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

合集下载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案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案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案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成为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方案,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

一、水资源现状分析首先,我们需要对当前的水资源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全球水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极为有限,仅占总水量的03%左右。

而且,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一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另一些地区则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

在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 28 万亿立方米,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同时,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也很不均匀。

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

此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要注重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实现水资源的长期稳定供应。

2、综合利用原则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多种用途,如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生态用水等,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因地制宜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适合当地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要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要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和调配。

4、公平公正原则水资源是公共资源,其开发利用应确保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之间的公平用水,保障每个人的基本用水权利。

三、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措施1、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1)推广节水技术和器具在农业方面,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大水漫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在工业方面,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节水工艺和设备,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在居民生活方面,推广节水型器具,如节水马桶、水龙头等,培养居民的节水意识。

灌区水资源利用与配置情况分析

灌区水资源利用与配置情况分析

灌区水资源利用与配置情况分析一、灌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分析1. 灌区水资源总量与供需状况:灌区水资源总量是指该地区可供农业灌溉的水资源数量。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该灌区水资源总量的准确数字,并根据农业需水量对比,评估灌区供需状况的平衡程度。

2. 灌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灌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是指在灌溉农业过程中,灌区所采用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措施等。

通过对其进行调查和评估,可以了解灌区的灌溉技术水平、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灌区水资源管理情况。

3. 灌区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灌区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是指对灌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采访相关人员,可以了解灌区对水资源的管理政策、法规以及执行情况,并评估灌区对水资源的保护情况。

二、灌区水资源配置情况分析1. 灌区内不同农业用水对象的需水量和用水比例:不同农作物的种植需要的水量不同,通过调查灌区内不同农作物的种植情况,可以对不同农作物的需水量进行估算,并计算出每种农作物用水的比例。

2. 灌区内不同农业用水对象的水资源分配情况:灌区内的水资源分配是指将有限的水资源分配给不同农作物的过程。

通过调查和分析,可以了解不同农作物获得的水资源量,从而评估灌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水资源分配情况。

3. 灌区水资源配置的效益评估:灌区水资源配置的效益评估是指对灌区内不同农业用水对象的水资源分配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统计农作物的产量、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农民的收入等数据,可以对灌区的水资源配置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三、灌区水资源利用与配置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1. 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在灌区的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浪费、不合理分配、效率低下等问题。

根据调查和分析,可以得出灌区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2. 水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在灌区的水资源配置过程中,可能存在资源分配不公平、效益低下等问题。

通过调查和分析,可以得出灌区水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重庆市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

重庆市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

重庆市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以万州为例内容摘要:介绍了重庆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并以万州为例,从万州水资源实际情况和开发利用现状出发,针对水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其中涵盖了万州及重庆的水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为重庆市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土流失;环境保护;对策;万州一、绪论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意义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

虽然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不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重庆市人均占有当地水资源量约为1600m3,仅为全国平均数的2/3/,不足世界平均数的1/6,随着重庆经济的发展,缺水将更加突出。

近年来,由于人类对水资源的破坏性利用,水危机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对万州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的研究分析,目的在于让人们正确的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以更好的解决水资源不足和水资源严重污染的问题,力求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2、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宏观政策上研究较多,节约用水主要从采用节水技术、倡导人们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入手。

而且国家已经出台了实行阶梯水价的政策,但目前具体研究阶梯水价实施办法的不多,真正实施阶梯水价的城市也较少。

二、正文1、重庆市水资源现状及利用重庆市地跨105°17′—107°14′E、28°22′—30°26′N,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的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口处,东西长约470km,南北宽约450km,幅员面积8.24km2.市境内河流纵横,均属长江流域,形成不对称的、向心的网状分布体系(图1.1)。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分析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分析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分析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这个过程中,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水资源开发利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多方面的。

首先,农业灌溉是水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领域。

充足的灌溉用水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例如,在干旱地区,如果能够合理开发水资源并用于灌溉,原本低产的土地可能会变成高产农田,产出更多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农产品。

这些农产品不仅能够满足当地的需求,还可以销往其他地区,为农民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

在工业生产中,水资源同样起着关键作用。

许多工业过程需要大量的水,如制造业中的冷却、清洗和加工等环节。

稳定的水资源供应可以保证工业企业的正常运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以一家化工厂为例,若能确保充足且优质的水资源供应,就能减少因缺水导致的生产中断,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进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城市供水也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面。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生活用水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良好的城市供水系统可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这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口和企业入驻城市,促进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带动房地产、商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为城市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

例如,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将促进建筑、材料、设备制造等行业的发展,为相关企业提供商机,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此外,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如水利工程师、水文地质专家等,这也为相关专业人才提供了就业机会。

然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成本和风险。

开发新的水资源,如修建水库、引水工程等,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工程建设和设备购置。

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因分析

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因分析

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因分析一、我国的水资源现状(一)水资源的存量较少我国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平均年径流量*****亿立方米,地下水8288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按人均水资源量计量,人均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全国年降水总量为*****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即河川径流量)为*****亿立方米,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8288亿立方米,扣除重复利用量以后,全国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亿立方米。

(二)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匀从时间上看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冬季、春季的降雨量都相对较少,夏季以及秋季的降雨量相对充沛,每年5月份到9月份的降水量大致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还会出现暴雨大暴雨等极端天气,降雨量所占的比重就更大,而十月到次年的四月经常会出现冬春连旱的天气。

(三)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匀从空间分布来说,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0%,但耕地面积只为全国的36%左右;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只有全国的8%,而耕地则占全国的40%,水资源同人口以及耕地的分布非常不协调,这种不协调严重影响着我国水资源的利用,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

(四)水资源的污染情况日益严重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水资源的不足已经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发展,但是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水资源的污染情况日益严重,甚至到了让人触目惊心的地步,首先是污水排放,各种工业废水以及城市生活废水的肆意排放,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主要江河湖泊等流域的水质,其污染程度大有越来越严重之势。

污染的严重程度依次为:海河、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珠江。

不少的污水排放企业,本身就不具备对污水治理的能力,这一类企业还大量存在,每年由于偷排造成的水质污染事件日益增多;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剧,城市人口的日益增多,巨大的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严重影响着城市周边的水域。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中国水资源特征中国水资源总量较大,居世界第四位。

但是,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因而形成如下突出的水资源特点:(一)时间分配不均,年际年内变幅大受季风气候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年际变化大,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时有发生,许多河流发生3~8年的连丰、连枯年。

例如黄河和松花江在近70年内出现过11~13年的连续枯水年,也出现过7~9年的连续丰水年。

连丰连枯年差异的年际变化极易造成频繁的水旱灾害。

中国降水年际变化大的另一表现则是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间的差异悬殊。

南方地区最大年降水量一般是最小年降水量的2~4倍,而北方地区高达3~6倍。

降水量较大的年际变幅,势必引起较大的径流变化。

例如,长江宜昌站的最大流量为110 000m³/s(历史洪水调查),而实测最小流量仅为2 770m³/s,洪枯径流相差40倍;黄河三门峡站的最大流量为36 000m³/s(历史洪水调查),而实测最小流量仅为145m³/s,洪枯相差248倍。

径流量在时间上的分布不均与要求获得稳定的供水量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时间分配不均除年际变化大外,年内分配也不均。

中国大部分地区冬春少雨,多春旱;夏秋多雨,多洪涝。

东南部各省雨季早,雨季长,6~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见图1-2)。

北方地区黄、淮、海、松辽流域6~9月的降雨量一般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5%,有的年份最大24小时暴雨量可超过多年平均降水量。

不论南方或北方雨季汛期中,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往往造成严重而频发的洪涝灾害。

图1-2 中国部分地区与伦敦、巴黎多年平均降水量年内分布比较(二)空间分布不均,水土匹配矛盾突出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主要是全国降水不均造成的。

中国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依次可划分为多雨、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五个地带。

全国有45%的土地面积处于降水量小于400mm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带。

池州市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分析

池州市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分析

池州市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分析文章通过对池州现状水资源特点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揭示池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律,为池州社会经济发展科学配置水资源提供保障。

标签:池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1池州市概况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从上至下有龙泉河、尧渡河、黄湓河、秋浦河、陵阳河、喇叭河、清溪河、九华河、大通河等主要河流。

人均水资源量达到4168m3,亩均水资源量5707 m3,分别是安徽省平均水平的4.0倍和5.0倍,是安徽省水资源较为丰沛的城市。

近年来“三生”用水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趋增加,对水质及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资源供需矛盾逐渐突出。

文章通过对池州现状水资源特点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揭示池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律,为池州社会经济发展科学配置水资源提供保障。

2 水资源情况分析(1)降水与蒸发池州市多年平均面降雨量为1567.9mm,其中贵池区为1535.5mm,东至县为1536.3mm,石台县为1604.9mm,青阳县为1646.8mm。

多年平均雨量分配年内极不均匀,年内最大月(6月)雨量占年总雨量的16.8%,多年平均蒸发量为876.6mm,最大年蒸发量是最小年的1.84倍,(2)水资源量地表水资源量:全市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深795.5mm、地表水资源量为65.81亿m3。

地下水资源量:全市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8.35亿m3。

池州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67.48亿m3、频率为20%、50%、75%、95%的水资源总量分别为83.28亿m3、65.51亿m3、53.27亿m3、38.86亿m3。

多年平均可利用总量为30.15亿m3。

(3)水质河流水质长江干流共有8个水质断面(点)(分别为:赣皖省界(香隅镇)、吉阳、曾家湖站、大渡口镇、黄湓河入江口、民生水厂取水口、梅龙镇(下)、青通河口上)进行了144次的采样监测,总代表河长167.5km,其中汛期60点次,非汛期84点次,水质全部维持在Ⅱ~Ⅲ类,水质状况良好。

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改善措施

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改善措施

3、水污染严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据2019年《中 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地表水水质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出现严重的污 染。水污染不仅影响供水安全,还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二、中国水资源改善措施
1、开源措施
(1)建设水利工程
建设大型水利工程如南水北调工程,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水资 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同时,加强地方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当地水资源调控 能力。
2、未来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和 方向
为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未来需要从多个方面制定策略和措施。首 先,需要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水资源 需求。其次,要加大节水力度,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改革等多种手段,提高水资 源利用效率。此外,还需强化水污染治理,提升水质,保障供水安全。最后,要 重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积极推广再生水技术,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促进再生水利用
加快再生水利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将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后再次利用,提高水 资源利用效率。
2、节流措施
(1)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使每个人都能够从自身做起,节约用 水。
(2)加强水资源管理
制定更为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取水、用水和排水等环节的监管, 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在技术方面,中国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首先,新型 钻井技术的出现使得地下水的开采更加方便、高效。例如,超深井钻探技术的应 用已经成功地开采了地下深层水资源。其次,水质净化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污废 水的处理更加环保、节能。目前,中国已经研发出多种高效、环保的水质净化技 术,如膜分离技术、臭氧氧化技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 1 棠磊 抽 强郑 州 求 资源 僳 护建 设节水墼社会 河 南 水利 与 南水 北 撼, 1 。3 2 0{ } 0 } 何 俊 仕, 2 1 谷峰 , 划琳琳。 林秋 , 张 军铙. 鞍 l 书 市 水型 社会 建 没研 究 与实践 }1 J.水 资 源 保 护,0 6 20, ( ¨
水 盐分 离 ,通 过研 究污 水 处理技 术 ,提 高水 资 源 的
重复利用次数 。
目前 我 国水 资源 的管 理 尚停 留在 资源 的 层面 ,
没 有形 成对 水 资源进 行 资本 管理 的体 制 ,也 就很 难 将 水 资源 的管 理列 为产 业化 管理 的 范畴 。严 格意 义 上 讲 ,天 然的 降水 以及 自然水 资源 都应 该归 入环 境 管 理 的范 畴 ,而在 我 国 ,一 般 的水 利部 门所 管理 的 大 多 是农业 用 水 ,工业 用水 常 常是 被业 主部 门所 承
水资 源 利用 率的 同时 ,提 高水 资 源的 使 用效 益 。在
工 业 领 域 , 积 极 拓 展 水 资 源 的 重 复 利 用 以 及 污 水 的
的效 益的 差 距就 更加 明显 ,中国 渠灌 区用 水的 利用 率大概 在0 4~0 5 间 ,农 田灌溉 的水量 超过 作物 . .之
解 中国 水资源 现状 的基 础 之上 ,提 高水 资源 的开发 以及 l用水 平是 文章研 究 的重点 。 希 J j
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
文 I 云 森 苏


我 国的水资源现状
( 水 资源的存量较少 一) 我 国平均年 水资源总量2 1 4 8 2 亿立 方米 ,
( 水资源的污染情况 日益严重 四) 通 过 以 上 分 析 可 以 发 现 我 国 水 资 源 的 不 足 已经严 重影 响着我 国的 发展 ,但是 即便 在这样 的情 况下 ,我 国水 资源的 污染 情况 E t
处 理 水 平 , 尤其 是 针 对 重 点 污 染 行 业 的 水 处 理 能 力 ,确 保水 资源 的安 全 ,提 高水 资源 的 利用 效益 。 在城市 用水 的管理过程要努力提高市 民的节水 意识 , 同时通过 阶梯 水价 等经济手段对市 民的用水 习惯加 以 正确的培 养 ,尤其是注意对公共用水地 区的管理 ,防 止水资源 的无谓浪费 。与此 同时还要加 强对节水等技 术的研究 ,积极探 索节水 、用水的方式方法 。
使 灌 溉 同 农 作 物 的 生 长 相 匹 配 ,在 节 约 用 水 , 提 高
业 用水 都远 远 低于 国 际平均 水 平 。在工 业方 面 ,我 国 工业 的发 展 本身 就相 对 落后 ,工 业用 水 的利 用率
同 不 发 达 的 工 业 一 样 较 低 , 工 业 用 水 带 来 的 效 益 是 欧 美 以 及 日本 等 国 家 的 将 近 二 十 分 之 一 。农 业 用 水
域 ,水资源 只有全 国的8 ,而耕地 则 占全 国 % 协调 ,这种不协调严重影 响着我国水资源的利 用 ,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 会的进步 。 我 国 从见过 以 来 ,大力 发展水 利基 础设 的4 %,水资源同人 口以及耕地的分布非 常不 施 建 设 ,兴 修 了 一 大 批 的 水 库 ,河 流 以 及 很 0 多的相 关水 利配套 设施 ,但 是这 些设 施最主 要 的作 用是 发 电 ,如三 峡等 ,而 针对 提高水
江 。 不 少 的 污 水 排 放 企 业 ,本 身 就 不 具 备 对
多 年 平 均地 表 水 资 源 ( 河 川 径 流 量 ) 为 即 2 1 亿立 方米 ,平 均地 下水 资源 量 为8 8 7 5 1 28 亿 立 方米 ,扣除 重复 利用量 以 后 ,全 国平均 年 水资源总量 为2 14 8 2 亿立方米 。
的 节水 意识 尚未 完全 形 成 ,水 资 源 的浪费 情况 也就 更 加突 出 。在加 上 目前 我 国的城 市供 水管 网或 者 是
刚 刚建 立 尚不完 善 ,或 者是 已经 使 用多年 ,年 久失 修 ,造成 供水过程 中的水 资源浪费 。 ( 水资源的管理体制与现实不匹配 , 四) 基础技术薄弱
( 提高淡水资源的储备能力 二) 淡水 资源 的 存量 不足 是一 个 不争 的 实施 ,淡水
资 源的 开 源节流 是 保证 淡水 资源 合 理利 用 的前 提 , 开 源就 是要 积极 开 辟淡 水 资源 的储 备途 径 ,目前 的 主 要研 究 方 向就 是 海水 的 淡化 ,通 过冷 冻等 技 术使
会 的恩 考及 建 议 ㈨ 1 “两 水 利,
2 0 ,6) 08{
f1 9 离风 琴.建 立 节 水型 社 会跫 缀 济 社会 可持续 发 展的关键繇节 f J j 山 两 承 _ ,0 7 彝 20. J
( 4)
2 1 4 o 中阁高新技术 0 20 企业
生 长用 水量 的 1 3 / 甚至 是一 倍 以 上 ,但 是 即便 是这 样 , 由于 灌 溉的 时机 掌握 有偏 差 ,因为水 的补 充不
及时 造成 作 物减 产的 情况 时有 发生 。新的 节水 设施 的普及率还 非常低 ,且推行 缓慢 。 ( 水资源的浪费情况严重 三) 除 上 文 提 到 的 工 业 以 及 农 业 的 水 资 源 存 在 的 浪费 以外 ,城市 居 民的生 活 用水 的浪 费现 象也 是非 常严 重 的 ,特别 是一 些公 共 场所 的用 水 , 由于 全 民
阎 周华 , 夺嚣 循 环 经 济下 的 四川 省水 资源 利 用与
麓 残 { 水 利 经 济,0 6 ( l 2 0 ,5
二、水资源短缺的原 因
分析 水资 源短 缺的 原 因是一 项非 常 困难
[ 拳 绮 姘 , 垂 6 l i范 仁, 擎文滚 丧林 省术 资源 愤 势 分 析 东 北 水 利 水蜕 ,∞ 8 ( . 2 ,4)
污水 治理 的能 力 ,这 ~类 企业 还大 量存在 , 每 年 由于 偷 排 造 成 的水 质 污 染 事 件 日益 增 多 ;随着 我 国城 市 化进程 的 日益加 剧 ,城 市 人 口的 日益增 多 ,巨大 的城市 生活 污水 的排 放量 也严 重影 响着城 市 周边 的水域 。 中国 已 来越 多的水 环境污 染事 件 ,对原 本就 不充裕 的水 资源来说无 疑是致命的打 击 。
水 足 世 间万物 生 长 的源泉 , 地 球 上 最为 重 要 的 自然资 源 , 虽然 魁~ 是 水 种可 再 生 资源 , 我 国的水 资 但 源 的状 况 不 容乐 观 。随 着 我国 经济 的飞 速 发展 , 囤 水资 源 的 川 用数 蹙 以及 质量 都 在 下 降 , 充分 了 我 ‘ 在
11 1
 ̄ c a g l d hn e e  ̄ Fl 。
, … … … … ~ … .
三、提 高我 国水资源 利用率 ,解 决水资源短 缺 的有效途径
( 转 变水 资源 的利用 关键 , 高利 用率 和利用 一) 提
效 益
资 源利 用的 其他 领域 的水 利设 施 明显不 足 ,2 世 纪 O 7 年代 以来 ,中 、小水 电站象春笋般林 立祖 国 山河 , O
( 水资源的时 间分布不均匀 二) 经进 入 了水环 境污 染的 高发 期 、高 速期 。越 从 时间 上看我 国 的大部 分地 区冬 季 、春
季 的降雨 量都 相对较 少 ,夏 季 以及秋 季 的降 雨量 相对 充沛 ,每 年 5 月份 到9 月份 的降水 量 大 致 占全年 降水 量的 7 %以上 ,还会 出现 暴 0 雨 大暴雨 等极端 天气 ,降 雨量 所 占的比重 就
(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资本管理 体制 三)

பைடு நூலகம்
个 问 题 的 产 生 以 及 解 决 归 根 结 底 还 是 体 制
的 问题 ,明确 水环 境 的管 理 以及水 资 源水 资本 的 管 理体 制 ,将现 有 的水 资源 管理 的 齐抓 共管 逐渐 发 展 成 为分 工明确 智 能统 一的 管理 体 系 ,通过 完善 的 针 对水 资源 管理 的 立法 ,保 障其 管理 的 一体 化 、规 范 化 ,将 环 境 管理 与资 本管 理 明确 分离 ,对 用水 的效 益进 行具 体 的统 一标 准 的评 估 ,通过 建 立水 银行 对 水资本进行 统一协调 。
e 张 予敬, 扁 3 ] 贽 海. 许静 . 陈清 涛 建 设节水 型 被会 实现 瓣 县眦 持 续 ] 发餍 f1 J _地下水,
2 O 。5) o 7《 .
[j 向 始 跚 雅 4关
簿 。 顺 礼 , 灵 王 邓 笺 鞋治 帘 建 设
节 水型 社 会 的憋
学 及 建 议 山 豫 水 车j2 o ' 06 ' ( . 4)
其 中河 川 平 均 年 径 流 量 2 1 5 立 方 米 ,地 下 7 亿 1
水8 8 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 ,低于 巴西 、俄 益 严 重 ,甚 至 到 了 让 人 触 目惊 心 的 地 步 ,首 28 罗斯 加拿大、美国和印度 尼西亚 。我国是一 先是 污水排 放 ,各种 工业 废水 以及城 市生 活 个水资源短缺 的国家 ,水资源总量 居世界第六 废水 的肆意 排放 ,已经严 重影 响了我 国主要 位 ,按人均水 资源量计量 ,人均 占有量为2 0 江河湖 泊等 流域 的水 质 ,其污染 程度 大有越 50
过去规划 ,几乎没有考虑城市供水 。而 往往在下游先 开发兴建水 电站 ,给后来上游兴修水 利带来一定的困
难 ,要 向城 市供水就更不可能 。再加 上很多水库等长
水 资源 是人 类 的共 同 资源 ,是 人类 生存 的物质
期存在病害威胁 ,蓄水的能力大大降低 。 ( 水资源的利用效益极低 二)
杨 庶 , 江 涛 玉 中 圈 北 地 区 水 赛激 的并 发 裙 利 用 : 攀环境 { = _ - 监 测 .0 8,2) 20 《 f1 晓 琴 } 西 8毋 L { 省 建设 节 水型 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