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设计说明
智慧教室空调控制系统说明设计方案

智慧教室空调控制系统说明设计方案智慧教室空调控制系统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教育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智慧教室正逐渐应用于学校的日常教学中。
其中,空调系统是智慧教室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空调系统的合理运行不仅可以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还可以有效节约能源。
因此,设计一个智慧教室空调控制系统,以提高教学质量和节约资源,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系统架构和功能智慧教室空调控制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组成。
硬件方面,系统需要配置以下设备:1. 空调控制器:负责空调的开关、温度、风速等控制功能。
2. 温度传感器:负责采集教室内各个位置的温度信息。
3. 人体红外传感器:负责检测教室内人员的活动情况。
4. 门窗传感器:用于检测教室门窗的开闭状态。
软件方面,系统需要实现以下核心功能:1. 温度控制:根据教室内的温度情况和用户设定的温度范围,自动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使室内温度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
2. 人体感应:通过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教室内的人员活动情况,当检测到人员较少时,自动降低空调的运行功率,以节约能源。
3. 门窗检测:通过门窗传感器检测教室门窗的开闭状态,当有门窗开启时,自动关闭空调,以避免能源的浪费。
4. 远程控制:允许用户通过手机APP或网页等方式远程控制空调的开关、温度等参数,方便教室管理员进行操作。
三、系统实现过程和技术支持系统实现的关键步骤包括传感器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控制器的控制与调节、用户的远程操作等。
这些步骤需要借助于以下技术支持:1. 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和网络的连接,实现教室内环境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2.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利用温度传感器、人体红外传感器和门窗传感器采集教室内的温度、人员活动和门窗状态等信息,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
3. 控制算法:根据处理过的传感器数据,通过控制算法判断当前教室内的运行状态,并给出相应的控制指令,实现对空调的精确控制。
4. 远程通信技术:利用手机APP或网页等方式,实现用户的远程控制和监控。
空调系统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

空调系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增长,人们对居住条件生活环境的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空调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空调系统的节能、舒适、环保更加关注。
本设计为广州市XX酒店空调系统设计。
酒店地下两层,地上二十六层,十二到二十五层为客房层,其他层为商业娱乐用房,主要为KTV,餐饮、棋牌、桑拿、会议等场所。
本设计主要针对地上一层到二十六层的空调系统设计以及防排烟设计。
根据合理利用能源的原则,因地制宜,在比较各种方案的可行性后,选择一个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管理方便的设计方案。
本次设计中,对于空间较大、运行班次相近及角系数相近的房间采用了一次回风全空气系统;对空间较小,需独立控制的房间采用了VRV系统;对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进行加压送风设计;对走道进行排烟设计;对卫生间单独进行排风设计。
本设计中,最有特色的部分就是采用的大金水源热泵VRV。
关键词:空调;一次回风全空气系统;VRV系统目录第一章前言 (1)1.1建筑概况 (1)1.2 设计任务 (1)1.3 设计目的 (1)第二章设计依据及指导思想 (2)2.1 设计基本参数 (2)2.2 国家主要规范和行业标准 (2)2.3 设计指导思想 (3)第三章空调系统设计 (3)3.1土建资料 (3)3.1.1体型系数及窗墙比 (3)3.1.2围护结构的选择: (3)3.1.3照明与人员密度的确定 (6)3.1.4层高 (6)3.2 冷负荷组成 (6)3.3 负荷计算 (6)3.3.1冷负荷的计算 (6)3.3.2热负荷的计算 (9)3.3.3 湿负荷的计算 (10)3.3.4 新风负荷 (10)3.3.5计算举例 (11)3.4 系统方案的确定 (13)3.4.1 空调系统的划分原则 (13)3.4.2系统形式的比较 (14)3.4.3系统形式的确定 (16)3.4.4 VRV系统的阐述 (16)第四章气流组织计算 (20)4.1气流组织介绍 (20)4.2 风口型式的确定 (21)4.3气流组织计算 (22)第五章空调系统设计及计算 (24)5.1 空气处理分析及风量计算 (24)5.2 风系统设计 (25)5.3 回风系统的设计 (27)5.4 设备选型 (27)5.4.1空调机组的选型 (27)5.4.2 VRV系统设备的选型 (28)第六章防排烟系统设计及计算 (30)6.1防排烟系统的介绍 (30)6.2机械防烟的设计及计算 (31)第七章管道的消声和减振 (34)7.1管道的消声 (34)7.2 管道的减振 (36)第八章管道的保温和防腐 (37)8.1 管道的保温 (37)8.1.1 保温材料的确定 (37)8.1.2 保温层厚度的选定 (38)8.1.3 施工说明 (38)8.2管道的防腐 (38)结论 (40)参考文献 (41)致谢 (42)附录 (43)第一章前言1.1建筑概况本设计为广州市XX酒店空调系统设计。
办公楼暖通空调设计说明书

摘要本设计是为北京市某办公楼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本设计结合北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本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对该建筑进行中央空调设计.本设计综合考虑了建筑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用途,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运行管理上的方便和节能以及设备经济性等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对该建筑空调设计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通过墙洞引入.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功能房间使用时间段人员活动情况的不同要求,布置灵活,控制方便。
设计中首先进行冷热负荷计算,然后确定空调系统形式,末端装置设备选型,然后进行平面布置,水力计算后确定水管和风管管径,完成平面图设计。
然后进行制冷、制热站设计,首先进行冷、热源选择,技术比较后确定所用机组设备方案。
对站房进行平面布置,选择附属设备,作机房系统图。
防排烟系统设计,根据建筑物实际,严格按照防火防排烟规范,确定防烟排烟系统形式,进行平面和系统设计。
空调系统设计中还要有保温与防腐设计、隔声与防震设计等.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能源问题日益突出。
人们越来越注意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中央空调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能耗很大,因此节能有很大空间。
在进行系统设计过程中,关于系统选择和设备选型,本设计考虑了节能的要求。
还有对于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每个环节都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地区或行业的标准和规范执行,做到精心设计.关键词:空调系统风机盘管系统通风系统节能ABSTRACTThis HV&AC design is one design of the office building in Beijing.This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design combines with the natural conditions of Beijing area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is building structure of the building。
This design took into the building each part of structure and purpose, indoor comfortable environment,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energy saving and equipment economy, various factors consideration, air conditioning design of the building use fan-coil unit plus fresh air system, and fresh air introduct through the hole in the wall. This can satisfy different requirements that different function rooms have diffferent use time and personnel activity, decorate flexible, convenient control.At first, I calculate cold and hot load in this design, then sur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ms, selecte and layout terminal device equipment.hydraulic calculation after identifying pipe and duct diameters, then complete plan design. Then I design cooling, heating station。
石家庄市金融中心大厦空调系统设计说明

石家庄市金融中心大厦空调系统设计说明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金融中心大厦空调系统设计学生姓名:王盛巍指导教师:史自强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11级设备3班2015年6 月8日摘要本文针对石家庄市金融中心大厦中央空调系统进行了设计计算。
根据该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和使用特点,分析比较了各种空调方式,确定该建筑物空调系统为风机盘管-新风系统形式。
主要设计内容包括:空调冷负荷的计算;空调系统的划分;冷源的选择;空调末端处理设备的选型;风系统的设计与计算;室内送风方式与气流组织形式的确定;水系统的设计与水力计算;风管系统与水管系统保温层的设计;消声防振设计等。
本文所设计的中央空调系统既能满足热舒适性要求,又最大程度地考虑了建筑节能的需要。
关键词:办公楼,中央空调,风机盘管-新风系统,节能ABSTRACTThe graduation project designs a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Financial Central Building in Shijiazhuang City. Based on the functions and the features of the building, several patterns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have been analyzed. Eventually, the scheme of the primary air fan coil system is adopted. Then design calculation is carried out. It contains: cooling load calculation, the estimation of system zoning, the selection of refrigeration units, the selection of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s, the design of air duct system, the estimation of air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the selection of relevant equipments, the design of water system and its resistance analysis, the insulation of air duct plant and chilled water pipes, noise and vibration control, etc. This design aims to a comfortabl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meets the energy-saving requirement to a great extent.KEY WORDS: official building,central air conditioning,primary air fancoil system,energy saving目录前言................................................................ - 6 - 第1章.设计资料...................................................... - 7 - 1.1设计题目......................................................... - 7 - 1.2设计范围......................................................... - 7 - 1.3建筑概况......................................................... - 7 - 1.4设计参数......................................................... - 7 - 1.5空调方案………………………………………………………………………………- 8 -1.6冷热源分析……………………………………………………………………………- 8 -第2章.空调房间的冷湿负荷计算....................................... - 10 - 2.1外墙和屋顶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 .................................. - 11 - 2.2 外墙、架空楼板或屋面的传热冷负荷................................ - 11 - 2.3外窗玻璃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 - 11 - 2.4照明、人体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 - 12 - 2.5 设备引起的冷负荷................................................ - 13 - 2.6内围护结构引起的冷负荷 .......................................... - 13 - 2.7新风、渗透引起的冷负荷…………………………………………………………- 14 -第3章.热负荷计算说明............................................... - 15 - 3.1通过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 .................................... - 15 - 3.2附加耗热量计算公式 .............................................. - 15 - 3.3通过门窗隙缝的冷风渗透耗热量计算公式............................. - 16 - 3.4外门开启冲入冷风耗热量计算公式 .................................. - 16 - 第4章.空气调节系统................................................. - 17 - 4.1冷、热源........................................................ - 17 - 4.2空调水系统...................................................... - 17 - 4.3空调风系统...................................................... - 17 - 第5章.设备选型..................................................... - 18 - 5.1 风机盘管选型与布置.............................................. - 18 - 5.2空调机组选型计算................................................ - 19 - 5.3 制冷机组选型.................................................... - 21 - 5.4板式换热器选型.................................................. - 22 - 5.5冷却塔选型...................................................... - 22 - 5.6水泵选型........................................................ - 23 - 第6章.防、排烟及通风系统........................................... - 25 - 6.1风道的设计与布置................................................ - 25 - 6.2防排烟设计...................................................... - 25 - 第7章. 空调系统水力计算............................................ - 27 - 7.1空调系统的水力计算………………………………………………………………- 27 -7.2水管系统中的管材及阀门…………………………………………………………- 29 -第8章. 空调系统的消声减震及保温.................................... - 30 - 8.1消声减震措施.................................................... - 30 - 8.2.管道的防腐与保温................................................ - 31 - 总结 ............................................................... - 32 -致谢 ............................................................... - 33 - 参考文献............................................................ - 34 - 附表前言空调制冷技术的诞生是建筑技术的一项重大进步,它标志着人类从被动适应宏观自然气候发展到主动控制建筑微气候,在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过程的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办公楼初设空调设计说明

空调、通风、防排烟系统一、设计依据1.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1.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1.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1.4《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1.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2001年版) ;1.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7《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1.8兴建单位设计任务书;1.9其它专业初步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
二、设计参数2.1室外(选用地区:广州)2.2平时通风量标准卫生间换气次数为20次/时,排气经风机、风道排至室外。
三、设计内容3.1本设计对建筑物首层设计分体空调,二至四层餐饮等商业部分设计风冷变频多联机空调,塔楼部分设计集中空调;对整个建筑物进行通风与防排烟设计。
四、通风与防排烟系统裙房部分公共卫生间均采用低噪声柜式风机进行机械排风,排风排出室外。
塔楼部分公共卫生间采用低噪声柜式风机或排气扇进行机械排风,排风经管井排出室外。
电梯机房均采用轴流风机进行机械通风换气。
地下室的设备用房均按各自不同的换气次数进行通风换气,设置独立的送、排风系统。
地下汽车库按防火分区均独立设置送、排风系统。
每一防火分区均单独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系统与平时的排风系统兼用,每一系统担负面积均不超过2000m2。
排风兼排烟系统风量按6次/小时换气进行计算,排风排烟系统风机均选用低噪声柜式离心风机进行排风。
地下二、三层汽车库采用机械进风,进下一层汽车库采用车道自然进风。
地下一层与地下二层的非机动车库合为一个防火分区,共分为五个防烟分区,其中地下一层划分为四个防烟分区,地下二层划分为一个防烟分区,地下一层与地下二层分别设置排风兼排烟系统,排风量均按6次/小时换气进行计算,地下一层排烟系统风量按其最大防烟分区面积120m3/m2·h进行计算,地下二层排烟系统风量按其防烟分区面积60m3/m2·h进行计算,排烟风机均采用低噪声双速柜式离心风机进行了排风。
宾馆空调系统设计计算说明书

摘要空调设计主要是对室内热环境、空气品质进行设计,但这必须在充分了解建筑对暖通空调的要求和暖通空调系统及设备对建筑及其它设施的影响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本设计是xx设计,针对该宾馆的功能和特点,以及该地气象条件和空调要求,参考有关文献资料确定了设计方案。
本建筑没有地下室,没有合适的地方放置较大的机组,所以不能用全空气系统;设计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每层设有新风机组,可以由同层的新风机组送入室内,风机盘管承担室内的冷热负荷。
水系统采用水平同程式,竖直异程式,这种水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初投资少,管路不容易产生污垢和腐蚀。
关键字:空调系统,冷热负荷,水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AbstractAir conditioning design is mainly for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air quality, the requirements for hvac and hvac systems and equipment for building and other facilities influence is conducted on the basis of design.This design i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the hotel. As well as th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nd air conditioning requirements refer to the related literature determines the design scheme. This building without the basement, no suitable place to place larger units,so you can't use the air system, design adopt fan-coil unit plus fresh air system. Each layer has air units, by the same air units into the interior, fan coil undertake indoor heating load. Water system using level with the program, the vertical different programs, the water system has simple structure, initial investment, piping not easily produce dirt and corrosion.Keywords: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Heat load,Water system, Fan coil systems.目录前言第一章气象资料1.1 工程名称及概况: (3)1.2 气象资料: (3)1.3 动力资料: (3)1.4 土建资料: (3)第二章负荷计算2.2 冬季空调热负荷计算: (6)2.3 夏季空调湿负荷计算 (12)第三章确定送风状态及送风量3.1 风机盘管机组新风供给方式的确定 (14)3.2 新风处理状态的确定,总风量及风机盘管风量的确定 (14)3.3 夏季室内新风量的确定: (15)3.4 冬季送风状态及送风量 (17)3.5 夏季空气处理方案: (17)3.6 冬季空气处理方案: (18)3.7 以一层贵宾接待室为例计算送风量、新风量,确定送风状态点 (19)3.8 确定餐厅和卫生间的排风量 (20)第四章空气处理方案的确定第五章空气处理设备选择5.1 风机盘管的选择 (22)5.2 新风处理机组的选择:每层一台新风处理机组 (24)第六章气流组织确定第七章送回风道的布置及水力计算7.1 水力计算的目的 (27)7.2 风管水力计算的特点 (28)7.3 风管水力计算方法 (29)第九章空调系统的消声9.1 空调系统的噪声源 (43)9.3 消声措施 (44)9.4 空调系统中消声器消声量的确定 (45)10.1 概述 (46)10.2 减振器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46)10.3 各种减振措施的使用要求 (47)11.1 防火、防烟分区的划分 (48)11.2 防火阀的设置 (48)11.3 自然排烟系统设计 (49)11.4 机械排烟系统设计 (50)。
智能空调控制系统设计说明

智能空调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一、引言智能空调控制系统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技术对空调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的系统。
该系统通过搜集、分析和处理来自环境的多种数据,并根据用户需求和环境条件来控制空调设备的运行,以达到提高舒适性和节能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智能空调控制系统的设计。
二、系统设计1.系统架构感知层负责采集环境数据,包括室内温度、湿度、人体活动等;控制层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设备的控制;应用层用于用户与系统的交互;管理层负责对系统进行监管和管理。
2.硬件设备智能空调控制系统的硬件设备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
传感器负责感知环境数据,可以使用温湿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
执行器用于控制空调设备的启停、温度调节等功能。
控制器是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并发送指令给执行器。
3.软件设计智能空调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数据处理、控制算法和用户界面设计三个方面。
数据处理模块负责接收传感器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如计算温度差、人体活动检测等。
控制算法模块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确定空调设备的启停和温度调节策略。
用户界面设计模块提供用户操作界面,实现用户对系统的监控和控制。
三、系统功能1.温度控制系统根据用户设定的温度要求和环境实际情况,自动调节空调设备的工作模式、风速和温度等参数,实现室温控制。
2.舒适性优化系统可以根据传感器感知到的室内温度、湿度等数据,通过空调设备的调节实现舒适性的优化。
例如,在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低,系统会自动调高温度,提高室内舒适度。
3.能源管理系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提供能源管理功能。
它可以监测室内外温度差异、节能设备的使用情况等,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空调设备的工作模式和温度参数,以达到最佳的能源利用效果,降低能源消耗。
四、系统优势1.提高舒适性:系统可根据室内环境的实际情况智能调节空调设备的参数,提高室内舒适度。
2.节能减排:通过数据分析和优化控制算法,系统能够实现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消耗。
空调设计说明

个人收集整理一 _仅供参考学习空调设计说明1.设计任务:为一酒店设置空调系统2.冷负荷计算2.1冷负荷计算依据2.1.1外墙和屋面温差传热的冷负荷计算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形成的冷负荷Qc1可按下式计算:Qc1=KF AtT-e式中k——传热系数,w/(m2.℃)见课本附录2-9;F——计算面积,1^;T ——计算时刻;T-£——温度波的作用时刻,即温度波作用于外墙或屋面外侧的时刻;AtT-£——作用时刻下,通过外墙或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对于常用外墙查课本附录2-10;对于屋面可查课本附录2-11。
2.1.2外窗温差传热冷负荷的计算通过外窗温差传热形成的冷负荷Qc2,用下式计算:Qc2= KF AtT式中AtT——计算时刻下的负荷温差,℃,见课本附录2-12;K——传热系数,双层窗可取2.9,单层窗可取5.8, w/(m2.r);F——传热面积,m2;2.1.3外窗太阳辐射的冷负荷计算透过外窗的太阳辐射形成的冷负荷Qf二XgXdCnCsFJj .T式中Xg——窗的有效面积系数,单层钢窗0.85,双层钢窗0.75;单层木窗0.7,双层木窗0.6;Xd——地点修正系数,见课本附录2-13;Jj .T——计算时刻时,透过单位窗口面积的太阳总辐射形成的冷负荷,简称负荷强度,w/ m2,见课本附录2-13。
2.1.4——内围护结构的传热冷负荷计算内围护结构传热的冷负荷,可按邻室的状况分别以如下方法进行计算:2.1.4.1当邻室为通风良好的非空调房间时,通过内窗的温差传热负荷,可按式QKF AtT进行计算。
2.1.4.2当邻室为通风良好的非空调房间时,通过内墙和楼板的温差传热负荷可按式Qc2= KF AtT进行计算,此时负荷温差AtT-e及其平均值Atpj,应按课本附录2-10中零朝向的数据采用。
mnnnniiiiiimiiiiiuiiiimiiiiiiiiiiinii 2.1.4.3当邻室有一定发热量是,通过空调房间内窗、隔墙、楼板或内门等内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负荷,可按下式计算:Qc3=KF(twp+Atls-tn)式中Qc3——稳态冷负荷,下同,w;Twp——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tn——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温度,℃;Atls——邻室温升,℃,可根据邻室散热强度,按表2-14采用;表2-14温差Atls值2.1.5人体散热的冷负荷计算由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Qr1=@nq1XT-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该建筑为酒店型会所,共三层,空调面积约3500平米,以平均冷负荷指标170 W/㎡,得标准进行空调设计。
二、设计依据。
根据甲方提供得建筑功能平面图。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
设备厂家得安装说明手册
三、设计范围
各功能房间得夏季制冷、机房布置等设计。
采用设计方案:冷水机组+风机盘管+冷冻水泵。
设备置于设备间,膨胀水箱高位定压。
四、设计参数
夏季室外空气调节计算干球温度36℃,湿球温度27℃。
夏季室内设计温度26±2℃
五、项目分析及方案设计
单位面积冷负荷设计为约170w/㎡,本项目空调面积约3500平方米。
5、1一层系统
一层为高层高式大空间,采用高静压盘管风机。
分区控制各个区域,容易针对性控制温度以达到节能目得。
前台大厅约230w/㎡,餐厅约230w/㎡,咖啡厅约200w/㎡,KTV包房及棋牌娱乐室约260w/㎡,客房每个房间负荷约180w/㎡,走廊空间约80w/㎡。
送风方式按各分区特点配合室内装饰选择合适得送风方式。
5、2二层系统
二层为客房与会议室,均采用静音型风机盘。
会议室单位冷负荷约260w/㎡,客房每个房间负荷约180w/㎡,送风采用侧送风得方式。
走廊空间80w/㎡,采用静压箱集中送风方式。
5、3三层全部为客房,均采用静音型风机盘。
客房每个房间负荷约180w/㎡,送风采用侧送风得方式。
走廊空间80w/㎡,采用静压箱集中送风方式。
六、送风口形式:采用铝合金双层百叶风口,以单层百叶铝合金风口作为回风口。
最终具体选用情况,与装修公司紧密配合选择。
七、系统控制。
7、1主机机组得运行、管理均由微电脑控制系统完成,操作简单,仅需管理人员在季节变化需要启动时打开电源、总阀及分区控制阀门;机组根据负荷自动启动/停止压缩机,使机组既运行在最佳经济点,又节约用户能源。
机组得各项保护功能齐全,具备故障自检系统,自动平衡压缩机得磨损,冬季自动防冻等功能。
7、2室内机风机盘管由线控器分别控制,根据装饰设计配合放置在光源开关处。
八、冷冻水系统。
本系统以水作为载冷剂进入房屋,安全,环保、无任何潜在使用危险,也不会出现一点泄漏就造成全系统瘫痪得问题。
冷冻水系统经过室外主管进入各空调区域。
冷冻水系统管道:DN≥50MM采用无缝钢管,DN<50MM采用PPR管。
风机盘管与冷冻水支管间采用橡胶软接头,阀门采用铜闸阀。
系统最低点设立排污阀,局部最高点设自动排空阀。
九、冷凝水排水系统,采用U-PVC管,通过卫生间就近排放。
十、主机设备。
冷水机组设备采用水冷螺杆机组,该类型机组最大优点在于技术成熟、性能稳定、能效比高。
设备放置于单独得设备间,基础由建设方根据我方提供得基础图预制。
冷却塔采用角型横冷式冷却塔,放置于设备间屋顶。
屋顶承压结构由我方提供基础图及设备循环重量,建设方据
此计算建造。
冷冻水、冷却水循环泵一用一备,均放置在设备间内,膨胀水箱设置于设备间屋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