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实现目标的进程可因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使计划的执行过程具有应变力,这是指A. 改变航道原理B.灵活性原理C.许诺原理D. 限定因素原理16.南方某企业专注于指甲剪制造产业,最终获得了世界前三的市场地位,其所采取的战路是A. 总成本领先战略B.集中战略C. 差别化战略D.区域化战略17. 条状图的开发者是A. 戴明B. 德鲁克C.甘特D. 泰勒1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计划特点的是A. 目的性B.首位性C.特殊性D.适应性19. 把计划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的划分标淮是A. 职能空间B.时间C范围D.内容的明确性20. 最清晰地显示出管理的基本特征的职能活动是A. 计划工作B.协调工作C.组织工作D.开展工作21.一般而言,长期计划往往是A. 战术性计划B战略性计划C.年度计划D作业计划22.计划工作的起点是A.确定目标B.阐述宗旨C.制定规则D.评估机会23.许诺原理是指A.许诺越多,实现许诺的可能性就越小B.许诺越大,实现许诺的时间就越短C.许诺越小,实现许诺的可能性就越小D许诺越小,实现许诺的时间就越长24.下列不属于总成本领先战略作用的是A.对抗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威胁B.对抗现有替代竞争者的威胁C帮助企业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D.扩大自身的人力资源使用成本,提高人力价值25.规定了一个具体问题应该按照怎样的时间顺序来进行处理的计划类型是A. 预算B. 规则C.程序D.政策26. 计划的总目标不变,但实现目标的进程可因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这是计划工作的A.改变航道原理B.限定因素原理C.许诺原理D.灵活性原理27.某公司在年初的工作会议上,提出力争在本年度实现利润2000 万元。
管理学第六章习题及答案.doc

一、习题( 一 ) 填充题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____ 逻辑延续 _____。
2、计划的编制过程,既是决策的___组织落实过程______,也是决策的更为详细的检查和修订的过程。
3、所有层次的、不同职能的管理人员都要做计划工作,这反映了计划的___普遍 ______性;同时计划工作要求纵向层次性和横向协作性,这反映了计划工作的____秩序 _____性。
4、计划工作的目的就是使 ____所有的行动保持同一方向 _____,促使组织目标实现。
5、计划工作的普遍性中蕴含着一定的秩序,最主要的秩序表现为计划工作的____纵向协作性_____和 ____横向协作性 _____。
6、在衡量代价时,不仅用时间、金钱或者生产等来衡量,而且还有衡量____个人和集体的满意程度 _____。
7、计划是将决策实施所需完成的活动任务进行____时间和空间 _____上的分解,以便将其具体地落实到组织中的不同部门和个人。
8、根据综合性标准,可以把计划分为___战略性计划 ______和 ___战术性计划 ______。
9、根据 ___职能空间 ______标准,可以把计划分为业务计划,财务计划,人事计划。
10、战略性计划是战术性计划的_____依据 ____。
11、战术性计划是在战略性计划的指导下制定的,是战略性计划的____落实 _____。
12、常规计划包括___政策 ______、 __标准方法 _______和 ___常规作业程序 ______,所有这些都是准备用来处理常发性问题的。
13、 ____面向未来 _____和 _面向行动 ________是计划的两大显著特征。
14、目标结构描述了组织中各层次目标间的___协作关系 ______。
( 二 ) 选择题1、 ____AB_____的计划是有效率的。
A.能得到最大的剩余B.能以合理的代价实现目标C.成本等于收益D.详细2、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可以把计划分类为___C_____。
2版管理学原理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课后题答案一、选择题1.C2.C3.B4.D5. B6.D7.A8. C9.B 10. A二、填空题:1.计划2.组织3.领导4.控制5.基层管理者6.信息角色7.概念技能8.管理9.技术环境10.交换关系三、简答题:答案见前书四、案例分析题1.承担角色:(1)企业家:王小川思考是否可以通过一些新的产品来辅助推动搜索引擎的市场份额;(2)联络者、领导者:输入法属于底层软件,开发上难度很大,需要跟Windows打很多交道,还要与其他各种软件进行适配,工作繁杂而琐碎。
此时,王小川表现出了他性格方面的韧性,搜狗团队死磕技术障碍,最终逐一解决了底层开发、兼容性等各种技术难题。
2. 2.管理技能(1)技术技能:输入法属于底层软件,开发上难度很大,需要跟Windows打很多交道,还要与其他各种软件进行适配,工作繁杂而琐碎。
此时,王小川表现出了他性格方面的韧性,搜狗团队死磕技术障碍,最终逐一解决了底层开发、兼容性等各种技术难题。
(2)人际技能:王小川知道面临困难的时候怎么去跟老板沟通,怎么去表达,怎么理解大家的意图,什么时候该等待。
他也习惯了与不同风格的下属和团队的合作。
(3)概念技能:王小川明白要使高管有全面的能力。
过去做事情总是想得太清楚,安排工作也非常具体,没给他们留空间去思考、去创造。
他希望高管们能自己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度去想公司要做哪种事情,要激发他们全面思考的意愿。
3. 大公司的考核体系适合程序性的工作,比较平稳,没有太大变动。
但是对于创新而言,有时需要打破常规,甚至可能失败,如果按照大公司的考核体系进行考核,这样的员工考核无疑会受到影响,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很少有人会尝试创新,进而阻碍了创新。
第二章课后题答案一、选择题1.D2.B3.A4.C5.C6.B7.D8.D9.A 10.C二、填空题1.获取最大的利益2.股东3.其他利益相关者三、简答题:答案见前书四、案例分析题案例一:答案要点之所以会出现对食品安全的“虚惊”,是因为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不断挑战消费者的认知底线,使得消费者对商家提供的食品越来越不信任。
管理学原理6-10答案

管理学原理6-10答案CHAPTER 6 LeadingTRUE/FALSE1、By far the most difficult decision situation is uncertainty. F2、A choice made from available alternatives is called a decision。
T3、The classical decision making model assumes that the decision-maker is rational, and makes the optimal decision each time. T4、Decision-making must not be done amid ever-changing factors, unclear information and conflicting points of view. F5、According to the Vroom-Jago Model, leaders should be concerned with decision characteristics like a commitment requirement, problem structure and subordinate conflict. T CHOICE1、A choice made from available alternatives is known as a ___A______.A. decisionB. planC. planned goalD. tacticE. strategy2、The lowest possibility of failur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condition of: CA. ambiguityB. uncertaintyC. certaintyD. riskE. two of the above3、The classical model of decision making is based on ___C_______ assumptions.A. philosophicalB. irrationalC. economicD. uncertaintyE. industrial4、Which of these is the first step in the managerial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CA. evaluation and feedbackB. development of alternativesC. recognition of decision requirementD. diagnosis and analysis of causesE. selection of desired alternatives5、Feedback is important because: DA. decision making is a continuous processB. it provides decision-makers with new informationC. it helps determine if a new decision needs to be madeD. all of the aboveE. B and C onlyCHAPTER 7 Designing Adaptive OrganizationsTRUE/FALSE1. Organisational structure refers to the framework in which the organisation defines the way tasks are divided, resources are deployed and departments are coordinated.T2. Authority is the right to use resources, make decisions and issue orders in an organisation. T3. Given the challenges to meet customer needs and adaptto the environment, most organisations today discourage managers to delegate authority to the lower levels.F4. The number of employees reporting to a supervisor is his or her span of management. T5. An advantage of vertical functional structure is its quick response to external changes.TCHOICE1. Which of these refers to the deployment of organisational resources to achieve strategic goals? CA. planningB. controllingC. organizingD. leadingE. strategic management2. Strategy defines _______ to do while organising defines _______ to do it. CA. how, whatB. how, whyC. what, howD. what, whyE. when, what3. Organisation structure is defined as: BA. the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organisationB. the framework in which the organisation defined how tasks are divided, resources are deployed, and departments are coordinatedC. the division of labourD. the unbroken line of authority that links all individuals in the organisationE. none of the above4. __________ is the formal and legitimate right of a manager to make decisions. CA. DelegationB. ResponsibilityC. AuthorityD. LeadershipE. Span of management5. Which of these means that each employee is held accountable to only one supervisor?BA. scalar principleB. unity of commandC. work specialisationD. division of labourE. span of management6.__________ means that decision authority is located near the __________ of the organisation. CA. Centralisation, bottomB. Decentralisation, topC. Centralisation, topD. Centralisation, middleE. None of the above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 contemporary approach to structural design in departmentalisation? DA. functionalB. divisionalC. matrixD. teamsE. geographic-based8. Advantages of the matrix structure include: EA. It increases employee participation.B. It makes efficient use of human resources.C. It works well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D. It develops both general and specialist management skills.E. All of the above.9. An advantage of the divisional structure is: AA. con cern for customers’ needs is highB. there is little duplication of services across divisionsC. there is good coordination across divisionsD. top management retains tight control of the organisationE. there is no competition for corporate resources10. Disadvantages of the network approach include: DA. a lack of hands-on controlB. the possibility of losing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organisationC. weakened employee loyaltyD. all of the aboveE. A and C onlyFILL IN THE BLANKS1. A __ flat ____ structure has a wide span, is horizontally dispersed, and has fewer hierarchical levels.2. The visual representa tion of an organisation’s structure is called the __ organization__chart____.3. Division of labour is also known as __ work ___ ____ specialization ____.4. The ____ chain of command___ is an unbroken line of authority that links all persons in an organisation and shows who reports to whom.5. _ authority __ is the formal and legitimate right of amanager to make decisions, issue orders, and allocate resources to achieve organisationally desired outcomes.SHORT ANSWER1. Define span of management and explain if there is an ideal span of management. The span of management is the number of employees reporting to a supervisor.不存在。
管理学原理 第六章

6.3绩效评估
对管理者来说,如何使员工达到组织所期望的 绩效水平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保证 员工的绩效符合管理者的要求呢?在组织中, 吧系统的绩效评估过程作为对员工工作的正式
评估方式。
6.3.1绩效评估概述
所谓绩效,就是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 表现出来的与组织目标相关的并且能够 被评价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 度。绩效评估指组织定期对个人或群体 小组的工作行为及业绩进行考察、评估 和测试的一种正式制度。
4)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 (1)获取 (2)整合 (3)保持 (4)评价 (5)发展
6.2 员工的招聘与培训
6.2.1员工的招聘
1)员工招聘的标准 (1)管理的愿望 (2)良好的品德 (3)勇于创新的精神 (4)较高的决策能力
2)员工招聘的来源与方法 (1)内部招聘的方式 员工推荐 内部储备人才库 (2)外部招聘的方式 广告 校园招聘 中介机构
谢谢大家!
2)员工培训的内容 (1)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 (2)职务轮换培训 (3)提升培训 (4)设置助理职务培训
3)员工培训的类型 (1)新来员工的培训 (2)在职培训 (3)离职培训
【观念应用6-2】新来的员工李勇为何 提出辞职?
问题:你认为这家公 司新员工培训存在 哪些问题?
4)员工培训的程序 (1)培训准备阶段 ①培训需求分析 ②确定培训目标 (2)培训实施阶段 ①设计培训课程 ②选择培训教师和受训人员 ③选择培训方法和形式 ④安排培训有关事务
理及整个企业的战略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6.4.1薪酬与薪酬管理的含义
1)什么是薪酬 (1)基本薪资 (2)绩效工资 (3)激励工资 (4)福利和服务
2)薪酬管理的含义
所谓薪酬管理,是指一个组织针对所有 员工所提供的服务来确定他们应当得到 的报酬总额以及报酬结构和报酬形式的 一个过程。
管理学原理06领导原理..

(一)吉赛利的观点
八种个性特征和五种激励特征
(二)区分领导者与非领导者的特质 斯蒂芬· 罗宾斯:
进取心
领导愿望 诚实与正直
领导者表现出高努力水平,拥有较高的成就渴望;他们 进取心强,精力充沛,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坚持不懈, 并有高度的主动精神 领导者有强烈的愿望去影响和领导别人,他们表现为乐 于承担责任 领导者通过真诚与无欺以及言行高度一致而在他们与下 属之间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 下属觉得领导者从没缺乏过自信。领导者为了使下属相 信他的目标和决策的正确性,必须表现出高度的自信 领导者需要具备足够的智慧来收集、整理和解释大量的 信息,并能够确立目标、解决问题和作出正确的决策
自我察觉(对自己的情绪、需要、优缺点的了解) 自我调节(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 动机(人行动的动力、韧性) 同情心(认知下属的感受和需要) 社交技巧(使自己思想被别人理解和支持)
(五)领导性格理论的评价
缺陷:
在实践中并没有一套特质总能把领导者从非 领导者中区分出来 难以探索领导者所有性格特性彼此的相对重 要性。 忽略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相互关系以及情 境因素
自信 智慧 工作相关 知识
有效的领导者对于公司、行业和技术事项拥有较高的知 识水平。广博的知识能够使他们作出富有远见的决策, 并能理解这种决策的意义
(三)领导者素质
思想品德素质 知识素质 技能素质 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
(四)情商论
20世纪末美国哈佛大学情商服务中心创始人 格尔曼提出:成功的领导者必须具备高度的 情商 高情商等于好表现 构成情商的五大因素
领导方式
信 任 程 度 专制-命令式 对下属无 温和-命令式 有主仆之间的 商议式 上下之间有相 当的但不完全 的信任 集体参与式 有完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计划
一、单项选择题
1.计划工作的核心环节是( )
A.控制
B.预测
C.决策
D.组织
2.计划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的问题。
A.何时做
B.何地做
C.怎样做
D.做什么
3.计划工作在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中是普遍存在的,其中,高层管理人员主要是负责制
定( )
A.战术性计划
B.生产作业计划
C.战略性计划
D.财务成本计划
4.关于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下列各种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
A. 计划是一种无意识形态
B. 计划工作在管理职能中居首要地位
C. 计划工作普遍存在
D. 计划工作要讲究效率
5. 下列关于计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企业目标是追逐利润,因此计划工作只需考虑经济效益
B. 计划工作至关重要,因此必须面面俱到
C. 计划与决策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D. 计划工作在各级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
6.对外部环境分析采用的最为广泛的方法是由()提出的产业分析模型。
A.法约尔
B.波特
C.泰勒
D.梅奥
7. 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被称为“数字化”的规划,这种计划就是( )。
A. 专题计划
B.专项计划
C. 预算
D.决算
8.以下关于目标管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B.目标管理表现出良好的整体性
C.目标管理中目标的商定很费时间
D.目标管理不利于调动员工的主动性
9.()是一种将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有机结合起来的方法。
A.目标管理法
B.运筹学方法
C.滚动计划法
D.网络计划技术
二、多项选择题
1.计划的性质有()
A.目的性
B.普遍性
C.效率性
D.创造性
2.按照计划的明确程度划分,可将计划分为()
A.战略性计划
B.战术性计划
C.具体计划
D.指导性计划
3.管理者之所以编制计划,是因为( )
A. 计划能使组织结构更加完善
B. 计划是一种协调过程
C. 通过计划促使管理者展望未来
D. 计划为控制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4.战略远景与使命陈述包括()
A.核心价值观
B.核心目标
C.宏伟大胆冒险的远大目标
D.生动逼真的描述
5.以下属于计划的方法的是()
A.目标管理法
B.运筹学方法
C.滚动计划法
D.网络计划法
6.关于计划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目标管理强调自我控制
B.运筹学方法使短期、中期、长期计划相互衔接
C.滚动计划法使编制计划的工作量加大,现在已不再适用
D.网络计划法在我国又称为关键路线法
三、判断题
1.计划是决策的前提。
()
2.现代管理学认为,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
()
3.计划工作是讲求效率的。
因此,制定计划时必须考虑经济效益,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 )
4.指导性计划具有内在的灵活性。
()
5. 计划工作事关重大,因此,企业高层管理者一定要做好计划工作,中下级管理人员不必做计划。
( )
6.严格地说,估量机会不属于编制计划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计划?它有哪些性质和内容?
2.简述波特的产业分析模型。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由计划的定义可知。
2.【答案】D
【解析】只有“做什么”把握的准,才能具备事业成功的基础,因而计划首先要回答做什么的问题。
3.【答案】C
【解析】高层管理计划是由组织中的高层管理者制定的,一般以整个组织为目标,着眼于组织整体的长远的安排,一般属于战略计划。
4.【答案】A
【解析】计划是有意识进行的,具有目的性。
5.【答案】D
【解析】计划工作除考虑经济效益外还需考虑非经济因素;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决策时计划的前提。
6.【答案】B
【解析】对外部环境分析采用的最为广泛的方法是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产业分析模型。
7.【答案】C
【解析】计划工作的最后一步是把计划转化为预算,使之数字化。
预算实质上是资源的分配计划。
8.【答案】D
【解析】目标管理启发了自觉,进一步调动了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士气,这是目标管理的优点之一。
9.【答案】C
【解析】滚动计划法的定义。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D
【解析】以上均为计划的性质。
2.【答案】CD
【解析】按照计划的范围,可将计划分为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3.【答案】BCD
【解析】计划并不能使组织结构更加完善。
4.【答案】ABCD
【解析】战略远景与使命陈述包括核心意识形态和远大的愿景两个主要部分。
核心意识形态有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目标两部分构成,远大的愿景由宏伟大胆冒险的远大目标和生动逼真的描述两部分构成。
5.【答案】ABCD
【解析】以上均是计划的方法。
6.【答案】AD
【解析】滚动计划法使短期、中期、长期计划相互衔接;尽管滚动计划法使编制计划的工作量加大,但在计算机广泛应用的今天,其应用已不成问题。
三、判断题
1.【答案】错
【解析】计划过程是决策的组织落实过程,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2.【答案】错
【解析】经营的核心是决策。
3.【答案】错
【解析】制定计划时除了考虑经济效益外,还要考虑非经济方面的因素。
4.【答案】对
5.【答案】错
【解析】计划工作在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中普遍存在,均很重要。
6.【答案】对
四、简答题
1.【答案】计划是指一个组织对其管理活动作出决策并为执行决策而做出的具体安排。
计划具有四方面的性质:目的性、普遍性、效率性和创造性。
计划的内容包括:做什么、为什么做、何时做、何地做、谁去做、怎么做,即“5W1H”。
2.【答案】对外部环境分析采用的最为广泛的方法是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产业分析模型,这个模型将组织外部环境概括成五方面的因素:
(1)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2)同行竞争者的威胁
(3)替代品的威胁
(4)买方的威胁
(5)卖方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