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基本省情

合集下载

云南省省情

云南省省情

云南省省情简介云南省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边接东南亚五国和我国南部地区,素有“东方瑞士”之称。

云南省地处高原,地势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是中国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

同时,云南省还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这里聚集了25个少数民族,民族风情浓厚,独特的民族文化成为了云南的一大亮点。

地理特点云南省地理特点鲜明,拥有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

全省地势呈南高北低的倾斜趋势,主要由高原、山地、盆地和平原组成。

云南省地处五大河流域之一的元江、澜沧江、怒江等著名河流经过,使得云南拥有众多的湖泊和瀑布,流域内的水资源得天独厚,为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气候条件由于云南的地理位置和地貌复杂多样,所以气候条件也较为复杂多样。

其中,昆明市被誉为“春城”,气候温和,温暖宜人;而西双版纳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湿度大。

此外,云南省还有高原气候、大陆性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等多种气候类型,气候适宜,四季分明,是众多游客的理想目的地。

旅游资源云南省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而著名,是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云南省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有雄伟的横断山脉、神奇壮观的石林、美丽的滇池、独具特色的丽江古城等。

此外,云南省还拥有众多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如泸沽湖、普者黑、西双版纳等。

这些自然景观和风景名胜给云南省的旅游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文化底蕴云南是中国的民族团结进步的象征之一,这里聚集了25个少数民族,民族风情浓厚。

每年的“过洞节”、“泼水节”等民族传统节日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此外,云南还有独特的歌舞、手工艺等民间文化,这些都为云南的文化底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经济发展云南省经济发展迅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

云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等。

同时,农业也是云南省重要的经济支柱,云南被誉为“中国的花园”,盛产稻米、玉米、烟草、茶叶等。

乡土地理——云南省·彩云之南

乡土地理——云南省·彩云之南

乡土地理——云南省·彩云之南1.云南概况(1)省区形状:(2)云南省,简称云南滇,省会昆明。

(3)纬度位置:介于北纬21°~29°,东经97°~106°之间,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临省:东部与贵州、广西为邻,北部与四川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邻国: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

是全国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

(4)民族:云南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除汉族以外,人口在6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等25个。

2.地形西部是南北走向横断山脉,东部是云贵高原。

3.气候云南兼具寒温热三带气候。

主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有热带季风气候,西部高山有寒带气候。

4.动植物的王国影响因素:具有寒温热三带气候,地形复杂。

5.横断山脉(1)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形成褶皱山脉—横断山脉。

(2)冰川成因: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进入横断山脉峡谷,受地形抬升,在高山降水形成冰川。

(3)动物:滇金丝猴、牦牛。

(4)怒江大峡谷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

6.金沙江虎跳峡金沙江是长江的干流,位于上游,是玉树到宜宾之间的河段。

至四川宜宾纳岷江始名长江。

7.旅游资源(1)泸沽湖:特色是湖水清澈(对着水面,看白云流过,看时光流逝)。

(2)丽江古城和玉龙雪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最佳搭配。

(3)苍山洱海:露天摄影、婚纱照。

(4)香格里拉:“永恒的和平宁静之地”,特色景观有多变的云朵、阳光、海子和草原。

8.白鹤滩水电站建设选址:峡谷处,利于减少工程量,减少工程难度;中国水电站建站技术进步快。

9.纳帕海—依拉草原湖泊、草原之间转换原因:位于季风气候区,每年6月,西南季风开启了香格里拉的雨季,一年80%的雨水在此时降下,水面渐渐膨胀为原来的5倍,形成纳帕海。

3个月后,季风退去,旱季降临,同样的地方,就成了依拉草原。

10.千湖山、拉姆冬措(仙女千湖)成因:冰川侵蚀形成洼地积水形成。

云南基本情况

云南基本情况

云南省省情一、概况云南省,简称云或滇。

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排名第八名。

东与广西和贵州省毗邻,北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省隔江相望,西北与西藏相连,西部与缅甸,南部和东南部分别与老挝、越南接壤,共有陆地边境线4061公里。

北回归线从本省南部的普洱、红河、文山等州市境内横穿而过。

人口数量排名为第十二名,占全国人口3.36%。

丽江古城三江并流和石林是云南省拥有的世界遗产,其中三江并流是中国唯一一项符合世界自然遗产全部四条标准的世界自然遗产。

三江并流指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怒江、金沙江(长江上游)和澜沧江(湄公河上游)这三条大江在中国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穿过横断山脉高大的云岭、怒山、高黎贡山中幽深的峡谷,并行奔流数百千米而不交汇的自然奇观。

是中国境内面积最大的世界遗产地。

二、行政区划云南省设有地级市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8个。

其下管辖的市辖区12个、县级市9个、县7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29个。

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漾濞彝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三、自然资源云南省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和“药材之乡“的美誉。

全国162种自然矿产中,云南目前已发现可用矿产150余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种类的93%,其中保储量的潜在价值可达3万亿元。

按潜在价值计,燃料矿产约占40%,金属矿产占7.3%,非金属矿产约占52.7%。

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92种,矿产地2700处。

在保有储量矿产中,有13%的矿种居全国前列,2/3的矿种在长江流域及南部地区占重要位置,其中居全国第一的矿种有锌、铅、锡、镉、铟、铊、蓝石棉等。

植物:云南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不仅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植物种类,而且还有许多古老、衍生、特有的以及从国外引种的植物。

在全国近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就有1.8万种,占全国总数的一半还多。

云南省省情 一

云南省省情  一

云南省省情一、概况云南省,简称云或滇。

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排名第八名。

东与广西和贵州省毗邻,北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省隔江相望,西北与西藏相连,西部与缅甸,南部和东南部分别与老挝、越南接壤,共有陆地边境线4061公里。

北回归线从本省南部的普洱、红河、文山等州市境内横穿而过。

人口数量排名为第十二名,占全国人口3.36%。

丽江古城、三江并流和石林是云南省拥有的世界遗产,其中三江并流是中国唯一一项符合世界自然遗产全部四条标准的世界自然遗产。

三江并流指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怒江、金沙江(长江上游)和澜沧江(湄公河上游)这三条大江在中国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穿过横断山脉高大的云岭、怒山、高黎贡山中幽深的峡谷,并行奔流数百千米而不交汇的自然奇观。

是中国境内面积最大的世界遗产地。

二、行政区划云南省设有地级市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8个。

其下管辖的市辖区12个、县级市9个、县7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29个。

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漾濞彝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三、自然资源云南省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和“药材之乡“的美誉。

全国162种自然矿产中,云南目前已发现可用矿产150余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种类的93%,其中保储量的潜在价值可达3万亿元。

按潜在价值计,燃料矿产约占40%,金属矿产占7.3%,非金属矿产约占52.7%。

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92种,矿产地2700处。

在保有储量矿产中,有13%的矿种居全国前列,2/3的矿种在长江流域及南部地区占重要位置,其中居全国第一的矿种有锌、铅、锡、镉、铟、铊、蓝石棉等。

植物:云南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不仅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植物种类,而且还有许多古老、衍生、特有的以及从国外引种的植物。

在全国近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就有1.8万种,占全国总数的一半还多。

云南省省情

云南省省情

云南省省情一、地理概况云南省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中国的一个多民族省份。

云南省地处北纬21°8′40″至29°15′7″、东经97°31′53″至106°11′47″之间,东临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界越南,西连缅甸,北与西藏自治区、四川省接壤。

全省总面积为39.7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4.1%。

云南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地和高原主导地势。

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等著名城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最高峰为梅里雪山,海拔6740米。

二、气候特点云南省气候附有南亚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的特点。

气候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雨水充沛,冬季相对较干燥。

全年平均气温在15摄氏度左右。

云南气候地域差异明显,东部多雨,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而西部则相对干燥,年平均降雨量在500毫米以下。

这种地理气候条件给云南的土壤和生态带来了丰富的资源。

三、人口和民族截至2020年底,云南省常住人口超过5700万人。

云南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有25个少数民族,占全省人口的36.7%。

云南省的主要民族包括汉族、白族、傣族、彝族、哈尼族、景颇族、傈僳族等。

不同少数民族之间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和传统,形成了多元的民族文化。

四、经济发展云南省是中国的重要经济省份之一。

近年来,云南全面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较高水平。

云南省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农业是云南省的基础产业,以稻米、玉米、烟草、茶叶等为主要农作物,同时养殖业也很发达。

工业方面,云南省的有色金属、煤炭、能源、化工等行业具有竞争力。

云南省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锌、铅、锡、铁等。

服务业在云南省的经济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旅游业。

云南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历史悠久的古镇而吸引着大量游客。

五、旅游资源云南省是中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著名的旅游景点包括丽江古城、大理洱海、香格里拉、玉龙雪山、三江并流、石林等。

云南省省情——事业单位考试必看

云南省省情——事业单位考试必看

云南省省情——事业单位考试必看云南省是位于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

云南省地理位置独特,自然资源丰富,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以下是云南省的一些特点。

云南省地理位置优越,东部邻接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濒临越南,西部与缅甸、老挝、泰国交界,北部与四川省毗邻。

拥有广阔的陆地边界和连接东南亚的海上通道,使云南省成为中国重要的门户和交通枢纽之一。

云南省地处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地区以及亚热带气候区的交汇处,拥有丰富的地理景观和生态资源。

境内有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三江并流、玉龙雪山等,还有许多风景名胜如大理洱海、丽江古城、昆明翠湖等,吸引了大批的游客。

云南省也是中国著名的多民族聚居地。

境内有25个民族居住,其中以哈尼族、彝族、傣族、白族等民族最为集中。

这些民族拥有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景观。

人们可以在云南省体验到不同民族的服饰、音乐、舞蹈和美食,享受到多元化文化的魅力。

云南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

境内气候多样,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

云南省的产品以茶叶、花卉、水果等农产品出名,其中普洱茶更是享誉全球。

云南省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锰、锌、锡等。

水力资源和热带雨林资源也是云南省的宝贵财富。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这些自然资源,云南省开展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工作。

同时,云南省也致力于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总之,云南省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地理景观和丰富的民族文化。

在旅游、农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云南省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我们期待着云南省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大的辉煌成就。

第二篇:云南省是中国的一个省,位于中国的西南边境,是一个以多民族聚居而闻名的地方。

云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文化,这使得云南省成为了一个独特而令人着迷的地方。

云南省的多民族特色是云南省突出的一种文化特点,也是云南省的骄傲。

云南省情(学习笔记)

云南省情(学习笔记)

云南省情第一节基本情况一、历史建制与沿革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今云南设置益州郡,郡治设在滇池县(今晋宁),云南县是其下辖的24县之一,“云南”作为政区的名称由此出现,“云南”也至此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

元朝忽必烈灭大理国后,赛典赤被派到云南任行省平章政事,1276年,正式建立云南行省,成为全国11个省之一,从此,云南正式成为全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治所从大理迁至昆明。

昆河铁路全长468公里62个车站,是中国连接越南的铁路干线。

在南北海拔高差1807米的线路上,平均3公里1个隧道、1公里1座桥涵,是以“一颗道钉一滴血,一根枕木一条命”的代价完成的。

重九起义获得成功,1911年11月1日,革命者在五华山组成大中华国云南军都督府,蔡锷为都督,宣布对内对外方针。

数日后,各府、州、县传檄而定,全省光复,清朝在云南的统治被彻底推翻。

1913年10月,蔡锷离滇赴京,唐继尧任云南都督,掌握了全省的军政大权。

在袁准备称帝期间,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党和梁启超的进步党等组织曾派人赴云南策动武装起义。

前云南督军蔡锷与云南将军唐继尧等人,于1915年12月25日在昆明宣布云南独立,旋即建立云南都督府,组织约2万人的讨袁护国军。

因此,护国运动又称“云南起义”。

1926年11月7日,李鑫主持,在昆明市平政街节孝巷39号召开云南第一次党员会议,成立中国共产党云南特别支部。

滇缅公路,这是一条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国际通道。

这是一条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筑成的国际通道。

早在1935年,蒋介石就预见到,一旦战争爆发,中国军队将不可能守得住东部沿海地区和内地平原地区的城市,最终国民政府必将退守西部。

中国政府正是考虑到有可能出现的危机,于1938年开始修建滇缅公路。

公路与缅甸的中央铁路连接,直接贯通缅甸首都仰光港。

滇缅公路原本是为了抢运中国政府在国外购买的和国际援助的战略物资而紧急修建的,随着日军进占越南,滇越铁路中断,滇缅公路竣工不久就成为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

云南省简介

云南省简介

水资源
● 云南省临近热带海洋,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处于西南暖湿气流和东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之 下,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具有水汽充足、降水量丰富的特点。全省年均降水量为1278.8毫米, 折合水量4900亿立方米。降水量地区分布十分复杂,西部、西南部和东南部年降水量较大;中部 和北部的干热河谷(坝子)地区的降水量较少。从全省范围看,降水量分布规律为:山区降水量 多,河谷、坝区降水量少;迎风坡降水量大,背风坡降水量小。
气候
● 云南省气候基本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型,立体气候特点显著,类型众多、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干湿季节分明、气温随地势高低垂直变化异常明显。滇西北属寒带型气候,长冬无夏,春秋较短; 滇东、滇中属温带型气候,四季如春,遇雨成冬;滇南、滇西南属低热河谷区,有一部分在北回 归线以南,进入热带范围,长夏无冬,一雨成秋。在一个省区内,同时具有寒、温、热(包括亚 热带)三带气候,一般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温度平均递降0.6℃~0.7℃,有“一山分四季, 十里不同天”之说,景象别具特色。
● 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0437万千瓦,占全国总蕴藏量的15.3%,居全国第3位。全省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 为9795万千瓦,年发电量为3944.5亿度,占全国可开发装机容量的20.5%,居全国第2位
● 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滇东北,全省已探明储量240亿吨,居全国第9位,煤种也较齐全,烟煤、无烟煤、褐煤 都有。
● 云南省动物种类数为全国之冠,素有“动物王国”之称。脊椎动物达2273种,占全国的51.4%。其中,鸟类 793种,占63.7%;兽类300种,占51.1%;鱼类366种,占45.7%;爬行类143种,占37.6%;两栖类102 种,占46.4%。全国见于名录的2.5万种昆虫类中云南省有1万余种。云南省珍稀保护动物较多,许多动物在 中国国内仅分布在云南省。蜂猴、滇金丝猴、野象、野牛、长臂猿、印支虎、犀鸟、白尾梢虹雉等46种均属 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熊猴、猕猴、灰叶猴、穿山甲、麝、小熊猫、绿孔雀、蟒蛇等154种均属于国家二类保 护动物;此外,还有大量小型珍稀动物种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省情
3、傣、阿昌、哈尼、藏、拉祜、普米等族, 尚处于封建农奴制或封建领主制阶段。 4、回、白、纳西、壮、蒙古、彝等族,与汉 族一样,处于封建地主经济阶段。 5、回、白、纳西的一部分,处于资本主义工 商业社会发展阶段。
一、基本省情
(二)云南固有特点的视角 1、边疆。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国 境线长4060公里,25个边境县。 2、山区。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山区占 94%,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通讯不畅、 信息不灵。 3、民族。26个世居民族,16个特有民族, 15个跨境民族,民族自治地方最多。
云南的基本省情、民族文化 多样性、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郭家骥
一、基本省情
(一)社会发展阶段的视角 云南是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民族改革前 1、独龙、怒、基诺、布朗、景颇、德昂及傈 僳、佤、拉祜、苗、瑶等民族,尚处于原 始社会末期。 2、宁蒗、永胜、华坪等县小凉山彝族,尚处 于奴隶社会阶段。
一、基本省情
4、贫困。按最新标准,全省还有1000多万贫 困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5、边疆、山区、民族、贫困四位一体。少数 民族贫困人口较多,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和 分布在边疆、山区和贫困地区。
一、基本省情
(三)从全球化和科学发展观的视角 全球化要求突出地方特点谋划发展,科学发 展观要求发展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 可持续。 1、生态环境多样性。地形地貌多样性,气候 多样性,水文多样性,土壤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物多样性
3、生产方式多样性。 4、生活方式多样性。建筑文化多样性,服饰 文化多样性,节日文化多样性,歌舞乐文 化多样性,饮食文化多样性,体育文化多 样性,工艺文化多样性,医药文化多样性。 5、风俗习惯多样性。 6、是云南最具比较优势的宝贵财富。
三、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一)与全国其他民族地区相比,云南是民 族关系最为和谐的省份。 (二)云南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历史原因。 云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明代 以后,汉族成为云南人口最多的民族,发 挥了重要的凝聚核心作用。历史上云南各 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已达到较高程度。 (三)云南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现实因素和 基本经验。
三、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1、结合云南实际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 族政策。 2、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切实加 强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3、因地制宜、因族举措,实事求是地进行分 类指导。 4、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 济社会发展。
三、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5、大力培养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6、坚持“团结、教育、疏导、化解”的方针, 妥善处理民族矛盾。 7、创造性地实行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制, 有力地保障了云南的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四)运用国家力量,推动云南民族关系持 续和谐发展,建立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 荣稳定示范区。
一、基本省情
3、民族文化多样性。 4、三多一体。
民族文化多样性
生态环境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二、民族文化多样性
1、民族成分多样性。26个世居民族。 2、语言文字多样性。26种民族语言,22种民 族文字。 3、宗教信仰多样性。佛教(汉传佛教、藏传 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道教、伊斯兰 教、基督教、天主教俱全,还有各民族的 民间信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