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共21页
55个少数民族的节日有哪些

55个少数民族的节日有哪些1、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每年七八月间举行。
2、回族:开斋节、古尔邦节(宰牲节)、圣纪节。
3、藏族:藏历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此外,还有藏历4月15日的萨嘎达瓦节、7月上旬的雪顿节和沐浴节,以及丰收在望时的望果节等。
4、维吾尔族:肉孜节(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
5、苗族:苗年、春节、四月八、吃新节、龙船节、清明节。
6、彝族:传统节日是火把节。
7、壮族:比较具有民族特点的节日有中元节、牛魂节(又称牛王节)、三月三歌节和吃立节。
8、布依族:传统的民族节日有过大年、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等。
9、朝鲜族: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仲秋)五大节日,还有老人节、流头节等。
10、满族: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中秋节等。
11、侗族:春节、端午、中秋、重阳节等。
12、瑶族:节日较多,有大节日、小节日之分:大节日有盘王节(盘王是瑶族人民的始祖、民族英雄)、达努节(达努,瑶语意为不要忘记,是敬奉始祖密洛陀的节日),小节日几乎每月都有。
13、白族:年节、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渔潭会。
14、土家族:赶年、四月八、六月六、大端午、七月十五等。
15、哈尼族:主要节日有十月年、六月年、尝新节,一些地区也过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
16、哈萨克族: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
17、傣族:泼水节(即傣历新年)、关门节和开门节。
18、黎族: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19、傈僳族:过年节、收获节、火把节、中秋节。
20、佤族:春节、播种节(佤历气艾月公历三月)、“崩南尼”、接新水节、取新火、新米节、堆沙节、取新火节、便克节、开门节、关门节、汉历老年、七月半、火把节、中秋节、拉木鼓节等。
21、畲族:春节、元宵节、三月三染乌饭祭祀祖先、清明节、四月八造麦精饭、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十月祭多贝大王节等。
22、高山族:各地不一,但比较流行的有春节、丰收节。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节日

瑶族
彝族
裕固族
藏族
壮族
藏历正月初一 藏历八月间 农历正月初一 农历三月十二日 农历五月初五日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农历五月十五日 农历九月 农历五、六月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农历三月间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 农历十月十六日 农历八、九月 农历三月初三 农历二月初八 农历三月初七 农历正月初五 农历五月初五 农历八月十五 藏历正月初一 藏历八月间 藏历七月一日 农历三月初三 农历七月十四日
第 2 页
苗族
仫佬族
纳西族 怒族
龙船节 吃新节 赶秋节 依饭节 后生节 正月农具会 三月龙王庙 会 七月骡马会
鲜花节 大过年 大十五节 普米族 尝新节 转山节 过赶节 土家族 祈禳节 牛王会 擂台会 土族 火神节 端阳 火把节 佤族 播种节 新米节 古尔邦节 维吾尔族 开斋节 努鲁斯节 古尔邦节 乌孜别克 开斋节 族 圣纪节 锡伯族 春节 庙节 毛南族 南瓜节 蒙古族新年 蒙古族 那达慕大会 苗年节 苗族 四月八
第 4 页
第 3 页
藏历年 望果节 羌族大年 羌族 青苗会 端午节 开斋节 撒拉族 圣纪节 古尔邦节 畲族 分龙节 借额节 水族 卯节 古尔邦节 塔吉克族 迄脱迄迪尔 爱脱节 肉孜节 门巴族 塔塔尔族 古尔邦节 开斋节 圣纪节 盘王节 尝新节 歌节 二月八 送年节 春节 端午节 中秋节 藏历年 望果节 雪顿节 三月三 中元节
第 1 页
东乡族
侗族
独龙族 俄罗斯族 鄂伦春族 鄂温克族 高山族 仡佬族
拉祜族 黎族
傈僳族
珞巴族 满族 景颇族 柯尔克孜 族 达斡尔族 傣族
少数民族节日民俗PPT课件

民俗:禁忌
蒙古族的守门狗和. 猎犬禁止外人打骂 10
2、回 族
.
11
概况:分布
回族是我国分布最 广的少数民族,宁夏 为主要聚居区,其次 是甘、青、新等省区
.
12
概况:语言文字
.
13
民俗:服饰
.
14
民俗:饮食
手抓羊肉
回民对肉食的选择比较严格,只吃反刍类偶蹄食草 动物牛、羊、驼肉和食谷类的禽肉及带鳞的鱼类
肉孜节、古 尔邦节、圣 纪节、那吾 鲁孜节
.
27
民俗:歌舞
萨它尔
.
28
.
15
民俗:饮食
回民粮食以面食为主,油香和馓子是主要食品。
.
16
民俗:饮食
.
17
民俗:节日活动
回族的三大节日是开 斋节、古尔邦节和圣 纪节。
.
18
民俗:禁忌
回族以爱清洁,讲卫生在我国各民族中
著称,饮食禁. 忌比较严格
19
3、维吾尔族
概况:分布
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 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
民俗:饮食
蒙古族烤全羊
.
1
民俗:居住
游牧地区牧民多住圆形穹庐顶的蒙古包;
蒙古地区的标志建筑.也常饰以穹庐顶
2
民俗:节日活动
“那达慕”是蒙古语音译,意为“游戏”或
“娱乐”,流行于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
蒙古族聚居地区 。
.
3
民俗:歌舞
蒙古族能歌善舞,主要乐器为马头琴。
.
4
民俗:节日活动
祭敖包: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
.
20
概况:语言文字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和风俗 PPT

据说,藏历每年七月上旬,西藏高原上空会出现弃山星。凡被该星照过的水,具有抗病健体 的功效。为增强体质,就在这一时间内,纷纷下河沐浴。天长日久,就形成了独特民俗—— 洗澡节。
洗澡节,藏语叫嘎玛堆巴节。在西藏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洗澡节”的来历,还有不 少动人的传说。一说特别久往常,西藏地区流行一场大瘟疫,人畜死亡特别多。人们祈祷 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保佑,菩萨明白后,派七名仙女从瑶池中取出七瓶琼浆玉液,倒入青藏 高原的江河湖泊中。这天晚上,千家万户都做了同一个梦,眼见一个体态羸弱的少女,跳进 一条清澈的河水中沐浴,待浴后上岸,就变成一位体态健美的姑娘了。因此翌日,男女老少 纷纷来到拉萨河里沐浴,结果神奇的事发生了,不仅疾患顿愈,而且身体更加健壮。一说,从 前有个医术高明的医生,勤恳为藏族人民治病,他死后成仙,为接着给人们治病,每年初秋,弃 山星出现时,就将百草化成仙水,洒在河里,人们此时洗澡,就可不能得病。还有一说,有位善 良的姑娘,为搭救藏胞被恶魔关在山上,每年弃山星出现时,她才能来到河边沐浴,人们为了 感谢她,每当这时都来陪她洗。
请在课后收集两个少数民族的节日与风俗习惯, 并与您的同桌进行交流。
感谢您的聆听!
星期天,佳佳跟随妈妈一起到菜场买菜。妈妈买好菜后,佳佳要妈妈带他去吃 牛肉包子。谁知到了店门口,妈妈止步了,佳佳问:“为什么到了店门口我们不 进去?”妈妈没有回答他,只是拉着他离开了那家店,走一段路后才对佳佳说 明原因。 妈妈说:“您不是说过,您们学校发的学生行为规范上规定,学生要尊重别人的 宗教信仰与民族习惯不?这是一家回族人开的清真点心店,他们不吃猪肉,也 不准把猪肉带进他们的商店,现在我们菜篮里有猪肉,如何能进这家店呢?” 佳佳明白了情况,便对妈妈说:“您先进店去买点心,我把菜篮子送回家后再来 吃。” 妈妈说:“好,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大伙儿庭,每个人都应尊重别的民 族的信仰与习惯。”
我国56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我国56个民族的传统节日1、阿昌族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
因居住地的不同,还有“蒙撒”、“蒙撒禅”、“对撒”、“汉撒”等自称。
解放后统称为阿昌族。
会街,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集会,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
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会街原属宗教集会。
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
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
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
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
2、德昂族德昂族原名“崩龙族”。
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
“崩龙”是他称,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称“德昂”,意思是“石岩”。
德昂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西岸。
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
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
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节),是虔诚的佛教徒最大的净居把斋节日。
3、东乡族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东乡族是十四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
聚居在甘肃省境内,其中半数以上居住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
东乡族开斋节又称"尔德节",是东乡族民间的传统节日。
按伊斯兰教规定:伊斯兰教历每年九月是斋戒月份,这一月的开始和最后一天,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期满的次日,即为节日。
因此,它既是民族节日,也是宗教节日。
4、侗族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一览

傣历三月底或四月初
拉祜族葫芦节
篝火、歌舞
农历的十月初十
拉祜族祭太阳神
祭祀、歌舞
立夏日
佤族
佤族拉木鼓节
祭祀、歌舞
佤历“格瑞月”/公历12月
布朗族
布朗族冈永节
祭祀、歌舞
四月和九月
独龙族
独龙族卡雀哇(年节)
祭祀、剽牛、歌舞
冬月或正月
景颇族
景颇族目脑纵歌
祭祀、歌舞
农历正月
怒族
怒族年节
敬祖、祭土、歌舞
赛马
农历五月初五
回族
回族古尔帮节
团拜、宰牲
回历十月
回族开斋节
礼拜、颂经、歌舞
六月
回族肉孜节
减食
五月二十三日
回族宰牲节
宰杀一些牛羊、祭祀
回历的+月十二月
回族圣纪节
伊斯兰教历的3月12
基诺历法一月
瑶族
瑶族盘王节
祭祀、歌舞
五月二十九日
瑶族“干巴”节
跳铜鼓舞
十二月下旬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一览
民 族
节日名称
主要活动内容
时间(农历)
彝族
火把节
耍火把、摔交、斗牛、歌舞表演
六月二十四日
插花节
插花、对歌
二月初八
彝族赛衣节
歌舞、鲜艳服饰
三月二十八日
彝族虎节
跳虎笙、虎舞
农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
彝族密枝节
祭神仪式
牟定“三月会”
物资交流、民间歌舞表演
三月二十七日至二月十九日
白族
大理三月街
瑶族“夕九节”
歌舞
每年农历的五月二十九日
瑶族“达努”节
民族节日

民 族 节 日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民 族 节 日
回族:开斋节
傣族:泼水节
苗族:苗年
布依族:查白歌节
西方传统节日
民 族 节 日
圣诞节
复活节
感恩节
万圣节
探究:
为什么可以从民族节日中感受文化的多样性?
我国已拥有各类世界遗产30处 我国在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至今已经有30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继意大利、西班牙之后的第三遗产大国。其中文化遗 产19处、自然遗产4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
高句丽王城、王陵
澳门历史城区
云冈石窟
皖南古村落
及贵族墓葬
青城山-都江堰
文化遗产部分:长城、故宫、莫高窟、周口店 “北 京人”遗址、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 寺 庙、孔府及孔庙和孔林、武当山古建筑群、拉萨布达 拉宫、平遥古城、庐山、苏州古典园林、丽江古城、皇 家园林颐和园、皇家祭坛天坛、重庆大足石刻、青城山都江堰、洛阳龙门石窟、皖南古村落、明清皇家陵寝、 大同云冈石窟、澳门历史城区
1、文化多样性及表现 (1)文化多样性
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 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宗教信仰 语言文字 思想理论
文化多样性
民居建筑、 风俗习惯等
文学艺术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构成的,文化是 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 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另外各 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文化是世界的)
少数民族节日

壮族
• 铜鼓节 • 东兰县隘洞、长乐乡一带壮族传统节日。分 别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十五、三十日举行。届 时,各村的小伙子组成铜鼓队,把铜鼓抬到村附 近的高山顶上,悬于木架,首先击鼓祭祖,然后 进行击铜鼓比赛。其法是大鼓对大鼓,小鼓对小 鼓,以四面为1组,每鼓3人,轮换着打,不能中 断。以打得响亮动听、节奏明快、耐力持久为胜。 比赛往往通宵达旦。同时,男女青年结伴纵声对 歌。比赛结束,人们以从家里带来的粽粑等食物 进行野餐,欢歌笑语响彻山谷。
苗族
• 四月八 • 苗族敬牛节日。传说四月初八是牛的 生日。时日人不下地,牛不拉犁,上山采 来乌米饭树叶和枫树叶,入石臼舂碎,用 滤汁泡米蒸成乌糯饭,并杀鸡宰鸭为牛祝 “寿”。乌米饭是苗族民间验方,具有强 筋护骨、益精养气的疗效。苗族用乌米饭 来敬牛,反映农耕社会中牛的特殊作用。
傣族
•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 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 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 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 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 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 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 泼水节在傣历六、七月,这天清晨,傣族男 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 佛,然后就开始 泼水节。
2011年10月7日
Hale Waihona Puke 侗族• 侗年 • 侗族传统节日。侗语称凝甘,又称冬节或杨 节。冬节原为侗族杨姓节日。最初以杨节为侗年 的是贵州黎平、榕江、从江三县部分地区(每年 十一月十九至二十二日之间)。后来互相仿效, 过侗年的人逐渐多起来。80年代初,经各地侗族 代表人物商定,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侗年。是日, 杨姓侗家备好各种酸菜、冻鱼、糍粑以馈亲友, 叫“吃杨粑”。过农历大年时,对方要如数奉还, 称“还杨粑”。一般人家过侗年时杀鸡宰鸭,宴 请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