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仪常用检测器的种类及分析
通则0512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系采用高压输液泵将规定的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对供试品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
注入的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色谱柱内,各组分在柱内被分离,并进入检测器检测,由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和处理色谱信号。
1.对仪器的一般要求和色谱条件高效液相色谱仪由高压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色谱柱内径一般为3.9~4.6mm,填充剂粒径为3~10μm。
超高液相色谱仪:是适应小粒径(约2μm)填充剂的耐超高压、小进样量、低死体积、高灵敏度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仪。
(1)色谱柱反相色谱柱:以键和非极性基团的载体为填充剂填充而成的色谱柱。
常见的载体有硅胶、聚合物复合硅胶和聚合物等;常用的填充剂优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辛基硅烷键合硅胶和苯基键合硅胶等。
正相色谱柱:用硅胶填充剂,或键合极性基团的硅胶填充而成的色谱柱。
常见的填充剂有硅胶、氨基键合硅胶和氰基键合硅胶等。
氨基键合硅胶和氰基键合硅胶也可用作反向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柱:用离子交换填充剂填充而成的色谱柱。
有阳离子交换色谱柱和阴离子交换色谱柱。
手性分离色谱柱:用手性填充剂填充而成的色谱柱。
色谱柱的内径和长度,填充剂的形状、粒径与粒径分布、孔径、表面积、键合基团的表面覆盖度、载体表面基团残留量,填充的致密与均匀程度等均影响色谱柱的性能,应根据被分离物质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色谱柱。
温度会影响分离效果,品种正文中未指明色谱柱温度时系指室温,应注意室温变化的影响。
为改善分离效果可适当提高色谱柱的温度,但一般不宜超过60℃。
残余硅羟基未封闭的硅胶色谱柱,流动相的pH值一般应在2~8之间。
残余硅羟基已封闭的硅胶、聚合物复合硅胶或聚合物色谱柱可耐受更广泛pH值的流动相,适合于pH值小于2或大于8的流动相。
(2)检测器最常用的检测器为紫外-可见分光检测器,包括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其他常见的检测器有荧光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等。
不同液相检测器的区别

不同液相检测器的区别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常用检测器有哪几种,有什么区别高效液相色谱仪常用检测器种类及分析检测器的作用是将柱流出物中样品组成和含量的变化转化为可供检测的信号,常用检测器有紫外吸收、荧光、示差折光、化学发光等。
1.紫外可见吸收检测器(ultraviolet_visibledetector,UVD)紫外可见吸收检测器(UVD)是HPLC中应用最广泛的检测器之一,几乎所有的液相色谱仪都配有这种检测器。
其特点是灵敏度较高,线性范围宽,噪声低,适用于梯度洗脱,对强吸收物质检测限可达1ng,检测后不破坏样品,可用于制备,并能与任何检测器串联使用。
紫外可见检测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同一般分光光度计相似,实际上就是装有流动地的紫外可见光度计。
(1)紫外吸收检测器紫外吸收检测器常用氘灯作光源,氘灯则发射出紫外-可见区范围的连续波长,并安装一个光栅型单色器,其波长选择范围宽(190nm-800nm)。
它有两个流通池,一个作参比,一个作测量用,光源发出的紫外光照射到流通池上,若两流通池都通过纯的均匀溶剂,则它们在紫外波长下几乎无吸收,光电管上接受到的辐射强度相等,无信号输出。
当组分进入测量池时,吸收一定的紫外光,使两光电管接受到的辐射强度不等,这时有信号输出,输出信号大小与组分浓度有关。
局限:流动相的选择受到一定限制,即具有一定紫外吸收的溶剂不能做流动相,每种溶剂都有截止波长,当小于该截止波长的紫外光通过溶剂时,溶剂的透光率降至10%以下,因此,紫外吸收检测器的工作波长不能小于溶剂的截止波长。
(2)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hotodiodearraydetector,PDAD)也称快速扫描紫外可见分光检测器,是一种新型的光吸收式检测器。
它采用光电二极管阵列作为检测元件,构成多通道并行工作,同时检测由光栅分光,再入射到阵列式接收器上的全部波长的光信号,然后对二极管阵列快速扫描采集数据,得到吸收值(A)是保留时间(tR)和波长(l)函数的三维色谱光谱图。
液相色谱仪各种检测器的应用范围

液相色谱仪各种检测器的应用范围HPLC中常用的检测器分有如下几种,紫外吸收检测器(UVD)、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D)、荧光检测器(FLD)、示差折光检测器(RID)、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质谱检测器(MSD)等.下面就分别介绍简单介绍一下。
光学类检测器1、紫外吸收检测器(UVD)是目前HPLC中应用最广泛的检测器.它的主要特点是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对流速和温度变化不敏感,可用于梯度洗脱。
它要求被检测样品组分有紫外吸收,属于选择性检测器。
2、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D)是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的一种光学多通道检测器,它可以看作是UVD的一个分支。
在对每个洗脱组分进行光谱扫描,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光谱和色谱结合的三维图谱。
其中吸收光谱用于定性(确证是否是单一纯物质),色谱用于定量,常用于复杂样品(如生物样品、中草药)的定性定量分析.3、荧光检测器(FLD)同样属于选择性检测器,其灵敏度在目前常用的HPLC检测器中是最高的,应用也较多,仅次于UVD。
它适用于能激发荧光的化合物.很多与生命科学有关的物质,如氨基酸、胺类、维生素、甾族化合物及某些代谢药物都可以用荧光法检测。
荧光检测器在生物样品痕量分析中很有用,尤其在用荧光衍生后,可以检测很微量的氨基酸和肽.通用型检测器1、示差折光检测器(RID)是一种通用型检测器,只要被测组分与洗脱液的折光指数有差别就可使用。
生命科学中常遇到各类糖类化合物,没有紫外吸收,一般常用示差折光检测器。
它的通用性比UVD广,但灵敏度要低,对温度变化敏感,并与梯度洗脱不相容,因而限制了它的使用.2、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也是一种通用型的检测器,可检测挥发性低于流动相的任何样品,而不需要样品含有发色基团。
ELSD的响应值与样品的质量成正比,因而能用于测定样品的纯度或者检测未知物.ELSD灵敏度比RID高,对温度变化不敏感,基线稳定,可用于梯度洗脱。
现在ELSD已被广泛应用于碳水化合物、类脂、脂肪酸和氨基酸、药物以及聚合物等的检测.3、质谱检测器(MSD)是另一种通用型检测器,在灵敏度、选择性、通用性及化合物的分子量和结构信息的提供等方面都有突出的优点。
hplc检测器种类及特点

hplc检测器种类及特点HPLC检测器种类及特点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实验室。
HPLC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其中检测器是其中之一,用于监测样品在色谱柱中的分离和识别。
不同类型的HPLC检测器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主要的HPLC检测器种类及其特点。
紫外检测器(UV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是使用紫外线(UV)光源照射样品,并测量样品吸收/透射的紫外光强度的一种检测器。
这种检测器适用于大多数化学物质,因为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和某些无机化合物(如金属离子)对紫外线具有吸收能力。
紫外检测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比较进样溶液和参比溶液对紫外光的吸收量来确定样品的存在和浓度。
UV检测器具有极高的检测灵敏度和广泛的线性范围,且对各种溶剂和化合物的稳定性较好。
然而,该检测器不能提供化合物的结构信息,因为它只是根据吸收强度进行检测。
荧光检测器:荧光检测器是在分离柱后的样品流中使用荧光探针,通过测量样品产生的荧光强度来检测化合物。
这种检测器适用于大多数有荧光性质的化合物,包括天然化合物、药物、色素等。
荧光检测器的工作原理是在激发光源(通常是紫外线)的作用下,分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然后放射出荧光光子。
荧光检测器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且具有多通道检测的能力,可以同时测定多个组分。
然而,荧光检测器对环境和溶剂的要求比较高,并且需要选择合适的激发波长和荧光波长。
电化学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是使用电化学技术进行检测的一种检测器。
电化学检测器可以测量样品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电荷转移反应、离子传递等电化学过程。
常见的电化学检测器有电导检测器(CD)和安培检测器(AD)。
电导检测器是通过电荷传递反应量测样品离子浓度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带电离子和非离子。
安培检测器则是通过测量样品中电流强度来识别化合物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具有可测电流的化合物。
电化学检测器具有非常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能够检测到微量的化合物,但它们对电极的选择和维护要求较高。
中药制剂高效液相常见的色谱柱类型及其检测器类型

中药制剂高效液相常见的色谱柱类型及其检测器类型中药制剂高效液相常见的色谱柱类型包括C18、C8、Phenyl、CN、NH2等。
其中C18属于常规的反相色谱柱,适用于大多数化合物的分离;C8柱的分离效果较C18柱略差,但可以用于分离易失活的化合物;Phenyl柱可以增加由于芳香环与反相胶体间的作用而引起的选择性;CN柱比C18柱对亲水性化合物更为灵敏,适合分离极性化合物;NH2柱与CN柱相似,适于极性化合物的分离。
常见的检测器类型包括UV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
UV检测器是常见的检测器类型,根据样品吸收UV光谱特征进行定量或者鉴定;荧光检测器则根据荧光光谱特征进行检测,其对于化合物的灵敏度一般高于UV 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包括阳极和阴极两种类型,可用于检测电化学反应产生的电信号,最常用的电化学检测器是电化学荧光检测器;质谱检测器则可以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和鉴定,其灵敏度和选择性都比较高。
仪器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17章HPLC法17.1 内容提要17.1.1 基本概念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入了气相色谱(GC)的理论,在技术上采用了高压泵、高效固定相和高灵敏度检测器,使之发展成为高分离速率、高分离效率、高检测灵敏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易称为现代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了高压输液泵、高效固定相和高灵敏度检测器等装置的液相色谱仪称为高效液相色谱仪。
梯度洗脱──用两种(或多种)不同极性的溶剂,在分离过程中按一定程序连续的改变流动相的浓度、配比和极性,使样品中各组分能在最佳的分配比下出峰的操作技术。
也称为梯度淋洗。
低压梯度──又称外梯度,特点是先混合后加压。
它是采用在常压下预先按一定的程序将溶剂混合后再用泵输入色谱柱系统,易称为泵前混合。
高压梯度──又称内梯度,特点是先加压后混合。
它有两台高压输液泵、梯度程序器(或计算机及接口板控制)、混合器等部件组成。
两台泵分别将两种极性不同的溶剂输入混合器,经充分混合后进入色谱柱系统,是一种泵后高压混合形式。
柱外效应──由色谱柱以外的因素引起的色谱峰形扩展的效应。
柱外因素常指从进样口到检测器之间,除色谱柱以外的所有死时间,如进样器、连接管、检测器等的死体积,都会导致色谱峰形加宽、柱效下降。
液固吸附色谱法──以固体吸附剂为固定相,吸附剂表面的活性中心具有吸附能力,样品分子被流动相带入柱内,它将与流动相溶剂分子在吸附剂表面发生竞争吸附性。
K值大的强极性组分易被吸附,K值小的弱极性组分难被吸附,样品组分因此被分离。
液液分配色谱法──根据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部分互溶)的液体中溶解度的不同,有不同的分配,从而实现分离的方法。
分配系数较大的组分保留值也较大。
正相分配色谱法──流动相极性低而固定相极性高的称为正相分配色谱法。
反相分配色谱法──流动相极性高而固定相极性低的称为反相分配色谱法。
化学键合相──利用化学反应将有机分子键合到载体表面上,形成均一、牢固的单分子薄层而形成的各种性能的固定相。
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是一种常用的色谱检测器。
它基于紫外光的吸收特性,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
其原理是:样品在流动相中随着溶液流动进入检测器中,通过紫外灯激发发生吸收,从而测量出样品的吸光度值。
在检测过程中,紫外灯照射流动相,使样品中的化合物吸收紫外光能量,形成一个吸收峰。
然后,检测器通过光电二极管将吸收峰转换成电信号,并经过放大和滤波后,通过计算机处理和分析,得到样品中化合物的浓度。
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的检测范围为200-600nm,其中
254nm和280nm是常用的波长。
不同的化合物在不同波长下的吸收峰也不同,因此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波长,来检测不同种类的化合物。
另外,紫外检测器的检测灵敏度和线性范围也是影响检测效果的关键因素,通常采用不同波长下的标准溶液,来确定灵敏度和线性范围。
总之,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是一种可靠、灵敏、准确的色谱检测器,可以用于快速、准确地检测各种化合物的浓度。
- 1 -。
仪器分析技术w6202-2高效液相谱仪常用检测器的分类及工作原理和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仪常见检测器分类及工作原理和应用
主讲教师: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王磊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检测器的分类 常用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1
检测器的分类
高效液相色谱仪常用检测器分类及工作原理和应用
— 4—
高效液相色谱仪常用的检测器
主要特点
池体积可制作的很小,检测后不破坏杨品, 可用于制备
灵敏度比紫外检测器高,噪音低,线性范围 宽,适用梯度洗脱及制备色谱;紫外吸收大 的溶剂不能做流动相
易受背景荧光、pH和溶剂的影响,适用于痕 量分析
可检测所有物质,不适合微量分析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ELSD 纳克级激光计数检测器NQAQ
任何挥发型低于流动想的样品均能 被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仪常见检测器分类及工作原理和应用
— 14 —
常见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荧光检测器的应用
环境中的污染物
– 多环芳烃(PAH),多酚, 氨基甲酸酯等
食品、饮料 – 食品中的毒素;例如:黄 曲霉毒素
– 染料 – 维生素及衍生氨基酸 生物技术及制药
多环芳烃(PAH)
H3C CH3
CH3
— 13 —
常见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荧光检测原理
原理:发荧光的化合物吸收光使其分子达 到激发态,当其返回到基态时发射光的现象即 荧光。
检测过程:由光源发出的光,经激发光单 色器后,得到所需波长的激发光。经过样品池 被样品吸收,并使其被激发后发射出荧光。再 经选择发射波长的单色器分光后,单一波长的 发射光波被送至检测器进行检测,吸光强度与 激发光强度成正比。
紫外可见吸收检测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液相色谱仪常用检测器的种类及分析检测器的作用是将柱流出物中样品组成和含量的变化转化为可供
检测的信号,常用检测器有紫外吸收、荧光、示差折光、化学发光等。
1.紫外可见吸收检测器(ultraviolet-visibledetector,UVD)
紫外可见吸收检测器(UVD)是HPLC中应用最广泛的检测器之一,几乎所有的液相色谱仪都配有这种检测器。
其特点是灵敏度较高,线性范围宽,噪声低,适用于梯度洗脱,对强吸收物质检测限可达1ng,检测后不破坏样品,可用于制备,并能与任何检测器串联使用。
紫外可见检测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同一般分光光度计相似,实际上就是装有流动地的紫外可见光度计。
(1)紫外吸收检测器
紫外吸收检测器常用氘灯作光源,氘灯则发射出紫外-可见区范围的连续波长,并安装一个光栅型单色器,其波长选择范围宽
(190nm~800nm)。
它有两个流通池,一个作参比,一个作测量用,光源发出的紫外光照射到流通池上,若两流通池都通过纯的均匀溶剂,则它们在紫外波长下几乎无吸收,光电管上接受到的辐射强度相等,无信号输出。
当组分进入测量池时,吸收一定的紫外光,使两光电管接受到的辐射强度不等,这时有信号输出,输出信号大小与组分浓度有关。
局限:流动相的选择受到一定限制,即具有一定紫外吸收的溶剂不能做流动相,每种溶剂都有截止波长,当小于该截止波长的紫外光通过溶剂时,溶剂的透光率降至10%以下,因此,紫外吸收检测器的工作波长不能小于溶剂的截止波长。
(2)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hotodiodearraydetector,PDAD)
也称快速扫描紫外可见分光检测器,是一种新型的光吸收式检测器。
它采用光电二极管阵列作为检测元件,构成多通道并行工作,同时检测由光栅分光,再入射到阵列式接收器上的全部波长的光信号,然后对二极管阵列快速扫描采集数据,得到吸收值(A)是保留时间(tR)和波长(l)函数的三维色谱光谱图。
由此可及时观察与每一组分的色谱图相应的光谱数据,从而迅速决定具有最佳选择性和灵敏度的波长。
单光束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光源发出的光先通过检测池,透射光由全息光栅色散成多色光,射到阵列元件上,使所有波长的光在接收器上同时被检测。
阵列式接收器上的光信号学的方法快速扫描提取出来,每幅图象仅需要10ms,远远超过色谱流出峰的速度,因此可随峰扫描。
2.荧光检测器(fluorescencedetector,FD) 荧光检测器是一种高灵敏度、有选择性的检测器,可检测能产生荧光的化合物。
某些不发荧光的物质可通过化学衍生化生成荧光衍生物,再进行荧光检测。
其最小检测浓度可达0.1ng/ml,适用于痕量分析;一般情况下荧光检测
器的灵敏度比紫外检测器约高2个数量级,但其线性范围不如紫外检测器宽。
近年来,采用激光作为荧光检测器的光源而产生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极大地增强了荧光检测的信噪比,因而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在痕量和超痕量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
3.示差折光检测器(differentialrefractiveIndexdetector,RID)
示差折光检测器是一种浓度型通用检测器,对所有溶质都有响应,某些不能用选择性检测器检测的组分,如高分子化合物、糖类、脂肪烷烃等,可用示差检测器检测。
示差检测器是基于连续测定样品流路和参比流路之间折射率的变化来测定样品含量的。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两种物质的折射率不同就会产生折射。
只要样品组分与流动相的折光指数不同,就可被检测,二者相差愈大,灵敏度愈高,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检测器的输出与溶质浓度成正比。
4.电化学检测器(elec)chemicaldetector,ED)
电化学检测器主要有安培、极谱、库仑、电位、电导等检测器,属选择性检测器,可检测具有电活性的化合物。
目前它已在各种无机和有机阴阳离子、生物组织和体液的代谢物、食品添加剂、环境污染物、生化制品、农药及医药等的测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电导检测器在离子色谱中应用最多。
电化学检测器的优点是:
①灵敏度高,最小检测量~般为ng级,有目可达pg级;
②选择性好,可测定大量非电活性物质中极痕量的电活性物质;
③线性范围宽,一般为4~5个数量级;
④设备简单,成本较低;
⑤易于自动操作。
5.化学发光检测器(c。
iluminescencedetector,CD) 化学发光检测器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灵敏的新型检测器,因其设备简单、价廉、线性范围宽等优点。
其原理是基于某些物质在常温下进行化学反应,生成处于激发态势反应中间体或反应产物,当它们从激发态返回基态时,就发射出光子。
由于物质激发态的能量是来自化学反应,故叫作化学发光。
当分离组分从色谱柱中洗脱出来后,立即与适当的化学发光试剂混合,引起化学反应,导致发光物质产生辐射,其光强度与该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这种检测器不需要光源,也不需要复杂的光学系统,只要有恒流泵,将化学发光试剂以一定的流速泵入混合器中,使之与柱流出物迅
速而又均匀地混合产生化学发光,通过光电倍增管将光信号变成电信号,就可进行检测。
这种检测器的最小检出量可达10-12g。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