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答案

2020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答案

2020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答案及评分说明本试卷共35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汉字(10分)1.(2分)piē;辍;fēi;燥2.(2分)殚:用尽;惮:害怕3.(2分)BADC4.(2分)未、难(前后顺序可调换)5.(2分)C,A阅读(60分)一、积诗词瑰宝,赏景中情怀。

(10分)6.(2分)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7.(2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错一空,扣一分,扣完为止)8.(2分)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9.(2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0.(2分)江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二、览三峡美景,品山川灵秀。

(14分)11.(4分)有时;停止,消失;才;全,都12.(2分)祠正对巫山/ 峰峦上入霄汉 /山脚直插江中13.(2分)眼前所见的八九座山峰,只有神女峰最纤细峻峭,适合作为神女的化身。

14.(2分)纤丽奇峭;宛如屏障15.(2分)甲乙两文通过描写三峡和巫山的美景,均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之情。

16.(2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三、赠美味良药,感情谊深长。

(12分)17.(2分)礼轻情意重;鱼腥草18.(2分)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躲、闻、探、爬这些词将折耳根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折耳根生机勃勃、生命力旺盛的生长形态。

19.(2分)写吃法或做法皆可,答案略。

20.“可能”“说不定”这两个词表示折耳根的提取物对冠状病毒和新冠病毒有预防作用只是一种推测,使文章更具严谨性。

21.(2分)一语双关,“生命的希望”既是指折耳根旺盛的生命力,又表达出作者对战胜病毒、对健康生活的希望。

22.(2分)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四、读汪氏风雅,秉陶苏余韵。

(12分)23.(2分)中国文人的“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

24. (2分)B A25. (2分)既;又26. (2分)汪曾祺作画,主要地、大规模地以日常物事入画。

(或汪曾祺作画,入画的对象完全地生活化、平民化。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姓名:得分:一、积累运用(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溃.退(kuì)督.战(dū)畸.形(qí)油光可签.(jiàn )B.解剖.(pāo)匿.名(nì)濒.临(bīn)杳.无消息(yǎo)C.狼藉.(jí)颓.唐(tuí) 溺.死(nì) 藏污纳垢.(gòu)D.辍.学(chuò) 蹒.跚(pán ) 迁徙.(xī) 眼花缭.乱(liáo)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成都草堂是四川人民心中的文化圣殿,这是无可置疑....的。

B.枣儿的父母三年前走出大山,前往广东,除了节假日偶尔和枣儿打通电话,至今杳.无音信...。

C.我们的语文老师读起书来声音清脆,声调抑扬顿挫....,我们都为之着迷。

D.假冒伪劣产品一度肆虐,老百姓对只追求利益的商家深恶痛疾....。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

B.航天员举着国旗,通过摄像机镜头送出了节日的问候。

C.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双手要保证时刻握在方向盘上,切记不要一手握方向盘,一手打电话。

D.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成为广大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4.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2分)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④端午节,是入夏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⑤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word 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word  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自查初二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基础(24分)0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8分)(1) □□□□□,山山唯落辉。

(王绩《野望》)(1分)(2) 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1分)(3) □□□□,□□□□。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陶弘景《答谢中书书》)(2分)(4) 王维《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雄奇壮美景象的千古名句是□□□□□,□□□□□。

(王维《使至塞上》)(2分)(5)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曹操《龟虽寿》)(2分)0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1)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的 ruì bù kě dāng( )有很大关系。

(2) 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yìsī bù gǒu ( )最后一次检查。

(3) 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bǘ xùn( )爱国青年也很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4) 这种艰苦而wēi miào( ) 的快乐。

0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

B、进入初中后,他一直始终参加书法学习班。

C、到了退休的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充沛。

D、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是因为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感情丰富细腻,而且叙述方法自由活泼。

04、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分)A、老李对儿子的语文老师说:“令郎..能在这次国学大赛上获奖,全仰仗您的教导。

”B、罗教授近日莅临..我校,就中考改革问题,进行专题讲座,请同学们务必准时参加。

C、成人仪式前夕,班长精心策划了一堂班会,采用多种形式,共庆我们的十八华诞..。

D、回到学校来看望老师,恰逢她有课失陪..,我只好闲逛校园,回忆过往的读书生活。

05、请给下面一则新闻加上标题。

(不超过12个字)(4分)5.12汶川大地震中幸存下来的孩子是灾区未来的希望,他们还有几十年的人生路要走。

四川2020-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分类汇编:古诗词默写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

四川2020-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分类汇编:古诗词默写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

四川2020-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分类汇编:古诗词默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四川省2020-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默写+阅读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化育中学2020-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1、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共9分,每空1分)(1)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与朱元思书》)(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4)《野望》中,点明时间、地点,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

(5)《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了雄浑开阔的意境的句子:,。

古诗文阅读欣赏(6分)【甲】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战城南杨炯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①,千里暗黄尘。

【注】白日:喻指君主。

典出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诗通过描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

同时“单车”“征蓬”“归雁”也传达内心的忧郁和激愤。

B:甲诗尾联是实写,又暗示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戍守边关、奋勇杀敌的敬意。

C:乙诗以征战者的口吻记述戍边生活,将战场上的血腥和残酷场面写得淋漓尽致,读者从诗句中感受到将士内心的低落与哀怨。

D:乙诗颔联通过典型景物“幡旗”“甲胄”来描绘战场景象。

战旗猎猎,盔甲似鱼鳞,不但写出了军队威严,而且写出了士兵斗志。

(2)请你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的画面。

(2分)(3)甲乙两首诗颈联都描写了边塞景色,请分析景色的特点有何不同。

(2分)1芳草萋萋鹦鹉洲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4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1)C(2)广阔无垠的大漠上,烽火台上燃起一缕烽烟直上云霄;黄河如带,一轮落日孤悬于地平线上,显得又大又圆。

宜兴市树人中学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宜兴市树人中学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树人中学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 根据课文默写(10分)①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②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③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④▲,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⑤▲,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⑥▲,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⑦▲,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⑧▲,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⑨▲,狐兔翔我宇。

(曹植《梁甫行》)⑩东皋薄暮望,▲。

(王绩《野望》)2.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①杀lù▲②fēi▲红③zhì▲息3.下列加点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 念无以为乐者念:想到B. 晓雾将歇歇:消散C. 略无阙处略:完全D. 鸢飞戾天者戾:叫4.选出下列句中词语或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3分)A. 春秋末年,坚忍十年的勾践抓住良机,率领越国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打败了吴国。

B. 抗日将士们浴血奋战,坚守三天三夜,无奈敌军锐不可当,最终阵地还是失守了。

C. 这位老戏骨虽已年过半百,但风采依旧,修长的身形在参会的人群中显得鹤立鸡群。

D. 一只雏鹰,可以软软弱弱地在岩穴中窒息,也可以成为蓝天的主人。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表决、推举和讨论等一系列程序,选出了中央政治局委员。

B.我国高铁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因市场规模巨大,还不能完全满足载客、物流货运。

C.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给人民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

D.在“经典咏流传”吟诵活动中,同学们提高了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也增长了知识面。

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届诺贝尔奖由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于1901 年首次颁发。

这是根据挪威诺贝尔的遗嘱所设立的一个奖项。

2020学年上海市普陀区八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学年上海市普陀区八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文言文(27分)(一)默写(10分)1.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

(《渡荆门送别》)2.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龟虽寿》)3.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

(《答谢中书书》)4.______________,猿则百叫无绝。

(《与朱元思书》)5.《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6—7题(3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暖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1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从大处勾勒西湖春水与天相接的远景。

B.颔联从高处描绘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颈联从低处写出花繁草密欣欣向荣的景象。

D.尾联诗人直抒胸臆表达春行时的喜悦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7分)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人名)。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词用法)(2分)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开头记叙,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B.中间描写,展现了一幅隽永洁净的月色美景。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择其善者/而从之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选出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择其善者而从之B.友人惭,下车引之
C.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D.此盖为宥座之器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
【注】(1)欹(qī):倾斜;(2)宥座:座位右边 “宥”通“右”。(3)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4)恶(wū):哪里,怎么。
11.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此盖为宥座之器为:是B.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这
C.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D.满则覆覆:覆盖
12.下列句子朗读时的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故选A。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ຫໍສະໝຸດ 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B.楼房鳞次栉比,公路平坦通畅,河流重现清澈,这些是我市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来呈现出的新景象。
C.今年猪肉大幅涨价,疯涨速度令人叹为观止,猪肉价格应当涨,但是不应过快大幅上涨。
D.面对我市多年来冬季大气污染严重的状况,市政府下大力气整治,终于妙手回春。据2018年环境监测显示:优级天数增加,重污染天数减少。
(6)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寄托诗人对饱经忧患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
(7)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___,___。
(8)七年级(1)班在年级篮球赛中输掉了首场比赛队员们顿时垂头丧气。队长用《<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鼓励队员,要大家坚定信心,迎接下一场挑战。

2020—2021学年上海市浦东教育四署八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上海市浦东教育四署八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八年级语文学业检测(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文言文(30分)(一)默写(12分)1.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2.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___。

(《野望》)3.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龟虽寿》)4._____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5.A同学国庆长假游三峡,看到起伏连绵不绝的高山,不由地吟诵郦道元在《水经注校证·三峡》句子,他吟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古诗文,完成第6—9题(9分)【甲】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乙】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甲】题目“渡荆门送别”的意思是______,【乙】的作者是南朝的(人名)____。

(2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2分)A.【甲】【乙】都描写了壮阔、奇丽之景。

B.【甲】【乙】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

C.【甲】【乙】都表达了作者的得意之情。

D.【甲】【乙】都是通过叙事来表达情感。

9.选出【甲】【乙】中任一画线句,结合其加点词,分析其妙处。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第10—12题(9分)游江郑燮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语文素养的基石(每小题2分,共1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A. 竹篙.(gāo)飒飒.(sè)箱箧.(qiè)瞥.见(piē)B. 惩.罚(chéng)瓦砾.(lì)闪烁.(shuò)拂.晓(fó)C. 酝酿.(rǎng)拮据(jū)疮.疤(chuāng)震悚.(sù)D. 提.防(dī)歼.灭(jiān)哀悼.(dào)地窖.(jiào)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 博学桥粱穿戴眼花潦乱B. 秘诀大抵蜡烛郑重其事C. 治裁摇曳蔓延不可救要D. 阴晦赞誉诘问轻而义举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是()A. 万恶不赦.(赦免)触目伤怀(..心)B. 人迹罕.至(稀少)好意难却.(推辞,拒绝)C. 名副.其实(辅助的)从容不迫.(急促)D. 不言而喻.(明白)不能自已.(停止。

这里是控制的意思)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是()A. 马群里的一匹枣红马冲过来了,震悚..了前面的一辆皇冠车。

B. 张经理为了改进企业管理,异想天开....地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

C. 他的“人物分析”被老师批了个荡然无存....。

D. 为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们废寝忘食....地工作着。

5、找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C、李帅同学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D、从他上学的那天起,他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你干什么呢?”黄老师激动地说,“你这样顽皮,我再也不理你了。

”B、到美丽的三峡大坝去,你是打算坐火车呢?还是坐船去?C、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欣慰地夸奖了我一句:“不错。

”D、父亲的藏书里有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的,还有《新青年》《语丝》《新月》等杂志。

二、文化积累。

(10分)7、古诗文默写。

(每小题1分,共6分)。

(1)《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2)《爱莲说》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3)《望岳》中表明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壕吏》中通过对比映衬,突出官吏凶暴喝人民悲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山山唯落辉。

王绩《野望》(6) ,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8、名著导读。

(每小题2分,共4分)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

保尔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

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

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

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

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1)以上文段节选自名著,作者是。

(2)这段话是主人翁在什么情况下的内心独白?刻画了主人翁怎样的心理变化历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交流对话的平台(共25分)(一)阅读《芦花荡》选段,回答问题。

(第10题3分,其余每小题2分,共13分)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

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

老头子又是一篙,卜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

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

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

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

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9、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

10、“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老头子为什么张皇失措?(3分)11文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12、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13、“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加点词“找”用得妙,为什么?14、“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每小题3分,共12分)味蕾上绽放的爱黎明①记得一位老同事,每次就餐让他点菜时,他总是首点“糖醋排骨”。

结果每次都是吃者甚少,唯独他吃得津津有味,这让我很不解。

在一次出差的时候,我们俩不经意间聊起了这件事。

他告诉我,糖醋排骨是他前女友最爱吃的菜,也是她最擅长做的菜,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每个星期都能吃上几顿。

分手3年了,想念她的同时,也想念她做的糖醋排骨的味道。

②想必这就是味道的魔力,它不仅能烙进人的记忆里,也能渗入人的情感,甚至成为贯穿人一生的印记。

③一旦触及味蕾的引线,回忆就会漫天飞舞。

④喜欢吃咸花生,似乎是我天生的嗜好。

小时候,家里虽然每年能收上四五担花生,但吃咸花生对我来说是件极其奢侈的事儿。

因为家里穷,父母指望着能多卖点钱给我们兄妹三个凑学费。

只有在我们兄妹仨,眼巴巴地看着邻居家小孩吃咸花生馋得直流口水的时候,妈妈于心不忍才勉强给我们煮一小把。

煮好后我负责分成3小堆,三兄妹各占一堆。

虽然每堆只有几颗,却能让我们兄妹仨乐上好几天,因为我们都非常珍惜那来之不易的味道。

⑤妈妈煮咸花生的量是一年比一年多,可是我们这些爱吃咸花生的孩子们却离家越来越远,有时候甚至两三年都难得回家一次。

于是,妈妈每年将煮好的咸花生晒干分成3大包,分别寄到我们三兄妹的手上。

每当在异地他乡吃着妈妈千里迢迢寄来的咸花生,心里总是暖洋洋的,舌尖上的味蕾也总能准确地识别那种熟悉的味道,一种被爱的味道。

品着这爱的味道,也使我们更加惦念家中年迈的父母。

⑥出门在外,也经常在街边的小摊买咸花生解馋,但我总找不到自己想要的那种味道。

妈妈煮的咸花生和买来的咸花生味道确实不一样。

因为这正如歌中所唱,妈妈煮的花生里夹杂着“爱的味道”。

⑦味道通常蕴含着人生种种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让人无法抗拒。

味蕾上绽放出来的爱,会让我们感怀一种特别的情愫,想念一位深爱的人,抑或怀念一段难忘的往事。

15.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先后写了哪两件事?16.第④段中与“妈妈每年将煮好的咸花生晒干分成3大包,分别寄到我们三兄妹的手上”,相照应的是哪一句?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17、分析“一旦触及味蕾的引线,回忆就会漫天飞舞”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18.文章以“味蕾上绽放的爱”为题,有何作用?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四、古诗赏析(每小题2分,共4分)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1、这首诗主要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22、杜甫诗素来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赞誉,历代评论家常常以《春望》为例,盛赞杜甫在炼字方面所下的功夫,请你试着谈谈本诗中“破”“深”二字的妙处。

五、文言文: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

(第25题3分,其余每小题2分,共11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____________※※※※※※※线※※※※※※※※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2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②便要.还家()③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④未果,寻.病终()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3.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作答。

24桃花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是什么?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25.你觉得文末“后遂无问津者”有什么言外之意?请说出你的理由。

六、实践:自主学习(每小题2分,8分)26、综合性学习: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

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和平永驻?(1)、了解历史:在人类的历史上,你知道哪些重大的战争?列举四个例子。

(2)、品味文化:你知道哪些文学作品是描写战争的?至少列举两部作品。

(3)、感悟和平: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坐落在诺曼底登陆战场遗址。

世界和平女神像高10米,重16吨,用不锈钢制。

她那舞动绸带的双臂一前一后的舒展着,高举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鸽展翅欲飞。

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的双臂连为一体,远远望去,好似中国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像英文单词WORLD(世界) 的第一个字母“W ”和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V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