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概要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概要

目录摘要在当前这个世界节能大环境之下,变频空调器的其节能、舒适性好等特点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变频空调的发展符合了消费者在生活水平提高后对生活空间舒适性的要求。
变频空调器是通过变频压缩机和节流装置对制冷系统进行能量调节的。
它通过制冷剂流量变化来调整系统制冷量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本文首先阐述变频空调的原理及优点,介绍变频空调的性能特性。
然后通过方案论证其优越性和如何运作的以及变频空调运用到的控制系统再进行阐述。
关键词:变频;空调;压缩机abstractUnder the current world energy environment, energy saving, comfort and good characteristics of inverter air conditioner has aroused world attention, 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the quality of life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inverter air conditioner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consumers in the improved living standard of living space for comfort. Frequency conversion air conditioner is the energy adjustment of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by means of variable frequency compressor and throttling device. It adjusts the cooling capacity of the system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nergy saving by changing the refrigerant flow rate.This paper firstly expounds the principle and advantages of variable frequency air conditioner, introduces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able frequency air conditioner. And then through the program to demonstrate its superiority and how to operate, as well as the use of inverter air conditionerControl system to elaborate.Key words: frequency conversion; air conditioner; compressor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央空调自控系统设计

中央空调自控系统设计第一章中央空调的构成和工作原理1.1 中央空调的组成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主要由空调负荷,制冷机组,冷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和水管道连接而成。
从大的方面来看主要有两大系统:一个是冷水系统,一个是冷却水系统。
冷水系统的动力源是冷水泵,12°C的水在冷水泵的作用下进入制冷机组,在制冷机里放热后变成7°C的水,7°C的水进入空调负荷吸热后又变成12°C 的水,重新进入制冷机组。
这样形成一个密闭的冷水循环系统。
冷却水系统的动力源是冷却水泵,冷却水泵把来自于冷却塔的32°C的冷却水泵入制冷却机组,冷却水在制冷机组中吸热后变成38°C的水,此水在冷却泵的作用下重新进入制冷机组,这样反复的运行形成冷却水系统。
与本项目控制有关的设备为:冷却泵,冷却水泵,制冷机组,冷却塔。
与本项目控制有关的设备为:冷却泵,冷却水泵,制冷机组,冷却塔。
1.2 系统特点在该系统中,冷冻泵、冷却泵、水塔风扇变频器采用开环控制,由维护人员根据季节不同和负荷的变化进行调节;风机采用温度闭环控制,可根据温度传感器的反馈值,调节风机的转速,从而使被控环境温度基本保持恒定。
TD2000变频器还提供了RS232/RS485串行接口,以便与中央控制室的微机联网,实现集中监控,使维护人员及时了解各变频器的工作状态。
冷冻机组是中央空调的“制冷源”,通往各个房间的循环水由冷冻机组进行“内部热交换”,降温为“冷冻水”,冷却水塔用于为冷冻机组提供“冷却水”“外部热交换”系统由两个循环水系统组成:1)冷冻水循环系统 2)冷却水循环系统。
1.3中央空调的工作原理1.3.1冷(热)水机组的基本工作过程室外的制冷机组对冷(热)媒水进行制冷降温(或加热升温),然后由水泵将降温后的冷媒(热)水输送到安装在室内的风机盘管机组中,由风机盘管机组采取就地回风的方式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实现对室内空气处理的目的。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

处理器的选择
处理器选型时应考虑处理器的字长,寻 址能力,指令系统,中断处理能力,运 行速度,是否需要内部A/D转换器和 PWM输出功能,是否需要内部Flash存储 器和内部SRAM,需要多少个I/O口和串 行通讯口,价格是否合理。
CPU及RAM电路
输入输出通道模块
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各种输入输出模块, 其中包括模拟量输入(AI)模块、模拟 量输出(AO)模块、数字量输入(DI) 模块、数字量输出(DO)模块等。
键盘显示电路
电源电路
如果是自行设计的电源应画出电源的详 细电路,如是购买的产品,画出有多少 路电源,并进道模块
DI模块包括三态缓冲器及电平转换电路。DI模 块的输入可以是有源或无源接点。当为有源接 点时,电平信号可以是TTL,也可以是+24V, +48V等电压信号。 DO模块包括锁存器及输出电路等。DO模块的 输出可以是TTL电平,也可以是+24V,+48V 等电压信号,也可以是继电器的输出。
中央空调系统的工艺
中央空调系统的工艺
系统总体方案
软件 变送器 接口
显示终端
传感器
A\D
多路开关
微 型 计 算 机
接口
D\A
反多路开关
执行机构
生 产 对
磁盘驱动器
接口
开关量输入
象
接口
打印机
开关量输出
实时 时钟 通用外部设备
操作 台 接口 外部通道 检测及变送 控制对象
主机及操作台
设计原则
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任务开始,设计一般应从 工艺要求、确定然后选择主机机型,确定控制 算法,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 计,选择传感器、变送器、执行器等工业自动 化仪表,系统调试,最后进行生产现场调试, 直到测控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并达到所要求的 性能指标为止。同时应遵循安全可靠、操作维 护方便、实时性和通用性强、经济效益好的设 计原则。
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

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文档范本1.简介1.1 目的本文档旨在提供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的详细信息,以帮助读者了解中央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原理、功能以及操作方法。
1.2 范围本文档涵盖了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的各个方面,包括控制系统的概述、自动化控制模块的功能、参数设置、故障排查和维护等内容。
2.概述2.1 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概述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是通过一系列的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将中央空调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的系统。
通过自动化控制,可以实现中央空调系统的能效优化、舒适性调节、故障诊断等功能。
2.2 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组成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和人机界面等组件。
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环境参数,控制器根据监测到的参数进行逻辑判断和控制命令的输出,执行器则负责根据控制命令调节中央空调系统的工作状态。
3.自动化控制模块3.1 传感器模块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等。
通过这些传感器,系统可以获得室内环境参数的实时数据,用于自动化控制的决策。
3.2 控制逻辑模块控制逻辑模块根据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逻辑判断并相应的控制命令。
例如,当室内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控制逻辑模块可以根据设定的参数调节空调的制冷功率。
3.3 执行器模块执行器模块是根据控制命令进行动作的组件,包括电动阀门、风机等。
通过执行器模块,系统可以实现对空调系统各组件的调节和控制。
4.功能说明4.1 能效优化功能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实时的室内环境数据,通过自动调节制冷、制热、通风等参数,以实现能效的优化,降低能耗。
4.2 舒适性调节功能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用户设定的舒适性需求,对空调系统进行智能调节,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4.3 故障诊断功能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的数据和系统内部算法进行故障的诊断,及时发现并报警,以便及时维修和保养。
5.参数设置5.1 温度设定用户可以通过人机界面进行温度设定,系统将根据设定值自动调节空调系统的工作状态。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概述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概述摘 要:本文介绍了中央空调的基本原理以及其自动控制系统的内容、功能、特点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设计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应注意的几个关键技术。
关键词:中央空调;控制系统1 引言近年来,各种大、中型供冷、供热的中央空调工程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人们的重视。
中央空调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类大型空调工程,改善和提高了人们工作和居住环境的质量及生活和健康水平。
随着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新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不断涌现,中央空调将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设备。
2 中央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中央空调系统中一般由空气处理设备、介质输送管道以及空气分配装置等组成。
按照负担室内负荷所用的介质种类,中央空调系统可分为全空气系统、空气—水系统、制冷剂系统和全水系统。
在全空气空调系统中,空调房间的负荷全部由来自集中式空气处理设备的空气来负担,空气经集中设备处理后,通过风管送入空调房间。
由于空气的密度和比热都很小,因而不得不采用很大的送风管道截面,以满足很大的送风量要求。
这不但要占据较多的建筑空间,同时要消耗较多的材料。
所以,在不引起特别大的噪声或增加运行费用的条件下,应尽可能提高输送空气的速度。
墓于这一考虑,研究出了高速系统(如高速双风道系统)。
为了节约能源,1960年以后开始采用变风量系统,这是全空气系统的一大进步。
近年来,变风量系统得到了大力推广,预计将成为全空气系统的主要形式。
在空气-水系统中,空气和水都被送至空调房间,借以共同承担空调房间的冷、热负荷。
由于水的密度和比热都较大,从而大大降低了空调房间对空气介质的需求量,使大部分的大截面风道为水管所代替。
这样,既节省了风道所占建筑物的空间。
又节省了许多金属材料,减少了空调系统的投资。
现今世界各国盛行是带风机盘管结构的空气-水系统,使得这一系统更具优越性。
制冷剂系统通过制冷剂的蒸发或凝结负担空调房间的负荷,用于局部场合的空调机组一般属于这一类,如家用空调。
全水系统全部靠水来负担空调房间的负荷,能够适应许多建筑物灵活性的需要,初投资较低,但因卫生条件差而较少被采用。
中央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设计和节能思路探讨

中央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设计和节能思路探讨摘要:本文对中央空调系统自动化控制的设计原则、方法和功能进行详细分析和介绍,研究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在掌握中央空调系统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及时发现自动控制原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有效提升中央空调系统自动控制节能技术的精确控制。
关键词:中央空调系统;自动控制设计;节能思路引言中央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不仅可以为用户创造高效、方便、合理、安全的环境,还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央空调作为夏天可以制冷,冬天可以产热的智能设备,以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论述了中央空调系统的构成,介绍了中央空调系统自动控制和节能工程的一种新方法,以及一些可供中央空调节能制造可以参考的基本思路和方法[1]。
一、中央空调系统的结构构成与配置原则1.1中央空调系统的结构构成目前,国内建筑中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构成较为齐全,主要分为分布式控制模式和模块化结构,通常由中央政府控制。
中央空调系统结构构成中,其工作站和终端设备的主控制器和现场控制器在大楼中央控制器集中统一管理,通常由一台计算机和一台打印机组成,可用于系统的操作监控、显示、记录和远程配置,中央空调系统的线路状态、参数远程启动和停止控制均可以直接连接到系统的号码。
1.2中央空调系统的配置原则中央空调系统的主机可以使用Intel 80386或更高版本,建议处理器的个人计算机采用奔腾Ⅱ微处理器32M内存及104增强型键盘,两个字符串一个并口和一台彩色打印机,采用实时图形监控操作软件可以显示信息,并根据使用标准的TCP/IP协议进行应用,既能满足集中监控的需要,又能适应系统的规模[2]。
同时,中央空调系统配置必须能保证建筑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针对出现的异常事故可以及时处理,使其能够易于使用和维护,且配置应尽量减少故障区域,实现风险分级,进而保证当中央操作站出现问题时控制器不会受到影响,可以继续运行来完成原有的控制功能。
自适应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初步设计

居住 环 境和 _作 环 境 的专 用设 备 ,在 超市 、宾 馆 、饭 T 店 、大 型办 公楼 等 场合 已得 到广 泛 应用 。但在 较 小 型
的场 合 ,只能 分 别在 每个 房 间安 装 一 台窗 式空 调 或 分
体 式 空调 ,这 样势 必造 成 能 源 的浪 费 和投 资 的加 大 。
与流量 的立方 Q 成正 比,如 图 l中的线 2所示 。 ②恒 转矩 负载 的耗用 功率 。各 种压 缩机及 齿轮 泵
等均为恒转矩负载 ,其基本特点是负载转矩与转速无 关。电动机的耗用功率( 即负载功率) £ P 与流量 q的关
系见式 () 4。
P K Q p P )
式 () 中 ,P、K 、q说 明同上 。 4 0 在损 耗功率 P 忽 略不计 的情 况下 ,电动机 的耗用 0
()耗 用 功率 与 阀门开度 的关 系 1 通 过 改 变 阀 门 ( 风 门) 的开 度 来 调 节 流 量 时 , 或 由于 电 动机 的转速 不 变 ,故 电动 机 耗用 的 功率 变 化不 大 ,如图 1中的线 1 所示 。
性 好 、易 扩 展 、有 较 强 的实 用 性 ,具 有 节 能 、环 保 、
传感器作为空调智能控制的核心 、变频 电机作为动力装置 ,实现了 自动开关机及温度的 自动控制 =
关 键 词 :单 片 机 ;变 频 器 ; 自适 应 中央 空 调 ; 自动 控 制
1 引言
中 央空调 是 用 于大 中 型建 筑 调节 空 气 湿度 、改 善
因此 ,节 能 、环保 、智 能化 、维 护 方便 是 今 后空 调 发
期 之后取 得 了 9 .%的 电流效 率 。 36
参考文献 :
5 结语
中央空调系统说明书

中央空调系统说明书()1、设备概述空调是空气调节的简称,是使室内空气温度、湿、清洁度和气流速度(简称四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一项环境工程技术,它满足生活舒适和生产工艺两大类的要求。
中央空调是由一台主机通过风道过风或冷热水管接多个末端的方式来控制不同的房间以达到室内空气调节目的的空调。
智能建筑源于美国,随后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
我国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中央空调因其耗能大又成为所控制的核心设备。
建立完善的宇楼自控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能耗,减少智能建筑的使用成本。
本设备采用真实小型中央空调全套制冷制热系统,配备有模拟终端系统、直接数字控制器主机、现场数据采集系统、闭环反馈控制系统、运行保护系统和计算机组态监控系统。
本设备专为教学实训而设计,适用于智能建筑专业、制冷专业和自动化相关专业的教学实训工作。
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了解掌握中央空调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同时能够了解掌握中央空调自动控制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实现方法和现场总线技术在实际中应用。
本设备适用于制冷专业、自动化专业、智能楼宇专业培训和资格认证.2、实训项目2.1、中央空调的常用器件和系统组成。
2.2、中央空调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原理。
2.3、中央空调的系统运行和维护工作。
2.4、中央空调的运行工况和运行参数。
2.5、中央空调的控制流程和控制原理。
2.6、直接数字控制器的编程、调试和应用。
2.7、现场总线技术的学习。
2.8、闭环反馈控制的实现方法和实际应用。
2.9、计算机组态监控的实现方法和实际应用。
3、外形尺寸外形结构:模拟大厅、制冷机组、水系/制热机组、模拟卧室、电控机组和计算机。
[图1] 外形结构尺寸大小:8000×2400×2500 34、空调系统本空调系统包括制冷系统和制热系统。
制冷系统实现模拟终端内部空气温度低于外界环境温度;制热系统实现模拟终端内部空气温度高于外界环境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控系统介绍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化的建筑物迅速崛起及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的必然条件。
而现代化建筑物的大型化、智能化和多功能化,必然导致建筑物内机电设备种类繁多,技术性能复杂,维修服务保养项目的不断增加,管理工作已非人工所能应付。
因此,采用自动化监控系统技术及计算机管理已成为现代建筑最重要的管理手段。
它可以大量的节省人力、能源、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及营运成本,提高建筑物总体运作管理水平。
建筑自动化监控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简称BAS),实质上是一套中央监控系统(Central Control Monitoring System, 简称CCMS),有时称为综合中央管理系统。
现阶段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领域,以提供对各类建筑物内设备进行高效率管理与控制的有效途径。
BA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机电设备实现以最优控制为中心的过程控制自动化;以运行状态监视和计算为中心的设备管理自动化;以安全状态监视和灾害控制为中心的安全管理自动化;以节能运行为中心的能量管理自动化。
机房集中监控系统是智能建筑系统中最重要的子系统之一,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出:智能建筑设备控制中机房设备相对比例较大,控制流程和技术较复杂,涉及自动控制、通信、计算机、图形及显示技术等。
机房集中监控系统,它不仅涉及对大厦的电、风、水等设备进行控制,而且与大厦的IT(信息技术)应用了有紧密的联系。
机房集中监控系统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控制网络技术的突破性进展给楼宇控制领域带来巨大的影响。
机房集中监控系统是智能化工程中投资较大的部分。
1、系统的必要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系统数量与日俱增,其配套的环境设备也日益增多,计算机房已成为各大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房的环境设备(供配电、 UPS、暖通设备、等)必须时时刻刻为计算机系统提供正常的运行环境。
一旦机房设备出现故障,就会影响到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对数据传输、存储及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构成威胁,如事故严重又不能及时处理,就可能损坏硬件设备,造成严重后果。
所以机房的集中管理更为重要,一旦系统发生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不可估量。
尤其目前国内普遍缺乏机房环境设备的专业管理人员,在许多地方的机房不得不安排软件人员或者不太懂机房设备管理甚至根本不懂机房设备维护的人员值班,这对机房的安全运行无疑又是一个不利因素。
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自控方案实现了机房设备的统一监控,减轻了机房维护人员负担,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实现了机房的科学管理。
2、设计依据该系统的设计配置,完全依据业主对项目自控系统的招标文件及相关专业设计图纸。
该系统实施所涉及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产品标准和规范及工程标准规范包括如下:《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0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1-200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GB50259-96)《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 ISP 12061-6-19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年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检验验收规范》(GB50131-2007)3、设计原则我公司对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均遵循以下优化原则:保证系统的可靠性、适用性和先进性。
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应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系统的安装调试、软件编程和操作使用又应简便易行,容易掌握,适合中国国情和本项目的特点。
追求最优化的系统设备配置在满足用户对功能、质量、性能、价格和服务等各方面要求的前提下,追求最优化的系统设备配置,以尽量降低系统造价。
实现一体化控制要求将项目有限的几个子系统置于一个中央监控系统监视、控制之下,不但方便安装和操作,节约系统投资,并且不同的子系统连接起来后,还可以产生单独控制所不具备的新功能。
保留足够的扩展容量随着科技的发展,需要控制的场合和设备都会不断增加,所以控制容量上保留一定的余地,不全部用满,以便在系统中加入新的控制点;也尽量考虑未来科学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
舒适——提供舒适良好的工作环境节能——降低能耗和管理成本在满足舒适性的前提下,机房集中监控系统通过合理组织设备运行,使大楼的运行费用为最低。
即以能耗值最低为控制目标,进行优化系统控制。
安全——提供突发故障的预防手段如果建筑内的机电设备突然发生故障而停机,将对整个建筑产生不良后果。
本自控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这种局面的出现:随时检查设备的实际负载和额定负载,一旦发现设备过载,立即自动卸载同时向中央控制室发出报警信号,以防损坏贵重设备;监视设备运行状况,一旦发现其中某台设备运行异常,立即报警通知检修人员前去检查,以防引起更大范围的设备故障;自动记录设备的累计运行小时数,当累计值达到规定的维修时间时,自动报告中央控制室,及时提醒进行设备检修;当一组设备中的某台设备出现故障不能继续运转时,自动切换到备用设备;同时,对于临时停电的情况,当恢复供电后,系统自动执行顺序启动程序,可保证设备投运顺利,避免启动失败对设备的损害。
通过这些检测、报警和处理方式,使智能建筑对机电设备突发故障具备有效的预防手段,以确保设备和财产安全。
高效——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减少管理人员数量在没有智能楼宇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建筑物中,设备的开关、维护及保养都需要人去操作,这样不可避免地要求建筑配置庞大的人员队伍,而采用了本自控方案之后,上述工作均由系统根据预先设计好的程序自动完成,大批的人力将被减少下来,首先节约了管理上的开支,同时也减少了由于管理众多人员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实惠——降低初期的投资及未来升级费用本自控方案的扩展性能极强,实现起来极其灵活方便。
扩展时只需将所需的扩展模块连接至原有的控制器,或将新增的控制器直接连接到楼内计算机局域网的网络通讯线上即可。
直接降低了设备控制的初期投资成本。
——相信采用我公司为您精心优化设计,使您将获得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满足将来发展的需要的可靠动力,为您长久创造安全、健康、舒适宜人和能提高工作效率的人性化办公与商业环境。
二、主机机房控制系统介绍:本自控方案采用工业级控制器PLC(可编程序控制器)为核心的控制系统,所有的逻辑控制功能均由程序完成,简化了外围电路,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并具有动态画面监控系统,监控显示采用触模式液晶显示屏,操作简单方便。
本系统能够对温度、压力、液位、设备状态等现场参数进行采集、显示,并根据工艺要求自动控制机组、水泵、电动阀、风机等机房内所有设备的运行,能够连续记录系统数据,方便管理人员查阅,能够自动判断系统及设备的故障,并发出声光报警。
整套系统可以做到完全自动控制,无需人为参与。
本自控方案所有配件均采用工业级产品,主要部件均为国际国内知名厂家的产品,所有配件都经过多年在各种项目中长期使用测试过,完全能够保证系统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期稳定可靠的运行。
同时本公司可提供最优化的机房配电系统及整体解决方案,并可根据用户要求设计其他功能。
1、 本控制系统的先进性我单位自控系统采用了完善的现代工业控制技术,配备工业计算机系统及可编程控制器、执行机构和检测元件,在充分考虑系统造价的前提下同时兼顾了自控系统的先进性、兼容性、可靠性和实用性。
自控系统采用集散型(DCS )结构,实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技术目标。
系统由控制工作站(即上位机)和现场控制器(即下位机)两部分组成。
上位机以图形和菜单的形式提供友好的人机界面,并承担控制模型中较为复杂的计算、以及系统运行数据的管理;下位机除提供底层输入输出操作外,还承担简单的闭环控制。
下位机在脱离上位机时能维持空调系统的基本运行,并具备支持这一功能的人机交互手段。
自控系统和水源热泵机组相结合能发挥更大的软硬件功能,可通过控制器直接控制机组,使得用户不用走到机组前面也能够对热泵机组的运行状态了如指掌。
作为楼宇自控系统(BAS)的一个子系统,本自控系统方案为BAS 提供Ethernet 网接口,符合OPC 通讯协议,使BAS 无需附加设备就能接纳本系统。
本方案还维护一个数据共享区并实时更新共享区中的数据,供BAS 中其它系统读取、调用,以实现信息共享。
…….机组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电动阀控制柜监控界面循环泵自控系统界面自控系统方案的中央计算机采用工业微机,为金属全密封工业机箱,配备可连续工作的工业电源及PC完全兼容主板,能适应较为恶劣的工业现场,并能满足长时间不间断工作的要求。
系统总体结构参见下页所示,主系统下辖4个子系统: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用于控制水泵、风阀、风机的开关量输出,及上述设备的运行状况检测、故障检测和液位开关检测。
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用于对模拟量信号的检测,及对调节阀等设备的模拟量输出。
中央控制单元可通过RS485通讯接口,实现热泵机组内部参数的读取。
现场总线集线器,用于对所有集成式数字传感器输出信号的采集。
子系统由可编程控制器(PLC)组成,中央控制单元与各子系统之间由RS485通讯接口实现数据交换。
控制柜外观2、自控系统结构特点:采用一对多的DCS结构,集中管理分散控制,以充分释放故障风险。
采用了总线技术,使结构更为紧凑,故障率得以进一步降低。
采用了电流变送传感器,稳定可靠,不受干扰且不存在信号衰减。
中央控制单元由工业微机担任,金属全密封工业机箱,配备可连续工作的工业电源及PC完全兼容主板,能适应较为恶劣的工业现场,并能满足长时间不间断工作的要求。
下位机以控制器为核心,完成数据采集及底层的控制回路。
下位机在脱离上位机时仍能对空调系统进行基本控制,下位机和上位机通过RS485总线进行数据交换。
3、三个操作层面“全自动层面”——不仅能根据工况自动启停设备,还能根据控制目标不断调控系统运行参数。
“上位手动层面”——即当第一层面失效或因操作者对系统有非常规操作要求时,可在上位机的图形接口上利用鼠标的点击可启动或关闭任意设备。
“配电柜手动操作”—所有的设备具有手自动转换开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不依赖自动系统,由人为手动开启。
触摸屏显示界面4、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由工业控制计算机及外围辅助设备自动监测控制和管理软件等组成,为整个自控系统的核心部分.中央控制单元的主要作用是对自控系统的管理功能,如提供图形化人机交互界面,负责将系统的运行数据定时加入到数据库、并具有数据库维护及制表、打印等功能,根据对各受控设备和检测点的巡检结果作出故障判断并发出故障或异常报警,根据事先按逐时负荷编制的时间表自动切换系统工况以在必要时实现无人值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