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 业 危 害 告 知 卡(噪音)

合集下载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MSDS)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MSDS)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MSDS)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作业可能产生噪声,对听力有损害,提请注意防护。

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会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久性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疾病。

因此,噪声有害,应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粉尘)作业可能产生粉尘,对呼吸系统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长时间吸入粉尘,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矽肺等呼吸系统疾病。

因此,应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开展通风换气等。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苯等有毒气体)作业可能产生苯等有毒气体,对身体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苯等有毒气体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等都会造成损害,严重者可能致癌。

因此,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毒面具、开展通风换气等。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高温)作业可能产生高温,对身体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会引起中暑、热衰竭等疾病。

因此,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穿透气性好的衣服、及时补水等。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电离辐射)作业可能产生电离辐射,对身体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长时间接触电离辐射,会对人体的生殖系统、免疫系统、造血系统等造成损害,严重者可能致癌。

因此,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服、保持距离等。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紫外线)作业可能产生紫外线,对皮肤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长时间接触紫外线,会引起皮肤癌、色素性皮肤病等疾病。

因此,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涂抹防晒霜等。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铅烟)作业可能产生铅烟,对身体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长时间接触铅烟,会引起中毒、神经系统损害、贫血等疾病。

因此,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口罩、开展通风换气等。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乙醇)作业可能产生乙醇,对身体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长时间接触乙醇,会引起中毒、神经系统损害等疾病。

因此,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手套、保持通风等。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溴素)作业可能产生溴素,对身体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电焊烟尘、噪声告知卡2

电焊烟尘、噪声告知卡2
从事电焊作业者在作业时,为了减轻或防止电焊烟尘造成的危害,应戴好防护口罩,穿好工作服,正确使用防护面具和护目镜。属粉尘或烟。密闭、局部排风、除尘、呼吸防护。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标准限值:PC-TWA:4.0mg/m³;超限倍数:2
检测数据:C-TWA:mg/m³;C-STEL/PC-TWA:
检测日期:年月日
噪声有害
使用防声器,或立刻离开噪音现场,如发现听力异常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
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强噪音的机械设备;采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吸收声能;使用隔声、阻尼、隔振等措施及加强个体防护,佩戴耳塞、耳罩、帽盔等防护用品;进行岗前健康体检,定期进行岗中体检;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适当安排工间休息,休息时离开噪音环境。
职业危害告知卡
噪声
Noise
噪声损害人的听力,可造成人体听力损失,损害心血管。长期接触噪声可引起头痛、耳鸣、惊慌、记忆减退,甚至引起神经官能症。也能导致心跳加速、血管痉挛、高血压、冠心病、食欲下降、月经失调等。超过115分贝的噪音可造成耳聋。
每周工作5d,每天工作8h,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A),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的限值为85dB(A),计算8h等效声级;每周工作日不是5d,需计算40h等效声级,限值为85 dB(A)。
焊条与焊件接触时,在电流的作用下,高温燃烧而产生的烟尘和弧光。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PC-TWA)为4 mg/m3。可疑人类致癌物。
当心中毒
在电焊作业中如发生不适症状或中毒现象,应立即停止工作,脱离现场,请医生诊治。另外电焊作业场地应选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如在室内作业,应搞好通风,尽量减少作业场地空气中的电焊烟尘。
火警:119急救:120职业卫生咨询电话:62271365
标准限值:LEX,8h:85dB;LEX,40h:85dB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粉尘、有毒有害物品等43种)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粉尘、有毒有害物品等43种)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粉尘、有毒有害物品等43种)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粉尘)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苯等有毒气体)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高温)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电离辐射)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紫外线)7、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铅烟)8、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乙醇)9、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溴素)10、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氨)1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一氧化碳)1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电焊工岗位-----高温、电焊尘、有毒气体、弧光)1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烫伤)1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丁酮)1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异丙醇)1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液氮)17、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甲醇)18、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氧气)19、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硫酸)20、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二氯甲烷)2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甲苯)2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硝酸)2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氢氧化钠)2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过氧化氢)2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可溶性镍化物)2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异佛尔酮)27、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环己酮)28、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乙酸乙酯)29、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苯乙烯)30、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硫酸)3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盐酸)3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煤气)3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钒)3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锰)3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氯气)3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硫化氢)37、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氮气)38、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四氢呋喃)39、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甲醛)40、职业病危害告知卡(1,4-丁炔二醇)4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1,4-丁二醇)4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放射源:钴-60)4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放射源:铯-137)4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4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4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作业可能产生噪声,对听力有损害,提请注意防护噪声有害健康危害理化特性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性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疾病。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粉尘、有毒有害物品等43种)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粉尘、有毒有害物品等43种)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作业可能产生噪声,对听力有损害,提请注意防护噪声有害健康危害理化特性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性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疾病。

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

应急处理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并紧闭门窗。

如发现听力异常,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

注意防护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来吸收声能;佩戴耳塞;使用隔声罩、隔声间、隔声屏,将空气传播的噪声挡住、隔开。

急救电话:120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410501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粉尘)作业可能产生粉尘,对人体有损害,提请注意防护注意防尘健康危害理化特性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当吸入的粉尘量达到一定数量即可引发尘肺病,还可以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眼结膜损害等。

无机性粉尘应急处理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注意防护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

急救电话:120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410501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苯等有毒气体)作业可能产生有害气体,对人体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苯等有毒气体健康危害理化特性本岗位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苯、甲苯、二甲苯、醋酸丁酯、丙酮等可能引起职业病的有害气体。

可经吸入、经口和皮肤进入人体,有害健康。

易挥发,不溶于水;遇热、明火易燃烧爆炸。

应急处理急性中毒: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

皮肤接触:立即流动的清水冲洗污染的皮肤,尽快就医,严禁擦拭接触化学品处的皮肤。

火情/火灾:请用灭火器扑救并尽快报警。

注意防护急救电话:120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410501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高温)作业场所产生高温,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高温High Temperature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对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等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的同时,还可导致中暑性疾病,如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

职业危害告知卡(焊接)

职业危害告知卡(焊接)

职业危害告知卡(焊接)简介职业危害告知卡是为了保护焊接工人的身体健康而制定的一份必要文件。

本告知卡旨在提供有关焊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职业危害,并提供必要的安全措施和紧急应对方法。

焊接过程中的职业危害以下是焊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职业危害:1. 焊接烟雾: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烟雾,其中包含有害物质如焊剂、金属蒸汽和有害气体。

吸入这些烟雾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

2. 紫外线辐射: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电弧会释放出紫外线辐射,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可能引发眼睛和皮肤疾病,甚至导致眼睛失明。

3. 噪音: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可能对听力造成损害。

长时间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下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丧失。

安全措施为了保护焊接工人的身体健康,以下是应采取的安全措施:1.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佩戴适当的防护面具、手套、工作服和防护鞋,以减少对皮肤和身体的伤害。

2. 防护焊接烟雾:确保焊接区域通风良好,使用有效的抽风设备或安装局部排风系统来清除焊接烟雾。

3. 防护紫外线辐射:佩戴特制的焊接面罩或护目镜,以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辐射的损害。

4. 控制噪音:使用耳塞或耳罩等个人听力保护设备来降低噪音对听力的影响。

5. 定期体检:定期接受身体健康检查,以及时发现和治疗与焊接相关的职业病。

紧急应对方法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请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应对:1. 烟雾中毒:立即离开焊接区域,并寻求新鲜空气。

如有必要,提供急救,并立即就医。

2. 紫外线辐射伤害:可立即避免紫外线暴露,前往阴凉处并佩戴护目镜。

如有任何不适,请寻求医疗帮助。

3. 噪音导致的听力损伤:尽量远离高噪音区域,如无法避免,请佩戴适当的听力保护设备并寻求医疗帮助。

请务必遵守以上的安全措施和紧急应对方法,以确保您的职业健康和个人安全。

> 注意:本文档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安全要求还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工作情况确定。

职业危害告知卡(挖掘机)

职业危害告知卡(挖掘机)

职业危害告知卡(挖掘机)
职业危害告知卡(挖掘机)
1. 告知内容
本告知卡旨在向挖掘机操作人员提供有关职业危害的重要信息,以保护其安全和健康。

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2. 挖掘机的职业危害
挖掘机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潜在职业危害:
- 机械伤害: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机械部件异常运转、滑动部
件夹损、失控等情况,造成操作人员身体受伤。

- 噪音危害:挖掘机工作时会产生高强度的噪音,长时间暴露
于噪音环境下会对听觉系统产生损害。

- 振动危害:挖掘机工作时会产生振动,持续暴露于振动环境
下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 粉尘危害:挖掘机操作会产生粉尘,吸入粉尘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 安全距离不当:操作人员未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可能导致被挖掘机碾压、撞击等意外事故。

3. 防护措施
为降低职业危害风险,操作人员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噪耳塞、防护手套、防尘口罩等。

- 注意保养维护:定期检查挖掘机机械部件的磨损程度,并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 规范操作:按照操作手册中的要求正确操作挖掘机,避免异常操作引起危险情况。

- 控制噪音和振动:佩戴有效的防噪耳塞和防振手套,减少噪音和振动对身体的影响。

- 做好通风换气:在封闭或粉尘较多的工作环境中,保持良好通风,减少吸入粉尘的风险。

- 保持安全距离:始终保持与挖掘机的适当安全距离,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4. 总结
挖掘机操作涉及多种职业危害,但通过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安全风险。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加强个人防护意识,确保自身的安全和健康。

职业危害告知牌全套

职业危害告知牌全套
皮肤接触:以温水缓和冲洗受污染的部位不少于20-30分钟。脱掉受污染的衣服、鞋子或皮饰品。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将眼皮撑开,用缓和流动的温水冲洗污染的眼睛20分钟。如果刺激感持续,反复冲洗。立刻就医。
食入:若患者即将丧失意识、已失去意识或痉挛,不可经口喂食任何东西。若患者意识清楚,让其用水彻底漱口。不可催吐。给患者喝下240~300毫升的水,以稀释胃中的物质;若有牛奶,于喝水后再给予牛奶喝下。若患者自发性呕吐,让其身体向前倾以减低吸入危险,并让其漱口及反复给水。立刻就医。
SULFURICACID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吸入或食入可能致死,会腐蚀眼睛、皮肤、呼吸道,可能造成失明、肺水肿(症状可能延迟发生),含硫酸的无机酸雾滴具致癌性。
无色至暗褐色液体,具有油性、吸湿性,无味,加热有窒息味,稀释硫酸时只能注酸入水,切不可注水入酸
当心腐蚀
吸入:移走污染源或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眼睛接触:立即将眼皮撑开,用缓和流动的温水冲洗污染的眼睛0-30分钟。立刻就医。
食入:若患者即将丧失意识、已失去意识或痉挛,不可经口喂食任何东西。若患者意识清楚,让其用水彻底漱口。不可催吐。给患者喝下240~300毫升的水,以稀释胃中的物质;若有牛奶,于喝水后再给予牛奶喝下。若患者自发性呕吐,让其身体向前倾以减低吸入危险,并让其漱口及反复给水。立刻就医。
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确保通风机运行良好、安全设施有效,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严格佩戴齐全防护用品,定期参加体检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盐酸
HYDROCHLORICACID
极具腐蚀性,会严重刺激鼻紫、喉咙、眼睛。高浓度暴露可能造成致命的肺水肿、失明、牙齿糜烂。
无色或淡黄色具刺鼻味的发烟液体,极具腐蚀性,与金属接触会产当易然气体

《职业危害告知卡》课件

《职业危害告知卡》课件

使用与管理
张贴位置
告知卡应张贴在显眼的位置,以便员 工随时查看。
定期更新
告知卡应定期更新,以反映职业危害 的新情况。
培训教育
企业应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使其了 解职业危害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检查与考核
企业应对告知卡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与考核,以确保其有效实施。
04 职业危害告知卡示例与解读
示例展示
影响劳动者健康。
影响生产效率
职业危害可导致劳动者身体不 适,降低工作效率,增加事故
风险。
社会负担
职业危害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 济负担,包括医疗费用、工伤
赔偿等。
安全意识
提高劳动者安全意识,加强职 业卫生培训,是预防职业危害
的重要措施。
02 职业危害告知义务
告知的对象
劳动者
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职业 危害告知,使其了解工作场所可 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措 施。
分类
职业危害分为粉尘类、化学因素类、物理因素类和生物因素类等。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粉尘类
化学因素类
物理因素类
生物因素类
如煤尘、水泥尘、石棉 尘等。
如各种有毒气体、酸碱 盐等。
如噪声、振动、高温、 低温等。
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 等。
职业危害的严重性
01
02
03
04
影响健康
职业危害可导致各种职业病, 如尘肺病、职业中毒等,严重
01
展示不同行业的职业危害告知卡 样本,如化工、矿山、建筑等。
02
展示告知卡的设计风格和版面布 局,以便学习者了解其基本构成 。
解读与说明
详细解读职业危害告知卡的各项内容,包括危害因素、预防措施、应急处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危害告知卡
作业环境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噪音Noise
理化特性
音高和音强变化混乱、听起来不谐和的声音。

同【噪声】:在一定环境中不应有而有的声音。

泛指嘈杂、刺耳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车辆鸣笛、工业噪音、建筑施工、社会噪音如音乐厅、高音喇叭、早市和人的大声说话等。

噪声有害
健康危害
噪音引起的听力损伤
噪音是伤害耳朵感声器官(耳蜗)的感觉发细胞(sensoryhaircells),一旦感觉发细胞受到伤害,则永远不会复原。

感觉高频率的感觉发细胞最容易受到噪音的伤害,因此一般人听力已经受噪音伤害了,如果没有做听力检验却往往不自觉,直到听力丧失到无法与人沟通时,却为时已晚。

早期听力的丧失以4000Hz最容易发生,且双侧对称(4Kdip)。

病患以无法听到轻柔高频率的声音为主。

除非突然暴露在非常强烈的声音下如枪声,爆竹声等,听力的丧失也是渐进性的。

噪音引起心脏血管伤害
急性噪音暴露常引起高血压,在100分贝十分钟下肾上腺激素则分泌升高,交感神经被激动。

在动物实验上,也有相同的发现。

虽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不一致,但最近几个大规模研究显示长期噪音的暴露与高血压呈正相关的关系。

暴露噪音70分贝到90分贝五年,其得到高血压的危险性高达2.47倍。

噪音对生殖能力的影响
近年来,一些专家提出了“环境激素”理论,指出环境中存在着能够像激素一样影响人体内分泌功能的化学物质,噪音就是其中一种。

它会使人体内分泌紊乱,导致精液和精子异常。

长时间的噪音污染可以引起男性不育;对女性而言,则会导致流产和胎儿畸形。

在其他方面的研究到目前仍无结论,尚待进一步的探讨。

噪音对睡眠的影响
有高达百分之二十八的人认为噪音影响睡眠,但长久影响下是否对健康有伤害,尚待进一步的探讨。

噪音对心理的影响
在高频率的噪音下,一般人都有焦躁不安的症状,容易激动的情形。

有人
研究发现噪音越高的工作场所,意外事件越多,生产力越低,此项结果仍有争论。

防护措施
1.降低声源噪音: 可以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或者改变噪音源的运动方式(如用阻尼、隔振等措施降低固体发声体的振动)。

2.在传音途径上降低噪音,控制噪音的传播,改变声源已经发出的噪音传播途径,如采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等措施。

3.长期职业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零听耳塞、耳罩或头盔等护耳器。

急救电话1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