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楼宇中央空调监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智能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研究

智能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研究鉴于中央空调传统控制系统的种种弊端,本文提出中央空调的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对负荷的实时监测,结合出回水温度数据校正,能够依据负荷需求,并以降低能耗为约束条件,实时对水泵、风扇进行联合调节,从而提升环境品质,并实现节能的目的。
关键词:智能控制系统,中央空调,出回水温度校正,无线传感网络,前馈控制0.引言中央空调已成为生产生活中的重要耗能设备。
在建筑物中存在多种耗能设备,但是其中中央空调所消耗的能量比例占到建筑总能耗的60%以上,根据相关研究:以空调制冷模式为例,温度设定值每提高1度,能耗可达7%。
若能够降低中央空调的能耗,将带来巨大的效益。
随着人们对节能的意识的增强,各类单位及个人采取了诸多措施降低中央空调的能耗,但是受到传统方式的空调控制系统的约束,当能耗降低的同时,也降低了人们的舒适感,因此以降低舒适感为代价的降耗行为并未能得到全面的支持。
因此,如何保障降耗时不降低舒适感,以确保降耗能够得到全面的支持,成为中央空调降耗的最大问题,若能通过改变控制方式,将可以同时满足上述要求,且可以促使降耗活动在全国内得到推广。
1.中央空调控制原理说明由于要满足客户的最大需求,一般中央空调都按最高负荷的120%设计,但是,实际应用中,中央空调有多半时间的实际负荷不到最大负荷的一半,中央空调冷(热)量按末端负荷需求,即采用变频器对冷冻(却)水泵、风扇调速,低负荷状态时相应降低转速实现节能。
由于空调冷冻水的出回水温差直接反映了空调的负荷变化,因此可通过检测冷冻水的出回水温差来调节冷冻(却)水流量。
由于中央空调存在非线性、大滞后的时变特征,目前传统的控制方式为多模态模糊PID,利用变频技术,降低负荷;比较出回水温差与设定温差调节比例阀开度;测量人流量,使中央空调系统末端能及时调节出经济并舒适的环境状态等。
目前采用的温差控制方案,采集蒸发器同一时刻的出水和回水侧温度,而事实上冷冻水的出水温度要经过一个冷冻水循环后,其温度变化才能在回水中反映出来。
智能大厦BAS中空调系统的监控设计

智能大厦BAS中空调系统的监控设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高度信息化,新的高科技技术不断引进到建筑中,使得智能化大厦成为现代化建筑的发展趋势。
所谓智能化大厦,就是综合电子计算机、信息通讯方面最先进的技术,实现楼宇综合管理自动化、通讯及办公自动化,使建筑物内的电力、照明、空调、防灾、防盗、电梯等高效地运行。
其中,空调系统的最优监控则是智能化大厦自动化管理及节能等功能的基本要求。
本文简单阐述空调系统的监控设计。
一、中央空调系统的监控设计:在现代化的大型建筑中,一般都采用中央空高调系统。
众所周知,空调系统的作用就是对室内空气进行处理,使空气的温度、流动速度及新鲜度、洁净度等指标符合场所的使用要求。
为此必须对空气进行冷却或加热、减温或加湿,以及过滤等处理措施。
其相应设备有制冷机组、热水炉、风机盘管系统、风管系统、水管系统等。
例如,空调系统中,冷水机组是由设备生产厂成套供应的,它一般是根据空气调节原理及规律等由微处理器自动控制的。
冷水机组由压缩机、冷凝器与蒸发器组成,压缩机把制冷剂压缩,压缩后的制冷剂进入冷凝器,被冷却水冷却后,变成液体,析出的热量由冷却水带走,并在冷却塔里排入大气。
液体制冷剂由冷凝器进入蒸发器进行蒸发吸收,使冷冻水降温,然后冷冻水进入水冷风机盘管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如此循环不已,把房间的热量带出。
因此,中央空调系统的监控设计,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1、机组基本参数的测量、设备的启停控制;2、基本的能量调节;3、冷热源及水管系统的全面调节与控制。
整个系统是由三部分组成的。
一是主机系统;二是冷却水系统;三是冷冻水系统。
目前,主机系统大多数均带有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单元控制器,该单元控制提供有关蒸发器及冷凝器的进出口温度和水流开关压缩机的进出气压力和温度等。
同时,可根据命令启停压缩机,根据冷冻机房出口设定值调整压缩机入口导叶阀等并可设定冷冻水出口温度等。
由于目前世界上在控制领域还没有统一的标准通讯协议,不同品牌的产品不能通讯,因此设计中一般另外考虑安装水温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以监视这些主机的工作善。
智能楼宇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智能楼宇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施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楼宇建设也呈现出高度智能化的趋势。
智能楼宇设备监控系统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起到了保障楼宇设备运行安全和高效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智能楼宇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一、智能楼宇设备监控系统概述智能楼宇设备监控系统是指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楼宇内各类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的系统。
其目标是通过实时监控、及时报警和远程管理,提高楼宇设备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能源利用率,从而降低楼宇运行成本。
二、智能楼宇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流程1. 需求分析在设计和实施智能楼宇设备监控系统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通过与楼宇管理方和使用方的沟通,了解其需求和现有的设备状况。
同时,还需考虑安全、易用性和可扩展性等因素。
2. 系统架构设计系统架构设计是智能楼宇设备监控系统设计的关键一步。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系统的主要模块和各模块之间的关系。
一般包括设备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用户界面模块等。
3. 设备采购与安装根据系统架构设计的结果,选购合适的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等设备,并进行安装和调试。
在此过程中要注意设备的品质和兼容性,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并与系统其他模块无缝连接。
4. 网络建设智能楼宇设备监控系统需要建立稳定可靠的网络环境,确保设备间的数据传输畅通无阻。
可以采用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考虑网络带宽和数据安全等问题。
5. 数据传输与存储建立好网络环境后,需要设计数据传输和存储方式。
一般采用云计算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至云端进行存储和分析。
同时,还需考虑数据的备份与恢复机制,以防数据丢失和系统故障。
6.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智能楼宇设备监控系统中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指标。
同时,为了方便用户对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需要设计直观友好的用户界面,将数据以图表、报表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
智能楼宇监控系统研究与设计

智能楼宇监控系统研究与设计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社会和安全舒适的生活方式的需求不断增加,目前兴起的智能建筑的热潮,正是适应了这种社会信息化、生活舒适化与经济国际化的需要。
本文是通过对智能楼宇监控系统的研究,同时把技术发展与技术管理相结合,完成了某大厦智能化楼宇监控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智能楼宇;监控系统;Excel5000系统;设计原则;监控方案一、工程概况某大厦建筑面积30000m2地面32层,地下1层,地上第6层为设备层,地下1~地上5层为商场,地上7~31层为办公区域,大楼控制中心位于18层,大厦楼宇设备子系统包括:新风机空调控制系统、直燃机组控制系统、送排风机控制系统、给排水控制系统、供配电控制系统、照明控制系统。
根据此大厦的建筑特点和应用功能,选用了美国Honeywell公司最新推出的Excel5000系统与EBI系统相结合的方式。
该系统根据需要可将大厦的楼宇控制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及保安自动化系统集成在EBI平台上,包括选用最先进的Lonworks技术的数字控制器,以及与其他供应商系统及OA系统的开放性接口。
由于火灾报警消防控制系统、保安系统在本大厦中是各自独立的系统,所以在此只介绍楼宇设备控制系统。
Excel5000系统所采用的控制原理是建筑自动化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网络结构网如图1。
图1分布式系统结构的网络解析二、设计原则楼宇设备监控系统担负着对整个大厦机电设备的集中监测与控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达到最佳状态。
因此,不仅要求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可靠性,同时还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经济性。
在整个设计中,对所控制的点、设备进行分区、分块、根据各部分的功能特点,选用相宜的DDC控制器,整个系统充分体现了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特性。
三、各子系统的具体设计1 新风空调系统的监控(1)监控对象:设置121个点实现对14台BFPX系列变风量空调机组远程起停控制、节能控制、实时监视和故障诊断;对2台39G2330型组合式空调进行远程起停控制。
智能控制下中央空调的节能研究

智能控制下中央空调的节能研究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控制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包括中央空调系统。
中央空调在现代建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其能源消耗也相当庞大,因此研究智能控制下中央空调的节能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智能控制对中央空调节能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和方向。
一、智能控制系统在中央空调节能中的应用1.智能温度调节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一般采用固定温度控制方式,无法根据不同环境条件和使用需求进行智能调节。
而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人员活动情况等多种因素进行实时调节,从而实现更加精准的温度控制,节约能源消耗。
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室内外环境的变化,自动调节风量大小,避免了传统中央空调系统常常出现的过度制冷或制热现象,提高了空调系统的能效比,降低了能源消耗。
3.智能定时控制1.节约能源消耗2.提高能效比3.降低运行成本通过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从而降低了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成本,为使用者节约了大量的开支。
1.数据采集与分析通过对室内外温度、湿度、风速等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可以为智能控制系统提供准确的环境信息,从而实现更加精准的温度和风量调节。
2.智能算法研究针对中央空调系统的实际使用需求和环境变化,研究相应的智能控制算法,实现智能温度调节、风量调节和定时控制,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比。
3.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在实际中央空调系统中应用智能控制技术,通过实际案例的研究和应用,验证智能控制系统在中央空调节能中的效果和实际应用价值。
四、结语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舒适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中央空调系统的使用广泛而普遍。
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存在能耗高、能效比低等问题,因此研究智能控制下中央空调的节能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智能控制系统在中央空调节能中的应用和影响进行研究,可以为提高中央空调系统的能效比和降低能耗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中央空调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央空调系统逐渐成为各种场所必不可少的设施。然 而,传统中央空调系统通常缺乏智能化监控和管理,导致能源浪费和维护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央空调嵌入式监控系统应运而生。这种系统能够实现对空 调设备的实时监
基本内容
控、远程控制和事件记录,从而提高能效、减少维护成本并保障系统稳定运 行。
基本内容
通过总结中央空调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该系统在 提高能源利用率、确保中央空调系统稳定运行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然而,随着 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还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该系统。例如,我们可以进一步改 进自动监控算法
基本内容
,提高系统的自适应能力;我们还可以引入更多先进的控制理论和技术,以 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空调系统运行环境。
2、远程控制
2、远程控制
中央空调嵌入式监控系统支持远程控制功能,操作者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 终端设备对空调设备进行远程开关、调节温度等操作。
3、事件记录
3、事件记录
系统能够记录中央空调系统的各项事件,如开关机时间、维修记录等,方便 管理人员了解空调系统的历史运行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
三、未来展望与结论
基本内容
在软件实现方面,我们采用C++和Python编程语言,实现了数据采集、处理、 存储和可视化等功能。界面设计采用图形化用户界面(GUI),使得用户可以直 观地了解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同时方便用户进行远程控制。
基本内容
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对系统进行联调测试。我们制定 了详细的测试方案,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经过测试,我们发 现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中央空调的运行效率,同时降低了能源消耗。
中央空调智能控制的应用与研究

中央空调智能控制的应用与研究摘要:对于现今的智能建筑物中的智能控制系统来讲,中央空调控制系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基于网络平台开展远程监控,是建筑物管理工作的一种发展方向。
本文对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各个系统组成因素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使用相关软件与可编程控制器开展工作,在现今系统远程监控与管理方法的应用基础之上,促进中央空调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
中央空调系统在使用中的能耗比较高,同时系统较为复杂,使用传统的控制技术无法达到节能控制的目标,所以将智能控制技术引入其中,在使用智能技术的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控制原理基础之上,对智能控制在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央空调;智能控制;应用研究1空调机组系统的监控设计1.1空调机组的监控方案楼宇内的中央空调在应用的过程中,内部设备根据室内外的空气循环传送方式,将表冷器盘管中的内水冷量传输到室内,在相关要求下结合使用新风设备。
中央空调的运行在进行监控设计时,需要工作人员掌握内部监控工作开展的重点。
在监控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对空调机组与新风机组的监控使用原理是不相同的,空调机组的应用是对室内外温湿度的控制,并不是送风,还需要与房间内部的温度、室外季节等因素加以考虑,新风的应用是一种变化的调节。
1.2具体控制(1)空调机启停控制。
将空调机设置为自动控制的情况,可以按照变成的时间自启停,同时执行相应的控制程序。
当机组收到了启动的信号之后,会延迟15s进行自检,确保其没有故障时,才能够启动送风离心风机,再后续延迟5s之后,根据相关设定进行自启。
如果在机组运行过程中,收到了相应的故障信号,就会自动停止;当其停止之后,送风机也会随即停止,关闭新风阀与水阀。
(2)室内温度控制。
对于室内温度的调节,则是根据回风温度对温度差之加以设定,同时使用冷水阀对PID加以调节,对回风的温度进行控制。
如果回风的温度提升之后,相应的加大调节水阀开度,如果温度降低,则需要减小开度,保障室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中。
智能控制下中央空调的节能研究

智能控制下中央空调的节能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央空调系统在建筑物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中央空调系统作为建筑物中最主要的能源消耗设备之一,其能耗问题备受关注。
传统的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能效低、能耗高、排放污染物等问题,给环境和能源资源带来巨大压力。
为了解决中央空调系统能效低下的问题,智能控制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节能途径。
智能控制技术通过引入传感器、智能算法等手段,可以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精准控制,优化能耗,提高运行效率,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本文将深入探讨智能控制下中央空调的节能研究,通过对智能控制技术的综述、中央空调系统能耗分析、节能优化策略、实验研究以及成本效益分析,希望为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字数:233】1.2 研究意义中央空调作为建筑物中常用的制冷和供暖设备,是能源消耗较大的设备之一。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话题之一。
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问题亟待解决,而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效果。
对于中央空调系统而言,智能控制技术的引入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舒适性,还可以降低系统的能耗和运行成本。
通过智能控制技术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优化调节,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环境条件和用户需求进行智能化调节,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
研究中央空调智能控制下的节能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智能控制技术在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应用效果,为企业和个人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推动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为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智能控制技术综述智能控制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和调控的技术手段。
通过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实现中央空调系统的精准控制,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进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i el d Bu s an d Ne t wor k s
自动化 技术 与应用
2 0 1 7年第 3 6卷第 3 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智能楼 宇 中央 空调监控 系统 的设计与研 究
郭绯阳 , 贺 勇, 李亚峰
( 长沙理工大学 , 湖南 长沙 4 1 0 1 1 4 )
摘 要 : 视窗控制 中心 Vi n CC是西 门子全集成 自动化 TI A架构 中基于 P C机桌面的 HMI / S C AD A软件 系统开发平 台。西 门子的 核心技术是 以 TI A( 全集成 自动化 ) 为基础 , 本案下位机 现场级 采用 P LC一 3 0 0对楼宇现场各站点进行数据采集 , 上 位机
De s i g n o f Mo n i t o r i n g a n d Co n t r o l Sy s t e m f o r I n t e l l i g e n t Bu i l d i n g Ce n t r a l Ai r Con di t i o n i n g
GUO F e i - y a n g , HE Yo n g , LI Ya - f e n g
( C h a n g s h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 C h a n g s h a 4 1 0 1 1 4C h i n a )
工程级以 Wi n C C作为智 能楼宇 的监控 系统 , 对楼 宇内中央 空调 的温度、湿度 等参 数进行实 时监控 。该系统的现场控制设 备采用西 门子的系列产品 , 采用 P r o i f b u s 通信协议工业现场总线传输数据 以及西 门子核心技术 T I A, 品牌 同构有效地避免 了不 同厂商产品的第三方异构通信 问题 , 大大缩减 了施工人员的系统集成工程量 , 有效地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 关键词 : Vi n CC; T I A; 智 能楼宇 ; P r o f i b u s 中图分类号 : T P 2 7 7 .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3 — 7 2 4 1 ( 2 0 l 7 ) 0 3 — 0 0 9 9 — 0 5
Ab s t r a c t : Vi n CC i s Si e me n s TI A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o f HM I / S CADA s o f t wa r e s y s t e m b a s e d o n PC. T h i s p a p e r a i ms t o t h e c o r e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S i e me n s T I A, u n d e r a ma c h i n e a d o p t s PLC一 3 0 0 wh i c h i s c a r r i e d o u t o n t h e b u i l d i n g s i t e o f e a c h s i t e d a t a c o l l e c t i o n . P C wi t h Wi n CC a s t h e mo n i t o r i n g s y s t e m o f i n t e l l i g e n t b u i l d i n g ,mo n i t o r s t h e b u i l d i n g i n t h e c e n t r a l a i r c o n d i t i o n i n g p a r a me t e r s s u c h a s t e mp e r a t u r e , h u mi d i t y . Th e i f e l d c o n t r o l e q u i p me n t o f t h i s s y s t e m a d o p t s S i e me n s s e r i e s p r o d u c t , u s e s t h e Pr o ib f u s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pr o t o c o l t o ra t n s mi t d a t a a s we l l a s t h e c o r e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S i e me n s TI A. I t e fe c t i v e l y a v o i d s t h e p r o b l e m o f c o m mu n i c a t i o n o f d i fe r e n t ma n u f a c t u r e r s p r o d u c t s , g r e a t l y c u t s t h e a mo u n t o f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e r s o n n e l , a n d e fe c t i v e l y r e d u c e s t h e c o s t . Ke y wo r d s : Vi n CC; T I A; i n t e l l i g e n t b u i l d i n g ; P r o i f b u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