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鸭养殖技术 (1)
番鸭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

番鸭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番鸭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番鸭羽毛颜色有纯黑、纯白和黑白杂色等,国内番鸭大多是纯黑羽,黑羽番鸭以其肉味鲜美、有特殊香味、极具野禽风味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以下是店铺搜集整理的番鸭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欢迎阅读!番鸭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 1番鸭怎么养1、管理上鸭舍要通风,每平方米养3只,备足产蛋箱,箱内垫好稻草减少破蛋,大群饲养可将鸭舍一角围起来,直接把稻草垫在地上就成了平地大“产蛋箱”,可供产蛋用。
注意番鸭抱窝性,最有效的办法是把抱窝番鸭转换鸭舍,每栏舍内停留二昼夜多一点,转舍必须在傍晚进行。
2、注意鸭舍清洁卫生及疾病防治,垫料一般每周换一次,每次铺新垫料时不要忘记在地面上撒石灰粉,注意鸭舍干燥、通风和消毒。
大群养殖尤其种番鸭要注意定期接种番鸭细小病毒病、鸭瘟、病毒性小鸭肝炎等疫苗,各地要根据各地疫病流行具体情况酌情制订免疫程序和防病措施。
番鸭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一、养殖技术:1、选地势平坦、通风向阳的地方建舍。
舍四周用竹木杆围栏,棚舍用砖砌成,每平方米饲养5~6只,运动场同鸭舍面积相同,并设食器、水器和产蛋窝。
2、为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用途鸭的需要,搭配日粮,要注意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
玉米等谷类应占日粮的45%~70%;豆饼等蛋白质饲料占15%~25%;青饲料占日粮的20%~38%,还要添加骨粉、食盐等矿物质微量元素。
参考配方:玉米38%、四号粉20%、糠10%、豆饼25%、鱼粉3%、贝壳粉2%、骨粉1.5%、食盐0.5%。
水浮莲、水葫芦、绿萍、水花生、嫩绿青草等番鸭最喜食。
3、做到每天喂2次,上午8时,下午4~6时;产蛋期喂4~5次;成鸭每只鸭每天喂150~160克饲料,要给足清水供饮用。
4、每天清扫鸭舍,清除粪便,刷洗食器、水器,水、料要新鲜。
定期注射鸭瘟疫苗,及时防治软脚病。
二、注意事项:番鸭饲养70,-80天体重达3千克左右应出栏。
要及时更新换代,不养“长寿鸭”。
番鸭养殖技术,番鸭是什么鸭子

番鸭养殖技术,番鸭是什么鸭子1、温度:1周龄温度控制在27°C,2周龄温度控制在24°C。
3周龄温度控制在22°C,4周龄温度控制在20°C,5周龄温度控制在18-20°C。
2、密度:1周龄为40只/平方米,2周龄为30只/平方米,3周龄为20只/平方米,4周龄为15只/平方米(公鸭)、20只/平方米(母鸭),5周龄为10只/平方米(公鸭)、15只/平方米(母鸭)。
一、番鸭养殖技术1、商品肉番鸭养殖(1)雏番鸭饲养(5周龄以内)①温度:采用人工给温进行育雏。
1周龄时,育雏室温度控制在27°C左右。
2周龄时,育雏室温度控制在24°C左右。
3周龄时,育雏室温度控制在22°C左右。
4周龄时,育雏室温度控制在20°C左右。
5周龄时,温度控制在18-20°C左右。
期间注意保持温度稳定,避免温度变化幅度过大。
②湿度:育雏室的湿度控制在60-70%左右为宜。
③光照:1周龄保持24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5瓦灯泡/平方米,灯泡距离地面约2m。
2-3周龄时,光照时长每天逐步减少1小时,直至每天光照时长为10小时左右(白天使用自然光照),同时人工光照强度随着光照时长减少而逐渐降低,直至光照强度降低为1瓦灯泡/平方米。
4周龄时,采用自然光照。
④密度:1周龄时,40只/平方米。
2周龄时,30只/平方米。
3周龄时,20只/平方米。
4周龄时,公鸭15只/平方米、母鸭20只/平方米。
5周龄时,公鸭10只/平方米、母鸭15只/平方米。
⑤饮水:在出壳后24小时以内进行第一次饮水,一般先饮用1-2天的0.1%高锰酸钾水溶液或百毒杀溶液,然后在饮用水中添加氟呱酸或强力霉素等药物,增强雏鸭体质,预防疾病发生。
⑥开食:在出壳后12-24小时或有三分之一雏鸭出现觅食现象时开食(先饮水再开食)。
开食时,将潮显的碎粒料或夹生米饭均匀撒施在塑料布上,让雏鸭自由采食,5日龄过后,加喂切碎青饲料。
正番鸭养殖技术

正番鸭养殖技术一、引言正番鸭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其肉质鲜美,广受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许多农民开始养殖正番鸭。
然而,要想成功养殖正番鸭,掌握一些养殖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二、场地选择在养殖正番鸭之前,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场地。
场地应具备以下条件:地势较高,有良好的排水系统,避免积水;空气流通,避免过度潮湿;无害虫和病菌,确保鸭群的健康。
三、饲养管理1. 圈舍建设正番鸭需要一个适宜的圈舍来提供栖息和休息的场所。
圈舍的建设要注重通风、保温和防护。
同时,要保持圈舍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鸭粪,防止鸭群受到感染。
2. 饲料供给正番鸭的饲料需要均衡,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可以选择市售的饲料或自行配制饲料,但需要保证饲料的新鲜和卫生。
同时,还要注意给鸭群提供足够的饮水,以保持其身体健康。
3. 疾病防控正番鸭容易患上一些传染病和寄生虫,因此,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非常重要。
同时,要保持圈舍的卫生,及时清理鸭粪,避免病菌滋生。
如果发现鸭群有异常情况,应及时请专业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四、繁殖技术1. 选种选择健康、体型壮实的鸭种是繁殖成功的前提。
正番鸭的选种要注重母鸭和公鸭的配对,确保后代具备良好的遗传优势。
2. 孵化正番鸭的孵化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技术。
可以使用孵化器进行孵化,也可以选择自然孵化。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控制孵化温度和湿度,确保孵化的成功率。
3. 雏鸭管理雏鸭出壳后需要特别关注,保持温暖、干燥和通风的环境。
同时,给予适宜的饲料和饮水,促进雏鸭的生长和发育。
五、市场销售正番鸭的养殖成功后,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市场销售渠道。
可以选择将鸭肉直接销售给消费者,也可以与农贸市场或超市合作进行销售。
同时,还可以开展电商销售,将产品推广给更多的消费者。
六、总结正番鸭养殖技术的掌握对于养殖者来说至关重要。
要想成功养殖正番鸭,需要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合理繁殖,以及找到适宜的市场销售渠道。
番鸭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番鸭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番鸭是一种受欢迎的家禽,在亚洲地区广泛养殖。
本文将介绍番鸭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养殖番鸭之前需确保合适的饲养环境,包括湖泊、池塘或特制的鸭舍等。
合理的饲料和营养供应对番鸭的成长也十分重要。
此外,我们还会针对番鸭的疾病和防治方法进行分析,并给出一些建议,以保障产量和经济效益。
正文:引言番鸭(Anas platyrhynchos)是一种受欢迎的家禽兼养殖动物,主要用于肉和蛋的生产。
它们的肉质鲜嫩可口,蛋产量高且富含营养。
本文将详细介绍番鸭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旨在为养殖人员提供可行的建议和方案。
养殖方法1. 选择合适的饲养环境:番鸭适应性强,可以在不同类型的饲养环境中生存。
通常推荐的饲养环境包括湖泊、池塘或特制的鸭舍。
湖泊和池塘提供了适宜的水域环境,有助于番鸭生长和繁殖。
鸭舍则适合在冬季等恶劣环境下饲养。
2. 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源:番鸭的饲料主要包括玉米、大麦、豆类、绿色植物和鱼虾等。
合理的饲料供应可以提高番鸭的生长速度和产蛋率。
此外,人工种植,如水稻、菊花和百合等,也可以作为补充饲料。
3. 营养供应平衡:番鸭的饲料需满足其营养需求。
蛋白质是番鸭成长和繁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宜占总饲料的20-24%。
此外,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营养素的摄入量应得到平衡。
4. 番鸭的配对和养殖:在养殖番鸭时,合理的配对是有效提高产蛋率和孵化率的重要因素。
每只雄性番鸭最好与5-7只雌性番鸭配对。
如此一来,每只番鸭都能得到足够的精子,并提高受精率。
注意事项1. 突出疫病预防:养殖过程中,番鸭易患多种疾病,如传染性肝炎、霍乱等。
及时接种疫苗或采取其他预防措施是必要的,以减少经济损失。
2. 清洁环境和定期除害: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十分重要。
饲养区域应保持干燥卫生,并经常进行清理和消毒。
此外,定期除虫和除螨是预防线虫和其他寄生虫感染的必要手段。
3. 监测饲料品质:确保饲料质量安全是番鸭养殖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番鸭种鸭养殖技术

番鸭种鸭养殖技术
番鸭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
以下是番鸭种鸭养殖技术:
1. 场地选择:番鸭的养殖场应选择在平坦、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距离饮用水源和饲料储藏地较近。
2. 圈舍建设:番鸭圈舍应建在有利于通风、保暖且易于清洁的地方,圈舍面积应根据养殖数量和鸭龄确定,每只番鸭的最小活动空间为0.2-0.3平方米。
3. 饲料管理:番鸭喜食各种植物、蚯蚓、蜗牛等,应给予丰富、均衡的饲料,包括饲料、绿饲料和添加剂。
4. 饮水管理:番鸭需要干净、清新、无污染的饮用水,饮水设施应保持清洁,每只番鸭每天应饮水0.25-0.3升。
5. 防疫管理:定期对番鸭进行免疫接种,注意卫生管理,防止疾病传播。
6. 繁殖管理:番鸭的繁殖期为3月至9月,可以通过自然繁殖或人工授精进行繁殖,每只母鸭每年可产蛋150-200枚。
通过科学的番鸭种鸭养殖技术,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增加收益。
- 1 -。
豚鸭养殖技术

豚鸭养殖技术
豚鸭,又称番鸭,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家禽品种,其养殖技术要点可以总结如下:
1.养殖场建设:
-场址选择: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通风向阳的地方建舍,确保鸭舍周围环境干净,水源充足且无污染。
-鸭舍构造:鸭舍可用竹木杆围栏,棚舍采用砖砌结构,地面保持一定的坡度利于排水。
每平方米饲养密度约5~6只,同时配备同等面积的运动场,并设有食器、水器和产蛋窝。
2.饲养管理:
-日粮配制: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用途的需要,合理搭配日粮。
基础日粮中,玉米等谷类饲料占45%~70%,豆饼等蛋白质饲料占15%~25%,青饲料占20%~38%。
此外,还需添加骨粉、贝壳粉、食盐等矿物质微量元素,保证营养均衡。
-饲喂次数:每天定时饲喂两次,分别在上午8时和下午4~6时,产蛋期可增加至4~5次。
成鸭每日每只投喂150~160克饲料,并保证全天候供应新鲜饮水。
3.环境与卫生:
-清洁卫生:每天清扫鸭舍,及时清除粪便,保持鸭舍干燥清洁,定期对食器、水器进行刷洗消毒,减少疾病发生。
-疾病防控:定期接种预防性疫苗,如鸭瘟疫苗,同时要密切关注鸭群健康状况,发现病症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疾病扩散。
4.特殊管理:
-繁殖管理:对于种鸭,需要注意繁育时期的饲养管理和健康管理,尤其是种番鸭可能需要接种番鸭细小病毒疫苗。
-出栏时机:肉鸭通常在70到80天左右达到体重3千克左右即可出栏,以保证肉质鲜美和经济效益。
5.日常活动:
-运动与觅食:给予足够的运动空间,让鸭群能够自由觅食,尤其是在野外环境下放牧,采食水生植物如水浮莲、水葫芦、绿萍、水花生和嫩绿青草等,有利于提高番鸭的品质。
番鸭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番鸭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摘要:番鸭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它既可以提供优质的肉食品,又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数量,对农田的水稻和麦田的害虫防治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番鸭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饲养环境、饲料搭配、养殖管理等方面,希望能为有意养殖番鸭的读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正文:一、饲养环境番鸭适应性广泛,可以在湖泊、江、河、宅旁的池塘等各种环境下饲养。
但最好的养殖场地是河后水、豪罗、稻田以及宅前或背旁具树草池塘附近的包畴,这些场地有利于番鸭觅食。
同时,饲养场地要远离噪音、污染源等干扰因素。
二、饲料搭配1. 种子饲料:番鸭非常喜欢吃各种杂粮,比如玉米、大豆、小麦等。
这些种子饲料可作为主要饲料之一,且易于获取和储存。
2. 水生植物:番鸭是善于游泳的禽类,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应提供足够的水域面积,并在水中种植适宜的水生植物,如黄菖蒲、紫苞花等。
这些植物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饲料,还能增强番鸭的免疫力。
3. 全价饲料:全价饲料是一种较为优质的饲料,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番鸭饲养者可以根据需要适量添加全价饲料,以供番鸭多样化的营养需求。
三、养殖管理1. 合理密度:番鸭养殖时,应根据饲养场地面积和资源情况,控制养殖密度。
夏季养殖时,每亩水域可放养番鸭200-300只,秋季可以适当增加至400只左右,冬季则应减少到100只左右。
2. 监测水质:番鸭是水禽,对水质的要求较高。
养殖者需要定期监测水质,及时清除废水和杂质,保持水质清洁。
若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等情况,可适量加入稀释剂。
3. 疫病防治:番鸭养殖过程中,免疫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饲养者应定期给番鸭接种疫苗,注意防止传染病的发生,控制害虫数量。
4. 温馨环境:为提高番鸭的产蛋能力和存活率,饲养环境要舒适、安全。
在温度较低的季节,适当增加温室设施,保持番鸭良好的温度条件。
总结:番鸭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需要饲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
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科学搭配饲料,合理管理养殖过程对于番鸭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番鸭养殖技术与管理

番鸭养殖技术与管理
番鸭养殖技术与管理
一、引言
番鸭是一种适应性强的农业家禽,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
因此,番鸭养殖已成为农村家庭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番鸭养殖的技术与管理。
二、场地选择
1. 场地要求:选择平坦、排水良好的场地,避免低洼潮湿处。
2. 场地面积:根据养殖规模确定场地面积,一般每只番鸭需要0.5-1平方米的空间。
3. 环境控制:保持场地干燥卫生,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三、品种选择
1. 选用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
2. 选用优良品种,如北京片儿川等。
四、饲料管理
1. 饲料类型:可采用自制或市售饲料。
2. 饲喂量控制: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体重确定合理的饲喂量。
3. 饮水管理:保持清洁卫生,每天定时更换饮水。
五、疾病预防与治疗
1. 疫苗接种:按照养殖区域的疫情情况进行合理的疫苗接种。
2. 疾病治疗:注意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避免药物滥用。
六、环境控制
1. 温度控制: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
2. 通风控制: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3. 光照控制:保持适宜的光照时间和强度。
七、番鸭销售
1. 销售渠道:可通过当地市场、超市等销售渠道进行销售。
2. 销售策略: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和价格进行合理定价,提高产品竞争力。
八、结语
番鸭养殖技术与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只有科学规范的管理和精细化的技术才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番鸭养殖技术一、养殖场地及番鸭舍的选择养殖场应远离交通主干线500米以上,距居民区和其他畜禽饲养场1000m以上;新建番鸭舍要选择背风向阳,离水源近的僻静之处;需要有运动场、水池、鸭滩,运动场及水池需有围网。
二、番鸭的饲料为了满足番鸭生长发育和产蛋的需要,必须按照鸭在各个阶段的营养需要,选定饲养标准,将多种饲料进行科学的组合,配制成全价日粮。
养分0~3周龄3~6周龄7周龄~上市代谢能(兆焦/公斤) 11.29 11.70 11.70粗蛋白(%) 20.50 18.5 15.50钙(%) 1.00 0.93 1.00有效磷(%) 0.45 0.50 0.40赖氨酸(%) 1.05 1.02 0.75蛋氨酸(%) 0.58 0.58 0.48蛋+胱氨酸(%) 0.85 0.82 0.68三、商品代肉用番鸭的饲养管理1.育雏期饲养管理(1)饲喂育雏期指番鸭从0~3周龄阶段。
刚出壳的番鸭雏极易脱水,所以,出壳毛干后应立即供给饮水,最好用温开水,冬天水温以15~20℃为宜,要特别注意供水不能中断,水里最好加入万分之一的多维葡萄糖或白糖与多维。
为防肠炎,在3日龄后可加入万分之二的抗菌药物(如抗菌素、喹乙醇等)。
番鸭雏开饮后1~2小时就可给料,开食时一般用塑料或铁皮平盘,也可直接将料撒在塑料布或报纸上,让其自由采食。
饲料可喂混合粉料,也可喂夹生饭、碎米或稀饭等。
3~5日龄起可喂一些切碎的蚯蚓、泥鳅、小鱼虾、蛆虫等动物性饲料。
另外还得加喂一些青绿饲料。
育雏期每公斤饲料应含代谢能11.70~12.54兆焦,粗蛋白20%~21%。
(2)温度与湿度番鸭雏较适宜的温度为第1周28℃左右,第2周25℃左右,第3周22℃左右,以上指室温。
至于散热器周围的温度可比以上温度相应地再高4~5℃。
温度切忌忽高忽低。
番鸭雏较适宜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65%之间。
(3)光照第1周需24小时光照,且光照强度为50勒克斯(相当于白炽灯8.6米2/40瓦、16米2/60瓦、32米2/100瓦)。
1周以后光照强度采用10勒克斯(相当于白炽灯22.5米2/25瓦、12.5米2/15瓦)。
从第2周至第3周末光照时间每天递减1小时,直至每天照明10小时为止。
自然光好的鸭舍要充分利用自然光照。
(4)密度番鸭雏在3周龄以前公母体重相差无几,饲养密度也比较大,通常第1周龄每平方米养45~40只,第2周龄35~30只,第3周龄30~23只。
番鸭对氧气的需求大于其它禽类,故在舍饲条件下应特别注意通风换气,并根据季节、密度、温度、气味等来调节通风换气量。
(5)番鸭雏的特殊管理番鸭身体某些部位的特殊生理结构,如发达的喙豆、坚硬的脚爪尖、骨骼结实而善飞的翅膀,往往有碍于管理,所以得采取特殊的措施。
①断喙。
番鸭在3~7周龄和换羽期间极易发生啄羽、食羽现象。
解决的办法是在雏番鸭2~3周龄时断喙。
用鸭专用的切喙器,也可用剪刀,切喙器或剪刀用前要烧灼,在鸭嘴豆的中部切除。
对留种用的公鸭不宜断喙,可喂给富含硫氨基酸饲料,即饲料中添加0.2%~0.4%的石膏粉;疏散鸭群密度;缩短光照时间和降低光照强度等办法来预防。
②断爪。
番鸭趾爪坚硬锋利既易伤鸭,又易伤人,故在断喙之时也应将爪子同时切去,方法和用具与断喙相同。
留种的鸭雏只断母雏,不断公雏。
③切除翅尖骨。
为防止番鸭飞翔,在番鸭2或3日龄时可将翅骨末端骨节切除,使其身体失去平衡难以离地高飞。
2.育成期及育肥期饲养管理番鸭育成期指4~6周龄,育肥期指7周龄至出栏。
(1)饲喂育成期及育肥期每公斤饲料含代谢能均为11.70~12.54兆焦,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8%~19%,15%~17%。
这两个阶段是番鸭生长最快时期,所以要最大限度地满足番鸭对饲料质和量上的要求,每天喂4次料,保证有足够的料槽、水槽(或饮水器)。
番鸭容易暴食,所以喂时要适当加以控制,晚间最好不喂动物性饲料,白天每隔1~2小时要驱赶鸭子运动,以促进消化。
而育肥期则要减少运动。
为提高出肉率,降低饲养成本,可在公鸭9周龄、母鸭7周龄开始采用控制饲养,即只给自由采食量的90%~95%(母鸭每天给108~123克,公鸭180~190克),限饲后至11~12周龄时,由于番鸭有较强的补偿生长能力,不仅不影响其生长发育,反而可增长肌肉,胸肌可增加3倍,此时屠宰,肉的滋味和营养价值均最佳。
(2)公母分饲番鸭3周龄后,公母鸭体重差异与日俱增,至8周龄时,公鸭体重可超过母鸭1000多克,因此,公母鸭的采食量差异也很大。
如果继续混养和按统一的营养水平及料量饲喂,就会使母鸭营养过剩,造成浪费和公鸭营养不足,影响生长发育。
所以从3或4周龄后就应按公母分群饲养,使其更好地满足各自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从而提高鸭群的均质度及商品质量。
(3)密度、温度及光照番鸭在第4、5周龄时的饲养密度分别为每平方米22~20只,20~18只,以后则平均5只(公鸭4只、母鸭6只)。
鸭群除按公母分群外,还应按大小和强弱再分成100~120只为一群。
每天光照10小时,强度为10勒克斯。
温度为18~20℃,同时注意舍内空气质量。
四、种番鸭的饲养管理种番鸭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同商品代肉鸭雏相似,只是光照时间有所不同,种番鸭雏第1周龄的光照时间为24~18小时,第2周为16小时,第3周为14小时,第4周为13.5小时。
下面谈谈育成期和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1.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育成期指从4~5周龄开始直至开产前(27~29周龄)。
番鸭从第4周龄起就应对鸭群进行生活规律的调教和训练,对每天的饮水——吃料——室外活动、下水、上岸理毛——休息——入舍等,要有一定的时间,并使其形成固定的条件反射,这样,既便于饲养管理,又可保证鸭群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培养出优秀的种鸭。
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措施,主要是做限饲。
母鸭过肥影响产蛋,公鸭过肥也影响种蛋受精率。
在育成期限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育成鸭过肥、过大和过早性成熟,影响日后的产蛋量。
限饲的方法是:公母鸭的限料量分别为自由采食量的75%~80%和85%~90%;直至第24周临近开产时才开始逐渐增加喂料量。
在限饲期内,每日喂1次,即1次给予1天的料量,公鸭在11~18周龄时可采取隔日限饲法,即1次给2天的料量,隔日给料。
每公斤饲料中的代谢能为11.28~11.70兆焦,粗蛋白为14%~15%,每只鸭平均用料100~150克,青料25~50克,最终将种公鸭体重控制在3500克左右,母鸭2200克左右。
育成期的光照主要依靠自然光照,通常每日为9~10小时,到临近预产期,即从25~26周龄应开始补充光照,一般每周增1刻钟光照时间,直到每日光照时间达到16小时后,可不再增加并保持至产蛋期结束。
2.产蛋期的饲养管理(1)合群公母鸭分群至22~24周龄时,即应进行公母鸭合群,公母比例为1:6~8,每群应考虑多搭配2~3只公鸭,以备淘汰时补充用。
公鸭要选配种能力强,精液品质好的。
种鸭群大小,可以从每群几百只到上千只,群体大者受精率高。
番鸭虽可旱养,但仍以有水为宜,有水域者受精率高。
(2)种鸭利用年限公鸭利用1年,母鸭可利用1~1.5年,虽也有用2~3年的,但产蛋量下降。
在生产结构上,通常1年的母鸭群应占1/3以上。
母鸭27~29周龄开产,到33~35周龄时达产蛋高峰,随后产蛋量渐降,大约经20~22周的产蛋后,到第53~55周龄时结束第1个产蛋期,即停产换羽(换羽期约需7周~9周)。
到60~63周龄,第2个产蛋期开始产蛋。
产蛋到80~84周龄后第2个产蛋期结束,最多延至85~86周龄即应淘汰。
第1个产蛋期的产蛋率为66%,第2个为61%,一般情况下,常低于这个水平。
种鸭舍的面积按每平方米3~4只计算,番鸭耐热不耐寒,若舍温低于15℃,不仅影响产蛋,受精率也降低。
(3)产蛋箱的准备产蛋前2周应准备好产蛋箱,以利母鸭早日适应环境,简陋而实用的办法是,在舍内沿墙根离墙约40厘米处,用粗竹竿挡成长条状,也可用砖围码成高为2~3块砖的厚度,中间有无隔断均可,然后铺上10厘米厚的垫草。
舍内四周除门口及人行通道外,均可造窝。
此法简单易行,经济实用,便于每日打扫、更换垫草。
若用产蛋箱,用量按每6只母鸭占1个巢位计算,用木条和薄木板做成每巢高、宽、深均为40厘米的木箱,每4个巢联为一组,木箱其实是只有两侧隔断的框架,在前下方处钉一高10厘米的长木条,以防蛋滚出和拢住垫草。
巢内铺10厘米厚的垫草。
产蛋箱沿墙根摆放。
此外,舍内地面面积应铺三分之二的垫草。
夏季天热时,除产蛋巢内,其余地面不需铺垫草。
(4)种鸭水浴与配种运动场内的水浴沟每天应清扫1次,若为流水,则2~3天清扫1次。
放水深度要比中鸭满些,鸭喜在水中交配,交配时间多集中于下午3~5时,故此时放鸭入水最宜。
(5)营养水平种番鸭在产蛋期内的营养需要,每公斤饲料中的代谢能为12.12兆焦,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8%。
(6)强制换羽番鸭经过较长时间产蛋后,体质变弱则会停产换羽,如任其自然换羽,全程需3~4个月,为提高经济效益,必须缩短休产时间,采取人工强制换羽办法。
强制换羽可根据产量具体情况下于50~53周龄开始进行,具体措施如下:公母鸭分栏饲养,停料,不限饮水。
冬季停料4~5天,夏季6~8天,停料结束后,改喂换羽期饲料,每公斤饲料代谢能为11.33兆焦,粗蛋白12%,钙1.4%,有效磷0.45%。
60~63周龄时喂产蛋料,给料量逐渐增加到65周龄时的每只180克(公母平均)。
以后逐渐过渡到自由采食。
在强制换羽执行开始1周后,将光照逐渐减至每天8小时,照度为5~10勒克斯,到实施9周时逐渐增加光照时间,直至增到16周时的每天16小时,一直恒定下去,且照度也随光照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到50~70勒克斯。
公母鸭一般在6周时按配比合群。
正常情况下,换羽期鸭的死亡率仅为3%左右。
五、番鸭的孵化1、种蛋的消毒与贮存收集来的种蛋,当天要进行一次熏蒸消毒,入孵前再进行一次消毒,消毒常采用熏蒸法或浸泡法。
熏蒸法按每立方米空间用30毫升福尔马林和15克高锰酸钾的比例混合,熏蒸30分钟;浸泡法是将种蛋置于含1%的新洁尔灭,40℃左右的温水中,浸泡3~5分钟后捞出入孵。
种蛋的贮放时间越短越好,一般以4~5天为宜,超过7天后,孵化率会下降20%以上。
炎热季节的种蛋,贮存超过10天者,不宜用于孵化。
2、孵化方法(1)入孵种蛋入孵时要平放或大头朝上斜置,切勿垂直放置。
每昼夜翻蛋8~12次,角度达110°。
(2)温度、湿度孵化初期(1~10天)的温度为38℃,相对湿度为60%~65%;中期(11~24天)的温度为37.5℃,相对湿度55%~60%,后期(25~31天)的温度为36.5℃,相对湿度控制在70%~75%,出雏期(32~35天)的温度为37.2℃,相对湿度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