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邮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见面会张平导师组介绍
北邮导师及研究方向

北邮导师及研究方向(比较全)信息与信号处理专业的导师是胡春静,刘文京,王文博,孙少凡胡春静:姓名: 胡春静性别: 女所属专业: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专业代码:)职称: 副教授副教授,北邮硕士毕业,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
先后进行过语音识别、机器翻译、无线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目前的招生专业是信号与信息处理,主要研究方向:移动通信与信号处理。
联系方式:电话:EMail:hucj@刘文京:姓名: 刘文京性别: 男所属专业: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专业代码:)职称: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联系方式:电话:王文博:姓名: 王文博性别: 男所属专业: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专业代码:)职称: 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文博,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无线通信中心副主任,纤维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院长,IEEE会员,北邮学报编委,北京通信学会理事。
曾主持或参加过多项国家和部级科研项目。
1993年和1999年分别两次获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前从事的科研工作有新一代移动通信体制的研究,信号处理在移动通信中应用的研究等。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
与Nokia、华为、大唐、松下等多家通信企业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已完成多项合作项目和科研成果。
联系方式:孙少凡:姓名: 孙少凡性别: 男所属专业: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专业代码:)职称: 高工,硕士生导师联系方式:26 数字视频、数字图像处理27数字视频处理与通信28移动通信理论与应用信号与信息处理30 ①101统考政治②201统考英语③301数学一④401通信原理01移动通信与信号处理博士生导师02生物医学工程中的信号与信息处理03移动通信应用与信号处理计算机应用技术30 ①101统考政治②201统考英语③301数学一④401通信原理或403数据结构与计算机组成原理01 INTERNET及其应用02 INTERNET应用、移动通信03电信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面向对象的电信管理系统04计算机网络、智能信息处理05宽带移动通信新技术研究、移动应用技术、通信电源技术生物医学工程 4 ①101统考政治②201统考英语③301数学一④401通信原理01电磁生态学02智能信号处理其他的导师:张杰,男,29岁,副教授,1993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现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系,获通信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和管理工程专业辅修学士学位。
北邮:张平教授

北邮:张平教授为了科学为了国家———张平教授的故事作者:倪莉刘保玲北京,风景秀丽的小月河畔,坐落着全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中国邮电行业的“黄埔军校”———北京邮电大学。
岁末,雪花飘舞,寒气逼人。
北邮的教室内却仍然人气旺盛。
每一间教室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子在为步入更高的学术殿堂而努力攻读。
他们就是北京城中闻名的考研一族。
当你和他们聊起考研的时候,有一个名字会经常被提起。
每当学子们提起他的时候无不流露出钦佩抑或仰慕,他就是青年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究开发总体组委员、中国无线技术标准(CWTS)高级顾问、亚太通信会议常务委员———张平教授。
让我们走近张平教授,去看一看这位被众多年轻学生视为榜样的学者是如何踏上他的成功之路的吧。
秉承书香门风再献桃李满园1959年4月8日,张平出生于陕西汉中的一个教育世家。
父亲张怡做过城固县中学校长,后出任陕西工学院教务处主任;母亲则是西北农业大学的水利工程师。
提到父母,张平认为是他们影响了自己的一生。
自记事起,父亲就告诫他要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
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张平对家中的书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别的孩子还在撒娇玩耍的时候,他已经在津津有味地阅读旧版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了。
书中的世界让他感到趣味盎然,玄妙无穷。
然而在那个特别的年代里,书籍是如此难得的物品。
记得有一次,母亲在别处看到了一本数学课本,如获至宝地借回家中,硬是连着几个晚上在烛光下把书整整齐齐地抄了一遍。
在母亲身旁摇曳的烛光中,童年的张平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求知的不易。
也正是童年的这些往事,激励着他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向着科学高峰奋勇攀登,从没有放松对事业的执著追求。
1978年,张平进入了西北大学物理专业学习;1983年,考取了西北工业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的研究生;1990年,张平取得了北京邮电学院电路与系统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成为一名令人称羡的时代骄子。
如何发展自己,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有3条路:一是去国外继续深造;二是去外企做白领;三是留校当教师。
北邮信通院导师团队介绍-20110905

责任教授:雷振明
• 助手:刘芳
• 成员名单: (15人)
雷振明、杨 张 洁、何 刚、周文莉、刘 芸、阎 庆、刘 芳 华 枫 琨、于德晨、陈陆颖、窦伊男、于
吴晓春、何大中、谢
• 科研方向:互联网信息流监测分析及控制
★与多所外国大学拥有合作协议和密切关系
– 日本东北大学
– 韩国汉阳大学 – 挪威科技大学 –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 丹麦奥尔堡大学
国际学者来访
国际学术会议(1)
与国外大学共同举办学术交流研讨会 日本东北大学(已举办三届2008~2010 )
国际学术会议(2)
与国外大学共同举办学术交流研讨会
兴、彭岳星、孙
• 科研方向:无线通信信号处理理论
责任教授:杨大成
• 助手:杨鸿文 • 成员名单: (11人) 杨大成、杨鸿文、常永宇、桑 张 林、娄培德
欣、王亚峰、李卫东、韦在雪、刘奕彤
高月红 • 科研方向:无线理论与技术
责任教授:蔡安妮、李学明
• 助手:门爱东、刘书昌 • 成员名单:(18人)
军事通信学
国家重点学科
博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在校生人数
★ 博士生:320+ ★ 硕士生:2100+ ★ 本科生:3700+
2012年硕士计划招生人数
工学硕士: 535人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军事通信学 全日制工程硕士: 511人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
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总数 229人
院士
511人人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师资队伍师资队伍专任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总数229229人人院士院士22人人教授教授副教授副教授49754975人人学术旗帜学术旗帜??周炯槃周炯槃教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院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信息通信领域德高望重的学术带头人信息通信领域德高望重的学术带头人??信息论信息论通信网理论通信网理论通信原理通信原理等多部等多部权威教材的编著者权威教材的编著者??刘韵洁教授刘韵洁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联合网络通中国联合网络通信信公司科技委主任公司科技委主任??chinanetchinanet的重要奠基人的重要奠基人??被美国被美国时代周刊时代周刊评为全球评为全球5050位数字英雄之一位数字英雄之一??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无线通信教研中心无线通信教研中心??多媒体技术教研中心多媒体技术教研中心??通信网技术教研中心通信网技术教研中心??泛网无线教研中心泛网无线教研中心??网络搜索教研中心网络搜索教研中心??宽带网络监控教研中心宽带网络监控教研中心??本科实验中心本科实验中心教研机构教研机构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现代信息理论现代信息理论??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宽带通信网络宽带通信网络??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搜索网络搜索宽带网络监控??宽带网络监控与多所外国大学拥有合作协议和密切关系与多所外国大学拥有合作协议和密切关系日本东北大学日本东北大学韩国汉阳大学韩国汉阳大学挪威科技大学挪威科技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外国合作大学外国合作大学国际学者来访国际学者来访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学术会议11?与国外大学共同举办学术交流研讨会?日本东北大学已举办三届20082010?与国外大学共同举办学术交流研讨会?韩国汉阳大学已举办三届20082010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学术会议22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学术会议33学术团队简介学术团队简介14个学术团队16位责任教授团队构成科研方向责任教授
泛网无线教研中心

五、泛网无线教研中心张平导师组:张平,无线通信领域专家,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邮电大学无线新技术研究所(WTI)所长、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张平教授是“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认知无线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无线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通报》编辑委员会副主编,北京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并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张平教授主持参与的项目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和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奖等奖项。
研究方向为: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新理论及技术。
Professor Ping ZhangFamous expert in the area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doctoral supervisor of BUPT,Director of Key Lab. of Univers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BUPT)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Director of WTI Institute,Director of Sino-Germany Joint Software Institute.He is also a Member of National Natural Fund Advisory Committee,draftsman of National Key Program,vice president of World Wide Research Forum,Team member of National 863 key Program about Future Mobile Communication , Chief scientist of 973 National Key program of basic research plan,the associate managing editor of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Editor of WC IEEE.Obtain special government allowance,Member of the 11th Beijing Committee of CPPCCGot National Award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many timesGot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s many times田辉,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B3G、4G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及无线网络研究。
北邮专业介绍20131209

北京邮电大学专业介绍1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是北京邮电大学专业特色和优势最突出的学院之一,是学校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主力军。
学院的学科和专业源自于北京邮电大学1955年建校时创建的有线电工程系和无线电工程系,经过5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北京邮电大学学科实力最突出、专业优势最明显、师资力量最雄厚、历史渊源最深远的学院,以突出的学科实力和明显的专业优势,在全国信息与通信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
学院的毕业生以良好的专业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踏实的工作态度颇受社会的青睐和好评。
近年来,研究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本科生的就业率达到99%以上,本科生考取研究生及出国深造的比例近60%。
学院拥有一支我国信息通信领域最强大的师资队伍,包括国内知名学者20名,教授50名,副教授80名,讲师80名。
学院以信息通信为特色,科研实力雄厚,重点建设的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其中的二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是学校传统的优势学科,在历次全国重点学科评比中均名列前茅。
重点建设“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电路与系统”、“多媒体通信”、“无线电技术与电磁兼容”和“无线通信”四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2010年以来,学院科研取得优异成绩: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
学院贯彻“教育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质量是生命线”的观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从国家级精品教材到国家级精品课程,从全国优秀教师到国家级教学名师,从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教师在教学改革、课程和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获得大量省部级以上奖励。
学院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工作,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计算机与信息网络实验教学中心2007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北邮研究生手册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研究生工作手册二零一零年六月目录一、导师指导研究生工作细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研究生培养方案实施细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教师开设研究生课程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1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2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3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4开题报告的结构要求(参考模板)....................................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5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论文阶段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6阶段报告的结构要求(参考模板)....................................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7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前沿课题讲座听课登记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北邮考研复试班-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北邮考研复试班-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北京邮电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首批进行“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是我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2017年,“信息网络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和“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安全学科群”两个学科群进入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学校始终肩负“传邮万里国脉所系”的家国情怀。
自1955年建校以来,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全日制教育已经形成了信息背景浓郁、专业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的办学格局。
学校现设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软件学院、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现代邮政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光电信息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民族教育学院、体育部等18个教学单位,以及网络技术、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感知技术与产业3个研究院,可信网络通信2011协同创新中心,并设有研究生院。
目前,学科专业已经涵盖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哲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涉及22个一级学科。
学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取得了A+的优异成绩。
专业介绍信息与通信工程是一级学科,下设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电路与系统、生物医学工程、新媒体等硕士点,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广播电视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信息安全等本科二级专业。
该学科是一个基础知识面宽、应用领域广阔的综合性学科,涉及广播、电视、视频、电路、图像、电影、媒体、电磁场、信号处理、卫星移动视频等众多高技术领域。
北邮通信考研经验

本帖旨在帮助通信电信的孩子们,有啥问题可以在下面回复,我尽量帮助大家。
本人13年考研,录取学校北京邮电大学张平导师组,工学硕博连读。
想到哪里写哪里,思路比较乱,大家将就着看吧,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
首先送给大家一句话:最后坚持下来的孩子都有学上。
(信不信由你)本人基本情况:大学前三年成绩在36名左右(总人数100人左右),只拿过一次学习方面的奖学金,还是三等,250元。
挂过科,模电,死在了老戴手上。
基础就是真么个情况,在考北邮的孩子里算是比较烂的。
正式确定考北邮实在大三上(貌似很早的样子哈),本来一直想考本部的,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吧,决定考北邮了。
今年通信专业考研情况:貌似通信专业每年考研率都挺高的。
本部威海深圳16个左右(深圳居多),北邮8个,东南1个,电子科大2个,其他的就是一些非主流的学校研究所还有调剂的。
北邮一些情况的介绍:今年通信专业有8人考上北邮,电信3人。
通信8人中有3人在信通院,4人在电子院,1人在光研院。
电信3人全在信通院。
通信电信考北邮的难度今年我感觉是近几年最简单的一年,只要你能考到310分以上都会有学上的。
的。
北邮最难考的院是信通院,去年6月30号信通院初试由两门改成三门,导致报信通的人减少600多人。
所以今年分数线比去年下降了30分(信通院院线今年工学院线300工程295)明年难度会稍稍增加吧。
由于北邮是直接报老师的,所以存在很低的分找到很好的老师的情况,这个就看你的运气了(今年林家儒组就没招满,去年最低分380多)。
大组的话一般得看实力,小组的话一般分比较低(我说的一般哈)。
北邮有三大牛导张平,王文博,杨大成。
杨大成曾说过不要外校不要女生(他是这么说,实在想去也可以挑战一下,初始分考高了没有理由不要你)除这三大牛导之外像林家儒,郭军等组实力也非常强,难度都不太小。
像一个或者两个老师一个组的这个每年分数可能会有一些波动的。
咱学校去北邮的孩子每年都在增加。
我的学习方法:这个仅供参考,看看玩玩就行了,别太当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 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 北京邮电大学92#信箱无线新技术研究所 100876 网 站:
陶小峰 (教授)
崔琪楣 许晓东 (副教授) (副教授)
喜欢招收的学生: 1.主要偏通信工程,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和 较好的英语水平. 2.同时也欢迎一些计算机编程较强的学生
无线传输技术研究室 (物理层)
方向: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物理层信号处理技术。 在读学生人数:博士生6人,硕士生14人
李立华(岗位教授)
培养机制
导师负责与副导师制相结合。学生按项目进入各室各课题。 导师和学生联系紧密,各室导师每周与学生进行学术、工作、学习 交流至少一次,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
WTI研究所奖励机制
1、除学校、国家发放的助学金外,实验室会根据学生所做项目及在研究所 的表现(含考勤)每月给予津贴、午餐补助、活动经费、节日礼品等。 2、WTI研究所每年根据导师的评价及成果评选颁发优秀学生奖项。 3、WTI研究所注重人文建设,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帮 助学生解决问题,鼓励每位同学对WTI研究所的发展提出宝贵意见。
三、研究生招生人数 2012年工学硕士招生总人数为72人,招收保送生35人 工程硕士招生总人数为21人,招收保送生11人
4
四、2010~2012年招生人数统计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10 2011 2012 16 7 9 36 25 26 21 11 35 69 77 72
北京邮电大学 张平导师团队介绍
2013-1-14
WTI研究所简介
研究领域:
无线移动通信关键技术的研究。包括物理层、媒 体接入控制层、网络层研究、业务环境和演示系 统搭建等。
1998年7月成立
WTI研究所B3G演示系统
增长趋势:
从8名研究人员增长到300余名,包括7名教 授、7名副教授、2名讲师、1名博士后、55 名博士学生、280名硕士(含工程硕士)
3
一、研究所导师
• • • 张平、田辉、陶小峰、张建华、冯志勇、王莹、崔琪楣、许晓东 刘宝玲、李立华、胡铮、王强、唐晓晟、邓钢 博士生导师 8人、硕士生导师 14人
二、招生专业及研究方向
• •
•
•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 工学硕士) 电子与通信工程 (工程硕士) 方向: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新理论及技术
更偏向通信工程专业,数学专业 希望招募不讨厌算法及理论研究、技术方案 设计和实现,编程能力不弱,对于基础创新 略有向往但是绝对不怕困难的同学。
研究室介绍
无线工程研发研究室 (底层)
方向: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物理层新技术研究 宽带MIMO信道的测量和建模 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 在读学生人数:博士生7人,硕士生26人 希望招募有1、有编程能力的(C或VHDL) ,爱好电子 系统设计,有硬件或软件的设计、实现、调试过程经验的。 2、数学能力强,有信号处理基础,并乐于钻研创新。
研究室介绍
科 研 基 地
邓钢 (副教授)
姜 军 (副教授)
张 治 (副教授)
方向:通信仪器研究与实践 在读学生人数:硕士生68人
唐晓晟(副教授)
1、希望招募喜欢硬件、喜欢思考、动手能 力强、工作踏实细致、希望接触前沿硬件技 术并积极参与工程实践的同学。 2、希望招募编程及通信专业基础知识扎实, 对移动通信前沿技术及通信系统实现有兴趣 的同学。
2
WTI研究所简介
研究所成果
2008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一项;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一项; 2009年获《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一项; 《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一项;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 《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一项。 2010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一项; 《教育部2010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奖”》一项。 2011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 国家奖2项、省部级以上奖项7项。
王莹(教授)
媒体接入技术研究室 (MAC层)
方向: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MAC技术研究及实现。 在读学生人数:博士生10人,硕士生19人
希望招募基础知识扎实;踏实、进取;随和, 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同学 田辉(教授)
研究室介绍
无线组网研究室(物理层)
方向:未来无线网络组网及协作传输理论与技术
研究
在读学生人数:博士生11人,硕士生39人
足球比赛 拔河比赛
篮球比赛 圣诞节
新年晚会 羽毛球赛
温馨小屋 卫生评比
游泳比赛
乒乓球赛
希望小学 共建
党员活动
政府部门 重点高校 研究所
还有部分毕业生出国深造或就业,毕业生供不应求,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18
谢 谢 关 注 欢迎各位同学报考WTI / 咨询电话:61198100焦老师 E-mail:jiaoap@
方向:移动泛在网络的业务架构、技术及应用 。 在读学生人数:博士生3人,硕士生12人
更偏向计算机科学和应用研究 希望招募喜欢编程、算法、互联网应用创新,知
胡铮 (副教授)
泛在网络研究室(网络层)
识面广,认可用户体验及社会化协同能带来巨大 创新潜力的同学.
方向:认知无线网络,异构网络融合 在读学生人数:博士生9人,硕士生36人
张建华 (教授)
王强 (副教授)
硬件研究室
方向: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及测试仪表中的硬件与系统级技术 在读学生人数:硕士生11人 更偏向电路设计和实现及嵌入式编程 希望招募喜欢硬件电路设计或嵌入式编程(FPGA、DSP、 ARM、单片机等),也可以是对某些电子产品的硬件或软件有 浓厚兴趣的同学。
陈昊(博士)
工学总数 工程总数 保送工学 保送工程
5
五、2010~2012年招生分数线统计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2010 2011 2012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396 355 315 334 428 379 331 425 378
国家线: 275分
300分
业 务 终 端 研 究 室
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
《科学通报》副主编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一代宽带无线 移动通信网”总体专家组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第五届 咨询委员 科技部973计划首席科学家 科技部863主题专家组成员。
8
研究室介绍
业务终端研究室(高层)
290分
6
WTI的组织结构
所长
科研
所务会
基地
行政 副所长
业务副所长
行 政 人 事 办 公 室
项 目 管 理 办 公 室
财 务 办 公 室
硬 件 调 试 研 究 室
无 线 组 网 研 究 室
无 线 工 程 研 发 室
无 线 传 输 技 术 室
媒 体 介 入 技 术 室
网 室
希望招募喜欢无线通信网络新理论、新算法 的科研工作,喜欢从事无线通信网络创新平 台的软件编程和硬件实现工作的同学
冯志勇 (教授) 张轶凡 (博士) 张奇勋 (博士)
研究室介绍
无线资源管理研究室
方向:无线移动通信系统资源管理与优化 。 在读学生人数:博士生3人,硕士生16人
更偏向无线通信和系统仿真评估 希望招募数学/物理基础好,逻辑思维能力强,喜欢数 学建模/推导,编程,算法,善于创新的同学
14
国际合作项目
研究所资助学生参加国际会议,鼓励学生多发论文
15
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让大家感受集体温暖
特色培训—拓展训练 证明我们是最棒的!!! 凝 聚 力 量
信 任 他 人 增加勇气
锻炼 胆识
16
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让大家感受集体温暖
组织师生、员工参加各种活动比赛,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加强 了不同部门间人员的沟通,增强了研究所的凝聚力。