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并在1987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遗址名录的是A.云南元谋人遗址B.北京周口店遗址C.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D.东北红山遗址2.世界农业发展进程经历了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等主要阶段。

其中任何一个阶段都是前一个阶段综合发展的结果。

我国原始农业A.由“刀耕火种”发展到铁器牛耕B.为古代文明社会形成奠定物质基础C.采用育秧移栽方式种植水稻D.重要标志是农作物种植和城市出现3.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每年固定在炎帝诞辰农历四月廿六举办,该节已成为海峡两岸同胞乃至全球华人华侨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

下列传说中的发明创造与炎帝无关..的一项是( )A.制作乐器,种植五谷B.建造宫室,制作衣裳C.制作陶器,发明纺织D.学会煮盐,教民通商4.《诗经》中的“千耦其耘”是对西周时期大规模集体耕作的形象描述。

西周时期未实行的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等级制5.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考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下列文物出土于“帝都”的是()A.青铜立人B.后母戊鼎C.四羊方尊D.青铜神树6.周桓王、周顷王曾先后派人向鲁国“求贌(丧葬费)”、“告饥”、“求车”、“求金”,周襄王曾低声下气地向郑国“请盟”,后来又接受晋侯的召唤,参加诸侯召开的会议。

这表明A.诸侯竞相争霸,社会动荡不安B.天子大权旁落,王室衰微C.天子与诸侯和谐共处D.经济发展,诸侯富可敌国7.下面三幅图片可共同佐证A.中华文明形成的历程B.秦灭六国战争的进展C.春秋战国学术思想的活跃D."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8.唐朝诗人胡曾在《流沙》中咏道:“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与诗中描述的情况比较接近的应该是()A.牧野之战B.阪泉之战C.战国七雄并立D.楚汉之争9.截至2019年7月6日,中国世界遗产已达55项,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题8套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题8套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共8套NO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相应序号内)1、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在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中,最早开始人工取火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居民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的生活特点不包括A、过着定居生活B、会建造房子C、住半地穴式房子D、会种植庄稼3、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事件是A、禹建立夏朝B、涿鹿之战大败蚩尤C、汤战胜桀D、盘庚迁都到殷4、西周实行分封的根本目的是A、结成部落联盟B、“公天下”变成“家天下”C、天子为巩固其统治D、为削弱地方诸侯力量5、成语的来源以及构成形式复杂,又往往包含典故史事,警事箴言,散见于历代典籍。

富含许多古人的智慧结晶,也可视为先民生活的历史写照。

下列成语中与我国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是①破釜沉舟②纸上谈兵③风声鹤唳④退避三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人们最早可以用到这一成就是在A、商朝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7、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故事体现出孔子倡导并实践了他的思想A、“仁”B、“因材施教”C、“兼爱”、“非攻”D、“无为而治”8、孟子认为“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他的观点是A、靠山吃山,靠水吃水B、要发展林业C、要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D、要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中华传统医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回答9-11小题。

9、很早时候,我们先民就总结出食“五谷杂粮”有益于健康的养身之道。

我们知道,“五谷”农作物的齐备是在A、夏朝时期B、商周时期C、春秋时期D、秦汉时期10、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它是由总结出来的A、扁鹊B、黄帝C、华佗D、张仲景11、东汉末年,出现了一部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的书籍A、《齐民要术》B、《水经注》C、《缀术》D、《伤寒杂病论》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块秦代十二字砖,砖上刻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无饥人”(见下图)。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2. 以下哪位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A. 孔子B. 孙武C. 老子D. 墨子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4. 以下哪位是清朝末年的维新派领袖?A. 康有为B. 孙中山C. 李鸿章D. 袁世凯5. 下列哪个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天津条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__________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2. 春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是__________。

3.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__事件。

4. 清朝末年的维新派领袖是__________。

5.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介绍一下秦朝的建立过程及其主要成就。

2. 请简要介绍一下汉朝的建立过程及其主要成就。

3. 请简要介绍一下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请论述清朝末年的维新变法运动及其失败的原因。

2. 请论述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辛亥革命及其意义。

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B2. B3. A4. A5. C二、填空题答案1. 秦2. 孙武3. 鸦片战争4. 康有为5. 《辛丑条约》三、简答题答案1. 秦朝的建立过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其主要成就有: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修建长城,推行法治等。

2. 汉朝的建立过程:刘邦在楚汉战争中胜利后,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了汉朝。

其主要成就有:发展经济,加强中央集权,开辟丝绸之路,推广儒学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下图是早期人类制造工具的方法,采用这些方法制造的工具是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青铜工具D.铁制工具2.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

下图的文物反映了当时()A.农业初兴B.聚族而居C.采集狩猎D.贫富分化3.《史记》中记载:“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

”《礼记》中也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

这些内容都体现了A.炎黄结盟B.世袭制C.禅让制D.分封制4.据《书·洪范》记载:“武王既胜殷,邦诸侯。

”“邦诸侯”指的是()A.分封制B.世袭制C.郡县制D.三公制5.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已相当成熟,不仅数量多,种类齐备,而且工艺精湛,器物造型生动,展示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

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A.B.C. D.6.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是()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7.《资治通鉴》开篇记载: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晋国的三家为诸侯,即历史上的“三家分晋”,瓜分晋国的三家是()A.楚、燕、齐 B.秦、楚、齐 C.赵、魏、秦 D.韩、赵、魏8.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B.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C.封建社会逐渐走向崩溃D.思想大一统局面的逐步形成9.“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与此相关的人物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光武帝D.汉高祖10.对大泽乡起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秦朝的统治B.因秦朝的残暴统治而引起C.领导人是陈胜吴广D.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的标志性事件11.下表显示了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这一现象反映的局面是A.经济繁荣B.政治清明C.社会动荡D.文化繁荣1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历史人教版期末考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历史人教版期末考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历史人教版期末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历史朝代?()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2. 下列哪一项不是古代中国的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电灯3.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A. 圆周率B. 地动仪C. 活字印刷术D. 火车4.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A. 儒家B. 道家C. 墨家5.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A. 《诗经》B. 《楚辞》C. 《红楼梦》D. 《西游记》6.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A. 春秋战国B. 秦统一六国C. 汉武帝北伐匈奴D. 郑和下西洋7.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文化特征?()A. 尊老爱幼B. 重视教育C. 崇尚武力D. 儒家思想8.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A. 道教B. 佛教C. 儒教D. 基督教9.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艺术形式?()A. 书法B. 绘画D. 电影10.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A. 中医B. 中药C. 西医D. 针灸11.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农业成就?()A. 水稻种植B. 玉米种植C. 茶叶种植D. 面粉加工12.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成就?()A. 陶瓷B. 纺织C. 铁器D. 电子设备13.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交通成就?()A. 马车B. 船舶C. 铁路D. 汽车14.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地理特征?()A. 长江C. 太平洋D. 珠穆朗玛峰15.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军事成就?()A. 长城B. 兵马俑C. 赵州桥D. 阿房宫16.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A. 奴隶制B. 封建制C. 皇帝制D. 共和制17.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货币形式?()A. 贝币B. 铜钱C. 银元D. 信用卡18.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单位?()A. 石B. 斤C. 两D. 千克19.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节日?()B. 端午节C. 中秋节D. 愚人节20.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体育活动?()A. 射箭B. 蹴鞠C. 马球D. 篮球21.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乐器?()A. 古琴B. 笛子C. 二胡D. 吉他22.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建筑风格?()A. 宫殿B. 亭台楼阁C. 寺庙D. 西方城堡23.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服饰特点?()A. 长袍B. 襦裙C. 马甲D. 比基尼24.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A. 烹饪方法B. 饮食礼仪C. 茶文化D. 咖啡文化25.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民间艺术?()A. 皮影戏B. 京剧C. 豆腐D. 雕塑26.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A. 祭祀B. 风水C. 八卦D. 科学实验27.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A. 白蛇传B. 牛郎织女C. 孟姜女哭长城D. 爱丽丝梦游仙境28.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民间工艺?()A. 刺绣B. 剪纸C. 泥塑D. 油画29.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民间习俗?()A. 春节放鞭炮B. 中秋赏月C. 端午赛龙舟D. 愚人节整蛊30.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A. 精卫填海B. 后羿射日C. 嫦娥奔月D. 西游记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人类对火的认识、使用和掌握,是人类认识自然,并利用自然来改善生产和生活的一次实践。

人们知道北京人会使用火是通过哪一途经了解到的A.文字记载B.神话传说C.大胆猜测D.遗址发掘2.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是部落联盟的杰出首领,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

下列最能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历史证据的是()A.甲骨文B.半坡聚落的遗址C.司母戊青铜方鼎D.河姆渡遗址3.“蚩尤作兵伐黄帝,黃帝乃令应龙(古代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攻之冀州之野。

应龙吞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传说中能引起早灾的鬼怪),雨止,遂杀蚩尤。

”上述材料A.没有任何历史研究的价值B.记述涿鹿之战的真实历史C.是否与历史吻合尚待考征D.说明古代曾存在神仙鬼怪4.学者考证,历史上的商族屡屡迁徙,最后一次迁徙后,定都二百多年,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

这次迁徙的组织者是()A.商汤B.武丁C.盘庚D.商纣5.下图所示文物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高超的青铜工艺B.古老的汉字艺术C.灿烂的商朝文明D.动荡的社会生活6.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

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A.弱肉强食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C.国家逐步走向统一D.适者生存7.“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

”诗句赞美的水利工程历经二千多年,至今还在守护和灌溉着成都平原,它是A.黄帝陵B.都江堰C.灵渠D.长城8.“这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这场大辩论是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D.文艺复兴9.《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说:“长期以来,天下战乱不断,老百姓饱受苦难,就是因为有诸侯。

凭借祖先的恩赐,如今完成统一。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在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掘中,能够帮助我们复原北京人身体特征提供依据的是A.人类化石B.大量石器C.动物化石D.灰烬和烧石2.对半坡人和河姆渡人而言,最不可能发生的是()A.尝试着培育野生猪、野生狗尾草,使之成为自己的主食——粟和稻B.发明了弓箭狩猎,并将吃不完的野兽饲养起来C.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D.广泛种植棉花,穿棉布衣服3.所有的中华儿女都自称是“炎黄子孙”。

其主要原因是A.炎黄生活地区是中华文明唯一发源地B.中华民族主体由炎黄部落融合发展而来C.全体中国人都是炎帝和黄帝繁衍的后代D.所有的中华儿女都是黄种人4.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弟周公旦被封在反周势力强大的商、奄故地;政治、军事经验十分丰富的姜尚被封在反周势力非常强大的夷人故地。

这表明分封制A.扩大周朝的控制区域B.意图建立王畿的“藩屏”C.防止夏、商旧族叛乱D.阻止周边少数民族内侵5.在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来到了殷墟,在参观的时候,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些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由此判断,记载这段历史的文字应该是()A.小篆B.甲骨文C.金文D.隶书6.“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春秋诸侯争霸中第一位称霸的诸侯王是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秦穆公7.下列国家中,既在春秋时称霸中原,又属于战国七雄的是A.齐国B.燕国C.鲁国D.韩国8.习在关于和合文化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下列主张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心和善道德观的是()①老子的“世间万物都有对立面” ②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③韩非主张“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④庄子主张“顺应自然和民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9.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2024年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君主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军事民主制2. 春秋时期,哪个国家成为了第一个霸主?A. 齐国B. 晋国C. 秦国D. 楚国3. 战国时期,哪个国家实行了商鞅变法?A. 齐国B. 晋国C. 秦国D. 楚国4.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了哪种文字作为全国统一文字?A. 小篆B. 隶书C. 楷书D. 行书5. 汉武帝时期,哪个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A. 推恩令B. 均田制C. 厉行节约D. 重视教育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制造技术得到了高度发展。

(√)2.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主要是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

(√)3. 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进行变法改革。

(√)4.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

(√)5.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夏朝的建立者是________,商朝的建立者是________。

2. 春秋五霸中,齐桓公和晋文公是其中的两位霸主。

3. 战国七雄中,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是其中的七个国家。

4.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实行了________、________等制度。

5.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____政策。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制度特点。

2. 简述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原因。

3. 简述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改革。

4.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政治制度。

5. 简述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制造技术的发展原因。

2.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3.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改革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其中书写分3分。

一二书写分总分26272829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所选答案填入下表中)
题号12345678910答案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
题号2122232425
答案
1.禅让”是我国原始社会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这种办法实行顺序是
A.舜一禹一尧
B.禹一尧一舜
C.尧一禹一舜
D.尧一舜一禹
2.将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的标准是
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
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3.下列战役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是
A.城濮大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4.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下图中的耕作方式得到进一步推广是在哪个历史时期
A.商
B.周
C.春秋
D.战国
5.生病了去医院看病,医生通常会看你的脸色、听听声音、问你的病情、按你的脉搏。

由此我们会联想到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6.2007 年,“王立群读史记”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吸引了不少 历史爱好者观看。

下列有关《史记》表述错误的是
A.作者司马光生活在汉武帝时代
B.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D.为后世纪传体史书树立了典范,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7. 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为了
A.加强专制统治
B.结束百家争鸣
C.消灭读书人
D.弘扬儒家文化
8. 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并实 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其主要目的是
A.平定叛乱
B.排斥异己
C.加强中央集权
D.发展经济
9. 广告词:“这里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是兵马俑的故乡” 这里是
A .河南洛阳 B.陕西西安 C.江苏南京 D.甘肃敦煌 10.为汉匈民族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物有
①张骞 ②呼韩邪单于 ③王昭君 ④班超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1.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


字经》中“赢
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兴建” 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三国一西晋
B.西汉一东汉
C.东汉一三国
D.秦一西汉
12.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新疆隶属于我国中央政府的管辖开
始于
A.丝绸之路的开通
B.西域都护的设立
C.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D.秦统一六国
13.淝水之战是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交战的双方是
A.前秦与东晋
B.前秦与西晋
C.北齐与东晋
D.北周与西晋 14.下列历史人物与其成就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B.张衡——地动仪
C.王羲之——《女史箴图》
D.郦道元——《水经注》
15.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实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短暂统一的 朝代是
A.北魏
B.东晋
C.西晋
D.前秦
16.以下列举的历史上对重用人才的事例符合史实的有
①商汤任用伊尹做大臣,治理国家 ③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发展国力
③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壮大实力

④前秦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相,励精图治,使国家迅速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电视剧《三国》再创收视率新高。

追忆三国历史,你知道曹操领导了以 下哪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吗?
A 赤壁之战
B 淝水之战
C 巨鹿之战
D 官渡之战 18.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不可能叙述的历史事件是 ( )
A.武王伐纣
B.商鞅变法
C.文景之治
D.昭君出塞 19.从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给第二组添一个适当的词: ) ① 破釜沉舟——巨鹿之战 ②草木皆兵——( ) A .官渡之战 B .长平之战 C .淝水之战 D .赤壁之战
20.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
出来。

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21.2008 年,四川汶川大地震,而我国早在东汉时期就出现了预测地震的
仪器,其发明者和名称是:
A.张骞 ,地震仪
B.张骞,地动仪
C.张衡,地震仪
D.张衡,地动仪
22.下列哪部医学著作是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作品,书中全面阐述了中
医的理论和治病的原则
A .《齐民要术》
B .《伤寒杂病论》
C .《黄帝内经》
D .《本草纲目》
23.中国本土的宗教是
A .佛教
B .伊斯兰教
C .道教
D .基督教
24.我国成语故事“画龙点睛”反映了 画家高超的绘画水平,在东晋时期
有一位画家注重形神兼备,他就是当时著名画家:
A.张仲景
B.张衡
C.祖冲之
D.顾恺之
25.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初步开发是在
A.汉代
B.三国时期
C.东晋、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二、非选择题(26题8分,27题12分,28题14分,29题13分,共47分)
26.(8分)列表法是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之一。

贝贝同学学完第10课“秦王扫六合”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后,决定设计一张表格,对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史实(见下面),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应如何完成?(主要史实只需将相应字母代号填入设计的表格中即可)
A:治理黄河B:焚书坑儒C: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E:统一货币、度量衡F:统一文字
G:允许诸王分封自己土地,削弱诸侯国势力H:创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比较
人物
秦始皇汉武帝
措施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思想文化方面
27.读《三国鼎立形势图》,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每个空格2分,共12分)
图中的A、B、C表示三国的国名,a、b、c表示三国的都城,请在下列表格中的横线上把三国的国名、都城和建立者补充完整。

国名A:
B:蜀C:
都城
a:
b:
c:建业
建立者
曹丕
28.阅读下面三幅历史事件图:(14分)
A B C
请回答:
(1)A图中的军队过河后,毅然砸铁破锅、凿沉船、烧掉军营。

这个故事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战役?哪句成语和该故事有关?(4分)
(2)B图中的军队船只遭到火攻,人马死伤无数,仓皇而逃。

这个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哪次战役?这一战役的意义是什么?(4分)
(3)C图中军队将领望见远处对方军队阵容整齐,把山上动摇的草木都误认为是对方的军队,不由得心虚胆怯。

这个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的哪次战役?这个故事可以用哪句成语来概括?(4分)
(4)这三次战役最主要的共同特点是什么?(2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材料二
鲜卑族姓拓跋
贺赖
丘穆陵汉族姓元


(1)、材料一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一项内容?(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一项内容?(2分)结合该材料,假如说同学甲是鲜卑族皇族拓跋氏的后代,那么该同学现在应该姓什么?(2分)
(3)、除此之外,孝文帝改革还有哪些方面的措施?(3分)
人物
措施秦始皇汉武帝
(4)、孝文帝改革有何意义?(4分)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26.(填对一个序号得1分,共8分)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思想文化方面H
E
B、F
G
A、C
D
27.读
题号答案题号答案1
D
11
D
2
B
12
B
3
A
13
A
4
D
14
C
5
A
15
C
6
A
16
A
7
A
17
D
8
C
18
D
9
B
19
C
10
B
20
D
题号2122232425
答案D B C D C
《三国鼎立形势图》,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每个空格2分,共12分)
国名A:魏B:蜀C:吴
都城
a:洛阳
b:成都
c:建业
建立者
曹丕
刘备
孙权
28.(共14分)
(1)巨鹿之战;破釜沉舟(4分)(2)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4分)(3)淝水之战;草木皆兵(4分)(4)以少胜多(2分)
29.(共13分)
(1)、学汉语(2分)
(2)改汉姓(2分),元(2分)
(3)、禁胡服、通婚姻、改官制(3分)
(4)、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