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论文(中日关系之钓鱼岛)
形势政策论文 中日钓鱼岛关系

院系:国际教育学院班级:姓名:学号:钓鱼岛与中日关系根据《中国海疆历史与现状研究》一书的介绍,钓鱼列岛位于台湾的东北与日本冲绳的西南部之间的海域,其中钓鱼岛最大,为4.5平方千米,有淡水。
岛上并生长着一种叫海芙蓉的植物,是珍贵的中药用植物。
钓鱼岛上还栖息着大批海鸟。
钓鱼岛附近海域是一个大渔场,渔业资源十分丰富,盛产飞花鱼等多种鱼类,长期以来就是我国渔民捕鱼作业、避风过夜之地。
台湾、福建等地的渔民每年来此捕鱼,年收益超过2亿美元。
从经济方面来看,钓鱼岛成为国际瞩目的焦点更主要的在于那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钓鱼岛等岛屿的海底是新三纪的沉积盆地,是生成和蕴藏大量石油的一块宝地。
1969年5月,联合国亚洲经济开发委员会的“埃默里报告”认为,“台湾东北20万平方公里,包括台湾北部钓鱼诸岛附近为大油田所在地。
”估计蕴藏量为一兆美元。
我国科学家估计,钓鱼岛等岛周围海域的石油储量约在737至1574亿桶之间。
在石油资源日益贫乏的今天,这些石油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日本政府心急如焚,借冲绳岛回归日本之际,宣布对钓鱼岛“重新”拥有主权。
事实上,美国对日本“移交”的也就是所谓“管辖权”,而且这种移交是非法的。
直到1996年9月,美国政府发言人仍表示:“美国既不承认也不支持任何国家对钓鱼列岛的主权主张。
”但是对于资源贫乏,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来说,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的资源简直就是一块大肥肉。
从战略角度分析了钓鱼岛的战略价值。
它不仅涉及20平方千米海洋国土和一半以上东海海底资源的归属,而且将可能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和海上经济开发产生重大影响。
日本学者显然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1997年底,日本的《军事家》杂志刊登了一篇署名文章,题为《日本自卫队尖阁群岛计划》。
文章作者、前日本自卫队教官、研究员高井三郎对钓鱼岛的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进行了详细的评估。
据他的文章透露,现在日军仅在琉球群岛所属宫古岛上设有雷达,“其监视范围达不到……大陆沿岸”。
论钓鱼岛争端与中日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

论钓鱼岛争端与中日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摘要】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由于日本的侵略及其他各种历史原因,钓鱼岛成为中日之间有争议的领土。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和1978年缔结和平友好条约谈判过程中,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着眼大局,就“钓鱼岛问题放一放,留待以后解决”达成重要谅解和共识。
但日本屡次提出所谓“购岛”计划,严重侵害了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
中日必须从维护两国关系、亚太局势的大局出发,妥善处理钓鱼岛问题。
【关键词】钓鱼岛问题、中日关系、冲突、合作、历史一、钓鱼岛基本介绍(一)钓鱼岛的地理位置钓鱼岛列岛位于中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的东海海域,是台湾省的附属岛屿,主要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和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组成。
钓鱼岛列岛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其中钓鱼岛最大,面积4.3平方公里。
(二)钓鱼岛拥有及其重要的战略价值在大陆架划分上,中国和日本是相向而不共架的大陆架,由冲绳(琉球)海槽分隔,但钓鱼岛位于冲绳(琉球)海槽的西侧上沿。
一旦日本拥有钓鱼岛的行政管辖权,不只是占领钓鱼岛列岛,而是让其领土踏在中国大陆架上,中日就变成了相向而共架的大陆架。
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兼少将罗援指,根据《国际海洋法公约》,如果钓鱼岛被日本非法占据,中日就得按中间线原则划分大陆架,中国不仅丢失大量的海洋管辖区和海底资源,而且美日对中国的战略封堵线,将从第一岛链又前推到中间线以西。
(三)钓鱼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蕴藏有大量石油资源,在其它方面也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按照日本前国土交通大臣扇千景的说法,这些海域中埋藏着足够日本消耗320年的锰、1300年的钴、100年的镍、100年的天然气,以及其他矿物资源和渔业资源,获得这些海域,将使日本由资源小国而成为东亚的资源大国。
东海的油气储量大约77亿吨,亦足日本使用近百年。
钓鱼岛还是我国东海靖鱼场,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
形势与政策论文—钓鱼岛形势

国内钓鱼岛形势一、目前钓鱼岛的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右翼团体多次登上钓鱼岛,在上面设置灯塔、神社等设施,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为了对非法占据的钓鱼岛实行“有效管理”,日本政府于2002年起与栗原家族签订租约,以每年2256万日元的价格租下了钓鱼岛及附近的南小岛、北小岛3个岛屿。
但日方的挑衅行为并没有因此而中止,一些日本政客出于各方面的考虑也一再在钓鱼岛问题上刺激中国人的民族感情。
今年我国与日本有关钓鱼岛的问题愈演愈烈,日本政府9月11日在内阁会议上决定从2012财年预备金拨出20.5亿日元“购买钓鱼岛”,并与所谓“土地所有者”签订“购岛”合同。
至此,两国之间的问题与矛盾日益突出。
至购岛言论提出后,我国人民大量举行反日游行,仅仅一周里,反日游行就遍布全国。
然而,闹得沸沸扬扬的各地反日抗议游行活动,在彰显了国人强烈的爱国情之外,也出现了众多不和谐之声。
据报道,一名在西安反日游行中驾驶日系轿车而被暴打的司机,伤势十分严重,颅骨遭人用钢锁砸穿,目前伤势已经好转。
在游行中,部分人借口爱国,而出现一些对国人造成伤害的行为,令人发指。
二、有关钓鱼岛问题的看法最终取得胜利,战争对于中国经济实力的打击和对战争地区钓鱼岛的战略价值是重大的,这不仅在于岛屿本身7平方公里的主权标志,而且在于其潜在的军事价值,除此之外,钓鱼岛海底还蕴藏了大量的石油,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因此,无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国防安全的角度,我们都必须保卫钓鱼岛的主权所有,绝不能容许日本的染指和霸占合法化,这乃是国家利益的要求。
近年来钓鱼岛问题不断地成为中日关系中的一个不可回避的争执点,两国政府都在主权问题上采取了强硬立场,宣称对钓鱼岛的主权是不可质疑的,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掀起的一波波的“保钓”运动又使得两国的矛盾愈加严重。
再加上美国在中日关系上的搅局。
中日之间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争议,美国是不可摆脱的一方因素,日本安保同盟之初,日本多次要求美国确认日美同盟包括西南诸岛,开始美国没有同意,后来日本不停追问,美国人放出一句话“当然包括所有的岛屿”。
钓鱼岛事件政治论文

钓鱼岛事件政治论文矛盾不断升级的钓鱼岛事件也成为世界新闻的焦点之一。
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钓鱼岛事件政治论文,仅供参考!钓鱼岛事件政治论文篇一浅谈钓鱼岛事件对中日经济的影响【摘要】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最近日本购买钓鱼岛的行为使中日关系极度紧张,从而给中日两国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通过研究分析,中日两国的经济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并且波及中日合作的多个领域,涉及面较广。
【关键词】钓鱼岛中日贸易9月11日,日本政府的“购岛”行为,造成中日关系紧张。
作为全球两大经济实体,中日两国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在国际贸易、金融合作以及旅游服务业等方面联系尤为密切。
一旦经贸对峙会给双方经济带来重要的影响。
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国,而日本也是继欧盟、美国和东盟之后,中国的第四大贸易国。
因此,由钓鱼岛事件引发的中日间贸易战将对双方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众所周知,中国有广阔的国内市场,而日本是典型的外需型国家。
中国可以通过刺激国内需求和出口多元化来填补中日贸易的缺口,但日本则会失去支撑经济增长的最大国外市场。
不仅如此,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内需潜力,如若外需不足,中国将会努力增强投资信心、刺激居民消费,从而拉动经济的增长。
由此看来,中国经济不会因中日危机而影响其正常的增长。
但通过研究不难发现,中日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不可小视。
下面将对钓鱼岛事件给中日经济带来的影响分别作出简单阐述。
一、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一)日本出口企业受到冲击日本经济主要靠出口来拉动,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市场是日本企业盈利的重要来源。
日本经过对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市场出口然后再出口到中国大陆的份额也相当可观。
中国是日本汽车产业最重要的海外市场,并且日本在中国的汽车销售量一直在外资汽车品牌中占据领先地位。
但9月份以来,作为日本经济支柱的汽车出口产业在中国连连受挫,包括本田、丰田、日产、马自达等都受钓鱼岛事件影响而销量下降。
有关中日关系走向形势政策论文3000字

有关中日关系走向形势政策论文3000字中国和日本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双方互相依赖,彼此间的利益相互交融在一起,中日关系对彼此来说都十分的重要。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有关中日关系的形势政策3000字论文,欢迎阅读!中日关系的形势政策3000字论文篇一:《钓鱼岛争端与中日关系》摘要:自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谢林在国防经济学中首次引入博弈论的研究方法以来,博弈论已成为国防经济学的主流分析方法。
博弈论主要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
本文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钓鱼岛冲突,研究中日之间的策略互动。
本文为中国应对钓鱼岛事件应该制定的政策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钓鱼岛事件冲突博弈论一、引言——钓鱼岛争端的历史背景及现状钓鱼岛位于中国东海海域,总面积达到4.38平方公里,有5个无人居住的小岛和3个小礁组成。
中国关于钓鱼岛的最早记载可追溯到千年前的隋朝,当时钓鱼岛被命名为“高华屿”。
明清两朝500年间向琉球派遣册封使24次,册封使回国后都要将经过及琉球的情况写成奏章,上奏皇帝。
直至中日甲午战争前,日本对于中国政府拥有的钓鱼岛主权未提出任何异议,但是随着战势的发展,日本相继吞并琉球各国和钓鱼岛,并在未事先告知中国政府的情况下窃取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在日本强行占领钓鱼岛(此时,日本已将其更名为冲绳岛)将近60年后,中国政府迎来了一个收回钓鱼岛的机会,随着二战的结束,作为战败国的日本本应把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归还中国政府,但是由于美国政府希望通过钓鱼岛作为导火索在中日之间制造争端,对其进行政务管理,将钓鱼岛划为自己的势力管辖范围,中国失去了一次收回钓鱼岛的绝佳机会。
1969年11月,美国政府决定“将琉球于1972年归还日本”。
此时,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已宣布,钓鱼岛附近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这对资源贫乏的石油消费大国日本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刺激。
随着事态的发展,基于经济、军事、政治上的考虑,日本向世界宣示对钓鱼岛拥有主权,纵容右翼分子登岛,通过修建灯塔、直升飞机停机坪等方式加强对钓鱼岛的控制。
母亲我叫钓鱼岛形势与政策论文(精选5篇)

母亲我叫钓鱼岛形势与政策论文(精选5篇)第一篇:母亲我叫钓鱼岛形势与政策论文近来,钓鱼岛再次挑动了国人敏感的神经。
4月16日,石原慎太郎称:“东京政府决定从私人手中购买钓鱼岛”7月6日,日本政府计划年内实现钓鱼岛“国有化”7月24日,日本首相称争取明年4月将钓鱼岛“国有化”:9月10日,日本政府确定了钓鱼岛“国有化”方针9月11日,日政府签署钓鱼岛“买卖合同”宣告“国有化”日本政府推动购岛和中国对此的强烈反应使我们又一次把注视的目光投向烟波浩渺的东海上这几个荒无人烟的小岛。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的领土我国对其拥有不容推卸的主权。
钓鱼岛问题也是中日之间悬而未决的领土主权争议问题。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有史为凭、有法为据。
钓鱼岛列屿及其海域是中国东南沿岸海防的重要屏障之一在军事战略上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丰富的油气资源和重要军事要塞则是日本图谋再度侵占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列屿及其海域的两大主要因素。
日本政府所谓钓鱼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日中之间不存在需要解决的领土争端,完全是罔顾史实和法理,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着眼大局,就“钓鱼岛问题放一放,留待以后解决”达成重要谅解和共识。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大门由此开启,中日关系才有了40年的巨大发展,东亚地区才有了40年的稳定与安宁。
如果日本当局对两国当年的共识矢口否认,那么钓鱼岛局势还如何能保持稳定?中日关系今后还如何能顺利发展?1.中日若发生战争对双方都是灾难,中日政府之间有两个字特别重要就是默契。
如果说中日争起来最后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如果今天采取进攻性行为就说明已经抛弃了当年的共识.其实双方也看不出这个问题能够在短时间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说归谁就归谁。
从内心来讲是希望中日两国友好的同是亚洲两个大国家如果说中日两个大国相斗只会两败俱伤不管是经济上的斗还是政治上的斗走到最后最糟糕的是军事上的斗不管是谁打败谁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中日之间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争议美国是不可摆脱的一方因素,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显然不是一个局外人。
形势与政策论文 钓鱼岛问题 漫长博弈

钓鱼岛问题——漫长的博弈近日钓鱼岛问题持续升温,再度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中日领土争议问题由来已久,钓鱼岛琉球群岛等争议领土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对于这些争议领土的归属,从历史和法律上都是毫无争议可言的。
从古代历史,到二战以后的各项协议与条约,再到现行的国际法,中国拥有对这些领土的主权是确凿无疑的。
这些领土以及南海诸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而这些领土问题,大多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如美国的干涉等,相关事件都有史实记录,在此不多赘述。
关于今天的钓鱼岛问题,是什么使中日两国在此问题上的矛盾再度激化?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中日双方的态度与对策是贯穿始终的主线,同时,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存在也不可小视。
首先,钓鱼岛领土问题的加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中日两国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尤其近十年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经济上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军事上空军海军实力不断提升,显示出强大地竞争力。
这些都给世界各国的神经带来了巨大地冲击,尤其是世界霸主美国和以日本为代表的中国邻国。
对于日本,强大地邻国迅速崛起,身形日益强健,气魄也日益浩大,并超过自己坐上了世界第二的宝座,其心理上难免会出现些许的失衡与不安。
另一方面,争议的焦点钓鱼岛丰富的石油渔业资源,和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都对日本这样一个海岛小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邻国中国的海军空军的不断强大,也使日本对自己在这片争议领土的控制产生恐慌。
于是在一些政客的煽动刺激下,日本加强了对钓鱼岛的军事控制,也就将钓鱼岛问题推向紧张。
另外,我认为,国际环境的改变,尤其是美国的干预,是影响钓鱼岛问题走向,不可忽略的力量。
本来就不很驯服于美国强权的中国的强大,使美国对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感到了不安与恐慌,美国自然不愿意看到中国在各方面影响力的迅速膨胀。
美国重返亚太,美高官多次访问东南亚;与日韩等国频频进行联合军演,增强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我们很容易从中看出美国这是在对中国进行施压与威慑。
有关钓鱼岛问题的军事论文

有关钓鱼岛问题的军事论文钓鱼岛问题,是历史遗留在中日之间的领土主权归属问题。
日本对钓鱼岛的实际占领,以及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所持的强硬立场,使钓鱼岛问题日益复杂化,已成为中日关系中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有关钓鱼岛问题的军事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有关钓鱼岛问题的军事论文篇一《浅谈钓鱼岛的形势及格局》摘要:随着四十年来中日双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忍耐程度逼近临界点,钓鱼岛争端势将成为「不惑之年」后中日关系最为敏感的火药库。
钓鱼岛问题,是历史遗留在中日之间的领土主权归属问题。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日本对钓鱼岛的实际占领,以及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所持的强硬立场,使钓鱼岛问题日益复杂化,已成为中日关系中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
它不仅关系到中日关系的发展而且涉及亚太地区战略格局发展的大局。
中日必须从二十一世纪两国关系发展大局出发,妥善处理分歧,和平解决争端。
关键词:钓鱼岛;火药库;主权归属;中日关系一、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有史为凭、有法为据。
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的,中国渔民历来在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从事生产活动。
早在明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经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
钓鱼岛从来就不是什么"无主地",中国是钓鱼岛等岛屿无可争辩的主人。
1895年,日本在甲午战争末期,趁清政府败局已定,非法窃取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随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国收回日本侵占的台湾、澎湖列岛等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国际法上业已回归中国。
1951年,日本同美国等国家签订片面的"旧金山和约",将琉球群岛交由美国管理。
1953年,美国琉球民政府擅自扩大管辖范围,将中国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裹挟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理工大学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学院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
年月
中日关系
--之钓鱼岛必争
摘要:钓鱼岛问题,是中日之间悬而未决的领土主权争议问题。
今年以来,由于日本右翼团体多次登上钓鱼岛,修建非法设施和标记,再次挑起两国间这一争端。
近期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继本月17日抛出“购买”钓鱼岛的言论后,在日本朝野引发轩然大波。
27日,石原又扬言为“购岛”不遗余力,并为其发起募捐活动。
我们要采取主动和智慧的实际行动,打破日本的梦想.堆护钓鱼岛主权.
关键词:钓鱼岛主权
一、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
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处,距日本琉球群岛约73海里,但相隔一条深深的海槽。
钓鱼岛列岛系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及三个小岛礁组成,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
其中,钓鱼岛最大,面积4.3平方公里,海拔约362米。
东南侧山岩陡峭,呈鱼叉状,东侧岩礁颇似尖塔,岛上长期无人居住。
中国早在明朝就有关于钓鱼岛的历史文献记载。
日本称钓鱼岛属其冲绳县管辖,但日本的冲绳县在距今约125年前曾是独立的琉球国。
在日本1871年开始吞并琉球国之前,中国曾与琉球国有过约500年的友好交往史,最先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岛等岛屿。
在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的《顺风相送》一书中便有关于“钓鱼屿”的记载。
中国从明太祖开始向琉球派遣册封使,即专门代表当时中国政府册封琉球王的使节。
1534年明朝第十一次册封使陈侃所著《使琉球录》中有一段记载他们与琉球使者并舟同赴琉球的文字说:“十日南风甚迅,舟行如飞,顺流而下亦不甚动。
过平嘉山,过钓鱼屿,过黄毛屿,过赤屿,目不暇接,一昼夜兼三日之路,夷舟帆小不能相及矣。
在后,十一日夕见古米山乃属琉球者,夷人歌舞于舟,喜达于家。
”古米山又称姑米山(岛),即现在冲绳的久米岛;夷人指当时船上的琉球人。
文中琉球人见古米山而“歌舞于舟”的归家之喜清楚地表明,当时的琉球人认为只有过了钓鱼岛,到达久米岛后才算回到了自己的国家,而钓鱼岛、黄尾屿钓鱼岛问题,是中日之间悬而未决的领土主权争议问题。
今年以来,由于日本右翼团体多次登上钓鱼岛,修建非法设施和标记,再次挑起两国间这一争端。
本文拟从历史及国际法的角度论述钓鱼岛主权的归属问题。
赤尾屿等则根本不属于琉球。
1562年明朝浙江提督胡宗宪编纂的《筹海图编》一书中的“沿海山沙图”,标明了中国福建省罗源县、宁德县沿海各岛,其中就有“钓鱼屿”、“黄尾山”和“赤屿”等岛屿。
可见早在明代,钓鱼岛就已被作为中国领土列入中国的防区。
此后,1562年的册封使郭儒霖所著《重编使琉球录》中又称,“闰五月初一日过钓鱼屿,初三日至赤屿焉。
赤屿者,界琉球地方山也。
再一日之风,即可望姑米山(久米岛)矣。
”这段话更清楚地证实,当时中国已将钓鱼岛列岛中最靠近琉球的赤屿,即现在的赤尾屿作为与琉球分界的标志。
到清朝,中国与琉球的界线在钓鱼岛南面海槽一带已成为中国航海家的常识。
清朝第二次册封史汪楫1683年赴琉球,并写下《使琉球杂录》。
该书第五卷中记载了他途经钓鱼岛、赤尾屿后为避海难而祭祀时,船上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当时称为“过郊”或“过沟”)即是“中外之界”。
此后,1756年赴琉的周煌在其《琉球国志略》第十六卷中也提到汪楫“问沟之意,曰中外之界也。
”证实了“黑水沟”是“与闽海界”,以海槽相隔,赤尾
屿以西的钓鱼岛各岛皆为中国领土。
1719年赴琉球的清朝康熙册封使徐葆光所著《中山传信录》当时对日本及琉球影响极大。
该书是经徐葆光在琉球潜心研究,与琉球地理学家、王府执政官等人切磋后写成的,十分严谨可靠。
它被译成日文,成为日本人了解琉球的重要资料来源。
该书指出册封使赴琉球的海上航路是:从福州出发,经花瓶、彭佳、钓鱼各岛北侧,自赤尾屿达姑米山。
书中又注出姑米山乃“琉球西南方界上镇山”,即镇守琉球边关之山,而将现八重山群岛的“与那国岛”称为“此琉球极西南属界”。
二“钓鱼岛撞船”事件
2010年9月7日上午,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7日上午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与一艘中国拖网渔船发生碰撞。
随后,日方巡逻船对中方渔船实施拦截。
8日,日本海上保安厅非法抓扣了我国渔船船长。
随后日本蛮横地关押了他十五天之久,而且船长在关押期间遭遇了不人道的待遇。
随后中日两国进行了多次会话,两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都相当强硬,因此两国关系持续恶化。
在10月上旬的亚欧峰会上,中国总理温家宝和日本属相菅直人进行了25分钟的“走廊外交”,之后两国国防长又进行了会晤。
但问题并没有得到圆满解决,中日两国关于钓鱼岛的纠纷仍然会持续。
三、应如何应对
出了这个事件以后,我们就不得不考虑相应的应对方法。
两国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肯定得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那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预防和应对以后在这个问题上的纠纷呢?在我看来,最有效和必要的是用外交与经济手段。
首先,这是双方在国家领土主权上的纠纷,两国关于这个问题所进行的外交交涉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所以一定要坚持下去,外交问题必须得依靠外交方式来解决。
其次,现在是经济时代,两国之间的斗争究其根源都可以说是为了经济利益。
日本的经济师外向型为主的,经济上对外国有严重依赖。
中国现在是日本商品倾销的最大市场之一,一旦我们决定对日本进行经济封锁和制裁,日本肯定会吃大亏。
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在联合国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并长期在联合国事务中作出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中国已经迅速崛起。
我们的经济、外交、军事等全方面的实力都已经大大提升,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最新的统计数据表面,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虽然“质”与其他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但至少已经在“量”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外交方面,中国始终坚持以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原则,在许多国际事务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军事上中国已经跻身三甲之列,在武器装备等方面已经有重大突破。
现在中国仍然在崛起,综合国力将会远远把日本抛在后面。
因此我们要对钓鱼岛问题有耐心和信心,采取外交和经济等手段来应对这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关于钓鱼岛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前沿》2008年第2期
【2】郭永虎,关于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美国因素”的历史考察,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 年12 月第4 期
【3】钟严.论钓鱼岛主权的归属I-N].人民日报,1996—10—18.
【4】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人民日报。
【5】井上清.钓鱼岛:历史与主权FM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6】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