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为 A类 烈 性 传 染 病 。 禽 流 感 病 毒 (v n 抗 病 毒 的感 染 和发 病 。它 是 A 流 感 Ai a 型
if ez rs I) 型 的病 毒 粒 子为 球 形. 病毒 毒 力 的 主要 决 定 因 素 。 n una i , V典 l v uA
直 径8 ~ 2 m, 时呈 丝 状 体 等 多形 态 , 0 10n 有 至
免疫 的主 要抗 原 , A 病 毒 吸 附及 穿 H 在 膜过 程 中起 关 键 作 用,刺 激 机 体 产 生 的 中和 抗 体,可 中和病 毒 的感 染 力 , 抵
月3日.月 1 3 4日一3 2 日显 著 高 于 对 月 3
照组( < . ) P 00 。其余时 问各组差异不 5
显 著 (> . ) P 00 。 5 孕酮主动免疫后 ( 3 , 1 的 表 )第 组 蛋 重在 1 0 月2 日一 1 2 日 . 月9 月 9 2 日一 2
第 2 的产 蛋 率 与 对 照组 相 比提 高 8 组 %
(> . ) P 0 5 。第 1 在 2 9 0 组 月 日一2 2 日 月 1
禽流感病毒 的分子生物学 研究进展
张 平 边 旭 刘桂 林
的产 蛋率 比对 照组 低4 %( < . )第 0 P 00 , 5 1 在 其 余 时 间 的产 蛋 率 与 对 照 组 没 组 ( 山西 农 业大 学 动 物科 技 学 院 , 太谷 山西 中 图分 类 号 :853 ¥5. 文献 标 识 码 : A 000 ) 38 1
122 神 经 氨 酸 酶 f u a n i s 。 -- n rm i d e e a 今A型流 感 病 毒 的 血凝 素 已发 现 有 1 种 , 6 神 N ) A由病 毒 核 糖 核 酸 ( N ) A: N v A 片段 6 R

H5N1亚型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H5N1亚型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 5~ll 0 5.
[ ] 熊 国 平 . 酸酶 替 代 无 机磷 饲 喂 肉 猪 试 验 报告 [] 西 5 植 J. 江
维普资讯


畜牧 与饲料科 学
过程 中具 有较 高 的变异 性 。另 外 , 由于病 毒 的基 因 组 是分 节段 的 ,很 容 易在 宿 主体 内发 生基 因重组
维普资讯


H 1 5 亚型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N
包 多多 , 丰 民 , 纪 高 博
( 京 交 通 大学 理 学 院 生 物科 学 与 技 术 研 究所 , 京 1 0 4 ) 北 北 00 4
H N 5 1是 A型 流 感病 毒 的一 个 亚 型 ,是 近年
1 病 毒 基 因 组 结 构 . 1
摘 要 : 5 1亚 型 流 感 病 毒 是 目前 在 亚 太 HN 地 区 蔓延 的人 禽 流 感病 毒 , 给 家禽 养 殖 在
业 造 成 巨 大 经济 损 失 的 同时 也 威 胁 到 了 人 类社会 的公 共健 康卫 生 。笔 者综 述 了近
收 稿 日期 :0 6 o — 3 2o-22 改 回 日期 :0 6 0 4) 20 - 6 7
H1 ) N 有 9种抗 原 型 ( ~ 9 。A型 病毒 通 过 5 ,A N1 N )
作 者 简 介 : 多 多( 92 )女 , 读 硕 士 研 究 生 , 包 18 一 , 在
主要 研 究方 向 为生 物 信 息 学 。 通 讯作 者 : 丰 民 , 教 授 , 士 , 京 交通 大 学理 纪 副 博 北
R A 聚合 酶 各 亚单 位 — —P 1 P 2及 P N B 、B A蛋 白 。 编码 P 1 白的 R A 节 段也 能 被 翻译 成 促进 凋 B 蛋 N 亡 的 P 1F B 一 2蛋 白 。3 6节 依 次 编码 P 聚合 酶 、 - A 血 凝 素糖 蛋 白 (e aguii , A) h m glt n H 、核蛋 白(u n n- c o rt n N ) l poe , P 和神经 氨酸 酶蛋 白( erm nd s , e i n ua iiae N 。 7节翻译 成基 质蛋 白( txpo i) A)第 ma i rt n M1和 r e M2 ,而 第 8节 翻 译 成 非 结 构 蛋 白 (o s u trl n nt cua r poen N 1和 N 2 。H 有 1 rti) S S A 5种 抗 原 型 ( ~ H1

流感病毒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及进展

流感病毒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及进展

·190·星堕墅墅盘查!!!!生篁!!鲞釜i塑!里!』曼!!丛!!至!坠:!!塑!!!!:!!:堕!:!流感病毒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及进展李月越陈杭薇李兵【摘要】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在人群中蔓延快,且具有高发病率及致死率的特点。

流感的诊断不仅要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其确诊还有赖于实验室检查。

流感病毒的检测技术大致分为4个方面,即病毒分离培养、血清学诊断、现代免疫学诊断及分子生物学诊断。

现分别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流感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及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流感病毒;检测方法Lab帅torialmethods狮dp哪哪艄0fd咖tiIlgiIIflu眦avin麟Uy访y獬,CHEN协咒g-讹i,UBi恕g.&加仃批,zfo,尺Ps加m£o删M毒d觑九8,&巧i挖gCDm凇挖d&咒8m£Hospi£nZo,PLA,&巧锄g100700,吼i御(乃rr已s户D行矗i729口“腩or:(HE小,H口ng一议,Pi【AbstI’act】Influenzavirusescauseanacuterespiratorydiseasethatspreadsepidemicallyinthehumanpopulation.CharacterofInfluenzaishighmorbidityandmortality.DiagnosisofinfluenzadependsonnotonlyclinicialsymptomsandsingsbutalsolaboratoriaIdetections.Viralcultureandisolation,serodiagnosis,immumolo—gicalassayandmolecularbioIogicaldiagnosisarefourmethodsthatcommonlyusededforinfluenzavirusdetection.Laboratorialmethodsandprogressesofdetectinginfluenzavirusesaresummarizedinthef01lowingtext.【Keywords】Influenzaviruses;Detectionmethod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蔓延快,其抗原易变异,对人群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及机体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有较高的发病率及致死率,危害很大。

临床流感病毒的分子鉴定

临床流感病毒的分子鉴定

临床流感病毒的分子鉴定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研究各种疾病的分子鉴定方法也不断提升。

其中之一便是临床流感病毒的分子鉴定。

流感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具有高致病性和高传染性。

识别和鉴定流感病毒的分子可以帮助医学界在疾病防治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更加精准的分析。

下面将介绍临床流感病毒分子鉴定的相关知识。

一、临床流感病毒简介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共分为A、B、C三种类型。

其中,A型与B型流感病毒是人类急性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

在现代医学中,对于临床疾病的分析和防治不仅需要了解流感病毒的分类,还需要对其分子鉴定有一定基础的认识。

二、临床流感病毒分子鉴定临床流感病毒的分子鉴定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基因序列进行检测和分析确认。

目前常用的临床流感病毒分子鉴定方法包括PCR的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和基于DNA芯片的灵敏检测技术等。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对流感病毒的基因组进行快速检测和鉴定,并对其流行和演变趋势进行进一步分析和预测。

三、临床流感病毒分子鉴定的意义临床流感病毒分子鉴定技术无疑会对流感病毒的研究和防治产生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精准研究病毒的基因序列和演化规律,为流感病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2. 对流感病毒的快速检测,可及时预警和预防流感疫情的扩散和爆发。

3. 为流感疫苗研发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和依据,大大提高疫苗的研发效率和成功率。

四、存在的问题和展望目前流感疫苗研发尚未完全成熟,临床流感病毒分子鉴定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1. 对于流感病毒的基因序列尚未完全解析,提高精度和准确率的同时,也需要继续加强对其基因的解析和研究。

2. 流感病毒的进化速度和变异性较高,需要加强对其演变规律和趋势的分析和研究。

未来,需要继续针对流感病毒分子鉴定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推动其发展,以更好地应对流感疫情和提高疫苗的研发成功率。

浅析研究禽流感病毒检测方法相关进展

浅析研究禽流感病毒检测方法相关进展

浅析研究禽流感病毒检测方法相关进展禽流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对禽类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对人类健康也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准确、快速地检测禽流感病毒对于防控禽流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禽流感病毒检测方法相关进展进行浅析。

一、传统检测方法1. 细胞培养法细胞培养法是一种常用的传统禽流感病毒检测方法。

该方法将病毒接种到特定的细胞培养物中并进行培养,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病毒感染区域出现的细胞变形、塑像等特征来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禽流感病毒。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但需要一定时间进行细胞培养以便检测,且检测结果需要通过显微镜观察,此法的数据精度相对较低,不能对病毒毒株作差异分析。

此外,细胞培养法只能检测能够感染特定细胞系的禽流感病毒株,不能检测全部毒株。

2. 血清学方法血清学方法是利用血清学技术,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或抗原的方法。

血清学方法具有操作方便、标本保存期长等优点,同时可对不同毒株作差异分析,且可以作为定量方法来测定病毒的抗体或抗原含量。

但是该方法的灵敏度相对较低,不能检测到病毒感染初期的病例;同时抗体响应不稳定,因此不能用于诊断急性感染,只能用于长期的流行病学监测。

二、分子生物学检测法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禽流感病毒检测方面也出现了一系列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新型检测方法,如PCR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法)、LAMP法、核酸微芯片法等。

1. PCR法PCR法是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通过扩增目标病毒基因片段使其呈指数倍增长从而检测样本中的禽流感病毒。

PCR法具有闭管式系统、扩增特异性高、灵敏度高、快速检测等优点,但PCR法检测中存在假阳性、假阴性等误差,并且PCR扩增后的目的产物需要进行凝胶电泳分析,需要一定实验经验,操作相对较复杂。

RT-PCR法是在传统PCR法基础上,通过引入逆转录过程得到RNA模板进行扩增,从而实现对RNA病毒如禽流感病毒检测。

流感病毒简介

流感病毒简介

转录与翻译
病毒RNA在宿主细胞核糖体上转录和翻译,合成病毒所需的蛋白质。
脱壳
病毒核心颗粒在细胞内脱去外壳,暴露出其内部的RNA。
吸附
流感病毒通过识别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将其吸附在细胞表面。
侵入
流感病毒通过宿主细胞表面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内部,释放其核心颗粒。
流感病毒的表面抗原HA和NA会不断发生变异,导致病毒逃逸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清除。
针对流感病毒的复制周期和机制,研究开发新型抗病毒药物,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扩散。
新型抗病毒药物
研究抗病毒药物的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耐药性的产生。
联合用药研究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抗原变异
流感病毒的基因组RNA会发生突变,导致病毒的遗传特性发生改变。
基因变异
流感病毒之间会发生基因重组,导致新的病毒亚型出现。
重组变异
流感病毒会对抗病毒药物产生抗性,降低药物的治疗效果。
药物抗性
流感病毒会通过变异逃逸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清除,导致疫苗的保护效果降低。
免疫抗性
03
CHAPTER
流感病毒的症状与影响
流感病毒的形态通常为球形或丝状,直径约为100纳米,具有多种表面结构,如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等。
根据病毒的表面结构,流感病毒可分为A、B、C三种类型。
A型流感病毒又可以根据其表面抗原的不同分为多个亚型,其中H1N1和H3N2是两种最为常见的亚型。
B型和C型流感病毒的变异相对较小,对人类的威胁也较小。
保持社交距离
通过监测流感疫情和病毒株变化,及时发出预警,指导防控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监测与预警
对疑似或确诊的流感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以减少病毒传播和降低疾病影响。

禽流感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禽流感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邓振旭 菏 学 生 科 系山 菏 71 (泽 院 命 学 ,东 泽20 ) 45
摘 要 介 绍 了禽 流感 的检测 技 术 , 且进 行 了展 望。 并 关 键词 禽 流感 ; 毒 ; 病 检测 中图分 类号 ¥5 - 883 文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O 1— 6 l20 )224 — 5 7 6 1(06 1— 70 0
维普资讯
安徽 农 业科 学 。 u a o n u A r S i2 0 , 4 1 )2 4 - 7 1 J r l f h i gi c. 0 6 3 ( 2 :7 0 2 4 on A .
责 任编 辑 刘 月娟 责 任校 对 范世 群
禽流感病毒检测技术 的研究进展
检测原理为寻找传染性因子的特异 D A序列 , N 对待测样品
进行 P R扩增 。如果 检测 出 了相 应 的扩 增 带 。 C 则判 为 阳性 反 应 ; 之 , 扩增 带则 为 阴性 反 应 。R — C 反 无 T P R分子诊 断技 术 可从 基 因水 平检 测 AV, 有高 度 的敏 感性 和 特异 性 , I 具 并 且 可 以大 大缩 短 AV 的检 出时 间 。 I 克服 了传 统 的 AV诊 断 I 技 术病 毒 分离 鉴定试 验周 期长 的缺点 ,为 A V早 期快 速 诊 I 断提供 了敏感 、 速 、 的方 法 。而 且研 究试 验发 现 ,T 快 实用 R— P R的灵敏 度 高于 E I 可 以避免 一些 错 误 的阴性 结 果 , C LS A, 并 且可 以鉴 别 高低致 病 力 A Vr。在 此基 础 上发 展起 来 的 lrl - s
禽 流感 ( v nn unaA ) 称真 性 鸡瘟 或 欧洲 鸡瘟 , A i f ez ,I俗 ai l

流感病毒的分子诊断技术进展

流感病毒的分子诊断技术进展
和公 共 卫 生指 导 。

般P C R 易 污 染 。基 于一 般 P C R 原 理 的 基
L AMP 是一种新颖 的恒温核酸扩增 _ 方
关键词 :流感病毒;分子诊 断;进展
中图分 类 号 :R 4 4 6 . 5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号 :1 0 0 5 — 8 2 5 7( 2 O 1 5 )1 1 — 0 0 2 6 一 O 2
量P C R等 。 R T — P C R 具 有 敏 感 性 高 、特 异 在 等 温 条 件 ( 6 5 c C 左右) 保 温 几 十分 钟 ,即
流感 ( I n f l u e n z a ) 是 呈 全球 分 布 的传 染 性 强 、所 需 抗 原 量 相 对 较 少 等优 点 。多 重 可 完 成 核 酸 扩 增 反 应 。不 需 要 模 板 的 热 变 病 ,各 个 国 家都 有 不 同程 度 的 发 生 ,其 发 R T — P C R 方法可 以同时检 测样品 中可能存 性 、长 时 间 温 度 循 环 、繁 琐 的 电 泳 、紫 病 率 和 造 成 的 死 亡人 数 至 今 仍 列 传 染病 之 在 的 病 毒 , 具 有 高 效 性 、系 统 性 、经 济 外 观 察 等 过 程 。刘 中勇 等 运 用 相 似 的 技 首 。流 感 也 威胁 着 多种 家 畜 、家 禽 甚 至很 性 。 由于 在 反 应 中 加 入 多 种 引 物 ,这 就 需 术 建 立 H3 亚型流感病毒 的R T — L A MP 检 测
流感病毒的分子诊断技术进展
天津 市北辰 区疾病预 防控 制 中心 ( 3 0 0 4 O 0 )赵 永胜
摘要 :流行性感 冒病毒 ( 流感病毒) 属 于正 义 。 早 期 的 血清 学 和 免 疫 学 等 诊 断 方 法 南 2依 赖 核酸 序 列 的扩 增法 ( N A S B A ) 黏液病毒科,是 常见的呼吸道病毒 ,其基 于 其 耗 时 长 、灵 敏 度 低 、程 序 复 杂 等 缺 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btat If e z i sam m e fh r o yoidef i , nevl e N i swt eo ei A s c】 n u nav u , e br eOt m xv ia m l ia ne pdR A v i agn m r l r ot h r a ys o u r h n
张 伟 , 承 宇 杨 松 涛 高 玉伟 , 王 , , 夏咸柱 ,
( .中国 医 学科 学 院 医学 实 验 动 物 研 究 所 北 京 协 和 医学 院 比较 医 学 中心 , 1 北京 1 0 2 ; 0 0 1 2 .军 事 医 学 科 学 院 军事 兽 医研 究 所 , 春 长 10 6 ) 30 2
免 疫 反 应 。本 文从 病 毒 结 构 、 因组 及 其 编 码 蛋 白质 、 毒 复 制 过 程 和 病 毒 的 易 感 宿 主 等 几 方 面 论 述 了 流 感 病 毒 基 病 的分 子 生 物 学 研究 进 展 。
【 关键 词 】 流 感 病 毒 ; N R A病 毒 ; 原 转 换 ; 原 漂 移 抗 抗 【 图分 类 号 】R3 中 一3 【 献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17 .8 6 2 1 40 7 -6 文 6 175 (0 0 0 -040 J
【 yw rs If ez i s N i s A t ei si; ni ncdi Ke o d 】 n unav u ;R A v u ; n gnc h A tei r l r r i f t g f t
流 感 病 毒 归 属 于 正 粘 病 毒 科 ( r o y Ot m — h
【 要 】 流 感 病 毒 是 分 节 段 的 负链 R A病 毒 , R A依 赖 的 R A 聚 合 酶 起 始 病 毒 的 复 制 。流 感 病 毒 的 特 摘 N 由 N N 殊 基 因组 结 构 和病 毒蛋 白 的功 能 使 其 极 易 发生 抗 原 转 换 和 抗 原 漂 移 , 使 得病 毒 能够 逃 避 多 种 宿 主 的 长 效 中和 性 这
c n e c p h o —e m e taiig a i d e p n e i n o t i v rc ngn n ie i hi n ni e c d i a s a e t e lngtr n u r l n nt z bo y r s o s n ma y h ssv a e e —ha ig a tg nc s f a d a tg ni rf t t
21 0 0年 4月
中 国 比较 医学 杂 志
CHI NES OURNAL OF COMP EJ ARATI VE ME CI DI NE
Ap i ,2 0 r l 01 Vo . O NO 4 12 .
第2 0卷
第 4期
流感 病 毒 的分 子 生 物学 研究 进
Adv n e n Re e r h o o e u a o o y o n u nz r s a c s i s a c n M l c l r Bi l g fI f e a Vi u l
Z HANG We WANG C e gy Y i・ , h n .u , ANG S n —a GAO Yuw i X A xinz u ,‘ o gto , — e , I a —h 。
r s li r m h a tc lrsr e n e o he vr s g n me a u cin o t ia oen . I hi a e ,he sr cu e o eut ng fo t e p ri ua t t r ft iu e o nd f n to fis vrlpr tis n t s p p r t t t r f u u vr s,h e o n n odng p oenso i s,h e lc t r c s n us e tbe ho t l u ma z d. i u t e g n me a d e c i r ti fv r u te r p iai p o e sa d s c pi l ss Wilbe s m on i r e
( . mp rt eMe iieC nr , e igUno dc l olg P 1 Co aai dcn e t P kn in Me ia C l e( UMC);Isi t fL b rtr i l ce c , v e e n tueo a oaoyAnma in e t S
te f r o i h e me s r q rng a h o m feg ts g nt e uii n RNA d p n e RNA lme a e o ia rg n f rr pi ain. I l n a vr s s e e d nt poy r s fv rlo ii o e lc t o nf ue z iu e
C i s c d m f e i l c n e C MS , e ig1 0 2 , hn ; hn eA a e yo dc i c s( A ) B i n 0 0 1 C ia e M aS e j
2 V trn r nt ue Acd myo la dc l ce c s C a g h n1 0 6 . eeiayIsi t, a e fMitr Me ia in e , h n c u 3 0 2,C ia t iy S hn )
N 2亚 型 , 是 自 19 但 9 7年 以 来 , 出 现 了 H N 、 还 5 1 HN 7 7和 H N 9 2亚型禽 流感病 毒直接感 染人 的报道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