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桥的形状和结构》教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27《桥的形状和结构》(教案)

小学科学27《桥的形状和结构》(教案)

小学科学27《桥的形状和结构》(教案)桥的形状和结构桥是连接两个地点的重要建筑物,它能够让人们穿过河流、峡谷或者其他障碍物。

桥的形状和结构对于它的强度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桥的形状和结构之前,学生需要了解桥的作用和重要性。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老师,我将介绍一个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桥的形状和结构以及与之相关的物理原理。

教学目标:1. 了解桥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掌握不同形状桥梁的特点。

3. 了解桥梁结构及其强度原理。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不同形状的桥梁。

2. 实物示例:悬索桥、拱桥、梁桥等。

3. 材料:纸板、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开始课堂,我会为学生介绍桥的概念,并问一些导入性的问题。

例如:"你曾经走过哪些桥?桥有什么作用?"通过这些问题,我希望能够引发学生对于桥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

形状的重要性(10分钟):接着,我将介绍桥的形状对其功能和稳定性的影响。

我会展示幻灯片或者图片展示不同形状的桥梁,包括悬索桥、拱桥、梁桥等。

我会让学生观察并辨认其中的差异。

通过这个讨论,学生将会意识到桥的形状是如何影响它的功能和强度的。

结构的原理(15分钟):随后,我会向学生介绍桥梁的结构及其强度原理。

我会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解释悬索桥、拱桥和梁桥的结构设计,并引入一些基本概念,例如"压力"和"张力"。

我会用实物示例来说明各种桥梁结构的特点,并帮助学生理解每种结构的原理。

实践体验(30分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我打算进行一项实践活动。

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将会构建一座小桥。

他们可以使用提供的纸板、剪刀、胶水等材料来设计和构建他们的小桥。

在活动进行的同时,我会鼓励学生思考桥梁的形状和结构对于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

他们需要考虑如何设计一个能够承受重力和外力的桥梁。

我会在指导和监督下,确保他们的建模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节桥的形状和结构(第1课时) 教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节桥的形状和结构(第1课时) 教案
4、下面关于廊桥的分析,哪句是错误的( )
A桥的拱足处垒有大量岩石,是为了抵住拱足使桥体不易坍塌
B屋檐仅仅是为了提供行人休息
C屋檐的存在能使桥更坚固
5、简述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有什么优点。
6.斜拉桥也叫,这种桥除了有桥墩支撑外,还被紧拉着。
7.钢索桥的构造中是桥的承重构件,是支撑钢缆的主要构件。因此钢索桥的很大。
中学部教师教学案
年级:学科:科学任课教师:
课题:第二章第七节 桥的形状和结构(第1课时)
日期:
课型:三课型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1、知道桥梁有多种不同的结构,了解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2、在比较各种各样的桥的活动中,提高观察、比较、描述和评价的能力。
3、在研究大跨度钢索桥的过程中感受桥梁的形状和结构之美。
2、不同结构的拱桥具有的优点
3、大跨度的钢索桥的结构和显著特点
教学反思
知识点一
拱桥的种类以及拱桥的结构特点。
各式各样的拱桥的优点。
大跨度的钢索桥的结构和显著特点。
(二)寻疑暂存
二、合作释疑练一
1.判断
(1)塔桥修的高是为了降低钢缆的拉力。( )
(2)钢索桥的跨度不大。( )
互批互改
五、课堂小结
学队分享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第二课型精讲课
一、知识回顾
二、点拨释疑
(一)自学寻疑
知识点一
(1)拱桥的种类以及拱桥的结构特点。
(2)各式各样的拱桥结构的优点。
(3)大跨度的钢索桥的结构和显著特点。
结论:(1)桥面在拱下方时,桥板能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同时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也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2)桥塔修的很高是为了降低钢缆的拉力。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二 形状与结构 7.桥的形状和结构》教学设计_18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二 形状与结构  7.桥的形状和结构》教学设计_18

2-7桥的形状和结构教学内容: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二单元第七节《桥的形状和结构》一、教学目标知识水平:1、桥梁有多种不同结构,有的桥梁把多种结构合为一体。

2、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合的。

过程方法:1、观察不同拱桥的图片,了解拱形的作用。

2、观察不同拉索桥的图片,理解了解拉索桥的特点。

情感态度:1、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2、感受和欣赏桥梁的形状结构之美。

二、教学重点:1、现代桥梁的几种类型。

2、拱桥和拉索桥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桥梁结构及功能的理解和理解。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桥梁图片五、教学过程:导入:上节课的学习后,我们理解到高大建筑有“上小下大,上轻下重”,“利用框架结构,空气阻力小”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建筑更稳定和牢固。

那在生活中除了这些高塔之外,还有其它哪些建筑?它们又有何特点呢?今天就来学习了解生活中又一重要建筑——桥梁。

新课:1、观察不同类型的桥梁(课件展示各种类型的桥梁图片)(1)基本类型及特点:梁桥:由梁和桥墩构成,梁和桥墩是主要承重结构。

拱桥:拱圈是主要承力结构。

拉索桥:缆索承重,又分为悬索桥和斜拉索桥。

浮桥:利用水的浮力承载。

多为临时性使用,主要用于军事和建筑工地。

(2)随着科技发展,桥梁结构越来越多,组合结构桥梁也很多。

2、各式各样的拱桥(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拱桥)(1)观察不同的拱桥(2)对比不同拱桥:桥面在拱的上方:有一定的坡度,过桥时较费力,多为传统石拱桥。

桥面在拱的下方:桥面可抵消拱的外推力,同时使桥面更平坦,如西藏拉萨铁路大桥。

(3)没有外推力的拱:(课件展示视频演示,加深对桥面在拱下方时的特点理解。

)3、钢索桥(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钢索桥)(1)钢索桥的结构:主要由钢缆、桥塔和桥面组成。

(2)特点:桥面被钢缆吊起,跨度很大。

(3)江阴大桥介绍(课件展示具体资料)。

(4)桥塔的作用:修得高,可降低钢缆受到的拉力。

4、小结:(1)旧金山金门大桥理解(课件展示)特点:采用了多种结构,如框架、拱形、钢索等。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7《桥的形状与结构》集体备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7《桥的形状与结构》集体备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7《桥的形状与结构》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桥的形状与结构》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各种桥的形状与结构,了解桥的基本构成和设计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案例,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学习材料。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桥梁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桥的形状与结构的认识还不够系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丰富他们的认知。

此外,学生对于动手实践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较为喜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桥的基本构成和设计原理,能够分析不同形状和结构的桥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动手制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对桥梁设计和建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桥的基本构成和设计原理。

2.难点: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出合理的桥梁结构。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各种桥梁的图片,了解其形状与结构。

2.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分析不同桥梁的特点和设计原理。

3.动手制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桥梁,加深对桥梁形状与结构的理解。

4.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各种桥梁的图片和案例,制作好PPT,准备制作桥梁的材料。

2.学生准备:提前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桥梁,了解其形状与结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桥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桥梁的形状与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桥梁的形状与结构,让学生了解桥梁的基本构成和设计原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挥创新能力,设计出合理的桥梁结构。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7桥的形状和结构-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7桥的形状和结构-教科版

2.7 建桥梁教学目标:科学:认识不同的形状,受到力后产生的效果不同。

技术:能用科学的方法测量不同形状桥梁的承重能力工程:通过对桥面形状改进设计,建造承重能力强的纸桥模型数学:1.通过对纸框桥面高度的测量,合理设计不同形状的支撑结构;2.通过计算,节约工程建造成本。

教学重难点:重点:研究不同形状桥面的承重力大小差异难点:研究不同形状桥面对桥梁承受力的影响准备:活动记录单、不同规格白纸(若干每组)、固体胶、50克钩码*4一、回顾旧知,引出问题。

1、无锡素来被称为“鱼米之乡”,这里河流密布,桥梁无处不在。

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桥,还记得有哪几种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2、学生介绍(平板桥,拱桥,斜拉桥。

)根据学生回答PPT出示无锡典型的几种桥梁(清明桥、蠡湖大桥、乡间平板桥)。

3、桥的样子各不相同,但都称为桥,说明它们在结构上有共同点,那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呢?(学生指着桥说:都有桥墩和桥面)你来指指看,哪些是桥墩?哪些是桥面?4、桥墩和桥面是构成桥梁的基本机构。

(板书:桥面和桥墩)5、生活中,桥为人和车的通行,货物的运输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二、设置问题情景1、可是,每到夏天,我国很多地方常常会遭受洪涝灾害,桥梁会被冲垮(出示桥梁垮塌照片),这给抢救被困人员、运送救灾物资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建造应急桥梁成了抢险救灾最关键的一环。

2、如果你是建桥工程师,你打算建造怎样的应急桥梁?也就是建造的应急桥梁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呢?请同学小组讨论一下。

3、学生小组讨论。

4、交流预设:①学生说不出“简单”,引导:既然是应急桥,桥的结构是越简单越好还是越复杂越好呢?(如果说出,反问:你的理由是什么?)②学生说不出“快速”,引导:抢险救灾,情况十分危急,建造速度应该怎么样?(如果说出,反问:你的理由是什么?)③学生说不出“牢固”,引导:应急桥要保证人员和物资安全通过,所以结构应该怎么样?(如果说出,反问:你的理由是什么?)④学生说不出“成本低”,引导:应急桥梁是零时应急用的,大部分应急桥梁过后要拆除的,再加上抢险救灾时,物资紧缺,桥的建造成本应该怎么样?(如果说出,反问:你的理由是什么?)5. 同学们说的很有道理,因为是应急桥梁,所以需要满足结构简单、建造速度快;牢固、方便物资运输;由于是应急桥梁,所以成本要低。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二 形状与结构 7.桥的形状和结构》教学设计_26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二 形状与结构  7.桥的形状和结构》教学设计_26

《桥的形状和结构》教学设计一、教材说明: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的第七课。

二、教材分析:桥的形状结构明显外露,容易观察研究。

桥的形状结构变化反映了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本课带领学生了解多种多样的桥梁结构,能够加深和拓宽前面的知识,能够深入地感受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贡献,还能够为下一课用纸造桥培养兴趣和开阔视野。

本课有三个活动。

第一,观察比较各式各样的拱桥。

通过这个活动,能够开阔学生视野,得到美的享受,也了解一些不同拱桥的特点。

第二,了解大跨度的钢索桥。

通过这个活动,除了开阔视野,享受美之外,对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方便也会印象深刻。

最后,“观察研究我们家乡的桥”,能够让学生通过画、写自主研究家乡的桥梁。

三、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让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得到实践和感悟,使学生对桥梁形状和结构的概念得到提升。

利用科学与信息技术手段整合的方式以大容量的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学生实行科学探究的过程、技能与方法的指导。

重视小组合作、创新、实践与交流,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

并与初中力学相关知识接轨;渗透本土教育,增强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水平1、了解桥有多种不同结构,有的桥把多种结构合为一体。

2、明确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合的。

3、了解和理解我国的一些桥,如石拱桥和斜拉桥。

4、了解拱桥和拉索桥的一些简单力学原理,与初中相关知识接轨。

(二)过程与方法提升观察、比较、描述、评价和实践的水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研究科学的意识。

2、感受和欣赏桥梁的形状结构之美。

3、结合本校学生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本土教育。

五、教具准备:教师展示准备:长竹条、绳子、桥梁模型。

教师课件准备:本课ppt、flash课件及相关视频介绍。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究兴趣师:同学们,你们一定见过桥吧?生齐答:见过。

《桥的形状和结构》的教学设计1

《桥的形状和结构》的教学设计1

桥的形状和结构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学习目标】1.桥梁有多种不同的结构,有的桥梁把多种结构合为一体。

2.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3.提高观察、比较、描述和评价能力,感受和欣赏桥梁的形状结构之美。

【学习重点】拱桥和钢索桥。

【学习难点】桥的形状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学习准备】吸管或竹片、粗线、木板或瓦椤纸板、绳子各种桥梁的图片或影像资料【学习过程】活动一:各式各样的拱桥2.拱在桥面上边的优点探究活动二:大跨度的钢索桥观察图片中的钢索桥的,讨论、交流,弄清以下问题:①钢索桥主要由、、组成。

②承重的主要构件是;③支承钢缆的主要构件是。

④钢索桥最显著特点是很大。

1.模拟钢索桥①仿照教材p42页图实验,体验一下“钢缆”的拉力。

②让吊“桥”的绳子下垂多一些和把绳子尽量拉平直一些,感受用力大小有什么变化?想一想桥塔为什么要修得那么高。

结论:绳子下垂多些时(填“省力”或“费力”),绳子拉得平直一些时填“省力”或“费力”)。

桥塔修得高是为了降低的拉力。

2.观察教材p42那座红色的钢索桥(美国的旧金山金门大桥)使用了哪些结构?这样做有什么优点?美国的旧金山金门大桥从结构上看使用了:结构、结构和结构。

这样做的优点承重能力、桥身、跨度。

课堂练习:一、填空题。

1. 从桥的形状、结构来看,主要分为、、等2. 根据桥的建造材料分,主要有、、等跨越长江的,跨度达1385米,主要靠吊起桥面,它要承受6.4万吨的拉力二、判断题。

1.一种桥只能有一种结构。

()2.拱桥的桥面在拱上和桥面在拱下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3.钢索桥分为斜拉桥和悬索桥。

()4.如果要在一条很宽的江河上面建造一座桥,最合适的是平桥。

()5.桥的高度不变时,引桥越长越省力。

()三、选择题1.钢索桥中,桥的主要承重部件是()。

A. 桥塔B. 桥面C. 钢缆2.下列三座桥中,()是拱桥,()是钢索桥,()框架桥A. 南京长江大桥B.赵州桥C.江阴大桥3.跨度很大的桥梁经常采用的类型是()A.平板形B.拱形C.斜拉索4.在拱桥的结构中,()是桥的主要承重部件。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二 形状与结构 7.桥的形状和结构》教学设计_18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二 形状与结构  7.桥的形状和结构》教学设计_18

《桥的形状与结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桥的形状和结构》是小学科学六上“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7课。

教材安排了以下几个活动:1.观察比较各式各样的拱桥。

2.了解大跨度的钢索桥。

3.“观察研究我们家乡的桥”。

我在教学中,将前两个活动作为重点来研究。

桥的形状结构明显外露,容易观察研究。

桥的形状结构变化反映了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它的形状结构是和功能相适合的。

本课的活动设计意在带领学生了解多种多样的桥梁结构,加深和拓宽前面的知识,让学生深入地感受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贡献,为下一课用纸造桥培养兴趣和开阔视野。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桥梁有多种不同结构,有的桥梁把多种结构合为一体。

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合的。

提升观察、比较、描述和评价的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感受和欣赏桥梁的形状结构之美。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作用在拱桥、拉索桥上的力所产生的效果。

教学难点理解作用在拱桥、拉索桥上的力所产生的效果。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粗线、木条、绳子、pad。

教师自己准备:桥梁模型、木条、绳子、课件、pad。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你们谁的家离学校最远?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家里离学校多远?出示导航地图,左边是老师家,右边是学校。

老师从家里到学校都要跨越蓝色区域,它是什么?老师是怎么跨越的?介绍长沙段跨湘江的八座桥梁和两条隧道。

2、示题:桥的形状和结构二、新授(一)、给桥梁分类1、将八座桥梁课件分享给学生,看着这些图片中的桥梁,他们又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发现?请你们来给这八座桥梁分分类。

2、学生讨论,分类并填写分类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给分类结果拍照,并实行汇报(二)、介绍直梁桥介绍长沙的直梁桥,并说一说直梁桥的优点与缺点。

(三)、了解拱桥1、比较两座桥(橘子洲大桥和福元路大桥)他们有什么不同?2、用木条做一个拱形3、思考如何让木条拱不变形。

4、介绍桥上拱和桥下拱的优缺点(四)、理解钢索桥1、所有桥中最高大的是什么桥?2、钢索桥分类及结构介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第7课《桥的形状和结构》教学设计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桥梁有多种不同结构,有的桥梁把多种结构合为一体。

(2)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相适应。

2、过程与方法:
提高观察、比较描述和评价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2)感受和欣赏桥梁的形态结构美。

【教学重点】
知道拱桥、钢索桥的特点是什么。

【教学难点】
拱桥、钢索桥产生力的原理是什么。

【教学准备】
学生小组准备:绳子、瓦楞纸或木板。

教师准备:竹片或钢锯条、细绳,收集桥梁的图片和影像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桥的雏形。

1.出示一条小河的图片:如果我们在河的这一边,想要到河对岸去,你们
有哪些办法呢?
2.可是在古时候,最原始、最简单的方法可能就是在河中间垫几块石头(出示课件)——尽管这很简单,但它已经实现了过河的功能,所以桥梁专家把这作为桥梁的雏形。

你觉得这有什么缺点呢?
人们加以改进之后,做成了比较稳定的碇步(课件出示碇步),介绍仕水碇步。

(谢晋导演取名为“琴桥”。


(反思:从过河这种最原始的任务,引发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从用石块作“踏脚石”的缺点到“碇步”的出现,这样简单的方式,是人类为解决过河这一任务而出现最早的创造,这是桥的雏形。

增加这样的内容,既能一开始上课就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填补拱桥桥梁发展史上拱桥前的空白。

我觉得这也是这节课的亮点。


二、古代的桥
1.这碇步还有什么缺点呢?
2.人们对这些缺点又会进行怎样改造呢?看,人们把这些石块架到空中——造出石拱桥(课件——小石桥)
3.像这样的石拱桥,石块几乎是它唯一材料,为什么这么架空之后,这当中的石块不会往下掉呢?学生尝试做自己的解释。

你们说的究竟对不对?老师没办法给你们准备架桥的石块,但是我给你们准备了这样的一些塑料块——介绍材料(这底板当作河床,这矮梯形状当作河岸,这六块倒梯形当作架桥的石块,石块间有凹凸的圆点互相砌合)
下面我们就按照图试着搭一座石拱桥,搭好之后用手指在“拱桥”上按一按,想一想我们刚才所作的解释是否正确。

发放材料,学生操作。

反馈:现在谁能再解释一下石拱桥稳固的原因?
(反思:石拱桥是古代桥梁的典型代表,在整个古代桥梁发展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本环节教学设计基于“碇步”的不足而进行改进,在这基础上出示石拱桥,进而分析石拱桥上面石块和拱足的受力情况。

这样的设计不仅展现了整个桥梁发展的历史,还能跟学生思维发展的线索相吻合。

但是在学生动手搭桥的模型时,因为我不了解学生的技能基础,没有讲清搭桥的注意事项,使学生实际操作遇到了困难,也花了较多的时间。


9.小结:拱桥的拱形外推力会使桥容易散架,不稳固,一字形的底板及两个矮梯形消除了拱的外推力,使拱桥更加稳固,在拱桥建造中非常重要。

10.(课件出示石桥的图片)看,像这座石拱桥,拱的外推力就作用在河的两岸。

11.(课件出示赵州桥的图片)这是我国最著名的石拱桥----赵州桥。

他建于606年,距今有1400多年,全长37米左右,是我国单拱桥中结构和造型堪称极致的石桥了。

即使这样的桥人们还是不满意,你知道为什么吗?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现代的桥
1.人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加以改进,设计并建造了许多现代的桥梁。

(观看之前,布置任务:请想一想这些桥梁的形状和结构上各有什么特点?)
2.课件图片播放——现代的桥;选择四种典型的桥——拱在桥面之上、拱在桥面之下、悬索桥、斜拉桥。

反馈:谁愿意来说说这些桥有什么特点?
学生选择其中一座进行介绍,其他同学补充。

把这些桥设计建造成这样,你认为有什么优点?
小结:我们了解了从古到今桥的形状和结构,以及桥梁的发展过程。

四、我们的筷子桥
1.如果让你充当建筑师,也来造一座桥,你会选用哪些材料来造桥。

2.学生回答:木头、石块、钢筋、混泥土……
3.出示一次性筷子——这是什么?如果用它作为主要的材料,要设计一座能跨越筷子本身长度的桥,你会选择哪一种结构,设计什么形状的桥呢?学生尝试解决,小组讨论交流,并在纸上画出你们设计图。

4.交流我们的设计:重点介绍自己小组设计的桥结构和形状上有哪些特点?
5.要完成这样的设计,除了筷子还必须有绳子、胶带纸等其他辅助材料。

如果我们把筷子作为唯一的材料,也要搭建一座能跨越超过筷子本身长度的桥,你觉得有可能吗?
6.这个任务确实有点难,但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在不断摸索中寻找到一些好方法,(播放廊桥的图片,简单介绍廊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用的是什么好方法?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廊桥底部的仰视图。

7.如果我们把廊桥的结构进行简化,它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的形状:课件出示筷子桥图片。

你们能参考这幅图,试着搭出筷子桥吗?
8.学生尝试搭筷子桥,如果学生还有困难,在他们活动的过程中播放搭筷子桥的录像。

9.分析筷子桥的结构特点,试着解释筷子桥为什么能做成这个形状,能跨越这么长的宽度?
10.课外延伸:能让9根筷子所搭的筷子桥跨度更长,承受重量最大吗?课外我们带着这一问题继续研究。

(反思:从材料这个角度再来重新审视和思考桥的形状与结构,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教学的空间。

挑战难度从简单到复杂,最终呈现很难完成的任务:用筷子搭一座能跨越筷子本身长度的桥。

做到动手之前先动脑,进行设计并思考面临的困难,让学生有困难的时候适时、适度的伸出援助之手,当他们觉得容易之时增加难度。

选择一次性筷子作为主材料,准备容易,随处可得;同时又能给学生带来意外的惊喜:这么熟悉的材料居然能做这么特殊的“桥”;相信每个孩子在经过这样的课堂探索之后,能自发的把课外延伸活动延续,从课内到课外就不再是一句空话了。

【教学反思】
一、给学生丰富的信息量:课前让学生收集整理桥梁的资料,课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搜集各种各样的桥,尽量涉及到不同结构、不同材料、不同用途、不同时代的桥。

从现代先进的钢索桥,到很久以前人们在一条河沟上架起的一根木头等;从我国古代有名的石拱桥苏州宝带桥,到现代拱在桥面上方的西藏拉萨铁路大桥;从国内先进的江阴大桥到美国著名的金门大桥等,在提供给学生丰富充实的信息量的同时,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和欣赏桥梁的形状结构之美。

二、给学生丰富的思考空间:有效利用制作的课件,一张张各式各样的桥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在给学生丰富的视觉冲击时,我噶然而止,及时提问:“这些桥都有哪些形状和结构?”看似简单的问题,可一下子也难于回答,这倒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由视觉的空间引申到思考的世界,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小结,对桥的形状和结构有了理性的认识。

三、给学生清晰的研究视角:桥的内容、研究点很多,很容易跑题、上杂,围绕教学目标,我紧紧抓住桥的形状和结构这根主线,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桥的形状和结构来设计展开,贯穿始终。

通过课上的两个模拟实验:做一个没有外
推力的拱和体验“钢索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桥的结构不同,导致了其功能的不同;最后欣赏美国著名的金门大桥,也是引导学生从这座桥的形状和结构的方面来分析和了解桥塔为什么要修那么高的原因。

四、给学生形象的实物体验:在了解桥的形状与结构中,有两个难点,我采用形象的实物模拟实验,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参加,亲身体验,轻松解决教学的难点与重点。

当同学们发现拱桥中有的拱在桥面的下方,有的拱在桥面的上方,那将各有何优点呢?学生通过体验没有外推力的拱,明白了是桥面拉住了拱足,抵消了拱向外的推力,同时,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当了解到被现代桥梁广泛采用的钢索结构桥时,学生难以理解钢索桥的桥塔为什么要修那么高?我让学生在小组内用木板做“桥面”,用绳子做“钢缆”,用椅子背做“桥塔”搭成一个“钢索桥”,“桥面”上还放有重物,让吊“桥”的绳子下垂多一些和把绳子尽量拉平直一些,感觉用力的大小。

从而理解桥塔修得高,钢缆就可以下垂得多一些,下垂得多一些,两边钢缆的拉力就可以需要得少一些,减少了两边钢缆的巨大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