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坡度于45°-75°)边坡绿化
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指南SZDBZ 31-2010

4.1 根据坡度,边坡可分为缓坡(<30°)、斜坡(30°~45°)、陡坡(45°~75°)、特陡坡(>75°)四种。 4.2 根据岩土物质组成,边坡可分为岩质、土质、岩土混合质三种。 4.3 根据边坡高度,边坡可分为低边坡(<10m)、中边坡(10m~20m)、高边坡(>20m)。 4.4 根据边坡坡度、土壤硬度、植物生长发育所需最低土层厚度、播种期 20 天内最低土壤湿度,植 物 群落修复类型可分为乔灌草型、灌草型、草本型、藤灌型四种类型。
3.6 乔灌草型植物群落
采用播种工程或栽植工程构建乔灌草相结合的初始植物群落,然后依靠维护管理技术的人工帮助 及自然演替,最终形成由小乔木、灌木和草本组成的稳定植物群落,小乔木树高一般在3-4m以上。
3.7 灌草型植物群落
采用播种工程或栽植工程构建修复由1-2种适生灌木(占30-40%)和草本组成的初始植物群落,然 后依靠适应性管理工程的人工帮助及自然演替,最终形成由优势种灌木和草本组成的稳定植物群落。 其中灌木高度一般在3-4m以下。
6 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6.1 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构成见图-1,各技术适用范围见表-1。
3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31—2010 生态防护基础工程技术
:①稳定坡面表层土壤,②改善植物生育基础, ③改善水分条件等
⑴ 乔木应优先选用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 Merr)、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aeformis)、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木 荷(Schima superba Gardn et Champ)、黄槐(Cassia surattensis Burm. f)、凤凰木(Delonix regia Raf)。
湖北省黄梅县马尾山铁矿区生态恢复治理研究

湖北省黄梅县马尾山铁矿区生态恢复治理研究作者:赵罡补建伟谭海英谢配红肖春山来源:《西部资源》2023年第06期[關键词]生态环境;地质灾害;恢复治理;黄梅铁矿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矿产资源的开发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质和能量的同时,矿山的地质环境也遭受着巨大的改变和破坏[1]。
近年来,生态修复逐渐成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核心目标和重要手段,国内外应用广泛、效果显著[2-3]。
然而,废弃、闭坑矿山的环境治理与恢复是一个复杂的生态过程,关键是在了解废弃、闭坑矿山特性的基础上进行植被的恢复与重建,进而使其生态系统的功能得到重现[4-5]。
本文以湖北省黄梅县马尾山铁矿区为例,在矿山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展工程设计,充分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并结合当地规划需求,着重考虑工程手段的互补、植被物种的选择、种植方式的优化和后期抚育的管理等环节,进而开展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的理论探索与工程实践。
1. 研究区概况1.1 交通区位马尾山铁矿区位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城东约1 km处,行政区隶属于黄梅县黄梅镇和杉木镇辖区。
整个矿区呈NE-SW条带展布,东西绵延约7.6 km,南北宽约0.9 km,矿区总面积达6.744 km2,紧靠G50沪渝高速和G105国道,如图1所示。
1.2 气象水文矿区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6.7℃,年平均降雨量1293.8mm,非常适合各类植物落根生长和生态恢复。
区内最大地表水系为北侧的县河,深15.5~17.5m,宽80~120m,流经袁家垅、朱家埂至苗竹林,再经三角湖入龙感湖,全长12.5km。
1.3 地形地貌矿区整个区域上地处大别山丘陵向长江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马尾山铁矿区及周围地势以丘陵地貌为主,地势中间高,南北两侧相对较低。
矿区最高点为东部马尾山头,海拔标高约+190 m,最低(县城河)处海拔高程约+20 m,相对高差170 m。
陡坡(坡度大于75°)边坡绿化

陡坡(坡度大于75°)边坡绿化建造植生槽绿化技术:又叫飘台种植槽法。
是一种专门针对高、陡岩石边坡快速生态修复的新型绿化技术。
经过多次实践对比,该技术是目前对付坡度≥75℃的岩石边坡快速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美化环境的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之一。
优点:适用面较广,可因地制宜;方便安装灌溉管道;当飘台密度较大时,复绿时间较短。
缺点:飘台的截面积较小时,土壤体积小,保水能力差,乔灌木的生长受到限制;施工难度较大。
(1)边坡修整加固。
清理边坡上的碎石杂物,特别是浮石、浮土,同时对边坡作简易修整,并保证边坡的稳固。
(2)特制钢筋水泥预制槽板。
为了便于在岩石边坡上建造植生槽,根据植物所需的生长面,我们特制了一种水泥预制槽板,大样如下:↑钢筋水泥预制板大样剖面图(3)钻孔。
由于坡面较陡(≥75℃),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组织人员在坡面上钻出与坡面成45。
左右。
础的锚孔,为安插水泥预制板,建造植生槽奠定基(4)建造植生槽。
把预制好的水泥板吊运到坡面上,一块一块的对准锚孔插入预制板,便形成一排排。
础与坡面成45℃的植生槽。
为岩石边坡快速生态修复奠定了良好的基(5)固定植生槽。
为了保护锚杆不受锈腐,确保植生槽稳定、牢固,必须利用高标号水泥砂浆把预制板与坡面的空隙,锚杆露出部分浇筑密封好,以保证植生槽的耐久性。
(6)铺填种植土。
在每一排植生槽中铺填上占槽体3/4体积的种植土。
种植土成份为:种植壤土、复合肥、保水剂、泥炭士相结合,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7)种植乔灌+藤本植物。
对于种植槽中所选用的种植物,对多种植物的生物特性进行了研究,经实地特试验、对比,择优采用了以香根草为主,部分藤本植物为辅的混合种植方式,充分利用了香根草独的生物特性。
飘台种植槽法绿化的浇水、施肥、养护技术:节水微灌系统由泵站、水池、过滤器、给水主管、支管、滴灌、滴头等控制系统组成,应结合坡面微地形因地制宜的设计节水微灌系统。
对于较高的坡面应采水水池。
贵安新区茶园路道路边坡绿化施工方案

贵安新区茶园路第二标段K0+000~K4+500道路边坡绿化防护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贵安新区茶园路第二标段道路边坡绿化防护工程,位于贵州省贵安新区,该地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带,本工程主要采用喀斯特地区灌木护坡技术.主要建设项目:茶园路第二标段K0+000~K4+500边坡绿化防护工程,边坡总长7500米,高度3至45米,平均坡度在45度以上,属陡峭边坡。
绿化总面积约78000平方米。
其中石质边坡约43000平方米,土质边坡约35000平方米。
主要施工内容为工程防护、挂网护坡、植物栽植及后期养护.二、编制依据1、国家现行技术规范,标准及有关技术资料:①、《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0-99②、《喀斯特地区灌木护坡技术规范》DBJ52/T058—2012③、《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④、《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DB11T213—2003⑤、住建部《建设工程管理办法》⑥、住建部《建筑工程现场管理规定》2、贵安新区茶园路道路工程道路边坡绿化防护工程施工图。
3、实地勘察,从现场调查、采集所获取的资料。
4、我单位的施工能力、技术力量、人力资源和经济实力。
三、施工原则总体原则:“安全、协调、永久、经济”。
1、安全第一原则:对边坡进行绿化必须确保边坡的稳定和安全,绿化的同时要考虑对边坡进行防护。
2、自然性、协调性原则:绿化景观工程源于自然,本标段边坡绿化采用生态恢复与景观绿化相结合的原则。
3、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原则在认真、全面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使施工组织设计满足技术先进、方案可靠、经济合理的要求。
重视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保护,达到防护、绿化、环保的目的和要求。
四、施工部署(一)技术准备1。
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设计文件、施工技术规范、熟悉施工图纸,进行图纸自审。
2。
会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对施工图纸设计进行技术交底会议,领会设计意图。
3.编制施工作业指导、有针对性地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4.施工队伍进场“三级教育”。
边坡绿化

坡度小于45°的边坡绿化
(1)人工种草护坡。人工种草护坡是通过人工在边坡坡面简单播撒草种的一种传 统边坡植物防护措施。
适用范围:多用于边坡高度不高、坡度较缓且适宜草类生长的土质路堑和路堤边坡防护工 程。一般不适于岩石边坡防护,若要在岩石边坡中适用,需使用针对岩石边坡研发的生物 防护技术 。 优点:具有施工简单、造价低兼等特点。 缺点:草籽播撒不均匀,草籽易被雨水冲走,种草成活率低等原因,往往达不到满意的边 坡防护效果,而造成坡面冲沟,表土流失等边坡病害,导致大量的边坡病害整治、修复工 程,使得该技术近年应用较少。
优点:造价较低,简便,有利于石质边坡的快速生态修复。 缺点:1、锚杆处理不当,时间一长就会生锈,寿命就受到影响。施工时, 要特别做好锚杆防腐、防锈工作。 2、保水、保肥效果较差,植物演替及隔热性能较低。
(1)边坡修整:清理边坡上的碎石杂物,特别是浮石、浮土,同时对边坡作简易修整。虽 然边坡有些凹凸不平,只要边坡不影响挂网就可以不进行修整。
• 混凝土灌浆 适用范围:
地质较差,易滑坡山体边坡
具体做法:
1、在岩体上铺上铁丝或塑料 网,并用锚钉和锚杆固定 2、将混凝土原料经搅拌后由 常规喷锚设备喷射到岩石坡 面
• 预制六角水泥砖块
传统工程存在的问题: 1、易龟裂
冷热变化时混凝土内外存在温差以至于缩涨 程度不同,产生龟裂。
2、易风化、易腐蚀 3、破坏边坡生态环境
(3)直接喷草法。在开采面上构筑一个稳定结构层,如铁网、三维网等,将 草种、肥料、粘合剂、保水剂、土壤改良剂等利用液压喷播机将混合物均匀 喷射到处理过的开采面稳定结构层上,待草种发芽生长后,达到复绿效果。 如果是土坡或坡率等于或少于1:1(45°)的石坡,可不挂网直接进行喷播。
斜坡(坡度于45°~75°)边坡绿化

斜坡(坡度于45°~75°)边坡绿化1、喷混植生技术:是一项技术、设备要求较高的岩质边坡防护措施,适用于45°~75°的非光滑岩坡面,利用特制喷混机械将有机基材、保水剂、粘结剂等混合均匀喷射到岩面上形成一层可供种子发育的多孔组织有机基层。
为了使有机基层与坡面更好的结合,要先在坡面上铺挂一层经过塑胶防锈处理的铁丝网,起到“加筋”的作用。
然后在有机基层上进行喷播种子、栽植灌木等绿化防护措施。
优点:造价较低,简便,有利于石质边坡的快速生态修复。
缺点:1、锚杆处理不当,时间一长就会生锈,寿命就受到影响。
施工时,要特别做好锚杆防腐、防锈工作。
2、保水、保肥效果较差,植物演替及隔热性能较低。
(1)边坡修整:清理边坡上的碎石杂物,特别是浮石、浮土,同时对边坡作简易修整。
虽然边坡有些凹凸不平,只要边坡不影响挂网就可以不进行修整。
(2)锚杆、挂网:将铁丝网沿坡面顺势铺下,铺设时应拉紧网,铺整顺后用长锚杆和短锚杆自上至下固定,铁丝网与坡面保持距离3~8cm。
用钻机在坡面上打孔,然后用锚杆或锚钉将铁丝网固定。
坡度越大,对锚杆、挂网要求越高。
一般坡度在50°~70°锚杆:10~20ram,L=500 1300rmn,按斜坡行间1000×1000(mm),长短间隔布置。
挂网一般采用机编镀锌网(规格):50×50(mm),=3~4mm;长锚杆L=O.6~lm,短锚L=O.3~0.5m,长锚杆与短锚杆交错排列,纵横向间距约为1m。
在坡顶处,铁丝网应伸出坡顶30cm,用锚杆砸紧埋于土下。
铁丝网之间搭接不少于5cm。
由于长锚杆兼有固坡及挂网的双重作用,因此在布置长短锚杆时应根据坡面的具体情况,在预先不能清除的危石及节理裂隙较发育处应适当加密长锚杆的数量,而在坡面平整、岩体稳定处可用短锚杆代替长锚杆,间距可适当调整。
(3)喷有机材层:根据岩质情况拟出合理的有机材配比搅拌均匀后,利用喷混机械将有机材干料加保水剂、PH缓冲剂和水搅拌均匀喷射到岩面上。
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植物的选择与管理

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植物的选择与管理摘要:高速公路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桥梁,其建设和养护是交通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党中央提出新时期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越来越广泛,它不仅关系着高速公路的边坡安全还起着非常重要的环境保护作用,使高速公路的路域生态环境越发协调。
因此,在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上,应当重视绿化植物的选择与管理。
本文阐述了高速公路绿化工作的重要性,深入探讨了绿化植物的选择和管理工作,从而促使人们对高速公路绿化工作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植物防护1 引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大。
高速公路所经区域因受到土建施工的影响,造成岩土体结构破坏,导致边坡稳定性降低,同时还因裸露面土质更贫瘠影响边坡自然植被恢复。
因此,高速公路施工必须强化边坡防护,以往设计多采用圬工措施砌筑护面墙、护坡等,随着新时期国家生态战略转变,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引入,采用生物防护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已成趋势,能极大提升高速公路生态效益。
2 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工作的概述以及重要性高速公路是指全封闭的、全立交、四车道以上国家干线公路。
无论路基开挖形成的路堑边坡,还是路基填方形成的路堤边坡,抑或弃土弃渣弃土场及永久、临建工程施工,必然对公路周边植被破坏,造成山体裸露、侵占耕地河岸,水土流失问题变得愈加严重。
生物护坡是利用树冠、植被覆盖度截留雨水消除势能,减轻强降水对地面的冲刷,利用根系固土能力,对边坡进行防护,通过构建人为植物群落,迅速恢复边坡生态环境,预防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
我国人口众多城镇密集,高速公路通常设计在城市边缘地带,在城市周边时多采用高架桥绕行,而大部分主要穿梭在山野天然林、村镇等区域,穿越原生态自然、气候、人文环境因地域不同有极大差异,生态系统自然修复能力也参差不齐,例如北方暖温带气候落叶阔叶林植被、西北暖温带内陆半干旱荒漠草原植被、南方亚热带气候常绿阔叶林植被及沿海海洋性气候湿地环境植被,各自有着极其不同的生态系统功能,自然修复能力差异极大。
斜坡(坡度于45°-75°)

斜坡(坡度于45°-75°)边坡绿化斜坡(坡度于45°~75°)边坡绿化1、喷混植生技术:是一项技术、设备要求较高的岩质边坡防护措施,适用于45°~75°的非光滑岩坡面,利用特制喷混机械将有机基材、保水剂、粘结剂等混合均匀喷射到岩面上形成一层可供种子发育的多孔组织有机基层。
为了使有机基层与坡面更好的结合,要先在坡面上铺挂一层经过塑胶防锈处理的铁丝网,起到“加筋”的作用。
然后在有机基层上进行喷播种子、栽植灌木等绿化防护措施。
优点:造价较低,简便,有利于石质边坡的快速生态修复。
缺点:1、锚杆处理不当,时间一长就会生锈,寿命就受到影响。
施工时,要特别做好锚杆防腐、防锈工作。
2、保水、保肥效果较差,植物演替及隔热性能较低。
(1)边坡修整:清理边坡上的碎石杂物,特别是浮石、浮土,同时对边坡作简易修整。
虽然边坡有些凹凸不平,只要边坡不影响挂网就可以不进行修整。
(2)锚杆、挂网:将铁丝网沿坡面顺势铺下,铺设时应拉紧网,铺整顺后用长锚杆和短锚杆自上至下固定,铁丝网与坡面保持距离3~8cm。
用钻机在坡面上打孔,然后用锚杆或锚钉将铁丝网固定。
坡度越大,对锚杆、挂网要求越高。
一般坡度在50°~70°锚杆:10~20ram,L=500 1300rmn,按斜坡行间1000×1000(mm),长短间隔布置。
挂网一般采用机编镀锌网(规格):50×50(mm),=3~4mm;长锚杆L=O.6~lm,短锚L=O.3~0.5m,长锚杆与短锚杆交错排列,纵横向间距约为1m。
在坡顶处,铁丝网应伸出坡顶30cm,用锚杆砸紧埋于土下。
铁丝网之间搭接不少于5cm。
由于长锚杆兼有固坡及挂网的双重作用,因此在布置长短锚杆时应根据坡面的具体情况,在预先不能清除的危石及节理裂隙较发育处应适当加密长锚杆的数量,而在坡面平整、岩体稳定处可用短锚杆代替长锚杆,间距可适当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坡(坡度于45°~75°)边坡绿化
1、喷混植生技术:是一项技术、设备要求较高的岩质边坡防护措施,适用于45°~75°的非光滑岩坡面,利用特制喷混机械将有机基材、保水剂、粘结剂等混合均匀喷射到岩面上形成一层可供种子发育的多孔组织有机基层。
为了使有机基层与坡面更好的结合,要先在坡面上铺挂一层经过塑胶防锈处理的铁丝网,起到“加筋”的作用。
然后在有机基层上进行喷播种子、栽植灌木等绿化防护措施。
优点:造价较低,简便,有利于石质边坡的快速生态修复。
缺点:1、锚杆处理不当,时间一长就会生锈,寿命就受到影响。
施工时,要特别做好锚杆防腐、防锈工作。
2、保水、保肥效果较差,植物演替及隔热性能较低。
(1)边坡修整:清理边坡上的碎石杂物,特别是浮石、浮土,同时对边坡作简易修整。
虽然边坡有些凹凸不平,只要边坡不影响挂网就可以不进行修整。
(2)锚杆、挂网:将铁丝网沿坡面顺势铺下,铺设时应拉紧网,铺整顺后用长锚杆和短锚杆自上至下固定,铁丝网与坡面保持距离3~8cm。
用钻机在坡面上打孔,然后用锚杆或锚钉将铁丝网固定。
坡度越大,对锚杆、挂网要求越高。
一般坡度在50°~70°锚杆:10~20ram,L=500 1300rmn,按斜坡行间1000×1000(mm),长短间隔布置。
挂网一般采用机编镀锌网(规格):50×50(mm),
=3~4mm;长锚杆L=O.6~lm,短锚L=O.3~0.5m,长锚杆与短锚杆交错排列,纵横向间距约为1m。
在坡顶处,铁丝网应伸出坡顶30cm,用锚杆砸紧埋于土下。
铁丝网之间搭接不少于5cm。
由于长锚杆兼有固坡及挂网的双重作用,因此在布置长短锚杆时应根据坡面的具体情况,在预先不能清除的危石及节理裂隙较发育处应适当加密长锚杆的数量,而在坡面平整、岩体稳定处可用短锚杆代替长锚杆,间距可适当调整。
(3)喷有机材层:根据岩质情况拟出合理的有机材配比搅拌均匀后,利用喷混机械将有机材干料加保水剂、PH缓冲剂和水搅拌均匀喷射到岩面上。
喷射均匀,喷射平均厚度要达到l0~15cm。
(4)喷播植物种子:有机层喷射完毕后进行有机材面层喷射。
厚度约3~4cm,加入种子。
保证有机材在铁丝网上不少于5cm,形成供植物生长发育的基质层,局部凹缓坡面处建植生盆植乔、灌木。
(5)覆盖无纺布:为了保种子的发芽率,选用13g/mz的无纺布从上至下进行铺盖。
用竹签或U型钉固定,注意保持搭界。
无纺布的覆盖起到保水保温的作用并对防止发芽期雨水对坡面的冲刷。
无纺布的覆盖待苗出齐后揭除。
(6)养护:植物喷播完毕后,在草种发芽、成坪期和苗木恢复生根期的养护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个时期应每天视察工地保持基质层湿润。
根据天气情况控制浇水量,结合浇水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和生长期追肥。
使其顺利进入生长旺盛期。
在草苗成坪、苗木生长正常后(大约三个月后)逐渐减少浇水次数,锻炼植物的适应能力。
但在‘‘年内尤其在旱季要视天气情况对其进行定期护理,逐步进入自然生长状态。
(7)治理效果:喷播完工后,种子在7~10天内萌动发芽,15~20天齐苗,三个月内成坪,三个月后覆盖率达到85%以上,水土保持初步成效,一年后灌木、藤本生长茂盛,逐步恢复自然生长状态,彻底达到水土保持,恢复生态的根本目的。
2、骨架植物防护技术:采用混凝土、浆砌片块石、卵(砾)石等材料做骨架,框格内宜采用植物防护或其他辅助防护措施。
包括浆砌片石或水泥混凝土骨架植草护坡、多边形水泥混凝土空心块植物护坡以及锚杆锚索混凝土框架植物防护。
a.浆砌片石或水泥混凝土骨架植草护坡
1)、适用于缓于1:0.75 的土质和全风化岩石边坡。
当坡面受雨水冲刷严重或潮湿时,坡度应缓于1:1 。
2)、应视边坡坡率、土质和当地情况确定骨架形式,并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框架内应采用植物或其他辅助防护措施。
3)、当降雨量较大且集中的地区,骨架宜做成截水沟型。
截水沟断面尺寸由降雨强度计算确定。
b.锚杆锚索混凝土框架植物防护
1)、适用于土质边坡和坡体中元不良结构面、风化破碎的岩石路堑边坡。
2)、锚杆采用非预应力的全长粘结型锚杆,错杆间距、长度应根据边坡地质情况确定。
锚杆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Omm。
3)、框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25,框架几何尺寸应根据边坡高度和地层情况等确定,框架内宜植草。
锚杆框架梁适用于:
1 边坡变形控制要求严格时;
2 边坡在施工期稳定性很差的土质、软质岩、节理裂隙发育的硬质岩路堑稳定边坡防护
检测方法:非顶应力锚杆的应力监测根数不宜少于锚杆总数的5%,且不应少于3 根。
锚索框架梁适用于:锚索框架梁防护主要针对边坡不稳定,有软弱岩层或滑动面的高边坡,要通过锚索穿过软弱岩层或滑动面,锚固在坚硬的岩层中(称内锚头),然后在另一个自由端(称外锚头)进行张拉,从而对岩层施加压力对不稳定岩体进行锚固。
专注喷播工艺、传播绿化技术、创造和谐生态——河南景绣绘远生态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