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对干化学尿蛋白检测的影响
维生素C对尿干化学检测的影响

维生素C对尿干化学检测的影响
一、概述
维生素C(Vitc)又称抗坏血酸,易溶于水,难溶于脂,参与人体多种代谢过程,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及脆性,增加机体抵抗力。
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易与尿液干化试带上的试剂发生竞争性抑制,对尿液干化检测存在干扰,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易造成误诊和漏诊。
二、对尿干化学检测的影响
1、隐血(BLD):联苯胺法
血红蛋白中含有血红素基团,具有弱过氧化物酶活性,可使试带中的过氧化物(如过氧化氢茴香素)放出新生氧,将邻联甲苯胺受体氧化成蓝色化合物。
由于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它将直接与试带中过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进一步将新生态的氧还原,导致而不能再氧化色原物质(邻联甲苯胺等),使测定结果出现假阴性。
2、葡萄糖(GLU):葡萄糖氧化酶法
试纸中含有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缓冲剂及显色原。
尿液中的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下,使其形成葡萄糖醛酸和过氧化氢,后者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释放出氧,
使色素原(如邻联甲苯胺、碘化钾等)氧化而呈色。
维生素C可以与供氢体争夺新生态的氧,而使试带显色程度下降或不显色,从而出现尿糖假阴性。
3、胆红素(BIL):重氮反应原理
试纸中含有2,4,2-三氯苯胺重氮盐,在强酸介质中葡萄糖醛酸胆红素与2,4,2-三氯苯胺重氮盐起偶联反应呈紫红色。
高浓度维生素 C可抑制偶氮反应,导致胆红素检测的假阴性。
4、亚硝酸盐(NIT):格里斯(Griess)实验原理
试纸中含有对氨基苯胂酸,被亚硝酸盐重氮化而成重氮盐,后者与1,2,3,4-四氢苯并喹啉-3酚偶联产生粉红色。
维生素C主要抑制硝酸盐的重氮化反应,从而干扰亚硝酸盐的显色,使试验呈现假阴性。
尿干化学分析

尿液分析仪组成--电路系统
将转换后的电信号放大,经模/数转换后送 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 unit,CPU)处 理,计算出最终检测结果。
将结果输出到屏幕显示并送打印机打印。 CPU 的 作 用 : 负 责 检 测 数 据 的 处 理 ,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分。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系统
检测光源为可发射特定波长的LED 两个检测头上都有三个不同波长的LED,对应于试
带上特定的检测项目分为红、橙、绿单色光 (660nm、620nm、555nm),它们相对于检测面以 60°照射在反应区上。 LED作为光电转换器件垂直安装在反应区的上方,在 检测光照射的同时接收反射光。 光路距离近,无信号衰减,能得到较强的光信号。 优点 单色性好、灵敏度高。
尿液中的血红蛋白或其破坏释放的游离血 红蛋白均含有亚铁血红素,亚铁血红素具 有弱的过氧化物酶样活性,可催化过氧化 氢枯烯和受体色素原四甲替联苯胺的反应, 当色素原脱氢后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使无 色的四甲替联苯胺变化成为蓝色的邻四甲 替联苯胺。
试剂膜块区可发生蓝色或点状蓝色的变化, 颜色的深浅与血红蛋白或红细胞含量成正 比。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分。
各种组合试带
肾病型四联试带:pH、PRO、ERY、SG; 糖尿病型五联试带:pH、PRO、GLU、KET、
SG; 肝脏型二联试带:胆红素、尿胆原。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分。
尿液试带测试原理--pH
采用酸碱指示剂法。 pH试剂块含有甲基红(pH4.6~6.2)和溴
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三十分。
19尿 血 红 蛋 白 测 定(干 化 学 法)

尿血红蛋白测定(干化学法)1.实验原理血红蛋白中的亚铁血红素与过氧化物酶的结构和功能相似,具有弱过氧化物酶活性,能催化过氧化氢释放新生态氧,氧化色原物而呈蓝色,借以检出微量的血红蛋白。
2.标本采集:2.1 标本采集前病人准备:以清晨第一次尿为宜,急诊患者可随时留取。
2.2标本种类:新鲜尿液2.3 标本要求:采集患者尿液标本时,盛尿液的容器必须清洁干燥,要求留取中段尿。
3.标本储存:从排出到检测应在2小时内完成,如不能及时送检或分析,应置4 ℃下冷藏保存,但冷藏时间最长不得超过6小时。
4.标本运输:室温运输5.标本拒收标准:细菌,经血,白带,精液,粪便污染的标本不能做测定。
6.试剂6.1 试剂名称:urit 10A6.2 试剂厂家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6.3 包装规格:100Test/kit6.4 试剂盒组成:试纸条:100条6.5 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储存温度为2-30℃条件下,可使用至试剂盒所标示有效期。
7.仪器设备7.1仪器名称:优利特尿液分析仪7.2仪器厂家: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7.3仪器型号:uritest—1807.4仪器校准程序:在使用过程中,一般是两周校准一次,如超过此期限,仪器会提示“P1ease Ca1ibrate”(请校准)。
通过测定内部参比块,环境温度和光学系统的改变都可被补偿。
当条件改变都可被补偿。
当条件改变很大时,比如参比块腐蚀或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变暗,仪器将打印出一个错误信息;校准条时有稳定特性的灰白色试条,这些校准条只能使用一次。
校准前,应先清洁试纸托盘与运输臂。
步骤为:在“READY— < START>”显示时,按< Calibrate>键,放上校准条。
再按<Calibrate>键,校准条被送入机器内,屏幕显示“Calibrating”(正在校准),约一分钟后,标准结果将被打印出。
“Calibrating O. K”,表示校准成功。
临床尿蛋白检测标本留取不合格原因、检测方法影响及蛋白尿来源明确要点

临床尿蛋白检测标本留取不合格原因、检测方法影响及蛋白尿来源明确要点24 小时尿蛋白定量是尿蛋白检测的金标准,其可检测包括白蛋白、肾小管性蛋白及球蛋白等在内的总蛋白。
在临床工作中,随机尿蛋白检测与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不一致的情况也越来越常见,但很多医生在门诊工作中,常常忽视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的重要性,导致疾病的漏诊和误诊。
标本留取不合格未准确留取24小时尿液:正规的24小时尿留取方法为晨 8 时排空膀胱并弃去此次尿液,采集此后直至次日晨 8 时的全部尿液。
同时,嘱患者照常饮食饮水,避免患者因饮水量少导致化验结果低于实际数值。
留取24小时尿液时,未混匀后取样,致化验结果假阴性或低于实际结果。
检测方法的影响❶尿常规通过干化学法检测尿蛋白,主要对白蛋白敏感,对其他蛋白如肾小管性蛋白、球蛋白等不敏感;➋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尿 ACR)检测的也是白蛋白;➌尿系列蛋白主要检测肾小球和肾小管性蛋白;➍尿蛋白肌酐比值(尿 PCR)检测的是总蛋白;➎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则可检测尿液中总蛋白(包括白蛋白、球蛋白等)。
虽然尿 ACR、PCR(尤其晨尿)与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存在一般对应关系,但受尿肌酐排泄水平及尿蛋白波动的影响,根据尿 ACR 或PCR 推测的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可能会低于实际数值。
因此,尿 ACR 和 PCR 不能直接取代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需要评估尿 ACR、PCR 与实际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是否匹配。
明确是否为真性蛋白尿,需除外假性蛋白尿当尿液中混入血液、脓液、白带、精液、前列腺液或炎症分泌物等可导致尿蛋白检测假阳性,多见于肾脏以下的泌尿道疾病如膀胱炎、尿道炎、尿道出血及尿液内混入阴道分泌物等。
明确蛋白尿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生理性蛋白尿包括功能性蛋白尿和直立性蛋白尿,其主要表现为白蛋白尿。
❶功能性蛋白尿指因高热、寒冷、精神紧张、剧烈运动或劳累、急性疾病、交感神经高度兴奋等导致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从而导致可逆性的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蛋白尿的发生。
干化学法检测尿液红白细胞的干扰因素及解决办法

适 于大批 量样本筛查 , 大 大提 高了检验效率 和检验结果 的准
确性 。研究表 明 , 通过尿 液 的实验室 检查 , 试带 能对 7 1 %~ 9 2 %受试人群 的肾脏 和泌 尿道疾 病提 供精 确结果 … 。因而 尿液分 析已成为肾脏 疾病 主要 的诊断 工具 , 而 血尿 、 白细胞 尿、 蛋 白尿是 肾脏和泌尿道疾病 的直接和早 期指标 。要 清楚 尿液 干化 学法 检测尿液红细胞和 白细胞 的干扰 因素 , 要从 掌 握其检测 原理人手。
1 检 测 原 理
2 . 2 白细胞
尿 中 四环 素浓 度高 、 胆 红 素 >1 1 . 2 5 n g / L 、 比
密或草酸浓度增高导致假阴性 ; 受呋 喃妥 因 、 庆 大霉素 、 头孢
氨苄等药物 的干 扰。 肾脏 严重 受损 的患者 , 尿 蛋 白浓 度 > 5 g / L , 高 浓度 的蛋 白质胶体 覆盖 了白细胞 , 影 响中性粒细 胞 特异性酯酶的释放 , 导致 白细胞检测 出现假阴性 。阴道分 泌
【 专题讲座 】
干 化 学 法 检 测 尿 液 红 白细 胞 的 干 扰 因 素 及 解 决 办 法
林惠霞, 谢 浩勋 , 林婵娇
( 广州市社会福利院 , 广东 广州 5 1 0 5 2 0 )
【 关键词 】 尿液; 干 化学法; 红细 胞; r 1 细 胞; 干扰因 素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0 3 6 9 . 2 0 1 3 . 1 8 . 0 7 0
中图分类号 : R 4 4 6 . 1 2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0 3 6 9 ( 2 0 1 3 ) 1 8— 0 速度 快 、 可实现 自动化 ,
干化学尿液分析的影响因素

1 p 测定 : H
殖 过 程 中 , 成 触 酶 、 氧 化 物 酶 和 超 氧 化 物 歧 化 合 过
酶 , 些 物 质 和 酶 在 干 化 学 测 定 尿 红 细 胞 时 , 能 这 都
使 试 带 中过 氧 化 氢 茴 香 素 和 过 氧 化 氢 稀 枯 分 解 出 游离 氧【】后 者 使 色原 呈 色 而 出现 假 阳性 。 0,
维普资讯
江西医学检验
20 0 2年 6月
第2 O卷
第 3朔
干化 学尿 液分析 的影 响 因素
程 刚 李 早 荣 张 文 斌 叶 树 华
中 图 分 类 号 R 4 .2 4 61" 2 文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 — 0 3 20 )3 0 6 — 3 0 8 0 2 《0 2 0 — 1 7 0
3 尿 白细 胞 (E : L U)
膜 块上 含 p 指 示剂 ( H 甲基 红 和 溴 麝 香 草 酚
兰 ) 酸性 尿 呈 橙红 色 , , 碱性 尿为 兰色 。p 测定 范 围 H 在 45 90之 间 。试纸 条应 按 说 明 书规 定 时间 浸 泡 , .- .
一
试 带 中含 有 吲 哚 酚 酯 ( 特异 性 酯 酶 的底 物 ) 在 , 尿 中 中性 粒 细 胞 酯 酶 作 用 下 ,可 游 离 出吲 哚 酚 , 后 者 与重 氮 盐 反 应 而 产 生 紫 色 。尿 液 标 本 要 新 鲜 , 以
特 异 性 高 ,只氧 化 尿 中 1 D GL 3 — U生 成 葡 萄 糖 酸 和 一
学 检 测 红 细胞 , 阳性 符 合 率 为 5 . , 其 82 阴性 符 合率 %
过氧化氢 , 者在过氧化物酶催化下将受体邻联 甲 后 苯 胺 等 氧 化 呈 色 , 易 受乳 糖 、 糖 、 糖 、 芽 糖 不 蔗 果 麦 影响 , 有无 常 用 抗 生 素存 在 对结 果 均 无 差 异 。 马 骏
尿液干化学法检测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

尿液干化学法检测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阮小娥【摘要】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检查,可以反映肾脏和泌尿道等方面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情况,这是由于多数泌尿系统疾病在早期都会出现蛋白尿、尿沉渣等成分的缘故.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具有标本用量少、检测速度快、检测项目多、准确性好,操作方便等优点.但其检测结果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不能替代对病理性尿标本的显微镜检测.【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8(010)009【总页数】3页(P31-33)【关键词】尿液;干化学法;影响因素;处理方法【作者】阮小娥【作者单位】湖北省应城市中医医院检验科,湖北应城 432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尿检验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重要检测项目之一,主要用于泌尿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监测,也用于其他系统疾病诊断,这是因为任何系统疾病的病变影响血液成分时,均可引起尿成分的变化。
尿干化学法具有操作方便,测定迅速等优点,但其实在整个检测过程中,其检测结果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该掌握这些影响因素及其解决的方法,以便发挥仪器应有的效能,达到测定结果准确。
现就笔者二十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本科使用的由北京华晟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华晟H-II尿干化学分析仪来浅谈一下尿液干化学法检测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
1 干化学法测定pH值根据酸碱指示剂法测得,因此标本必须新鲜。
另外,大量实验验证得出室温20℃是最佳温度值,pH及其他项目结果也最接近靶值,因此在进行pH测定时,实验室温度最好保持在20℃上下[1]。
2 干化学法测定尿糖尿糖检测的基本原理是基于葡萄糖氧化酶的酶促反应,如果尿液中存有比色素还原能力还要强的物质,很可能导致尿糖检测结果偏低,而出现所谓的“假阴性”。
一般情况下,如果尿液中的L-多巴、水杨酸盐、氟化钠或者尿比密等含量过高,则将使尿糖呈现假阴性结果;而当尿液中的VitC浓度过大,超过500 mg/L时,会出现“假阴性”;如果尿液标本被过氧化物、强氧化性清洁剂、次氯酸盐等物质污染,则可能出现“假阳性”。
尿干化学法检查尿潜血与尿液红细胞镜检的结果分析

细胞检测 , 对 尿 干 化 学 法 检 测 尿 红 细 胞 和 尿 显 微 镜 镜 检 红 细 胞 作 了 对 比分 析 。尿 液 分析 仪 与 尿 显 微 镜 镜 检 联 合 检 查 尿液红细胞 , 能 提 高 尿 液 红 细 胞 检 验 的 质 量 。尿 干 化 学 法 不但能提高红细胞检测 的灵 敏度 , 而 且 对 尿 液 红 细 胞 被 破
又 可 以 避 免 尿 液 中 大 量还 原 性 物 质 的存 在 所 造 成 的 假 阴性
结 果 。这 2种方 法 互 有 优 缺 点 , 为 探 讨 它 们 的 联 合 应 用 价 值, 笔 者 使 用 桂 林 Ur i t e s t 一 2 0 0 B 尿 液 分 析 仪 和 奥 林 巴 斯
mm o l / L造 成 了假 阴性 结 果 。微 量 符 合 率 为 8 0 . 9 , 其中8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标本来 源 : 临 床 上 申请做 尿 液 化 学 分 析 的 门诊 患 者 新 鲜尿液标本 2 0 0份 。 1 . 2 实验器材 : 奥 林 巴斯 C HK 显 微 镜 , 桂 林 Ur i t e s t 一 2 0 0 B 尿液分析仪及分析仪专用配套试带 , 尿沉渣定量计数板 。 1 . 3 实验方法 : 用 一 次 性 塑 料 尿 杯 随 机 收 集 患 者新 鲜 尿 液 3 0 mI , 充 分 混 匀 后 上 机 操 作 。操 作 时 严格 按仪 器使 用 说 明 书进 行 , 每 天 开 机 后用 标 准 试 纸 条 及 纯 水 对 仪 器 进 行 校 正 , 标 本 在接 收后 1 h内 完 成 检 测 , 尿 液 试 纸 条 应 恢 复 到 室 温 ( 2 O ~2 5℃ ) 后 才 能 使 用 。尿 试 纸条 在 全 部 浸 入 尿 液 2 S 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红蛋白对干化学尿蛋白检测的影响
在进行干化学尿蛋白检测时常常使用尿液分析仪,得益于尿液分析仪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尿液常规检验朝着更精确、更高效的方向发展[1],但是由于尿液组成成分较为复杂,同时也存在较多性质较为不稳定的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对尿液常规检验的准确性造成了影响。
针对这一现状,我院开展了高浓度血红蛋白对干化学尿蛋白检测影响的研究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现作出如下汇报。
1 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剂仪器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型号Sysmex xs 800i)尿液分析仪(型号Combi scan-500);试剂采用Sysmex xs 800i进口配套试剂及质控物(Sysmex e-CHECK 批号:42440805),EDTA-K2抗凝真空采血管,Combi scan-500进口配套干化学检测试纸(血红蛋白检测范围5~300Ery/μL白蛋白检测范围0.15~5.0g/L)及上海伊华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多项尿液化学分析质控品(批号20145305)
1.2检测方法选取我院健康体检人员1名,清晨受检人员出于空腹状态下抽取其静脉血样2ml作为样本,将其置于试管中,使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上层清液澄清透明为止,然后将其倒入A试管中作为样本。
取10支干燥洁净试管,各加入1ml生理盐水,制成B、C、D、E、F、G、H、I、J、K十支样本,抽取A试管中红细胞悬浊液1ml至B,抽取B试管中红细胞悬液1ml至C,以此类推进行倍比稀释。
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A试管中样本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积压、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干化学检测:A、B、C、D、E、F、G、H、I、J、K 11支样本,使用全自动红细胞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含量,使用尿液检测仪对尿蛋白检测。
2 结果
A试管血红蛋白浓度为50.0g/L,其中潜血测定结果为+++,尿蛋白测定结果为++,B试管血红蛋白浓度为25.0g/L,潜血测定结果为+++,尿蛋白测定结果为++,C试管血红蛋白浓度为12.5g/L,其中潜血测定结果为+++,尿蛋白测定结果为+,D试管血红蛋白浓度为6.25g/L,其中潜血测定结果为+++,尿蛋白测定结果为+,E试管血红蛋白浓度为3.13g/L,其中潜血测定结果为+++,尿蛋白测定结果为+,F试管血红蛋白浓度为1.56g/L,其中潜血测定结果为+++,尿蛋白测定结果为±,G试管血红蛋白浓度为0.78g/L,其中潜血测定结果为+++,尿蛋白测定结果为-,H试管血红蛋白浓度为0.39g/L,其中潜血测定结果为+++,尿蛋白测定结果为-,I试管血红蛋白浓度为0.20g/L,其中潜血测定结果为+++,尿蛋白测定结果为-,J试管血红蛋白浓度为0.10g/L,其中潜血测定结果为+++,尿蛋白测定结果为-,K试管血红蛋白浓度为0.05g/L,其中潜血测定结果为+++,尿蛋白测定结果为-,见表1。
3 讨论
祖国医学在治疗肾脏疾病时多考虑辨证论治,从多个角度诊断患者肌体异常情况。
肾脏作为人体主要脏腑器官之一,是维持肌体内外环境平衡的重要组织,如果存在肾小球、肾小管异常病变极易导致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立足中医结合现代西医设备与仪器,在进行干化学尿蛋白检测时,如果检验样本蛋白含量超过0.15g/L,则可定性为阳性,尿液检测仪便是依靠此原理进行工作。
干化学法在测定白蛋白方面有着较高的灵敏性,是临床检测白蛋白的金标准之一[2],但是采用干化学法测定球蛋白,则存在较大的误差,据相关研究表明,干化学法在测定球蛋白含量的灵敏度仅为测定白蛋白的1%~2%。
从干化学检测试纸的构成成分来看,其中四溴酚蓝(酸碱指示剂)主要是用于判定酸碱度、枸橼酸缓冲系统是构成检测试纸不可缺少的组分,表面活性剂则是用来活化检测物质。
干化学检测试纸作用原理主要是依靠四溴酚蓝携带的负电荷与白蛋白携带的正电荷结合使其颜色产生相应的变化,便于实验人员测定白蛋白的含量。
当检测结果显示样本尿蛋白呈阳性则表明受检人员可能存在肾小球通透性异常,也可能同时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肾小球、肾小管病变、损坏等[3],因此,临床上多将尿检尿蛋白阳性作为判定受检人员是否存在肾脏病变的依据之一。
除此之外,一些泌尿系统炎症、精液、尿道出血等情况也会使得尿蛋白检测呈阳性,这种情况下受检人员可能未出现肾脏功能性损伤。
因此,选择更加可靠的判定依据对于准确定位病因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本次研究中,共设置有11支试管,每支试管血红蛋白含量一次减半,前六支试管血红蛋白含量依次为50.0g/L、25.0g/L、12.5g/L、6.25g/L、3.13g/L、1.56g/L,尿蛋白检验结果均呈阳性,后五支试管血红蛋白含量依次为0.78 g/L 、0.39 g/L、0.20 g/L、0.10 g/L 、0.05 g/L,尿蛋白检验结果均呈阴性。
11支试管进行潜血试验定性均为强阳性+++,说明潜血试验定性结果对干化学尿蛋白检测无影响。
当血红蛋白浓度超过25.0g/L时,干化学尿蛋白检测定性为++,表明尿液血红蛋白异常可能引起干化学尿蛋白检测结果阳性,不能因为尿蛋白呈阳性就断定受检人员存在肾脏组织病变。
综上所述,由于尿液中组成成分较为复杂,部分物质性质不稳定,血红蛋白浓度越高对于干化学尿蛋白检测的准确性有着较大的影响。
因此,在对受检人员进行诊断时,不能将尿蛋白性状作为唯一的诊断标准,需要根据其血红蛋白浓度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多种辅助检测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苏庆军,韩晔晖,陈建国,等.高浓度血红蛋白对尿蛋白干化学检测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08,7:650-651.
[2]刘蕊,李刚,崔小璠.胆红素和血红蛋白对不同尿白蛋白检测方法结果干扰的研究[J].检验医学,2012,7:564-567.
[3]李琦,尚晓泓.尿蛋白干化学定性检测与24h尿蛋白定量检测的临床比较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20:2551-2552.
[4]陈雪花,巩瑜,鲁厚红.尿干化学法检测全阴性标本是否应进行尿沉渣镜检的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17:1477-1478.编辑/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