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经济学分析

合集下载

刍议建立我国知识产权法经济学

刍议建立我国知识产权法经济学
温芽清
( 北 经 贸大 学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 北 石 家 庄 河 河 009 ) 50 1

要 新 中国知识产权制度 6 0年的建设 历程 先后走过 了孕 育、 奠基 、 本世纪
完成法典化。发端于西 方 2 0世纪 上半叶 的法经济学为知识产权的多角度分析和理论的丰 富带 来了方法论革命 。
t e i tle t a r p  ̄y t e r h ne lcu lp o e h oy.
K yw rs nelcu l rp ry a n cn mis e od tl ta po e ;lw a d eo o e ;meh d lg :dsil e j e l to oo y i pi c n
u ain,fu d t n, n r n f r t n t r u h lc l a in, n a s in t r u h i tr a in lz t n, n l b o — lt o o n ai o a d t so mai h o I o a i t a o g z o a d t n i o o g e n t aia i r t h n o o a d wi e c d l i e t i h s c n u y L w a d e o o c ,ii ae n t e W e ti h r t afo e 2 t e t r ,h sb o g t - i f d wi n t i e tr . a n c n mi s n t td i h s n t e f s h l ft 0 h c n u h i i h y a r u h a b u e ou in i t o oo y o n elcu lp o e y,e a l g mu t i n in la ay i n n ih n t t e r . o ta r v l t n meh d lg f it l t a r p  ̄ o e n bi l d me so a n lss a d e rc i g i h oy n i s

法律经济学经典案例分析(3篇)

法律经济学经典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经济学是一门将经济学原理应用于法律领域的学科,旨在通过分析法律制度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为立法、执法和司法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将以苹果公司(Apple Inc.)与三星公司(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的专利纠纷为例,探讨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

二、案件背景2011年,苹果公司在美国起诉三星公司侵犯其多项专利,包括设计专利、功能专利和软件专利等。

三星公司则反诉苹果公司侵犯其专利。

此案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效率的经典案例。

三、案件分析1. 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知识产权保护是指对创新成果、文学艺术作品等智力成果的独占权。

在市场经济中,知识产权保护对于鼓励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1)激励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者提供了独占权,使其能够从创新成果中获得经济利益,从而激发创新动力。

(2)资源配置: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使创新成果得到有效利用。

(3)市场秩序: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2. 专利纠纷对经济效率的影响苹果公司与三星公司的专利纠纷对经济效率产生了以下影响:(1)创新成本增加:专利纠纷导致企业为避免侵权而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创新成本。

(2)市场效率降低:专利纠纷可能导致市场竞争加剧,降低市场效率。

(3)资源配置不合理:专利纠纷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创新成果的利用。

3. 案件判决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美国法院在审理苹果公司与三星公司的专利纠纷案时,作出了以下判决:(1)判定三星公司侵权:法院认定三星公司的产品侵犯了苹果公司的多项专利。

(2)赔偿苹果公司:法院判决三星公司向苹果公司支付巨额赔偿金。

(3)禁止侵权产品销售:法院禁止三星公司在美国销售侵权产品。

以下是案件判决对经济效率的影响:(1)维护知识产权:判决结果有助于维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

(2)提高市场效率:判决结果有助于规范市场竞争,提高市场效率。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
威廉?M?兰德斯等著金海军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对知识财产的经济分析很早就有,然而20世纪60年代以前却鲜有扛鼎之作。

60年代以来,以科斯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开一代风气之先,法的经济分析的运动涌现,直至如今以经济学来分析法学问题在美国法学院中已经成为主导性研究方法。

70年代,知识产权的经济分析开始持续增长。

本书两位作者均为该领域的名人,本书应时代的潮流而生,加上译者金海军功底深厚,了解该作品将有助于思考中国当下的知识产权问题。

《窃书就是偷——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知识产权》曲三强著
知识产权出版社
保护知识产权是中国自身的需要还是外来经济和政治的压力的问题已经讨论良久。

20世纪80年代知识产权法制重建以来,中国知识产权法的独立品格仍然还在形成之中,从中国数千年文化传统和道德习惯的角度研究,是本书的独特之处。

在曲三强的这部著作中,十几篇文章汇集了作者在版权、商标、商业秘密、专利、国际知识产权等领域的深入思考,值得一读。

《法学方法论》卡尔拉?伦茨著
陈爱娥译
商务印书馆
研究现代法学方法论的法学读物纷繁不堪,本书的特点是首先尝试指引读者形成自己的判断,再逐步说明自己的立场。

译本虽不是原著的全文版本,却足以涵盖作者主要意旨。

引论之后的7个章节尽显作者说理明畅的能力。

作者力图通过自己的阐释来指出:法学针对“价值取向”的思考也发展出一些方法,借助它们可以理解及转述既定的价值判断,对这些价值判断也可以作合理的批评。

本书译成虽然已有时日(1996年出版),但著作经典,思想精髓,读来实有日久弥香的观感。

知识产权的经济分析

知识产权的经济分析

知识产权的经济分析知识产权是指由人类创造或发明出来的各种形式的智力成果所拥有的权利。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知识产权的经济分析,既可以从理论层面进行探讨,也可以从实践层面进行研究。

一、知识产权的基本经济学原理知识产权的本质是权利,因此,其产生的核心是权利的观念。

在经济学中,知识产权的基本原理是市场对知识产权的需求与供给,并由此塑造出来的市场行为。

首先,知识产权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是因为它可以保护知识产权创造者的创意收益。

其次,知识产权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战略性的优势,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最后,知识产权的确立必须通过权利法律的保护。

只有有力的法律手段才能够有效保护知识产权,进而促进创新和发展。

二、知识产权的作用知识产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促进创新知识产权能够保护创造者的知识产权,增加创造者的收益,从而提高创新的积极性。

这种保护机制可以使得知识产权拥有者在创新过程中积极探索更多的创新方向,并通过积极的研究和开发,进一步提高创新的效率和成功率。

(二)促进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的权利保护,能够促进知识产权拥有者把发明或创造的技术转移到其他的领域中去,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所拥有的知识和技术资源。

这样就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三)维持市场秩序和价值稳定知识产权保护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市场秩序和价值稳定。

面对知识产权的高度进步,知识产权的价值和利用也会逐步提高,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这样就能够确保企业市场合法、公平竞争,维持市场秩序和价值的稳定,进一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三、知识产权的市场化变现知识产权是企业的重要核心竞争力,能够增加企业的价值和收益。

知识产权的市场化变现是企业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最主要的方式。

市场化变现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知识产权的专利化掌握专利技术,申请专利,可以有效保护公司的知识产权,及时发现和解决相似技术的侵权情况,保证知识产权的有效实施。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法经济学分析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法经济学分析

权 远远 不能 解 释现实 生 活 中存 在 的多种 现象 , 因此 “ 产权 ” 概 念应 运而 生 , 产 品 的利用 逐渐 成为 主流 意识 。而
对 知 识产 权 的利 用也 逐渐 得 以关 注 , 加之 知识 产权 人 对利 益 的追求 。 并 且 为 了发挥 知 识产 权 的最 大 效用 . 知
可 以独 占的排他 的使 用其 发 明了
1 8
《 华 北 金融》
2 0 1 3 年第 1 期
因此 , 要从 知识 产 品 的双重 属性 来考 虑 到底 应该 如何 界定 其 产权会 更 有效 率 。首 先 , 知 识 产 品在最 初 出
现 以来 , 只是 人们 把 自己思 想里 的东 西 表示 出来 , 是精 神 世 界运 动 的一 种体 现 . 由于他 人 的使 用 不 会耗 损 知
能说 完全 就是 一种公 共 产 品 . 如果 完全界 定 其为公 共 产品 , 对 于创作 者来说 就 不公平 了 , 因此 , 知识 产 品还 是
可 以具 有排 他使 用性 的 。 例如, 一 项发 明 的创造 者完 全可 以将 发 明不 予公 布 , 使 之成 为 商业秘 密 , 那创造 者 就
的局 面 。 而 为 响 应 国 家知 识 产 权 战 略 的 实施 , 利 用知 识 产 权 进 行 质 押 融 资 以扶 持 中 小科 技 型 企 业 发 展 成 为现 实要 求 。知 识 产 权 质 押 融 资 是 金 融 创 新 的 产 物 , 对 经 济 的 发展 起 着 极 大 的 促 进 作 用 。 因此 , 从 法
景 的欣 赏程 度不 同而 收取 不 同费用 的做 法是绝 对 不可行 的
由于将 私人 产 品的产 权界 定 为私有 有利 于降 低交 易成 本 .而公共 产 品的产 权如 果界 定为 私有 那交 易 成 本 是 不可估 量 的 , 因此 出于对效 率 的考虑 , 必 须要 确定 资源 的性 质 , 即资源 是私 有产 品还 是公共 产 品 。 那 如 何 看 待 知识产 品 的性质 呢 ? 首先 , 知识 产 品具有 一定 的公 共产 品 的性质 。 由于知识 产 品作为 一种 信息 的集 合 , 任 何 人都 有获 知 和利用 的可 能 , 例如 , 人们 可 以获得 任何作 品进行 阅读 和欣赏 , 并且 不会 损 害作 品的价 值 , 作 品 创 作 者不 能就不 同人 不 同 的使 用方 式实 施差 别待 遇 。 这 就类 似于 经济学 上 的公共 产 品 。 但是 , 知 识产 品又 不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知识产权的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知识产权的分析
知识产权的分析
口郭 迁 季 明玉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研 究生 湖北武汉 4 0 7 ) 3 0 4
摘 要: 新制度经济学一般 以产权的定义及 其地位 为切入点来研究产权制度 , 进而延伸到知识产权制度 , 深入分析产权及知识产权的运行机制及模 式。正确选择知识产权保 护战略 , 对我 国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竞争 力意义深远 。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知识产权 3 新制 度经 济学 分析 知识 产权 制度 对 我国政 府 的启示 . 用 1 . 新制度 经济 学对 知识产 权 制度 的分析
知 识 资 产 管 理 群 (nelcu lCa i lMa a e n o p Itl ta d pt n g me lGru , a I MG 曾经整 理 出~套能 有效 管理 企业 知识 资产 的应用 模式 , C ) 称 为” 价值 阶层 ”V le i a h ) 将企 业知 识资产 管 理 系统分 为五 (a He r y 。 u rc 个阶 段 , 下 而上 依次 为 : 自 防御 侵权 期 、 降低成 本期 、 创造 利润 期、 内部 整合期 、 景规划 期 。中国 大部分 企业 仍处 于 防御侵 权期 , 愿 可 以带 来经济 效益 的专利 功 能没有 充分 地发 挥 , 成 了经济 资源 的 造 浪费和 企业 成本 的增加 ,阻碍 了企 业 的进 一步发 展 。这就 要求 企 业做好 两方面 的工 作: 首先 , 根据 知识 产权 的特 性和商 业运 作的要 求 , 不 同的专利进 行评 估和 检测 , 对 采取 区别 处理 的方 法 , 不 同 对 的专利 作 出科 学选 择 。对不 合时 宜 , 符合 市场 需求 并且 没有市 不 场 价值 , 其带 来的经 济社 会效益 远小 于其 维护 费用 的, 或 应予 以放 弃 。其次 , 应积 极转 变专利 的经 营策 略 , 被动 防御 转化 为主 动经 将 营 。在 当今知 识经 济时代 ,无 形资产 已经 成 为创造 财 富的主 要手 段 。根据 美 国 5 0家代表 性上 市公 司 的市值 ,有 形资产 与无 形资 0 产 的 比例 , 前者 逐年 下降 , 者逐 年 上升 。可 见, 分利 用和 经营 后 充 知 识产权 可 以给 企业 带来 丰厚 的利润 , 高企 业 的市场价 值 。新 提 制度 经济学 分析 知识产权 给我 国企 业带 来 的启示 , 概括地 说 , 是 就 要 合理决策 专利 的去 留 以及 转变 管理 专利 的方 式 。

知识产权有限保护的法经济学分析

知识产权有限保护的法经济学分析
化 配置 的基础 。 法 律的 设立 也要 遵循产 权 制度 的安排 , 因为法 律 足 的各方利 益 需求得到 均衡保 护 , 才是有 效率 的 。 嗵 ’ 知识产 权制
制度 的运 行会给 当事人带来 收益和 成本 , 法 律就是通过 产权 的界 度 的设立主 要是通过 法律将知识 产权 界定为私权 属性 , 达到保护
定、 变 更和 安排 , 来解 决利益 冲突 , 改 善资源 配置 , 实现 效益最 大 创 造者 的合法 权益 、 提 高其创作 积极性 的 目的; 同时又要规 制产
化。
权 交易 , 促 进信 息的广 泛传播 与使用 如 前所述 , 知识产权 的私
激 发其创 造热 情 , 丰富 人类 的精 知 识产权 制度的首 要任务是 界定知 识产权 的归属 , 即知 识产 权 保护 能够 为所有 者带来 利益 , 权 归私人拥 有 还是 归公共 所有 更有 效率 。知识 产 品具有公 共产 神 文化 产 品; 但 如果让 私权绝 对化 , 权 利人 在让渡 私有 权利 时会 品和私 人产 品的双 重属 性 , 根据现 代产 权理 论 , 所谓 的私人 产 品 索 取高 价或 附带 不合理 条件 ,增加 社会 公众 使用 知识产 品 的成
文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对知识产权制度 内在的经济理性进行分析, 阐述了对知识产权进行有限制保护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关键 词 知识 产权 产权 归属 经济分 析 知 识产 权保 护
作者简介: 贾明珍, 河北经贸大学 2 0 1 l 级民商法硕士研 究生。 中图分 类号 : D9 2 3 . 4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编号 : 1 0 0 9 - 0 5 9 2 ( 2 0 1 3 ) 0 1 - l 0 6 - 0 2

知识产权的经济学研究

知识产权的经济学研究

知识产权的经济学研究知识产权是指对知识和创造性成果的法律保护。

它的存在和运作能够在经济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知识产权的经济学研究,包括对知识产权的经济学理论、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

一、知识产权的经济学理论知识产权的经济学理论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创新与知识流动的激励机制以及知识产权的市场失效。

在经济学中,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可以为创新提供保护,鼓励企业投入更多资源进行研究与开发。

此外,它还可以促进知识的流动与分享,推动技术进步和全球经济的融合。

然而,知识产权的市场失效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知识产权的存在可能会对市场造成垄断,限制竞争与创新。

因此,经济学家们正在研究如何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确保合理的竞争,并避免不必要的市场失灵。

二、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可以激励企业投入更多资金和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

通过知识产权的保护,企业能够获得对其创新成果的独家使用权,并从中获取经济利益。

这种激励机制可以增强企业的创新动力,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

其次,知识产权保护也有助于改善技术的传播和转移。

由于知识产权的存在,企业和研究机构更愿意分享和交流他们的技术成果,以获取更多的授权和合作机会。

这种知识的流动可以加速科技进步,促进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然而,知识产权保护也存在一些挑战和争议。

一方面,知识产权的保护可能导致技术转移的不平衡。

发达国家通常拥有更强大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而发展中国家则面临着获取和利用技术创新的困难。

这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限制,造成知识产权不平等的局面。

另一方面,知识产权的保护也面临着侵权和盗版的挑战。

随着数字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变得更加普遍和难以控制。

这不仅对创新者的利益构成威胁,也会对经济体系产生负面影响。

三、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知识产权保护面临许多挑战,其中一些是由于技术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所导致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的主要原因是创新市场失 灵 1、创新的不确定性 2、创新后被模仿的可能性

此外,知识产权激励创新,而创新带来的社 会效益可能大于私人投资回报

4
一、知识产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公共产品(public goods):非竞争性和非排 他性消费,比如国防。 类公共产品有两种:一种是可以做到排他性 消费的非竞争性消费产品(club goods),比 如教育、有线电视、卫星广播。还有一种是 比较难做到非排他性消费的竞争性消费产品 (commons),比如草原、湖泊、森林等公共 资源。 私有产品(private goods):具有竞争性和 排他性消费的产品。
15




根据一些真实的专利历史案例,美国经济学家 Merges and Nelson (1990) 分析了专利保护范围对产 业技术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他们发现较宽的专利保护范围往往会限制他人对 专利技术做出改进,从而可能延缓该产业的技术 发展。而通过限制缩小专利保护范围也并没有明 显地减少对首创型发明的激励作用,甚至会加快 产业的技术进步步伐。 - 塞尔登的古典专利车案例 - 爱迪生关于灯泡的基础专利 - AT&T关于半导体传导器的基础专利 - 最早的关于计算机的基础专利 16
2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otal Cost of R&D = TC = aB² = a(C0-C1) 2 Present Value of Patent Royalties: PV
2 T 1 rT PV BQ BQ /(1 r ) BQ /(1 r ) ... BQ /(1 r ) BQ (1 e )/r
专利合作条约 新物种保护协议
1
0 0 1
1
1 1 1
有关专利权丧失的条例
工业实用性要求
强制许可(有为零分)
专利权的撤消、复审 专利保护 司法基本救济途径 有助于侵权的起诉规定
0
1 1 0
0
1 1 0
专利方法侵权举证责任倒置
综合平均得分
0
2.10
1
3.25
28

专利保护强度与国民平均收入之间的关系 (Ginarte and Park, 1995):
27

指标大类
各指标小类
1990
2005
保护期限
保护范围
保护期限
药品的专利保护 化学物质的专利保护 食品的专利保护
0.52 (?)
0 0 1
0.58 (?)
1 1 1
动植物品种的专利保护或单独保护
外科器材的专利保护 微生物的专利保护 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
0
1 0 1
1
1 1 1
加入国际协议的情况
巴黎公约及其修订

不同市场结构发明的激励效果(小发明)
P(¥) D C Pm0 Pm1 P0 E P1 B A C0
I
C1
F
G
H
MR
D’
0 Qm0 Qm1 Q0 Q1 Q
17
假设某一产品面临充分竞争或垄断这两种不 同的市场结构,一家公司通过发明专利将生 产该产品的单件成本从C0降到C1,但没有改 变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市场价格(小发明的情 况)。 竞争市场下,该公司通过发明获得的增加利 润可以用P0P1HA区域来表示。而在垄断的市 场结构下,该公司通过发明增加的利润仅为 P0P1FE区域。 所以竞争的市场结构更有利于促进企业进行 小发明的创新。


Where T is patent life and r is depreciation rate Max PV-aB² F.O.C. B* = Q(1-e-rT)/2ar B’(T) > 0 B”(T) < 0
保护时间(T)越长,创新所实 现的成本节约(B)就越大,但 B随T的增幅在逐渐减少
24

《世界竞争力报告》根据对知识产权相关法 律的执行情况以及跨国公司的问卷调查,估 算出各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指数。

发现各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与经济发展程度 基本呈正比关系。 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度似乎仍在不断加强,不 仅发展中国家在加强,发达国家也在加强。 但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执法一般相对落后 于立法。
25

发达国家 1990 1995 2007 发展中国家 1990 1995 2007
美国 69.2 80.8 86 巴西 36.3 35.3 48
日本
加拿大 德国 法国
70.2
58.4 70.6 67.2
66.3
72.3 78.9 72.9
82
80 87 81
中国
印度 俄罗斯 韩国
30.1
44.3 20.0 46.7
从经济学角度看 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发展
张海洋
1
一、知识产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二、各类知识产权的相关经济学分析 三、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 四、全球化下的知识产权保护
五、日美两国专利战略比较
2
一、知识产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经济学理论认为只有当市场自我调节失灵的时候, 政府才有必要通过法律或政策的手段来干预市场。 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 1、公共产品的提供 (public goods) 2、外部影响 (externality) 3、信息不对称 (asymmetric information) 4、不确定性 (uncertainty) 5、垄断 (monopoly) 6、收入分配 (income distribution)
PATENT = -0.51 + 0.49ln(AGNI) PATENT = 10.5-2.63ln(AGNI)+0.21[ln(AGNI)]²
Patent Index
Ln(AGNI)
29
Explanatory Variables Intercept (variables in log format except dummies) GDP per capita (most variables are lagged variables) (GDP per capita)² R&D / GDP School enrollment ratio

23

对商业秘密给予保护主要是从公平竞争、维护市场 秩序的角度考虑的。然而,一些经济学家也认为这 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专利制度的补充,其理由包括: 1、有些发明可能不能获得专利保护,但却很难被模 仿;(比如烹饪秘诀等) 2、有些公司可能不愿意公开其发明,因为公开发明 可能会减少它们的预期利润。(coca cola) 3、有些公司为了节省申请和维持专利的成本。(比 如一些更新换代较快的产品,市场先占更重要) 4、对社会而言,如果是合法获得的所谓商业秘密, 比如不小心泄露或被反向工程破译等,可以比获得 专利许可更便宜地使用新信息。
$ TC PV(T=20)
PV(T=10)
B10
B20
B
21

版权与专利在经济学分析上基本相同,比如 都是通过授予一定时期的排它权而获得某种 程度的市场定价权,但同时又都规定了一些 用于平衡权利人和公众利益的条款等。但版 权在保护方面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1、被复制的成本可能很低,导致保护的成 本可能更高。现代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导致 受版权保护的信息很容易被大范围传播,从 而使版权保护的成本太高,比如网络传播。 2、有人认为版权保护所导致的市场垄断能 力可能比专利要弱一些,比如软件的保护, 但保护的时间更长。
专利长度是指专利的有效保护期限。
专利的宽度是指专利的保护范围,也就是专利的 权利要求所含盖的技术保护范围。 专利的宽度实际上和专利的高度,也就是可以获 得专利保护的有关法规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即 根据专利法规授予的专利权利要求范围。 专利制度最核心的调节手段就是如何通过专利法 规限定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

18
不同市场结构发明的激励效果(大发明)
P(¥) D C
Pm0
P0 Pm1 E
A
B C0
G P1
F
MR
C1 D’
0
Qm0 Q0 Qm1 Q1 Q
19

大发明的情况是指,通过发明降低单件成本 的幅度,大到使垄断公司在追求利润最大化 的前提下,所定的价格仍低于原市场价格。 在竞争市场条件下,该公司通过发明获得的 增加利润可以用Pm1P1FB区域来表示。而在垄 断的市场结构下,该公司通过发明增加的利 润为Pm1P1FB 减掉Pm0P0EC区域。 可见无论对大小发明,竞争的市场结构都更 有利于促进企业进行创新。(实证证据?)
从静态的效率来看,如果没有知识产权保 护,公众可能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获取新知 识,从而减少公众的福利损失; 但从动态的效率来看,可能就没有人愿意 投资创造这一新知识,新知识的产生就会 变慢。
7


知识产权垄断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模型
P PD QS PM P0 B A
E
PS O
MR
Q QM Q0 QD
8
33.6
48.6 25.8 50.6
44
51 43 68
西班牙
英国
40.4
59.7
58.1
74.4
73
85
墨西哥
马来西亚
42.0
52.1
46.1
56.0
49
59
26

Rapp and Rozek (RR patent law index, 1990) 根据各国专利法和1987年美国商会建议的最 低保护标准的一致程度,比如是否对药品提 供专利保护,是否允许产品专利,是否有强 制许可的规定等,从0-5分中做出主观评分。 Ginarte and Park (GP index, 1997) 分成5大类:保护期限、保护范围、国际专 利条约的加入情况、有关专利权丧失的条例、 以及执法的情况。每大类下面又分成若干小 类,比如保护范围下包括是否给予药品、化 学物质、食品、动植物品种、外科器材、微 生物专利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