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ppt课件
骨质疏松PPT课件图文版

其他危害
骨质疏松还可导致心肺功能下降、生活 质量降低等危害。
02
骨质疏松诊断方法
X线检查
常规X线检查
通过拍摄骨骼X线片,观察骨皮质 厚度、骨小梁形态及排列等,判 断骨质疏松程度。
特殊X线检查
如双能X线吸收法(DXA),可 更准确地测量骨密度,评估骨质 疏松风险。
骨密度测定
定量CT(QCT)
通过CT扫描获取骨骼内部的三维结 构信息,进而计算骨密度,具有较高 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政府支持
了解并申请政府提供的相关福利和支持,如医疗补助、残疾证等。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骨质疏松定义、流行病学及危害 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骨质疏松的发病ຫໍສະໝຸດ 制与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治疗策略
新型治疗技术介绍
新型抗骨质疏松药物研究进展 细胞治疗与基因治疗在骨质疏松中的应用 物理治疗与康复训练的最新技术
家庭护理和关爱支持
家庭环境改善
确保家居环境安全,减少跌倒风险,如增加照明、安装扶手等。
营养支持
提供富含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食物,促进骨骼健康。
关爱与陪伴
家人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鼓励其积极参与康复活动。
社会资源整合利用
医疗资源
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如定期就诊、参加康复课程等。
社区服务
利用社区资源,如参加骨质疏松患者互助小组、志愿者服务等。
均衡饮食
摄入富含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食物,如奶 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等。
适量补充营养素
在医生建议下,可适量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营养 素。
控制饮食禁忌
减少摄入高盐、高脂、高糖食物,避免过量饮用 咖啡、浓茶等。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ppt课件

.
.
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老年人常见病
60-70岁
无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
80+岁
无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
Ross PD. Epidemiology of osteoporosis. Chapter in: Osteoporosis and bone densitometry. Genant HK, Guglielmi G, Jergas M, eds. Springer-Verlag 1.998, pp 21-42.
.
1、肝肾阴虚型 症状: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关
节僵硬。男子阳强易举,遗精,妇女经少经闭, 或崩漏,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 颧红,溲黄便干,舌红少律,脉细数。
治则:滋阴壮骨,益肾填精。 方药:左归丸或滋阴大补丸加减。熟地黄24 克,山药12克,山萸肉12克,枸杞子12克,鹿角 胶12克,龟版胶12克,菟丝子12克,牛膝9克,知 母8克,黄柏6克。
.
骨质疏松危险因素
运动量的减少
性激素水平降低
.
骨质疏松危险因素
钙的摄入量减少
吸烟、过度饮酒、饮用 咖啡和碳酸饮料
.
骨质疏松危险因素
患有某些疾病
如糖尿病
长期服用影响骨代谢 的药物
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
.
骨质疏松症有什么症状
腰酸背痛 容易骨折 身长缩短、驼背
.
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痛的情况
41.6%
.
骨质疏松症病因有先天禀赋不足,后天 失养,饮食失节,久居寒湿地,起居失节等 因素。病理病机方面,中医认为“肾主骨生 髓”“肝主筋”,由上述原因造成肝肾亏虚, 骨髓空虚,筋骨失养,外邪相乘,日久不愈, 致骨质疏松症,从而出现腰腿疼,身高变矮, 驼背,骨折等症状。
《骨质疏松》ppt课件【38页】

骨密度
• 临床上常用的推荐测量部位是腰椎和髋关节 • 正常:T≥-1.0 • 骨量减少:-1.0~-2.5 • 骨质疏松:≤-2.5 • 严重骨质疏松:≤-2.5 + ≥1处非暴力性骨折
Page 8
• 二、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 高发病率 • 高致残率:椎体、腕部 • 高死亡率:30%髋部骨折死亡率 • 巨额花费:无法治愈 • 环境危害:家庭、社会
误喝区骨二头、汤喝能骨防头止汤骨就质能疏补松钙
• 实验证明同样一碗牛奶中的钙含量,远远高于一碗骨头汤。对老人 而言,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骨内的脂肪,经常食用还可能引起其他 健康问题。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少食油腻,坚持喝牛奶,不宜过 多食入蛋白质和咖啡因。
——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骨质疏 松.2011)防治骨质疏松疾病宣传知识要
✓ 疼痛特点:昼轻夜重,常 见于下半夜。
Page 15
Page 15
(二)脊柱变形
脊柱变形(驼背、身材缩短) 是老年性、绝经 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体征。
Page 16
(三)骨折
• 中老年人由于身体协调性、平衡能力、肌肉力 量均下降,容易跌倒。
• 尤其6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无意识跌倒时,骨折
发生率高达87% [1]。
钙含(mg/100g)
10 38 34 367 111 227 128 49 58 93 160 200 28 280 351 58 61 237 34 6 0 55 71 2000 880 221 95 1030 653 120 870 97 99 1177 Pa3g4e3 27 357
不吸烟、不酗酒,少喝咖啡、浓茶、碳酸饮料。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 从儿童和青少年起,多食含钙 量高的鱼虾、牛奶等高钙食品
2024《骨质疏松症》PPT课件

《骨质疏松症》PPT课件•骨质疏松症概述•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方法目录•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策略•骨质疏松症的康复与护理•总结与展望01骨质疏松症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遗传、激素、营养、生活方式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骨骼,导致骨吸收与骨形成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
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高于男性,白种人高于黄种人。
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激素水平、营养状况、生活方式等。
临床表现及分型临床表现疼痛、脊柱变形、骨折等,其中骨折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分型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诊断标准基于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测量的骨密度值,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需与多种疾病进行鉴别,如骨软化症、成骨不全、骨转移瘤等。
02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因素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尤其是女性绝经后。
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这与女性的生理特点有关,如雌激素水平下降等。
遗传因素与家族史影响遗传因素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家族史影响有家族骨折史的人群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更高,需要更加关注骨骼健康。
缺乏运动、长期卧床、日照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或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对骨骼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及环境因素VS药物使用及其他疾病影响药物使用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甲状腺激素等,可能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其他疾病影响患有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可能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这些疾病可能影响骨骼代谢和激素水平,从而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病风险。
03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方法临床表现评估疼痛以腰背痛多见,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
骨质疏松及其药物治疗PPT课件

甲状旁腺激素类药物
甲状旁腺激素
甲状旁腺激素可以促进骨骼生长和骨密度增加,对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疗效 。常用的甲状旁腺激素类药物有特立帕肽等。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
这类药物可以模拟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促进骨骼生长和骨密度增加,同时避免 了甲状旁腺激素的一些副作用。常用的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类药物有阿巴洛肽等 。
治疗效果不佳
如果患者骨密度持续降低、骨折发生 率未降低或疼痛症状无缓解,应考虑 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副作用
患者依从性
评估患者用药依从性,针对依从性差 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指导和调 整方案。
如患者出现药物不耐受或严重副作用, 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教育及随访管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用药指导
向患者详细解释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 项等,确保患者正确用药。
发病原因
包括遗传、内分泌、营养、药物及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其中,雌激素缺乏、 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激素类药物)以及不良生活习惯 (如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均可增加患病风险。
临床表现及危害
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患者常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疼痛、脊柱变形和骨折等情况。疼痛部位以腰背部为主 ,也可出现全身骨痛;脊柱变形可表现为身高变矮、驼背等;骨折则好发于髋部、脊柱、腕部等部位。
药物治疗的副作用
虽然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减缓骨质疏松症的进展,但长期使用可能会产 生一些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骨折风险增加等。
03
患者的依从性问题
由于骨质疏松症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患者的依从性对于治疗效果至关
重要。然而,一些患者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如药物副作用、经济原因
等)而中断治疗。
骨质疏松的治疗PPT课件

含维生素D的食品如鱼类、蛋黄等来满足。
03
控制钠盐摄入
过多的钠盐摄入会导致钙流失,不利于骨骼健康。建议每日钠盐摄入量
不超过6克。
运动锻炼
有氧运动
适量的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骨骼 密度和骨强度,预防骨质疏松。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 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
游泳等。
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加肌肉力量和 骨密度,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积极 作用。建议每周进行2-3次全身 力量训练,包括重量训练和抗阻
骨质疏松的治疗
目录
CONTENTS
• 骨质疏松的概述 • 骨质疏松的诊断 • 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 • 骨质疏松的预防 • 骨质疏松的案例分析
01 骨质疏松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特征为骨矿物质密度降低,骨 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 性增加。
分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 松和特发性骨质疏松。
04 骨质疏松的预防
饮食调整
01
增加钙质摄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钙是骨骼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饮食调整增加钙的摄入量是预防骨质疏
松的重要措施。建议每天摄入1000-1200毫克的钙,可以通过食用高钙
食品如奶制品、鱼类、豆类等来满足。
02
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对骨骼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建议
每天摄入400-8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可以通过适量晒太阳或食用富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骨质疏松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内分 泌失调、营养失衡、缺乏运动等。
病理机制
骨质疏松的病理机制涉及骨形成与骨 吸收的失衡,导致骨量减少和骨组织 结构的破坏。
2024版年度骨质疏松ppt课件完整版

心理支持与关爱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减轻 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共同参与康复计划
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促进功能恢复。
31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健康教育
向患者传授骨质疏松相关知识,提高其自我 认知和管理意识。
遵医嘱用药
强调按医嘱规范用药的重要性,提高药物治 疗效果。
2024/2/3
建立完善的骨质疏松防治体系和服务网络。
政府加大对骨质疏松防治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加强对骨质疏松防治工作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2024/2/3
17
04 药物治疗选择及 注意事项
2024/2/3
18
药物治疗原则及适应症
治疗原则
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增加骨量、预防骨折
适应症
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特别是出现骨折等严重并发症时
三级预防:康复治疗及并发症管理
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如运 动疗法、物理疗法等。
对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采取手术治疗, 如椎体成形术等。
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并发症,如骨 折、疼痛等。
2024/2/3
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护理,提高生 活质量。
16
跨学科合作与政策支持
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骨质疏松的防 治工作。
7
02 骨质疏松危险因 素及评估
2024/2/3
8
年龄、性别与遗传因素
01
02
03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 松的风险逐渐增加,尤其 是女性绝经后。
2024/2/3
性别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骨 质疏松,这与女性的生理 特点有关。
遗传因素
骨质疏松有明显的家族聚 集性,遗传因素在骨质疏 松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骨质疏松症全程解决方案PPT课件

通过紫外线照射增加维生素D的 合成,有助于骨骼健康。
高频电磁场疗法
通过产生微弱电流刺激骨骼生长, 缓解疼痛。
温泉疗法
利用温泉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 骨骼进行滋养。
中医疗法
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身体内 分泌和神经系统,促进骨骼生长。
中药治疗
使用中草药进行调理,改善骨骼 血液循环,增强骨密度。
合理营养与饮食
增加钙摄入
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适量增加钙的摄入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建议每天摄入1000-1200毫克的 钙。
控制磷摄入
高磷饮食可能加重骨质疏松,应控制高磷食物的摄入量,如可乐、巧克力等。
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适量晒太阳和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蛋黄等。
适量运动与锻炼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骨折的预防与处理
• 总结词:预防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管理的重点,采取综合措施降低骨折风险。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骨折的预防与处理
增加骨密度
通过药物治疗、营养补充和运动锻炼等方法增加骨密度,提 高骨骼强度。
避免摔倒
保持家居环境清洁、干燥,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衣物,避免在 湿滑或不稳定的地面上行走。
THANKS
骨质疏松症全程解决方案ppt课件
$number {01}
目 录
• 骨质疏松症概述 • 预防与控制 • 药物治疗 • 非药物治疗 •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全程管理案例分享
01
骨质疏松症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 病,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 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 易发生骨折。
推拿按摩
通过对肌肉和骨骼的按摩,缓解 疼痛,改善骨骼周围的血液循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钙、维生素D
双膦酸盐 降钙素
(主要有密盖息)
雌激素
氟制剂 PTH
49
50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优势
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方法比较多,比如补 充雌激素 、钙制剂、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等。 但是,对于骨质疏松症这样的机体退化引起的退 行性疾病,中医的辨证施治更具有针对性。 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在治疗疾病的侧重点是 有分歧的,二者存在治标治本的区别。现代医学 多用激素替代法治疗骨质疏松症,但由于可引起 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使得骨质疏松症治疗比较棘 手。
45
骨质疏松症病因有先天禀赋不足,后天 失养,饮食失节,久居寒湿地,起居失节等 因素。病理病机方面,中医认为“肾主骨生 髓”“肝主筋”,由上述原因造成肝肾亏虚, 骨髓空虚,筋骨失养,外邪相乘,日久不愈, 致骨质疏松症,从而出现腰腿疼,身高变矮, 驼背,骨折等症状。
46
病因病机
患者年迈 天癸已竭 骨枯髓减 酸
由骨质疏松症引起
10
2008年《骨质疏松症防治中国白皮书》
骨质疏松骨折,发病形式严峻
髋骨骨折后1年内的临床结局不容乐观,再骨 折发生率20%,致死率30%
11
骨质疏松骨折存在恶性循环
骨折再骨折
废用性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骨折 存在恶性循环
急性骨丢失
制动
12
定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 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发生 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疼痛是最常见的症 状。
脊柱骨折的危险性高于其它类 髋骨骨折危险性高
型的骨折
9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from MarketForce
骨质疏松骨折,发病形式严峻
我国新发椎体骨质疏松骨折181万人/年,女性更为严重
50岁以上妇女椎体骨折情况
年
我国每年新发髋部骨质疏松骨折23万人/年,70~80%中老年骨折
HK, Guglielmi G, Jergas M, eds. Springer-Verlag 1998, pp 21-42.
6
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
患病率: 性别 : 年龄 :
地区 : 种族 :
我国无大样本数据,60%? 女:男 6.22:1? 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 女60,男70可能患病 城市多于农村 白种高于黑种
32
骨质疏松的分型
常见分型
原发性---
老年性和绝经 后骨质疏松
继发性---
药物引起, 比如:激素
33
如何判断是否有骨质疏松?
骨折史 自我判断:危险因素 放射学X光片 骨密度测定
34
椎骨压缩 骨折
35
骨质疏松症的 腰椎侧位X线片 可见椎体“鱼椎样”改变
36
37
38
39
40
25
骨质疏松危险因素
钙的摄入量减少
吸烟、过度饮酒、饮用 咖啡和碳酸饮料
26
骨质疏松危险因素
患有某些疾病
如糖尿病
长期服用影响骨代谢 的药物
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
27
骨质疏松症有什么症状
腰酸背痛 容易骨折 身长缩短、驼背
28
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痛的情况
41.6%
骨痛 无骨痛
58.4%
29
30
31
他病日久 房劳过度 经脉失荣
痛 乏
禀赋不足 肾精亏虚 气血失和 力
运化无力 饮食失调 脾胃失运 脾胃气虚 久病卧床 四肢少动 气血乏源
髓 枯 骨
精髓亏枯 痿
47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治疗原则
尽早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
勿
使
因
人
脆
生
弱
梦
的
想
骨
破
骼
灭
48
防治骨质疏松药物
基础药物 抑制骨吸收药 促进骨形成药
每年的10月20日“国际骨质疏松日”。
4
5
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老年人常见病
60-70岁
无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
80+岁
无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
Ross PD. Epidemiology of osteoporosis. Chapter in: Osteoporosis and bone densitometry. Genant
7
骨密度的年龄曲线
男性 女性
骨密度
骨折阈值
停经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年龄(岁)
Cecil Essentials of medicine; 4th edition, p.578 8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演变进程
健康的脊柱
脊柱后凸 (驼背)
50岁 更年期
出现血管舒缩症状
55岁以上
绝经后期 75岁以上 驼背
44
《内经》就有记载:骨萎、骨枯、骨痹。 《素问》:肾者……其充在骨,肾主骨生
髓,“女子七岁肾气实,齿更发长……肾 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肾是禀赋 于先天之精,又依赖后天滋养。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后天水谷 精微补充不足,或恣食肥甘厚味、嗜酒、 偏食等伤及脾胃,则骨无以滋养发生骨萎。
20
21
骨质疏松是怎么形成的
体内性激素水平降低 钙的摄入量减少
维生素D不足
身体运动量的减少
其它
个体的差异、生活习惯、身体状况、疾病,甚至种族、 生活地域等因素
22
骨质疏松危险因素
年龄
性别
23
骨质疏松危险因素
低体重和低体重指数 家族史
24
骨质疏松危险因素
运动量的减少
性激素水平降低
15
骨质量的重要性
16
骨质疏松症的特点
“无声无息” ★ 患者往往等到骨折才知 道; ★ 女性比男性多:绝经后 女性激素分泌锐减,加速骨 质的流失; ★ 随着年龄增加,骨质疏 松症的患病率亦相继上升。
17
骨质疏松症(WHO)
骨量减少 骨微结构破坏 骨脆性增加 骨强度降低 易骨折
18
19
41
怎么诊断骨质疏松?
骨密度检测
42
DEXA:双能 X 光骨密度仪
43
中医如何看待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较新的课题。其包 括原发性及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二大类。原 发性骨质疏松症在中医学中以虚痹证,骨 痹证视之。继发性骨疏松症主要有糖尿病, 甲亢、肾脏疾病等多种疾病引起,散见于 医典中消渴、瘿病、水肿、虚劳、痿证等 内容中讨论。
中医药治疗此病,依据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骨 痺”、“虚劳”、“骨痿”等范畴 ,根据其临床 表现症状与“骨痿”较为相似,将骨质疏松症定 性为“骨痿”比较准确 。
13
定义包含以下含义:
① 骨量减少: ② 骨的显微结构退化: ③ 骨的强度下降:
易骨折处: 腰椎压缩性骨折 股骨颈骨折 手腕部骨折
14
骨质疏松常见骨折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
山东省中医院骨科 齐尚锋
1
国际卫生组织公布的21世纪危害人类 的四大疾病:
(1)心脑血管病 (2)爱滋病 (3)肿瘤 (4)骨质疏松症
2
3
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受到全 球医学界的高度重视,WHO将其列为三大 老年病之一,我国政府也已将其列入国家 “七五”攻关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