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专科期末考试2019年春-2071-美学与美育-试题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2029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2029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2029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1)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中括号内。
每题4分,共16分)1.英国艺术批评家贝尔提出的美学观是()。
A.“有意味的形式”B.美是生活C.实验美学 D.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2.西方历史上首次系统论述审美教育理论的专著《美育书简》(又称《审美教育书简》)的作者是( )。
A.马克思B.席勒 C.康德D.鲍姆加登3.以“理性沉思”为基本审美特征的审美文化形态是( )。
A.高雅文化B.古典性文化C.外来文化D.现代性文化4.教师自我美育的途径包括( )。
A.思想修养/文化知识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B.理论素养/文化知识修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C.理论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D.文化素养/生活积累/理论修养/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二、判断正误,并筒述理由(每题15分,共30分)5.审美体验是神秘、不可知的。
答:错。
(3分)因为审美体验虽然是一种对于具体审美现象的深入独特的感性直觉方式,但它却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一种生活经验的特殊形态,(6分)只不过这种生活经验富于直觉特性,并且富含深意,因而具有特别的感染力,并非不可知。
(6分)共15分 6.色彩是独立的形式美因素,它并不蕴涵人的观念。
答:错。
(3分)色彩的特性之一就是具有象征性,即观念蕴涵特性。
(5分)人们通过联想将色彩与生活实践的内容形成某种固定的联系,长期积淀演变为某种象征意义,从而成为蕴涵和表达某种观念的象征符号。
(7分)共15分三、筒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题15分,共30分)7.什么是造型艺术的直观具象性?答:直观具象性是造型艺术重要的审美特征,(2分)指造型艺术具有运用物质媒介在空间展示具体艺术形象的特性,(5分)这种具体的艺术形象直接诉诸人们的视觉感官,并且这种直接具体的形象中又蕴涵着丰富的艺术意蕴。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1)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中括号内。
每题4分,共16分)
1.英国艺术批评家贝尔提出的美学观是( )。
A.“有意味的形式”
B.美是生活
C.实验美学
D.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2.西方历史上首次系统论述审美教育理论的专著《美育书简》(又称《审美教育书简》)的作者是( )。
A.马克思
B.席勒
C.康德
D.鲍姆加登
3.以“理性沉思”为基本审美特征的审美文化形态是( )。
A.高雅文化
B.古典性文化
C.外来文化
D.现代性文化
4.教师自我美育的途径包括( )。
A.思想修养/文化知识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
B.理论素养/文化知识修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
C.理论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
D.文化素养/生活积累/理论修养/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
二、判断正误,并筒述理由(每题15分,共30分)
5.审美体验是神秘、不可知的。
答:错。
(3分)因为审美体验虽然是一种对于具体审美现象的深入独特的感性直觉方式,但它却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一种生活经验的特殊形态,(6分)只不过这种生活经验富于直觉特性,并且富含深意,因而具有特别的感染力,并非不可知。
(6分)共15分
6.色彩是独立的形式美因素,它并不蕴涵人的观念。
答:错。
(3分)色彩的特性之一就是具有象征性,即观念蕴涵特性。
(5分)人们通过联想将色彩与生活实践的内容形成某种固定的联系,长期积淀演变为某种象征意义,从而成为蕴涵和表达某种观念的象。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综合论述题题库(排序版)(Word最新版)

国开(中心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综合论述题题库(排序版)通过整理的国开(中心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综合论述题题库(排序版)相关文档,渴望对大家有所扶植,感谢观看!国开(中心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综合论述题题库(排序版)(更新至2021年7月试题)说明:试卷号:2071。
从艺术创作过程具体论述审美体验与艺术的关系。
[2021年1月试题]答:艺术创建过程一般分为相互关联、渐层推动的三个主要环节:兴发阶段、构思阶段和物化阶段。
审美体验既是艺术创建活动的起点,又是贯穿整个过程的创建性动力因素。
第一,审美体验是艺术兴发的根本动力。
艺术兴发不是什么奇特力气的作用,而是审美体验酝酿而导致的精神爆发效应。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厚”,诗人艾青的诗句生动地表明是对祖国眷念的情感体验、深厚的忧患意识的长期积聚和酝酿,激活了诗人诗歌创作的欲望和激情。
其次,审美体验是艺术构思的内在逻辑。
艺术构思是主体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把客观物象变为审美意象的过程。
艺术家深刻的丰富体验给艺术构思所带来的不仅是丰富的材料,最重要的是赐予艺术构思以内在的逻辑。
这种艺术创建的特定逻辑就是审美体验的逻辑,或者说情感的逻辑、想象的逻辑,它们在根本上都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内在律动。
第三,审美体验是艺术物化的终极依据。
艺术物化,是指艺术主体把心灵中的审美体验创建性地转化为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的过程。
《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是曹雪芹“十年辛苦不寻常”,把人生的凄凉和辛酸、历史的没落与哀宛,化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苍茫命运和众多的人物形象。
那是主体的审美体验在心灵中生成的审美意象的物化,它们的最终依据就在审美体验之中。
从艺术创作过程论述审美体验与艺术的关系。
[2008年7月试题] 答:艺术创建过程一般分为相互关联、渐层推动的三个主要环节:兴发阶段、构思阶段和物化阶段。
审美体验既是艺术创建活动的起点,又是贯穿整个过程的创建性动力因素。
2019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20712019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资料整理于2020年1月31日;该课程考试方式为开卷,考试时间60分钟,形考手段纸质(30%),终考手段为纸质(70%)。
一、单项选择题1.西方历史上首次系统论述审美教育理论的专著《美育书简》(又称《审美教育书简》)的作者是(B)。
A.马克思B.席勒C.康德D.鲍姆加登2. 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A)方面。
A.人的启蒙和解放B.建立美育学科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D.以情动人,以理服人3.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是(D)。
A.通俗易懂B.文字传播C.广泛流传D.自娱自乐4.教师自我美育的途径包括(C)。
A.思想修养/文化知识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B.理论素养/文化知识修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C.理论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D.文化素养/生活积累/理论修养/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二、判断正误5.审美体验是神秘、不可知的。
答:错。
因为审美体验虽然是一种对于具体审美现象的深入独特的感性直觉方式,但它却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一种生活经验的特殊形态,只不过这种生活经验富于直觉特性,并且富含深意,因而具有特别的感染力,并非不可知。
6.色彩是独立的形式美因素,它并不蕴涵人的观念。
答:错。
色彩的特性之一就是具有象征性,即观念蕴涵特性。
(5分)人们通过联想将色彩与生活实践的内容形成某种固定的联系,长期积淀演变为某种象征意义,从而成为蕴涵和表达某种观念的象征符号。
三、简答题7.简述造型艺术的“瞬间永恒性”特征。
答:瞬间永恒性,是指造型艺术具有选取特定瞬间以表现永恒意义的特性。
造型艺术是一种静态艺术,难以再现事物的运动发展过程,但却可以选择、提炼、捕捉事物动态过程中最有意味的瞬间,用特定的艺术符号将其固定下来。
“寓动于静”,以“瞬间”表现“永恒”。
这个特性在再现性的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摄影中尤为突出。
(豪华版)XX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 2071)

(豪华版)最新XX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 2071)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71)考试说明:本人汇总了历年来该科所有的试题及答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标准考试题库,对考生的复习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内容包含:单项选择题、判断正误、简答题、综合论述题。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机考及教学考一体化试题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认识论美学的五种形态中,最为重要的是( )。
A.理性主义美学 B.德国古典美学 C.科学美学 D.生命美学2.在中国现代美学家中,从20世纪初年起关注“美学”问题,借鉴西方美学观念和术语陆续撰写一系列美学与美育论文,由此被视为中国现代美学创始人的是( )。
A.王国维 B.蔡元培 C.鲁迅 D.梁启超 3. 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表达在( )方面。
A.人的启蒙和解放 B.建立美育学科 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D.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4.前苏联导演普多夫金认为:电影艺术的根底是( )。
A.镜头 B.画面 C.演员 D.蒙太奇 5.民间文化的根本审美特征是( )。
A.通俗易情 B.文字传播 C.广泛流传 D.白娱自乐 6.提山“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奥尔夫是哪国人?( )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奥地利 7.西方人文领域出现的“语言论转向”发生于大约( )。
A. 19世纪中 B.19世纪初 C.20世纪中 D.19世纪末 8.构成形式美的自然因素的要素是( )。
A. 色彩线条音响 B.音乐美术雕塑 C.音乐绘画形体 D.色彩形体声音 9.( )是指物体中心点的两面或多面呈现出外在形式不同而内在质量大致均等的状态。
A. 对称 B.比例 C.匀称 D.均衡 10.欣赏艺术美,要学会通过具象的画面、形体,去感知和体验潜伏在具象内层的( )意味和情趣。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7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71)A.高雅文化B.古典性文化C.外来文化D.现代性文化2.教学艺术的基本特点是()。
A.创造性B.情感性C.交互性D.审美性3.对鲜艳的色彩极有兴趣,认为色彩是一种基本表现因素,并被称为野兽派艺术代表人物的是()。
A.毕加索B.马蒂斯C.达利D.梵高4.直观具象性,是指()具有运用物质媒介在空间展示具体艺术形象的特性.A.综合艺术B.语言艺术C.表演艺术D.造型艺术5.青少年审美活动的情感性的特征表现为()。
A.丰富多变浪漫B.强烈多变浪漫C.强烈丰富多变D.强烈浪漫丰富6.教学艺术的特点不包括以下那一项?().A.情感性B.交互性C.适应性D.审美性7.在1750年出版的专著《美学》中首次提出“美学”,因而被视为美学学科的创始人的是()A.康德B.鲍姆加登C.席勒D.黑格尔8.美感心理中关键的、决定性的因素是()。
A.审美直觉B.审美理解C.审美想象D.审美情感9.提出“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奥尔夫是哪国人?()A.德国B.美国C.英国D.奥地利10.教师的教学艺术融汇着自身的()。
A.王国维B.朱光潜C.宗白华D.蔡仪12.几何形是下列哪种文化的形式美选择?()A.西方文化B.印度文化C.中国文化D.伊斯兰文化13.形象的感染功能,是指文学以语言符号塑造艺术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情,使其受到强烈的感召和熏染,获得()的审美愉悦。
A.感官上B.情感上C.思想上D.精神上14.以“感性愉悦”为基本审美特征的审美文化形态是()。
A.外来文化B.现代性文化C.民间文化D.大众文化15.美学主要是一门()。
A.人文学科B.自然科学C.社会科学D.实验科学16.提出著名的“净化”理论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A.亚里斯多德B.毕达哥拉斯C.柏拉图D.奥古斯丁17.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是()。
A.通俗易懂B.文字传播C.广泛流传D.自娱自乐18.教师自我美育的途径包括()。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美学与美育》期末综合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71)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美学与美育》期末综合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71)综合论述题1.如何理解美的形象性特征?请举例对其进行具体论述。
答:美的形象性是美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指美通过符号形式而创造具体可感画面的特性。
从客体方面理解,美总是在符号形式中呈现为具体可感、丰富活泼的生动形象;从主体方面来说,美依赖于主体对形象的直觉。
这主客体的交互作用造就了生动感人的美。
具体来说,首先,美必须呈现为形象。
形象是事物的形、色、声、味、态诸方面的统一体,是具体可感的生动存在方式。
人的丰富情绪遭过形象而获得实在的质感。
形象是美的呈现方式,离开了形象,美无影无踪,无从谈起。
第二,美的形象不依赖概念和推理,而依赖于人对对象的直觉。
美的形象在主体和对象交互影响、召唤和应答中诞生和呈现。
第三,美的形象极富生命节奏和韵律,它往往是不停流动和变易,呈现生机勃勃的活力。
第四,美的形象以音乐为最高境界。
按照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宇宙和心灵深处的深层音响显现为形象中内涵的节奏和韵律的跃动,而这正是音乐的审美特征。
2.如何理解语言艺术的“语言修辞性”?结合实例具体论述语言修辞性的内涵。
答:语言修辞性是语言艺术重要的审美特征,是指文学中的语言通过自身蕴含的审美因素如语音、文法、辞格等,不仅创造出文学作品,而且本身就构成其美的组成部分。
语言修辞性包括语音美、文法美和辞格美。
语音美是指文学作品中由节奏和音律组成的语音系统之美。
节奏和音律是语音美的基本形态。
如中国古典诗歌,格律严整,音韵铿锵,极尽节奏声韵之美。
现代新诗虽然格律解放,但仍然视节奏为创作要素。
文法美是指文学作品在语词、语句和篇章方面的构成之美。
体现为词(字)法、句法与篇法。
辞格美是文学语言中富有表现力并带有一定规律性的表现程式的美。
辞格有多种种类,常用的有比喻、对偶、倒装、排比、拟人、夸张、象征等。
这些方式各具特别的表现力和美感,在文学中强化了审美感染力。
3.结合实例具体论述自然美的特征。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综合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71)】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综合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71)】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综合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71)综合论述题1.艺术符号有哪些特性?请举例进行具体论述。
答:艺术符号具有表意性、表情性、蕴藉性和交流性的特性。
(5分)表意性是指艺术符号具有以具体艺术形象来表达意义的特性。
艺术的意义不在于构成它的符号本身的意义,而是在于符号的象征性对现实世界的超越。
如卡西尔所说,艺术符号的感性形式“不是对实在的模仿,而是对实在的发现”。
例如徐悲鸿画的奔马,其意义不在于画了一匹马,而在于所寄托的深沉的爱国情思和希望祖国飞腾发达的激情。
(3分)表情性是指艺术符号作为情感性符号,承载或激发人类共同的审美情感。
艺术是表达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完整独特的、具有丰富含义的情感符号。
而且艺术符号所表现的是艺术家所体验和理解的人类普遍情感。
所以各门类艺术独特的艺术符号能激发人类共同的审美情感。
(3分)蕴藉性是指艺术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和情感,可以引出难以穷尽的多种不同阐释。
真正成功的艺术作品往往凝练含蓄,其意义是不确定和非封闭的,可以令欣赏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通过不同途径来进行阐释,赋予它不同的意义。
正因如此,艺术方能常新,具有了永恒的价值和无穷的魅力。
(3分)交流性是指艺术符号是传达的媒介,它使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的思想情感得以交流。
艺术家通过艺术符号表达情感的体验,又以艺术符号为中介,将丰富的信息传达给欣赏者,供欣赏者认识和接受。
(3分)举例论述3分。
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青少年美育原则的理解。
答:青少年美育的原则有四条:以活动为中心,激发与传授相结合:个性化原则,注重交流的原则。
(4分)以活动为中心是一个基本原则,这是因为它不仅符合青少年活力丰沛、活泼好动的特点,而且美育的基础是个体的审美体验,只有在丰富多样的审美实践活动中,青少年才能积累审美经验,发展审美能力,丰富审美趣味,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成为具有审美能力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