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金融中心产业集聚与
世界重要著名港口

大洋洲著名港口 青岛港
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词
港口设施先进
详细描述
青岛港拥有先进的港口设施和装备,包括现代化的集装箱码 头、油品码头、散货码头等。青岛港还采用了智能化的港口 管理系统和信息技术,提高了港口运营效率和安全水平。
05 非洲著名港口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浙江省东北部,长江口南侧, 杭州湾外缘。
历史沿革
舟山港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之一,自1987年以来一直是 中国第一大港口。
02 欧洲著名港口
地理位置
新加坡港位于新加坡岛南部,地处马六甲海峡东口,紧邻国 际航道,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历史发展
新加坡港始建于19世纪中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 的集装箱港口之一,也是亚洲地区重要的货物集散中心。
港口设施
新加坡港拥有完善的港口设施,包括现代化的集装箱码头、油轮码头和散货码头等。此外,港口还拥有先进的装卸设备和仓储 设施,能够满足各种货物的装卸和存储需求。
03 美洲著名港口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东南部,是华南地 区最大的海港。
历史沿革
广州港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 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 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 一。
港口设施
广州港拥有完善的港口设施,包括集装箱码 头、散货码头、油品码头等,可满足各类货
物的装卸需求。
港口设施
拥有完善的港口设施,包括集装箱码头、散货码头、油品码头 等,以及现代化的港口物流体系。
货物吞吐量
2019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0.85亿吨,居全球港口前列。
未来发展
舟山港将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港口物流服务水平,推动港口经济高质量 发展。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评选指标、评选排名与四大海洋中心城市发展概述

一、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评选指标和评选结果分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概念源自2012年挪威海事展、奥斯陆海运机构联合发布的“全球领先的海事之都”研究报告,报告对世界范围内30个知名海洋城市进行了排名,迄今为止共发布三期,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我国学者将“全球领先的海事之都”译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并被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文本采纳。
这一排名实质上是对国际海洋城市一整套较为专业、综合的评价体系,在目前世界海事界具有首创性和唯一性。
从三期报告来看,虽然评价体系的指标每一期都有所调整,还在不断完善之中,一些指标受到数据可获得性的限制还不够科学,但这些指标总体上上反映了当今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主要内涵。
评价体系的指标分客观因素和专家评价两个方面。
2017年报告中客观因素包括五大类、24个指标,均为各种权威国际海事报告中可获得的统计数据。
五大类指标分别是:航运中心、海洋金融与法律、海洋科技、港口与物流、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
具体来看,航运中心指标包括城市所管理的船队规模、隶属于船东的船队规模、隶属船东的船队货物价值、航运公司总部数量、航运公司市值。
海洋金融与法律指标包括城市中的法律专家数量、保费收入、海洋产业贷款规模、航运投资规模、海洋产业上市公司数量、海洋产业上市公司市值。
海洋科技指标包括船舶修建产量、船级社雇员数量、经过船级社技术检验的船队规模、船厂和技术服务公司市值。
港口与物流指标包括港口装卸集装箱数量、港口装卸的总货物量、港口运营公司的规模、邮轮停靠港口的次数。
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指标包括营商便利性、政府透明度和廉洁程度、创新创业指数、房地产价格、海关手续负担。
专家评价则是针对“你认为哪个城市排在航运中心前五名?”等22个问题面向全球250多个行业专家进行问卷调查,这些专家包括海洋领域政府官员、大中型涉海企业高管、海洋领域科学家或技术人员等。
在这三期排名中,新加坡都位居第一,德国汉堡两次入选第二名,挪威奥斯陆两次入选第三名。
韩国釜山市介绍

韩国釜山市介绍一、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釜山市位于韩国东南端,东经129度,北纬35度。
东南滨朝鲜海峡(韩国称:大韩海峡,Korea Strait ),与日本对马岛相望;西临洛东江。
西北山地耸峙,南有群岛屏障。
釜山市总面积为765,64平方公里,人口361万(2007年),人口密度4722 人/平方公里。
划分为15个区和1个郡,釜山是韩国第二大城市,韩国第一大贸易港口城市。
釜山拥有海陆空立体交通,是韩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凭借国际机场、国际轮渡港、集装箱港、高速公路、铁路等发达的交通系统,进一步强化了其环境优势。
航空方面,釜山的金海国际机场和10个国家和地区的31个城市开通了直航,每周航班数达到了227班,其中和中国的13个城市直航达到了92班。
预计今年上半年金海国际机场的国际线旅客人数将突破300万。
陆路交通方面,釜山是韩国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终点,如连接釜山和首尔的京釜高速铁路,从釜山到首尔只需要2个小时40分钟。
南海高速公路及其它国营高速公路则把釜山与韩国西南部与东北地区连接在一起。
水运方面,釜山港有前往日本6个城市以及我国烟台的旅客船。
二、城市历史据考证旧石器时期釜山地区就已经有人聚居了。
一直到6世纪釜山地区属于伽耶的领地。
之后,成为新罗的东莱郡。
高丽末期,由于倭寇的不断侵入,驻扎了很多军队,釜山随之成了军事要地。
19世纪中叶以后,朝鲜王朝内部的封建统治摇摇欲坠,外部又受到了欧美列强帝国主义的侵略,日本于1876年用武力迫使朝鲜签订了《江华岛条约》,釜山正式作为对外贸易港口开放。
釜山自1876年开放港口以来已成为了西方文化流入韩国的窗口。
1921年草梁,左千,营州洞等一带的道路开始整修,这给釜山城市的形成提供了契机。
1945年光复时釜山人口为28万,1948年由于海外侨胞的归国,人口上升至50万,到了1960年这一数字激增至116万。
1949年8月15日釜山由府制改为市制,现代城市意义上的釜山市真正诞生。
世界各大洲的主要城市与经济中心

世界各大洲的主要城市与经济中心1.中国:北京(首都)、上海(经济中心)、广州(南部重要城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国际金融中心)2.日本:东京(首都,国际大都市)、大阪(经济重镇)、名古屋(工业城市)3.印度:新德里(首都)、孟买(经济中心,棉纺织工业基地)、班加罗尔(软件产业中心)4.韩国:首尔(首都,国际大都市)、釜山(经济重镇,港口城市)5.俄罗斯:莫斯科(首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圣彼得堡(波罗的海重要港口)6.英国:伦敦(首都,国际金融中心)、曼彻斯特(工业城市,足球城)7.法国:巴黎(首都,国际大都市)、马赛(地中海重要港口)8.德国:柏林(首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堡(港口城市,经济重镇)9.意大利:罗马(首都,国际大都市)、米兰(时尚中心,经济重镇)10.西班牙:马德里(首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巴塞罗那(旅游城市,经济中心)11.埃及:开罗(首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亚历山大(地中海重要港口)12.南非:比勒陀利亚(首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约翰内斯堡(金矿开采中心,经济重镇)13.尼日利亚:阿布贾(首都,政治、经济中心)、拉各斯(港口城市,经济重镇)14.美国:华盛顿(首都,政治中心)、纽约(国际金融中心,大都市)、洛杉矶(电影产业中心,经济重镇)、芝加哥(交通中心,经济重镇)15.加拿大:渥太华(首都,政治中心)、多伦多(经济中心,大都市)、温哥华(太平洋沿岸重要港口)16.巴西:巴西利亚(首都,政治中心)、圣保罗(经济中心,大都市)、里约热内卢(旅游城市,经济重镇)17.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首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8.澳大利亚:堪培拉(首都,政治中心)、悉尼(经济中心,大都市)、墨尔本(文化、教育中心)19.新西兰:惠灵顿(首都,政治中心)、奥克兰(经济中心,大都市)20.主要城市:无城市,仅有科研站点,如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等。
八、欧洲联盟1.欧盟总部:布鲁塞尔(比利时),经济中心:巴黎(法国)、伦敦(英国)、柏林(德国)等。
基于POI大数据分析的铁路站点周边业态布局模式研究

基于POI大数据分析的铁路站点周边业态布局模式研究苏子玥【摘要】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迅速发展,带动了一系列城市新区的开发,高铁站点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又一次成为热点.文章采用POI核密度分析方法,分析国际知名车站周边业态情况,从城市空间的实际使用情况,总结车站周边三大开发模式,并分析其空间特点.将数据细分为三大类七小类,综合分析生活、生产、公共服务这三种城市功能与车站周边空间布局的关系.【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9(000)007【总页数】2页(P45-46)【关键词】POI数据;站点周边;功能业态;空间布局【作者】苏子玥【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1 概述1.1 研究目的和意义在中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高铁建设带动了一批新城开发建设。
高铁站的近站地区往往是新区的一个发展先行区,日后将带动片区的发展,因此,规划设计时,功能布局及其模式就至关重要。
但由于大多数新建站点周边土地属于待开发用地,对未来的开发模式和土地使用情况还没有相应的研究和规划,上位规划多采用千人指标和规模预测等方式设计,但仅涉及到规模层面,对于空间布局方面没有相应的可参照规范。
加之高铁站的存在带来大量过往旅客,又不能完全套用传统中心区的发展模式,给地区业态分布带来复杂性。
因此,通过研究近站地区功能业态的布局模式,和各个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提出建设性建议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年有学者提出四代车站理论和开发模式,但均是基于传统的土地利用模式和实践经验,本文采取POI大数据分析,从实际使用维度分析功能业态,通过对多个国际四代车站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实际业态反向指导空间布局,亦是对原有理论的验证。
1.2 技术路线为了总结归纳高铁站周边功能业态的布局模式,采取国际案例研究的方式,利用GIS地理信息分析工具对大数据信息处理。
基于POI数据进行核密度分析,比较世界各大车站及其周边的功能业态布局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提炼。
从板桥科技谷看韩国尖端产业集群发展

从板桥科技谷看韩国尖端产业集群发展作者:暂无来源:《上海信息化》 2018年第9期韩国京畿道以板桥科技谷作为重要承载区,打造未来科学与尖端产业集群。
之所以能吸引众多高科技企业入驻,板桥科技谷的地理位置和硬件建设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是有创新创业支持体系的加持。
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革新的深入推进,全球产业创新与集聚的活跃度进一步加剧,韩国京畿道乘势而为,以板桥科技谷(PangyoTechnoValley)作为重要承载区,积极打造未来科学与尖端产业集群,通过聚集大学、研究机构、行业领军企业与众多创新型企业,培育集IT(信息通讯)、BT(生物科技)、CT(文化技术)、NT(纳米技术)于一体的融复合创新集群。
发展现状据统计,2013年板桥科技谷入驻企业达870家,员工总数5.81万人。
随着建设力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2016年入驻企业超过1300家,实现销售额77.48万亿韩元,员工总数突破7.47万人。
入驻企业中,信息通讯技术企业共1038家,占比达到79.8%,生物科技、文化技术与纳米技术企业比重相对较小,仅为11%、5%和l%。
板桥科技谷发展驱动力量之一是建立在韩国传统大企业集团的投资和支撑上,如POSCOICT、三星TechWin、SK化学、LIGNEX1、AhnLab、NHN均在板桥科技谷建立研发中心或者业务中心,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系统半导体振兴中心、电子配件研究院SoC中心等机构相继进入。
值得一提的是,板桥科技谷已经成为韩国游戏企业最密集的区域,该国游戏产业销售额的85%来源于此地,曾经位于首尔江南区德黑兰路、上岩洞、加山数码科技园等地的游戏企业已经移至板桥科技谷,领军公司NEXON、NCSOFT、HANGAME、NEOWIZ等纷纷搬迁至此。
板桥科技谷面积总计661平方公里,围绕信息通讯、生物科技等主导产业,整个空间被分为三个区块,并被赋予不同的功能属性,分别是邀请研究场地、一般研究场地和研究服务场地。
中日韩合作的发展、困境与前景

中日韩合作的发展、困境与前景作者:巴殿君左天全来源:《国际问题研究》2024年第01期〔提要〕自1999年举行首次领导人会晤以来,中日韩在内生需求、政治引领和外部危机的共同驱动下,逐渐形成“峰会—部长级—工作级”三级合作模式,不断深化各领域合作,持续拓展在中日韩自贸区设想和“RCEP+”框架等多种路径下的合作。
同时,中日韩合作的发展也面临严峻的现实困境,包括美国干扰牵制增强、合作收益预期受损、集体认同缺失等一系列问题。
尽管如此,中日韩合作有深厚的民意基础和显著的政治意愿,仍存发展潜力。
为更有效把握中日韩合作的回暖势头,三国应致力于深化沟通交流,调适相互认知;扩大共同利益,增强相互依赖;加强战略协作,实现机制对接。
历史经验证明,三国相互影响、彼此互动,是促进地区稳定与繁荣的核心变量;三国和平共处,合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文化融合,符合三方国家利益与地区合作需求,也是东北亚地区合作共赢、构建和平与稳定东亚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中日韩合作、区域一体化、东北亚秩序〔作者简介〕巴殿君,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匡亚明学者卓越教授、博士生导师左天全,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中图分类号〕D831.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2 8832(2024)1期0110-20中日韩地理位置相邻,是东亚地区的主要国家,三国合作机制进程自1999年开启以来,为三国发展、地区繁荣及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政治极化与对立加剧,地区安全问题频发,全球产业链重构,全球化进程受阻,全球治理失序。
在此背景下,强化多边合作成为化解逆全球化困境的重要方案。
在三国共同努力下,中日韩合作在2023年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2023年11月26日,第十次中日韩外长会在韩国釜山举行,这是三国外长自2019年以来时隔四年再次会晤。
三方一致认为中日韩合作可以为地区与世界的和平繁荣发挥积极作用,同意为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创造条件,加紧相关筹备工作,并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产业集聚对城市化的影响

产业集聚对城市化的影响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城市化进程已进入21世纪富有历史意义的新阶段,而我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的加速时期,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产业集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一。
产业集聚是一种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产业集聚的过程和城市化是相伴相随、相辅相成的关系。
产业集聚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城市化的“加速器”,产业集聚增强了城市化的经济基础,有利于提高城市竞争力从而促进城市化进程。
因此,在我国现今经济社会大发展,城市化推进的关键时期,研究产业集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产业集聚;城市化;影响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new stage of world city urbanization has entered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historic, but our country is in the period of accelerating the city, city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for economic growth.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s one of the mainstream of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s a kind of industry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in space, and form a strong,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phenomenon.Throughou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world economy,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city is concomitant relationship with each other. Industrial cluster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city development, city is the "accelerator", enhances the economic base of the city agglomeration, helps to improve the power of city and boost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refo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society of our country, the key period of reform of the city, the study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on the city's role is of positiv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words: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city; influence目录摘要 (1)Abstract (2)一、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理论研究 (4)1、产业集聚的概念 (4)2、城市化的内涵 (4)二、产业集聚与城市化 (5)1 产业集聚与国际大都市的形成 (5)2 产业集聚与中心城市的形成 (5)3 产业集聚与城市圈的形成 (5)三、产业集聚推动城市化发展 (6)1 产业集聚为城市化集聚生产与生活要素 (6)2 产业集聚提升了城市竞争力 (7)3 产业集聚为城市化拓展了地理空间 (7)四、江苏地区产业集聚发展 (8)1、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关系的计量模型 (8)(1)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8)(2)样本和数据选取 (9)(3)模型设定 (9)2、江苏产业集聚对城市的影响 (10)五、总结 (11)参考文献 (12)一、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理论研究1、产业集聚的概念产业集聚,1909年由经济学家韦伯首先提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24釜山金融中心韩国的海上门户
伦敦国际金融城公布的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18显示,釜山排名第24;釜山是釜山领区三市两道的核心城市,其经济发展影响到釜山都市圈400万人口和釜山领区的接近1400万人口,30%的国土面积,大约韩国有3/5的人口受其影响,而且作为韩国南部经济中心,它承载着国内外双重中心城市的任务,辐射的地区包括日本西南部和北朝鲜,以及中国的东北部和环渤海部分地区。
釜山作为韩国国际物流、港口中心,经济十分发达,是韩国的产业创新中心。
韩国政府曾一度希望把釜山打造成东北亚金融枢纽。
作为重化工业中心城市,在韩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金融业集聚概况
1、金融中心特色
根据CNN的报道,全球最具潜力的未来新兴国际金融中心的排名中,韩国釜山位列第二,2014年釜山国际金融中心落成,与首尔的汝矣岛一样,釜山的门岘地区是韩国政府指定的“金融中心市(金融枢纽)”,专注于金融和衍生品市场。
韩国交易所、韩国资产管理公社、韩国预托决计院、韩国南部发展、韩国住宅金融公社等都在这里。
2、金融中心现状
总体来看,从2005年到2013年,韩国的金融产业正在倒退,金融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从2005年的6.5%下降到2013年的5.5%。
2014年,政府抱着打造与香港、新加坡相媲美的“东北亚金融枢纽”构想,指定门岘地区和汝矣岛作为金融枢纽,近两年,首尔和釜山的地位在GFCI排名中有所上升。
韩国唯一的交易所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设在釜山,韩国交易所由韩国三家交易所合并而来,韩国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市场及期货交易所合并而来。
二、城市及产业集聚概况
城市概况:釜山,釜山广域市,是韩国第一港口和第二大城市,历史上一直是东亚大陆和海洋文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
全市总面积769.8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300万。
产业集聚概况:釜山工业仅次于首尔,深入纺织、机械、化工、食品、木材、水产品加工等各领域,其中机械工业尤为发达,造船、轮胎生产居韩国首位,水产品的出口在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位置。
产业集聚:釜山领区包括釜山、大邱、蔚山三市及庆尚南、北两道,是韩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及货运港口所在地,领区主要产业有汽车、石油化学、机械设备、电子零配件、通讯设备、纤维、服装、皮革、制鞋、橡胶、造纸、烟草等。
区位分布:韩国28个国家级重要工业园区8个设在领区三市两道内。
其中龟尾工业园
区以半导体、信息通讯、电子、纤维产业著称,昌源工业园区被称为韩国机械产业的摇篮,蔚山工业园区以汽车、造船、石油化工为主,温山工业园区非金属工业发达,安静工业园区以能源及造船工业为主,泗川市的晋泗工业园区为外国专用工业园,绿山工业园区中小企业聚居,马山有出口加工区。
此外,在釜山还设有釜山镇海经济自由区。
领区三市两道进出口贸易规模占韩全国的37%左右,其中出口所占比重超过40%,进口所占比重超过30%。
三、辐射能力
区域辐射能力:釜山是朝鲜半岛最大国际港口,最主要的天然港口和连接日本和济洲岛的航运码头,是泛太平洋北部地区物流中心。
辐射的地区包括日本西南部和北朝鲜,以及中国的东北部和环渤海部分地区。
政治影响力:釜山国际电影节、亚运会和韩日世界杯比赛都在釜山举行,提升了釜山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另外,许多世界性会议也不断在釜山召开,釜山逐渐成为一个多种文化共存的城市,对外影响力越来越大。
经济影响力:釜山是釜山领区三市两道的核心城市,其经济发展影响到釜山都市圈400万人口和釜山领区的接近1400万人口,30%的国土面积,大约韩国有3/5的人口受其影响,而且作为韩国南部经济中心,它承载着国内外双重中心城市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