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背景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索——以《无锡市绿地系统规划(20

合集下载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案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案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案引言:城市化进程带来了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土地的大规模开发,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变得尤为重要。

城市绿地不仅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休闲娱乐、健康锻炼的场所。

本文将探讨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案,旨在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一、绿地规划的重要性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首先,绿地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温、保持水源等,对缓解城市的环境问题起到积极作用。

其次,绿地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为各类动植物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场所。

此外,绿地还是人们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的场所,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二、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原则1. 综合考虑城市规划与绿地规划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综合考虑城市的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合理布局和设计,使绿地系统与城市的交通、商业、居住等功能相互融合,形成有机的整体。

2. 强调生态保护与景观设计的结合在绿地规划中,应注重生态保护,保留原有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

同时,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法,提升绿地的美观性和吸引力,为市民提供一个宜人的休闲空间。

3. 强化公众参与与社区建设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应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和意见,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使市民能够参与到绿地规划和建设中来。

同时,加强社区建设,提高市民对绿地的使用和管理意识,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三、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具体措施1. 多元化的绿地类型城市绿地系统应包括多种类型的绿地,如公园、广场、绿道、湿地等。

不同类型的绿地可以满足市民不同的需求和活动,提供多样化的休闲空间。

2. 绿地布局的合理性绿地的布局应考虑到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发展需求。

应优先考虑在人口密集的区域和城市功能中心设置绿地,以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

3. 绿地的连通性和通达性城市绿地系统应具有良好的连通性和通达性,方便市民的出行和活动。

通过建设绿道、步行街等,将不同的绿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地网络。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指在城市规划中,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绿色空间的组成部分,包括公园、广场、绿地、林地等,是城市中最重要的环境要素之一。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保障城市环境质量和人们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意义、规划原则和方法。

意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意义在于:1.保障城市环境质量。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规划和设计城市绿地系统,可以保障城市空气、水质等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2.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人们休闲、娱乐、健身的重要场所。

通过规划和设计城市绿地系统,可以提供足够的公共空间和场所,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

3.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规划和设计城市绿地系统,可以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吸引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规划原则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有以下几点:1.以人为本。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应以人为本,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

规划和设计应根据城市居民的品味和文化水平,提供恰当的绿地设施和服务。

2.综合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应统筹考虑城市环境、交通等多种因素,促进城市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协调发展。

3.节约开发。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应遵循节约开发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绿地资源,减少绿地开发面积,减少因开发绿地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4.保护环境。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应遵循环保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与城市环境相协调和谐。

规划方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分析城市环境。

分析城市空气、土壤、水质等情况,了解城市绿地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2.制定规划方案。

综合考虑城市居民需求和环境因素,制定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案,确定绿地的类型、数量、分布等要素。

3.确定场地和功能。

确定城市绿地系统中各绿地的场地和功能,根据不同绿地的功能要求,设计相应的设施和景观。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方案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方案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方案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原则、方法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的内容。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核心原则是以人为本,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利益,满足他们对休闲、娱乐、健身等方面的需求。

其次,规划应该注重生态保护,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最后,规划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方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方法主要包括调查研究、分析评价、目标设定和方案制定等环节。

首先,需要对城市绿地系统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城市绿地的分布、面积、类型等情况。

其次,需要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分析评价,评估其对城市环境、人居条件等方面的影响。

然后,需要根据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的结果,设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明确规划的方向和重点。

最后,需要制定具体的规划方案,包括绿地的布局、功能设置、管理措施等内容。

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效果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

首先,通过增加城市绿地的面积和改善绿地质量,可以有效减少空气污染、降低气温、改善水质等,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其次,城市绿地的建设可以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和运动场所,满足居民的需求,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

最后,城市绿地的建设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

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案例分析以某城市为例,该城市通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首先,在城市绿地的布局方面,该城市将绿地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域,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城的绿地网络。

其次,在绿地功能设置方面,该城市注重多样化的功能设置,既有公园、花园等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有湿地、森林等供生态保护的场所。

无锡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要点

无锡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要点

无锡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要点园林绿化方面一、建设项目绿地率要求及计算方法:1、依据《公园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修订版)》以及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城市绿线管理办法》、《江苏省城市居住区和单位绿化标准》、《无锡市城镇绿化建设导则》等相关规定。

2、绿地率要求:住宅区绿化:●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小于30%,旧城改造的居住区绿地率不小于25%;●住宅区内的公共绿地,组团不小于0.5平方米/人、小区不小于1.5平方米/人,居住区不小于1.5平方米/人,公共绿地内的绿化面积不小于70%,游览、休憩、服务、公用建筑用地不得超过2.5%;●占地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居住小区应设置对市民开放的小游园,面积不小于5000平米,建设应按符合《公园设计规划》等设计要求。

单位绿化:●新区建设的单位绿化率不低于30%;●工业、商业金融、仓储、交通枢纽、市政公用设施等单位绿地率不低于20%;●机关团体、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部互联网会议PPT 资料大全技术大会产品经理大会网络营销大会交互体验大会队等单位,绿地率不低于35%;●旧城改造区域内的单位,绿地率指标可相应降低5个百分点;●对环境有大气、噪音等污染的企业,绿地率不小于30%,并应在厂区周边设置宽度不少于30米的防护林带,防护林带宽度达不到要求,单位绿地率应达到40%。

道路绿化:●红线宽度大于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绿线宽度不小于20米;●红线宽度在40—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绿线宽度不小于10米;●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米,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米; ●行道树的最小种植株距应为4米(宜为4米到8米),速生行道树最小种植胸径不得小于5厘米,最大不得大于18厘米,慢长行道树最小种植胸径规格不得小于8厘米,最大不得大于20厘米。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农林大学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农林大学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第一章测试1.理想绿地模式的代表城市()。

A:波士顿 B:韦尔温 C:莱齐沃斯 D:华盛顿答案:韦尔温;莱齐沃斯2.波士顿绿地系统——翡翠项链”(Emerald Necklace)的设计者为()。

A:霍华德 B:Forman C:麦克哈格 D:翰 ·查尔斯 ·奥姆斯特德答案:翰 ·查尔斯 ·奥姆斯特德3.下列关于功能绿地说法正确的是()A:核心理念是:将人与自然、城市和乡村结合起来考虑。

B:着眼于城市总体建设用地的控制 C:将绿地规划和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相结合 D:以人类利用和功能区分为导向的功能绿地模式,是着眼于不同功能、规模和不同服务半径绿地之间的组合。

答案:以人类利用和功能区分为导向的功能绿地模式,是着眼于不同功能、规模和不同服务半径绿地之间的组合。

4.Forman和Gordon在《景观生态学》中提出”斑块、廊道、基底”的景观结构基本模式()。

A:错 B:对答案:对5.功能绿地模式是着眼于城市总体建设用地的控制,希望通过环形绿带的建设来控制城市的无序扩张,并与城市内部结构优化相结合()A:对 B:错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EG区域绿地分为风景游憩绿地、区域设施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四个中类。

A:生态保育绿地 B:风景名胜区绿地 C:郊野绿地 D:防护绿地答案:生态保育绿地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A:错 B:对答案:对3.G2防护绿地是用地独立,具有卫生、隔离、安全、生态防护功能,游人不宜进入的绿地()。

A:错 B:对答案:对4.城乡规划是政府对规划区内()环境保护和各项建设等重大事项进行统筹协调,并确定各类专门性规划的统一要求;是社会必须遵守的公共政策。

浅析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策

浅析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策

浅析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策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国土空间规划的深入推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成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本文旨在探讨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大背景下,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绿地系统,以促进城市环境质量的提升和居民生活品质的改善。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城市人口规模的快速扩大,城市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引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工具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大背景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成为实现城市生态平衡、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关键环节。

本文旨在通过对“浅析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策”的探讨,深入剖析城市绿地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需采取的科学合理对策。

以推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有效融合,为构建宜居、健康、可持续的城市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一、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关系解析(一)国土空间规划的定义与职能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空间开发利用的战略性规划,是对城乡、自然资源、环境、经济等多领域的统筹谋划,以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

其核心职能包括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

国土空间规划不仅仅是一项制度安排,更是对整个国家或地区未来发展蓝图的科学谋划,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和环境条件。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对城市的合理布局、用地规模和发展方向都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的国土空间规划,可以有效避免城市过度扩张、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等问题,从而使城市能够更好地适应人口增长、产业升级等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涵与目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在城市化进程中,通过对城市绿地的科学、系统的规划和管理,以实现城市生态平衡、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品质的战略性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城市绿地系统一直以来都是城市规划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和健身的场所,同时还能改善城市环境、调节气候、增加生态多样性等。

因此,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也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所需考虑的因素和方法。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指依据城市发展需要,在城市区域内合理布局绿地空间的过程。

它能够提供绿色、健康的城市环境,改善人们居住和工作的质量。

同时,城市绿地系统还有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1. 区域协调性原则:城市绿地系统应与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发展保持协调,确保绿地的布局和分布能够满足不同区域的需求。

2. 多功能性原则:绿地不仅仅是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应该兼具生态和环境功能,例如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水源等。

3. 连续性原则:城市绿地系统应该具备一定的连续性,形成绿色的廊道,便于人们的出行和休闲活动。

4. 毗邻性原则:城市绿地系统应该与城市其他的重要场所相连接,例如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方便居民的日常活动。

三、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关键要素1. 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至关重要。

根据城市的整体规划,确定各个区域的绿地规模、类型和功能。

2. 绿地类型:城市绿地系统应包含不同类型的绿地,如公园、广场、街头绿化等,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3. 生态恢复: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需要注重生态恢复,提高绿地的生态功能。

可以通过植被恢复、水生态修复等手段来实现。

4. 基础设施: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还需要配套良好的基础设施,例如步道、自行车道、灯光设施等,方便人们的出行和使用。

5. 管理运营: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后,还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运营。

包括绿地的养护、安全管理、活动组织等。

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的案例以新加坡为例,该城市通过积极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成功创建了绿色、可持续的城市环境。

无锡市城市绿化管理实施办法

无锡市城市绿化管理实施办法

无锡市城市绿化管理实施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3.10.23•【字号】无锡市人民政府令[第9号]•【施行日期】1993.10.23•【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正文无锡市人民政府令(第9号)《无锡市城市绿化管理实施办法》已经一九九三年十月二十二日市人民政府第1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代市长于广洲一九九三年十月二十三日无锡市城市绿化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根据《城市绿化条例》和《江苏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实施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的城市绿化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本实施办法所指的城市绿化,包括以下七类绿地:(一)公共绿地:供群众游憩观赏的各种公园、动物园、植物园、陵园、小游园及街道广场绿地。

(二)防护绿地:用于城市环境、卫生、防灾等目的的绿带、绿地。

(三)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

(四)风景林地:具有一定景观价值,对城市整体风貌和环境起作用,但尚没有完善游览、休息、娱乐等设施的林地。

(五)居住区绿地:居住小区、居民住宅区范围的绿地。

(六)单位附属绿地: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管界内的环境绿地。

(七)道路绿地:干道、街巷等行道树、分车带、隔离带绿地。

第三条无锡市绿化委员会是全市绿化工作的组织、协调机构,统一组织全市城乡绿化工作。

无锡市园林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园林局)是无锡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市城市绿化工作。

江阴市、宜兴市、无锡县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主管辖区内的城市绿化工作,受市园林局的业务指导。

各区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在市园林局业务领导下,管理本辖区内的城市绿化工作。

各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督促、检查或组织辖区内的单位、住宅小区、居民区宅院的绿化和管护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背景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索——以《无锡市绿地系统规划(2018-2035)》为例
发表时间:2020-04-13T14:05:52.663Z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期作者:沈丽萍
[导读] 十九大国家提出生态文明战略和新型城镇化理念
0引言
十九大国家提出生态文明战略和新型城镇化理念,为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拓展新思路,更加强调城市园林绿化的人居服务功能。

新的国土空间规划注重多规合一和城乡统筹,综合国土、城市、环保、农林、风景名胜区等多类规划,统筹城市绿地和乡村绿色空间,构建涵盖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安全格局和绿色空间游憩体系。

新颁布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相比老规范,对各级生活圈居住区配建公共绿地要求更高,强化绿地服务居民日常活动的功能,使市民在居家附近能够见到绿地、亲近绿地。

探索新时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策略和方法,是一项战略而紧迫的工作。

本文以《无锡市绿地系统规划(2018-2035)》实践为例,探索新背景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思路和方法。

1无锡基本概况和绿化现状
无锡拥有丰富而优越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是全国十大旅游观光城市之一。

长期以来,无锡在社会与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生态绿化和人居环境建设。

自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之后,无锡站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全面推进“绿色无锡”建设,城市绿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公园绿地建设有序推进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突出的是总量偏少、空间分布不均衡。

公园绿地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南多北少、西多东少、中部不足的情况。

另外还存在公园绿地对居住用地的服务覆盖率偏低,公园重绿化轻功能、内涵不丰富等问题。

沿湖沿山沿河建设的生态多位于城市边缘,交通可达性较差。

2规划策略:
1、绿地网络化。

加强区域结构绿廊和公园绿道建设,营造无锡生态网络,加强绿色空间整体保护和系统建设,使生态空间与城市空间相互融合。

2、提倡公园+。

增强公园教育、康体、文化陶冶等功能,丰富主题公园类型与建设,强化公园人文内涵。

综合公园、郊野公园的建设上,应增强郊野公园的文化、科普、生态等教育功能;综合公园、社区公园的建设可以公园绿色空间为基底,融合城市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应急避险、地下社会停车场等建设“绿色综合体”,以增强公园功能的复合性。

3、蓝绿统筹。

加强“蓝绿空间”的统筹保护与系统规划,重视滨河绿地和湖滨公园建设。

无锡处于江南水乡地区,同时滨临太湖,应加强滨河绿地和湖滨公园建设,彰显城市特色。

4、公园体系化。

构建多级均衡的公园体系,人绿对应,提高公园对生活圈的服务覆盖范围。

3规划编制方法探索
1、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生态本底
在此次市域绿地系统结构规划中,将自然保护区、农田保护区及森林公园等一些重要性生态斑块作为基本生态控制线,构建“北滨长江、南抱太湖、河荡纵横、圩田环绕、城绿相融”的市域生态安全格局。

市区绿地系统结构规划落实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结构性绿色空间(保障生态安全),形成“太湖山水引入城、运河风廊贯穿城、山水林田楔入城、公园绿道嵌入城”的城市绿色开敞空间,形成“一带三廊六楔”生态格局+“一核十脉千园”蓝绿网络,增强城区生态连通性、彰显城市山水特色。

一带:沿太湖山水生态绿带。

三廊:以京杭运河-沪宁城铁、沪宁高速、京沪高铁构筑三条生态风廊。

六楔:指深入中心城区的生态楔形绿地。

一核:锡惠山和龟背古城构成的无锡绿地景观精华核。

十脉:由老城中心放射出去,沟通太湖山水、郊野林田与城区的十条滨水绿脉。

千园:指布局均衡的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和游园。

2、构建“生态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渴望以便捷化的方式获得休闲场所,享受到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此,三级公园体系则尤为重要,其可以建设出网络化的公园布局,显著增强公园的共享性与舒适性,正好契合了当前人们对于绿地的需求。

在展开城市建设工作时,应建立在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评估的基础之上,并深入实际展开大量调研,以此为指导进行三级公园体系的规划。

无锡依山拥湖、河网密集,沿湖沿山沿河风景资源丰富,为更好的保护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也为使市民在邻近市区的地方可以享受到郊野的康乐和教育设施,在城镇开发边界外规划多处大型生态公园,满足较远距离、较长时间的郊野游乐需求,发挥对城市公园的补充作用。

生态公园类型包括森林公园、郊野公园、湿地公园等。

通过绿道提高生态公园的可达性。

从生态功能和使用功能来讲,特别是在满足城市居民综合游憩和缓解城市热导效用等方面,综合公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布局均衡是反映了公园服务效率的重要指标,包括公园数量和服务半径两个方面,在数量上要满足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的要求(全市不低于0.08,各区不低于0.06),在空间上要有合理的服务半径。

在满足综合公园基本功能的前提下,通过挖掘文化、景观资源,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特征,打造特色各异、主题突出的综合公园,避免同质化现象。

以生活圈的理念优化绿地布局,推进公园基本服务均等化。

依据最新的居住区设计标准,每个15分钟社区生活圈单元,规划一个面积为5公顷以上的社区公园,每个10分钟生活圈规划一处面积为1公顷以上的社区公园。

老城区范围要求可适当放宽,采取多点布局,总量达标。

社区绿地将在各区的国土空间规划及详细规划种予以落位。

3、将绿道规划纳入绿地系统规划
绿道是一种典型的线性绿色开敞空间的形式,其以绿地为主要空间载体,兼具休闲、运动等多方面功能,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场所。

在此次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中,绿道是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统筹考虑国土空间、公园绿地布局、历史文化保划、旅游、特色
空间、公共设施布局等相关规划,以串联重要的自然和人文节点为目标,在市区层面构建三级绿道体系。

绿道骨干网基本覆盖风景区、郊野公园和绝大部分综合公园。

区域绿道:京杭大运河世界遗产绿道,依托运河廊道空间,重点串联文化遗产、城市绿地、郊野公园、文体设施等。

环太湖山水风光绿道,依托太湖沿岸绿色开敞空间,重点串联沿湖四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多个湿地公园。

城市绿道:连接全市主要的风景区、度假区、郊野公园、综合公园、滨水绿色廊道等绿色开敞空间和重要的文体中心、历史文化节点等人文资源。

共设计文化陶冶绿道、沿山休闲绿道、滨水休闲绿道、田园水乡绿道四类特色绿道。

绿道支线:连接骨干绿道与核心资源节点以外的其他资源节点,弥补各级公园之间的联络,方便居民就近使用。

4结语
在新时期新的发展背景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与时俱进,转变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创新规划编制思路与方法,立足本土、协同区域、生态优先、以人为本,以科学开放的思维进行总体统筹和合理规划,促进城市的人居环境提质和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