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科学上册《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地球上的水教育教案

地球上的水教育教案

地球上的水教育教案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加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地球上的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

保护和管理地球上的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

关于地球上的水的问题的教育非常必要和重要。

下面本文将制定关于地球上的水教育的教案。

一、教育目标1、了解地球水资源的基本概念。

2、掌握地球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利用现状。

3、认识地球水资源的严重性和保护措施。

二、教育内容1、地球水资源的基本概念地球上的水资源,指的是地球上存在的水分,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地下水和大气水等各种水体所组成的水资源总和。

地球水资源是人类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是维持人类社会和地球生态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

2、地球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利用现状(1)地球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海洋和极地冰雪里,淡水资源很少。

地球上总共有约1.4亿立方公里的水,其中约97.5%是盐水,只有2.5%是淡水。

而淡水中70%是冰川和冰盖储存,30%分布在地表、河流和地下水中。

(2)地球水资源的利用现状随着人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而地球水资源却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存在过度开采和污染等问题。

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国家和地区,缺乏饮用水和卫生环境的恶劣状况令人担忧。

3、地球水资源的严重性和保护措施(1)地球水资源的严重性地球水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地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地球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包括水资源过度开采、水质污染、水资源分配不均等。

(2)地球水资源的保护措施为了保护和管理地球水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①提高节水意识,减少浪费;②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通过政策和法律手段限制过度开采和污染行为;③推动科技创新,开发新型的节水技术和可再生资源;④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环境保护行动的开展。

三、教育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授方式,将地球水资源的基本概念、分布情况和利用现状等知识进行系统的讲授。

小学三年级科学《地球上的水》教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地球上的水》教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地球上的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情况,认识水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实验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他们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情况,认识水的重要性。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实验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实验材料:水、玻璃杯、滴管、石头、沙子、泥土等3.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向学生展示地球图片,提问:地球上的蓝色部分是什么?2.学生回答:水。

3.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情况。

(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水的重要性。

(三)课堂实验1.实验一:观察水的性质(1)将水倒入玻璃杯,让学生观察水的颜色、气味、味道等。

2.实验二:水的三态变化(1)向学生介绍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冰块融化、水沸腾、水蒸气凝结等现象。

3.实验三:水的过滤(1)将石头、沙子、泥土等混合物放入玻璃杯,加入水。

(2)学生用滴管将混合物中的水滴入另一个玻璃杯,观察过滤效果。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要保护水资源?(五)课后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水龙头、马桶等用水设施,了解水的使用情况。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了地球上水的分布情况,认识到了水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重难点补充:重点:通过互动和实验让学生理解水的重要性。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我们每天喝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其实地球上的水有很多种形式,我们今天就要学习这些水是如何分布的。

”2.教学课件展示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图,教师讲解:“蓝色代表的是水,大家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水是如此之多,但大部分是咸水,我们能直接使用的淡水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地球上的水”19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地球上的水”19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

3.教师课件播放:河流和湖泊的视频。

4. 教师总结:河流是陆地表面较大的天然水流。

湖泊是被陆地围着的大片集聚起来的水。

河流和湖泊属于水体,水体是水的集合体。

5.教师提问:我国著名的河流和湖泊有哪些?
6.教师课件展示:我国著名的河流和湖泊。

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学生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了解河流和湖泊的区别,知道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有哪些。

环节三:陆地上还有那些水体?
教师活动
1.教师提问:河流和湖泊属于水体,陆地上还有那些水体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上的图片。

2教师总结:陆地上的水体包括江、河、湖、冰川、积雪、水库、池塘等。

5.教师图片介绍陆地上的水体。

学生活动
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了解陆地上的水体主要有哪些。

环节四::课后拓展
教师活动
提出活动指向:在家长的陪同下实地考察家乡的水体,了解其对当地的影响。

学生活动
学生在家长陪同下考察。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家乡水体的认识。

6.板书设计
5.1河流和湖泊
河流:流动的
陆地上的水体。

地球上的水教案(通用5篇)

地球上的水教案(通用5篇)

地球上的水教案(通用5篇)地球上的水教案 1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

2、知道什么是“水污染”,了解污染水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造成的灾害。

3、学生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并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

4、能够从适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5、能够向大家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淡水资源的缺乏和水污染现象。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数据,形象的比喻以及学生的动手行动来深刻理解体会地球上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的缺乏。

四、教学准备1、相关课件2、学生活动材料:杯子、小勺、滴管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出所提出的问题教师提问:1、老师很爱旅游,课前老师和几位同学也聊了聊,发现他们也很爱旅游,而且去过很多地方。

省内的、省外的,国内的、国外的。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我们都没有去过的地方,哪里呢?地球外,你们去过吗?2、但是我们国家的宇航员杨利伟却去过,这是他在“神舟五号”上为地球拍摄的照片,从太空看地球,你们发现了什么?(播放课件)教师小结:你们对地球上的水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个话题“地球上的水”。

(二)认识水在地球上的分布教师提问:1、既然地球上有这么多的水,那它们都在哪里呢?学生回答:海洋、河、湖泊、小溪、冰川、高山积雪……(教师帮着整理、并板书)2、空气中有水吗?对,水蒸气是水的气态形式。

3、那谁来总结一下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哪里呢?那我们来认识一下这几种不同地方的水。

(播放课件)4、可见地球上的水分布确实很广,它分布在祖国及世界的各个地方。

根据这个特征,你们能给地球起个更加形象美丽的名字吗?(水的星球)教师讲述:1、这个名字非常美!还有吗?(水球)2、好,这个名字非常形象!我们生活的地球不愧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水球。

(三)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的缺乏。

教师提问:1、既然地球是个大水球,那么地球上所有的水都能被人利用,为人们服务吗?哪些水我们不能用呢?为什么?(海洋中的水不能用,因为那里的水是咸水。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上的水》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上的水》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上的水》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中,地球上的水是一个重要的主题,通过这个主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地球上的水资源、水循环和水污染等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而本题中的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是针对这个主题进行的,力求能够完整且深入地讲解这个主题,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个问题。

二、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的解释水的概念。

2.能够正确的区分淡水和咸水。

3.能够正确的描述水的循环过程。

4.能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

5.能够正确的描述水污染的形式和危害。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水的概念与分类(10分钟)1.知识点:讲解水的概念,水的分类;2.教学方式:用图片和动画形式生动讲解;3.教学步骤:–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水的概念;–通过图片和动画,介绍淡水、咸水、地下水和地表水等的区别;–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区分不同种类的水。

2. 水的循环过程(20分钟)1.知识点:讲解水的循环过程;2.教学方式:用图片和动画形式生动讲解;3.教学步骤:–通过图片和动画,介绍水的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和渗透等过程;–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描述水的循环过程;–演示地形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水的自然循环。

3. 水资源与保护(15分钟)1.知识点:讲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2.教学方式:用图片和动画形式生动讲解;3.教学步骤:–介绍水资源对于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供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水资源情况;–介绍保护水资源的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的保护。

4. 水污染与治理(20分钟)1.知识点:讲解水污染的形式和危害,以及水的治理;2.教学方式:用图片和动画形式生动讲解;3.教学步骤:–引导学生认识水污染的常见形式和危害;–提供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水污染情况;–介绍水的治理方法和技术,引导学生关注水污染的治理。

四、教学评价评价指标:1.能否正确的解释水的概念和分类;2.能否正确的区分淡水和咸水,并描述其特点;3.能否正确的描述水的循环过程;4.能否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5.能否正确的描述水污染的形式和危害以及水的治理。

2023年小学三年级科学《地球上的水》教案

2023年小学三年级科学《地球上的水》教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地球上的水》教案小学三年级科学《地球上的水》教案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目标:了解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格外缺乏,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

过程与方法:能从适当的情景中,觉察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向大家表达自已的觉察和。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水资源的缺乏,我们应当保护它,体验缺水的苦痛和节水的好处,养成节水的行为习惯。

教学预备:1、教材配套录相资料、各种秀丽水体的;烧杯、小勺、滴管。

2、学生查找水的分布资料,调查学校、家庭铺张水的现象,收集节水的有关措施。

教学过程:引入:上节课我们生疏水的奇特功能,它会向上爬、会团结、会喷射、会托举,还可以溶解很多物质,水对我们人类真是太重要了。

那么地球上的水主要在哪里呢?我们厦门市是一个海岛,四周都是大海,我们的水资源真的是多到用不完吗?今日我们来学习第4 课《地球上的水》。

一、赏识自然界秀丽的水体。

(1)教师导入:同学们,当你翻开世界地图或面对地球仪时,呈现在眼前的大局部是什么颜色?你知道,那是什么吗?那就是地球外表数量最多的水。

它掩盖了地球的大局部外表。

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水在生命活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其实,水在旅游资源的和利用上也有重要作用。

让我们一起来赏识。

(2)教师出示多幅秀丽水景的,先问学生:你知道这是哪里吗?看到这些景象你有什么?再请学生把自己知道的秀丽水景的事情告知大家。

(3)教师小结:这些美景都是地球上的江河湖海的水给自然界带来的种种奇观,把大自然装扮得绚丽多姿,给我们生活带来欢快,给当地旅游业的进展带来效益。

二、指导学生亲身淡水资源的缺乏。

(1)教师讲授:尽管地球外表大多数被水掩盖着,但这些水中绝大局部是海水,真正与我们生产、生活关系最为亲热的淡水却很少很少。

〔讲解教材P34 页的比较〕(2)教师提出要求:请你们参照教材第34 页上图,用杯子、小勺、滴管分别取出“地球上的水”、“淡水”、“可利用的.淡水”。

《地球上的水》教学方案

《地球上的水》教学方案

《地球上的水》教学方案《《地球上的水》教学方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有限。

2、知道污染的水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有害。

3、能做过滤水和咸水变淡水的实验。

二、教学重点淡水资源的缺乏和水污染现象。

三、教学难点:分析数据,理解地球上缺乏水资源四、教具:图片、视频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述: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水的很多神奇之处,水对我们人类真是太重要了。

那么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哪里呢?我们的水资源真的是多到用不完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地球上的水》。

(二)、认识水在地球上的分布1、提问:除了我们说过的,你们还知道哪些地方有水?2、(出示教材36页“地球的主要水域”图片)讲解:这是整个地球展开的地图,有颜色的是陆地,白色的是海洋,请同学们给海洋图上蓝色。

3、学生涂色4、讨论:涂完后,你有什么感觉?5、小结:地球表面70%被水覆盖,只有30%是陆地。

在陆地上面,还有河流、湖泊、小溪等,地底下还有地下水,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水球。

从太空上看地球,整个地球是蓝色的。

(三)、认识淡水资源的匮乏1、谈话:地球上有那么多的水,我们会缺水吗?2、学生讨论3、讲解:地球上的水大部分是海洋里的咸水,只有极少量的淡水,而淡水绝大部分又储藏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大气中有小部分看不见的水蒸气,只有河流、湖泊和浅层地下水可以供人类使用。

4、体验活动:(参照教材P36要求)5、交流:做了这个活动,有什么感受?(四)、了解水污染情况及处理办法1、交流:说说自己周围水的状况。

2、提问:你们周围的水是怎样被污染的?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3、学生讨论4、讲解:农业上喷洒农药、施加化肥,工厂中排放有毒气体,生活中乱扔垃圾等人类活动都会对水源造成污染,严重时将导致动植物死亡,人体中毒得病。

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5、(出示一杯污水)你们能想办法将这杯水变得干净一些吗?6、学生讨论后分组实验过滤的方法。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地球上的水》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认识到水是生命之源,初步了解水的三态变化以及水的利用和保护。

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图片、数据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水的重要性,明白节约用水、保护水源的道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周围的环境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进一步了解。

此外,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各不相同,对于水的认识程度也有所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认识水的三态变化,知道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源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上的水资源、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利用和保护。

2.教学难点: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节约用水、保护水源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数据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水的重要性。

2.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身参与节约用水、保护水源的活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数据和实例,用于课堂教学。

2.准备视频或动画,展示水的三态变化。

3.准备节约用水、保护水源的宣传资料,用于课后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地球上的水资源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问:“你们知道水在地球上有什么作用吗?”让学生思考水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水的三态变化动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上的水
分布:海洋、湖泊、冰川、河流、地下水
节水爱水
水污染: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
教学反思
通过演示,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净化水、淡化水。培养节水、护水意识。
小组间讨论,加深印象。
8分钟

结束新课
讲述: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世界水日”呼唤地球儿女珍惜每一滴水。珍惜每一滴水,就是珍惜生命。从今天起,从现在起,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吧!
呼吁学生珍惜水资源,节水、护水从现在做起。
2分钟
板书
设计
3分钟

认识水在地球上的分布
1、提问:地球上的水都在哪呢?(学生回答)
2、同学们一下说了这么多,那么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哪?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些“美丽的水景”。
师生小结:地球上水的主要分布。(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暗河等)
3、由于地球上的水资源丰富,于是有人就给地球起了另一个好听的名字。大家知道是什么名字吗?(水球)
师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时间

了解水污染
1、谈话:虽然地球上的水很多,但可以让我们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少得可怜。可就这么仅有的一点淡水资源也被不同程度的污染了。
2、提问:同学们知道水污染是怎么回事吗?(学生回答)
小结: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污染了。
3、提问:水污染是怎样造成的呢?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
学科
科学
课题
地球上的水
课型
观察课
课时
1
教学三维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有限。2、知道污染的水对自然界和自身有害。
过程与方法
1、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2、了解过滤水和咸水变淡水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真正体会到水是生命之源,与每个人息息相关。2、增强节水意识,自主保护水资源。
小组讨论并汇报。
课件播放水污染图片。
4、师生小结:水污染大多数是人类自己造成的。有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
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感受水的污染情况
9分钟

了解净化水、淡化水方法,提出节水的必要性
1、过渡语:水资源危机,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人们在想办法获得更多的淡水。
2、出示一杯污水,学生参与意见,演示净化水实验。
a.淡水能有多少呢?(一杯水中的一勺水)
b.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又有多少呢?(一勺水中的一滴水)
4、给每个小组发一支滴管,请同学们体验一滴水的“分量”。活动之后谈谈感受。
课件出示“水资源比例图”,了解可用淡水资源的比例。
用形象的比喻,体会水资源的缺乏。
自己动手操作,感受淡水资源的缺乏
9分钟
程序
教学内容
重点
淡水资源的缺乏和水污染现象。
教法
演示法、讲解法。
难点
分析数据,理解地球上缺乏水资源。
学法
观察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法。
关键
通过学习,掌握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的缺乏,进而培养爱护水、节约水的意识。
教具
各种水景、水污染、地图、水资源比例图的课件、烧杯、汤匙、滴管、净化水淡化水简易装置
程序
教学内容
课件展示分布图,直观形象地解释水分布情况。
9分钟

体验淡水资源的宝贵
1、谈话:既然地球上有那么多水,为什么我们还缺水,有哪些水不能用?
学生回答:海洋、咸水湖、冰川的水不能用。
2、出示课件“水资源比例图”,了解可用淡水资源的比例。小结:只有河流、湖泊、浅层地下水可供人类直接利用。
3、讲述:如果我用一杯水来表示“地球上的水”那么猜猜
3、出示淡化水简易装置,演示并讲解淡化水原理。
小结: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可以得到一些珍贵的淡水。可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浪费水的行为,令人心痛。
4、小组交流并汇报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
5、课件出示一些生活中浪费水的数据,学生充分讨论节水、护水的方法。
6、讨论并理解“请珍惜每一滴水,如不珍惜水,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
师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时间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假如现在烈日炎炎,你口干舌燥,你最想干什么?学生回答(喝水)。
2、水一直被我们人类尊称为“生命之源”,可见水对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那么关于水的问题你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一起研究的话题就是“地球上的水”。师板书课题。
提问,引导学生回答,预示水对人的重要性。
4、地球上真的有那么多的水吗?看教材36页地图,比较地图上的陆地和海洋面积大小。学生给海洋部分涂上蓝色,涂后谈感受。
小结:地球表面有70%被水覆盖。可以说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水球。从太空看地球,整个地球都是蓝色学生的已有知识,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情况,感受“水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