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ppt课件幼儿园中班艺术课件【三篇】
《漂亮的窗花》幼儿园中班艺术PPT微课件

活动目标: 1.培养剪纸兴趣。 2. 学习折纸,剪图案元素,能剪出漂亮的窗花。 活动重难点: 重点:幼儿会正确使用剪刀,建立用剪常规。 难点:学会折纸、剪图案元素,能剪出漂亮的窗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本节活动所需要的材料有:
安全剪刀
本节活动所需要的材料有
给孩子更多的想象发挥空间
剪刀筒
本节活动所需要的材料有
胶棒
本节活动所需要的材料有
胶棒筒
本节活动所需要的材料有
废纸筐
本节活动所需要的材料有
彩色折纸
材料准备好之后就可以开 始剪纸啦!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纸或剪不同 的图案元素,它们都会出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不同的色彩搭配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也给人带 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中班艺术小篱笆ppt课件

主题目标
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提 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激 发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课程目标
能力目标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 和创造力,学会制作简单的艺 术小篱笆。
态度目标
培养幼儿认真、细致、有耐心 的工作态度和热爱大自然、保 护环境的意识。
知识目标
让幼儿了解艺术小篱笆的概念 、特点和用途。
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审美 情趣。
篱笆的用途
防护作用
篱笆可以起到防护作用,防止 外界人员和动物进入,保护园
内安全。
装饰作用
篱笆可以作为园林、庭院的装 饰物,增加景观的美感。
分隔作用
篱笆可以用于分隔空间,使各 个区域更加独立、有序。
标识作用
篱笆可以作为标识物,标明园 内各个区域的用途和特点。
03
中班儿童与篱笆的关系
中班儿童的认知特点
05
艺术小篱笆的应用场景
幼儿园环境布置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环境布置对于孩子们的身 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艺术小篱笆PPT课件可以帮助幼儿 园更好地进行环境布置,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温馨、美丽的成 长环境。
利用艺术小篱笆PPT课件,教师可以向孩子们介绍各种美丽 的篱笆造型和色彩搭配,引导孩子们欣赏和感受美的存在, 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中班艺术小篱笆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艺术小篱笆的构成 • 中班儿童与篱笆的关系 • 艺术小篱笆的制作方法 • 艺术小篱笆的应用场景 • 安全须知
01
引言
主题介绍
01
02
03
主题名称
《中班艺术小篱笆PPT课 件》
主题内容
幼儿园艺术领域 ppt课件

12.能用自己喜欢的图形、颜色和线条表现多 种事物,学画简单的情节画,并在活动中培养 幼儿的自信心; 13.能运用自己喜欢的剪、贴、团、捏、画、 撕等的方式进行综合制作活动,富有创造性的 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14.在美术活动中学会按简单规律进行装饰,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15.能主动利用一些美术材料和工具装饰、制 作美术作品,培养自信心和成就感
幼儿园艺术领域
幼儿园艺术领域
幼儿园艺术领域
音乐:歌唱、韵律(律动及律动组合、舞蹈、
音乐游戏、歌表演)、乐器演奏、音乐欣赏
美术:美术欣赏、绘画、手工(请老 师说一说具体有哪些?)
幼儿园艺术领域
1. 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 艺术中的美;
2.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 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 现活动。
幼儿园艺术领域
1. 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以促进幼儿健全人 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 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2.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 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
3. 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 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 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 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1、喜欢自己唱歌,也喜欢和同伴一起唱歌,体 验唱歌的愉悦。
2、初步学会用自然的声音唱歌,学习正确的唱 歌姿势。对歌曲的开始和结束作出反映。
3、能感受并基本表现歌曲的形象和情感。尝试 理解并表现歌曲的形象和情感。
演奏活动 1、探索发现两种简单易掌握的打击乐器的音色及演
奏方法,并知道他们的名称。 2、养成正确使用、轻拿轻放打击乐器的良好习惯。
幼儿园艺术领域(PPT课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的艺术领域也将更加注重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 新兴技术手段,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体验和学习方式。
个性化教育
未来的艺术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和特点,根据他们的兴趣和需求进行有针 对性的指导和培养,让每个幼儿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和特长。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艺术领域是激发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最佳平台。在艺术的熏陶下,幼儿可以自由地发挥 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探索未知的领域和表达方式,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艺术领域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艺术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未来的艺术教育将更加注重多元化发展,让幼儿接触 和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拓宽他们的视野和认知范围。
。口头或书面反馈则可以帮助幼儿理解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生互评
学生互评的意义
学生互评是评价与反馈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互评,幼儿可以学习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同时也能从他人的作品中获得启发和灵感。
学生互评的方法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创作思路,其他幼儿则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 和建议。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在班级墙面上展示作品,让全班同学都能欣赏到彼此的作品,并进行交流和 评价。
幼儿园艺术领域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contents
目录
• 艺术领域概述 • 艺术领域的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与技巧 • 评价与反馈 • 安全与卫生 • 艺术领域的教师素质与能力
艺术领域概述
01
艺术领域的定义
01
《彩色陀螺》幼儿园中班手工PPT课件

中班艺术手工《彩色陀螺》
教学目标 1.学习制作陀螺的方法; 2.能够合理搭配色彩; 3.感受色彩变化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习制作陀螺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合理搭配色彩 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画有图形的纸板、火柴棒、油画棒、剪 刀、彩色陀螺一个; 经验准备:组织幼儿玩陀螺的经验
材料准备:
示范陀螺、剪刀、蜡笔、 勾线笔、硬卡纸、火柴棒
制作过程:
制作方法: (1)用勾线笔画出圆的形状 (2)拿剪刀沿着圆线剪出圆形 (3)选圆形的部分面并用蜡笔进行装饰 (4)在圆心的地方,钻一个小孔,用
火柴棒穿过圆心,尖端朝下,就完成了。
温馨提示:
1、使用剪刀时应该注意安全 2、涂色的注意颜色的搭配 3、转陀螺时应该选择地面
《可爱的泥娃娃》PPT课件中班音乐艺术

歌曲结构
《可爱的泥娃娃》是一首单二部曲式 结构的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
第一乐段旋律轻快、跳跃,表现了孩 子们天真活泼的性格;第二乐段旋律 舒缓、优美,描绘了孩子们纯真可爱 的形象。
音乐特点
歌曲的节奏明快,旋律优美, 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制作过程中需要手工精细,注重细节处理,才能制作出形象 逼真、色彩鲜艳的泥娃娃。
泥娃娃的文化价值
泥娃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 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泥娃娃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 化瑰宝之一。
02
《可爱的泥娃娃》歌曲 解析
歌曲背景
歌曲《可爱的泥娃娃》是一首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儿童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 快,表现了孩子们纯真可爱、活泼快乐的形象。
培养幼儿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 完成任务,提高他们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04
泥娃娃手工活动
手工活动目标
01
02
03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通过泥工制作,锻炼幼儿 的手部精细动作和手眼协 调能力。
培养创造力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 作出独特的泥娃娃形象。
培养合作精神
鼓励幼儿在小组活动中互 相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培养良好的音乐习惯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音乐习惯,如定时听音乐、学习乐理 知识等,以促进孩子音乐素养的提升。
家园共育在音乐教育中的实践方法
组织亲子音乐活动
01
幼儿园可以组织亲子音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音乐表
演或创作,增进亲子互动。
利用家庭资源
02
家长可以利用家庭资源,如乐器、音响等,为孩子创造良好的
幼儿园中班美术课件ppt树叶粘贴画pptx

3
树叶粘贴画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树叶粘贴画起源于民间手工艺,人们利用树叶的自 然形态和色彩进行创作,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 艺术形式。
发展
随着艺术教育的普及和创意手工的流行,树叶粘贴 画逐渐进入幼儿园、小学等教育机构,成为孩子们 喜爱的美术课程之一。
2024/1/30
4
树叶粘贴画的特点与魅力
2024/1/30
2024/1/30
25
作品评价方法与标准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制定适当的评价标准,如创意 、构图、色彩搭配、粘贴技巧等
。
2024/1/30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 、幼儿互评、家长评价等,对幼 儿树叶粘贴画作品进行全面、客
观的评价。
关注每个幼儿的创作过程和进步 ,及时发现和肯定他们的优点和 亮点,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和自
2024/1/30
创意构思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构 思出独特、有趣的树叶粘 贴画创意,如动物、人物 、景物等。
素材准备
收集各种形状、颜色和大 小的树叶,以及胶水、剪 刀、卡纸等制作工具。
12
树叶的拼贴与组合
树叶分类
指导幼儿将收集到的树叶 按照形状、颜色等进行分 类,方便后续制作。
2024/1/30
拼贴技巧
特点
树叶粘贴画以树叶为主要材料, 通过粘贴、拼贴等手法进行创作 ,具有独特的质感和自然的美感 。
魅力
树叶粘贴画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 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动手制 作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培养审美能力和环保意识。
5
树叶粘贴画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意义
丰富课程内容
培养动手能力
树叶粘贴画作为一种创意手工课程,能够 丰富幼儿园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为孩子 们提供更多的艺术体验。
2024版中班美术活动《剪窗花》PPT课件

2024/1/28
25
06
课程总结与延伸
2024/1/28
26
活动回顾与总结
1 2
活动流程梳理 通过PPT展示活动的主要环节,包括导入、学习 剪窗花技巧、实践操作、作品展示等,帮助幼儿 回顾活动全过程。
重点知识点总结 强调剪窗花的基本技巧、窗花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加深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象征意义
窗花中的图案和色彩往往具有象征意义,如红色象征喜庆和吉祥,蝙蝠象征福 气和长寿,鱼象征年年有余等。这些象征元素通过窗花这一艺术形式得以传承 和发扬。
2024/1/28
10
03
剪窗花的技巧与方法
2024/1/28
11
剪纸的基本技巧
纸张选择
选择薄厚适中、易于折叠 和剪切的纸张,如宣纸、 彩纸等。
材料准备
红色、黄色等彩色纸张、安全剪刀、胶水、范例窗花作品。
知识铺垫
引导幼儿观察窗花的形状、线条和色彩,欣赏窗花的艺术美。
安全教育
教导幼儿正确使用剪刀,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19
幼儿自主创作过程记录
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 彩色纸张,根据自己 的喜好设计窗花图案。
教师在幼儿创作过程 中给予适时指导和帮 助,引导幼儿解决遇 到的问题。
3
幼儿表现点评 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积极的鼓励和肯 定,同时提出改进意见,促进幼儿进一步发展。
2024/1/28
27
家长参与与亲子互动建议
2024/1/28
家庭窗花制作
01
鼓励家长和幼儿在家中一起制作窗花,增进亲子关系,同时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ppt课件幼儿园中班艺术课件【三篇】【导语】课件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下面是大的幼儿园中班艺术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活动目标:1.教师边唱边用手掌、手指表演歌曲。
2.创编表演动作并边唱边表演。
3.体验表演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小猪睡觉图片一张活动过程:(一)在《拔萝卜》歌曲录音伴奏下,幼儿边跟唱边做拔萝卜等动作,表现劳动的快乐。
(二)出示图片。
教师:图片上是谁?它在干什么?小猪睡觉是怎样打呼噜的?(三)看教师表演手掌、手指游戏并模仿。
1.教师示范,教师说歌词,幼儿用手逐个模仿做动作;2.教师边放慢速唱歌,边带领幼儿用两只手表演歌曲内容,幼儿尝试边唱边用手表演。
(四)创编歌曲表演动作。
1.教师唱歌,幼儿即兴做表演动作。
“刚才我们用手表演了小猪睡觉,现在小朋友自己要扮演小猪来表演了。
2.教师反馈幼儿的部分动作,并鼓励幼儿再次表演。
3.教师集中幼儿创编的表演动作,并带大家练习。
4.边唱歌边表演。
(五)练习。
拍出《小猪睡觉》乐曲的节奏。
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午睡时像小猪一样安静入睡。
一.设计意图《新纲要》指出,幼儿园艺术教育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本次活动我运用中国伟大的传统艺术--瓷器,作为幼儿欣赏和感受的对象。
首先让幼儿对我国伟大的传统陶瓷艺术有一定的了解。
其次,让幼儿欣赏各式各样的瓷器瓶子,感受这些瓶子的形态美、对称美、图案美和线条美,从而达到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目的。
二.活动目标1、知道陶瓷艺术是中国伟大的传统艺术。
2、通过欣赏和感受活动,了解瓷器瓶子的造型特点和图案美,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积极参加动手制作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装饰瓶子,体验自由创作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1、欣赏材料:一个陶瓷瓶子(实物)、陶瓷瓶子图片若干;2、制作材料:白纸若干、各种颜色的毛线若干、各种豆类装饰材料若干;剪刀、胶水等制作工具。
四.活动过程1、出示神秘袋,导入主题。
(1)教师出示装有陶瓷瓶子的黑色袋子激发幼儿兴趣: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神秘的“宝贝”,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想)(2)教师邀请个别幼儿来摸一摸,让幼儿一边摸一边大声说出自己摸到了什么东西,并描述摸到的东西的形状。
(3)教师拿出瓶子,揭示谜底。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摸了之后觉得是瓶子,你们觉得呢?(瓶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什么吧!(4)教师给幼儿介绍这是陶瓷瓶子,是我国伟大的传统艺术,并简单讲解中国陶瓷艺术的相关知识。
2、欣赏瓶子(1)老师和幼儿一起欣赏瓶子。
(提醒幼儿从形状、图案、线条、是否对称等方面进行欣赏)(2)师生共同交流对瓶子的感受。
师:欣赏了这么漂亮的瓶子,我相信小朋友们肯定有很多想说的,我来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欣赏瓷器瓶子图片。
老师出示各式各样的瓷器图片让幼儿欣赏,并且共同交流瓶子的造型美和图案美等特点。
(提问:这些瓶子的左边和右边、上面和下面一样吗?瓶子上都有哪些图案,线条是什么样的?)(4)教师总结:我们小朋友都说的很好,不仅说出了瓶子的外形美、图案美和线条美,还说出了为什么喜欢这个瓶子,老师觉得小朋友们都很棒。
那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好看的瓶子呢?(想)3.制作瓶子师:看了这么多好看的瓶子,小朋友们想自己动手制作好看的瓶子吗?(想)(1)教师讲解制作方:首先在白纸上画出瓶子的形状,然后用剪刀剪下来,再用彩笔、毛线等材料装饰瓶子。
(提醒幼儿在装饰过程中注意剪刀等材料的使用安全)(2)幼儿自由制作、自由创作。
(3)教师巡逻,对于幼儿好的创意给以积极的鼓励和评价,对于能力欠缺的幼儿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4.展示作品、欣赏评析把幼儿制作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请少数幼儿说说自己的作品,再请部分幼儿互相评价作品,最后教师总结。
五.结束活动师:今天小朋友们都制作了好看的瓶子,你们想不想让更多人看看你们的作品呀?(想)今天放学的时候每个小朋友都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欣赏!活动背景:瓶子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真正又有几个人仔细观察过呢?在本课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幼儿充分地学会观察,引导幼儿运用线条、色块等方法来装饰瓶子,体验创作的乐趣和审美享受,最后的作品通过集中展示,自制唱歌瓶子等方式,丰富幼儿的生活,感受艺术学习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1.在圆柱形的物体上绘画,并用不同的线条和色块进行装饰。
2.听不同的材料相同分量,和相同材料不同分量的瓶子,比较它们发出的声音。
活动目标:1.尝试在圆柱形的物体上绘画,引导幼儿用线条、色块有规律排序来装饰瓶身。
2.培养幼儿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1.收集瓶子若干;画笔。
2.魔术盒3.沙类、小石子、豆类等。
4.音乐及图谱。
活动过程:(一)变戏法引起幼儿兴趣。
出示瓶子,引出课题。
师:瞧,这是什么?幼:牛奶瓶师:牛奶喝完了,瓶子还会有什么用呢?幼:可以放东西……师:真棒,不过,今天老师要把它变得不一样。
(从魔术盒里拿出一个制做好了的瓶子)(二)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
观察教师的瓶子与普通瓶子对比,找不同。
师:看看这两个瓶子有什么不同?幼:上面有颜色、图案不一样。
师:我是怎么打扮这个瓶子的呢?幼:有黄色还有绿色。
师:对!用不同的颜色来打扮。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瓶子上的颜色涂成了什么形状?幼:三角形。
师:如果请你用蜡笔把瓶子装扮漂亮,你会用什么办法呢?幼:涂不同的颜色。
师:那老师涂的颜色是什么形状呢?幼:三角形。
师:你能不能用不同的形状来装饰它呢?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样的图形?幼:圆形、正方形、梯形……【总结归纳装饰瓶身的方法:除了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还可以用不同的线条来装饰。
】师:听一听老师的瓶子,你还发现了哪些不一样的?幼:瓶子里有东西!师:所以老师摇动瓶子的时候,瓶子怎么了?幼:瓶子响了。
师:那普通的瓶子里有吗?幼:没有。
教师准备放入多个不同材料的牛奶瓶,摇晃瓶子,倾听声音的变化。
师:听,是什么声音呢?幼:瓶子的声音。
师: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幼:不一样。
【引导幼儿幼儿说出装的材料不同,声音也不一样。
】师:你的瓶子会发出声音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让瓶子发出声音的。
(幼儿说,教师示范,得出结论,装的材料正好,不多也不少否则都不能发出声音。
)(三)教师示范,提出要求,幼儿制作。
1.教师介绍重点:装饰瓶子,用笔画上自己喜欢的花纹。
线条和图形,然后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填充。
2.幼儿操作瓶子,教师巡回指导。
3.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针对个别差异进行辅导。
【操作时,提醒帮助能力弱的孩子进行颜色的搭配,并找到在圆柱体上画画的技巧】(四)介绍制作会唱歌的瓶子。
1.请拿着装有不同材料瓶子的幼儿,上前示范表演自己的瓶子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让孩子自己探索发现:用力的大小和装的材料的多少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师:小朋友的瓶子都做好了,我们怎样让瓶子发出好听的声音呢?你的瓶子发出的声音像谁?我们一起来摇一摇。
2.去旅游,听音乐,看老师指图谱。
3.玩一玩,听音乐,打击乐器。
4.分组尝试,听音乐,简单演奏。
【通过游戏的形式,让一名幼儿摇一摇,其他幼儿猜的方式,引导幼儿猜一猜、学一学,让装有同一材料的孩子一起摇一摇,加深经验。
】活动延伸:1.小型打击乐器演奏会。
2.将制作好的瓶子放在表演区供幼儿表演。
3.在科学探索区投放更多的材料,让幼儿继续探索。
活动反思:孩子在看到瓶子时就显得很感兴趣,在之后的绘画过程中,孩子们的想法都很有趣,都自己大胆想象创作,用不同的图形拼成苹果、机器人、车、oooooo本节课的目标达成得较好,幼儿对于绘画瓶子以及瓶子发出的声音有很浓厚的兴趣,并且都能够用线条、色块有规律排序来装饰自己的瓶子,但是在介绍会唱歌的瓶子时,幼儿大声的评论小伙伴的作品,有些吵闹,在下次的活动中,这点是需要注意的。
活动目标:1、能随着音乐的节奏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发条玩具由快到慢,最后停止的过程。
2、喜爱玩发条玩具并乐意表现,享受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发条玩具若干。
发条玩具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一、谈话,帮助幼儿回忆玩发条玩具的已有经验。
你们玩过发条玩具吗?你玩过哪些发条玩具?是怎么玩的?(幼儿讲述)二、探索发条玩具运动、变化的特点。
1、探索发条玩具的各种动态。
幼儿自由选择一件喜欢的发条玩具玩一玩。
提问:你刚才玩的是什么玩具?它是怎么动的?(引导幼儿边讲述边用动作表现一下,特别有趣的全体幼儿学一学)2、幼儿探索发条玩具运动时速度变化。
提问:请小朋友再去玩一玩,仔细观察这些发条玩具动起来以后速度有什么变化?二、表演发条玩具运动过程。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些发条玩具吗?现在,你就来做一个发条玩具,老师来做扭发条的人,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发条玩具。
(小朋友表演自己喜欢的师从发条玩具运动的特性,简单评价幼儿表演。
三、听音乐表演发条玩具。
1、倾听音乐,感受音乐。
老师这儿有一段“发条玩具”的音乐,现在请小朋友一起来听一听。
听后提问:在音乐中,你好象听到了什么?2、随音乐表现发条玩具。
(1)全体幼儿跟着音乐做一做音乐发条玩具。
(对幼儿的造型进行评价、鼓励)(2)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
师生共同评价。
(3)幼儿第二次表演音乐发条玩具,强调听着音乐的变化来做。
四、创编发条玩具动作。
除了这儿的发条玩具,你还想做什么发条玩具?请小朋友听着音乐来做一做你想做的发条玩具。
(师生共同开展音乐发条玩具的游戏)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